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术的微创手术技巧

    作者:郭权;刘贵鹏;英天舒

    本研究收集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核除术(LM)76例,同时收集此期间68例开腹手术者为对照组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76例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术,腹腔镜手术组病例年龄23~51岁,平均36.7岁.

  • 绒毛膜癌致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1例

    作者:刘劲松

    临床资料患者 39岁,孕5产1.因剖宫产术后42 d,阴道流血8 d,加重4 h于2011年5月8日急诊住院.患者2011年3月27日因高龄初产、瘢痕子宫(此次孕前2个月于外院行腹腔镜下多发子宫肌瘤核除术)在本院行剖宫产术,手术经过顺利,娩出一女婴,Apgar评分10分,胎盘胎膜娩出完整,术中出血约200 ml.术后一般状态良好,腹壁切口甲级愈合,恶露正常,5 d后母女平安出院.出院后无发热,恶露正常,无异味.术后34 d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血,色鲜红,多于月经量,于社区医院给予抗炎、止血、促宫缩治疗5 d,但无明显效果.入院前4 h,阴道流血突然明显增多,为月经量2倍,无腹痛,伴有头晕、乏力,轻微活动即感气促,曾晕厥1次.入院后查体:体温36.5 ℃,脉搏96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90/50 mmHg,神智清楚,面色、眼结膜苍白,心肺无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下腹部耻骨联合上3 cm处横切口愈合良好.妇科检查:外阴血染,阴道内有大量积血,阴道壁未见紫蓝色结节,宫颈光滑,紫蓝着色,有鲜血自宫颈口流出,宫体前位,孕2月大小,质软,无压痛,双附件区未及异常.

  •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核除术对术后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曹成芳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核除术对子宫平滑肌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4例子宫肌瘤且有生育需求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腹腔镜手术组(观察组)和开腹手术组(对照组),每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并发症以及妊娠结局.结果:术后64例患者中,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1,P<0.05);观察组妊娠25例,对照组妊娠2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7,P>0.05);两组妊娠过程中均未出现子宫破裂,监测流产率、早产率、足月分娩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有生育要求或希望保留子宫的患者,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核除术均安全、有效.但腹腔镜子宫肌瘤核除术能明显减少术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且瘢痕小,恢复快.

  • 78例患者腹腔镜子宫肌瘤核除术的手术技巧分析

    作者:何英慧;徐勃兴

    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核除术患者的治疗经过和手术技巧。方法:分析78例腹腔镜子宫肌瘤核除术患者的治疗经过。结果:78例患者均手术并获得成功。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核除术的选择要根据患者肌瘤的大小、个数、有无生育要求等因素共同决定。

  • 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核除术100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志敏;国玉寒

    我们从2002年6月开始对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核除术进行研究,并与同期正常剖宫产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前后Hb差值、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核除术是否安全可行,现报告如下.

  • 经阴道子宫肌瘤核除术的临床体会

    作者:陆淑杰;曹宗欣

    目的:对阴式与开腹手术行子宫肌瘤核除术进行比较,探讨两种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阴式子宫肌瘤核除术患者55例和传统开腹行子宫肌瘤核除术患者60例,对两种路径手术的患者术中及术后一些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者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核除术应综合肌瘤大小、部位、个数等多种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做出个体化选择,审慎选择手术路径。

  •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腹腔镜子宫肌瘤核除术患者的应用意义分析

    作者:王慧慧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符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给予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照组(36例)给予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94.4%;对照组麻醉效果优良率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呼叫睁眼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子宫肌瘤核除术患者中麻醉效果良好,能促使患者术后快速苏醒。

  • 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核除术 208 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凤革;祁建平

    目的:讨论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不同核除术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2 年 1 月至 2006 年 12 月间剖宫产术中同时行了宫肌瘤核除术 100 例为对照组,108 例为观察组,通过对剖宫产中子宫肌瘤核除术的不同缝合方法的临床研究,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差值,往院天数,产后出血量及产褥感染发生率.结果:连续-间断缝合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手术前后血红蛋差值低、住院时间短、产后出血少、产间感染发生率低,明显优于间断一连续缝合组.结论:剖宫产术中发现子宫肌瘤同时行核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连续-间断缝合组可缩短手术时间,具有术中出血少、产后出血量少、产褥感染发生率低、住院日少的优点.

  • 子宫肌瘤核除术并发出血1例护理

    作者:刘林凤

    一护理评估(一)病史及身心状况患者,35岁,G1P1,因腰部疼痛、右下腹间断疼痛、伴尿频2月余.自诉平素体健、月经规律、7/28-30天、量中等、色正常,末次月经为2009年6月20日,经量甚多、淋漓不断、持续10余天,并伴有严重腰部疼痛,不能正常工作;担心病情严重,故于2009年7月8日来我院就诊.

  •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核除术52例分析

    作者:张扬;柳美莲

    本文对5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住院分娩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剖宫产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

  • 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合并宫内早孕1例

    作者:王亚茹;左欣曌;沈歆旸;史策;郑桂英

    1 病例摘要
      患者,女,28岁,已婚,因“停经77天,下腹胀痛5天”入院,末次月经2013.12.04。我院妇科彩超提示:①左侧壁内见4.7×3.8 cm 低回声结节(子宫肌瘤可能);②宫腔偏右侧见胚囊(宫内早孕),门诊以“子宫肌瘤?;宫内早孕”收入我科。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6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3/78 mmHg,神情,心肺阴性,腹平软,压痛及反跳痛(-)。妇检:外阴:已婚已产型;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宫体:前位,体积增大,质软,左侧壁触及一直径约5 cm 圆形质硬凸起,表面光滑,压痛(+);附件:未触及明显异常。既往:体健。平素月经规律。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入院辅助检查未见异常。经充分术前准备于2014年02月20日行人工流产术及腹腔镜下探查术。先行人工流产术后腹腔镜下见:子宫偏大,表面血运丰富,子宫左侧壁近宫底处一见肌瘤样突起,约5 cm×4 cm 大小,左侧输卵管缺如(左侧输卵管切除术后),左侧卵巢及右侧妇检外观正常。结合术前患者及家属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意愿遂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术,肌瘤核除过程中见:瘤组织与周围肌层组织界限尚清,质软,色暗红,瘤体内见大量糟脆组织流出。术中冰冻示:(左侧宫角)送检组织细胞呈短梭形,分裂像多见,并见有较多坏死,考虑为恶性肿瘤,肉瘤可能性大,待石蜡切片进一步确定。术中经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强烈要求保留生育功能,仅行病灶切除术,待术后病理回报。术后第7日病理回报:(左侧宫角)小圆细胞恶性肿瘤,不能除外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建议进一步会诊确定,免疫组化染色结果:Ki67阳性率50%、Vimentin (+)、CD10(-)、CK (AE1/AE3)(-)、Desmin(-)、H-Caldesmon (-)、LCA (-)、CD34(-)、SMA(-)、ER(-)、PR(-)、Myogenin(-)、SALL-4(-);(肌瘤)考虑为恶性肿瘤,建议进一步会诊,另送绒毛及蜕膜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D10(灶 +)、CD99(+)、WT1(+)、CK(AE1/AE3)(-)、ER(-)、PR(-)、a-inhibin(-)。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会诊示:病变符合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会诊意见建议再次手术。于2014年03月10日行筋膜外子宫切除术、右侧附件切除术、左侧卵巢切除术、大网切除术、右侧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腹膜可疑病灶切除术)。术中见:腹膜弥漫性增厚,大网表面有可疑转移病灶,直径约2 cm,子宫大小约7 cm×6 cm×5 cm,左侧壁略外凸,子宫左侧壁与左侧腹壁粘连致密,由于患者肿瘤原发灶位于子宫左侧宫角,癌灶侵袭广泛粘连,无法暴露左侧卵巢、骨盆漏斗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圆韧带等解剖结构,左侧腹膜后间隙失去正常解剖结构,呈弥漫性增厚,组织糟脆,易出血,导致无法暴露左侧髂血管区间隙,故未清扫左侧盆腔淋巴结。术后第 5天病理回报:子宫宫角处:恶性肿瘤,符合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肌壁见有浸润,脉管有浸润,大网内见肿瘤浸润,(左侧卵巢区)内见肿瘤浸润,(腹膜)见肿瘤浸润,(右侧附件)未见肿瘤,宫颈及阴道断端未见肿瘤,淋巴结均未见癌转移。术后给予顺铂、表阿霉素和异环磷酰胺(PEI)方案规范化疗5个疗程,化疗后每3个月定期随访,患者一般状态良好,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征象。

  •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核除术106例

    作者:王秀伟;陈希宏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0.3%~7.2%[1].我院2002年12月~2007年12月,对部分妊娠并发子宫肌瘤患者施行剖宫产时肌瘤核除术,现回顾分析如下.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作者:赵艳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于遂平县人民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术的16例患者实施术前心理护理、术后一般护理、疼痛护理、伤口护理、人工气腹并发症护理.结果: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术中、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为(110.7±20.3) min,术中出血平均为(100.8 ±20.2)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为(26.5±2.6)h,住院时间平均为(7.4±1.3)d,术后临床护理效果满意.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增强患者信心、提高治愈率、避免术后并发症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作者:赵培

    目的:观察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以及其效果.方法:对自2005年至2008年间16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结果:16例患者均于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为110min,术中出血平均为100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为26h,住院时间平均为7d,术后临床护理效果满意,患者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术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临床治疗效果良好.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增强患者信心,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对促进腹腔镜手术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术40例临床分析

    作者:徐丽玲;李英华;柴丽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术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技巧、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对该院2002年1月~2005年6月于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核除术的40例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核除肌瘤54个.单发肌瘤36例,多发肌瘤4例.镜下缝合38例,未缝合2例.手术时间、出血量与肌瘤的大小、个数成正比.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 d,1例术后出现发热.结论浆膜下肌瘤、单发壁间肌瘤直径小于7 cm,于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核除术效果好,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142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凡平;赵正云

    目的 通过对14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患者资料的分析,观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行剖宫产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2年3月至2008年11月14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刮宫产孕妇、胎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选择同期剖宫产无子宫肌瘤患者154例作为对照比较.结果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观察组)的产时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体重儿发生率高,早产儿增多,妊娠合并子官肌瘤并非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剖宫产时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是可行的.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明显增加了产时并发症的可能性,且剖宫产术中对子宫肌瘤核除术可以改善术后子宫缩复,减少盆腔感染,减少肌瘤患者日后因肌瘤复发而再次手术给病人带来痛苦和经济负担.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