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跨理论模型在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作者:郭庆平;申梅芳;王秀华;韩泽红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干预方法在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训练中的效果.方法:抽取住院治疗4周的心衰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教育的基础上,接受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教育.运动康复训练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康复训练的行为变化、生存质量得分、6MWT、慢性心力衰竭康复训练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运动康复训练的行为变化阶段、生存质量得分、6MWT,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运动康复训练4周后干预组运动康复训练的行为变化趋势(P<0.001)、生存质量得分(25.82±9.82)、6MWT(450.93±74.27m),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21.94,t=5.059,-4.626,<0.01);与各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康复训练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干预方法能促进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训练的行为变化、提高患者对康复训练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加患者康复训练的6MWT并提高其生存质量.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运动康复训练及氧疗

    作者:刘香艳;徐燕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呼吸系统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目前世界上第四大死亡原因,且在发展中国家持续上升,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COPD将成为世界第三大死亡原因.不同国家的死亡率不同,主要取决于吸烟的流行率不同,目前在中国、欧洲中东部、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发病率较高.

  • 运动康复锻炼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作者:张双;刘立杰;刘永政;王楠;王倩;柳东田;刘淑华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锻炼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6月~2015年6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临床内科治疗相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训练。干预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心功能指标和自我效能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得分无明显差别,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较干预前增高,且观察组增高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心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别,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均较干预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自我效能得分无明显差别,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得分均增高,且观察组增高更明显(P<0.05)。结论运动康复锻炼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自我效能感,提高其生活质量。

  • 运动康复训练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衰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作者:常心聪;张国辉;刘勇;周洁;刘娜;张燕;王素青

    目的 探讨运动康复训练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衰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并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6 min步行试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各项生活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康复训练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衰疗效显著,患者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同时日常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临床优势显著.

  • 探讨早期运动康复训练对肘关节骨折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崔文华;阿曼古力·拜哈提;BAI Ha-t i

    目的:探讨肘关节手术后早期运动康复训练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肘关节手术后接受早期康复训练治疗的39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将门诊治疗和未接受康复训练治疗的2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24周的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无并发症发生,和对照组比,功能恢复有差异性,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对肘关节手术后进行早期运动康复训练,是恢复关节功能、预防关节功能障碍行之有效的方法。

  • 运动康复训练对先心病患儿预后的影响

    作者:李智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训练对先心病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先心病术后患儿48例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在术后沿用目前儿科临床护理模式。治疗组在术后给予积极的运动康复训练,比较2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过治疗组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康复训练应用于先心病患儿术后能有效改善预后,促进患儿的康复。

  • 运动康复训练在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周冰洁;利建;李玉梅;罗向卫;谢宗明;曹瑞娟

    目的 探讨运动康复训练在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0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射血分数均保留,按照计算机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实验组(n=5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以及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同时接受运动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舒张压、收缩压)、静息心率、血浆脑肽钠(NT-proBNP)、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D)、左房容积/体表面积(LAVI)、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A)水平及再住院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静息心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其中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静息心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T-proBNP、LAV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其6MWD、E/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其中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NT-proBNP、LAV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其6MWD、E/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其接受运动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降低其再住院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 超短波疗法结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Ⅰ期肩手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作者:佘丽亚;王培

    目的 观察超短波物理疗法结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Ⅰ期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首都医科大学教学医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60例患有Ⅰ期肩手综合征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运动康复训练同时给予超短波物理疗法,每日1次,共4周.两组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疼痛-目测比评分(VAS)、水肿分级评分,观察治疗后两组评分变化,并根据分数评定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后4周,治疗组患者上肢及手的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分别为(25.36±4.11)分及(74.51±13.03)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t=3.062,P=0.007;t=2.314,P=0.033),上肢自发性疼痛VAS评分和水肿评分分别为(3.08±1.05)分与(2.81±1.03)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t=2.138,P=0.041;t=2.060,P=0.044).结论 超短波物理疗法结合运动康复训练能进一步缓解Ⅰ期肩手综合征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水肿及自发性疼痛程度,提高患侧上肢运动功能.

  • 运动康复训练联合神经功能重建治疗仪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丁晓伟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是中老年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脑卒中死亡率明显下降,但病后残损、残疾等后遗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1]。约有90%的脑卒中患者伴有运动与日常生活能力障碍,其中大多数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偏瘫[2]。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要联合各种有用的措施,目前临床常见方法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及中医针灸和按摩治疗[3]。

  • 运动康复训练对心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马晓伟;李昊;张幼怡

    长期以来,运动康复训练一直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禁区,直到20世纪80年代,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运动康复疗法可以延长患者寿命,降低死亡率。运动康复训练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并且可以改善其危险因素:降血压、改善胰岛素抵抗、降血糖、降低炎性反应(C 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调节脂质代谢。对于脂质代谢,运动康复训练可以调节血脂和脂蛋白的浓度,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浓度,降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浓度,降低游离脂肪酸浓度。运动康复训练还可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研究报道,运动康复训练可以降低心肌梗死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这可能与长期运动使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有关。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能力,增加心输出量,增加线粒体的大小和密度,增加骨骼肌氧化酶含量,改善内皮功能,降低循环中儿茶酚胺含量,并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NP及醛固酮水平的影响分析

    作者:宋丽芬;皮林;赵晓静;胡江乔;高蕾

    目的:探究分析常规治疗辅以运动康复训练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对其血浆BNP及醛固酮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实验组53例和对照组54例,另取50例心功能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作为空白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增加运动康复训练,空白组不做任何干预措施,对比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BNP和醛固酮水平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和醛固酮水平与其心力衰竭程度呈负相关性;经过治疗后,两组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和醛固酮水平均有所下降,但是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86.8%)明显优于对照组(66.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运动康复训练治疗后其血浆BNP和醛固酮水平明显下降,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 综合疗法加运动康复治疗髌骨软骨病体会

    作者:赵合金

    目的 探讨综合疗法加运动康复治疗髌骨软骨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明确诊断髌骨软骨病患者72例,运用针灸、推拿、中药外涂理疗结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结果 72例中,治愈57例,明显改善11例,好转3例,未愈1例.结论 针灸、推拿、中药外涂理疗结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髌骨软骨病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运动康复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叶常英;杨丽娟;马力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3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各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出院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A峰E峰流速比值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左室舒张末径、左房内径、心胸比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和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以上结果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训练方便易行、安全可靠、经济适用,可以改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预后,降低再住院率,达到了早期康复、恢复劳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运动康复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对溶栓治疗后冠心病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作者:王娜;霍仙娜;张静;胡云霞;袁丽霞;姜建慧

    目的 探讨运动康复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对溶栓治疗后冠心病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34例接受溶栓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例数均为6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运动康复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干预措施,连续干预1个月并随访6个月,干预前后采用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负性情绪.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SDS、S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个月、随访6个月时,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 运动康复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可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改善其负性情绪,对促进患者身体康复有积极意义.

  • 平肝健脾针法结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痉挛性瘫痪的效果观察

    作者:栾欢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痉挛性瘫痪患者接受平肝健脾针法联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参照随机原则,将2015-03—2016-02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痉挛性瘫痪患者70例进行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运动康复训练,35例)和联合组(平肝健脾针法联合常规运动康复训练,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分别为(75.93±4.65)分、(66.32±3.42)分,较对照组相对更高(t=11.47,12.08;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的腓肠肌和绳肌肌力分别为(2.75±0.78)分、(2.31±0.42)分,均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4,10.43;P<0.05).结论 将平肝健脾针法与运动康复训练联合,可有效促进高血压性脑出血痉挛性瘫痪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降低痉挛程度,可极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

  • QQ群视频指导脑瘫患儿家庭运动康复训练的体会

    作者:周碧波;杨洁;张爱萍

    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神经内科疾病,患儿多伴随不同程度的行为障碍、语言障碍、感知觉障碍等,对其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1].脑瘫的康复训练不但时间长,还需要家长共同配合完成.对于家长在家庭完成训练的过程,以往通过第2天让家长演示和阶段性功能评价才能判断是否符合要求或达到效果,中间有个时间差,康复师很难把控.我科自2016年开始采用QQ群视频指导模式,将脑瘫患儿的家庭康复训练作为康复护理的延伸,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太极拳联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及对不良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刘亮

    目的:探讨太极拳联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及对病人不良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3月—2015年3月住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病人10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太极拳联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临床疗效,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发作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 SAS及 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SAQ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太极拳联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明显,能明显改善病人焦虑、抑郁的不良心理,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 跨理论模型在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申梅芳;王秀华;郭庆平;张峰

    目的:评价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干预方法在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训练中的效果,探讨合理的干预模式.方法:抽取住院治疗4周的心衰患者123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教育,干预组除常规治疗之外还要接受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干预措施.干预4周以后,比较2组运动康复训练的行为变化、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得分、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测定值,分析干预效果.结果:比较干预前2组运动康复训练的行为变化阶段、自我效能得分、生活质量得分、NT-proBNP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干预组的行为变化、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NT-proBNP测定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干预方法能促进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训练的行为变化、提高患者对康复训练的自我效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 独活寄生汤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对强直性脊柱炎康复的影响

    作者:孙敏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10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运动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功能状态恢复情况,对两组患者日常活动功能进行评分并对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4.8%,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功能状态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可有效促进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功能状态康复,提高治疗效率,改善日常活动能力,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采用中药针灸联合运动功能康复治疗效果探讨

    作者:马献中;郑强霞

    目的:探讨中药针灸运动功能康复联合治疗对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50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患者,随机分成中药针灸治疗组(对照组)和中药针灸治疗联合运动康复治疗组(研究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针灸治疗联合运动康复治疗的方法对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广泛应用.

40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