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风后肩痛的经筋辨证

    作者:聂文彬;赵宏;杨素;孟凡颖;张立平;王翔宇

    偏瘫肩痛是脑卒中常见的合并症,发病率为16%~84%[1]。中风后肩痛的常见病因有肩关节半脱位、肌痉挛和关节囊挛缩、误用综合征、肩手综合征[2]。多种病因常相继或相伴出现,很难用单一方法治愈。笔者根据经筋理论,将中风后肩痛归纳为太阴经筋证、厥阴经筋证、少阴经筋证、太阳经筋证、阳明经筋证、少阳经筋证,从发病机制、症状表现、常见筋结点、治疗方法等方面阐述各经筋证特点,探讨中风后肩痛的经筋辨证论治规律。

  • 张氏手、足三针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

    作者:许明辉;罗镜森;李菁

    颈肩腰腿痛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甚至用CT、核磁共振等检查手段也查不出病因.针灸在治疗颈肩腰腿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也有众多方法.临床工作中发现,张氏手、足三针具有取穴少、见效迅速、方便掌握等特点,在临床实践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对张氏手、足三针的取穴、操作方法等进行简单的理论探讨,并结合临床案例加以说明,旨在令更多临床医生了解、掌握该法,有助于临床医疗工作效率的提高.

  • 基于脏腑经络辨证针灸对中风偏瘫后肩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何列涛;陈舒;粟胜勇;黄毅祥;袁薇

    目的:探讨基于脏腑经络辨证针灸干预对中风偏瘫后肩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配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脏腑经络辨证法取穴行针灸治疗,对照组予康复训练治疗.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疗4个疗程.对两组间的总有效率及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是80.5%(29/3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36/38),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1),但观察组提高幅度较对照组更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脏腑经络辨证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瘫速康喷雾剂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24例

    作者:韩群英;孟庆法;荆志伟;韩彩虹;李建慧

    肩手综合征(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症,是脑卒中等疾病并发肩痛性运动障碍与同侧手肿胀的一组病症,其发病率高达12.5%~70%.本课题组于2001年10月~2004年8月采用瘫速康喷雾剂,结合心理治疗、正确体位、患肢适当的活动等综合康复方法,治疗中风后SHS24例,取效甚佳,现报道如下.

  • 穿山甲治疗肩周炎有良效

    作者:骆楚钢

    肩周炎中医称之为"肩痹".临床特征为肩痛和活动障碍,本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笔者用单味穿山甲治疗肩周炎28例,疗效显著.

  • 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要点有哪些?

    作者:张平

    答:肩关节周围炎又称"冻结肩",是以单侧渐进性肩痛和运动受限为特点的肩关节周围组织疾病.针灸治疗本病疗效虽好,但亦应注意以下问题,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 不同气腹压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肩痛的影响

    作者:许汉兵;黄汉涛;刘家盛;王志刚;龚勇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不同气腹压对术后肩痛的影响.方法 于全身麻醉下为100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气腹压分两组,A组(低气腹压组,50例)气腹压8~9 mmHg,B组(常规气腹压组,50例)气腹压13~14 mmHg,分别记录术后8 h、24 h、48 h肩背部疼痛的人数,并让患者术后8 h、24 h、48 h用疼痛分级(VAS评分法)评分.结果 术后A组不同时间段出现肩痛的人数比率明显低于B组,在术后8 h、24 h、48 h,A组患者肩痛的评分均低于B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低气腹压出现肩痛的人数明显较常规气腹压少,且术中低气腹压出现肩痛的程度明显较常规气腹压轻.

  • 腹腔镜术后肩痛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研究进展

    作者:王莉

    腹腔镜手术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妇产科临床,它具有损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因而目前的妇科良性疾病广泛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但术后肩痛、腹胀等并发症也同时引起了临床上的关注,尤以肩痛明显。有报道指出肩痛的发生率高达63.7%~80%,其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腹腔内二氧化碳产生的酸性物质对膈神经、膈肌的刺激,术中气腹压力及体位影响,精神心理因素等。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术后肩痛逐渐认识,并针对形成原因采取了术前宣教缓解精神压力、术中气腹控制及体位控制、术后氧疗、饮食及呼吸方式指导、局部按摩等处理措施。

  • 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对颈神经后支源性颈肩痛术后患者的影响

    作者:袁君君;龚龙飞;欧春红

    目的分析颈神经后支源性颈肩痛的病理特点,探讨颈神经后支阻滞术后,康复护理干预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将121例颈神经后支源性颈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予以神经阻滞术治疗,观察组(61例)实施术后康复护理干预.结果121例平均随访9个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经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术后采取相应的康复护理手段,调整颈椎关节突结构紊乱和功能障碍,能有效地缓解或减轻关节、肌肉、韧带以及骨纤维管等因素对颈神经后支的刺激和卡压,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 半导体激光治疗卒中后肩痛50例

    作者:赵燕;胡敏棣

    肩痛是卒中后偏瘫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发病率为9%~72%[1].肩痛妨碍患者的肢体活动,不利患者的功能恢复,久之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发生抑郁症.但目前临床所用的治疗方法都不能使肩痛完全缓解.笔者运用半导体激光治疗机治疗卒中后肩痛50例,取得较理想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肩胛控制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肩痛的影响

    作者:刘旸;翁浩;刘先虎;郭雪梅

    目的 探讨肩胛控制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肩痛的影响.方法 60例偏瘫患者分成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训练方法 的基础上加入肩胛骨控制训练.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的上肢功能及肩痛程度进行评定.结果 训练后两组患者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观察组上肢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训练后两组患者肩痛症状较训练前明显减轻(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肩胛控制训练对改善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缓解肩痛有治疗意义.

  •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威;李丹;许立俊;林宇;李文兰;章荣

    目的:观察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方法50例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结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经松动术。治疗前、治疗后4周分别采用数字模拟评分法(NAS)评定患侧肩痛,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中上肢部分(FMA)评定上肢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N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FMA和MBI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松动术能进一步减轻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肩痛,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 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

    作者:雷从杰;钟慧;沈晓华;魏清川;高强

    目的:探讨强化肩胛带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的效果。方法58例发病2~12周的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组成常规运动治疗组(A组, n=27)和强化肩胛带控制训练组(B组, n=31)。分别于入组时、治疗8周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简化Fugl-Meyer评定上肢功能评分和改良Bathel指数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B组各项评分改善优于A组(P<0.05)。结论强化肩胛带控制训练能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肩痛、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两种肌内效贴贴扎方法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期患者肩痛的效果

    作者:李威;李丹;赵宜莲;章荣;胥慧敏;周蜜娟;牟杨

    目的 观察两种贴扎方法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期患者肩痛的疗效.方法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75例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期肩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n=25)、B组(n=25)和对照组(n=25).三组常规治疗相同,A组和B组分别运用两种贴扎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患侧肩痛,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定上肢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治疗4周后,三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01),A组和B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A组明显低于B组(P<0.01);三组FMA和MBI评分均显著升高(P<0.001),A组和B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A组高于B组(P<0.05).结论 肌内效贴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减轻脑卒中偏瘫痉挛期患者的肩痛,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不同的贴扎方法,疗效不一.

  • 经皮神经电刺激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TENS合并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TENS治疗.采用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Fugl-Meyer评估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在减轻疼痛、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增加患侧上肢运动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TENS合并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具有满意疗效.

  • 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的早期干预

    作者:杨薇;辛宁;赵文红

    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干预预防、减轻肩痛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床边运动疗法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肩部进行康复,用简氏疼痛问卷和上肢功能评分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0 d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上肢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进行早期干预明显减轻了肩痛并有效提高了上肢的运动功能.

  • 关节松动术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曾云华;黄梅;阮传亮;周文强;王培霞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肩痛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关节松动术对脑卒中后肩痛患者的肩部进行治疗,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和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0 d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上肢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进行关节松动治疗可明显减轻了肩痛并有效提高了上肢的运动功能.

  • 推拿疗法治疗脑卒中后非肩-手综合征性肩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尹伟华

    目的 观察推拿疗法对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非肩-手综合征性肩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脑卒中后肩痛的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推拿疗法治疗.根据发病时间长短不同治疗10~30 d,每日2~3次.治疗后30 d时测定上肢被动或主动上举180°时是否有肩痛.结果 对照组肩痛发生率80%,观察组肩痛发生率43.3%(P<0.01).结论 推拿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有效.

  •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周光辉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偏瘫肩痛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50例采用单纯康复训练;对两组的疗效进行组间及组内对照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痛程度积分低于治疗前( P<0.01),上肢运动功能达IV级以上者明显增多( P<0.01),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偏瘫肩痛的治疗效果.

  • 运动想像和促进技术对偏瘫肩痛康复疗效的影响

    作者:姚保龙;蒋小毛;霍文璟;姚波

    目的探讨运动想像和促进技术对偏瘫肩痛的康复疗效.方法 31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被随机分成运动想像和促进技术组(治疗组)18例与一般康复治疗组(对照组)13例.采用Partridge方法进行疼痛程度的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疼痛程度积分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动想像和促进技术对偏瘫肩痛的康复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577 条记录 3/29 页 « 12345678...282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