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灸结合手法推拿治疗肩周炎65例

    作者:廖远碧

    目的:探讨针灸疗法结合手法推拿治疗肩周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门诊2003年6月~2008年6月应用针灸和手法推拿治疗65例肩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结束后患者病情明显改善.经5~7 d治疗后解剖治愈者27例,占77.1%:7~15 d临床治愈7例,占20.0%;1例无效,占2.9%;总治愈率为98%.治疗时间平均25个疗程.结论:针灸疗法结合手法推拿有助于提高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肩痛 针灸 按摩 穴位
  • 电子脉冲敷贴仪早期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陈伟;肖燕平;廖京海;卓秀建;李海;严茂;刘咏

    目的 探讨电子脉冲敷贴仪早期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7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电子脉冲敷贴仪治疗.两组患者均每周治疗5d,共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偏瘫肩痛发病率、上肢运动功能评测量表(Fugl-Meyer)评分及疼痛数字(NR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偏瘫肩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脉冲敷贴仪结合运动疗法早期干预脑卒中偏瘫肩部可明显降低偏瘫肩痛发病率,促进上肢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肩胛区痛点按摩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何显峰;王顺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后肩痛治疗方法。方法对82例脑卒中肩痛患者进行针对性肩胛区痛点按摩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程度。结果结合肩胛区痛点按摩的脑卒中患者肩痛缓解程度较常规康复治疗好,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肩胛区痛点按摩对脑卒中后肩痛有疗效好,止痛快的优点,且操作简便。

  • 颈肩腰腿痛患者慢性炎症反应与干预措施的相关性

    作者:卢世红;黄群;杨薇

    目的:研究颈肩腰腿痛患者慢性炎症反应与干预措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肩腰腿痛患者82例,当患者入院时对其进行血象化验,根据患者血象化验将其分为血象正常组,血象升高组。血象升高组患者分为血象升高使用抗生素组,血象升高未使用抗生素组。比较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效果。结果:血象正常未使用抗生素组患者与血象升高使用抗生素住患者相比,血象升高未使用抗生素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血象正常未使用抗生素组患者,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肩腰腿痛患者慢性炎症反应有利于患者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的使用与否对患者不会造成帮助。

  • 康复运动疗法配合中医传统疗法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的效果观察

    0引言
      肩痛通常在中风后较早发生,尤其在患者虚弱的时候及任何运动都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61%的患者偏瘫后会发生肩痛,其中2/3在中风发作后4周内出现肩痛,其余的在随后的2个月内发生。然而肩痛也可以很晚出现,甚至在数月后[1]。患者可能仅在臂处于某一特定姿势下疼痛,也可能晚间卧床也疼痛,不仅影响了患者的康复治疗,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由于引起肩痛的原因很多,单一的治疗患者肩痛缓解的不明显。2012年我科采用康复运动疗法配合中医传统疗法对209例偏瘫后肩痛的患者进行治疗,收到良好效果。

  • 循证护理在预防腹腔镜术后肩痛中的应用

    作者:张平平

    目的 探讨解决腹腔镜手术后肩痛问题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将循证护理(通过术前术后访视中的告知和指导、术中合理调节气腹压力、改良手术体位、术中术后吸氧等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腹腔镜手术后易发生肩痛的并发症中,总结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本组39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发生术后肩痛者1例,发生胸闷不适者1例,其他患者均无明显与术后肩痛相关的不适主诉.本组患者发生胸闷不适l例,主要与肩及胸廓随呼吸运动而引起的疼痛有关.结论 循证护理不仅可以减少腹腔镜手术后肩痛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故循证护理应用于预防腹腔镜手术后肩痛并发症是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值得推广.

  • 不明原发灶小细胞癌致上腔静脉综合征1例报告

    作者:王娟;公维宏;闫晓路;赵娜

    患者 男,57岁.15个月前因右颈部肿物伴右肩痛和头痛就诊于外院,行右锁骨上淋巴结活检,病理示转移性小细胞癌,经PET/CT检查见纵隔内、右锁骨下淋巴结转移增大,相继行放、化疗后病灶缩小.

  • 康复介入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重症患者功能恢复及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作者:付萍萍;金培英;蒋莹;谢文龙;何凤翔

    目的 探讨康复介入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重症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常见并发症肺部感染、肩痛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9月湖州市中心医院EICU内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重症患者9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重症康复组、早期康复组、常规康复组,每组各32例.重症康复组患者在入院第1天开始康复介入,早期康复组在生命体征稳定48 h后、常规康复组在入院2周后开始康复介入.三组患者在入院、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时分别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定,并统计三组患者常见并发症肺部感染、肩痛出现频次.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时NIHSS、MBI、FMA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重症康复组、早期康复组治疗后1、3个月时NIHSS、MBI、FMA评分与常规康复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3个月治疗过程中,重症康复组常见并发症肺部感染、肩痛出现频次分别为21、3次;早期康复组分别为28、9次、常规康复组分别为39、13次.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重症患者康复介入可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并且能够降低并发症肺部感染、肩痛的发生.病情重笃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只要掌握好康复指征,规范、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方案是可行的.

  • 针灸推拿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疗效探究

    作者:谢洪波

    目的 分析针灸推拿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灸推拿联合康复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FMA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疼痛评分(1.03±0.55)分及FMA评分(27.36±9.60)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10±0.66)、(22.62±7.5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脑卒中后肩痛者,采用针灸推拿联合康复疗法加以治疗,可全面缓解患者疼痛感,提升运动水平,增加参与康复治疗的耐受性,有助于促进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

  • “半导体激光+超短波”治疗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素菊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超短波”联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肩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护理,实验组在康复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半导体激光+超短波”治疗,通过疼痛数字评分法(NRS)和上肢功能评定法(Fugl-Meyer, FM)评定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NRS评分和FM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超短波”联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有明显疗效,临床值得推广。

  • 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90例临床体会

    作者:柳家凯

    肩周炎为临床常见病,以肩部疼痛、肩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笔者采用推拿配合足疗等方法治疗肩周炎9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90例患者,男30例,女60例;年龄30~40岁20例,40~50岁12例,50岁以上58例;病变部位右肩痛25例,左肩痛45例,双肩痛20例;病程70 d至6年,其中70 d以上16例,1~3年34例,3年以上33例,5~6年7例.主要体征为肩部有一个以上压痛点,肩关节上举、外展、后伸、内收等很多活动受限.其中轻度肩周炎有明显疼痛、功能活动受限60例,占66.7%;较重度肩周炎疼痛较甚,功能活动受限制24例,占26.7%;重度肩周炎功能完全丧失,而且出现肌肉轻度萎缩6例,占6.7%.

  • 温针结合益损液涂擦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临床观察

    作者:陈丽华;金远林;周鹏;房显辉

    目的 观察温针结合益损液涂擦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偏瘫后肩痛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结合益损液涂擦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肩关节疼痛、上肢运动功能均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 P<0.01).结论 温针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 腹腔引流管放置对术后肩痛发生的影响与护理

    作者:李一冬;曹明瑞;陈亚丽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后肩摘的预防方法.方法 从2005年6月~2006年11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病房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观察100例2006年2月为界分为两组,引流组(46例)于手术结束时向腹腔内放入引流管,按传统方法排出腹腔内残余气体,之后再将腹腔内液体和气体引流.对照组(44例)仅按传统方法排出腹腔内残余气体.采用国际通用的10分视觉量表法观察两组术后8h和3d的肩痛的发生率、程度.结果 术后出现肩痛症状者引流组有5例,占11%:对照组有14例,占32%,引流组低于对照组,P<0.05.肩痛出现的时间引流组和对照组均以术后6~8h和术后2~3d之内常见.结论 肩痛是腹腔镜手术后的常见的并发症,手术结束时向腹腔内放入引流管协助排出腹腔内残余气体能明显减少患者术后肩痛的发生.

  • 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超声波透入治疗脑卒中后肩痛效果观察

    作者:董晓琼;冯玲

    目的 观察超声波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扶他林)透入治疗改善脑卒中后肩痛及上肢功能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绍兴市人民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超声波扶他林透入.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VAS、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结果 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波扶他林透入治疗能改善脑卒中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缓解肩痛.

  • 中药涂擦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效果观察

    作者:张忠琴

    目的 观察中药涂擦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肩痛的效果.方法 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后肩痛患者72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制中药进行涂擦.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巴氏(Barthel)指数.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44.4%、总有效率94.4%,均高于对照组的19.4%和77.8%,治疗后VA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涂擦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患者效果优于单纯运动疗法,可缓解患者肩部疼痛,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较安全.

  • 如意金黄膏外敷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疗效观察

    作者:陈炳;黄建平;吴惠明;朱文宗;杨迎民;宋丰军;张垣;吴登宠;杨堃;陈建飞;奚经巧

    目的:观察如意金黄膏外治法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本院收治的90例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分3组,即针灸组、中药组和针药组,分别采用单纯针灸、单纯中药、针灸加中药法治疗30d,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针灸组、中药组和针药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0.0%、90.0%和93.3%,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中药组、针药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高于针灸组。治疗后针灸组、中药组和针药组患者VAS 评分显著降低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ADL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后针灸组比较,中药组和针药组VA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降低明显,ADL评分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中药组和针药组VA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中药组和针药组治疗后高切、中切和低切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灸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中药组、针药组高切、中切、低切均较针灸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中药组比,治疗后针药组高切、中切和低切值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如意金黄膏治疗可显著减轻中风后瘫痪患者肩部疼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 脑卒中后肩痛的康复护理

    作者:董慧琴;白腊敏

    脑卒中后偏瘫侧上肢易发生肩关节并发症,肩关节并发症包括肩痛、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以肩痛常见.2007年8月至今笔者对27例脑卒中合并肩关节疼痛的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肩关节疼痛的康复护理,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 中药热敷联合穴位按压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效果分析

    作者:李晶晶

    目的 对脑卒中后肩痛采用中药热敷联合穴位按压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98例脑卒中肩痛患者,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手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湿热敷联合穴位按压治疗,每组49例.比较两组疼痛数字评分(NRS)、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简化Fugl-Meyer评分(FMA)及治疗效果,评估治疗方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数字评分(NRS)、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简化Fugl-Meyer评分(FMA)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以97.96%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热敷联合穴位按压治疗脑卒中后肩痛,可加快患者肩痛症状的改善,提高患肢运动功能和日常自理能力,疗效显著,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 肩痛-发热-腰痛

    作者:李爽;黄晓明

    男性,56岁,因"左肩痛、活动受限半个月"于加10年4月中旬首次就诊于某基层医院.半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肩部疼痛,疼痛无放射,伴左肩向各方向活动受限,不伴手部感觉异常,未特殊治疗.肩痛是基层医院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对主诉肩痛的患者,可能病因按病变部位分为肩关节本身病变、肩关节附近病变、其他部位病变的肩关节牵涉痛.

  • 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肩部疼痛的影响

    作者:张涛;王磬;吴微庆;施海华

    目的 观察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肩部疼痛发生的防治方法.方法 将99例行LC的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3例.A组为对照组,B组为术后右膈下留置负压引流管2h,C组术中右膈下温热生理盐水冲洗,观察3组术后1、3、6、12、24、48、72 h肩痛的发生率和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72 h内出现肩痛B组(6例)、C组(1例)肩痛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14例),而C组处理方式对改善肩痛效果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33,P=0.004),而且B组(术后24h为1.02±0.27、48 h为0.72±0.26)、C组术后(24 h为0.15±0.02、48 h为0.08±0.21)肩痛程度VAS均低于A组(术后24 h为2.25±1.23、48 h为2.09±0.74),C组程度轻(P<0.05).结论 温热生理盐水右膈下冲洗,可能阻断了引起肩痛的多种机制,明显降低了肩痛的发生,值得临床上推广.

577 条记录 7/29 页 « 12...45678910...282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