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髋臼旋转截骨术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忠香;刘秀荣

    髋臼截骨术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新术式,经临床应用和随诊,该手术在解除髋关节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延缓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展等方面具有优良效果.本文将我们近4年来配合该手术的术前、术后护理经验进行总结、介绍.

  • 髋臼旋转截骨术的护理体会

    作者:曲艳辉;刘倩;许莉

    髋臼或股骨头发育不良是成年人继发性髋骨关节炎的主要病因之一,对应关节面的不相适应或对应面的减少是导致关节力学改变和关节病变的原发因素.髋臼或股骨头发育不良伴有临床症状者多需手术治疗,髋臼旋转截骨术是髋臼周围三维立体面截骨,能很大程度上改善关节面的相容性,增加髋臼有效负荷面,加强关节稳定性[1].

  • 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早中期髋关节发育不良

    作者:史振才;李子荣;郭万首;孙伟

    目的 探讨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早中期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手术技术要点及中期疗效.方法 2000年5月至2006年5月对12例(14髋)早、中期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进行了髋臼旋转截骨术,所有患者均为女性,手术时年龄13~46岁,平均28.9岁.随访时间3.1~9.1年,平均6.0年.术前、术后及随访时X线片上测量CE角,髋臼顶角及头外移指数.Harris评分判断髋关节功能.手术采用Oilier外侧"U"形入路,股骨大转子截骨显露.术后未行外固定.结果 患者疼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Harris评分术前72分,术后91分(P<0.001).CE角术前0.9°,术后27°(P<0.001);髋臼顶角术前为29°,术后5°;头外移指数术前为0.68,术后0.65.所有病例截骨块及股骨大转子截骨处愈合良好.结论 Ollier外侧"U"形入路行髋臼旋转截骨术髋臼缘显露充分;治疗早中期髋关节发育不良可以缓解疼痛,延缓骨关节炎的进展速度,中期随访疗效满意.

  • 髋臼旋转截骨术时髋臼后上方植骨前后髋关节生物力学的改变及其对比

    作者:向珊珊;陈艺;傅明;张志奇;杨子波;白波;廖威明

    目的 探讨在偏心性髋臼旋转截骨术时于髋臼后上缘旋出部分上方进行植骨并检测植骨前、后髋关节生物力学的变化,为临床进行该类手术时髋臼后上方是否需要植骨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方法将7具人体防腐骨盆标本建立成髋关节发育不良模型,测定每具标本模型髋关节所受应力的初始应变值α,在每具标本的同一侧做偏心性髋臼旋转截骨术,再测定应变值β,然后,于旋转截骨后的髋臼后上缘旋出部分上方加骨块进行植骨,再测定应变值β’.应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比较植骨前后髋关节间应力的改变程度在不同压力负荷时有无差别.结果 植骨前后组的对比中,当压力负荷为100 N时,t=0.254,P >0.05;200 N时,t=-0.542,P>0.05,可以认为植骨前后两组间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植骨组多数标本的绝对数值要优于非植骨组.结论 髋臼旋转截骨后,在髋臼旋出部分后上方进行植骨,能使股骨头所受的应力更趋于合理分布,而且,待植骨块与宿主骨完全愈合后,能较好地增加髋臼后上方骨的储备量.

  • 一例右髋关节旋转截骨术的手术配合

    作者:郑霞;王玉玲

    我院于2010年8月完成1例右髋臼旋转截骨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体会介绍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女性,49岁,入院前10余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髋部不适,不伴有下肢放射痛,就诊于外院给予封闭、理疗等治疗,症状有所缓解.因自觉髋部不适逐渐加重,理疗效果不佳,来我院就诊,X线检查提示右侧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为进一步治疗收入院.患者全身情况良好,无慢性病史、药物过敏史,对酒精过敏.完善各项常规检查,各项化验检查报告均正常,保守治疗无效,行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髋关节活动正常,足背动脉搏动正常,X线检查提示截骨骨块向外移,髋臼覆盖明显增大,股骨表面头光滑,头臼呈同心圆型,无急性压疮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康复出院.

  • 改良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

    作者:黄德勇;周乙雄;吕厚山;张洪

    [目的]研究改良的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方法及有效性.[方法]自2002年10月~2007年8月采用改良的Ninomiya方法治疗27例髋臼发育不良的患者,其中男3例3髋,女24例27髋;平均年龄29.4岁(15~42岁).术前、术后拍摄骨盆正位、双髋侧位及外展位像,测量髋臼的CE角(中心边缘角)和AC角(臼顶倾斜角),记录髋关节旋转中心及Shenton氏线变化、骨关节炎的严重程度并进行随访,行髋关节Harris评分并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截骨术后股骨头覆盖均得到改善,CE角由术前的3.2°(-15°~15°)矫正为28.5°(20°~40°),AC角由术前的26.6°(15°~38°)矫正为3.9°(0°~12°),髋臼旋转中心内移率为63.3%(19/30),Shenton氏线不连续率由67%降为23%.平均随访4.2年(1.5~7年),1髋失随访,28髋疼痛减轻、骨关节炎得到控制,1髋疼痛加重,Harris评分由术前82.7分(67~96分)改善为97.8分(87~100分).术后2例患者出现耻骨纤维愈合,1例出现耻骨下支应力骨折,无截骨块或大粗隆不愈合病例.[结论]改良的髋臼旋转截骨术能有效地治疗髋臼发育不良,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

  • 成人及青少年髋臼发育不良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刘玉东;贾雪琳;闫俊

    髋臼旋转截骨术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常用方法,加强其围手术期的护理,则是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在临床实践中,作者积累了一定经验,现介绍如下。1 术前护理1.1 参加术前讨论护士应参加术前讨论,以了解手术过程、适应症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应急措施等。1.2 心理护理本病患者常因担心手术后生活不能自理而产生忧虑、恐惧心理,应详细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根据不同的情志变化开导安慰患者,并给其讲述与本病有关的知识,介绍成功病例,消除恐惧心理,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1.3 术前准备①术前1周让病人在床上练习大小便,以适应术后较长时间的卧床期。②术前常规备皮3天,范围要广,即患侧的前后正中线上至肋沿下,下至膝盖及会阴部。③术前1日改用流质饮食,做好青霉素实验,并备血800ml,术前日晚按医嘱静脉给广谱抗生素,并清洁灌肠,告知病人术前6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④手术前30分钟再次清洁灌肠,并肌注安定10mg、阿托品5mg。⑤插尿管。⑥备专用的带有支架及滑轮的床和紫外线灯、托马氏带、扩张板1套及小棉垫2个。2 术后护理 ①病人安全回病房后,去枕平卧,患肢外展30°,保持中立位。在窝处垫一小棉垫以增加病人的舒感,在小腿下1/3处垫一小棉垫防足跟部褥疮。②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并详细记录。③保持负压引流管通畅,严防引流管阻塞或脱落,72小时后根据引流量决定是否拔管。④注意伤口渗血情况,保持敷料完整、清洁、干燥。3 康复指导3.1 早期阶段即术后1周内。术后第2天开始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的跖屈、背伸活动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锻炼,以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减轻股肉萎缩,防止血栓形成。3.2 第2阶段关节活动适应阶段,即术后2~4周。利用专用床进行患肢的外展、内收和屈髋、屈膝练习,同时还要继续进行股四头肌等长舒缩锻炼。3.3 第3阶段主动锻炼阶段,即术后第4~6周。术后3周摄X线片,截骨线模糊后,加大锻炼强度。臀中肌的强弱是减少跛行的主要因素,因此应重视该肌的康复,可于第5周扶病人坐起,进行屈髋、屈膝活动,锻炼臀中肌。3.4 第4阶段下床阶段,即术后6~8周。第6周截骨线进一步模糊时,即可借助双拐下地活动,由不负重到部分负重,再到负重,直至去拐独立行走。4 出院指导 出院时帮助患者制定康复计划,嘱病人出院后继续进行屈髋肌、臀中肌、外展肌群的锻炼。半年后来院复查,根据截骨线的模糊情况决定择期再次手术取克氏针。5 小结 此手术创伤大、解剖广泛、出血多,要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系统化、整体化的进行术前、后的护理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应使护理工作贯彻始终。

  • 髋臼旋转截骨术的常规和康复护理

    作者:张芳

    髋臼旋转截骨术(Rotation Acetabular Osteotomy RAO)是治疗青少年及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新术式.术后精心护理及康复训练对手术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1996~2002年,作者对23例行该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了康复护理,现总结经验如下.

  • 系统性功能锻炼对髋臼旋转截骨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作者:苏星明

    目的 探讨系统性功能锻炼对髋臼旋转截骨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60例(共62髋)行髋臼旋转截骨术的患者按时间先后顺利分成2组;实验组30例(31髋)进行术后系统的功能锻炼,包括体位的摆放、肌肉功能的锻炼和关节功能的锻炼;对照组30例(31髋)进行随机的康复指导.评价2组功能锻炼的效果结果除日常生活障碍程度无明显改善外,实验组较对照组在疼痛、活动范围和步行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髋臼旋转截骨术后患者进行系统的功能锻炼,可提高手术后关节康复效果.

  • 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

    作者:吴文华;杨鸿生

    目的评估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近、远期疗效. 方法 42例(50侧髋)髋臼发育不良的成年病人均接受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分别测定术前和术后JOA评分、中心边缘角和Sharp角.术前骨性关节炎分期:前期32侧髋,早期17侧髋,进展期1侧髋. 结果术后平均随访7.4年, 49侧髋的骨性关节炎得到明显改善(98.0%); 1侧无明显变化(2.0%); 无一例患髋的骨性关节炎病变继续恶化.JOA评分术前平均为76.4分, 术后为96.3分;中心边缘角术前、术后平均为-14.5°和30.0°;Sharp角术前平均为50.5°,术后为36.3°,术前、术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髋臼旋转截骨术能使发育不良的髋臼对股骨头的包容得到有效的改善,使疼痛症状得到缓解,并使骨性关节炎的过程得到有效遏制.

  • 偏心性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康复护理

    作者:方淑莺;谢凤兰;康焱

    目的 总结成人髋臼发育不良行偏心性髋臼旋转截骨术(eccentric rotational acetabular osteotomy,ERAO)的康复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09年10月本院采用ERAO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康复护理要点.结果 7例患者术程顺利,手术时间3-6 h,平均(4.20±0.79)h;术中出血量600-2 800 mL,平均(1545.00±619.32)mL;住院时间14-18 d,平均(16.00±0.95)d.7例患者均术后2 w拆线,甲级愈合;Harris评分86-100分,平均(95.80±3.26)分,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ERAO术后采用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 髋臼旋转截骨术及Chiari截骨术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生物力学影响的比较研究

    作者:傅明;张志奇;向珊珊;刘进;黄广鑫

    目的 通过生物力学测试,比较髋臼旋转截骨术及Chiari截骨术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后对髋关节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取8具成年女性骨盆标本,切除双侧髋关节髋臼后沿和上沿,使其股骨头中心点垂线与髋臼外侧边缘夹角< 20°,制备DDH模型;然后于左侧行髋臼旋转截骨术,右侧行Chiari截骨术.分别对正常标本、DDH模型及两种截骨术后标本,于材料试验机上以5mm/min速率加载至600 N测量髋关节应变值.结果 正常标本左、右侧髋关节应变值分别为845.63±533.91及955.94±837.42; DDH模型应变值明显增加,左、右侧分别为1 439.03±625.23及1 558.75±1 009.46,约为正常标本的2倍.结合形态学、影像学检查,提示DDH模型制备成功.髋臼旋转截骨术后髋关节应变值为574.94±430.88,较DDH模型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76,P=0.004).Chiari截骨术后髋关节应变值为1 614.81±932.67,与DDH模型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8,P=0.841).髋臼旋转截骨术后髋关节应变值与术前应变值之差显著低于Chiari截骨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8,P=0.023).结论 髋臼旋转截骨术缓解DDH髋关节病理性应力的效果优于Chiari截骨术.

  • 髋臼成形截骨术治疗大龄髋臼发育不良

    作者:王伟;常敏

    髋臼发育不良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一种类型,因髋臼发育差造成髋臼对股骨头的包容不够,股骨头向外移位,下肢负重力线改变,髋臼载荷面相对缩小,使下肢负重应力集中,造成髋关节局部关节软骨过早磨损,继续发展则成为骨关节炎,日后表现为跛行、髋痛及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髋臼成形截骨用于治疗髋臼发育不良,通过在髋臼外截骨后,旋转髋臼面向前外侧旋转,使之覆盖股骨头,增大了浅小的关节臼对股骨头的包容及载荷面,同时矫正股骨头的位置,符合生物力学原理,我院与昆明市中医医院自1995年4月至2005年1月治疗该类病人1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