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腰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一期经后路手术治疗

    作者:高杰;蓝旭;李志琳;杨成伟;窦强;甄平

    目的:探讨一期经后路腰椎病灶清除、自体髂骨取骨植骨融合、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我院采用一期经后路腰椎病灶清除、自体髂骨取骨植骨、腰椎内固定融合治疗的12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22~62岁,平均(43.8±11.1)岁。术前追溯均有羊接触史或食用史。C 反应蛋白、血沉、MRI、CT、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rose bengal plate agglutination test,RBPT )及试管凝集试验( standard tube agglutination test,SAT )检查诊断明确,应用链霉素+多西环素+利福平联合抗感染治疗后2周,采用经后路腰椎病灶清除、自体髂骨取骨植骨融合、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继续抗布病用药3个月,动态复查相关感染监测指标,直至布氏杆菌 SAT 阴性后继续应用2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评估腰痛及下肢痛缓解程度,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协会( 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 )分级评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50~220 min,平均(179.3±22.6) min,出血200~450 ml,平均(288.3±79.9) ml。术中均无大血管及脊髓损伤,术后伤口甲级愈合。术后随访15~36个月,平均(24.5±7.8)个月,所有患者布氏杆菌感染中毒症状消失,术后3个月复查血沉等感染指标正常,术后4~8个月 X 线片复查提示椎间植骨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 VAS 评分分别为(2.92±0.76)分、(1.33±0.47)分和(0.33±0.62)分,较术前(6.58±0.76)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 ASIA 脊髓功能分级较术前均明显好转( P<0.05)。结论经后路腰椎布氏杆菌病灶清除手术可彻底清除椎管内脓肿或肉芽组织,充分行神经根及椎管减压。经后路椎弓根手术可获得腰椎即刻稳定,可恢复并维持正常的腰椎生理曲度,防止术后腰椎失稳。一期后路手术联合长期抗生素用药,是治疗腰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有效方案。

  •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吕永威;李利

  • 重视脊柱特殊类型感染问题

    作者:吴闻文

  • 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作者:章鹏;杨新明;孟宪勇

    布鲁杆菌病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系统性变态反应性传染病,易侵袭骨与关节引起感染性病变.当侵袭脊柱引起椎间盘炎或椎体炎时称为布鲁杆菌病感染性脊柱炎或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简称布鲁杆菌性脊柱炎(brucellosis spondylitis,BS).1932年Kulowski和Vinke首次描述了该病,此后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随着布鲁杆菌病从一种主要职业相关性疾病变成主要由食物引起的疾病,BS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其发生率国内外报道不一,约为患布鲁杆菌病人数的2%~53%[1~4];复发比较常见,约占6%~10%,而且容易误诊为脊柱结核[1~6].笔者就BS的诊断与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 布鲁菌性脊柱炎26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庆鹏;张雷;韩竹;孙崇毅;张福琳

    布鲁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该病传染性强,传播范围广,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可对多器官产生影响[1].布鲁菌可经消化道、皮肤黏膜、呼吸道等多种途径侵入人体而引起感染或致病.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多汗、全身乏力及关节疼痛等,侵袭脊柱时可引发脊柱炎[2].布鲁菌性脊柱炎(brucellar spondylitis)是布鲁菌病在骨关节系统的表现之一,据统计在布鲁菌病中约占10.4%[3].现结合我院近3年收治的26例布鲁菌性脊柱炎进行分析.

  • 非牧区29例布鲁菌病临床分析

    作者:顾静;孙蔚;徐杰;甘建和

    布鲁菌病又称为波状热或马耳他热,是由布鲁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系统性变态反应性传染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范畴[1]. 布鲁菌属分为6个种,19个生物型,包括牛种(流产布鲁菌)、猪种、羊种(马尔他布鲁菌)、犬种、绵羊附睾种及沙林鼠种,前4种对人类致病. 致病菌可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及其他途径感染机体[2]. 食用含菌的乳类、食物、水,直接接触病畜或其分泌物、排泄物或者吸入病菌形成的气溶胶后均可感染布鲁菌病[3]. 布鲁菌可侵犯机体多个组织器官,临床表现复杂不典型,可表现为发热、多汗、乏力、关节酸痛、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贫血、紫癜、视神经炎、生殖系统炎症及脑膜炎等[4-5]. 由于布鲁菌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该病非常容易误诊、漏诊. 本文通过归纳总结非牧区布鲁菌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等特点,以期加深非牧区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 浙江省中部地区布鲁菌病六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海君;付跃娟;范顺富;汪建明;陈凌;郭玉香;徐叶进;盛棋跃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属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以牛、羊、猪为传染源,人主要是接触病畜而感染[1].布鲁菌病临床表现复杂,病情轻重不一,可侵犯全身多个系统,常表现为发热、乏力、多汗、关节痛、肝脾肿大等,但症状缺乏典型性.该病一般在内蒙古等北方牧区流行,南方地区很少有该病流行.我们分析了浙江省金华市6例布鲁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治疗等情况,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布鲁菌致人造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一例

    作者:闫恒宇;耿树刚;王伟;周玉锋

    患者男,35岁.间断发热、咯血1个月.2年前因风湿性心脏病行二尖瓣置换术,3个月前到沈阳军区总医院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等均无异常.1个月前起患者间断发热,劳动耐力进行性下降.既往有牛羊接触史.2010年4月16日来我院体检:体温38.6℃,大汗,左上肺呼吸音弱,可闻及细湿哕音,心界增大,心尖部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脾大,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CT示双肺多处斑片状、大片状毛玻璃状影,边界模糊,以左肺为重,纵隔内可见数枚直径1.0 cm左右淋巴结,双侧胸腔少量积液.腹部超声肝脏无异常,脾厚5.1 cm,长15.1 cm,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见二尖瓣周五彩镶嵌返流束,宽2.5 cm,提示瓣周漏,未见赘生物.Hb71 g/L,红细胞比容21.0%,红细胞沉降率62 mm/l h,血培养3次阳性,马耳他布鲁菌生长,血清布鲁菌凝集试验阳性,滴度1∶1600.患者住院l1d,给予抗感染、强心、利尿、止血等对症治疗,因不同意手术治疗转入市传染病医院,4d后因循环衰竭死亡.

  • 新疆地区布鲁菌病92例临床特征及护理对策

    作者:宋江美;林国帅;欧宁;葛白娟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以波浪热、多汗、骨关节炎、神经痛、肝脾肿大、睾丸肿痛为特征,亦可引起多器官或多系统病变,易转成慢性感染,抗菌药物需长疗程联合治疗[1-2]。新疆是我国主要的牧区之一,畜牧交易频繁,是导致本病流行的因素之一。近年来,新疆布鲁菌病发病人数逐年增长[3]。农牧民防病的知识不足,未及时治疗,治疗期间依从性差,常发生疾病慢性化亦复发[4-5]。本文分析了92例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舒适护理的策略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布鲁菌病的临床诊疗和护理提供参考。

  • 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病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的安全性评价及疗效分析

    作者:孙超凡;杨新明

    目的 分析及探讨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病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5年5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行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横突间植骨融合、病椎置钉并短节段内固定手术治疗的20例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患者资料,男12例,女8例,年龄20 ~ 66岁,平均41.3岁.病变节段L2-S1(均≤3个节段).术前均行X线、CT、MRI检查,判定病变节段、病椎椎弓根和椎体骨质炎性浸润及骨破坏情况.术后影像学观察植骨融合及椎体稳定性情况,且对手术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Cobb角、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及实验室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评价指标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2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 ~48个月,平均32个月.随访期间病灶无复发,无切口感染和窦道形成,内固定牢固,无脱落、断裂及松动.所有患者布病感染中毒症状及脊柱炎症状均消失,术前Frankel分级:C级6例、D级5例、E级9例,末次随访Frankel分级:D级2例、E级18例.VAS由术前(8.85±1.62)分恢复至术后1周(3.39±0.95)分,末次随访为(0.81±0.11)分(F=72.05,P<O.05);术前后凸Cobb角平均为15.31°±2.42°,术后1周为4.28°±2.12°,末次随访为4.21°±1.31°(F=214.85,P<0.05);ESR由术前(40.25 ±1.51) mm/h恢复至术后1周(16.46 ±5.72) mm/h,末次随访为(8.47 ± 0.62) mm/h(F=184.49,P<0.05);CRP由术前(71.11 ±±7.22) mg/L恢复至术后1周(22.44 ±4.82) mg/L,末次随访为(5.12±±0.73) mg/L(F=265.71,P<0.05).植骨融合时间6~11个月,平均7.4个月.结论 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在掌握好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只要术前依据影像学资料和术中正确判断病椎感染情况,选择后路病灶清除、植骨、病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手术方案对于缓解疼痛、控制感染、解除神经压迫、稳定脊柱、减少创伤、促进功能恢复是安全可靠的,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腰椎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张治;杨新明;石蔚;贾永利;章鹏;王耀一;胡长波;胡振顺

    目的:探讨腰椎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将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36例腰椎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患者进行流行病学、临床、影像学、实验室和病理学检查,并采用药物和手术病灶清除术进行治疗。对治疗后3、6和12个月临床疗效进行评价。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6例患者入院前行腰椎X线、CT及MRI检查均被误诊,其中32例被X线和CT误诊为脊柱结核,误诊率为88.88%;24例MRI误诊为脊柱结核,误诊率为66.66%。所有患者入院后经流行病调查均有布鲁杆菌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符合感染性脊柱炎,实验室检查RBPT或SAT、CFT、Coomb’s阳性,CT及MRI影像学具有特征性表现,病原学检查结果显示7例阳性,11例组织活检镜下符合布鲁杆菌病病理学表现。入组患者中20例(A组)选择药物治疗,其余16例(B组)伴有马尾、神经根受压症状、腰椎不稳定和腰大肌或椎旁脓肿者行手术治疗。本组3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8个月;20例非手术治疗者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消失或改善明显,疗效好,无药物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异常发生;16例手术患者关节突间和(或)横突间植骨均愈合,脊柱稳定,无复发。临床疗效评价显示各组后1个时间点的治愈率与前1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相同时间点A组和B组治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9.874,P<0.05)。结论腰椎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影像学、检验学及病理学具有特征性表现,可作出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正确的掌握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适应证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32例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长民;张雁

    目的:加强对布鲁杆菌性脊柱炎临床特点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的发生。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32例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3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脊柱受累表现,且均以腰痛为主,少数可同时累及2~3个椎体。MRI影像特点为:受累椎体正常结构消失,骨质破坏,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明显,21例病例形成骨桥,14例病例椎体旁可见脓肿形成,但均无死骨,并可见椎间盘膨出及脊髓压迫等表现。确诊的32例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患者按照规范的疗程,给予有效的抗菌药物联合抗菌治疗,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结论由于布鲁杆菌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布鲁杆菌性脊柱炎常被误诊、误治,因此加强对布鲁杆菌性脊柱炎临床特点的认知非常重要。

  • 一期后路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患者62例的手术治疗

    作者:田野;杨新明

    目的 探讨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横突间植骨、钉棒系统固定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1年2月至2017年4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采用本术式治疗的62例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疗效评价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下肢痛及腰痛缓解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腰部功能恢复程度;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法判断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入组患者,未发生大血管损伤和脊髓损伤,伤口术后甲级愈合,随访均在1年以上.术后3个月感染指标,均正常.术后3~12个月行X线检查,显示横突间植骨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显示:VAS分值为(3.05±0.65)分、(1.88±0.55)分和(0.31±0.42)分,较术前(6.67±1.85)分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21、P=0.012);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较术前均显著好转(Z=2.01、P=0.022);ODI分值为(21.15±5.35)分、(12.26±4.55)分和(5.31±3.12)分,较术前(37.87±4.85)分均显著降低(F=9.31、P=0.031).结论 本术式能够对腰椎椎管和神经根管做到有效减压,且疗效确切.长期抗布鲁杆菌药物治疗结合手术治疗是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有效治疗方案.

  • 儿童布鲁杆菌病六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朱丹;张艳玲;钟雪梅;马昕;宁慧娟;杨洋

    目的 报告6例布鲁杆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特点及诊断、治疗过程,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2011至2012年临床诊断明确的6例布鲁杆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及诊断过程,并结合国内外近10年的相关文献,讨论其发病特点.结果 6例患儿均有牛羊接触史或疫区生活或食用牛羊肉感染布鲁杆菌病的病史,经过相关检查,终确定为布鲁杆菌感染.临床主要表现为均伴有发热,热峰37.5~38.0℃者3例,38.1 ~39.0℃者2例,39.1~41.0℃者1例,除1例患儿热型表现为波状热,其余均为不规则热.3例关节疼痛,1例伴睾丸炎,3例颈部淋巴肿大,2例肝脾肿大,4例肝功能受损,5例布鲁杆菌凝集试验为阳性,全部患儿的血培养均提示布鲁杆菌感染.4例患儿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利福平治疗,1例为利福平+红霉素治疗,1例患儿家长拒绝用药.以“儿童布鲁杆菌病”“Brucellosis of childhood”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检索近10年文献,共检索到13篇文献.文献报道共15例患儿,所有患儿均伴发热,6例关节肿痛,10例肝脾肿大,6例颈部淋巴结肿大,4例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9例布鲁杆菌凝集试验为阳性,全部患儿的血培养均为布鲁杆菌感染.结论 儿童布鲁杆菌感染临床表现多样,常伴有全身系统性感染症状,在不明原因的发热筛查中应进行布鲁杆菌的相关检查,诊断时需注意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 神经型布氏杆菌病30例临床分析

    作者:矫黎东;宋旸;陆慧;王宪玲;丁岩;卫华;王向波

    目的 探讨神经型布氏杆菌病(NB)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2013年4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30例NB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NB患者的男女比例为23:7,平均年龄为43岁.既往有明确布氏杆菌病史者6例,有牛羊或其奶制品接触史者24例.伴有脑膜炎或脑膜脑炎表现者29例,伴脊髓损害者20例,伴听神经损害者18例,这些均为NB的常见临床表现.29例患者的脑脊液化验白细胞数升高[(10 ~599)×106/L],30例蛋白水平升高(0.5 ~4.0 g/L),29例葡萄糖水平下降(0.8 ~2.6 mmol/L).17例患者的头颅MRI显示有白质病变.大部分患者应用多西环素、利福平及头孢曲松3种药物联合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NB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其临床表现多样,以脑膜炎或脑膜脑炎为多见,脊髓损害和听神经损害也很常见.来自布氏杆菌病流行区的患者表现为原因不明的神经系统症状时,需考虑与NB相鉴别.

  • 神经型布氏杆菌病七例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作者:李美锡;檀国军;郭力

    目的 探讨神经型布氏杆菌病(NB)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等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7例NB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女发病比例为6∶1,平均发病年龄为46岁.以脑血管病起病者1例,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起病者5例,以脊髓炎起病者1例.血清凝集试验阳性6例,血培养阳性1例.影像学病灶位于双大脑半球皮质、皮质下、基底节等部位者2例,位于额叶者4例,位于胸髓者1例,位于双侧小脑、脑桥等部位者1例.经敏感抗生素治疗,1例死亡,6例好转.结论 NB是布氏杆菌病的少见类型,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及血清学检测是确诊的重要手段,经正规治疗后预后良好.深入认识本病,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很有价值.

  • 眼部受累的神经型布鲁菌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李清晨;代飞飞;朱丽平;王佳伟;景筠

    目的 探讨眼部受累的神经型布鲁菌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9年5月至2015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为布鲁菌病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 5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20~67岁,年龄中位数为25岁.5例患者均有羊接触史,1例住所近屠宰场,2例居住于疫区;临床表现5例双眼视力下降,8只眼视乳头水肿,3例眼肌麻痹;4例发热,4例头痛,3例颈项强直,1例肢体运动及感觉障碍.3例脑脊液压力增高,3例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质含量增高、糖含量降低,2例脑脊液氯化物含量降低.5例血清布鲁菌凝集试验阳性,1例血清布鲁菌培养阳性,1例脑脊液布鲁菌培养阳性.头颅核磁检查提示3例累及视神经,1例累及脑膜,1例累及大脑白质.全部病例均采用利福霉素类、四环素类联合头孢曲松钠或喹诺酮类三联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眼部受累的神经型布鲁菌病临床表现不典型,眼部症状以视力下降及眼肌麻痹多见,对于不明原因眼部受累且有神经系统等系统症状体征者,应排除布鲁菌病的可能性.

  •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MRI表现

    作者:陈对梅;汪青山;王峻

    目的分析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MRI表现,从而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对13例经临床或手术病理确诊为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中,12例为相邻2个椎体受累,主要累及腰椎,尤以腰4发病率高。MRI表现:椎体形态多无明显变化;2例椎体未见明显骨质破坏,仅表现为骨髓水肿改变;骨质破坏11例,破坏灶小而多发,多局限于椎体边缘,T1WI呈均匀或不均匀低信号,STIR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不均匀强化,骨质破坏周围伴骨髓水肿及骨质硬化;椎体边缘明显骨质增生8例;12例椎间盘有炎性改变,椎间隙多无或轻度变窄;13例均有椎旁软组织肿胀,其中3例形成椎旁脓肿,2例形成硬膜外脓肿,脓肿范围较小,增强扫描脓肿壁厚而不规则强化。结论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一例非典型布氏杆菌病患者的护理

    作者:陈翠月;李金花;赵芳

    布氏杆菌病又称波浪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全身性传染病.本病为全球性的疾病,在我国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新疆和西藏等牧区[1],在平原的养殖区也见有发生.传染源为病禽,以羊为主.人群普遍有易感性,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临床特征为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神经系统症状、肝、脾及淋巴结的肿大等.布氏杆菌病,临床表现比较典型,体温曲线有较典型的波浪状波动,有明显的关节疼痛,有典型的神经系统症状.多汗是此类患者的突出症状.本文报道一例非典型布氏杆菌患者的护理体会,希望能为护理本病提供借鉴.

    关键词: 布鲁杆菌病 护理
  • 布鲁菌性脊柱炎影像诊断价值

    作者:刘会娜;高菲菲;卫淑芳;张玉霞;程天明;葛英辉

    目的 探讨布鲁菌性脊柱炎(BS)的影像特征.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资料分析.49例患者为2012年9月至2016年10月收治,并由血清凝集试验(≥1∶100)阳性和(或)血及其他组织样本培养布鲁菌阳性确诊.本组行X线、CT、MRI检查者分别为49、28、42例,其中19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分析脊柱病变的影像表现.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同时行CT和MRI检查者的影像表现.结果 49例患者中,34例(69.4%)病变累及腰椎,45例(91.8%)呈连续性分布的相邻椎体受累.49例行X线检查者显示,10例(20.4%)伴明显骨刺或骨桥、3例(6.1%)合并椎体滑脱、3例(6.1%)伴脊柱轻度后凸畸形.28例行CT检查者显示,8例(28.6%)骨质破坏范围达半个椎体、6例(21.4%)见死骨形成.42例MRI者显示,腰大肌脓肿14例(33.3%),且2例(4.8%)出现流注现象;硬膜外脓肿伴硬脊膜囊受压17例(40.5%);神经根受压3例(7.1%).CT与MRI显示椎体骨质破坏或伴骨髓水肿、骨质增生、椎间盘改变、脓肿形成和死骨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BS具有较特征影像表现,当出现明显骨质破坏、死骨形成和脓肿流注现象时不应排除该病.

369 条记录 3/19 页 « 12345678...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