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循证护理对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舒适度的效果分析

    作者:钟美容;麦超;包艳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舒适度的效果.方法 将7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实验组术后12 h腰背疼痛评分、入睡困难、排尿困难、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服务质量.

  • 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对比剂肾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卞野;徐辉;赵春生

    目的 了解低渗非离子型对比荆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探讨对比荆肾病(CIN)发生的相关因素、发病机制及治疗预防措施. 方法 选择2003年5月至2008年5月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加8例患者,测定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结果发生CIN33例,CIN的发生率是8%.发生CIN的主要相关因素是慢性充血性心衰、慢性肾功能不全、尤其是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其发生率高达50%. 结论 了解CIN发生的相关因素,给予对症的处置,大多数患者肾功能是可以恢复的.对于高危患者是可以预防发生CIN的.

  •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左室心肌收缩功能

    作者:黄冬梅;夏稻子;张宇虹;礼广森;崔洪岩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探讨单支和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改变有无差异.方法 65例心绞痛患者和32例正常人,心绞痛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A组(单支病变,35例)和B组(多支病变,30例),分别记录PCI术前、术后3个月和正常人心尖四腔切面,二腔切面,左室长轴高帧频图像,应用二维应变软件测量各个节段的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值.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组和B组PCI术前大部分心肌节段和术后3个月部分心肌节段的纵向应变值减低(P<0.05);A组与PCI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大部分节段心肌收缩期纵向应变值较前改善(P<0.05),且部分节段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B组与PCI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部分节段心肌收缩期纵向应变值较前改善(P<0.05),且部分节段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A组与B组PCI术后3个月心肌缺血节段恢复到正常水平的节段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单支较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心绞痛患者PCI术后左室纵向收缩功能改善更显著,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定量评价心绞痛患者左室纵向收缩功能.

  •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后左室心肌周向收缩功能

    作者:黄冬梅;夏稻子;张宇虹;礼广森;崔洪岩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前后左室心肌周向收缩功能.方法 对31例冠心病患者PCI术前、术后3个月及28例正常人应用超声心动图仪获取高帧频二维图像,测量左心室基底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部水平的收缩期圆周应变(CS).结果 在对照组中,同一水平比较,室间隔心肌的收缩期CS高于其他各个室壁.与对照组比较,PCI术前部分节段心肌收缩期CS减低(P<0.05),且与冠状动脉造影左前降支病变分布范围相一致;与PCI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相应节段心肌收缩期CS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TI能够定位和定量诊断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评价局部心肌周向收缩功能改善情况.

  • 心脏介入治疗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预防与护理

    作者:曹英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是目前国内外冠心病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技术.介入治疗中及治疗后引发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是一种极危险的并发症,预防和及时发现处理非常重要.2009年我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术共305例,在术前采取积极预防措施,术后提高警惕,加强护理,发生迷走神经反射仅为6例,现报告如下.

  • 临床护理路径在经桡动脉行PCI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杨静;周维艳;徐玲;方翔;赵荣芳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医疗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等各项指标.结果 实验组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院内心肌梗死再次发作、再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中应用CNP,可以使患者以经济的方式取得佳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患者二级预防现状调查

    作者:任文林;周立辉;吴旸;张凤英;范宗静;赵扣荣;王彦辉;李莉;李贵华;皮林;张明明;胡大一;许玉韵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术后二级预防的现状.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集北京市劲松垂杨柳地区行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3个月以上患者的基本信息、术后用药、健康生活方式状况等相关资料,同时测量身高、体重,并检测患者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共入选患者512例,其中单纯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治疗472例,单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25例,介入治疗术加旁路移植手术者15例.二级预防药物使用情况:服用阿司匹林者93.9%(481/512),介入治疗术患者规范使用氯吡格雷或噻氯吡啶的为94.9% (462/487),使用β受体阻滞剂者82.0% (420/512),他汀类药物为81.4% (417/51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为76.2%(390/512),注射流感疫苗者3.7%(19/512).重要危险因素指标中只有舒张压、HDL-C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达标率超过90%,其他指标达标率均不高,LDL-C的达标率只有44.5%(228/512).健康生活方式情况:目前不吸烟者比例为81.4% (417/512),饮食节制为78.5%(402/512),体重达标者61.7%(316/512),规律运动者为58.2%(298/512).结论 本组血运重建术后冠心病患者规范使用抗血小板及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者比例较高,但多项重要的危险因素控制仍不理想,生活方式改善情况有待进一步提高,二级预防现状存在巨大改善空间.

  • 阿托伐他汀钙的临床作用

    作者:张学明

    阿托伐他汀钙是新型高效的他汀类药物,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药,其主要作用为降低血浆LDL-C水平.因其降脂作用强,不良反应小,在高血脂症特别是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着重就其临床作用做一综述.1 药理作用阿托伐他汀钙通过抑制肝脏HMG-CoA还原酶及上调肝细胞LDL受体来降低TC、TG和LDL-C,对HDL-C亦有轻度升高作用,从而调整高胆固醇血症达到调脂作用[1].1.1 高血脂症 孙红波等[2]选择136例高血脂的患者,阿托伐他汀钙每晚1次每次10 mg,疗程8周.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的变化.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显著下降TG、TC、LDL-C、TC/HDL-C的水平,并对HDL-C的水平有提高作用,并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ALT、CPK持续性升高,其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余雅婷[3]对10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效果观察了2个月,结果显示TC、TG、LDL-C明显降低,所有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金属基质蛋白酶抑制剂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周谨;李拥军

    冠状动脉内狭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病理改变,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能够有效减轻冠状动脉狭窄,但较高的术后再狭窄(restenosis,RS)率严重影响着冠状动脉介入的治疗效果.PCI术后再狭窄是局部血管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血管损伤后发生的血管重构和内膜增厚是决定再狭窄的重要因素.

  • 综合护理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的应用

    作者:胡丹华

    冠心病和糖尿病关系密切,糖尿病被定义为冠心病的“等危症”,糖尿病并发冠心病者的冠脉病变比单纯冠心病者冠脉病变更严重,多支病变与弥漫性病变更多见,冠脉支架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增加[1]。因此,对接受冠脉支架术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综合护理,探讨其临床意义。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电解质紊乱观察

    作者:王巍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电解质紊乱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8月期间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1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钾、钠、氯离子浓度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与手术前比较,患者手术后血钾、钠离子浓度出现了明显的变化(P<0.05),本组患者中有28例出现低钾血症,无一例低钠血症出现。手术前有46名患者血钾水平为3.5mmol/L~4.0mmol/L,平均(3.75±0.14)mmol/L,手术后有24名患者出现低钾血症,有70名患者血钾水平在4.0 mmol/L以上的,手术后有4名患者出现低钾血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应积极对患者实施电解质检测。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血管缝合器的护理观察

    作者:李芳

    目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PCI) 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 血管缝合器以缝合线来处理股动脉穿刺点,可以缩短患者卧床时间,改善术后患者的舒适度,减少穿刺局部并发症,减轻了护理工作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4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使用血管缝合器止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与60例未使用血管缝合器止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使用血管缝合器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远远低于未使用血管缝合器患者.结论 配合严格的护理措施,血管缝合器止血安全、可靠,并可明显缩短患者卧床时间,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病人造影剂肾病的护理

    作者:李国琪;梁永红;颜海莲;陆佩霞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病人造影剂肾病的护理.[方法]对 556 例病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前给予健康宣教及危险因素评价,术前6 h至术后12 h均给予水化治疗,术后加强病情观察.[结果] 24例出现造影剂肾病,经积极处理均痊愈出院.[结论]通过良好的护理干预及术后加强水化治疗可预防PCI 术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 1例PCI术后并发腹膜后血肿合并呼吸衰竭与肾衰竭的护理

    作者:邓晓丽;牟洋;张艺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冠心病的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功地开通血管,为缺血心肌带来血运重建,显著缩小心肌梗死的面积,减少了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经股动脉穿刺是PCI常见的血管入路,该入路术后发生外周血管并发症仍占一定比例,文献报道为0.1%~2%.其中,腹膜后血肿是PCI术后严重血管并发症之一,若抢救、处理不及时,病死率较高.我科收治1例PCI术后并发腹膜后血肿合并呼吸衰竭、肾衰竭病人,经过积极抢救治疗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不同对比剂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PCI术后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顾成圻;白如冰;屈飞

    目的 观察等渗对比剂碘克沙醇与低渗对比剂碘海醇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肾功能的不同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行PCI的冠心病病人160例,随机分为4组.A组:不合并糖尿病病人使用碘海醇,B组:合并糖尿病病人使用碘海醇,C组:不合并糖尿病病人使用碘克沙醇,D组:合并糖尿病病人使用碘克沙醇.通过测定每位病人术前及术后72 h的内生肌酐清除率、胱抑素C及白介素6,研究不同类型对比剂对病人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4组病人基线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病人术前反应肾功能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反应肾功能水平的检验指标优于B组 (P<0.05);C组术后反应肾功能水平的检验指标优于A组、D组 (P<0.05);D组术后反应肾功能水平的检验指标优于B组 (P<0.05).结论 对比剂肾病(CIN)已成为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围术期并发症防治研究的热点,等渗对比剂对肾功能的影响更优于低渗对比剂,糖尿病病人更易发生CIN,这对于造影剂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延缓病情发展有重要意义,期望对预防和减少CIN的发生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 老年冠脉介入术患者焦虑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王砚丽

    目的 探讨老年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发生焦虑的原因,确定改善和缓解的干预对策.方法 选择近期在我院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术的老年患者104例,采用一般问卷调查和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将SAS评分结果进行不同因素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合并焦虑的占83.65%,患者术前焦虑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患者发生焦虑与多因素有关,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穿刺部位、付费方式、手术次数,既往住院史、配偶情况等多项指标与患者焦虑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老年患者合并焦虑的发生率较高,必须评估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并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 握球运动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PCI术后负性情绪的影响

    作者:李冰;戴珩

    选取278例经桡动脉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观察握球运动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干预组术后手腕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SAS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因此认为握球运动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并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症状.

  • 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作者:余碧清;雷志荣

    目的 通过护理提高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应用护理程序对55例冠状动脉介入患者(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与38例实施常规护理的冠状动脉介入患者(对照组)比较,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急性血管闭塞、血管再狭窄、穿刺部位渗血、出血、肾功能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护理干预对提高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 经不同途径冠脉内应用异搏定对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术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比较

    作者:黄东;钱菊英;葛雷;王齐兵;樊冰;颜彦;张峰;马剑英;姚康;葛均波

    目的:比较经两种不同途径冠状内应用异博定对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2月于急诊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后接受冠脉内应用异搏定的STEMI患者141例,根据异搏定给药途径的不同分为指引导管组(n=67)和选择性导管组(n=74),比较两组术后冠脉血流灌注水平、心电图ST 段回落幅度、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以及术后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冠脉内用药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性导管组用药后校正的 TIMI血流帧数(cTFC)明显低于指引导管组(P<0.05);选择性导管组恢复TIMI-3级血流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指引导管组(P<0.05);选择性导管组获得ST 段完全回落比例明显高于指引导管组(P<0.05);两组LVEF和术后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选择性导管冠脉内应用异搏定治疗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明显优于经指引导管给药。

  • 信息网络技术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

    作者:葛支忱;赵飞飞;孙党红;许婷婷;何胜虎;张晶

    目的 探讨信息网络技术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194例PCI术后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96例和对照组98例,对照组出院时予以常规出院健康指导,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周期性出院电话回访,同时采取加入本院心内科微信平台、微信群等信息网络技术措施,随访后评估2组患者对自身冠心病的认知行为能力并统计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经1年以上随访发现,研究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行为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信息网络技术应用于随访模式中,可提高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的认知水平,指导和督促其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和依从性,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48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