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阻滞在胸腔镜手术围术期麻醉和镇痛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郑江波;冯兆明;朱俊峰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P)在胸腔镜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择期行胸腔镜肺叶楔形或肺段切除手术的4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4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SP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术前30 min行超声引导术侧SP,注入0.5% 盐酸罗哌卡因20 mL.术后均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记录2组患者入手术室麻醉前、切皮后5 min、拔管前即刻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术后2、6、12、24、48 h患者静息状态及咳嗽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中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D1)和实际按压次数(D2)并计算D1/D2值;观察术后有无SP相关并发症发生.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切皮后5 min、拔管前即刻MAP低、心率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2、6、12 h静息状态VAS分别为(2.0±0.6)分、(2.0±0.8)分、(3.3±1.2)分和(4.3±1.5)分、(4.6±2.1)分、(4.5±1.9)分,咳嗽时分别为(2.1±0.5)分、(2.1±0.8)分、(3.7±1.4)分和(4.6±2.4)分、(4.8±2.2)分、(5.0±1.8)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丙泊酚用量分别为(231±42)mg和(412±58)mg,舒芬太尼用量分别为(35±5.6)μg和(52±6.8)μg,D1/D2值分别为0.89±0.12和0.55±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观察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顺利完成SP,未见穿刺相关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行SP能有效减轻患者胸腔镜手术后早期急性疼痛,减少术中、术后镇痛药的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137例临床分析

    作者:江贤亮;徐美清;马冬春;魏大中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胸外科2009年1月—2014年12月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137例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2例,女75例;年龄13~78岁,平均34岁。均在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胸引管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37例患者,全胸腔镜下手术110例(80.3%),辅助小切口25例(18.2%),中转开胸2例(1.5%)。135例完成腔镜手术患者手术时间(105±48) min,术中出血量(92±36)mL,术后胸引管引流时间(4.8±1.7)d,术后住院时间(5.2±1.8)d。住院期间无一例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8%(8/137),其中胸腔活动性出血行再次手术止血2例,术后肌无力危象3例,膈肌麻痹2例,单侧肢体无汗1例。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安全有效,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 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癔症性失明的护理

    作者:徐元英

    胸腔镜手术是胸部微创外科的代表性手术,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方法.2002年1月-2008年6月我科对自发性气胸患者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术后4例发生癔症性眼病,经过精心护理,视力恢复.现介绍如下.

  • 杂交手术在肺小结节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刘丽;陈波;曹建民;周长圣;卢光明;许健

    目的 早期发现并治疗肺小结节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因素,探讨杂交手术在肺小结节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高分辨率胸部CT扫描发现的42例肺小结节患者的资料,按手术方式分成两组,其中杂交手术组22例患者23个肺结节行CT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复合引导下的弹簧圈定位,联合运用复合手术室及电视胸腔镜技术的杂交手术切除病灶;常规开胸组20例患者20个肺结节则行常规开胸术切除病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引流液体量.肺内结节切除后立即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两组治疗成功率均为100%,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杂交手术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常规开胸组短,术后引流液体量较常规开胸术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2.98、-4.25,P<0.05).结论 结合CT及DSA复合引导弹簧圈定位的杂交手术可以安全、高效、准确地切除肺小结节;相对于常规开胸术,杂交手术可以有效地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引流液体量.

  • 11例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除治疗QT间期延长综合征的护理

    作者:张静华;刘彦国;王俊

    总结11例胸腔镜下切除左胸交感神经治疗QT间期延长综合征的护理经验.及时进行评估,了解忘者的疾病特征、诱发因素及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采取积极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11例患者术前均顺利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恢复顺利.出院后全部随访,患者的晕厥发作频率明显下降,总有效率72.7%.

  • 126例漏斗胸患儿胸腔镜辅助行Nuss手术的术后护理

    作者:诸纪华;李忠丽;朱红梅

    报告了126例漏斗胸患儿在胸腔镜辅助下行Nuss手术的术后护理.护理重点包括: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和处理气胸、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做好疼痛管理、呼吸道护理,正确指导患儿进行康复训练,并做好出院宣教,以防支架移位.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至2年,除3例行二次Nuss术外,其余漏斗胸畸形矫治满意.

  • 胸交感神经切断术对手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卫强;孙林;张建鹏;王艳瑜

    目的 探讨胸交感神经切断术对手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我院胸外科2010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62例手汗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随机安慰剂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研究,其中对照组行胸腔镜下T2-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实验组行胸腔镜下T3-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对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自评,采用手汗症患者生活质量改良评分量表评价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评价手术疗效. 结果 实验组手汗症严重程度评分量表(HDSS)、满意度自评得分改善效果总体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社会交际、仪态、日常行为、工作和社会心理等五个维度评分前后差值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胸腔镜下T2-4和T3-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均可作为治疗手汗症的有效手段,相比之下选择T3-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更为明显,并发症相对更少,建议作为优先考虑的手术方案.

  •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附300例报告)

    作者:涂远荣;李旭;林敏;赖繁彩;陈剑锋;叶建刚;代祖建

    目的 总结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300例的临床经验.方法 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经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干T2~T4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资料.以患侧手掌皮肤温度较术前升高1℃~3℃或更高,转干燥者为有效.手掌皮肤温度较术前增加小于1℃仍为潮湿者为无效.结果 300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患者手掌多汗症状消失,双手转为干燥温暖状,术后掌温升高(2.8±0.8)℃;282例术后随访1-36个月无一例复发,术后转移代偿性多汗60例占21.2%.结论 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是治疗手汗症安全、微创和有效的方法.

  • 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对早中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心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林称意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对早中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胸手术,观察组患者给予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前和术后第7天免疫功能指标(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及CD4+/CD8+细胞比值)及术前、术后第7天、术后第30天心肺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6分钟步行距离(6MWD)].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清扫淋巴结组数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及CD4+/CD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患者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及CD4+/CD8+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FEV1、FVC、PEF及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患者FEV1、FVC、PEF高于对照组,6MWD长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第30天两组患者FEV1、FVC及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0天观察组患者6MWD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治疗早中期肺癌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运动耐力.

  •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大疱和(或)气胸的临床观察

    作者:宋琦;戴天阳;蒲江涛

    目的:观察电视胸腔镜手术( VATS)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伴肺大疱和(或)气胸的效果。方法对120例COPD伴肺大疱和(或)气胸患者实施VATS,其中5例双侧肺大疱者行同期切除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术后胸液引流总量(3 d内)、胸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随访3个月观察并发症、中转开胸手术、二次VATS及气胸复发、死亡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78.3 min,出血量为71.7 mL,术后3 d内胸液引流总量为450~1650 mL,胸管留置时间为8.2 d,术后住院时间为13.1 d;临床治愈113例。66例出现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65例、术后持续漏气5例、胸腔感染2例;中转开胸手术6例(3例腔镜下止血不满意,3例胸腔内广泛粘连),二次行VATS者2例;随访期间无复发病例,死亡2例(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及COPD急性进展各1例)。结论 VATS治疗COPD伴肺大疱和(或)气胸可促进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复发。

  • 胸腔镜下儿童纵隔肿瘤切除术九例分析

    作者:刘钢;黄柳明;王伟;余梦楠;段炼;覃胜灵;邢国栋;张璟;罗春;申州;李广;林涛;史平霞

    目的:总结胸腔镜手术切除儿童纵隔肿瘤的技巧。方法对9例纵隔肿瘤患儿采用胸腔镜下肿瘤切除治疗。结果全部患儿均顺利在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200分钟,平均(133.3±58.3)分钟。术中出血量﹤10 ml。无因为出血以及创伤而中转开胸患儿。无围手术期死亡患儿。术后无因神经损伤导致隔神经麻痹以及 Horner 综合征等,无气管以及食管瘘的发生。随访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如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胸腔镜切除儿童纵隔肿瘤手术安全可行。

  • 胸腔镜下先天性食管闭锁手术纠治的初步体会

    作者:吴晔明;严志龙;洪莉;胡明

    目的 介绍胸腔镜下工期食管气管瘘管结扎、食管对端吻合治疗新生儿先天性Ⅲ型食管闭锁.方法 收集6例本院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间经胸腔镜开展的新生儿食管闭锁手术病例,男4例,女2例,年龄2 d~8周,影像学检查证实5例为ⅢB型食管闭锁,1例为ⅢA型食管闭锁.结果 4例在镜下完成瘘管结扎切断、食管吻合手术,2例术中中转开胸.结论 胸腔镜下新生儿ⅢB型食管闭锁瘘管结扎食管吻合是一种可取的手术途径,从已有报告及我们4例随访结果提示,镜下途径对患儿术中打击小,胸壁损伤轻,术后恢复快,微创效果明显,术中能否获得满意的暴露和食管两端的距离是影响手术的重要因素.

  • 胸腔镜手术治疗Ⅲ型食管闭锁的学习曲线

    作者:刘钢;黄柳明;肖东;王伟;余梦楠;覃胜灵;邢国栋;段炼;张璟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Ⅲ型先天性食管闭锁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9月至2013年7月期间经胸腔镜手术治疗的49例Ⅲ型食管闭锁患儿。按时间顺序分为2组,从手术时间、术后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气管食管瘘复发发生率以及死亡和放弃治疗的数量进行比较。结果第一组1例因患儿体质量低,且食管两端距离过大转为开放式胃上提手术,其余48例均在胸腔镜下一期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92.71±33.133)min和(152.25±41.185)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组死亡和放弃病例共5例,第二组死亡和放弃病例共1例。吻合口漏分别是6例和2例,气管食管瘘复发各1例,吻合口狭窄均为6例。第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第一组明显减少。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Ⅲ型食管闭锁会有较长的学习曲线。经过若干例手术的经验积累,可望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手术并发症。

  • 经胸腔镜肺大疱结扎术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郑百红;李燕;李征

    目的肺大疱并发气胸是普胸外科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传统的手术创伤大,病人术后恢复缓慢.胸腔镜肺大疱结扎手术的实施使该手术变得相对安全、快速,病人手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为近几年来普胸外科微创手术领域发展较快的手术方式之一.方法通过临床经验的回顾与分析,讨论肺大疱结扎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特别是对手术高危人群的护理进行探讨.结果在临床工作中,日益显示出手术创伤小,病人恢复快,手术后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

  • 自制胸腔镜手术切口保护器及应用

    作者:宋小彬;莫安胜;冯志强

    目的 探讨胸腔镜手术低成本切口保护器的简易制作和应用.方法 自制胸腔镜手术切口保护器由2个不锈钢丝弹性环和1只手术手套制作而成.首先将外科手套剪成一个管形套,然后将管形套的一端穿过直径约26 cm的钢丝弹性环并翻转制作成外口,管形套的另一端(有橡皮筋一端)穿过直径约30 cm的不锈钢丝弹性环并翻转制作成内口,这样就制作成了胸腔镜手术切口保护器.使用保护器时,将30 cm环置入胸膜腔,26 cm环放在胸膜腔外.结果 切口保护器制作耗时为5~7 min.共有31例胸腔镜手术患者应用该项技术,全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无感染、无延期愈合、无肿瘤种植.结论 相对于商用切口保护套,自制胸腔镜手术切口保护器同样有效,且制作简单、成本低廉.

  • 两种食管癌根治术对患者早期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国亮;夏炳辉;朱琪坤;张磊;王瑞

    目的 探讨不同食管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69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行微创食管癌切除术(MIE)共34例(腔镜组);经左后外侧开胸行传统的食管-胃胸内吻合术35例(开放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测定肺活量(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每分钟大通气量(MVV);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12天监测患者膈肌活动度.结果 术前两组食管癌患者VC、FEV1、FVC、FEV 1%、MV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03、-0.365、0.948、0.499及1.326,所有P>0.05);术后两组的VC、FEV1、FVC、FEV 1%、MVV均较术前的对应数值下降(P<0.05);腔镜组术后1个月VC、FEV1、FVC、FEV 1%、MVV与开放组对应值比较(t=2.830、1.804、2.643、1.823及1.735,对应P=0.006、0.076、0.010、0.073及0.087),腔镜组的VC与FVC与开放组对应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前腔镜组和开放组在膈肌活动度上不存在差异(t=0.244,P=0.81),而术后腔镜组的膈肌浮度比开放组的对应指标要高,但该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1.703,P=0.104).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的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肺功能下降,通过两组间术后VC、FVC的比较,体现出腔镜辅助食管癌切除术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要小于传统的开胸食管癌切除术.

  • 胸腹腔镜切除食管良性肿瘤40例经验分析

    作者:田子强;黄超;张月峰;李勇;温士旺

    目的:食管良性肿瘤临床少见,且以食管平滑肌瘤为主。本文对40例经胸腹腔镜切除的食管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东院胸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行胸腹腔镜治疗的40例食管良性肿瘤患者,其中平滑肌瘤38例,脂肪瘤和间质瘤各1例。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31~63岁,平均年龄(47.9±9.9)岁。位于食管上段9例,中段14例,下段14例,多发3例(2例2枚,1例5枚)。瘤体大小0.5~8.0 cm。结果全组全腔镜下完成34例,包括胸腔镜下30例,腹腔镜下4例,6例中转开胸或开腹。手术时间35~210分钟,平均(102.6±50.1)分钟;术中出血量(10~100) ml,平均(45.8±24.5) ml;术后引流管引流时间0~11天,平均(3.9±2.3)天;术后禁食时间2~6天,平均(3.1±1.1)天;术后住院天数3~13天,平均(6.8±2.5)天。4例患者术中发现食管黏膜破裂,其中1例于胸腔镜下行食管黏膜修补,另3例中转开胸或开腹修补,另有3例患者因肿瘤小,无法定位而中转开式手术。全组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1~18个月发现,术后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无食管瘘,无瘢痕性狭窄,无食管憩室等并发症。结论经胸腹腔镜切除食管良性肿瘤安全可靠,治疗效果肯定,且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推广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