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氨溴索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对哮喘发作期患者血清IL-4及ECP水平影响研究

    作者:黄迪佳;包永健;陈林;李结女

    目的 探讨氨溴索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对哮喘发作期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及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中山市人民医院呼吸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处于发作期的哮喘患者120例,按照其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维持治疗4周;试验组患者给予氨溴索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并维持治疗4周.于治疗前检测两组患者IL-4、白细胞介素13(IL-13)、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及ECP、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并于治疗结束后复查以上各项指标,同时比较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4及IL-13水平及ECP、EOS及IgE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IFN-γ与治疗前相比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IL-4、IL-13水平较低,IFN-γ水平较高;ECP、EOS及IgE水平较低;临床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溴索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能够降低哮喘发作期患者血清IL-4及EC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卵白蛋白致敏的哮喘豚鼠嗜酸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徐峰;张洪泉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慢性哮喘豚鼠肺内嗜酸性粒细胞凋亡及相关机制的影响.方法建立致敏豚鼠模型,连续吸入不同浓度IL-1ra,用卵白蛋白引喘豚鼠,连续8 d,分离血液、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上清液中阳离子蛋白(ECP),酶连免疫法(ELISA)测血清中IL-5,荧光显微镜观察嗜酸性细胞凋亡.结果 IL-1ra能明显减少肺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降低血清、肺泡灌洗液中ECP水平及血清中IL-5的含量,促进嗜酸性细胞凋亡.结论雾化吸入IL-1ra可以通过改变嗜酸性粒细胞的活性及浸润程度,达到治疗哮喘的目的.

  • 过敏原检测在诊断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中的意义

    作者:樊春红;杨铁生;唐素玫;王琴;张正

    目的 分析总IgE、吸人性过敏原过筛(Phadiatop)、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CP)和特异性IgE(SIgE)检测在诊断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22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Phadiatop、SIgE、总IgE水平;13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Phadiatop、SIgE、ECP水平;以4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结果 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总IgE阳性率37.7%,高于正常对照组(2.5%,X2=18.13,P<0.01),特异性97.5%;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血清ECP阳性率65.9%,高于正常对照组(20.O%,X2=26.34,P<0.01),敏感性65.9%,特异性80.0%.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患者Phadiatop阳性率分别为50.0%和31.9%,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X2=32.08、16.89,均P<0.01).常见的SIgE均为户尘螨、粉尘、蒿、艾蒿等.结论 ECP含量的升高是诊断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吸道炎症的霞要指标;总IgE在过敏性鼻炎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Phadiatop及SigE阳性的检出在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诊断监测中有重要的意义.

  • 嗜酸性阳离子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支气管哮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余悠悠;潘秀军

    目的 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血清中的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探讨ECP在COPD中的鉴别诊断价值及其与病情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酶免疫法检测53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4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和39例健康对照的血清ECP.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OPD患者ECP水平(48.09±31.33) μ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7.83±3.65) μg/L而低于哮喘组(97.17±54.30) 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ROC曲线分析,当ECP为66.85 μg/L时,对COPD和哮喘的鉴别诊断具有大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2%和88.6%.在COPD患者中,ECP水平随病情的加重而升高,重度和极重度患者的ECP水平明显高于中度患者(P<0.05),极重度患者的ECP水平与重度患者相比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ECP增高,且和疾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COPD 和哮喘在某些情况下症状极为相似,但COPD患者ECP的增高程度低于哮喘患者.因此,监测ECP 水平对于COP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病情监测、合理用药、评价抗炎治疗的效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IgE、ECP联合诱导痰分析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孟燕妮;陈艳萍

    持续或反复性咳嗽4周以上称为慢性咳嗽,其病因复杂多样,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其重要病因之一.CVA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一经确定后,需较长时间系统用药,所以需要早期正确诊断.本研究通过比较CAV、肺炎患儿和正常对照儿童血清IgE、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及诱导痰分析,以期提高CAV诊断水平.

  • 抗菌肽 L L-37激活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炎性递质对哮喘的发病机制研究

    作者:王利玲;吴强鹏;程黎

    目的:抗菌肽LL-37(LL-37)是人源性阳离子抗菌18000多肽(hCAP18)的成熟形式,对哮喘的发病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文中旨在研究LL-37在诱导人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炎性递质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影响哮喘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就诊的16例轻度或中度过敏性哮喘患者,16名健康志愿者。从研究对象的外周血中提取原代嗜酸性粒细胞,将细胞分别分为哮喘组和对照组。依据干预嗜酸性粒细胞的方式将哮喘组和健康组细胞分别分为:哮喘a亚组、对照a亚组;哮喘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亚组、对照PAF亚组;哮喘15μg/mL LL-37亚组、对照15μg/mL LL-37亚组;哮喘30μg/mL LL-37亚组、对照30μg/mL LL-37亚组;哮喘IL-5亚组、对照IL-5亚组;哮喘IL-5+15μg/mL LL-37亚组、对照IL-5+15μg/mL LL-37亚组;哮喘IL-5+30μg/mL LL-37亚组、对照IL-5+30μg/mL LL-37亚组。依据嗜酸性粒细胞中添加抑制剂种类及抗菌肽将哮喘组和健康组细胞分别分为:哮喘b亚组、对照b亚组;哮喘PTX亚组、对照PTX亚组;哮喘WRW4亚组、对照WRW4亚组;哮喘苏拉明亚组、对照苏拉明亚组;哮喘LL-37亚组、对照LL-37亚组;哮喘PTX+LL-37亚组、对照PTX+LL-37亚组;哮喘WRW4+LL-37亚组、对照WRW4+LL-37亚组;哮喘苏拉明+LL-37亚组、对照苏拉明+LL-37亚组。 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的半胱氨酸白三烯( Cysteinyl leukotrienes , Cys-LTs)浓度;Western blot 分析健康组细胞内加入 PTX、WRW4后 PLA2、磷酸化 cPLA2、磷酸化 ERK 水平变化以及白三烯刺激后hCAP18水平。结果 LL-37诱导对照组嗜酸性粒细胞15、30 min后,对照30μg/mL LL-37亚组Cys-LTs表达量较对照15μg/mL LL-37亚组均显著升高[(54.02±7.15)pg/105 vs (37.86±6.33)pg/105、(53.30±6.99)pg/105 vs (36.27±6.46)pg/105,P<0.05]。对照组嗜酸粒细胞中Cys-LTs表达量的比较,对照IL-5+15μg/mL LL-37亚组[(59.97±6.83)pg/105]、对照IL-5+30μg/mL LL-37亚组[(81.44±13.70)pg/105]较对照IL-5亚组[(26.18±4.86)pg/105]均明显升高(P<0.05)。哮喘15μg/mL LL-37亚组、哮喘30μg/mL LL-37亚组Cys-LTs表达量较对照a亚组明显升高( P<0.05)。与对照LL-37亚组Cys-LTs表达量比较,对照PTX亚组、对照WRW4亚组、对照苏拉明亚组、对照PTX+LL-37亚组、对照WRW4+LL-37亚组显著降低( 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L-37刺激嗜酸性粒细胞可促进ERK1/2的活化及磷酸化;当同时使用PTX或WRW4可抵消LL-37诱导的pERK1/2的上调;抑制剂PD处理可阻断LL-37诱导的cPLA2的磷酸化及Cys-LTs的释放;嗜酸性粒细胞中hCAP18表达量比较,哮喘组较对照组升高。结论 LL-37可作为嗜酸性粒细胞激活肽触发炎症介质的释放,通过调节ERK1/2的磷酸化激活cPLA2磷酸化,进而引起Cys-LTs的合成,参与哮喘的发生发展,提示LL-37、hCAP18及其信号通路可作为临床治疗哮喘的潜在靶标。

  • 哮喘患儿血小板参数变化与嗜酸性阳离子蛋白的相关研究

    作者:苏苗赏;李昌崇;罗运春;郑吉善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发作期血小板5项参数变化及其与血清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CP)和总IgE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应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CA620检测血小板5项参数,Uni CAP100检测仪检测血清ECP和总IgE浓度. 结果 (1)哮喘发作期血小板明显增高,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明显减小,两者有显著负相关(r=-0.663,P<0.01);MPV哮喘发作期与缓解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LPCR哮喘发作期与缓解期和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哮喘患儿缓解期血小板计数、MPV、LPCR恢复正常水平,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哮喘发作期血清ECP和总IgE增高,血清ECP增高与MPV减小显著负相关(r=-0.522,P<0.01). 结论哮喘急性期MPV、LPCR减小可作为血小板活化的重要标志,且MPV与ECP增高有相关性.

  •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液、体液中黏膜免疫介质变化特点研究

    作者:张艳丽;李风森;王璇

    目的 通过对哮喘患者唾液、痰液、鼻分泌液中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A SIgA)及血液中CD4+、CD8+T淋巴细胞、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 T-IgE)的测定,寻求哮喘患者血液、体液中黏膜免疫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 收集单纯哮喘患者32例(哮喘组)以及正常人(正常组)30例,采用ELISA法对其痰、唾液及鼻分泌液中的SIgA进行检测;对其血液中的CD4+ 、CD8+ T淋巴细胞进行检测;对其血液中的T-IgE及ECP进行检测.结果 1)哮喘组唾液、鼻分泌液中SIgA的含量比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痰液中SIgA含量较正常组降低(P<0.01);2)哮喘组血液中CD4+、CD4+/CD8+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CD8+的含量较正常组降低(P<0.05); 3)哮喘组血液中T-IgE、ECP的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 4)正常组SIgA含量在唾液和痰液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369,P=0.045),哮喘组SIgA含量在各分泌物中的表达无相关;哮喘组T-IgE与ECP水平呈正相关(r=0.401,P=0.023).结论 在哮喘发病过程中,血液中CD4+、CD8+、T-IgE、ECP及体液中SIgA等黏膜免疫相关介质都出现异常表达,提示哮喘患者的免疫平衡处于紊乱状态,因此,在哮喘的防治中,要纠正这种免疫失衡;检测相关指标,有助于哮喘的预测或病情变化的判断.

  • 痰液细胞分类及炎症因子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夏莺;郭韶梅;吴晓琴

    目的:探讨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反应的决定因素.方法:采用常规理化和免疫荧光法.时4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痰液中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进行计数;测定痰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结果:痰液IL-8、ECP含量及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与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3、0.58、0.66.结论: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IL-8及ECP增多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可从糖皮质激素治疗中获益更多.

  • 孟鲁司特对哮喘大鼠气道INOS mRNA表达和炎症的影响

    作者:彭春燕;杨炯;邱林;郭卫

    将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孟鲁司特治疗组(C组)、地塞米松治疗组(D组)各6只,B、C、D组以卵白蛋白致敏制备哮喘模型,C组、D组分别予孟鲁司特、地塞米松1 mg/kg灌胃,A组、B组均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一氧化氮(NO)水平,采用RT-PCR技术检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通过荧光酶标记法测定BALF中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CP)的水平.结果 与A组比较,B组BALF中ECP、NO水平及INOS mRNA表达显著增加,P均<0.01.NO与ECP水平呈正相关(r=0.546,P<0.05).D组ECP、NO水平及INOS mRNA表达均降低,但C组INOS mRNA表达未减少.提示孟鲁司特可减轻气道炎症,其机制可能与影响INOS mRNA表达有关.

  • 咳嗽变异型哮喘患儿血清IgE和嗜酸性阳离子蛋白的变化

    作者:孟燕妮;饶花平;陈艳萍;段效军

    咳嗽变异型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同典型哮喘一样是一种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仅表现为反复干咳,肺部无哮鸣音,较易误诊[1,2].本实验对我院呼吸科门诊和住院部30例CVA患儿进行血清IgE和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 ECP)检测,并和哮喘、肺炎及正常儿童对比分析,以探讨IgE和ECP在CVA患儿中诊断的价值.

  • 哮喘患者痰液嗜酸细胞检测与临床意义

    作者:刘艳玲;吴健民

    哮喘患者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EOS)的数量和质量的改变均较外周血液中出现更为早期且显著,诱导痰中EOS平均百分数在过敏原刺激后4h由0.5%上升至12.0%并持续24h,ECP水平在刺激后4h也由39.8mg/L上升至151.3mg/L,在24h后更高,且痰中ECP水平与反映气道阻塞程度的肺功能指标FEV1%呈显著负相关,表明痰液中ECP浓度可反映哮喘患者气道阻塞程度.哮喘患者痰液中EOS存活时间延长,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疗效与诱导EOS凋亡密切相关,通过检测痰液中EOS的凋亡率,可评价药物治疗的效果.

  • 变应性鼻炎中医辨证分型与ECP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季红健;王东方

    分析指出变应性鼻炎(AR)是一种复杂的病理性免疫反应,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但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CP)与AR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几乎空白,提出血清ECP的数值是否能反应不同中医证型AR的相应特点.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