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天龙仿生酶解制备小分子肽优选工艺

    作者:刘玉军;代龙;魏永利

    目的:优选天龙仿生酶解工艺.方法:采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样品中小分子肽的含量,并以此为指标,分别对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加酶量及酶解时间进行考察.结果:加5倍量去离子水,加热至沸腾,放至室温,用稀盐酸调pH 2.0,加入药材质量2.0%的胃蛋白酶,37℃保温振荡2.0h,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 8.0,加入药材质量2.0%的胰蛋白酶,50℃保温振荡4.0h,放至室温,离心(5000r·min-1 ×5 min),分离上清液,微滤(0.22 μm),超滤,收集相对分子质量<3000的滤液.结论:所优选的仿生酶解工艺稳定.

  • 小分子肽抑制破骨细胞附着和迁移

    作者:

    近在Journal of Molecular Signaling发表的题为"Dramatic inhibition of osteoclast sealing ring formation and bone resorption in vitro by a WASP-peptide containing pTyr294 amino acid"的文章提出了治疗骨质疏松的新的靶点.

  • 小分子多肽类似物研究进展

    作者:王佳;孙德群

    多肽类药物的研究是新药研发的重要方向,然而许多天然大分子多肽代谢不稳定且生物利用度低,在临床用药方面受到限制.近年来,小分子活性多肽类似物因其具有分子量小、生物活性高以及结构易修饰等特点,开启了多肽类药物研发的新热点,并有多个此类药物已上市或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本文详细介绍了美国FDA于2005~2014年批准上市的小分子多肽类似物的研究现状,就其来源、合成方法、化学结构特点、上市时间、适应证以及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展望了该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

  • 蛙血清小分子肽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检测

    作者:陈博;谢琳

    目的 分离和鉴定蛙血清去蛋白提取物中的小分子肽,检测其生物活性.方法 用超滤法收集蛙血清中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3000的组分;用RP-HPLC对超滤组分进行分离纯化;用串联质谱法分析鉴定小分子肽的分子质量;用呼吸检压仪测定并计算肝细胞呼吸活性和刺激指数.结果 将相对分子质量为1638的小分子肽的二级质谱数据经处理后在数据库搜索,没有搜索到相关肽的信息,可能是新发现的肽.呼吸活性检测显示小分子肽有很强的呼吸活性,氧系数(QO2) ≥4.0 μLO2/(mg·h),刺激指数(SI) ≥2.5,强于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结论 蛙血清小分子肽是一种新发现的肽,相对分子质量为1638,其药效可能优于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

  • 基于小分子肽的放射性药物

    作者:杨建权;李晔;张现忠

    由于肽分子小,标记物显示了良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如迅速的靶器官摄取、快速的血液清除,为药物进入体内能早期获得显像提供了可能.目前面临的挑战是既要获得高比放的放射性标记的生物活性物质而又不能损伤肽的生物活性.分子生物工程技术已能合成各种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肽,在它们的分子结构中可引入螯合基团而又不影响它们与受体结合的特性,因而获得高比活度的产品.本文扼要综述了目前基于小分子肽的受体靶向的放射性药物的研究与临床应用情况,主要包括标记的小分子肽的基本特性,及其在血栓、炎症/感染、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

  • 猪脑蛋白水解物中小分子肽的制备及生物活性测定

    作者:张惠敏;王娅莉;耿亚鹏

    目的从猪脑中制备不同分子量范围的小分子肽组份,测定各组份的生物活性.方法(1)猪脑经脱脂、酶解、Sephadex G-15凝胶过滤制备小分子肽.(2)采用东莨菪碱所致的小鼠记忆获得障碍模型,通过小鼠被动回避跳台实验测定组份的生物活性.结果(1)得到A1~A5五个小分子肽组份.(2)分别给药A4、A5的两组小鼠潜伏期和错误次数与模型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组份A4、A5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能显著改善记忆获得障碍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 北虫草小分子肽影响线粒体生物酶活性机制的研究

    作者:逄利;潘晓华;凡文博;吴扬;周青阳;王洪军;孙艳

    目的:研究北虫草小分子肽影响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生物酶活性的作用机制,为北虫草的进一步提升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H2O2/Fe2+自由基生成损伤模型,采用紫外分光度计法测定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与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化学分析法检测ATP酶和磷脂酶A2(PLA2)活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CO和ATPase活力:H2 O2/Fe2+损伤组和小分子肽组分别为[(10.33±3.76)、(21.49±3.18)和(18.90±4.51)、(37.64±2.33)与(22.64±4.47)和(40.17±4.12)];PLA2和SOD活力:H2 02/Fe2损伤组和小分子肽组分别为[(98.48±27.6)、(30.02±3.44)和(18.78±14.61)、(35.04±2.11)与(2284±12.26)、(37.82±3.82)];差异性显著,P <0.05.结论:在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H2 O2/Fe2+自由基生成损伤模型中,北虫草蛋白源小分子肽能够降低H2O2和金属离子对酶系的损伤,提高CCO、ATPase和SOD活力,保护线粒体膜结构、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和氧化磷酸化体系等生物功能的完整性.

  • 小分子肽对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骨保护素和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吴昆鹏;杨巧珠;马凤燕;戴永武;刘义

    背景:体内实验显示,小分子肽能明显增加去卵巢大鼠的骨钙含量,使其骨密度增加,能很好地预防骨质疏松.同时体外实验显示,小分子肽能促进小鼠成骨细胞和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 增殖、分化、矿化,并且可能是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 p50 和p65 的表达来起作用.而小分子肽对骨保护素/核转录因子κB 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观察小分子肽对MC3T3-E1 在增殖、分化、矿化过程中骨保护素和RANKL 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体积分数10% 胎牛血清的DMEM 培养液为空白对照组,50,100 mg/L 质量浓度小分子肽作用小鼠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分别于作用3,6,12,18,24,30 d 后,收集细胞提取蛋白,Western Blot 检测骨保护素和核转录因子κB 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50,100 mg/L 小分子肽作用MC3T3-E1 后能明显促进作用骨保护素的表达(P < 0.01),而对核转录因子κB 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无明显影响.小分子肽作用后MC3T3-E1 中骨保护素/核转录因子κB 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比值要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 < 0.01).因此,认为小分子肽可以通过增加骨保护素的表达来影响骨保护素/核转录因子κB 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系统,间接地抑制破骨细胞的数量和功能.

  • 三叶因子在消化性溃疡愈合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张绍荣;宋于刚

    1 三叶因子的结构、分布1989年,Thim[1]首先发现三叶肽,它是一族富含半胱氨酸的小分子肽,由59个氨基酸组成,为一些高度保守与半保守的氨基酸组成的区域,这些小分子多肽带有三对二硫键,呈"三叶草"状结构.

  • 基于蓖麻毒素B链的新型黏膜免疫佐剂设计及靶向效果初步评价

    作者:郭建巍;秦力维;冯健男;付凯飞;王珍光;赵强元

    目的:利用自主知识产权抗体3E1,确定RTB与细胞特异性结合的活性肽部位,基因工程合成后,动物实验评价绿色荧光蛋白在基于RTB活性肽靶向下在体内的分布,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RTB与细胞特异性结合的活性肽部位;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含不同肽的绿色荧光蛋白原核表达载体,实现肽-GFP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可溶性表达;动物实验评价小鼠舌下口服肽-GFP融合蛋白后GFP在体内的分布.结果:建立了自主知识产权单抗3E1与RTB相互作用的空间构象,判定出四个活性区域,构建了4个含不同活性肽的GFP原核表达载体,获得了高纯度蛋白;经舌下口服免疫BALB/c小鼠后,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术证实,P1-GFP免疫组GFP和CD11c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与对照组有明显区别.P1-GFP初次免疫后,GFP主要分布于空肠,再次免疫后,GFP主要集中于回肠、肠相关淋巴组织和小肠PP结;初次免疫后CD11c+细胞主要分布于肠系膜淋巴结,胃和空肠,再次免疫后肠系膜淋巴结中的CD11c+细胞不再占优势,空肠中CD11c+细胞明显增加.结论:基于RTB的活性肽P1与GFP融合蛋白口服免疫小鼠后,P1-GFP经P1肽的导向,初次和再次免疫后GFP在体内的分布不同,再次免疫后范围更广.P1的导向使GFP直接进入小肠PP结和肠系膜淋巴结两个黏膜免疫应答的主要诱导及效应部位,利于免疫应答的发生.

  • 蛹虫草小分子肽增强胃癌细胞株SGC-7901对氟尿嘧啶化疗的敏感性

    作者:张楠;逄利;凡文博;侯玥;徐大海;王少坤;吴扬

    目的:探讨蛹虫草小分子肽增强胃癌细胞株SGC-7901对氟尿嘧啶化疗的敏感性。方法测定SGC-7901对5-FU化疗敏感性及不同浓度蛹虫草小分子肽(5,10,20 mg/ml)对其的影响并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计算IC50值。结果蛹虫草小分子肽对SGC-7901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在实验所采用的剂量范围内,蛹虫草小分子肽的浓度越高,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越明显( P<0.05)。对照组SGC-7901对5-FU化疗的IC50为(1206.3±53.2)μmol/L;实验组中加入5,10,20 mg/ml 的蛹虫草小分子肽后,其 IC50分别为(1069.4±79.1)μmol/L,(987.8±40.5)μmol/L,(943.1±49.5)μmol/L;组间比较显示,各实验组的IC50值明显低于单用5-FU化疗组(P<0.05),蛹虫草小分子肽浓度越高,IC50下降越明显(P<0.05)。结论蛹虫草小分子肽对SGC-7901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浓度越高,对SGC-7901的抑制作用越明显。

  • 蛹虫草小分子肽对百草枯致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逄利;王少坤;凡文博;张楠;侯玥;徐大海;吴扬

    目的:探讨蛹虫草小分子肽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百草枯诱导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用四唑蓝快速比色法(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活性及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蛹虫草小分子肽可明显提高细胞存活率,提高 SOD、GSH-Px活性,降低 MDA含量。结论蛹虫草小分子肽对百草枯诱导的MRC-5过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小分子肽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刘绛光;张海鸿

    此文报道了目前国内外分析小分子肽的各种方法.对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离子交换毛细管电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及方法联用等分离小分子肽的具体做法及其优劣进行了初步评价.

  • 抗肿瘤肽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海;于建设;王茂春;苏秀兰

    随着人们对肿瘤认识的加深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抗肿瘤肽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本文对近年来抗肿瘤肽的研究及其应用进行一个概括性的介绍.

  • 小分子肽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磊;陈压西;齐珍元

    目的:应用2.2.15细胞株和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感染模型,评价小分子肽CMS 017抗乙肝病毒作用.方法:①CMS 017以倍比稀释浓度加入2.2.15细胞培养中,作用8天后吸取培养上清,PCR法检测HBVDNA.②建立DHBV感染模型,CMS017以60、200、600μg/kg·d-13个剂量腹腔注射给药28天,检测用药前、后血清DHBV DNA、DHBsAg变化.结果:①CMS 017体外抑制DHBV呈量效关系,IC50为2.3μg/ml.②鸭体内实验中,CMS 017中、高剂量组用药7天、14天开始出现血清DHBV DNA降低(P<0.01,P<0.05),持续至停药后7天.CMS 017中剂量组用药后血清DHBsAg降低的时效关系与DHBV DNA完全一致.结论:CMS017具有抗乙肝病毒作用,其体内作用的量效关系待确定.

  • 蝮蛇蛇毒中小分子肽的纯化及其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作者:吴少瑜;李志琴;张嘉杰;徐伟;朱正光;余传林;吴曙光

    本文首次报道从中国蝮蛇蛇毒中分离出一种分子量为1234.616Da的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小肽SV-PP-1.SV-PP-1能明显抑制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并有剂量依赖性.这是目前从蛇毒中发现的分子量小的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蛇毒小肽.

  • 蝮蛇中抗血小板聚集多肽的纯化及其特征研究

    作者:徐伟;吴少瑜;张嘉杰;李志琴;吴曙光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C18层析柱,从华南地区产蝮蛇蛇毒中分离出一种分子量为23339.00Da的多肽SV-PP-2.SV-PP-2在体外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在蝮蛇中尚未见有与SV-PP-2分子量相同并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的类似多肽的报道.

  • 中国蝮蛇蛇毒中小肽SV-PP-3的分离及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作者:徐伟;吴少瑜;张嘉杰;李志琴;吴曙光

    目的研究中国蝮蛇蛇毒中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小肽.方法采用低温离心、Sephadex G-75凝胶层析、高效液相C-18反相层析从蛇毒中分离纯化小肽,并用血小板聚集仪测定分离的小肽在体外对磷酸腺苷(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作用.结果SV-PP-3是从中国蝮蛇蛇毒中分离出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234.557的新的小肽.SV-PP-3在体外能显著抑制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SV-PP-3对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蛙血清小分子肽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陈博;谢琳

    目的 探讨蛙血清小分子肽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的作用,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10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蛙血清小分子肽高(90 mg/kg)、中(30 mg/kg)、低(10 mg/kg)剂量组,每组20只.采用改良线栓法栓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进行神经行为评分,后处死;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相关x蛋白(Bax)、细胞色素c(Cytc)、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神经行为评分上,假手术组为(0.00±0.00)分,模型组为(2.38±0.78)分,小分子肽高剂量组为(1.47±0.41)分,中剂量组为(1.68±0.52)分,低剂量组为(2.01±0.66)分,小分子肽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凋亡细胞计数上,假手术组为(3.37±1.10)个,模型组为(42.80±3.54)个,小分子肽高剂量组为(28.00±2.28)个,中剂量组为(32.40±3.26)个,低剂量组为(41.40±1.20)个,小分子肽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凋亡相关蛋白Bax、Cytc、Caspase-3和Bcl-2表达上(个/高倍视野),假手术组分别为(3.01±1.12)、(2.58±1.74)、(2.34±1.37)、(65.42±3.65),模型组分别为(70.67±3.06)、(58.31±5.04)、(68.04±5.85)、(31.26±2.81),小分子肽高剂量组分别为(40.56±4.52)、(33.65±3.44)、(41.56±4.52)、(55.64±5.49),中剂量组分别为(47.29±5.04)、(38.09±4.24)、(47.29±5.04)、(48.33±4.26),低剂量组分别为(53.20±4.70)、(44.53±4.39)、(53.20±4.70)、(40.35±3.17),小分子肽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抑制Bax、Cytc、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高剂量组效果优,且存在量效依赖关系.结论 蛙血清小分子肽是通过增强Bcl-2蛋白表达和抑制Bax、Cytc、Caspase-3蛋白表达来减少神经元细胞凋亡数目,改善神经功能症状,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 基于RTB的新型免疫增强剂构建、表达及免疫效果评估

    作者:郭建巍;秦力维;冯健男;付凯飞;王珍光

    目的 利用自主知识产权抗体3E1,确定蓖麻毒素B链与细胞特异性结合的活性肽部位,通过构建含肽的绿色荧光蛋白原核表达载体,实现含肽的绿色荧光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可溶性表达,评价小鼠舌下口服含蓖麻毒素B链肽的绿色荧光蛋白后黏膜免疫应答的能力.方法 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蓖麻毒素B链与细胞特异性结合的活性肽部位;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含不同肽的绿色荧光蛋白原核表达载体;镍金属离子鏊合柱纯化目的蛋白;间接ELISA测定小鼠舌下口服不同肽-GFP融合蛋白后各种抗体水平的变化.结果 实现了含不同肽的GFP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可溶性表达,获得了纯度大于90%的肽-GFP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后,小鼠血清中均检测到了较高水平的IgG抗体,其中的P1肽-GFP融合蛋白免疫小鼠血清中检测到了较高水平的IgG2a和IgM抗体.免疫组血清中IgG2b、IgG3、IgA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分别用4个小分子肽-GFP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后,小鼠血清中均检测到了较高水平的IgG抗体,其中的P1肽-GFP融合蛋白免疫小鼠的血清中检测到了较高水平的IgG2a和IgM抗体,激发了Th1型免疫应答.

2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