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HPLC测定穿心莲配伍绵茵陈后2种内酯成分含量的变化

    作者:陈倩倩;李清;齐会红;李玉娇;毕开顺

    目的:考察穿心莲与绵茵陈配伍后对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RP-HPLC,Innersil ODS-3色谱柱(4.6 mm×250mm,5.0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2 mL· min-1,波长检测程序(0~10 min,225 nm;10~20 min,254 nm),柱温35℃.结果: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质量浓度分别在19.66~314.6(r=0.9995),4.32 ~69.12 g·L-1(r =0.999 5)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99.9%,RSD均<2.3%.结论:穿心莲与绵茵陈配伍后水煎液中2种内酯类成分含量显著增加.

  • 绵茵陈药材中绿原酸定性定量方法研究

    作者:宋小军;张永欣;张颖;张启伟

    目的:对商品绵茵陈中绿原酸的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研究.方法:薄层色谱法鉴别,采用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以醋酸丁酯-甲酸-水(7∶2.5∶2.5)上层溶液为展开剂;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样品用85%甲醇回流提取,Zorbax SB-ODS柱,甲醇-3%醋酸水溶液(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7 nm.结果:薄层层析鉴别重现性好;在上述液相色谱条件下,绿原酸获良好分离,进样量在0.075~0.6 μg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r=0.9999),加样回收率为100.9%, 重现性为1.4%.对收集的10批药材进行了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结论:为绵茵陈质控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 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技术测定绵茵陈提取液中绿原酸的含量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

    作者:童珊珊;余江南;徐希明;刘小燕;金花;徐亚萍

    目的 建立绵茵陈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并采用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法研究绵茵陈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薄层扫描法测定绵茵陈提取液中绿原酸的含量,随后用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溶液显色,双波长扫描,获得其抗氧化成分的峰面积.结果 常规薄层扫描与生物自显影扫描测定得到的绿原酸含量具有一致性,由生物自显影扫描法测得色谱峰总积分值明显大于绿原酸单峰面积,表明绵茵陈中除了绿原酸外,还存在其它抗氧化能力较强的活性成分.结论 以DPPH作显色剂,双波长扫描,可利用TLC-生物自显影技术对天然提取物中具有自由基清除及抗氧化活性的活性成分进行快速筛选与评价.

  • 绵茵陈正交提取工艺初步筛选

    作者:张柏顺

    目的 探讨绵茵陈的提取工艺.方法 利用正交设计法安排试验,以绿原酸的含量为指标,考察提取工艺.结果 佳的工艺条件为10倍量60%乙醇,提取3次,40min/次.结论 本研究利用佳工艺能充分有效地提取绵茵陈中的有效成分.

  • 猪苓导水汤治疗早期肝硬化腹水

    作者:王悦阳

    方剂组成:猪茯苓各12 g,绵茵陈、山栀子各15 g,生大黄9g、五味子15g、醋柴胡、醋香附各12 g,真沉香1 g(研细粉冲服),淡竹茹、广陈皮各10 g,大腹皮18 g、篇蓄30克、椒目15g、二丑2 g(研细粉冲服)、白茅根30 g、黄芪15 g、制鳖甲15 g(先煎)、甘草3 g,大枣7枚为引.

  • 柴草瓜果篇

    作者:吕选民;姬水英

    茵陈是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常生长于山坡、河岸、沙砾等处,主要产于陕西、山西、河北、安徽等地.春季幼苗高6~10厘米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至花初开时采割.春季因陈根而生,故名茵陈或绵茵陈.至夏季其苗则变为蒿,又称茵陈蒿.故有"二月茵陈五月蒿"的说法.采收后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生用,置阴凉干燥处贮存.茵陈性味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作用,为治疗黄疸要药,常用于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风疹瘾疹、外感湿温和夏季暑湿之邪引起的身热倦怠、胸闷腹胀及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

  • 中医有效方剂选登(15)

    作者:郑虎占

    [阳黄汤*](现代@陈一鸣方)方剂组成:绵茵陈30~60g、栀子12g、大黄6g、土鳖5g、桃仁6g、北柴胡6g、甘草5g.

  • HPLC法同时测定绵茵陈中绿原酸等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作者:闫森;李清;陈倩倩;陈晓辉;毕开顺

    目的 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绵茵陈中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金丝桃苷共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柱(250 mm ×4.6 mm,5rn),以乙腈-体积分数0.05%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45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 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金丝桃苷质量浓度分别在2.609~83.50 mg·L-1(r=0.999 9)、1.853~ 59.31 mg·L-1(r=0.999 6)、0.948 0 ~30.34mg·L-1(r=0.999 8)和0.450 6~14.42mg·L-1 (r=0.999 9)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6.3%、101.2%、101.4%和96.5%.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绵茵陈的质量控制.

  • 绵茵陈提取液的大孔树脂动态吸附工艺研究

    作者:王凤云;江滨;曾元儿;陈娜;赖小平;张军

    目的:考察绵茵陈提取液在F型大孔树脂的动态吸附工艺.方法:以绵茵陈药液中绿原酸、吸光度结合HPLC指纹图谱为指标,考察其在F树脂的动态吸附及洗脱过程,确定大上样量以及洗脱溶媒种类和用量.结果:动态吸附考察结果表明绵茵陈提取液在该树脂的大上样量以绿原酸计为20.9 mg/g干树脂,并确定5倍柱体积80%乙醇为洗脱溶媒;重复验证实验表明该工艺在有效保留HPLC指纹图谱全成分的同时,使提取液的得膏率降低到2.5%.结论:该精制工艺路线达到了富集有效成分的目的.

  • 绵茵陈提取液的大孔树脂静态吸附工艺影响因素考察

    作者:曾元儿;王凤云;江滨;曾丽云;赖小平;张军

    目的:考察绵茵陈提取液的静态吸附工艺的影响因素,以确定其大孔吸附树脂工艺路线和参数.方法:以吸光度和绿原酸的比吸附量为指标,静态吸附法考察9种树脂的吸附效果和绵茵陈提取液在F树脂的吸附时间曲线;采用析因实验设计,静态吸附法考察上柱药液浓度和pH对绿原酸吸附的影响;以绵茵陈提取液和洗脱液的HPLC指纹图谱为指标,考察其精制效果.结果:不同树脂对绵茵陈提取液中成分的吸附效果有差异;绵茵陈提取液在F树脂的吸附平衡时间为6 h;上柱药液浓度和pH是影响吸附的重要因素.验证实验表明该工艺在有效保留HPLC指纹图谱成分的同时,使提取液的得膏率降低到2.5%.结论:该结果可为绵茵陈提取液的大孔树脂精制工艺路线的确定提供参考.

  • 绵茵陈提取液中绿原酸的测定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作者:童珊珊;徐亚萍;金花;余江南

    目的:研究绵茵陈中有效成分绿原酸的提取工艺,评价不同绵茵陈提取液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能力.方法:以绵茵陈为原料,采用不同工艺提取,HPLC法测定提取物中绿原酸的含量,DPPH·清除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酸性乙醇对绿原酸的提取率较高,不同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不相同.结论:除了绿原酸外,绵茵陈中还含有其他抗氧化活性较强的成分.

  • HPLC测定肝毒清片中绿原酸的含量

    作者:陆永和;李东;朱坤贤;黄惠兰

    肝毒清片是我院制剂,由北芪、绵茵陈、茯苓、白术等十二味中药材组成,具有利胆除湿、健脾、保肝等作用.用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1].茵陈为本方的君药之一,本文采用HPLC法测定肝毒清片中绿原酸,为评价和控制肝毒清片的质量提供依据.

  • 浅析茵陈质量下降原因

    作者:毛国庆

    中药茵陈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6~10 cm时采收称绵茵陈,秋季花蕾长成时采收称茵陈蒿.按<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标准,应除去残根、老茎及杂质,筛去泥砂灰屑.为清湿热、退黄疸之常用中药.

  • 浅谈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

    作者:杨硕根

    乙型肝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传染病,病程长,病势缠绵,反复难愈,危害较大,部分病人可进一步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按本病演变的不同病期,制定了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健脾、滋肾养肝等治法,临床用之,疗效显著.一、清热解毒法适用于乙型肝炎初起之湿热蕴结时期,症见胁痛,口苦而粘,脘闷泛恶,颜面巩膜发黄,小便黄,大便粘滞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自拟虎杖解毒汤:虎杖、蒲公英、贯众、绵茵陈、田基黄、滑石、泽泻、栀子、大黄.

  • 大孔树脂纯化绵茵陈中总有机酸和绿原酸的研究

    作者:孙宗喜;徐桂花;李艳芳;吕晓慧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绵茵陈中总有机酸和绿原酸的佳工艺条件.方法:通过对绵茵陈总有机酸和绿原酸在9种大孔树脂上的吸附与解吸附特性的比较,筛选佳树脂;采用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考察等方法对该树脂纯化绵茵陈提取液中总有机酸和绿原酸的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以HPD200A型大孔树脂为分离载体,树脂柱径高比为1:6,样品液浓度为1 g/mL,上柱体积流量为1BV/h(1 BV=1柱体积),吸附量为生药1.5 g/g树脂,先用3 BV水洗脱除杂,再用2 BV 90%乙醇解吸,过柱后总有机酸和绿原酸的精制度分别为588.74%和567.89%.结论:HPD200A型大孔树脂纯化绵茵陈中总有机酸和绿原酸的工艺简便可靠,可用于规模化生产.

  • 绵茵陈及混淆品的性状与显微特征鉴别

    作者:聂凤禔;李连怀;董兰凤;刘振通;李玉环;聂卉

    本文比较了滨蒿、茵陈蒿、海洲蒿、莳萝蒿、冷蒿等绵茵陈及常见混淆品的药材性状及显微鉴别要点.粉末状态时突出的鉴别特征是表皮细胞、丁字毛柄细胞数目、臂细胞特征及腺毛的大小和形态.

  • 谱效结合方法对绵茵陈大孔吸附树脂精制工艺的评价

    作者:王凤云;陈玉兴;周瑞玲;江滨;曾元儿;张军

    目的 分别以HPLC指纹图谱的主成分保留率和急性肝损伤的药效模型为指标,评价绵茵陈提取液的大孔吸附树脂精制工艺的合理性.方法 以HPLC指纹图谱的主峰保留率为指标,对绵茵陈提取液的精制工艺进行评价;建立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小鼠灌胃给药的急性毒性实验,考察绵茵陈提取液精制前后口服给药的安全性.结果 绵茵陈提取液精制前后的HPLC指纹图谱基本一致;绵茵陈提取液精制前后的保肝作用无显著差异;绵茵陈提取液精制前后均未发现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结论 以HPLC指纹图谱和药效学实验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证实了绵茵陈提取液大孔吸附树脂精制工艺的合理性.

  • 绵茵陈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王凤云;江滨;曾元儿;张军

    目的 建立绵茵陈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并进行相应的方法学考察,对不同产地和批次绵茵陈药材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采用Kromasil 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以乙腈和体积分数为0.2%的磷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5 ℃,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327 nm;该方法稳定性、精密度、重复性良好,可用于绵茵陈药材的指纹图谱测定;不同批次的绵茵陈药材在图谱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 该结果可为绵茵陈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 绵茵陈药材中绿原酸提取工艺优化

    作者:伍彬;江尚飞;邱妍川;杨宗发

    目的 确定提取绵茵陈中绿原酸的佳工艺参数.方法 以绿原酸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优化提取工艺.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采用6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30 min,固液比1:20(g/mL),提取温度35℃.结论 采用该工艺参数提取绵茵陈中的绿原酸具有提取率高、节省溶剂的优势.

  • 绵茵陈与茵陈蒿保肝作用比较研究

    作者:洪敏;吴祥瑞;华永庆;朱荃

    目的:前期研究发现绵茵陈和茵陈蒿的HPLC指纹图谱差别较大,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绵茵陈和茵陈蒿对化学性肝损伤保肝效应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CCl_4造成小鼠化学性肝损伤模型,进行血清酶指标、肝组织脂质过氧化指标检测及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比较绵茵陈和茵陈蒿及二者组成的茵陈蒿汤的保肝作用差异.结果:茵陈蒿与绵茵陈及其复方茵陈蒿汤均有一定的降酶作用.绵茵陈、茵陈蒿及其复方均能降低CCl_4肝损伤组织脂质过氧化的程度,茵陈蒿提高SOD酶的作用比绵茵陈稍强.病理组织学变化未观察到二者及复方明显的差异.结论:绵茵陈和茵陈蒿在化学性肝损伤的保肝效应上差异不显著,其与化学成分的较大差异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分析.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