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稀土元素对冬凌草愈伤组织生长及冬凌草甲素、乙素含量的影响

    作者:张艳贞;董诚明;苏秀红;曹利华

    目的:探讨稀土元素镧、铈对冬凌草愈伤组织生长及冬凌草甲素、乙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冬凌草均匀愈伤组织在添加不同浓度La3或Ce3的培养基中培养,通过质量法测定愈伤组织鲜质量、绘制生长曲线,HPLC测定甲素、乙素含量.结果:CeCl3·7H2O浓度为1μmol·L-1时,愈伤生物量高,是空白条件下的2.4倍.空白及对照条件下甲素含量均为0;空白条件下乙素含量低为0.11%,随着Ce3+浓度升高而升高,当浓度为10 μmol· L-1时高达0.58%;乙素随着La3+浓度升高而降低,当浓度为0.1 μmol· L-1时含量高达0.44%.结论:0~ 10 μmol·L-1的La3+及Ce3+均有利于冬凌草愈伤生物量的积累及乙素的合成,对甲素的合成无影响,将CeCl3 ·7H2O浓度10 μmol· L-1作为佳条件选择.

  • HPLC法测定冬麦利咽口服液中冬凌草甲素和冬凌草乙素的含量

    作者:孙冬云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冬麦利咽口服液中冬凌草甲素和乙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Symmetry@C185.0μm 4.6×250(m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52:48);流速1.00ml/min检测波长239nm.结果 冬凌草甲素在1.004~20.08u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68%,RSD=0.44%(n=6)冬凌草乙素在1.013~20.26u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回收率为98.86%,RSD=1.14%(n=6).结论 本方法 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结果 准确,可用于冬麦利咽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 冬凌草乙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吴干斌;褚延乐

    建立冬凌草乙素药物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研究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情况以分析冬凌草乙素的血清蛋白结合机制.采用超滤法结合LC-MS/MS测定冬凌草乙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蛋白结合率及相关结合常数,以Scatchard方程计算冬凌草乙素与BSA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并对冬凌草乙素与BSA的结合机制进行分析探究.结果显示冬凌草乙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平均结合率为57.2%,且结合类型主要为一类强结合,相关参数为结合常数2.54×104 L·μg-1,结合位点的数目为n=0.75.冬凌草乙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在考察浓度范围内无浓度依赖.该研究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操作简单,能够满足分析要求,结合常数的求算为临床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动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 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冬凌草乙素的吸收动力学

    作者:吴干斌;褚延乐

    为测定冬凌草乙素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参数,研究冬凌草乙素的吸收动力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结合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吸收模型,从药物吸收部位、质量浓度和灌流介质等方面研究冬凌草乙素的各肠段吸收特征并计算吸收参数.结果在pH 6.5的灌流介质中冬凌草乙素较为稳定,肠道酶对其代谢影响较小,吸收显著高于pH 8.0碱性条件(P<0.05);不同质量浓度的冬凌草乙素在相同肠段吸收速率常数(Ka)、表观通透系数(Papp)无显著性差异,不同质量浓度的冬凌草乙素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结肠吸收速率常数(Ka)、表观通透系数(Papp)无显著性差异,但与回肠吸收参数具有显著性差异,均显著低于回肠吸收参数(P<0.05).盐酸维拉帕米对冬凌草乙素各肠段吸收均无显著性影响.结果表明10~1 000μg·L-1冬凌草乙素在大鼠全肠道均有吸收,其中回肠为佳吸收部位,吸收特征为被动转运的线性动力学过程,无吸收饱和现象,弱酸性环境易于冬凌草乙素的肠道吸收,冬凌草乙素不是P糖蛋白的底物.

  • 超滤法测定冬凌草乙素的血浆蛋白结合率

    作者:李晓天;褚延乐;吴凤娟;王琳茜;于彤;郝连起;郭茂文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冬凌草乙素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测定冬凌草乙素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滤法结合HPLC法测定冬凌草乙素与大鼠血浆蛋白的结合率.结果:当冬凌草乙素在大鼠血浆中浓度为100,600,3 200 ng·mL-1时,冬凌草乙素与大鼠血浆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70.9±3.4)%,(71.0±3.0)%,(69.6±2.9)%.结论:冬凌草乙素与大鼠血浆蛋白具有中等强度的结合,并且在考察浓度范围内血浆蛋白结合率无浓度依赖性.

  • HPLC法测定Beagle犬血浆中冬凌草乙素浓度及药动学研究

    作者:李晓天;石迎迎;杜斌;褚延乐;王琳茜;于彤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专属性好、选择性强的HPLC分析方法,测定Beagle犬血浆中冬凌草乙素的浓度,研究其药动学行为.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Beagle犬静脉注射给药后不同时间血浆中冬凌草乙素的浓度;Zorbax Eclipse XDB C18柱分离(150 mm r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pH6.0)(34:66);流速为1.0 mL· min-1,进样量为20 μL;紫外检测波长为232 nm;以非那西丁为内标,乙酸乙酯-异丙醇(95:5)作为萃取剂.结果:本方法测定冬凌草乙素在20.0 ~4 000 ng· 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定量下限达20.0 ng· mL-1.日内、日间精密度及准确度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RSD均在15%以内,提取回收率大于85%.Beagle犬静脉注射给药后,主要药动学参数t1/2,AUCo~t,AUCo~∞,CL分别为6.47 h,2294ng·h·mL-1,2 818 ng·h·mL-1,0.192 mL·kg-1 ·h-1.结论:本分析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可行性高,可用于冬凌草乙素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研究.冬凌草乙素在Beagle犬体内呈二室模型,吸收迅速,消除相对较快.

  • 三种冬凌草素和毛萼乙素体外对人血管生成的影响

    作者:李思维;李玛琳;韩全斌;杨丽华;孙汉董

    目的 研究4种二萜化合物(冬凌草甲素、信阳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毛萼乙素,分别简称为SH-A、SX-A、SH-B、ER-B)在体外对血管生成的影响,为发现新的抗肿瘤药物提供线索.方法 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增殖、迁移试验及小管形成试验研究了4种化合物对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 4种二萜化合物对ECV304(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的增殖、迁移、小管形成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在1.47×10-5~3.76×10-5mol·L-1(抑制作用SX-A>SH-A>SH-B>ER-B)、8.01×10-7~5.41×10-6mol·L-1(抑制作用SH-B强,而SH-A、SX-A和ER-B相仿)和4.25×10-7~2.80×10-6mol·L-1内(抑制作用SH-B>SH-A>SX-A>ER-B),抑制血管迁移、小管形成的IC50值均低于抑制增殖的IC50.结论 4种二萜化合物在体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血管形成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值得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候选物进一步深入研究.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冬凌草中冬凌草甲、乙素的含量

    作者:袁珂;吴崇珍;张晓明;孙伟;郑昱

    目的研究冬凌草中冬凌草甲、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结果冬凌草甲素进样量在0.196~0.980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回收率为99.29%,测定的RSD=2.1%.冬凌草乙素进样量在0.1712~0.8560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回收率为98.63%,测定的RSD=1.9%.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冬凌草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 冬凌草乙素诱导GBC-SD细胞的凋亡及对Bcl-2、p53、Fas/APO-1、C-myc表达的影响

    作者:薛宏伟;潘祥麟

    目的探讨冬凌草乙素对人胆囊癌GBC-SD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调亡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冬凌草乙素处理GBC-SD细胞后,用MTT法检测GBC-SD细胞的存活率,通过倒置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荧光分光光度计观察和分析凋亡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Bcl-2、p53、Fas/APO-1、C-myc的表达.结果冬凌草乙素浓度依赖性地抑制GBC-SD细胞增殖及诱导其凋亡;药物作用24 h后,细胞内Bcl-2、p53、Fas/APO-1、C-myc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下调;Caspase-3活性与凋亡程度相关.结论冬凌草乙素抑制GBC-SD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其凋亡与Bcl-2、p53、Fas/APO-1、C-myc的表达有关.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冬凌草中冬凌草甲素及冬凌草乙素的含量

    作者:金珠;周丽莉

    目的:建立冬凌草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对冬凌草中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进行了含量测定.采用C18柱,以甲醇-水(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8 nm.结果:冬凌草甲素的浓度在0.152~1.52 μg/ml,冬凌草乙素的浓度在0.2~2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冬凌草甲素r=0.999 8,n=5;冬凌草乙素r=0.999 2,n=5),平均回收率冬凌草甲素为99.1%,RSD为0.4%;冬凌草乙素为98.0%,RSD为0.6%.结论:该法准确、灵敏、可靠,可用于冬凌草的质量控制.

  • 大孔树脂-填充柱超临界CO2萃取联用精制冬凌草二萜有效部位

    作者:郑云枫;杨阳;孙齐;李存玉;郭盛;彭国平

    目的 建立一种有效成分含量高、绿色可行的冬凌草二萜有效部位精制工艺.方法 以冬凌草甲素、乙素为指标,通过树脂静态、动态吸附实验优选大孔树脂吸附精制工艺,进一步采用响应面法考察氧化铝填充柱的超临界CO2萃取精制工艺.结果 优化的工艺为以HPD500型大孔树脂对冬凌草进行初步分离,上样药液生药浓度为0.5 g·mL-1,上样量为4倍树脂床体积(BV),将吸附后的树脂依次用水20%、40%、60%乙醇各3BV洗脱,收集40% ~ 60%部分;再进行氧化铝填充柱CO2超临界萃取,佳萃取工艺为夹带剂用量15%,萃取压力40 MPa,萃取温度43.26℃.在此条件下,制备获得的冬凌草二萜有效部位中冬凌草甲素、乙素含量由药材中0.51%提升到63.09%.结论 大孔树脂-超临界CO2柱色谱联用方法,能高效精制冬凌草二萜有效部位,有效提升含量,且工艺绿色、简单、可行,具备较好的生产应用前景.

  • 冬凌草乙素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裸鼠K562细胞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作者:史晓贤;李高文

    目的 探讨单体化合物冬凌草乙素抑制K562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作用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K562皮下移植瘤裸鼠动物模型20只,将其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冬凌草乙素低、高剂量(40、80 mg/kg)组、阳性对照组(羟基脲120 mg/kg),每组5只,腹腔连续给药18d.每周测量各组裸鼠体质量和肿瘤体积,给药结束后处死动物并迅速取出肿瘤分析其抑瘤率.比较各组肿瘤组织中肿瘤细胞的凋亡和坏死情况;比较各组肿瘤组织中β-链蛋白(β-cater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c-myc癌基因的信使RNA表达水平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冬凌草乙素能明显抑制裸鼠肿瘤生长体积,呈剂量依赖性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冬凌草乙素组肿瘤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和坏死现象.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冬凌草乙素组肿瘤组织β-链蛋白、cyclin D1和c-myc信使RNA的表达下调(P均<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冬凌草乙素各剂量组均能下调肿瘤组织中的β-链蛋白、cyclin D1和c-myc蛋白的表达(P均<0.05).结论 冬凌草乙素能够抑制K562细胞裸鼠移植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实现的.

  • UPLC法同时测定冬凌草中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作者:张静;袁珂;金永春;刘颖坤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冬凌草药材中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紊、迷迭香酸、齐墩果酸和熊果酸5个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UPLC色谱系统,ACQUITY BEH Shield RP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为0.1%甲酸甲醇溶液(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9 min,70%A→57%A;9~10 min,57%A→48%A;10~11 min,48%A→48%A;11~14 min,48%A→14%A;14~22 min,14%A→14%A),流速0.2 mL·min-1;检测波长为250 nm(0~12.40min测定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和迷迭香酸)和210 nm(12.41~22.00 min测定齐墩果酸和熊果酸);柱温23℃.结果:本方法可在22 min内完成5个成分的色谱分析,且各成分色谱峰之间具有良好的分离度;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迷迭香酸、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10~0.990μg(r=0.9997),0.012~0.108μg(r=0.9991),0.030~0.270 μg(r=0.9993),0.011~0.099μg(r=0.9991),0.011~0.099μg(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100.9%,95.4%,102.1%,97.1%,99.0%.结论:所建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冬凌草药材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 HPLC法测定犬血浆中冬凌草乙素的浓度

    作者:石迎迎;张艳;陈辞

    目的 建立犬血浆中冬凌草乙素浓度的HPLC测定法.方法 采用色谱柱为Zorbax Exile XDB C18(150mm×4.6mmi.d,5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pH6.0):甲醇(66:34,v/v);流速1.0mL/min;检测器波长232nm;以非那西丁为内标.结果 冬凌草乙素浓度在20.0-500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低检测浓度为20.0ng/ml,日间及日内RSD均小于15%,平均萃取回收率大于85%.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冬凌草乙素药代动力学研究.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