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糖尿病足截肢(趾)32例临床分析

    作者:赵波;贺西京;李晟

    目的:分析需截肢(趾)的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规律,对围手术期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方法:32例糖尿病足截肢(趾)患者均为单侧截肢(趾),其中男25例,女7例;年龄51~78岁,平均65.1岁.23例行1次截肢(趾)手术,8例行2次截肢(趾)手术,1例行3次截肢(趾)手术.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1年,平均8个月.32例患者中2例术后感染,放弃治疗出院,其余30例终伤口愈合,疼痛消失,能进行日常生活及工作.结论:糖尿病足重在预防和积极治疗,对难以控制的感染,必要时应选择适当的、正确的截肢(趾).

  • 小腿截肢残端假体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文汝;Gregory A.Zych D.O;王秀汝;周庆芬;索广文

    目的:利用残端假体增加下肢截肢后骨残端的横截面积,降低负重时截肢残端皮肤单位面积上的压强,减少由于穿戴假肢所引起的并发症.重建离断肌肉的下位附着点,使之保持肌肉的合适初长和原有肌力,并维持肌力平衡,防止关节挛缩畸形,以保持截肢平面上位关节的正常活动,提高截肢肢体穿戴假肢后的功能.方法:山羊10只,随机分为2组,左小腿膝下截肢后,分为对照组和假体放置组.假体采用超高分子聚乙烯材料制成,呈蘑菇状外观.术后穿戴假肢开始负重.观察站立和行走的时间,残端皮肤情况,并进行骨残端组织学检查.结果:假体放置组羊能在截肢术后较早穿戴假肢,负重站立和行走,无残端皮肤溃疡.假体与残端骨接合紧密,肌腱与假体连接良好,坚固.未发现任何假体放置后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截肢后骨残端安放假体能明显增加骨残端横截面积,很好保持残肢末端的圆锥形,加之假体材料的缓冲作用,明显减少截肢骨残端与假肢接受腔间软组织单位面积上的压强,使之能较早安装假肢,减少穿戴假肢所引起的并发症,增加假肢穿戴后的肢体功能.

    关键词: 截肢 残端 人工假体
  • 保留残端重建对膝关节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

    作者:王刚;杨自权;曹万全;门亚勋;程相允

    前交叉韧带对维持膝关节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临床上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标准是关节镜下重建损伤的韧带.据报道,解剖重建术已经能很好地恢复术后膝关节的前后向及旋转向稳定性.但相当部分患者术后诉关节不稳和肌无力,有学者研究认为这可能与术后膝关节本体感觉恢复有关.

  • 保留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临床效果

    作者:吕伟;时剑辉;马奔;王岩;李广琪;许天英

    目的 探讨保留ACL下止点残端重建术治疗ACL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股薄肌、半腱肌肌腱重建治疗ACL损伤42例,术中保留ACL下止点残端.结果 膝关节伸直受限5°者3例,屈曲受限10°者2例.Lachamn试验阳性4例.Lysholm评分术前平均58分,术后平均89分.Tegner运动评分术前平均5.2分,术后平均6.2分.无并发独眼畸胎畸形.结论 保留残端重建ACL治疗ACL损伤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阑尾切除残端荷包包埋与单纯结扎的效果分析

    作者:教传奇

    目的:探讨阑尾切除残端荷包包埋与单纯结扎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4例阑尾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残端处理方法将44例患者分成2组,包埋组与结扎组,每组22例. 包埋组患者的残端处理方法为荷包包埋,对照组患者的阑尾残端采用单纯结扎的方法,对2组患者术中阑尾残端处理时间,术后各项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干预组的残端处理时间为5.7 ±1.3分钟,对照组的残端处理时间为1.6 ± 0.8分钟,干预组的残端处理时间比较对照组长(P<0.01),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组的体温恢复时间为2.4 ±0.9天,肛门排气时间为6.4 ±1.5天,住院天数2.1 ±0.3天,对照组的体温恢复时间为2.7 ±0.7天,肛门排气时间为6.1 ±1.9天,住院天数为1.9 ±0.1天,干预组的体温恢复时间,肛门排气,住院天数明显较对照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荷包包埋法及单纯结扎法更有利弊,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手术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 聚维酮碘对阴式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感染的预防

    作者:岳莉;张云;刘丽丽

    随着微创外科理论引入,妇科领域及手术技能的不断提高和完善,阴式子宫切除术日益受到妇产科界的重视.本研究采用0.5 %聚维酮碘擦洗阴道用于预防阴式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感染,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取2008年10月-2009年10月于我院因子宫良性病变而行阴式子宫切除者170例,年龄36~77岁,平均56岁.

  • 前交叉韧带残端引起伸膝受限的研究

    作者:王健;敖英芳

    目的:综合分析研究前交叉韧带损伤后残端引起伸膝受限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8年6月至2010年4月536例入院治疗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通过术中关节镜观察前交叉韧带残端增生卡压情况,同时观察患者伸膝受限情况及伴随的病史、体征、MRI及病理结果.结果: 536例患者中有11例因前交叉韧带残端卡压引起伸膝受限.平均受限角度为9.1°(5°~15°),所有伴有伸膝受限的病变发现时间在伤后3周到6个月(平均6.8周).术前MRI可以看到残端迂曲存在于髁间窝,术中观察断裂位置均位于上止点附近,残端形态为不规则团块,病理显示病变为排列紊乱的纤维增生结缔组织和韧带成分,未见软骨和骨样组织形成.结论:前交叉韧带损伤后残端卡压可引起伸膝受限,其形成与前交叉韧带断裂位置和损伤后残端翻转有关,发生率不高,应尽早治疗,术前MRI有助于诊断.

  • 阑尾切除残端荷包包埋与单纯结扎的效果分析

    作者:杨志勇

    目的 比较阑尾切除残端荷包包埋与单纯结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68例阑尾炎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168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4例,观察组患者的阑尾切除残端采用荷包包埋方法进行处理,对照组的阑尾切除残端采用单纯结扎的方法进行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阑尾残端的处理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白细胞计数、体温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阑尾残端处理时间为(5.4±1.5) min,对照组的阑尾残端处理时间为(1.6±0.9) min,观察组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7±0.8) d,白细胞为(5.7±1.4)×109 g/L,体温恢复时间为(2.1±0.3) d,住院天数为(6.2±1.7) d,对照组的术后排气时间为(1.9±0.7) d,白细胞为(5.6±1.1) ×109 g/L,体温恢复时间为(1.9±0.1) d,住院天数为(6.1±1.9) 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荷包包埋法处理阑尾切除残端的处理时间长,术后并发症略低,单纯结扎处理时间短,但技术要求高,且术后并发症较高,在临床实践中,术者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 阑尾切除术中处理残端的临床体会

    目的:总结阑尾切除术中处理残端的临床体会。方法首先先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准确辨别阑尾根部,对单纯的阑尾炎残端采取根部结扎加荷包内翻法、根部的单纯结扎法、根部单纯内翻法;对于坏疽性阑尾根部不易结扎和包埋的采取盲肠修补法、带蒂后腹膜修复法、阑尾残端造瘘法。结果与结论各种方法均会遗留阑尾部分残端,此残留组织仍可能引起与阑尾相同的病理变化,理论上要遵守以全阑尾切除为合理的操作方法。要根据当时阑尾残端的实际病理改变程度,灵活合理地做出选择,运用自身可控的手术操作技巧进行正确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阑尾 切除 残端 体会
  • 下肢深度冻伤截肢平面的选择

    作者:杨威;周伟平;唐新杰

    目的 探讨对下肢深度冻伤截肢平面的选择和对于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下肢严重冻伤的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本组病例均为下肢深度冻伤,受伤部位可见水疱、皮肤呈青紫色、灰白或紫黑色.针对患者具体的病情,对患者提出了截肢方法和残端处理建议,通过采用不同的截肢术式,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后,残端切口大部愈合良好,植皮及转移皮瓣均获成活,无骨髓炎、败血症,DIC等并发症发生,一期愈合率为92%,患者均康复出院,为后期装配和运用假肢提供了保障.结论 对于出现了下肢深度冻伤的患者进行截肢方法和残端处理,可以有效地促进深度冻伤患者残端的愈合,截肢后便于安装和使用假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是否荷包包埋阑尾残端的效果对比

    作者:王兆雄;武星君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是否荷包包埋阑尾残端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94例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在处理阑尾上两组方式有所区别,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64%,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9.49%,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阑尾炎疾病,采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将阑尾残端进行包埋的方式,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可大力推广。

  • 前交叉韧带断裂后不同状态韧带残端内机械感受器的变化

    作者:王宇彤;白伦浩;温昱;李彬

    目的 观察人体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后不同状态韧带残端内机械感受器随时间的变化.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临床上ACL完全断裂患者韧带残端标本57例,记录受伤到手术的时间间隔,根据术前kneelax关节动度测量仪测量结果分成两组:≤6 mm组(组1)和>6 mm组(组2),记录两组每个韧带残端形态类型,切除韧带残端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韧带残端内本体感受器形态、类型、数量的变化,分析韧带残端内本体感受器的变化与韧带残端形态、患膝稳定性及手术时间的关系.结果 组1包括韧带标本20例,组2包括韧带标本37例.两组间4种形态残端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间4种机械感受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机械感受器数量与膝关节稳定性呈正相关(r=0.63,P=0.018).组1内机械感受器数量与受伤时间无明显相关(r=-0.37,P=0.136),组2内机械感受器数量与受伤时间呈负相关(r=-0.51,P=0.022).结论 ACL断裂后,部分患者韧带残端仍然在关节腔内连接股骨和胫骨,并发挥力学稳定功能,从而可以长时间的保留住组织内的机械感受器.

  • 腹腔镜下阑尾残端处理的临床观察

    作者:朱信强;陈焰;管小青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LA)术中残端不同处理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6年4月至2009年8月对135例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术中分别采用阑尾残端圈套器套扎,Hemlock夹闭和残端结扎后再行镜下荷包缝合包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35例患者顺利完成LA,均治愈出院,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45 min.住院时间4~7d,平均5d.无粪瘘发生,无切口感染,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结论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术中残端处理的方法均安全可靠,根据阑尾根部情况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

  •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断裂保残重建的疗效分析

    作者:关健;聂喜增;李锋;宋永周;刘金辉

    目的:评估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保留残端纤维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自体腘绳肌腱重建的6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保残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12个月进行IKDC评分、Lysholm评分及KT1000检查以评估膝关节的功能,术后6个月、12个月采用双膝关节被动角度再生试验进行本体感觉评估。对2组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12个月Lysholm 及IKDC评分均较术前有增加,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m.05)。术后KT-1000数值较术前减少,与术前相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同时期对比,保残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对术后双膝关节被动角度再生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术后6个月,对照组在3个角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保残组在30°、6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在90°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12个月,对照组在3个角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保残组在3个角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保留残端纤维重建前交叉韧带对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 阑尾单纯结扎术应用浅析

    作者:张利

    目的:探讨简化、优化阑尾切除术.方法:阑尾残端单纯结扎.结果:术后效果显著,恢复快.结论:简化阑尾切除手术操作,减少术后并发症.

  • 保留与非保留残端的前交叉韧带重建:6个月随访

    作者:王峻;李雁;于腾波;张其亮

    背景:近年来,应用残端保留技术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病例逐年增多,对于其临床效果,尤其是改善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本体感觉恢复方面的效果还存在争议。目的:随机、对照观察关节镜下保留残端与非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患者14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73例,分别行保留残端重建及非保留残端重建,两组患者均选择自体半腱股薄肌腱为移植物。重建前及重建后6,12个月检测并记录患者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度、Lysholm评分,IKDC评分并检测膝关节的稳定性。重建前及重建后3,6,12个月测试患者膝关节的本体感觉情况,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测试结果的差异及与健侧肢体的差异。结果与结论:重建后有114例患者获得超过12个月随访,其中保留残端组61例,非保留残端组53例。两组患者重建后6,12个月患侧膝关节的活动度、Lysholm评分,IKDC评分及膝关节稳定性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 <0.01)。两组比较,重建后6个月保留残端组患侧膝关节的 Lysholm评分,IKDC评分及膝关节稳定性优于非保留残端组(P >0.05)。两组患者重建后3个月、6个月及1年的本体感觉均显著优于重建前(P <0.01)。重建后3个月、6个月保留残端组膝关节本体感觉优于非保留残端组(P<0.05)。结果提示前交叉韧带保残重建能更快的促进膝关节的功能恢复及本体感觉恢复。

  • 阑尾切除术残端的处理

    作者:江晓晖

    阑尾切除术处理好阑尾残端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笔者着重总结了各种情况的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残端的处理方法.①根部结扎加荷包内翻;②根部单纯结扎;③根部单纯内翻;④盲肠修补法;⑤带蒂后腹膜修复法;⑥阑尾残端造瘘.笔者主张处理残端时应残端的病变程度灵活合理地选用上述的方法,讲究手术操作技巧,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卵巢癌初治后阴道残端复发灶切除9例分析

    作者:赵一兵;戴志琴;沈杨;曲军卫;吴强

    目的:总结卵巢癌初治后阴道残端复发灶切除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对9例卵巢癌初治后阴道残端复发行手术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例患者年龄在44~ 62岁之间,平均56岁.5例在我院接受初治,4例在外院接受初治.所有病灶均顺利切除.手术平均时间为116 min,平均出血量420 ml.术中无膀胱、直肠及输尿管损伤.结论:卵巢癌初治后阴道残端复发灶切除术虽然手术难度大,但只要病例选择合适、术前仔细评估、术中注意手术技巧,该术式仍是安全可行的.

    关键词: 卵巢癌 复发 阴道 残端
  • 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后保留交叉韧带残端的韧带重建术应用进展

    作者:罗彬;刘泉

    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后很难自愈,通常需要进行交叉韧带重建术,从而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近年来通过保留交叉韧带残端进行韧带重建术,被认为有利于移植物的血管长入、加快移植物与骨隧道的愈合、有利于恢复韧带的本体感觉等.笔者通过对有关文献的回顾,对交叉韧带残端的组织学分析、动物实验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

  • 手术修复手指损伤残端及软组织缺损43例

    作者:梁鸣

    手指外伤在基层医院比较常见,手指损伤后的处理方法正确与否对日后的功能恢复有相当大的临床意义.在基层医院无断指再植条件或无法断指再植时,或不能直接缝合手指残端创面时,不少的临床医师为了省时省力,采取将骨质缩短后直接缝合创面或原位缝合修复创面的办法来处理残端和创面,易出现皮肤张力大、皮肤坏死、手指功能不佳、手术失败等情况.笔者收集2006年至2010年采用手术治疗方法修复手指损伤残端及软组织缺损43例共51指病例资料,报道如下.

3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