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宁波地区2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

    作者:练祥;陈晨松;柯婷婷;朱平光;徐建荣;胡爱荣

    目的 分析宁波地区2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资料,以期加深对该病诊治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宁波地区首发的2例SFTS的临床资料,采用统一的诊断标准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调查.结果 1例危重型死亡,1例普通型治愈;临床表现起病急,持续高热,全身肌痛,浅表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及血小板进行性下降;2例患者均为居住在丘陵地区老年人,有田间或草丛活动史及蜱叮咬史,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均无发病病例.结论 SFTS临床表现复杂,伴有多器官损害,其死因可能与休克、病毒心肌炎、呼吸衰竭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有关;患者均居住在丘陵地区,有田间或草丛活动史及蜱叮咬史.

  • 2011-2012年中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分析

    作者:曲靖;张硕;李建东;李德新

    目的 分析2011-2012年中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的疫情概况、流行特征和趋势.方法 对2011-2012年我国SFTS病例资料及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2012年间我国共报告SFTS病例1229例,平均发病率为0.046/10万,累计死亡107例,病死率8.7%.全国共16个省、市、自治区有报告病例.每年5~7月为发病高峰.报告病例以55~70岁年龄组居多,占总病例数的44.2%,病死率8.5%,<30岁病例占总数1.63%,且无死亡病例.男女性别比为0.93:1.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86.8%).结论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在我国分布广泛,尤其是在华中和华东地区,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应加强高发及可能发生疫情地区监测及出入境检疫.

  • 1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吕志强;邱爽;张红玲;王倜;陈晓霞

    目的 调查一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通过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的监测和鉴定、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媒介生物的病原携带研究,分析2015年8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1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特征.结果 该患者出现发热、腹泻(清水样),淋巴结肿大,伴血小板呈进行性下降,肝功能进一步受损,血液标本SFTSV RNA检测阳性.予以药物、输注血小板、保肝及其他对症治疗,两周后好转出院.结论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伴有实验室检测指标明显异常,在诊疗过程中,宜采取有效的对症支持治疗.

  • 15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护理

    作者:赵晓玲;李松琴;刘波;李爽;董莉

    报告15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护理.对15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进行护理,发现该类患者存在起病急、持续高热、腹泻、明显乏力、肌肉酸痛、血小板与白细胞明显降低及多器官功能受损的临床特点.仔细观察病情,严密消毒防护,做好发热、出血、饮食及心理护理,加上适当的对症及支持治疗,可促进患者康复.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特点

    作者:韩亚萍;周东辉;翁亚丽;董莉;陈念;张冬月;刘源;蒋龙凤;李爽;黄祖瑚;李军

    目的 观察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不同病程阶段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特点,探讨其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江苏省人民医院2011年5-7月SFTS患者12例,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按照临床预后分为痊愈组(9例)和死亡组(3例).32名健康对照者均为南京市中心血站健康献血者.采用流式细胞术动态定量检测健康对照者及SFTS患者在不同病程阶段外周血中CD3+即T细胞总数、CD4+即辅助性T细胞(Th细胞)、CD8+即细胞毒性T细胞(Te细胞)以及CD3 - CD16+ CD56+即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表达水平,同时分析其与肝功能、血清酶学、WBC和PLT的关系.SFTS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各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5例以下小样本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SFTS痊愈组患者在病毒感染早期,Th/Tc比值倒置,外周血中Th细胞在病程第5天(d5)、d7、d9数量分别为(740.9±6.4)、(836.2±272.3)、(1083.6 ±319.7)个/μ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的(1351.4±295.1)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83、-4.235、-2.145,P均<0.05);外周血中Tc细胞在病程d7、d9、d11、d13、d15数量分别为( 1006.3±356.5)、(1166.4±242.4)、(1102.4±245.9)、(991.3 ±205.1)、(886.5±154.5)个/μ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690.1±194.8)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312、5.661、4.574、3.874、2.382,P均<0.05).至病程d9开始NK细胞明显下降;伴随细胞亚群的异常变化,患者外周血WBC和PLT计数显著下降,血清ALT、AST和LDH、CK等均明显高于正常范围,并随着CD4+细胞计数增加和淋巴细胞亚群恢复正常,大部分患者的WBC、PLT、ALT、AST、LDH、CK等指标也逐步恢复正常.SFTS死亡组患者则表现为T淋巴细胞总数和Th细胞显著减少,病程d7、d8、d9 T淋巴细胞总数分别为(735.9±359.9)、(724.9±125.9)、(845.3±389.3)个/μl;Th细胞计数分别为(533.2±246.9)、(532.1±105.7)、(551.7±86.9)个/μ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的(1727.9±230.2)个/μl和(1351.4±295.1)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 2.828、-2.342、- 2.342和- 2.828、-2.342、- 2.342,P均<0.05).NK细胞计数在病程d7、d8、d9分别为(1141.8±415.5)、(1047.2 ±68.4)、(1276.3 ±545.3)个/μ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470.7±242.2)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180、-2.335、-2.258,P均<0.05).结论 SFTS患者有明显的细胞免疫损伤,其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与临床分型及预后相关;外周血T淋巴细胞总数和CD4+细胞显著减少,同时伴有NK细胞显著增加,可能是SFTS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 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疾病程度的相关实验室指标筛选

    作者:韩亚萍;陈念;金柯;李军;蒋龙凤;杜兴冉;蔡洁;董莉;周宜庆

    目的 联合检测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血清病毒载量、淋巴细胞亚群、血清酶学及血细胞计数;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建立SFTS疾病严重程度综合评估方法.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SFTS患者24例,诊断标准参照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症组(16例)和重症组(8例),32名健康对照者均为南京市中心血站健康献血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健康对照者及SFS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淋巴细胞以及CD3-CD16+ CD56+即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CBA)技术定量检测血清中Th1/Th2/Th17细胞因子;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动态检测SFTS患者外周血中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载量,同时检测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清酶学指标;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的多指标联合模型及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SFTS疾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单一指标的ROC分析发现SFTSV RNA、CD3、CD4、CD8、CD56、AST、乳酸脱氢酶(LDH)、CK、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0对SFTS早期预测疾病严重程度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UC分别为0.83、0.84、0.90、0.75、0.94、0.73、0.78、0.87、0.74和0.77,其中SFTSV载量、CD3+、CD4+、NK细胞和CK的cut-off值分别为6.19 log10拷贝/ml、57.51%、19.47%、15.71%和696.45 U/L.用逐步法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模型,并对预测概率进行ROC曲线分析发现,SFTSV RNA/CD3/CD4/CD8/CD56、SFTSV RNA/AST/LDH/CK、SFTSV RNA/IL-6/IL-10联合指标模型的预测价值有所提高,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95%CI:0.00~ 1.00)、0.87 (95% CI:0.75 ~0.99)、0.83(95%CI:0.70~ 0.97),敏感度分别为93.3%、86.70%、77.30%,特异度分别为94.4%、83.30%、83.30%.结论 血清SFTSV载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高病毒载量、CD3+细胞和CD4+细胞显著减少,NK细胞、LDH、CK、IL-6和IL-10显著增加,可能是SFTS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综合多个指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利用预测概率对SFTS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进行预测,可以达到较高的预测效果.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21例死亡病例临床分析

    作者:徐小雯;姜梅;刘靖宇;刘涛;牟晓东;刘军

    目的 总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死亡病例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 21 例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 71.4% 的患者有基础性疾病,发病到死亡平均时间为 9 d.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00%)、厌食(90.5%)、乏力和肌肉酸痛(85.7%)、恶心和呕吐(61.9%)以及头痛和头晕(42.9%)等;90.5% 的患者病程中出现神经系统损害表现,52.4% 有肺部感染表现,47.6% 出现出血症状.所有患者血小板降低,81.0% 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降低,79.2% 的患者出现蛋白尿;81.0% 的患者 ALT 升高,90.5% 的患者 AST 升高.呼吸、循环衰竭为主要死亡原因.结论 死亡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入院时即有多器官功能损害的表现,诊疗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多脏器损伤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文丽;宋蕊;沈毅;赵永祥;于晓莉;郭黎娜;田地;付小康;张蔚;管小庆;陈志海

    目的:探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多脏器损伤的特点及发生规律。方法收集68例SFTS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对肝脏、心脏、血液系统、肾脏、脑等脏器损伤的症状和体征、生化指标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肝损伤发生率为97.06%(66/68)。早期、极期和恢复期ALT四分位数分别为76.6(44.1,126.0)、131.1(73.0,219.5)、120.6(74.3,199.0) U/L,AST四分位数分别为164.6(92.3,283.6)、249.5(107.5,426.0)、101.3(49.0,188.0) U/L。心肌酶变化以LDH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升高为主,早期、极期和恢复期LDH四分位数分别为677.5(389.0,1412.5)、922.0(618.0,1804.5)、470.0(306.0,733.0)U/L,α-HBDH四分位数分别为398.5(196.3,662.3)、584.0(372.5,895.0)、317.0(226.0,478.0)U/L,肌酸激酶同工酶基本正常。 WBC降低、PLT减少发生率分别为67.65%和100%。早期、极期和恢复期WBC 四分位数分别为2.56(1.00,6.40)、3.14(1.93,7.16)、4.22(3.11,6.34)×109/L,PLT 四分位数分别为40.7(23.3,53.3)、40.0(25.2,51.3)、123.0(58.0,218.8)×109/L。27例尿潜血阳性,45例尿蛋白阳性,但肾功能指标肌酐和尿素氮无明显异常。11例意识状态改变,5例病理反射阳性。4例(5.88%)死亡,均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肝脏、心脏、肾脏、血液等器官系统损伤是SFTS的重要临床特征,在该病早期即出现损伤并持续加重,极期损伤重,多数患者可逐渐恢复正常,少数患者可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杨海波;李世波;杨序春;庄晓玲;黄燕燕;周吉航;杨志强;周世权;邓杰

    目的 探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浙江省舟山医院收治的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8例)和未并发MODS(20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对两组患者血小板进行常规检测并比较,检测两组患者二磷酸腺苷(ADP)诱导前后的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a、CD42a、CD61、CD62p)的阳性表达率和平均荧光强度(MFI),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MODS组与非MODS组ADP诱导前比较,血小板的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9,P>0.05),但平均体积偏大(t=6.417,P<0.01),血小板分布宽度大(t =9.664,P<0.01);MODS组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阳性表达率和MFI较非MODS组患者显著增高(CD41a:t=14.486和49.419,P<0.01;CD42a:t =41.693和58.160,P<0.01;CD61:t=15.452和19.251,P<0.01;CD62p:t 18.230和24.258,P<0.05);经ADP诱导活化处理后MODS组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阳性表达率和MFI未出现明显变化(CD41a:t=1.364和1.237,P>0.05;CD42a:t=1.247和1.448,P>0.05; CD61:t=1.258和1.354,P> 0.05;CD62p:t=1.213和1.147,P>0.05),而非MODS组患者经ADP诱导活化处理后血小板膜糖蛋白阳性表达率和MFI均明显升高(CD41a:t=15.891和18.417,P<0.01;CD42a:t=54.367和14.217,P<0.01;CD61:t=16.257和21.348,P<0.01;CD62p:t =58.268和18.145,P<0.01).结论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并发MODS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阳性表达率和MFI较轻症患者高,而且持续活化表达能力极低,血小板膜糖蛋白的检测可以作为判断新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者肺部影像学特征及临床分析

    作者:胡舟朝;王秋景;柴能明;王和平;丁贤君;李绍佐;李世波

    目的 观察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者肺部CT影像学特征,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8月浙江省舟山医院和岱山医院收治经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并出现肺部影像学表现的19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者.所有患者在病程初期、极期及恢复期行肺部CT检查,动态观察患者白细胞(WBC)、血小板(PLT)、淋巴细胞(主要是CD4+T淋巴细胞)的变化,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及LSD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分析其值与肺部影像学之间的关系.结果 19例肺部影像学异常表现者中,磨玻璃影13例,结节影5例,网格状表现3例,胸膜增厚粘连5例,纵隔淋巴结肿大3例;其中16例为双侧肺部受累,3例为单侧受累;11例合并胸腔积液.15例出现明显肺部病变的患者WBC、PLT和CD4+T淋巴细胞在病程不同期间的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20.21,28.37和32.92,P值均<0.01),在病程极期数值低,分别为(1.6±0.6)×109/L,(26.0±9.1)×109/L和(100.0 ±66.2)×106/L,经过适当治疗后,均恢复正常,且肺部CT均显示为病灶完全吸收,无后遗症.结论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者肺部CT表现与临床指标变化有一定关联,尽早治疗预后良好.

  • 新布尼亚病毒感染重症患者存活组与死亡组气管插管后血气及生化指标变化

    作者:俞南南;王秋景;于倩;杜晓红;余学文;李世波

    新布尼亚病毒是一种近年来新发的RNA病毒,感染人体后可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这是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在我国湖北、河南、山东等地均有暴发流行趋势,在浙江呈散发流行,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外周血白细胞( WBC)、血小板(PLT)减少,乏力,胃肠道症状,肌肉酸痛,严重者出现多脏器功能障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甚至死亡.该病毒具有泛嗜性,能侵犯血液系统、肝、肺、消化道等多个脏器[1-2].

  •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六例临床分析

    作者:魏洪霞;成骢;池云;胡志亮

    近年来,我国多个省份相继报道了一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其中少数重症患者因多脏器损害而救治无效死亡.早些年曾经认为是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所致人粒细胞无形体病[1],后在一些疑似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的样本中发现了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2],所致疾病现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我院近年来收治了6例确诊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所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为提高对该疾病临床特征的认识,现将其临床特征总结如下.

  •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71例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周麟玲;于军华;刘博;徐胜楠;郭清风;粘桂粒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是一种新发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初期表现缺乏特异性,病情复杂,进展较快,大多数病情较重,病死率高。本研究对山东省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实验室确诊的71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实验室指标对该病病情分析、重症化趋势判断的价值,指导临床诊疗。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28例骨髓象特征分析

    作者:方汉波;李世波;庄晓玲;方国安;鲍舟君

    目的:探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的骨髓象特征及其在 SFTS 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舟山医院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阳性的28例SFTS 患者的骨髓象特征,并用 t 检验分析骨髓巨噬细胞变化与外周血细胞的关系。结果患者外周血血小板、白细胞减少;23例(82%)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减低,多数患者粒、红、巨核三系细胞增生减低,未见病态造血象;18例(64%)患者可见不同程度的骨髓巨噬细胞增多,巨噬细胞≥0.5%组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均低于巨噬细胞<0.5%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836和4.499,P <0.01)。结论SFTS 患者骨髓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改变,骨髓形态学检查有利于 SFTS 与血液淋巴组织系统疾病及其他病毒感染的鉴别。

  • 人类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近况

    作者:马亦林

    布尼亚病毒科( Bunyaviridae)是一类有包膜负链RNA病毒,因首先从乌干达西部的布尼亚韦拉(Bunyamwera)分离到而得名,于1975年正式命名.布尼亚病毒科是虫媒病毒中大的一科,其成员约有350个,并不断发现新成员.该科的大多数病毒在自然界的节肢动物-脊椎动物间循环,可以使人和(或)动物致病的约60多种.由该科病毒引起的人类自然疫源性疾病中,重要的有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裂谷热(RVF)、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CHF,国内称新疆出血热,XHF)和白蛉热(Sandfly fever,又名“三日热”)等[1].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一例死因分析

    作者:楼莲青;李晓飞;陈永薪;叶韦玮;丁谦谦;陶兴飞;陈湘义;陈华忠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由布尼亚病毒科的一种新型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近两年,我国部分地区陆续报告了以发热、胃肠道症状、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感染性病例,少数患者因多器官衰竭死亡.2009年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一份河南患者的样本中分离到一种新病毒,随后通过核酸扩增及电子显微镜形态学分析,确定为布尼亚病毒科白岭病毒属的一种新病毒,命名为SFTS布尼亚病毒[2].

  • 新型布尼亚病毒致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一例

    作者:陈念;翁亚丽;李军

    患者女,70岁,江苏溧水人,居住在丘陵地带,平素体健,因“发热、腹泻一周”,于2011年5月30日入院.此次以发热为首发症状,高体温39.3℃,病程早期感极度乏力伴全身肌肉酸痛,病程第3天曾出现一过性腹泻,主要为黄色稀水样便.入院时为病程第7~8天.入院查体:神志尚清,精神萎靡,巩膜无黄染,结膜无充血,口唇无紫绀.右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心律齐.全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及包块,肝、肾区无叩击痛.

  • 湖北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四例临床分析

    作者:赵春华;陈维华;周文峰;张春梅;席祯

    自2006年安徽省首次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以来,山东、河南、湖北、黑龙江、内蒙古等省份也出现类似病例,且有死亡病例报告.2010年5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湖北、河南两省的部分地区启动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监测工作,经过对患者血液中分离到的病毒进行鉴定、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中和试验等实验室检测,发现两省报告的大部分病例的样本中存在一种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新病毒,并初步认定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与该新病毒感染有关[1].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医院2011年5-6月共发现4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 浙江省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重症病例的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李世波;薛川;丁贤君;刘瑞定;林志益;仝振东;李绍民;王建军;柴能明;王晔恺;张缀琴;郑迪;黎运呈;李绍佐;郗建伟;薛红怡;李红玲;韩明芳;崔燕娜

    目的 提高对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病变特点及其治疗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7月浙江省舟山医院收治的5例重症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5例重型患者典型临床表现为持续高热、全身肌肉酸痛、浅表淋巴结肿大、腹痛、腹泻伴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及白细胞进行性下降.白细胞和血小板可分别降至1.0×109/L和30×109/L以下,血小板在发病的第9~19天降至低,随后1周左右恢复至正常.病程第7~10天,患者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急剧下降.结论 该病多发生于丘陵地区的中老年人.患者起病急,病情重,重症者易发生心、肝、肾等脏器功能损害.除蜱叮咬外,可能还有其他传播方式.

  • 浙江省首例蜱叮咬感染新布尼亚病毒诊治分析

    作者:陈华忠;吴伟梯;徐建人;王金富;张剑波;邵辉;梁伟峰

    近几年,河南、安徽等地相继出现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病例,被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其中少数重症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2].部分SFTS病例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3],但大多数却检测不到其核酸和特异性抗体.2010年5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在河南、湖北等6省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患者血液中分离到病毒,并确定为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热病毒属的一种新病毒,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 SFTSV)[4].

40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