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北京地区动物及蜱中新型布尼亚病毒携带状况的初步调查与分析

    作者:吕燕宁;窦相峰;王小梅;田丽丽;杨育松;王化勇;李立琴;张秀春;孙玉兰;关增智;黎新宇;黄芳;王全意

    目的 调查北京地区鼠类、犬类以及蜱中携带新型布尼亚病毒的情况,探讨新型布尼亚病毒在自然界中可能存在的动物宿主及传播媒介,分析北京地区存在新型布尼亚病毒自然疫源地的可能性,以及该病毒的传播风险,为北京地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防治提供背景数据及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2010年北京地区五个郊区县鼠类及犬类血清以及蜱中新型布尼亚病毒的核酸,调查其病毒携带情况.结果 所检测100份动物血清,其中犬类19份,鼠类81份样本以及97只蜱中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均为阴性.结论 新型布尼亚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动物宿主尚待进一步确定,2010年北京地区鼠类、犬类及蜱的监测中尚未发现新型布尼亚病毒的携带,因此北京地区是否存在该病毒的自然疫源地尚有待进一步的深入调查研究.由于北京地区鼠密度相对较低,即使鼠类为新型布尼亚病毒的宿主,它的传播风险也较小.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吕燕宁;王全意;窦相峰;王小梅;庞星火

    目的 建立新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并进行评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中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排查提供实验室检测依据.方法 利用新型布尼亚病毒S片段基因的特异性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探针5'端标记FAM,3'端标记TAMRA,优化反应体系与反应条件,并对不同浓度含有.目的 基因的质粒以及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中收集的32份样本和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阳性样本进行核酸检测,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结果 该方法所检测的32份可疑病例的临床样本中,3份为阳性,与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的试剂以及商品化试剂盒的检测结果一致;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检测结果为阴性.对.目的 基因的检测灵敏度达4×102拷贝/ml;重复性实验中,变异系数为0.125%~0.28%.全部检测过程从样本的核酸提取至检测完成仅需2.5h左右.结论 本文建立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RT-PCR法是一种检测新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的特异、快速、敏感的方法.该方法的建立将有益于今后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以及应急临床样本中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排查和快速检测.

  • 2011-2016年安徽省安庆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分析

    作者:汪金生;汤厚林;高伟林;李贤相;徐四清;姜荣明

    目的 分析安徽省安庆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其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SFTS疫情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6年安庆市共报告 SFTS 31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2/10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趋势χ2=12.533,P=0.001),死亡11例,病死率为3.48%,病死率呈下降趋势(趋势χ2=2.798,P=0.005);病例主要分布在安庆市北部大别山地区的桐城市、潜山县和岳西县(66.77%),每年4月发病开始上升,5-10月为高发季节,男女性发病率、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5,P=0.635;χ2=0.154,P=0.695),发病年龄集中在45~75 岁年龄组(84.81%),死亡病例年龄均在50 岁以上,职业以农民为主(83.86%);病例居住地为山区或丘陵者占88.32%,2周内有户外劳作史者占64.96%,有蜱叮咬史者占13.14%;病例标本检测阳性率为38.57%.结论安庆市SFTS发病持续上升,时空范围扩大,感染者以中老年农民为主,桐城市、潜山县和岳西县是安庆市的主要自然疫源地;应加强疫源地区农村中老年人群的防控工作,提高其野外作业时的防护意识.

  • 北京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和病原检测分析

    作者:窦相峰;吕燕宁;王全意;王小梅;田丽丽;黎新宇;何战英;孙玉兰;关增智;林晖;张秀春

    目的 分析北京市发热伴血小板或白细胞减少综合征监测和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感染情况.方法 对符合监测对象定义的病例(体温≥37.5℃伴血小板<80×109/L或白细胞<3.0×109/L)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乙二胺四乙酸抗凝和非抗凝血液标本分别检测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和SFTSV.结果 2011年4-7月共监测到45例具有发热伴血小板或白细胞减少症状病例,其中男性27例,年龄在13~81岁之间.其中2例经实验室检测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1例死亡,均为外地输入病例,未检测到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感染病例.结论 北京市监测系统尚未发现本地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例.

  • 山东省烟台地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疑似病例检测分析

    作者:宫连凤;刘娟;韩文清;孙振璐;王志昱;高巧

    目的 调查山东省烟台地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疑似病例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双重探针引物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疑似病例血清进行新型布尼亚病毒特异性核酸检测.结果 135份疑似病例血清样本中新型布尼亚病毒特异性核酸阳性81份,阳性率60.00%.发病第5~8天核酸检出阳性高;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5-8月;人群年龄分布在37 ~ 87岁之间,以60 ~ 70岁年龄组发病数多,占总病例数的32.10% (26/81);92.59% (75/81)的患者为农民;男女性别比为1.79:1.结论 烟台地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疑似病例存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

  • 宁波地区2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

    作者:练祥;陈晨松;柯婷婷;朱平光;徐建荣;胡爱荣

    目的 分析宁波地区2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资料,以期加深对该病诊治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宁波地区首发的2例SFTS的临床资料,采用统一的诊断标准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调查.结果 1例危重型死亡,1例普通型治愈;临床表现起病急,持续高热,全身肌痛,浅表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及血小板进行性下降;2例患者均为居住在丘陵地区老年人,有田间或草丛活动史及蜱叮咬史,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均无发病病例.结论 SFTS临床表现复杂,伴有多器官损害,其死因可能与休克、病毒心肌炎、呼吸衰竭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有关;患者均居住在丘陵地区,有田间或草丛活动史及蜱叮咬史.

  • 辽宁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与病原学分析

    作者:张洁;刘芸;王子江;孙婷婷;田疆;毛玲玲;孙英伟;于丹梅;吴炜

    目的 对2012年辽宁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以实验室确诊SFTS患者为研究对象,描述三间分布、临床症状体征,并对分离到的病原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 2012年辽宁省报告的185例疑似病例中,38例实验室确诊感染SFTSV,病死率为5.26%.病例多来自丘陵地区,以中老年、农民为主,无明显性别差异;发病时间为6-10月,部分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叮咬史;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100%)、头痛(73.68%)、恶心(65.76%);血常规检查有血小板计数减少(97.37%)和白细胞计数减少(78.95%).分离到的9株SF-TSV的S、M片段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5%以上.结论 辽宁省是SFTS的流行地区,需提高SFTS的诊疗能力及加强对SFTS的预防控制.

  • 沈阳地区蜱携带新型布尼亚病毒的检测

    作者:刘娜;董雪;李欣

    目的 了解沈阳周边山区林区蜱携带新型布尼亚病毒的情况,为沈阳地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蜱种鉴定引物和新型布尼亚病毒特异性引物,采用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2012年4-9月在沈阳周边马耳山、棋盘山和内蒙古与沈阳康平交界地区农户家养动物体表采集的蜱标本1989只进行检测,对扩增得到的目的条带进行基因测序并与GenBank中注册的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 通过对采集的蜱标本进行测序和同源性比较,蜱种鉴定结果为长角血蜱,新型布尼亚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目前从沈阳周边山区林区采集的蜱主要为长角血蜱,蜱中尚未发现新型布尼亚病毒的存在,沈阳地区是否存在该病毒的自然疫源地尚有待进一步的深入调查研究,针对新型布尼亚病毒应建立定期监测机制.

  • 湖南省发现的首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作者:胡世雄;李文杰;蔡亮;陈强;曾勇;吴锦如;吕炜;龙思璇;杨锐

    目的 调查病例感染途径,了解病例居住地流行情况,为湖南省制定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果 患者发病前有可疑蜱叮咬史;病例居住地居民、牛、羊IgG抗体阳性率分别6.9%、66.7%和100.0%;所捉蜱核酸检测阴性;病例搜索未发现其他病例.结论 湖南省局部地区存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应加大监测和防控力度.

  • 2010-2013年湖北省随州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郭芳;何卫华;刘晓辉;李月;邱毅;聂丹文;冷洪昌

    目的 分析湖北省随州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的监测结果,为SFTS的诊断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对2010-2013年监测数据进行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病例以发热伴恶心或乏力为首发症状,血细胞检测结果为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明显减少.2010-2013年共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阳性病例101例,死亡16例;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5-7月,呈散发状态;人群年龄分布在29 ~ 86岁之问,50岁以上发病的占83.17%;职业以农民为主,占96.03%.结论 SFTS临床表现复杂,伴有多器官损害,其死因可能与休克、病毒心肌炎、呼吸衰竭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有关;患者均居住在丘陵地区,有田间或草丛活动史及蜱叮咬史.需加强SFTS的预防意识及诊断能力.

  • 庄河市首例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王娜

    目的 明确庄河市首例新型布尼亚病毒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提高对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使患者得到及时诊治.方法 对我市首例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查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有明确的蜱咬伤史,首发症状为发热,同时伴有白细胞、血小板的减少.结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其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推断患者是因为上山放蚕被山林中蜱虫叮咬而发病.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

    作者:刘光辉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将52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9例,应用中药汤剂口服加西医常规治疗(包括抗生素、保肝药、激素、免疫球蛋白、支持疗法).对照组24例,应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2组病人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67%,对照组有效率5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1例

    作者:陈雪梅;李天民

    收治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1例,在出现急性肾衰竭后,及时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先后经过8次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

  • 感染性疾病科应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的护理管理对策

    作者:王娜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应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的护理管理对策.方法 在疫情高发时期对感染性疾病科加强护理管理措施,如合理布局诊疗区,制定应急预案,加强护理管理,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和对家属的宣教管理等.结果 全部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无院内感染事件发生.结论 制定合理的护理管理方案有利于感染性疾病科应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的控制与治疗,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保证.

  • 2011-2013年济南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作者:赵红;吕燕;韩莹;张雯;潘晶;韩秀云;杨国樑

    目的 分析济南市2011-2013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特性,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SFT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济南市2011-2013年SFTS疑似病例急性期血清样本和蜱虫样本中的SFTS布尼亚病毒核酸,采用RT-PCR方法进行扩增并测序,使用DNASTAR和MEGA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3年济南市共确诊95例SFTS病例,检测出3只蜱虫样本中的SFTS布尼亚病毒核酸阳性;发病地区主要集中在章丘市.对SFTS布尼亚病毒的S片段基因进行测序,结果显示2012年SFTS布尼亚病毒基因与安徽、江苏、河南分离株遗传距离相对较近.2013年SFTS布尼亚病毒基因与山东本地分离株遗传距离相对较近.结论 济南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以新布尼亚病毒为其主要病原;夏秋季多发;中老年农民为主,具有明显职业性;发病范围逐年扩大,局部地区疫情活跃.应加强传染源的管理控制,深入开展对高危人群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 六安市2013-2015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特征与临床研究

    作者:刘纪;吕勇;刘敏;郭平;刘永玉;黄芬

    目的 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患者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探讨有效地防控措施.方法 对六安市2013-2015年人民医院收治的SFTS患者进行分析,病例资料来源于患者住院病案信息以及六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30例患者,死亡2例(6.67%).2015年发病21例(70.00%),发病高峰为4~5月和8~10月;SFTS患者主要集中在金寨县12例(40.00%)和霍山县7例(23.33%);有明确蜱虫叮咬史9例(30.00%).临床特征主要为96.67%为转院患者,86.67%初次就诊在卫生室,治愈6例(20.00%),平均住院费用7 365.70元,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均降低,80.00%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降低.结论 六安市SFTS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疾病负担较重,中老年人和农民为高危人群,春、秋季节高发,金寨县、霍山县等山区为高发地区,均为散发病例.

  • 浙江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柴程良;孙继民;林君芬;施旭光;张严峻;张磊;侯娟

    目的 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与描述性分析方法,收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确诊与疑似病例发病、诊治、检测与流行病学史等资料,分析病例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浙江省6类地形中有3类存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病例以丘陵山区50岁以上人群为主(87.50%),6~7月为发病高峰(65.00%).所有病例均有发热,体温低37.6℃,高40.6℃,平均39.2℃,且发热为主要首发症状.大部分病例有畏寒(67.50%)、乏力(67.50%)、食欲减退(52.50%)等非特异性症状.病例临床表现为发热伴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和血小板进行性减少可持续至发病后14~15 d,且血小板进行性减少持续时间更长,未发现人传人现象.结论 浙江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与其他省份比较存在差异,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

  • 77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胡伯胜;胡海平

    目的 分析77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与治疗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与个案调查的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10-2013年湖北省广水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77例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流行病学特征等情况资料.结果 77例病例中14例危重型患者死亡,其他63例患者痊愈.病例多为居住在丘陵地区3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呈明显季节性,集中在4~10月;病例呈现高度散发,以丘陵地区多见;病原体以新布尼亚病毒为主.本辖区尚未发现人感染人的依据.结论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只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就能有效降低该病死亡率.

  • 济南市2011-2014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许华茹;常彩云;隋庆梅;周敬文

    分析2011-2014年济南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疫情资料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制定科学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济南市73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发病诊治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1-2014年,济南市累计报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73例,死亡13例.发热为首发症状,所有病例均有发热,平均体温为38.7℃.大部分病例有乏力(84.93%)、畏寒(57.53%)、全身酸痛(57.53%)等非特异性症状.患者住院前平均就诊次数为2.64次,第一次就诊在村卫生室的占65.75%;发病至住院的时间为0~16 d,平均5.34d.患者入院时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分别占75.34%和72.60%.章丘市(38例)、历城区(14例)和长清区(10例)报告病例多,发病主要集中在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占病例总数的64.38%.6~8月发病占72.60%.男女性别发病比为1.70∶1;55~74岁发病占75.34%;农民发病占87.67%.病例居住地为丘陵的占82.19%,一个月内在居住地见过蜱的占58.90%,被蜱叮咬过的27.40%.发病前两周内有户外活动史的占86.30%.家中饲养动物的占79.45%.济南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较为平稳,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和人群特征,章丘、历城和长清为济南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自然疫源地.

  • 铜陵市一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作者:何益新;黄永;何嗣胜;齐博;赵武;吴福清

    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聚集性病例发生的原因和传播方式,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分析和实验室检测探讨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显示,该起疫情涉及2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系妯娌关系)和2例隐性感染者(1例为亲属,另1例为同村村民);首发病例由蜱虫叮咬感染,续发病例因接触血液而感染,1例同村村民隐性感染者因接触首发病例血液或分泌物而感染,另1例亲属隐性感染者可能通过气溶胶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感染途径除与蜱虫叮咬有关外,也与接触病例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相关,也不排除通过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

208 条记录 1/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