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05-2011年甘肃省炭疽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刘东鹏;刘新凤;魏孔福;杨建军

    目的 分析甘肃省近年炭疽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甘肃2005-2011年炭疽疫情报告情况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年来甘肃省每年均有炭疽病例发生,累计报告发病306例,发病率在0.07/10万~0.25/10万之间波动,年平均发病率为0.17/10万;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主要发病在牧区,甘南州发病率高(4.88/10万);发病季节多见于夏秋季的6-9月,占总发病数的54.58%;男性(67.65%)多于女性(32.35%),年龄以青壮年为主;以皮肤型炭疽为多见,占98.37%.结论 甘肃省仍然是我国炭疽高发省份之一;认真做好炭疽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相关部门间合作,及时发现并处理疫情是防治本病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炭疽 流行病学 分析
  • 生物恐怖应对的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作者:徐韬;侯培森;胡俊峰

    美国“9·11”事件及邮件炭疽袭击事件发生以来,生物恐怖活动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各国政府正在加紧采取措施,防范生物恐怖事件的发生。生物恐怖(bioterrorism)是使用致病性微生物或毒素等作为恐怖袭击武器,通过一定的途径散布致病性细菌、病毒,造成烈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导致人群失能和死亡,引发社会动荡。由于生物恐怖技术含量低、隐蔽性强、威胁性大,一旦发生,后果极为严重[1]。

  • 突发疫情中炭疽芽孢杆菌的实验室检测经验

    作者:袁海涛;刘丽娜

    目的:结合本地区近期发生的炭疽疫情,总结关于炭疽杆菌的样本采集、分离培养、鉴定及菌种保存方面的经验,以提供借鉴.方法:采集土壤、牛羊粪便、疑似病例皮肤渗出物、血液等样本92份,分别进行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及鉴定.结果:其中有8份皮肤渗出物样本炭疽芽孢杆菌鉴定为阳性.结论:应尽量在消毒、抗生素应用之前采集标本,直接压片法涂片镜检率高,同时进行溶血性试验、青霉素敏感试验和噬菌体试验鉴定.

    关键词: 炭疽 采样 分离 鉴定
  • 生物恐怖应急消毒技术

    作者:张文福

    2001年10月,美国佛罗里达州发生了"炭疽白色粉末邮件"事件,在此后的一个多月里,纽约州、新泽西州、马里兰州、弗吉尼亚州、宾夕法尼亚州、康涅狄格州等地陆续发生了类似事件,尽管只有百余人受感染,22人发病,5人死亡,却造成巨大的社会恐慌和心理恐怖.

  • 新疆2002-2004年炭疽疫情分析

    作者:王效俊;赛那瓦尔

    目的 分析新疆2002-2004年炭疽疫情动态,为炭疽的监控和防治研究工作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收集新疆2002-2004年炭疽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新疆炭疽累计发病305例,死亡1例,年平均发病率0.53/10万,为全国同期发病率(0.04/10万~0.06/10万)的9-13倍.发病年龄具有两个高峰,职业以农民为主,传染源主要为患病家畜(牛、羊),人发病均因宰剥和接触病畜肉及其污染物引起,临床类型以皮肤炭疽为主.结论 加强炭疽防病知识的宣传,对重点疫区开展畜间高密度免疫接种,有效控制畜间炭疽疫情发生,减少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关键词: 炭疽 疫情 流行病学
  • 一起人畜炭疽疫情的现场处置及消毒效果评价

    作者:姚光海;王丹;郭军;韦小瑜;曾正;田克诚;邹志霆;唐光鹏

    2010年11月4日贯州省望谟县某村发生人间皮肤炭疽流行.为查找流行原因,分析感染途径及来源并检查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及评价疫源地消毒效果,于11月5-7日开展本次调查.1.对象与方法:拟定炭疽病例个案调查表,根据病例定义走访病家,并到乡镇卫生院、县医院和中医院访谈病例和查看病案资料,按炭疽病例个案调查表收集资料.走访发生病死牛住户,收集登记密切接触者相关信息.病例定义为2010年9月22日至11月7日该村村民中所有出现皮肤炭疽临床表现[按炭疽诊断标准(WS 283-2008)]的患者.密切接触者定义为2010年9月22日至11月7日凡参与该村病死牛搬运、剖剐、洗切加工及食用病死牛的人员.采集病死畜残余物和病死畜剖剐地消毒前后的土壤标本(耙开表层土约5~10 cm,每点采集1~3份,采集约500 g)培养分离炭疽杆菌.

  • 乌兰浩特市1998~2001年炭疽疫区监控效果评价

    作者:陈卫民;宫玉兰;蔡洪涛;田忠跃;张海霞;马力;王丽娟

    为了解和掌握炭疽疫区疫情的消长规律和流行动态,及时预防和控制炭疽的发生和流行,对1998~2001年两炭疽疫区监控结果进行全面分析评价.

  • 一起边远山区炭疽流行的调查分析

    作者:梁江明;韦波;耿文奎;刘军;曾竣;江超惠;梁少生;李桂中;邹卫民;方锦嵩;黄德蕙

    2001年11月7日,广西那坡县百都乡政府接到群众来信,报告该乡百都村发生不明原因死牛死马,并出现发热、头痛及皮肤破溃结黑痂等症状的病人.接到报告后,区、地、县有关部门专家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立即奔赴现场进行处理.

  • 青海省黄南自治州一起人畜间炭疽疫情爆发的调查

    作者:李承宁

    2004年6月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恰科日乡雄让、角呼两个公社发生急性牛、羊死亡,接触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全身不适、腋下淋巴结肿大、皮肤破溃结黑痂等症状,经调查证实为一起人畜间炭疽爆发疫情.

  • 一起剥食病死畜引起的人畜炭疽爆发调查

    作者:戴乾;李涛

    贵州省镇宁县六马乡岜解村纳蛮组于2001年6月发生一起因剥食病死畜引起的人畜炭疽爆发.1.调查情况:纳蛮组位于镇宁县西南部的偏僻山区,共49户270人,均为布依族,自然条件差,常有剥食病死畜肉的习惯.病畜6月中旬开始发病,6月下旬至8月上旬畜间炭疽流行, 首例病人8月3日发病,9月中旬起人间炭疽爆发,9月下旬终止.表1为纳蛮组人、畜炭疽发病情况.

  • 炭疽病的诊断及危险度预测智能模型研究

    作者:韩家信;熊鸿燕;张廷惠;许斌;李亚斐;朱才众;马翔宇;张路

    目的 建立以临床和流行病学指标为基本分析因子的综合诊断及预测炭疽危害程度的智能预测模型,提高对炭疽病发生的认识和判断能力.方法 根据实际疾病案例资料,分析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指标、流行病学特征等因素.选入明显影响炭疽诊断和流行强度的指标,并将其作为神经元单位.利用Matlab 6.1软件中的神经网络工具箱训练、调整和建立智能化分析系统.结果 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疾病潜伏期、胸部X线检验结果、镜检结果、职业特征等11项指标与炭疽病的诊断和流行强度有关;神经网络经500步学习和训练,训练误差从6.669 59下降至5.051 19×10-11,通过建立的智能神经网络模型对炭疽和非炭疽实际案例进行诊断和预测分析,其平均符合率达到100%.结论 人工神经网络在疾病综合特征与炭疽诊断和危害度预测之间建模是可行的,所训练的智能模型预测平均符合率达100%,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 现场流行病学 第二讲 生物恐怖及其应对

    作者:倪大新;宋铁

    2001年9月11日,在美国纽约发生了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根据有关报道,在这次事件中,总共造成了3 646人死亡.自此,恐怖对人类社会的潜在危害给全世界一切善良的人们敲响了警钟.其后发生的由白色粉末邮件引起的炭疽恐怖事件,则使人们对生物恐怖及化学、核恐怖的危害有了更高的警惕和更加清醒的认识.曾有学者估计,如果恐怖分子不是使用飞机撞击世贸大楼,而是成功地使用天花作为生物武器对世贸大楼进行袭击,则其影响可能要延续数个月,终导致约40万人生病,15万人死亡的严重后果.所以进一步认识生物恐怖,做好生物恐怖的防范和应对工作也就成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

  • 北京市怀柔区一起皮肤炭疽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

    作者:赵小娟;刘利英;李超;闫雪;高志鹏;刘洋;王保东;关通;魏志权

    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1],人间以散发病例和小的暴发为主[2],皮肤炭疽多见[3].近5年来,我国每年炭疽病例报告数波动在数百例,主要集中在四川、新疆、青海、甘肃、内蒙等地区.北京自1983年以后无本地感染炭疽病例报告,怀柔区自1958年开展疫情统计以来,无人间炭疽病例报告;动物疫情方面,近年来公开资料未见报道.2016年7月,北京怀柔区发生一起涉及10例人感染皮肤炭疽确诊病例的暴发疫情,现将该起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 国内外症状监测系统发展现状及其评价框架

    作者:代小秋;刘民

    症状监测(syndromic surveillance)的发展与2001年9月发生的纽约世贸中心恐怖袭击("9·11"事件)及其后的炭疽"白色粉末"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1],症状监测系统以及时发现异常或疾病暴发信号的特点得到迅速发展.我国在2003年经历了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SARS)流行后,症状监测系统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症状监测系统可以主动监测公共卫生事件的萌芽状态,为公共卫生人员采取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 喀什地区2000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

    作者:焦强

    对喀什地区2000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2000年全地区12县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常规疫情资料.对资料进行统计、汇总、分类计算发病率.2.结果:2000年全地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18种,病例报告总数11 348例,死亡3例,年总报告发病率356.99/10万,总报告死亡率为0.09/10万,总报告病死率为0.03%.与1999年比较分别下降28.69%、87.67%和80.00%.报告发病率为前4位的病种依次为:结核(108.56/10万)、肝炎(93.56/10万)、痢疾(82.99/10万)、伤寒(43.54/10万).发病率与1999年相比有不同程度上升的病种有:猩红热、淋病、炭疽和结核.另外报告了3例疟疾和1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讨论:影响全地区传染病发病率高低的病种主要是结核和肠道传染病,发病占全部病种数的90.96%.尤其值得注意的是59.03%的结核病人为痰检阳性,处于开放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自染疫源性疾病如炭疽也要引起重视.性传播疾病在总传染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下,连续几年呈上升趋势,且有1.9%的病例波及到了儿童.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仍然较高,必须在普及新法接生的同时,加强入院分娩的宣传,提高入院分娩率,在破伤风高危县开展育龄妇女全程接种疫苗.

  • 基于上转发光免疫层析技术的鼠疫耶尔森菌、炭疽杆菌芽孢、布鲁菌快速检测方法研究与对比评价

    作者:李春凤;张平平;王晓英;刘晓;赵勇;孙崇云;王成彬;杨瑞馥;周蕾

    目的 研制基于上转发光免疫层析技术(UPT-LF)检测鼠疫耶尔森菌(简称鼠疫菌)、炭疽杆菌芽孢、布鲁菌的试纸,与BioThreat Alert(R)免疫层析(BTA)试纸的检测和操作性能进行对比.方法 以上转发光纳米颗粒作为生物示踪物,采用双抗体夹心模式分别研制检测鼠疫菌、炭疽杆菌芽孢、布鲁菌的UPT-LF试纸.分别配制1010、109、108、107、106、105、0 CFU/ml系列浓度的鼠疫菌、炭疽杆菌芽孢、布鲁菌标准品以及109 CFU/ml系列浓度的27种特异性评价菌株菌液,采用UPT-LF试纸对其进行检测,对3种UPT-LF试纸的敏感性、精密性、线性和特异性进行分析评价.配制模拟阳性样品,分别采用UPT-LF和BTA试纸对107、106、105、0 CFU/ml系列浓度的标准品以及模拟阳性样品进行检测,比较UPT-LF和BTA试纸的检测时间、敏感性以及鼠疫菌、炭疽杆菌芽孢、布鲁菌的检出率.结果 鼠疫菌UPT-LF、炭疽杆菌芽孢UPT-LF、布鲁菌UPT-LF试纸的敏感性均达到105 CFU/ml,各系列浓度检测带信号/质控带信号(T/C)值的变异系数均≤15%,lg[T/C值-临界值(cut-off值)]与lg(标准品浓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0.998、0.999(F=1 647.57、743.51、1 822.17,P值均<0.001).鼠疫菌UPT-LF和布鲁菌UPT-LF试纸检测特异性评价菌株时,均无非特异性交叉反应,炭疽杆菌芽孢UPT-LF试纸检测枯草芽孢杆菌分离株2#芽孢、蜡样芽孢杆菌分离株l#芽孢存在非特异交叉反应,检测其他特异性评价菌株均无非特异性交叉反应.UPT-LF试纸检测鼠疫菌、炭疽杆菌芽孢、布鲁菌样品的时间分别为33、36、37 min,BTA为115、115、111 min;UPT-LF和BTA试纸检测0 CFU/ml标准品的阴性率均为5/5;UPT-LF试纸检测炭疽杆菌芽孢、鼠疫菌、布鲁菌的敏感性均达到l05 CFU/ml,BTA试纸分别为106、106、105 CFU/ml;模拟样品检测中,UPT-LF试纸炭疽杆菌芽孢、鼠疫菌、布鲁菌的检出率均为16/16,BTA试纸分别为7/16、16/16、16/16.结论 UPT-LF试纸检测鼠疫菌、炭疽杆菌芽孢、布鲁菌的敏感性较高,特异性、线性和精密性较佳,检测和操作性能较BTA试纸更为优良.

  • 严加防范炭疽传入我国

    作者:齐中熙

    ■近期不得收寄白色粉末状物品■发现可疑物品立即封存并迅速报告国家质检总局、国家邮政局日前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检验检疫部门采取相关措施,严防炭疽传入我国.

  • 2012-2013年我国西部三省炭疽的流行特征与空间聚集性分析

    作者:陈婉君;李新楼;方立群;曹务春

    目的 分析我国炭疽重点流行区四川、甘肃和青海三省2012-2013年炭疽的分布和流行,为确定重点防控区域、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提供基础信息. 方法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122013年四川、甘肃和青海三省炭疽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并以乡镇为单位应用移动滑板扫描统计的方法分析其空间聚集性,以识别出的聚集区乡镇为研究对象,利用spearman秩相关方法分析发病率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联性. 结果 西部三省2012 2013年共报告炭疽病例247例,年均发病率为0.11/10万,死亡病例1例,病死率为0.40%.该区域炭疽疫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夏秋季;病例集中分布于三省的交界处,发病率排在前三的乡镇均位于四川省,即德格县然姑乡、若尔盖县唐克乡和阿坝县德格乡,分别为112.71/10万、107.82/10万和106.44/10万;患者以20~49岁的男性青壮年居多(66.80%),牧民占81.38%.2012年和2013年空间聚集性分析显示炭疽疫情主要聚集区呈小幅度向西移动趋势,但总体分布较稳定,四川、甘肃和青海三省交界处是疫情高发区.聚集区内炭疽发病率与草地覆盖率呈正相关(r=0.18,P<0.05),与森林、农田覆盖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2和 0.29,P<0.05). 结论 2012-2013年四川、甘肃、青海三省炭疽持续存在且呈聚集性,应加强对三省交界区域的炭疽防控指导,在夏秋季疾病高发季节前(春季)针对重点人群(牧民)和家畜注射炭疽疫苗,同时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提高牧民的防病意识,减少炭疽的发生和流行.

  • 炭疽杆菌PA63蛋白原核表达及抗体检测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作者:刘东立;马琳;张恩民;石一;李文涓

    目的 原核表达炭疽杆菌PA63蛋白,以此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相应抗体的间接ELSIA方法,用于炭疽血清免疫学诊断. 方法 选择炭疽杆菌PA63为目的基因,合成全长序列,构建pCzn1-PA63质粒,克隆至E.coli ArcticExpress表达菌株,优化IPTG表达条件,通过包涵体变性复性,Ni柱纯化获得可溶性PA63蛋白.利用棋盘滴定法确定包被PA63蛋白的佳浓度及血清佳稀释度建立间接ELISA方法,对炭疽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进行检测,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确定Cut-off值,灵敏度与特异度. 结果 成功构建了pCzn1-PA63质粒,IPTG 37℃诱导表达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包涵体经变性、复性,纯化后获得PA63蛋白.用5 μg/ml PA63包被酶标板,血清稀释度为1∶50建立的ELISA方法;ROC 曲线下面积为0.969(P<0.01),Cut-off值为0.2865时的灵敏度为91.18%(95%可信区间为76.32%-98.14%),特异度为94.64%(95%可信区间为85.13%-98.88%). 结论 成功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重组炭疽杆菌PA63抗原蛋白,以此为包被抗原建立的间接ELISA检测炭疽PA抗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可用于炭疽的血清学诊断.

  • TaqMan-LNA探针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炭疽芽胞杆菌的研究

    作者:刘东立;李文涓;石一;张铮;马国柱;张恩民;李伟

    目的 设计检测多个靶基因的炭疽多重荧光定量PCR反应系统,建立快速准确的基因诊断方法,解决蜡样芽胞菌群基因诊断交叉反应问题. 方法 选择炭疽杆菌PX01毒素质粒基因pagA,PX02毒素质粒基因capB,以及染色体上的前噬菌体λBa03基因PL3作为靶基因,利用在线荧光定量PCR引物设计软件设计、优化多重PCR引物以及相应的TaqMan探针序列,对探针进行LNA标记并优化荧光PCR反应体系,构建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系统.以3对引物PCR扩增并克隆靶基因的质粒标准品,倍比稀释后进行敏感度试验,以炭疽、蜡样芽胞杆菌、苏云金杆菌、蕈状杆菌以及常见肠道致病菌进行特异度试验,利用炭疽弱毒株污染土壤及奶粉进行模拟检测. 结果 TaqMan-LNA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可迅速检出3个炭疽杆菌靶基因,常用的探针法荧光定量PCR反应液均适用;pagA、CapB、PL3基因克隆标准品序列正确;该方法对pagA、CapB、PL3基因的检出限分别为63、398、114copies/μl,且仅检出炭疽杆菌基因,其余4种蜡样芽胞菌扩增均阴性.土壤及奶粉样品检测均阳性,其中pagA近检出限为6.6×104/ml,PL3基因检出限为6.6×105/ml. 结论 TaqMan-LNA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适用性广,检测迅速,灵敏度及特异度高等特点,能够将炭疽杆菌与蜡样芽胞菌群中其他细菌相鉴别,可试用于炭疽杆菌的感染检测.

227 条记录 2/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