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厦门汀溪水库微囊藻毒素含量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作者:骆和东;谢钦铭;洪华荣;王娟;黄晓淳

    目的 研究厦门市汀溪水库水体中微囊藻毒素与主要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为建立微囊藻毒素的预警监测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9-2010年对厦门市汀溪水库水质中MC-LR和MC-RR、叶绿素a(chla)、总氮、总磷、氨氮、硝酸盐氮、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溶解氧、透明度、水温、pH进行监测,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Ⅱ类水体限值进行评价,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别将MC-LR和MC-RR与主要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水库水体的营养状况为中营养到轻度富营养水平,MC-LR和MC-RR的检出率分别为43.48%和56.52%,检出浓度范围分别为0.0025~0.238 μg/L和0.0012 ~0.162 μg/L.MC-RR与透明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其余因子与MC含量的相关性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汀溪水库水体处于较低程度的营养化水平,运用多因素逐步回归发现MC-RR主要影响因素为总氮、透明度(R2=0.419,P<0.006).

  • 毒理基因组学--在基因表达水平上的环境与健康研究

    作者:戴宇飞;郑玉新

    毒理基因组学是在生物高通量技术手段的应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主要在基因组水平上研究机体对环境因子的应答反应,了解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本文对毒理基因组学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其在提高环境卫生水平和预防环境相关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加强人性化护理提高疗养效果

    作者:王育育;方凤英

    飞行人员疗养是通过正规科学的疗养方法,使之在疗养过程中机体接受各种有益的生物理化因子和社会心理环境因子等的综合作用,配合体能训练及科学合理的平衡膳食,以达到改善和加强机体的适应能力,调节异常的生物节律,整体上提高飞行人员健康水平、延长飞行年限的目的.人性化护理注重疗养护理工作内容安排及规律细节变化调整,实现了以疗养员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的护理工作模式[1].我们在疗养院开展人性化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养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 分子剂量(moleculardosimetry)

    作者:方福德

    利用生物分子(通常为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改变作为指标,可以判断与之作用的其他分子发生一定效应时的量,此即分子剂量。通常应用于环境诱变和化学致癌等研究领域,指DNA或基因受化学物攻击后形成多种形式的永久性损伤、加合物和突变,通过测定它们的类型和发生频率等,可得出分子剂量数据。分子剂量与接触剂量不同,前者反映一个化学物真正起生物学效应的剂量,后者则不是。故分子剂量对于环境因子危险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 基因外改变(epigenetic change)

    作者:方福德

    环境因子引起细胞和机体表型的改变可以通过基因型的改变而致,也可以不通过基因型改变而致,后者即基因外改变,它是研究致病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 中药材GAP种植基地建设探讨

    作者:王喆之;闫亚平

    中药材GAP种植基地建设是影响药材生态经济效视量化基地环境因子,以地选材,以材定地,完善栽培方法,深入研究加工工艺,实行规范的"公司+基地+科研单位+农户"的经营运作方式.运用系统论概念,将基地建成大效益的生态经济复合体.

  • 金荞麦叶片光合响应特征及光合参数日变化

    作者:安衍茹;胡本祥;彭亮;王媛媛;黄涛;赵停;李洁;罗露;曹福麟

    目的:研究金荞麦叶片光合响应特征及光合参数日变化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利用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金荞麦叶片光合参数日变化和光响应曲线.结果:金荞麦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气孔导度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数值分别为19.13,16.54 μmol·m-2·s-1,谷底出现在14:00左右,净光合速率值为15.04 μmol·m-2·s-1,约为大峰值的78.62%,此时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Pn)与主要影响因子光合有效辐射(PAR),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呈正相关,与大气CO2浓度(Ca),胞间CO2浓度(Ci)呈负相关.结论:金荞麦为气孔限制型植物,Pn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大气温度是影响金养麦叶片Pn的主要影响因子.

  • 苗族药红禾麻黄酮类成分与环境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作者:邹淑涵;陈胤睿;徐文芬;何顺志;王波

    目的:建立苗族药红禾麻药材中黄酮类成分槲皮黄酮-3-芸香苷·芦丁含量测定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影响红禾麻药材品质产地差异性的主要环境因子,探讨环境因子对红禾麻药材品质形成机制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以槲皮黄酮-3-芸香苷·芦丁为对照品,流动相乙腈-甲醇-水(15∶ 15∶70),检测波长360 nm,测定不同产地红禾麻药材中槲皮黄酮-3-芸香苷·芦丁的含量;采用土壤养分测定仪测定不同红禾麻产地土壤中的铵态氮、速效磷、有效钾、pH和水分;通过距产地较近的气象部门查询和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海拔表等测定地理气候因子,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槲皮黄酮-3-芸香苷·芦丁含量与气候及土壤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产地红禾麻药材槲皮黄酮-3-芸香苷·芦丁在0.094 6 ~4.969 mg·g-1,地理气候因子对红禾麻药材中槲皮黄酮-3-芸香苷·芦丁含量的积累影响较大.结论:建立的红禾麻药材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行,可作为红禾麻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并且通过对红禾麻中槲皮黄酮-3-芸香苷·芦丁含量与环境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明确了主导环境因子,为该药材的优良种质资源筛选及GAP规范化种植提供前期研究基础,同时也为苗药红禾麻药材质量标准的提升提供了实验依据.

  • 野葛叶片光合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

    作者:周红英;王建华;房信胜;薛永峰;朱海芳;董其亭;蔡爱民;付志文;王玲

    目的:研究野葛叶片光合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方法:用英国产Ciras-Ⅱ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野葛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以及环境因子的日变化.结果:野葛叶片的表观光量子速率0.017 3μmol CO2·μmol-1photon,暗呼吸速率2.933 3 μmol·m-2·s-1,光补偿点180 μmol·m-2·s-1,光饱和点1 600μmol·m-2·s-1;羧化效率0.033 8 μmol·m-2·s-1,光呼吸速率2.5 μmol·m-2·s-1,CO2补偿点100 μmol·mol-1,CO2饱和点1 600μmol·mol-1.结论:光量子通量密度、叶片CO2浓度和叶片温度是影响野葛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 毛脉酸模次生代谢产物动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振月;王宗权;左月明;李瑞明;康毅华;崔红花

    植物的次生代谢是植物在长期进化中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产生和变化比初生代谢产物与环境有着更强的相关性和对应性.关于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与环境关系的探索和阐明,既有利于提高资源植物生物工程的效率和质量,也有助于传统中药药源植物的标准化和目标化种植[1].

  • 环境因子与远志脂溶性和水溶性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房敏峰;吴洋;岳明;唐文婷;付艳婷;赵桂仿

    目的 分析环境因子与远志脂溶性成分及水溶性成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18个产地的远志药材,分别用石油醚提取其脂溶性成分并经GC-MS分析;50%甲醇提取其水溶性成分并经LC-MS分析;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查阅文献,获取远志生长地的环境因子数据;在此基础上,应用SPSS 18.0软件分析生态因子与远志脂溶性成分、水溶性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远志脂溶性成分含量与7月均温、1月均温呈线性关系;远志水溶性成分含量与年均气温、纬度、年均降水量呈线性关系.结论 对远志总脂溶性成分积累影响大的是7月均温,其次是1月均温;每个组分其影响因子也不尽相同.影响远志水溶性成分含量的主要地理气候因子是年均气温、纬度及年均降水量.该研究为远志栽培及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 环境因子对紫苏籽粒产量及品质性状影响研究

    作者:沈奇;赵继献;邱雪柏;商志伟;王仙萍;杨森;徐静;陈士林

    为了探明不同环境因子对紫苏籽粒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寻找影响紫苏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及内在规律.该研究收集了贵州省6个生态区域中紫苏生育期内主要环境因子数据,与15个紫苏品系的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栽培环境对各紫苏品系的产量及品质影响显著.栽培环境对产量构成因素中主穗果数,单株穗数,株高,主穗长度,生育期及千粒重的影响作用依次递减.各环境因子中,纬度与紫苏产量,生育期,株高及单株穗数呈现正相关,与主穗长度及主穗果数呈现负相关.海拔与紫苏生育期呈负相关.紫苏产量随海拔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海拔为800 m,产量达到高值.经度除与紫苏株高呈正相关,与主穗长度呈现负相关,对其他产量指标影响趋势不一致.日照长度,积温均温及降雨量3个主要的气相因子对不同紫苏品系产量影响趋势不一致.其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日照时间与株高成负相关,积温与均温与株高呈正相关,与主穗长度呈负相关,降雨量与生育期,株高,单株穗数呈负相关.栽培环境对油脂成分影响作用以油酸,硬脂酸,亚油酸,α-亚麻酸,棕榈酸及含油量依次递减.相关性分析表明含油量与棕榈酸含量及亚油酸含量呈现显著的负相关,与亚麻酸含量间呈现正相关.脂肪酸成分间,紫苏种子中α-亚麻酸含量与其他脂肪酸成分均呈现显著负相关,而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之间均呈现显著正相关.不同环境因子对紫苏品质的影响如下:含油量与海拔及日照时间表现为正相关.α-亚麻酸含量与经度,纬度,积温及均温呈现负相关,与海拔,日照时间及降雨量呈现正相关,而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含量与这些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与α-亚麻酸含量的情况相反.该研究详细探讨了环境因子对紫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紫苏生态种植技术及道地性研究提供依据.

  • 气候环境变化对冬虫夏草产量的影响与虫草产量预测模型研究

    作者:朱寿东;黄璐琦;郭兰萍;马兴田;郝庆秀;乐智勇;张小波;杨光;张燕;陈美兰

    冬虫夏草是我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其道地产区是青藏高原那曲、昌都,青海玉树等地区.近10年,虫草资源在盲目和过度的采挖中已经到达临界点,如何加快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冬虫夏草这一宝贵资源,已提到了冬虫夏草研究和利用的重要议事日程.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比其他地区具有超前变化趋势,这意味着冬虫夏草种群的分布和演化与其他种群比起来更明显和剧烈,该文基于RS(remote sensing,遥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利用雪线高程,采收期(4,5月)的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长等环境因子和虫草产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加权几何平均模型,在每年的6月上旬预测当年的虫草产量,经过检验,该模型的精度可达82.16%以上.该研究可为虫草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

  • 环境因子对黄芩光合生理和黄酮成分影响研究

    作者:张永刚;韩梅;姜雪;赵胜楠;杨利民

    探讨环境因子与光合作用对黄芩生长发育和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观测黄芩花果期光合生理指标、黄芩黄酮类成分日变化,记录环境参数.采用通径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光合有效辐射(PAR),土壤含水量(SWC)是影响黄芩光合作用的重要环境因子.SWC,RH,Ca是影响黄芩苷含量重要环境因子,PAR,大气压力(Po),大气温度(Ta)是影响黄芩素含量的重要环境因子.为有针对性的开展环境因子调控,实现黄芩的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

  • 论自然环境因子变化对中药药性形成的影响

    作者:唐仕欢;杨洪军;黄璐琦

    中药药性是中药理论的核心,是根据中医传统认识,与疗效有关的药物的性质或属性.药性功效的发挥是通过药材得以体现的,而药材的形成受到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药物生长的温度、湿度、降水、风、地形、土壤、微生物等因素.本文从中药药性形成的历代医籍考证入手,结合现代研究的认识和结果,剖析了中药生成禀受元素与自然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探讨自然环境因子的变化对中药药性形成的影响,指出中药药性是中药秉承了自然环境中各元素的变化而形成的,是气候、土壤、生物、地形等各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 基于MaxEnt和ArcGIS的吉林省穿龙薯蓣分布区划研究

    作者:王哲;李波;肖井雷;姜大成

    针对穿龙薯蓣资源保护和人工栽培区选择的实际问题,通过对吉林省内穿龙薯蓣进行实地调查,运用MaxEnt模型和GIS技术,筛选出影响穿龙薯蓣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并对穿龙薯蓣进行分布区划研究,绘制吉林省穿龙薯蓣分布区划图.MaxEnt模型研究发现温度季节性变化的标准差、10月份降水量等6项主要环境因子对穿龙薯蓣的生长适宜度影响大,生长适宜度数值范围为4.612 08×10-6 ~0.544 31,利用分位数法对穿龙薯蓣进行分布区划,划分为高适生区、中适生区、低适生区和不适生区4部分.其中高适生区集中在吉林省中部和南部地区,总面积47 988 km2.利用ArcGIS提取采样点的环境因子,统计主要环境因子在各适宜区内的数值情况.该研究绘制的吉林省穿龙薯蓣分布区划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为明确适合穿龙薯蓣生长的自然环境,也为开展穿龙薯蓣资源的保护和栽培区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 秦艽药材的品质区划研究

    作者:卢有媛;张小波;杨燕梅;马晓辉;朱田田;余晓晖;晋玲

    通过文献查阅,明确中药秦艽分布信息,实地采集秦艽药材79份.基于采样信息,利用秦艽药材指标成分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回归模型,结合MaxEnt对生态适宜区的预测结果和指标成分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应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秦艽药材的品质进行空间分布估算.结果显示,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中部及西藏东南部秦艽药材综合品质较高.研究结果与秦艽药材的产区一致,可以为秦艽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四川省猪苓适宜性分布范围研究

    作者:张优;王娟;张杰;彭文甫;徐新良;方清茂

    猪苓是我国重要的中医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猪苓的适宜分布区域进行研究,为确定其种植产区及合理规划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基于TM,ETM+影像、DEM数据,提取林地、海拔高程、坡度、坡向、气温、降水、土壤等影响猪苓生长发育的关键生态因子,利用GIS技术对四川省猪苓的生态适宜性进行分析,并结合野外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四川省猪苓资源适宜性分布面积为276.214 4 km2,主要分布在平武县、北川县、理县、盐源县、西昌市、德昌县、盐边县、米易县、会东县、攀枝花市等县市,适宜性分布面积占该区面积的0.143 3%;根据相关文献资料与野外实地调研,通过GIS技术分析所得结果与猪苓资源的实际分布地区较符合,说明基于遥感和GIS技术提取猪苓资源的适宜性分布区域是可行的.

  • 中药秦艽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

    作者:卢有媛;杨燕梅;马晓辉;张小波;朱寿东;晋玲

    为了预测中药秦艽在我国的生态适宜区分布,寻找影响适宜性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该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及网络共享平台数据获取313份秦艽、186份麻花艽、343份小秦艽和131份粗茎秦艽的分布信息,利用MaxEnt模型和ArcGIS技术,综合55项环境因子,分析影响中药秦艽生态适宜性的主要环境因子.分别分析影响4个种的主要环境因子后认为,降水量和海拔对4个种生态适宜性分布均产生主要影响.秦艽生态适宜区主要集中甘肃南部、山西全省、陕西中部和青海东部;麻花艽生态适宜区主要集中在甘肃西南部、青海东部、四川北部及西北部和西藏东部;小秦艽生态适宜区主要集中在甘肃西南及南部、青海东部、山西全省和陕西北部;粗茎秦艽生态适宜区主要集中在四川和云南北部,西藏东部、甘肃南部和青海东部也有分布.秦艽药材的生态适宜性区划结果与每种来源的秦艽实际分布相一致.该研究可以为中药秦艽野生资源的收集、保护和栽培区域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围湿地钉螺孳生地分布的遥感动态监测

    作者:饶滴滴;胡飞;卢成芳;吕尚标;林丹丹;刘影

    目的 研究近年来受长期低枯水位影响下的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钉螺孳生地时空分布. 方法 基于2015年10月-12月查获的螺情数据,结合2015年10月11日Landsat8OLI遥感影像反演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鄱阳湖湖区湖底地形(DEM),应用相关性分析法研究鄱阳湖湖区螺情与NDVI和DEM之间的关系;根据活螺平均密度在NDVI和DEM的分布规律,获得出钉螺孳生地分布的NDVI和DEM阈值范围,利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法对研究区内8个时相的Sentinel-2A光学遥感影像进行钉螺孳生地提取并分析其特征. 结果 鄱阳湖湖区2015年秋季活螺平均密度与NDVI呈正相关性(r=0.665,P<0.01),与DEM呈负相关性为(r=-0.620,P<0.01);有螺框出现率与NDVI呈正相关性(r=0.742,P<0.01),与DEM呈负相关性(r=-0.632,P<0.01).钉螺密度随着植被指数(NDVI)的增大而上升,8.5~11 m高程为钉螺孳生的扩张区域. 结论 鄱阳湖湖区洲滩植被与钉螺孳生区呈现向洲滩低高程区域缓慢扩张的趋势,8.5~11 m高程为钉螺孳生的扩张区域.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钉螺孳生地时空变化与同时期星子站水位显著相关,星子站水位越低洲滩出露越多,钉螺孳生区范围月大.

82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