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研究

    作者:刘佳;徐援;宁志伟;苗莉;胡延晋;王广

    选取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根据血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分为维生素D正常组(≥30 ng/ml) 18例、不足组(20~ <30 ng/ml) 34例、缺乏组(10~<20 ng/ml)46例及严重缺乏组(<10 ng/ml) 82例.结果显示,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的TT3、FT3、FT3/FT4比值及TSH水平均明显高于维生素D正常组.经校正性别、年龄及体重指数后,血25(OH)D水平与TSH呈负相关(r=-0.207,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25(OH)D是预测TSH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β=-0.201,P<0.05),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与甲状腺功能相关.

  • 维生素D缺乏与危重症

    作者:胡杰妤;罗佐杰

    近年来研究发现维生素D不仅是调节钙磷代谢、保持骨骼健康的关键因子,还具有免疫调节、抗增殖、诱导分化和促进凋亡的作用.危重患者是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维生素D缺乏与疾病严重程度和不良后果相关.维生素D的生物多效性决定了其在遏制危重病发生发展中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有望成为危重患者的辅助治疗手段.

  • 危重患者维生素D缺乏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胡杰妤;陈朝彦;覃桦;锁颖君;罗佐杰

    目的 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患者不同水平的25-羟维生素D[25(OH)D]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检测216例入住内科ICU危重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比较25(OH)D充足组、25(OH)D不足组、25 (OH)D缺乏组组间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ICU留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主要生化指标和住院病死率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70.8%的ICU患者出现血清25(OH)D水平下降,其中缺乏组、不足组、充足组分别占44.0%、26.8%、29.2%.维生素D缺乏组APACHEⅡ评分较高[缺乏组25 (20,28)分,不足组22(17,26)分,充足组19(18,20)分,P<0.01],血培养阳性率高(缺乏组18.9%,不足组13.8%,充足组3.2%,P=0.01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高(缺乏组48.4%,不足组43.1%,充足组25.4%,P=0.025),住院病死率高(缺乏组40%,不足组24.1%,充足组15.9%,P=0.003).血清25(OH)D水平与APACHEⅡ评分、住院病死率呈显著负相关(分别r=-0.325,P<0.01;r=-0.276,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维生素D缺乏(OR=3.005,95% CI 1.321~6.875,P=0.008)是影响危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CU患者维生素D缺乏的发生率高;维生素D缺乏与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可能是影响疾病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 维生素D结合蛋白基因rs2282679 A/C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的关系

    作者:张雷;李利华;潘绍义;尹雪艳

    本研究在1216名受检者中探讨维生素D结合蛋白基因rs2282679A/C多态性与维生素D水平及维生素D缺乏之间的关系.运用标准化问卷收集饮酒、吸烟、药物服用史等,并使用放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25 (OH) D].抽提DNA,以SNaPshot方法检测维生素D结合蛋白基因型.1216名受检者包括457名女性(37.6%),478名受检者(39.3%)为维生素D缺乏[25 (OH) D<50nmol/L],386名受检者(31.7%)为超重/肥胖.维生素D结合蛋白CC、AC、AA三个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8.7%、41.0%和50.3%;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维生素D正常者及维生素D缺乏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在调整协变量前后,CC、AC、AA三个基因型之间25 (OH)D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整个研究人群相比,AA型维生素D缺乏的患病风险低22%(OR=0.78,95%CI0.65~0.93,P=0.006).和CC型相比,AA型维生素D缺乏的患病风险低36%(OR=0.64,95% CI0.42 ~ 0.98,P=0.006);AC型和CC型相比,维生素D缺乏患病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7,95%CI0.57 ~1.34,P=0.53).总之,维生素D结合蛋白rs2282679A/C多态性与血清25 (OH)D水平和维生素D缺乏的患病风险显著相关.

  • 维生素D缺乏导致勃起功能障碍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龙皓(综述);姜睿(审校)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指阴茎无法达到或维持一定的勃起程度以完成满意的性生活,已成为严重影响中年男性生活质量的全球性健康问题,1995年世界上有超过1.52亿的ED患者,预计到2025年,ED 患者的人数将达到3.22亿。血管内皮功能损害是导致ED的重要因素[1]。维生素D缺乏可能通过直接抑制内皮细胞功能,或者通过诱导高血压、糖尿病、免疫/炎症反应、血管钙化等的产生而间接抑制内皮细胞功能,除此之外,还可通过抑制男性性腺功能,终导致ED。本文就维生素D缺乏导致ED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AGREEⅡ评价9个儿童青少年维生素D临床实践指南及推荐意见共识和差异

    作者:李卫国;李宇宁;张秀敏;周晓菊

    目的 使用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Ⅱ(AGREEⅡ)评价儿童青少年维生素D(VD)临床实践指南(VD指南),反映目前儿童青少年补充VD的基本共识和存在的争议.方法 制定VD指南的纳入标准和检索策略,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美国国立指南文库(NGC)、指南国际网络(G-I-N)等相关指南数据库,按纳入标准纳入有关儿童青少年VD指南,提取和描述VD指南AGREEⅡ评价信息,使用AGREEⅡ评价纳入指南质量,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进行评价员间一致性检验.分析比较不同VD指南推荐内容的共识和差异.结果 共纳入9篇VD指南,分别来自美国、中国、加拿大、法国、波兰和澳大利亚/新西兰.发表年度从2006至2012年.3篇为循证指南,其中2篇采用GRADE证据分级系统,1篇采用AHRQ证据分级系统;其余6篇为非循证指南.①指南质量经AGREEⅡ评分显示:6大领域的评分中,范围和目的 、清晰性和应用性的总体平均得分均>50%,指南制定的参与人员、制定的严谨性和编辑的独立性有待加强(平均得分分别为48%、42%和28%);循证指南在指南的参与人员、制定的严谨性、编辑的独立性方面优于非循证指南.②总体归纳不同VD指南之间在推荐内容上有5个方面的主要差异.VD预防建议:各指南基本认同的是0~1岁婴儿400 IU·d-1的VD缺乏预防量是安全的;VD治疗建议:美国(ES)指南推荐2 000 IU·d-1(1~18岁),维持6周;阳光照射:美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指南持不同推荐意见;VD2或VD3:不同指南推荐意见不同;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各指南基本认同25OHD水平<30 nmol·L-1时,佝偻病的患病率增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各指南推荐这一人群要注意及时补充VD,或维持适宜的25OHD水平.结论 ①纳入VD指南整体质量仍有待提高.循证指南质量在指南的参与人员、制定的严谨性、编辑独立性方面优于非循证指南.②纳入VD指南推荐内容虽有一定的差异,但对于0~18岁人群400 IU·d-1的VD缺乏预防量被认为是安全的剂量.③中国VD指南推荐内容参考了国外高质量的指南,改编和制定国内高质量的指南迫在眉睫.

  • 上海地区健康成年人25羟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

    作者:汪纯;刘玉娟;肖文金;胡云秋;李淼;章振林

    目的 通过测定452名上海市健康成年人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和骨密度,分析目前上海地区健康成年人的维生素D状况,并评价其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于2010年1-4月采集受试者的血清后,采用竞争性放射免疫分析的方法 测定血清25OHD水平,并同时应用双能X线吸收仪(DXA)测定L1~4及髋部骨密度.根据血清25OHD水平分为维生素D严重缺乏(<10 ng/mL)、缺乏(≥10且<20 ng/mL)、不足(≥20且<30 ng/mL)和充足(≥30 ng/mL)4组.根据年龄分为<50岁组、≥50且<70岁组和≥70岁组.结果 389名女性受试者中,维生素D严重缺乏83名(21.3%),缺乏200名(51.4%),不足70名(18.0%),充足仅36名(9.3%);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的股骨颈骨密度为(0.694±0.112)g/cm2,显著低于维生素D缺乏组的(0.732±0.128)g/cm2(P=0.020);不同血清25OHD水平组间L1~4、大转子区、转子间及全髋部骨密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性≥50且<70岁组的血清25OHD水平为(16.88±12.65)ng/mL,显著低于≥70岁组的(20.02±1 6.37)ng/mL(P=0.033);<50岁组的L1~4骨密度显著高于≥50且<70岁组和≥70岁组(P值均<0.01);随着年龄的增长,股骨颈、大转子区、转子间和全髋部骨密度逐渐降低,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63名男性受试者中,维生素D严重缺乏13名(20.6%),缺乏32名(50.8%),不足11名(17.5%),充足仅7名(11.1%),不同血清25OHD水平组间L1~4、股骨颈、大转子区、转子间和全髋部骨密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性≥70岁组的L1~4骨密度为(1.079±0.316)g/cm2,显著高于≥50且<70岁组的(0.977±0.152)g/cm2(P=0.041).结论 在中国上海健康成年人群中存在严重的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状况,维生素D的状态与骨密度可能无直接关联,必须进一步进行大样本的研究来探讨维生素D与骨质疏松症及骨折的关系.

  • 小剂量锌剂对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影响

    作者:王善用;陈盈

    目的 观察小剂量锌剂对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影响.方法 对确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患儿157例(其中血清锌水平低下32例)随机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和对照组,3组均给予维生素D、钙剂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1组加服小剂量锌剂,观察2组仅对血清锌水平低下者加服小剂量锌剂.结果 3组在烦躁、多汗等症状消失时间,血清25-(OH)D3、碱性磷酸酶(AKP)、腕X线片复常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小剂量锌剂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瘘病能显著提高疗效.

  • 新生儿脐带血维生素D水平及意义

    作者:李媛;吴晓萍;张蕾;黄云倩

    维生素D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脂溶性维生素之一,主要起到促进肠道钙磷吸收、调节人体细胞功能、维持骨骼健康等作用.缺乏维生素D可以影响机体骨代谢,导致各种骨疾病的发生;同时,维生素D缺乏还与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等的发生相关[1-2].新生儿出生前各种营养均来源于母体,孕妇维生素D水平不足,直接影响新生儿脐带血25-(OH)D的含量[3-5].本研究对本院夏季、冬季分娩新生儿脐带血维生素D水平进行测定及分析,现报告如下.

  • 新生儿早期早产儿补充维生素D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张锦琪;黄晓英;孙晓玄

    佝偻病是早发生于幼儿时期因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的钙磷代谢异常,以骨骼不正常发育为特征的疾病[1].维生素D不仅可调节钙磷代谢,预防儿童佝偻病的发生,还与许多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相关[2-4].血清中维生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25-羟维生素D[25(OH) D],是反映体内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佳指标[5].本研究对206例新生儿进行维生素D水平检查,根据相应的营养状况指导补充维生素D,现报告如下.

  • 大连地区部分成年病人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调查

    作者:庄媛媛;于英慧;张鑫;丁文军

    目的:了解大连市区成人维生素D营养状况. 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我院营养门诊病人首次测定的25(OH)D结果进行收集和分析. 结果:共395例病人的25(OH)D结果纳入分析,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为(15.05±9.36)ng/ml,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率分别为30.63%和63.04%.在冬春季(n=190)和夏秋季(n=205)的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为(12.89±8.12)ng/ml和(17.06±9.98) ng/ml,维生素D缺乏率分别为40%和21.95%,维生素D不足率分别为55.26%和70.24%;血清25(OH)D水平存在季节性差异(P<0.01). 结论:大连市居民成人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比例较高,需要加强干预.

  • 维生素D与脑梗死

    作者:张文婧;苏志强

    维生素D是一组类固醇激素.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维生素D与脑梗死的发病率、梗死严重程度和功能转归有关.除通过间接影响血管危险因素外,维生素D还可通过抑制脑梗死后的炎症和氧化应激起到直接的保护作用.

  • 维生素D与缺血性卒中

    作者:刘永胜;潘旭东;赵洪芹

    维生素 D 是一种类固醇衍生物,具有调节钙磷代谢的作用。随着医学的发展,维生素D 在其他方面的作用,例如调节血压、血糖、神经保护、免疫等,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大量研究显示,维生素 D 水平与缺血性卒中发病和转归密切相关。此外,也有研究者从基因角度对维生素 D 与卒中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不过,现有的研究结果不甚一致,维生素 D 与缺血性卒中的联系尚不明确。本文对近年来维生素 D 及维生素 D 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发病、转归和危险因素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 补充维生素D对伴有维生素D缺乏的青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的影响

    作者:王凯;荣良群;魏秀娥;陶中海;肖利杰

    目的 探讨补充维生素D对伴有维生素D缺乏的青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 采取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连续选取青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维生素D缺乏定义为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 25(OH)D]≤50 nmol/L.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伴有维生素D缺乏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不予针对维生素D缺乏的药物干预,干预组给予每日口服阿法骨化醇0.5 μg.治疗1年后再次复查25(OH)D水平,监测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估功能转归,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结果 在176例青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94例(53.41%)伴有维生素D缺乏者被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各47例.随访结束时,干预组转归良好率(82.98%对63.83%;χ2=4.414,P=0.036)和血清25(OH)D水平[(85.83±10.53)nmol/L对(39.10±11.18)nmol/L;t=20.860,P<0.001]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随访期间,2组均无失访和死亡事件,干预组仅见2例恶心,1例头昏,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8%.结论 补充维生素D可提高伴有维生素D缺乏的青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改善功能转归.

  • 脊柱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维生素D含量的临床分析

    作者:翁峰标;张建伟;凡进;李青青;余利鹏;殷国勇

    目的:研究脊柱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维生素D的浓度,分析缺乏维生素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03例手术患者,术前均常规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浓度,以25(OH)D≥32 ng/mL评定为患者血清维生素D的含量正常,25(OH)D≥20 ng/mL且<32 ng/mL为维生素D含量不足,<20 ng/mL为维生素D含量缺乏.结果:503例脊柱外科手术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的比率分别为71.4%和23.9%,女性患者维生素D缺乏的比例较男性患者高(P<0.001);BMI增大(氏0.009)和吸烟(P<0.001)患者维生素D缺乏的比例更高;月份分析中,维生素D缺乏比例低为9月份(44.8%),高为1月份(90.6%);季度分析中,患者维生素D含量冬季低,秋季高(P=0.001);年龄、骨密度与维生素D的含量无显著相关性.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女性(P<0.001)、吸烟(P=0.005)、冬季(P=0.001)是维生素D缺乏的潜在危险因素.结论:脊柱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存在严重的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可能影响患者的手术预后,需要加强对脊柱外科患者术前维生素D含量的筛查和治疗.

  • 中老年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甲状腺自身免疫病

    作者:张青青;孙敏;王知笑;付麒;施云;杨帆;郑帅;徐晶晶;黄晓萍

    目的:评估中老年人群甲状腺自身免疫与不同程度25羟-维生素D[25(OH)D]缺乏的关系.方法:研究纳入2 374例中老年人,检测血清25(OH)D及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比较甲状腺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间25(OH)D水平及25(OH)D缺乏比例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25(OH)D水平及25(OH)D缺乏对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影响.结果:女性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比例以及25(OH)D缺乏比例显著高于男性;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组25(OH)D水平显著低于血清TPOAb阴性组;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组血清25(OH)D< 50 nmol/L的比例显著高于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组;在矫正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血清FT3和FT4后,血清25(OH)D< 50 nmol/L是TPOAb阳性及TPOAb和(或)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313和1.287.结论: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人群维生素D缺乏[25(OH)D< 50 nmol/L]比例较高,25(OH)D< 50 nmol/L是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危险因素.

  •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骨碱性磷酸酶测定及临床意义

    作者:孙惠娟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与维生素D缺乏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儿科住院的11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按血BALP结果分为3组,正常组(< 200 U/L)18例,维生素D缺乏亚临床状态组(200~250 U/L)33例,佝偻病组(>250 U/L)67例.对3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进行比较.结果:11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BALP正常的18例(15.3%),BALP 200~250 U/L的33例(28%),BALP> 250 U/L的67例(56.7%).毛细支气管炎合并佝偻病患儿住院时间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较正常组及维生素D缺乏亚临床状态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常常合并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可致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程延长,在临床上应加强对这个年龄段维生素D缺乏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 孕鼠维生素D缺乏对子鼠骨发育相关基因BMP-2、Cbfal、Dmp1表达的影响

    作者:吴越;李婵娟;周晓玉;刘晓梅;张翔

    目的:研究大鼠孕期维生素D缺乏对其子鼠骨发育相关基因BMP-2、Cbfa1、Dmp1表达的影响.方法:成熟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各18只,模型组以不含维生素D的大鼠饲料避光喂养,对照组以标准饲料正常光照喂养.两周后与成熟SD雄性大鼠交配,分别取孕20天(E20 d)、生后1天(B1 d)和生后7天(B7 d)子鼠左侧股骨.通过Real-TimePCR方法分别比较模型组和对照组胚胎和新生鼠长骨中BMP-2、Cbfa1、Dmp1基冈在3个时间点表达的差异.结果:BMP-2 mRNA、Cbfa1 mRNA及Dmp1 mRNA在E20 d、B1 d和B7 d的表达,模型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P-2、Cbfa1、Dmp1均为骨发育相关基因,孕鼠维生素D缺乏可下调子鼠长骨中BMP-2、Cbfa1、Dmp1的表达水平,从而可能影响子鼠骨骼的发育.

  • 孕鼠维生素D缺乏对子鼠长骨维生素D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吴越;周晓玉;李婵娟

    目的:研究大鼠孕期维生素D(VitD)缺乏对其子鼠长骨中维生索D受体(VD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成熟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各18只,模型组以不含VitD的大鼠饲料避光喂养,对照组以标准饲料正常光照喂养.2周后与成熟SD雄性大鼠交配,分别取孕20天(E20d)、生后1天(B1d)和生后7天(B7d)子鼠左侧股骨.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子鼠股骨VDR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VDR蛋白在E20d、B1d和B7d子鼠股骨的表达量,模型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孕鼠VitD缺乏可下调子鼠长骨VDR蛋白表达水平,可能为子鼠骨骼发育不良机制之一.

  • 维生素D缺乏对大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的影响

    作者:顾海燕;赵德育

    目的:研究维生素D(vitamin D,Vit D)缺乏对哮喘模型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6只(体重150 g左右),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it D缺乏模型组,每组8只,对照组予正常光照及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予以避光、不含Vit D的饲料喂养,4周后同时用卵清蛋白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动物模型.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ial 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进行细胞计数;取肺组织石蜡包埋切片,观察气道炎症情况.结果:Vit D缺乏组的BALF中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VitD缺乏组的肺部病理改变程度较对照组更为严重.结论:VitD缺乏加重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病变程度.

312 条记录 8/16 页 « 12...567891011...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