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皮软组织和经皮经血管双介入治疗血管间软组织异物损伤

    作者:杨秀军;邢光富;李巍;史常文

    目的 探讨经皮软组织和经皮经血管双介入治疗大血管间软组织异物的可行性.方法 对6例经CTA确诊的大血管间金属异物(1例合并创伤性假性动脉瘤)进行双介入治疗.局麻后于电视透视导向下经皮经腔定位异物旁血管后,经皮软组织介入钳取异物.结果 异物位于大腿上部3枚、肘窝1枚、前臂2枚,长径3~10 mm、短径1~2 mm,与毗邻大血管间距0~2mm.成功取出所有异物,术中总透视时间5~9 min、总出血量5~10 ml,对较小动脉瘤未予治疗,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软组织和经皮经血管双介入治疗血管间软组织异物技术可行,为伴血管损伤的血管间软组织异物损伤患者的一站式微创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 自由解剖切面联合容积对比成像评估未育女性肛提肌裂孔

    作者:王萍平;汪龙霞;李晨;郭翠霞;汪华

    目的 联合应用自由解剖切面(Omniview)与容积对比成像(VCI)技术观察和测量未育女性肛提肌裂孔.方法 对60例年轻未育女性于静息状态下行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脱机分析图像数据.由2名医师应用Omniview联合VCI(Omniview-VCI)模式测量肛提肌裂孔的前后径、左右径及面积.并由其中1名医师应用三维重建渲染(Render)模式测量肛提肌裂孔各测量值.统计分析两种成像模式下各测量值的差异并评价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两种成像模式下肛提肌裂孔各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肛提肌裂孔各测值的相关系数均>0.8.结论 Omniview-VCI技术是评估女性肛提肌裂孔方便可靠的影像学方法.

  •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质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晨;史铁梅;周铮;牛旺;张原溪

    甲状腺结节为颈部常见疾病,超声是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常用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反映甲状腺结节内部血管分布及血流情况,且三维超声等新技术的发展也增加了鉴别诊断的准确率.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1-PDUS)可反映结节内部血流信息,比二维断面血流显示更加精确,并且可以定性、定量判断结节内部血流情况,为临床判断甲状腺结节性质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 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研究进展

    作者:徐盼;周爱云

    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可在三维空间内追踪心肌运动轨迹,方便、无创、可重复地获得心脏各种应变和旋转参数,对评价心功能有重要价值.本文就3D-STI的概念及其优势、临床应用、局限性和发展前景等进行综述.

  • 三维超声后处理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佟彤;熊奕

    目的 三维超声在产前筛查和诊断某些胎儿畸形中有重要作用.后处理技术是获取ROI的三维容积数据后,根据诊断需要对图像做进一步处理,可依据不同断面对组织结构进行全面分析,增加组织对比度,准确测量胎儿不规则结构的体积和心脏容积,对血管的分布和连接情况进行分析,数据存储后可进行脱机分析.三维超声成像的后处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对三维超声成像的后处理技术模式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 两种相变型多功能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特性比较

    作者:唐琴;朱深银;常淑芳;崔健毓;田中华;孙江川;王志刚;邱峰

    目的 制备包裹吲哚菁绿(ICG)及不同相变材料[全氟正戊烷(PFP)或全氟己烷(PFH)]的两种相变型多功能纳米粒,比较其理化性质、稳定性及体外相变特性.方法 采用改良的双乳化法制备包裹ICG及液态PFP或PFH的乳酸-羟基乙酸(PLGA)纳米粒(分别称为IPNPs、IHNPs),比较两者的一般特性、稳定性及热致相变、光致相变、声致相变和光声成像能力,采用MTT法检测光致相变所需能量的细胞毒性.结果 IPNPs及IHNPs粒径分别为(490.53±36.96)nm及(512.23±38.52)nm,电位分别为(-14.40±1.40)mV及(-13.97±1.61)mV,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者形态、吸收光谱也均无明显差异,于37℃储存24 h均较稳定;IPNPs热致相变、光致相变及声致相变所需能量均低于IHNPs,且IPNPs光声及超声成像增强能力高于IHNPs.经能使IPNPs及IHNPs发生相变的激光能量辐照后,MH7A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5.34±7.96)%,(54.92士6.1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NPs是更适于诊疗一体化应用的多功能纳米粒.

  • 情感障碍脑CT成像表现及临床对照分析

    作者:田树时;董天明

    近年来对于情感障碍的颅脑CT改变国内外已有报道,对于该病的影像学研究目前更受到医学界的关注.为了进一步了解本病脑形态学变化,探讨与临床的关系,本文收集2006年12月至2007年5月住院的60例情感障碍患者和门诊神经症患者的脑CT检查报告,并与临床资料进行了对照分析,报告如下.

  • 超声心动图在鉴别心脏肿瘤与血栓中的应用

    作者:贾梅

    早期发现和准确认识心脏血栓和肿瘤对临床治疗和预后有很重要的意义.超声心动图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心脏疾患的诊断和研究,其成像的特点使病变显示更直观.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心脏血栓与肿瘤鉴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16排螺旋CT减影在头颈部血管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江宾;冉洪明;马晓涵;周琴;陈以福

    目的 探析16排螺旋CT减影技术应用于颈动脉闭塞性病诊断中的评价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进行DSCTA诊断检查的患者临床资料60例,分析检查方法和结果.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DSCTA减影,120支颈动脉均可评价,颈动脉起始段、颅脑内段和外段可评价的血管显示率分别为83.3%、95.8%和100.0%,总体可评价的血管显示率是93.1%;共有54支血管发生病变,轻、中、重度狭窄、完全闭塞的血管比例分别是35.2%、24.1%、22.2%和18.5%.结论 16排螺旋CT减影技术血管造影成像清晰,对于头颈部动脉病变部位、狭窄程度、显示率等评价直观,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 三维CT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及髋臼骨折的临床应用

    作者:毕万利;武乐斌

    三维CT(three 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3DCT),利用计算机将连续的CT横断图像进行重组,形成多种形式的三维图像,3D成像的条件要求较高,常规CT扫描中层厚越薄,层距越短,纵向空间分辨率就越高,三维图像质量也越高,但在纵向上不是连续取样;螺旋CT尤其多层螺旋CT将二维采样改为三维容积采样,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 肝段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程果;郭燕丽

    肝脏的精确分段对于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医学影像学及计算机三维成像技术为临床提供了更多肝段定位的诊断信息,也为寻找更精确的肝段划分法提供了必要的研究手段.本文对肝段影像学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成像 三维 肝段
  • 颅颈动脉三维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作者:蔡颖;陈硕;赵锡海;李澄

    颅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MR管壁成像技术可直接显示动脉管壁的形态学特征,是目前评价颈动脉斑块的佳无创性影像学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三维MR管壁成像技术的发展,其在颅内和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临床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颅颈动脉三维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及其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 基于个体化三维仿真模型的手术规划导引技术在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东文;张彬;原小斌;张旭辉;刘晨

    目的 观察自主研发的个体化三维医学影像重建与导引系统(3D-MIRGS)在后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3例诊断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拟行后腹腔镜手术患者的腹部64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数据导入3D-MIRGS,进行计算机与人工矫正相结合、多时相数据相补充模式下的图像分割、重建及融合,在与传统CT后处理技术(VR)图像对比的基础上根据所获得的肾上腺及瘤体个体化数字模型观察肾上腺中央静脉的走行、毗邻等情况以及瘤体与周围器官的立体解剖关系,制定术前规划,并在术中完成精确实时定位导引.结果 23例患者均由3D-MIRGS成功构建个体化数字模型,与VR图像对比可同期一体化更清晰显示患侧肾上腺中央静脉及瘤体的形态与边界.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成功为23例患者在后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中完成了辅助导引,有效减少了血管探查造成的瘤体激惹,进而避免了术中出现血压大幅波动及出血相关性并发症.结论 3D-MIRGS可在后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前对肾上腺中央静脉做出清晰直观的空间定位诊断,并完成个体化手术方案规划及术中导引,可有效增加嗜铬细胞瘤手术安全性及成功率,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 3D-FS-FLASH序列在肝细胞癌MR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汪剑;陆建平;田建明;王飞;刘崎;王莉;龚建国;金爱国;曾浩

    目的评价MRI三维(3D)FS-FLASH序列诊断肝细胞癌的价值.方法 20名患者28枚病灶运用二维和三维序列行二次动态增强检查.观察各序列对病灶的显示能力,测量信号值,计算对比噪声比(CNR)和增强指数(EI).并对三维资料运用多种方法重建.结果 3D-FS-FLASH动态增强发现病灶28枚,优于二维增强的24枚(P<0.05).二维增强动脉期、T2WI和三维增强动脉期CNR高于二维和三维平扫及增强实质期(P<0.001).三维序列中病灶的EI>二维序列病灶EI>三维序列肝实质EI>二维序列肝实质EI (P<0.001).经重建,5枚病灶可显示供血动脉,1枚显示引流静脉,1例静脉曲张避免了误诊为肿瘤.结论 3D-FS-FLASH动态增强扫描不但诊断肝细胞癌优于2D序列,还能提供更多有价值信息.

  • 实时三维超声诊断经阴道无张力尿道悬吊术后吊带张力过高1例

    作者:曹韵清;黄伟俊;温影红;甄朝炯;李凤

    患者女,51岁,孕4产2,因压力性尿失禁于我院接受经阴道无张力尿道悬吊术(tension-free vaginal tape procedure,TVT),术后15个月以“腹压增加时溢尿,尿不尽,进行性排尿困难”再次就诊.查体:咳嗽时1 ml尿液自尿道口溢出.实验室检查:尿液白细胞计数26/μl,菌培养呈阳性;尿动力学检查示膀胱出口梗阻;尿垫试验结果为173.70 g,棉签试验阳性.尿道造影示尿道中下段狭窄.实时三维超声:静息状态下膀胱内残余尿量约18 ml,逼尿肌厚度约6 mm;尿道中下段后方见高回声TVT吊带(图1A);行瓦氏动作时,膀胱颈下移约25 mm,尿道内口漏斗化(图1B),吊带呈高张力(“U”形),其中段紧贴尿道后壁,尿道局部受压变形(图1C).

  • SARS患者合并肺纤维化的影像学随访

    作者:陆普选;杨桂林;余卫业;蒋小玲;朱文科;江捍平;周伯平

    目的探讨SARS患者并发肺纤维化的程度和发生率.方法对确诊的44例SARS患者进行影像学随访观察,包括摄胸部X线及CT扫描检查.结果44例SARS患者中,24例在住院时期有不同程度的肺部纤维化改变,其中19例重症病例中15例出现肺纤维化,25例普通型中9例并发肺纤维化(P<0.05).出院时,12例(27%)存在肺纤维化.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分别有5例(11%)、3例(6%)、2例(4%)及2例(4%)两肺见纤维条索状影.结论肺纤维化是SARS患者较常见的并发症,重症较普通型者易发生肺纤维化,而且程度较重,吸收慢.

  • 乳腺肿块血管结构的超声三维灰阶容积、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及灰阶血流成像表现

    作者:江泉;赵玉华;张渊;张婉莹;陈剑;何竹;张云霄

    目的 探讨乳腺肿块血管结构的三维超声成像表现及特征.方法 用超声三维灰阶容积成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或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及灰阶血流(B-Flow)成像检查50例乳腺病变,动态观察病灶形态、血管结构及分布.结果 容积成像中,"汇聚征"为恶性肿瘤主要特征,其中典型"汇聚征"占75.00%(15/20),不典型占15.00%(3/20);CDE及B-Flow示血管结构以病灶为中心,主干有分支,血管分支局部增多;血管明显增生25.00%,中等增生40.00%,少量增生35.00%.良性肿瘤、炎症病变亦可出现"汇聚征"(2/30,6.67%).良性肿瘤血管进入肿块内分支细密,动静脉伴行,血流丰富;明显增生26.32%,中度和少许增生各36.84%.乳腺其他病变血管增粗,血管显著增生达80.00%.结论 乳腺良恶性肿瘤、炎性病变超声三维成像表现为"汇聚征",血管结构不同程度增生;B-Flow血管纹理清楚、真实、自然,对乳腺疾病诊断有一定价值.

  • 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评估乳腺癌预后

    作者:顾胜利;陈亚青;蒋珺;徐依耑;管雯斌

    目的 探讨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3D-CPA)评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8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3D-CPA资料,获取并比较预后相关指标不同的肿瘤间3D-CPA参数,包括肿瘤内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和血管-血流指数(VFI)差异.结果 直径>2 cm、病理Ⅲ级、伴腋窝淋巴结转移、孕激素受体(PR)表达阴性肿瘤,其VI值高于直径≤2 cm、病理Ⅱ级、无腋窝淋巴结转移和PR表达阳性肿瘤(P均<0.05);直径>2 cm、雌激素受体(ER)表达阴性肿瘤FI值高于直径≤2 cm、ER表达阳性肿瘤(P均<0.05);直径>2 cm、病理Ⅲ级、PR表达阴性肿瘤VFI值高于直径≤2 cm、病理Ⅱ级和PR表达阳性肿瘤(P均<0.05);而不同人表皮生长因子-2表达肿瘤间VI、FI和VF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预后相关指标不同的乳腺癌3D-CPA参数存在差异,对预测预后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应变

    作者:芮逸飞;颜紫宁;范莉;冯益萍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DM)患者左心室应变.方法 对30例2型DM患者(DM组)及3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比较两组左心室整体及各节段应变.结果 DM组左心室收缩期整体应变(GS)、整体环向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及整体纵向应变(GLS)均低于对照组(t=2.18、3.27、2.05、3.76,P均<0.05).DM组左心室前壁及侧壁环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前壁基底段、中间段及侧壁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前间隔基底段、前壁基底段和中间段、侧壁中间段和心尖段、下壁心尖段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DM组基底段径向及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低于心尖段,中间段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低于心尖段(P均<0.05).对照组基底段环向、径向及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低于心尖段,中间段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低于心尖段(P均<0.05).结论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用以评价2型DM左心室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的早期改变.

  •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治疗后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改变

    作者:郭英男;冯艳红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并发左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后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改变.方法 收集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重度OSAHS患者4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0),对试验组患者给予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行3D-STI检查,获得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圆周应变(GCS)及整体面积应变(GAS),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仅G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GRS、GCS、G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治疗后LVEF、GLS、GRS、GCS、GAS均较治疗前增大(P均<0.05);且治疗后试验组LVEF、GLS、GRS、GCS、GAS均高于治疗后对照组(P均<0.05).结论 CPAP治疗可有效改善OSAHS患者的心功能;3D-STI技术可准确反映OSAHS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改变.

1458 条记录 6/73 页 « 12345678...727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