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清尿酸水平对代谢性疾病影响的研究

    作者:刘莉;张卿;宋崑;刘艳;崔静;龚晓妍;牛凯军

    目的 评价血清尿酸对多种代谢性疾病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针对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的4种代谢性疾病患者,开展4个队列分析,样本量分别为56 915、47 387、31 431、35 203人;分别平均随访(3.56±2.32)、(3.31±2.24)、(2.70±1.95)、(2.90±1.76)年.基线和随访期检测所有相关变量,包括实验室检查、生活方式问卷和体格检查.血清尿酸五分位水平和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率之间的关系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期内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分别为3.5%、17.6%、33.4%、15.7%.调整了混杂因素后,随着血清尿酸浓度的增高,2型糖尿病发生的风险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1.00、0.82 (0.70,0.95)、0.80 (0.69,0.92)、0.77 (0.67,0.88)和0.83 (0.72,0.95)(倾向性P值=0.02).而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分别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高发生风险有关:相比于低水平尿酸组,高水平血尿酸发生高血压、高脂血症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比(95%置信区间)分别为1.17 (1.09,1.25)、1.20(1.13,1.28)和1.56(1.43,1.70)(倾向性P值均<0.01).结论 血清尿酸水平对高血压、高脂血症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具有阳性预测价值,而对于2型糖尿病具有阴性预测价值.

  •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合并骨质疏松一例

    作者:王燕;韩莉;玛依努;王新玲

    患者女性,69岁,以口干、多饮、多尿8年,心慌、胸闷1d于2012年6月7日入院.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多尿,后体检发现血糖高,经我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服用药物治疗控制血糖.2年前因血糖控制不佳开始使用胰岛素降糖,一直使用门冬30笔芯皮下注射降糖,测空腹血糖7.3~10.0 mmol/L,餐后血糖11 mmol/L左右.2012年6月6日夜间睡眠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胸闷,持续约几分钟,否认明显胸痛、放射痛,自服丹参滴丸10粒,10 min后感觉症状有所缓解.

  • Madelung 病11例回顾分析

    作者:宇尧;杜心如;骆辉;徐子

    目的:探讨 Madelung 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学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1例 Madelung 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对本病进行分析。结果11例均以无痛性肿块来院就诊,9例单发于颈背部,2例多发于颈背部及四肢。2例男性患者有20年以上的酗酒史。B 超及 MRI 均发现颈背部及四肢皮下有大量的脂肪组织堆积。经内科治疗血压、血糖及肝功能正常后,9例在全麻下行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为无包膜的脂肪组织。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5个月,3例在术后36个月内复发。结论 Madelung 病是一种罕见的疾病,长期酗酒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MRI 检查对定性定量诊断及指导手术治疗具有重要价值。治疗常以综合治疗为主,戒酒可能有效。手术切除局部堆积的脂肪组织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外观并缓解局部压迫症状。

  • 基于循证指南的肠外肠内营养学临床实践进展

    作者:陈伟;于健春;李子建;吴国豪

    随着对机体代谢理解的深入和疾病治疗理念的更新,肠外肠内营养学已经成为一门为临床服务并涉及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近5年国内外发布了相关指南四十余篇。为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决策,本文基于新的循证医学成果,从营养筛查与评定、营养干预实施和特殊专科的营养支持进展三个方面对相关指南进行梳理和解读。从中可以看到,在各专科临床学者的努力下,标准的临床营养诊疗流程基本形成共识,但在实际应用中流程的每个环节仍有诸多细节问题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 莱菔硫烷对代谢性疾病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付建飞;李真;张慧琴;王安世;杨立峰;王欣;张晓宏

    近年来,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代谢性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高血脂、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等代谢紊乱相互交织,导致代谢性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极为复杂.莱菔硫烷是一种主要存在于绿花椰菜中的植物化学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和抑菌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近期研究显示,莱菔硫烷对代谢性疾病如肥胖症、糖尿病及其多种并发症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未来可能为代谢性疾病的防控提供新靶点.本文从调节脂肪细胞分化、脂质代谢、胰岛素分泌、葡萄糖代谢和抗氧化损伤等方面对莱菔硫烷改善肥胖、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 零至六岁散居儿童健康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

    作者:孙胜良

    目的 了解大连市沙河口区散居儿童健康状况变化趋势,为儿童保健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时间序列比较方法,分析近3年散居儿童健康情况.结果 2014年0~2岁散居儿童佝偻病患病率为4.93%(919/18 647),2012年为6.37%(975/15 301),两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0~2岁散居儿童贫血患病率为16.47% (494/2 999),其中,<1岁散居儿童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1岁散居儿童[21.64%(374/1 728)比10.79%(117/1 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营养不良患病率较2012年明显升高[1.24%(349/28 235)比1.11%(364/32 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0~6岁单纯性肥胖患病率[4.38%(1 238/28 235)]较2013年略有上升[3.64%(1 269/34 839)],但较2012年略有下降[4.48%(1 468/32 745)].<1岁单纯性肥胖患病率明显高于1~2岁、3~4岁、5~6岁[7.59% (443/5 833)比为3.06%(392/12 814)、2.97%(154/5 184)、5.65%(249/4 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肥胖患病率明显高于女童[5.14%(757/14 729)比3.56%(481/13 5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连市沙河口区散居儿童健康状况良好,儿童营养性疾病的预防与干预仍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 广西城乡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作者:唐振柱;陈兴乐;黄兆勇;韩彦彬;方志峰;阮青;黄林;杨娟;张洁宏;刘玄华

    目的 探讨广西城乡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为有针对性提出膳食营养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分别抽取广西4个城市和4个农村县共3026名18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进行调查;采用24 h回顾法进行膳食调查;对调查对象进行体检和血糖、血脂检测.结果 被调查居民中代谢综合征(MS)患者107人.患病率为3.54%,其中城市居民MS患病率为5.21%,农村为1.9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居民MS患者能量、铁营养素摄入与正常人群相比无明显差异,经多因素Logisic回归分析发现,膳食蛋白质(OR=1.256,95%CI:1.042~1.514)、铁(OR=1.432,95%CI:1.1127~1.820)摄入过多是城市居民MS重要的膳食危险因素,而维生素B2是保护因素(OR:O.712,95%CI:0.590~0.860);而农村居民MS患者能量、蛋白质、钠、钾、硒和烟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摄入量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蛋白质(OR=1.854,95%CI:1.435~2.396)摄入过多是农村居民MS危险因素,而膳食钙(OR=O.612,95%CI:0.398~0.939)是保护因素.结论 膳食营养因素与广西城乡居民发生MS关系密切.膳食蛋白质摄入过多是广西城乡居民MS的危险因素,其他膳食营养因素存在城乡差异;对城乡居民采取针对性膳食营养干预措施将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

  • 炎症性肠病的营养相关疾病

    作者:田雨;李俊霞;王化虹

    炎症性肠病(IBD)中的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都属于病因不清,病情反复发作的以肠道受累为主的炎症性疾病.这样的疾病特点使得大多数患者历经数十年的病痛困扰,在漫长的病史中不论疾病的活动程度如何,甚至在疾病的缓解期营养不良的情况都是十分常见的.营养不良的情况包括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足、超重、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缺乏等.与IBD患者的营养不良相关的因素众多,如肠道吸收功能不良、肠道溃疡和炎症引发的营养素丢失、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和饮食限制.营养支持治疗对于IBD患者至关重要,尤其是对维持儿童期IBD患者正常的生长发育、诱导活动期CD患者的临床缓解、减少IBD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等都是至关重要的.

  • 炎症性肠病与营养治疗

    作者:何欢;郅敏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消耗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尚不能治愈,病变特征性表现肠道溃疡,腹痛、腹泻、便血是常见的症状,伴随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是常见的全身症状之一,营养治疗是IBD疾病管理的重要环节,可用于诱导疾病缓解、纠正营养不良状态.

  • 大蒜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干预效应

    作者:刘浩;崔美芝;李春艳

    目的:观察百合科植物大蒜球茎中分离出的一种化合物大蒜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及高血脂对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2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选择健康的雄性Wistar大鼠70只,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10只,糖尿病造模组60只,糖尿病造模组大鼠以高脂高糖饲料(配方:20%蔗糖、2.5%胆固醇、10%猪油、1.0%胆盐、66.5%基础饲料)诱导4周加链脲佐菌素注射进行造模,空腹血糖≥11.1 mmol/L为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糖尿病大鼠56只纳入实验,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即阳性对照组12只,2型糖尿病模型组、大蒜素60,40,30mg/(kg·d)剂量组各11只.2型糖尿病模型组喂基础饲料;阳性对照组喂高脂高糖饲料加大蒜素60 mg/(kg·d);大蒜素60,40,30 mg/(kg·d)剂量组喂基础饲料加大蒜素60,40,30 mg/(kg·d);连续喂养3周.观察不同剂量大蒜素对2型糖尿病、高脂糖尿病和正常大鼠血糖及尿量的影响.结果:对照组1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糖尿病造模组大鼠56只造模成功,进入结果分析.①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后,糖尿病2型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血脂增高、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下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63~14.22,P<0.01).②分组施加大蒜素等干预3周后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2型糖尿病模型组大鼠实验前后血糖无明显变化(t=.18~1.80,P>0.05);大蒜素60,40,30 mg/(kg·d)剂量组实验前后血糖均有所下降(t=9.48,7.70,2.35,P<0.01~0.05);实验后大蒜素60mg/(kg·d)剂量组血糖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③实验后大蒜素60,40,30 mg/(kg·d)剂量组糖尿病大鼠的尿量显著降低(P<0.01);阳性对照组大鼠尿量也略有降低,但是实验前后比较差异不大(P>0.05);大蒜素60 mg/(kg·d)剂量组大鼠尿量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大蒜素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降糖效果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高血脂影响血糖的代谢.

  • 老年人饮食与营养性疾病的关系

    作者:袁爱娣

    目的 探讨老年人饮食与营养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对宁波市白鹤社区的781位老人,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试验组383位,对照组398位.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对试验组的老人进行总能量控制,给予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减少饮食中脂肪和胆固醇,增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含量,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和适量的运动.对照组除了相关药物治疗和适量运动外,饮食上不予任何干预措施.结果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饮食干预,试验组老人在减少便秘、减轻肥胖、降低胆固醇、三酰甘油等方面均有显著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保证正常生理功能的营养需要量的同时,强调高纤维素、高维生素饮食,可有效地降低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尤其对降低肥胖、便秘、减少肠道疾病和高脂血症的发生有显著的疗效.

  • 碳水化合物计数法在2型糖尿病临床实践中的作用

    作者:王菁;刘卫东;李宝石;董秀勋;沈旸

    目的 探讨碳水化合物计数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意义.方法 选取141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碳水化合物计数法组(研究组)和食物交换份组(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碳水化合物计数法的热量交换份,确定每日碳水化合物的份数;对照组采用传统食物交换份法+血糖负荷指数进行指导.除饮食干预外,两组临床治疗均无差别对待.观察人体成分各项指标和血糖相关监测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中途失访或退出7例,对照组失访3例.干预1周后,组间餐后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33 ±4.92) mmol/L比(12.71 ±2.95)mmol/L,t=3.34,P=0.00];干预3周后,两组间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2 ±1.51)mmol/L比(7.33 ±2.46)mmol/L,(10.29 ±4.66)mmol/L比(13.95 ±10.31)mmol/L,均P<0.05)],此外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腰臀比和基础代谢也均有显著改善.结论 碳水化合物计数法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以及内脏脂肪面积控制方面均优于传统食物交换份法.

  • 哈尔滨市城区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刘永昆;陈素芬;崔岳崇;庄婧誉;王瑞凤;周勇;孙彩虹;张慧颖;马军

    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城区青少年代谢综合征(MetS)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知情同意后,于2014年4-6月对哈尔滨市城区l 579名10~18岁青少年进行体格检查、采血检验和问卷调查.结果 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总患病率为5.4%.其中男生为6.9%,女生为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166,P<0.01);12和16岁患病率高,分别为7.4%和9.9%;初中(10~15岁)组和高中(16~18岁)组患病率分别为4.6%和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66,P<0.05);消瘦、体重正常、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分别为0,0.2%,10.2%和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0.422,P<0.05).腰围、腰臀比、收缩压、体质类型、喝饮料、每周吃油炸食品天数和体育成绩差是MetS患病率的主要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70,240.669,1.065,4.509,1.794,1.899,2.159).结论 哈尔滨市城区青少年的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不容乐观,影响因素包括营养状况、饮食和运动,建议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

  • 超重肥胖中学生代谢性疾病风险分析

    作者:孙颖;段佳丽;米杰;侯冬青

    目的 初步分析超重肥胖学生高血脂、糖尿病等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为进一步开展肥胖综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2012年4-5月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城区8所完全中学初一、高一年级399名初筛肥胖的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血脂、空腹血糖、转氨酶、B超脂肪肝和黑棘皮症的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99名学生中,空腹血糖、血脂、肝功能和黑棘皮症等代谢性相关疾病检出1项以上异常的270人,占67.7%;其中血糖偏高58人(14.5%),血脂偏高149人(37.3%),肝功能受损34人(8.5%),黑棘皮症检出66人(16.5%).超重与肥胖学生空腹血糖、TC、TG、ALT、AST、脂肪肝、肝功损伤、黑棘皮病的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HDL-C、LDL-C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肥胖在青少年期就已经开始造成心血管、肝脏等多系统的病变,应以肥胖学生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指标监测与风险评估为切入点,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避免肥胖对健康造成更大的损害.

  • 某高校教职工代谢性疾病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作者:陈光英;陈丽娟;黄琪花

    目的 评价高校教职工代谢病行为干预效果,为高校教职工慢性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4月粤西某高校20~ 59岁在编教职工为研究对象,进行生活方式调查和体质量指数、血脂、血糖、血尿酸和腹部彩超等检查.对该人群实施为期1 a行为干预,比较被试干预前后不良生活行为持有情况及体检结果.结果 2012年教职工超重与肥胖、脂肪肝、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空腹血糖升高)和高尿酸血症总检出率分别为31.11%,28.15%,41.30%,12.67%和17.56%.实施行为干预1 a后,嗜酒、喜食海鲜、喜食肥肉和动物内脏、常在外聚餐、睡眠不足、运动缺乏和饮水过少等不良行为较干预前分别下降了2.4,9.84,5.6,5.24,8.03,18.61,4.45百分点(P值均<0.05),以男性下降明显.脂肪肝、血脂异常和糖代谢异常(空腹血糖升高)检出率分别比干预前下降5.28,6.3和3.24百分点(P值均<0.05),以男性和20~ 49岁年龄段人群下降显著.干预前,男性不良生活行为持有率和代谢病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干预后差异明显缩小.结论 健康管理和不良生活行为干预是代谢性疾病防治经济有效的途径,值得推广;干预时机越年轻效果越好.

  • 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后代谢性疾病改善的原因分析(附34例报告)

    作者:花荣;姚琪远;陈浩;丁锐;何凯

    目的:总结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后代谢性疾病改善的原因.方法:随访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34例胃食管反流、食管裂孔疝患者,采用门诊随访、电话随访及信件随访相结合的方式分别于术后1周、4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随访.随访内容包括体重、症状(反酸、烧心、吞咽困难、睡眠情况)、服用处方药种类及剂量变化等.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随访上消化道钡餐及胃镜检查.结果:34例患者中,16例伴有代谢性疾病,其中11例高血压、6例糖尿病、3例高血脂(2例患者同时有高血压、糖尿病,2例同时有高血压、高血脂);7例高血压、2例糖尿病及2例高血脂患者症状得到缓解(口服药减量甚至可以停药).结论:Nissen胃底折叠术后代谢性疾病的改善机制仍不明确,可能原因有术后体重减轻、胃肠激素的改变、胃底的废用等,尚待进一步临床及实验室研究及大宗病例报道、多中心随访研究的证实.

  • 肠道菌群调节方式在代谢性疾病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爱梅;张方华;姚民秀

    肠道菌群对维护人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不同调节方式恢复肠道菌群,可改善代谢紊乱.本文对不同的肠道菌群调节方式在代谢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重庆市城市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丁贤彬;毛德强;沈卓之;张春华;吕晓燕;焦艳

    目的 了解重庆市城市居民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开展MS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重庆市9个区县抽样调查18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现场调查包括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查,分析其中调查对象为城市居民的MS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城市居民2 500人,平均年龄(55.59±14.18)岁,女性占62.24%.MS粗患病率为21.24%,标化患病率为14.58%.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21)、饮酒者中过去12个月有有害饮酒史(OR=2.20)、食用油摄入过多(OR =2.13)是M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重庆市城市居民MS患病率高,应针对有害饮酒和过多摄入食用油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 广州地区15岁及以上人群脂蛋白代谢紊乱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饶珈铭;董晓梅;叶云凤;王海清;吴雪霁;潘冰莹;陈雄飞;刘华章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15岁及以上居民脂蛋白代谢紊乱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9 600户家庭,对抽取户的15岁及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捡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家庭的一般情况、日常生活情况、脂蛋白代谢紊乱等慢性病患病情况,体格检查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血压等.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脂蛋白代谢紊乱患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15岁及以上居民23 994人,男女性别比为1:1.03,其中年龄以35~44岁(20.3%)、学历以初中、高中/中专(54.2%)、职业以未就业(21.7%)为主.居民自报的脂蛋白代谢紊乱患病率为1.47%(352/23 99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为55 ~ 65岁(OR=1.34)、高中/中专或大专及以上(OR =2.37、3.17)、离退休人群(OR=2.65)、新诊断或已诊断高血压(OR=1.54、5.26)、自报糖尿病(OR =2.33)、BMI异常(OR =2.78 ~ 10.33)是居民脂蛋白代谢紊乱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年龄为25 ~ 34、35 ~44(OR =0.13、0.46)、每日水果摄入量≥200 9(OR =0.77)是居民脂蛋白代谢紊乱的保护因素(P<0.05或P<0.01).结论 广州地区成年人脂蛋白代谢紊乱自报的总体患病率较低,建议加强各社区高危人群筛查、提高人群对相关疾病的认知.合理的饮食、控制体重和防治高血压和糖尿病是预防减少脂蛋白代谢紊乱的有效措施.

  • 某高校中老年教师营养相关慢性病调查分析

    作者:赵琼;张乾勇

    目的 了解高校中老年教师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脂肪肝、超体质量与肥胖、贫血、高尿酸血症等常见营养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为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预防保健工作及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某高校209名中老年教师的体检资料,利用EPIINFO软件录入数据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软件包和SAS9.1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某校参加体检的中老年教师营养相关疾病的总患病率为83.33%,只有16.67%的中老年教师未患以上7种疾病.患病率前3位依次为:血脂异常(64.59%),超体质量和肥胖(36.36%)和高血压(31.58%).高血压(P=0.000 9)和糖尿病(P=0.023 1)具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男性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的患病率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男性脂肪肝(P=0.002)、糖尿病(P=0.010)、高尿酸血症(P=0.002)患病率高于女性.结论 高校中老年教师的营养相关疾病患病率较高,这与营养及疾病的健康教育重视不够有关,在高校应加强营养科普教育,以预防控制营养相关慢性病,提高中老年教师的生命质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