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因转染Smad7对高糖介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作者:孙辽

    目的 探讨Smad7对高糖介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转染Smad7的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细胞),分为强力霉素(Dox)诱导组和未加强力霉素的对照组,前者予Dox诱导24 h后,给予高糖刺激,后者不加Dox诱导.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p-Smad2/3核转位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mad7、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素(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构建了Dox调控的可上调表达Smad7的NRK52E细胞.NRK52E细胞在基础状态下可表达低水平p-Smad2/3(16.1%),与对照组比较,上调表达Smad7显著抑制高糖介导的NRK52E细胞p-Smad2/3核转位(30.3% vs 58.5%,P<0.01).抑制α-SMA蛋白的表达,逆转高糖介导的NRK52E细胞E-Cadherin蛋白的下调表达.结论 基因转染上调表达Smad7可通过抑制Smad2/3的活化和核转位而阻抑高糖介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 四妙散对尿酸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及α-SMA表达的影响

    作者:高碧珍;陈继承;康洁;张凌媛;许珈齐

    目的:观察四妙散含药血清对尿酸(UA)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TGF-β1、α-SM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防治肾间质纤维化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将HK-2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空白血清组,高、中、低剂量组.药物干预24h后,MTT检测细胞活性抑制率;Real-time PCR检测TGF-β1、α-SMA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TGF-β1、α-SMA蛋白的表达.结果:MTT检测显示尿酸抑制细胞活性(P<0.01),经含药血清干预后细胞活性抑制明显改善(P<0.01);Real-time PCR与细胞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尿酸刺激后TGF-β1、α-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0.05),经含药血清干预后,TGF-β1、α-SMA的表达随着剂量增加逐步下降(P<0.05),呈现一定剂量依赖性.结论:下调TGF-β1、α-SMA的表达,抑制上皮细胞转分化,可能是四妙散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 保元排毒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作者:王身菊;唐丽君;邵馨;朱美凤;郑宏香;陈岱

    观察保元排毒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UUO)模型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UUO组、厄贝沙坦组、保元排毒丸低、中、高剂量组各8只,假手术组只分离输尿管不结扎,其余均制备右侧UUO肾纤维化模型,造模第2天开始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灌胃14 d.于末次灌胃后收集24h尿液,眼眶采血,取右侧肾测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分别用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测法测肾组织E-cadherin、a-SMA表达.结果:UUO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均高于其他各组,肾小管、间质病变及纤维化重于其他各组,a-SMA表达强,E-cadherin表达弱.保元排毒丸低、中、高剂量组和厄贝沙坦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均低于UUO组,肾小管、间质病变及纤维化程度轻于UUO组,a-SMA表达明显少于UUO组,E-cadherin表达高于UUO组.结论:保元排毒丸有改善肾脏纤维化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调控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有关.

  • 四妙散对尿酸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及骨形成蛋白-7表达的影响

    作者:康洁;陈继承;张凌媛;丁珊珊

    目的:探讨四妙散药物血清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及药物血清高、中、低剂量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骨形成蛋白-7(BMP-7),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TGF、BMP-7蛋白的表达。结果尿酸诱导后CTGF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BMP-7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经药物血清干预后,随剂量增加CTGF的表达逐步下降(P<0.05),BMP-7的表达逐步上升(P<0.05),呈现一定剂量依赖性。结论四妙散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CTGF的表达和上调BMP-7的表达抑制上皮细胞转分化完成的。

  • 丹参酮ⅡA对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Wnt/β-catenin信号途径的影响

    作者:黄宝英;曹罗元;富显果;刘金发;杨菁;陈刚

    目的 探究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Wnt/β-catenin信号途径的表达及丹参酮ⅡA对其影响.方法 将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正常糖组(NG组)、高糖组(HG组)、高糖+丹参酮ⅡA干预组(HG+T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观察β-catenin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β-catenin、上皮细胞标志性蛋白E-钙粘蛋白(E-cadherin)、间充质细胞标志性蛋白α-SMA的表达;RT-PCR检测β-catenin、E-cadherin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NG组比较,HG组β-catenin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1),E-cadherin表达显著降低(P<0.01),β-catenin蛋白在胞浆与胞核表达增强.终浓度为100μmol/L的丹参酮ⅡA可显著减少β-catenin的异位表达;在该浓度下,β-catenin在胞核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显著下降,而E-cadherin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上升,同时间充质细胞标志性蛋白α-SMA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 Wnt/β-catenin信号途径参与了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丹参酮ⅡA可能通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途径的活性而抑制转分化过程,进而发挥保护肾脏的作用.

  • 丹参酮Ⅱ A磺酸钠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作者:丁红;尹丽;王宗谦;李艳浓;闵睿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TGF-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为防治肾间质纤维化提供有效的途径.方法 人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株(HKC-8),予TGF-1(2ug/mL)刺激48或72h,同时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终浓度分别为0.5、1.0、2.0、4.0mg/mL)进行干预,采用real time PCR、western blot及间接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平滑肌激动蛋白(a-SMA)、纤维连接蛋白(FN)、ZO-1(zonulaocclaocclundents protein-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GF-1明显上调a-SMA、FN、CTGF的表达,抑制ZO-1的表达(P<0.01),丹参酮ⅡA磺酸钠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TGF-1介导的a-SMA、FN、CTGF上调,恢复ZO-1的表达(P<0.05).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逆转TGF-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因而具有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 整合素连接激酶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作者:陈廷芳;陈明

    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是一种近期发现的Ser/Thr蛋白激酶.ILK能够通过与整合素β1亚单位的结合介导细胞与胞外基质的连接,以依赖于PI3K的方式激活,并通过磷酸化下游底物PKB/AKT、GSK3等使胞外信号得以向下游传递,参与多种信号传导通路,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相关.

  • 黄芪注射液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作者:李玉杰;来媛媛;李姝玉;吴莹;贾德贤;崔蕾;杨辉;柴新楼;李丽娜;王谦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EMT)过程的影响,揭示黄芪注射液治疗肾间质纤维化(RIF)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 以正常培养的HK-2细胞为正常组,TGF-β1(8×10-9 mg/L)刺激48 h为模型组,TGF-β1(8×10-9 mg/L)与黄芪注射液(8 × 10-6 mg/L)共培养48 h为治疗组.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细胞内E-钙依赖黏附素(E-cadherin)和a-平滑肌肌动蛋白(a-SMA)的表达变化.结果 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模型组细胞形态经历了由上皮细胞样转变为成纤维细胞样的改变,而治疗组中成纤维细胞数目较模型组减少,并可见大量的上皮样细胞;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细胞中a-SMA的表达较正常组增多,E-cadherin的表达减少,而治疗组细胞中E-cadherin的表达较模型组增多,a-SMA的表达降低.结论 黄芪注射液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由TGF-β1诱导的体外培养HK-2细胞的表型改变,减少细胞内a-SMA的表达,增加E-cadherin的表达,阻断或逆转其EMT的进程.

  •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张文军;李荣山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信号转导系统之一.p38MAPK属于MAPK的一个亚族,是广泛存在于细胞浆内的含有丝氨酸/苏氨酸残基的蛋白质激酶.它通过转录因子磷酸化而改变基因的表达水平,参与多种胞内信息传递过程,能对广泛的细胞外刺激发生反应,介导细胞生长、发育、分化及死亡全过程.近年研究发现,p38 MAPK在许多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内质网蛋白29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

    作者:王向阳;张蓉蓉;孙慧力;王康;郭宝春;张欣洲

    目的:观察TGF-β1诱导的正常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转分化过程中内质网蛋白29(ERP29)表达变化及上调表达ERP29蛋白对TGF-β1诱导NRK52E细胞极性蛋白Par-3的影响.方法:应用TGF-β1(10 ng/ml)刺激NRK52E细胞,采用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方法分别检测内质网蛋白29、Par-3mRNA及蛋白的表达;应用Lipofect-mine2000将ERP29质粒瞬时转染NEK52E细胞,采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细胞极性蛋白Par-3表达变化.结果:TGF-β1刺激后,NRK52E细胞内质网蛋白29表达呈时间依赖模式逐渐下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质体转染外源性质粒pcDNA/ERP29上调表达ERP29可显著上调表达细胞极性蛋白Par-3.结论:TGF-β1诱导NRK52E细胞转分化进程中内质网蛋白29表达显著下调,基因转染上调表达ERP29可显著提高细胞极性蛋白Par-3表达,提示ERP29在维持细胞极性、阻抑转分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JAK2/STAT3信号通路在IL-6介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

    作者:詹林达;周再生;徐伟杰;邹和群;余学清

    目的:研究Janus激酶(JAK2)和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活化因子(STAT3)途径的激活在IL-6介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方法:(1)细胞培养及分组:待生长状况良好的HK-2细胞株60%~80%细胞贴壁后,无血清培养基同步24 h,然后根据分组给予相应的刺激.(2)指标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0 h、24 h、48 h、72 h不同时间点α-SMA mRNA、E-cadherin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25 ng/ml浓度的IL-6刺激24 h、48 h、72 h后α-SMA、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检测0、5、10、25、50 ng/ml浓度的IL-6刺激30 min,以及IL-6(25 ng/ml)刺激0、15 min、30 min、60 min、120 min后P-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检测AG490预处理细胞4 h,IL-6(25 ng/ml)分别刺激30 min后及48 h后P- STAT3、P-JAK2和α-SMA、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刺激前比较,IL-6以时间依赖方式上调HK-2细胞α-SMA mRNA、蛋白的表达,下调E-cadherin mRNA、蛋白的表达;IL-6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上调HK-2细胞P-STAT3的表达,高峰发生在30 min;AG490部分抑制STAT3、JAK2的磷酸化,部分抑制IL-6诱导的α-SMA蛋白表达的上调、部分抑制IL-6诱导的E-cadherin蛋白表达的下调.结论:HK-2细胞中,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参与了IL-6介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发生.

  • 草酸钙结晶肾损伤模型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胡海燕;谌卫;丁家荣;贾猛;梅淑钦;郭志勇

    目的:研究乙醛酸盐诱导所致草酸钙结晶肾损伤模型小鼠中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C57BL/6J小鼠连续腹腔注射乙醛酸盐建立草酸钙结晶肾损伤模型,应用HE染色及冯库萨染色分别观察肾组织结构变化及钙盐沉积情况,并应用免疫荧光双染、Western-blot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tion,EMT)的情况.结果:随着连续腹腔注射乙醛酸盐时间的延长,小鼠肾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近端肾小管管腔逐渐扩张,且肾小管上皮细胞逐渐出现肿胀及变形,基底膜逐渐裸露;冯库萨染色结果显示近端小管腔内黑色钙盐沉积逐渐增加;免疫荧光双染、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肾小管上皮标志E-cadherin及Pan-ck逐渐丢失,而间质标志α-SMA及Vimentin的表达则逐渐增加,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随着乙醛酸盐干预的增强,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rho associated coiled coil forming protein kinase,ROCKI)表达也逐渐增加,且在干预第3天即达高峰.结论:乙醛酸盐诱导所致草酸钙结晶肾损伤模型早期即出现EMT,启动了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

  • 衰老与EMT关系及限食和二甲双胍对二者作用

    作者:董丹;张立;邹洪斌

    衰老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问题.截止2006年,全球≥65岁的老年人达5亿.肾脏是衰老较快的器官.肾脏衰老的组织学特征为肾动脉硬化,肾小球弥漫硬化,肾皮质减少,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衰老的肾脏即使无形态学改变也会出现衰老相关性β -半乳糖苷酶(SA-β-gal)和P16INK4a[1 ]表达增加.细胞衰老与上皮细胞转分化(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肾脏功能减退过程中的2个过程,彼此有着密切的联系.EMT的转录因子Twist和Zeb1可通过抑制衰老和增强EMT而加重肿瘤的局部扩散和远处转移.限食和二甲双胍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延缓衰老并预防衰老相关性疾病及抑制EMT.本文对衰老和EMT的关系及限食和二甲双胍对二者的作用作一综述.

  • 内质网蛋白29在维持肾小管上皮细胞极性中作用

    作者:王向阳;孙慧力;王康;郭宝春;张欣洲

    目的 观察内质网蛋白(ERP)29在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中表达变化及对细胞极性蛋白Par-3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清洁级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与模型组(n=18).假手术组打开腹腔及分离输尿管,未进行结扎;模型组打开腹腔,双结扎左侧输尿管后缝合切口,造模为UUO模型大鼠.模型组于术后第3、7、14天各处死6只大鼠,假手术组6只大鼠于第14天处死.取两组大鼠肾组织,Western印迹、免疫荧光、免疫组化法进行病理染色及检测E-钙粘素(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Par-3蛋白和ERP2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Masson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量肾小管萎缩消失,广泛纤维化,且肾间质的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Western印迹及间接免疫荧光/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E-cadherin表达、细胞极性Par-3蛋白、ERP29表达下调;α-SMA表达上调.模型组14 d的E-cadherin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各时点α-SMA表达均较假手术组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14 d时Par-3蛋白表达下调显著,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各时间点ERP29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UO大鼠模型中发生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肾小管上皮细胞中ERP29表达下调,可能通过减少细胞极性蛋白的表达而致上皮细胞极性丧失,提示ERP29在维持肾小管上皮细胞极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 EGCG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干预作用及机制

    作者:赵成广;张慧;吴玉斌

    目的 探讨表没食子儿荼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大鼠肾问质纤维化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组(n=24,以单侧输尿管结扎制作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和EGCG治疗组(n=24,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后每日给予腹腔注射EGCG 5 mg/kg).于3,7,14 d分别处死UUO模型组和EGCG治疗组中各8只大鼠,进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细胞角蛋白18(CK-18)、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Western Not法测定肾组织胞核内核转录因子KB(NF-κB)蛋白表达.结果 UUO组出现肾小管损伤和肾间质纤维化,肾组织中CK-18表达减少,α-SMA和TGF-β1表达增多,肾组织胞核内NF-KB表达增多,而EGCG治疗组较UUO模型组上述改变减轻.结论 EGCG能维持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减轻UUO大鼠模型中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和肾间质纤维化.在体内,ECCG能通过减少TGF-β1的表达和减少NF-κB的活化而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和肾间质纤维化.

  • 高表达trip-1蛋白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作者:张茜;葛远龙;伍姝;王中原;黄来强

    目的:研究上调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trip-1蛋白的表达量对TGF-β1诱导的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包装人TRIP-1基因重组腺病毒,用其感染NRK52E细胞36h上调内源性trip-1蛋白表达量,之后用10 ng/ml的TGF-β1对细胞进行刺激诱导,72h后做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E-cadherin蛋白和α-SMA蛋白表达量.结果:①包装的人TRIP-1基因重组腺病毒感染细胞能够有效上调细胞中trip-1蛋白的表达量.②上调细胞中trip-1蛋白表达量,对TGF-β1引起的NRK52E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有所抑制,但对TGF-β1引起的NRK52E细胞中α-SMA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没有明显调节作用.结论:上调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trip-1蛋白的表达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TGF-β1诱导的NRK52E细胞转分化.

  • 清化固肾排毒方对UUO大鼠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作者:罗婷;程锦国;简怡娟;胡正国;董飞侠;陈宇;王亚辉

    目的 观察清化固肾排毒方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上皮细胞转分化(EMT)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制备肾纤维化大鼠模型.108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8)、UUO模型组(n=18)、洛丁新组(n=18)和清化固肾排毒方高剂量组(n=18)、中剂量组(n=18)、低剂量组(n=18).6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治疗,每日1次.观察给药过程中大鼠精神状态、活动度、体毛色泽、大便形状等一般情况和体质量变化.各组分别于第7、14、21天时随机处死6只大鼠,收集大鼠24 h尿液,检测24 h蛋白定量(24 h UP),采集血液检测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Scr),留取手术侧肾脏组织进行相关病理检测.采用HE染色评价肾小管损伤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脏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一般情况较差,体质量增长缓慢,血Scr、BUN升高(P<0.05),肾小管损伤程度较重(P<0.05),肾组织TGF-β1、α-SMA表达明显增多(P<0.05);随着输尿管梗阻时间延长,各指标程度加重.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中、低)组、洛丁新组大鼠的血Scr、BUN下降(P<0.05),小管损伤程度有所缓解(P<0.05),TGF-β1、α-SMA表达降低(P<0.05);与洛丁新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高中低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化固肾排毒方可以抑制EMT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表达,下调α-SMA的表达,从而抑制EMT和ECM的积聚,起到抗肾纤维化的作用.

  • 内皮素-1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可能机制

    作者:唐琳;张娜娜;李慧;陈慧娟;刘章锁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是否可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TEMT)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并进行分组;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及磷酸化-p38MAPK(p-p38MAPK)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细胞E-cadherin及α-SMA mRNA的表达. 结果:ET-1可诱导细胞由鹅卵石样变为梭形,下调E-cadherin表达,上调α-SMA、p38 MAPK及p-p38MAPK表达,增强p38MAPK活性(P<0.05),而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BQ123能明显抑制这些变化(P<0.05).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可抑制ET-1诱导的细胞梭形性变,ET-1诱导的E-cadherin、α-SMA及p-p38MAPK表达改变及p38MAPK活性改变(P<0.05),但对p38MAPK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 结论:ET-1可能通过激活肾小管上皮细胞p38 MAPK通路,下调E-cadherin的表达,同时上调d-SMA的表达,从而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 Smad信号传递途径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实验

    作者:李瑾;王宁宁;谭若云;郑东辉;任胜利;王笑云;杨俊伟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转分化作用与其细胞内信号传递途径的关系.方法:以细胞间粘连蛋白(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作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观察指标,借助细胞培养、蛋白印迹和基因转染等方法,检测TGF-β1引发的Smad信号途径的变化,和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作用.将含有Smad 7基因表达质粒转染HKC细胞,观察高表达的Smad 7蛋白对TGF-β1作用的影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①TGF-β1作用HKC细胞10 min即可磷酸化HKC细胞内Smad2/3蛋白,而且此作用可持续48h以上;②TGF-β1作用HKC细胞6h即可下调E-cadherin蛋白的表达,24h后能诱导该细胞表达α-SMA,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③转染Smad7表达质粒的HKC细胞,可拮抗TGF-β1诱导HKC细胞表达α-SMA以及下调E-cadherin蛋白表达的作用;④应用特异性MAP激酶抑制剂(PD98059和SC68376)和PI3激酶抑制剂(Wortmannin)均不能拮抗TGF-β1的作用.结论:TGF-β1诱导的上皮细胞转分化作用是依赖其引发的Smad信号途径,阻断该信号传递途径则能够拮抗TGF-β1的作用.

  • 迷迭香酸对醛固酮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作者:蔡闫闫;黄松明;丁巍;张爱华;冯泉城;费莉;郭梅;潘晓勤;陈荣华

    目的:探讨迷迭香酸(msmarinic acid,RA)对醛同酮(aldosterone,AID)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LD(100 nmol/L)诱导组、AID(100 nmol/L)+RA(5μg/ml)干预组、ALD(100 nmol/L)+RA(25μg/ml)干预组、ALD(100 nmol/L)+线粒体呼吸链酶抑制剂rotenone(ROT,10 μmol/L)干预组.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应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波形蛋白(Vimentin)、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钙粘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的磷酸化水平;DCFDA荧光法定量检测活性氧(ROS)表达情况.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醛固酮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从原有典型的上皮细胞形态转变为长梭形肌成纤维细胞样形态;Vimentin和á-SMA表达显著上调,E-cadherin表达下降;ERK1/2磷酸化水平增高;活性氧族(ROS)释放显著增高.②不同浓度的RA(5 μg/ml,25μg/ml)及ROT(10μmol/L)干预组与ALD(100 nmol/L)诱导组相比,Vimentin mRNA和α-SMA蛋白表达下调,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均上调;ERKI/2磷酸化水平下降;活性氧族(ROS)表达显著下降.结论:RA能够抑制醛同酮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同充质转分化(EMT),RA对EMT的负性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ROS引起的ERK1/2信号转导途径实现的.

42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