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平片诊断(附15例分析)

    作者:张树龙

    目的 加深对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平片影像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详细分析15例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影像表现.结论 优质X线平片对纤维骨皮质缺损诊断至关重要,仍是检查方法的基础.

  • 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源性肺水肿的影像学特点和临床分析

    作者:沙孝军;周秀林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源性肺水肿的影像表现与临床研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源性肺水肿的影像学资料.结果:x线检查:21例表现为心脏大,14例表现为肺淤血,10例表现为胸腔积液,8例表现为间质性肺水肿,6例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5例表现为心室大,3例表现为肺泡性肺水肿.CT检查:28例表现为间质性肺水肿、25例表现为双侧冠状动脉钙化、20例表现为胸腔积液、19例表现为全心大、15例表现为左心房及左心室大、11例表现为双肺局限性纤维化、10例表现为肺内感染、9例表现为心包积液、7例表现为肺气肿、5例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4例表现为左冠状动脉钙化、3例表现为间质性及肺泡性肺水肿、2例表现为支气管扩张、1例表现为弥散性泛细支气管炎.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源性肺水肿CT成像优于X线平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CT诊断分析

    作者:张保付;南静;呼国庆;赵树媛

    目的:总结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影像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2年经临床追踪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纤维性骨皮质缺损患者的影像资料.28例均行X线正侧位片检查,其中12例加行病变处切线位片检查,1 6例行CT检查,分析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CT检查的诊断特点.结果:28例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病灶均位于长管状骨,其中股骨远侧干骺端1 6例,1例累及双股骨远侧干骺端;胫骨近侧干骺端6例;腓骨近侧干骺端2例;胫骨远侧干骺端2例;肱骨干2例.病灶位于病骨侧后缘20例;位于后缘8例.其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病灶X线正位片呈椭圆形或圆形低密度透亮区,边缘多清晰、锐利,见硬化边;X线切线位片和CT图像示局部骨皮质凹陷缺损、病灶表浅、不深入髓腔、病灶表面未见骨壳.结论:纤维性骨皮质缺损通过X线正侧位片、切线位片和CT图像分析可明确诊断.

  •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诊断探讨

    作者:桑轶研;张朝富

    目的:通过对纤维性骨皮质缺损患者病历进行分析,探讨其X线影像诊断价值。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40例患者临床病例及X线报告。所有病例均证实为fcd。大部分患者(26)无明显症状;少数病患轻微间歇性钝痛,劳累后明显。结果40例中单侧发病患者29例(72.5%),双侧发病患者11例(27.5%)。病灶缺损的长径0.5~3.4cm,平均1.8cm,缺损的横径0.5~1.9cm,平均1.1 cm。大多数(48)病灶长轴与骨干基本一致;32例患者病灶呈椭圆或类圆型,8例患者病灶泪滴状或者不规则状。9个病灶的切线位片显示良好,呈碟状或杯口状的骨皮质缺损;大部分患者(38/40)病灶髓腔侧呈现出清晰薄层硬化边,少数患者(2/40)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胀、钙化灶。结论 X线不但能够对显现出病灶位置、大小、范围等,并能反映fcd病理结构特点,对临床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多层螺旋CT诊断

    作者:张金娟;蒋桂桦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FCD)又称干骺端纤维性缺损,是一种非肿瘤性纤维性病变,系局部骨化障碍、纤维组织增生或骨膜下纤维组织侵入皮质所致.常见于10~20岁的年龄段.

  •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赵成伟

    目的:探讨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学特征以及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18例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学特征,包括X线和CT,回顾分析此病的影像学特点。结果:多数患者的病灶位于长骨干骺端,主要部位是股骨下干骺端及胫骨近端,病灶呈现呈凹向骨髓腔的杯口状或碟状缺损,表面无骨壳,边界可能有硬化线。结论:影像学检查可以确诊纤维性骨皮质缺损,首选方法是X线平片,CT扫描是进一步检查的方法,可以对X线平片显示不清楚的病灶或者不典型的病例提供诊断依据。

  •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赵成伟

    目的:探讨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学特征以及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18例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学特征,包括X线和CT,回顾分析此病的影像学特点。结果:多数患者的病灶位于长骨干骺端,主要部位是股骨下干骺端及胫骨近端,病灶呈现呈凹向骨髓腔的杯口状或碟状缺损,表面无骨壳,边界可能有硬化线。结论:影像学检查可以确诊纤维性骨皮质缺损,首选方法是X线平片,CT扫描是进一步检查的方法,可以对X线平片显示不清楚的病灶或者不典型的病例提供诊断依据。

  •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及CT影像表现

    作者:邱洪波;梁承勇

    目的 探讨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9例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及CT表现,总结本病的影像特点.结果 多数病灶位于长骨干骺端,以股骨下干骺端及胫骨近端为主,呈凹向骨髓腔的杯口状或碟状缺损,边界可有硬化线,表面无骨壳.结论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可以通过影像检查确诊,X线平片是首选的检查方法,CT能对平片所显示不清的病灶及不典型的病例提供准备的诊断依据.

  •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磁共振成像与CT诊断

    作者:柯长存;金明星

    目的 提高对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磁共振成像(MRI)及CT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收集经临床追踪或手术病理证实的纤维性骨皮质缺损患者11例,11例全部有MRI平扫资料,其中8例有螺旋CT平扫加三维重建,分析其MRI及螺旋CT的影像特征.结果 MRI表现:T2WI高信号或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T:WI低或稍低信号,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明显高信号.螺旋CT平扫:表现为皮质内囊状或不规则形、无膨胀性的骨质缺损区,外侧骨壳可完整或缺损,邻近骨质无骨膜反应,灶内为均匀软组织密度影,未见钙化灶.随访8个病灶无改变,7个病灶消失.结论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属常见良性病变,MRI及CT能进行准确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周曙光;刘友新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fibrous cortical defect,FCD)系局部骨膜化骨障碍,纤维组织增生或骨膜下纤维组织侵入皮质所致,本病在10~30岁的健康人群中约有30%可发生,大多可不经治疗而自愈.但有时由于对该病认识不足,采用了不必要的手术治疗,给患者造成痛苦.然而综合应用X线、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该病作出正确诊断,是完全可能的.

  • 30例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诊断分析

    作者:胡井泉

    目的:探讨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的表现.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随访观察的30例纤维性骨皮质缺损X线照射资料进行分析,30例均有平片资料,经手术病理证实.重点分析X线的特点.结果:30例共41个病灶,其中股骨远侧干骺端17个,胫骨近侧干骺端7个,股骨近侧干骺端3个,腓骨远侧干骺端2个,胫骨骨干1个;单发26例,多发4例.X线表现:多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密度灶,切线位呈杯口状或碟状的骨皮质缺损区,病灶内缘可见硬化边.16个病灶经随访观察,其中10个病灶可见不同程度缩小,3个病灶经手术治疗,3个病灶完全消失.结论: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可凭平片诊断.

  • 儿童骨关节疾病影像学诊断第7讲儿童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二)

    作者:孟悛非

    (接本卷第6期478页)儿童常见的良性骨肿瘤有骨软骨瘤、内生软骨瘤、软骨母细胞瘤和骨样骨瘤等,恶性骨肿瘤有骨肉瘤、尤文瘤、白血病骨侵犯和转移瘤等,骨肿瘤样病变有骨囊肿、嗜酸性肉芽肿、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等.本文将对其逐一概要介绍.

  •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影像学诊断

    作者:李为民;邢健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fibrous cortical defect ,FCD )又称干骺端纤维性缺损,是一种非肿瘤性纤维性病变,系局部骨化障碍、纤维组织增生或骨膜下纤维组织侵入皮质所致[1、2].早于1941年由Sontag和Pyle发现,1955年由Caffey正式命名,采用至今.现认为本病可能是儿童发育期中的正常变异,大多能自行消失,男性消失时间约4.4a,女性约2a.如不消失并继续扩大,膨入髓腔,则可能成为非骨化性纤维瘤.本病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少数有局部疼痛和轻微的肿胀及压痛.如果对本病认识不足,往往诊断为骨结核或良性骨肿瘤等.为了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笔者搜集1999~2004年经临床追踪诊断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并有X线和/或CT检查资料的纤维性骨皮质缺损18例,重点进行影像诊断分析.

  •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诊断

    作者:吴金星;李珊;邵思辉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fibrous cortical defect.FCD)又称干骺端纤维性缺损,是一种非肿瘤性纤维性病变.我院搜集2008- 2011年间资料完整的5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征象分析

    作者:郭新全;陈常胜;张淑娴;孙西河;沈乃鹏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FCD)又称干骺端纤维性缺损,是一种非肿瘤性纤维性病变,系局部骨化障碍、纤维组织增生或骨膜下纤维组织侵入骨皮质所致.为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提高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现对我院8例FCD患者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

  •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表现与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梁鹏;郑叶滨;刘建国;熊福梅

    目的 探讨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表现与临床研究价值.方法 26例(29个病灶)均有平片资料,其中12例(13个病灶)有CT资料,3例(4个病灶)有MRI资料,9例(10个病灶)经随访观察1~4年,2例(2个病灶)手术病理证实.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共29个病灶,其中股骨远侧干骺部14个,胫骨近侧干骺部7个,胫骨骨干4个,股骨近侧干骺部3个,肱骨近侧干骺部1个;单发19例,多发7例.X线表现:多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密度灶,切线位呈杯口状或碟状的骨皮质缺损区,病灶内缘可见硬化边,周围未见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胀.13个病灶CT表现:缺损可位于骨皮质表层(9个)或骨皮质内(4个),位于骨皮质表层者缺损表面无骨壳,局限于骨皮质内者缺损表面骨壳可完整;7个病灶凹向髓腔并以硬化边与髓腔分隔,但无膨胀性改变或突入髓腔,灶内为均匀软组织密度,未见钙化灶.9个病灶经随访观察,其中4个病灶无改变,4个病灶稍有缩小,1个病灶发展为非骨化性纤维瘤.结论 典型的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单凭平片即可诊断,但CT、MRI比平片更有价值.

  • 骨良性纤维病变的影像与病理学分析

    作者:高振华;孟悛非;陈应明;邓德茂;黄兆民

    目的 提高对骨内良性纤维性病变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资料与方法 对96例纤维性骨皮质缺损(FCD)、非骨化性纤维瘤(NOF)、骨化性纤维瘤(OF)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D)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FCD和NOF均好发于膝周骨,病理均为无成骨的纤维组织,X线和CT上表现为局限于皮质内和皮质内偏心性膨胀累及髓腔的均匀软组织密度影,MRI上主要为等T1、等T2异常信号.OF和FD病理表现交叉重叠,但OF中成骨细胞镶边现象明显多于FD.OF常见于颅面骨髓腔和胫骨前侧皮质下,表现为单骨内边界清楚的膨胀性不均匀钙质样密度.FD表现为单骨局灶性、弥漫性或多骨囊状膨胀性磨玻璃样改变,MRI上主要为等T1信号,等高混杂T2信号,局灶性FD边缘清楚伴有硬化边,弥漫性FD边界不清. 结论 FCD和NOF因具有相同的好发部位和组织学表现而可将影像学上病变局限于骨皮质者视为FCD,膨胀侵及髓腔者视为NOF.OF和FD的影像学鉴别点在于病变部位、边界和累及范围.

  •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表现与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沙孝军;周秀林

    目的 探讨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表现与临床研究价值.方法 32例共35个病灶,其中6例共7个病灶有MRI资料,17例共18个病灶有CT资料,6例共7个痛灶经随访观察2-3年,3例共3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证实.回顾性分析其影像表现特点.结果 32例共35个病灶,皮质缺损2个为肱骨近侧干骺部,5个为股骨近侧干骺部,6个为胫骨骨干,9个为胫骨近侧干骺部,13个为股骨远侧干骺部.X线多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密度灶,切线位呈呈浅碟状凹陷或缺损,病灶边缘硬化,界限清晰.周围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胀.CT缺损12个可位于骨皮质表层,6个位于骨皮质内;7个病灶经随访观察,其中3个病灶无改变,2个病灶略微缩小,2个痛灶发展为非骨化性纤维瘤.结论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虽然根据平片就能做出诊断,但CT、MRI更有利于病变的显示与诊断,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诊断分析

    作者:赵岗

    目的:分析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诊断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02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纤维性骨皮质缺损患者中35例,分别采用X线片以及CT方式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结果的临床符合率,并对X线片检查的病灶基本情况予以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中,X线拍片检查出34例,检出率为97.1%;误/漏诊1例,占2.9%.CT检查出31例,检出率为88.6%;误/漏诊4例,占11.4%.X线片的检出率相对更高,差异性明显(P<0.05).病灶单发或多发,常见于长骨远侧的干骺端,病灶多呈偏性心、椭园或类圆形,边缘清晰有硬化表现.结论: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诊断效果明显,准确率高,具有可靠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曹瑛;王忠;付兵;彭竹琴;黄凌波

    目的 探讨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MRI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对32例经随访观察1~4年(26例)、临床病理证实(6例)的纤维性骨皮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进行分析,并加以鉴别诊断.结果 32例纤维性骨皮质缺损中,位于股骨远侧干骺端16例,股骨骨干下段3例,股骨近侧干骺端3例,胫骨近侧干骺端8例,胫骨骨干上段2例;右侧17例,左侧15例;且病灶大多位于病骨后侧份,内侧份皮质区;病灶大多呈类圆形、椭圆形,边界清楚,周围未见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胀,病灶大小约0.5~2.6cm,多呈稍长T1稍长T2、稍短T2信号,并周围见低信号线样改变,11例增强扫描均有不同程度强化,多为轻~中度.14例经随访观察,其中7倒病灶无改变,5例病灶稍有缩小,2例发展为非骨化性纤维瘤.结论 纤维骨皮质缺损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该痛的诊断,并能进行簦别诊断.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