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6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在骨盆骨折诊段中的应用

    作者:俞羚;韩雪盈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即多平面重组(MPR)、增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在骨盆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16层螺旋CT对31例骨盆损伤患者进行扫描,在GE工作站进行MPR、MIP及VR图像重组进而观察损伤细节,同时与二维CT图像进行对比.结果:MPR、MIP及VR重组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骨盆骨折的细节.同时VR重组可以直观立体地显示骨盆骨折手术后的治疗效果.结论:16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是诊断骨盆骨折的有效手段,是复杂性骨盆骨折术前诊断和术后复查的首选检查方法.

  • 脑内原发淋巴瘤致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的18F-FDG PET/CT表现

    作者:梁英魁;川玲;赵文锐;朱家瑞;方庭正;王升

    目的 观察大脑原发淋巴瘤所致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CCD)的18F-FDG PET/CT表现以及探讨不对称指数(AI)检测CCD的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与活检证实的免疫正常的大脑原发淋巴瘤患者18F-FDG PET/CT与增强MRI表现.对所有病例双侧小脑FDG代谢显像进行视觉分析以及AI的半定量分析.AI值大于0.10认定CCD阳性.结果 所有原发病灶均显示为结节样、团块样异常FDG浓聚和MRI显著强化.2例为颅内多发病灶,10例为单发病灶.6例单发病灶淋巴瘤患者CCD阳性,视觉分析与AI均为阳性表现,所有病变对侧小脑FDG代谢均显著低于同侧小脑;其余6例CCD阴性.CCD阳性与阴性患者间的A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I平均值分别为0.19±0.04和0.05±0.02,t=-5.650,P<0.05).结论 18F-FDG PET/CT能够检测出原发淋巴瘤导致的CCD;AI是有效的半定量检测指标.

  • 70岁以上老年人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齐海梅;刘兵;艾虎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人肺血栓栓塞(简称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溶栓、抗凝治疗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8例70岁以上老年肺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溶栓、抗凝治疗的疗效. 结果本组老年人因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致肺栓塞者43例占(74.1%);因制动或长期卧床致肺栓塞28例占(48.2%).以原因不明、程度不等的呼吸困难伴突发、持续性低氧血症为主要临床特征.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和肺通气/灌注扫描(V/Q)检出阳性率分别为95.7%(45/47)和62.5%(20/32);误诊率为46.5%;溶栓+抗凝、抗凝、抗血小板凝聚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3%(21/23)、75.8%(22/29)和0(0/6);治愈率分别为47.8%(11/23)、17.2%(5/29)和0(0/6). 结论 70岁以上老年人肺栓塞常见危险因素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次为长时间的制动或卧床;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典型;CTPA对老年人肺栓塞诊断更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溶栓和抗凝治疗安全、有效,抗血小板凝聚治疗无效果,易再发.

  • 大鼠C6脑胶质瘤X刀治疗及其急性治疗反应的实验研究

    作者:关丽明;夏兵;郭敏;徐克;赵宇;徐炳学;张朔;姚雷;段红杨

    目的探讨采用CT靶点定位给予大鼠C6脑胶质瘤X刀治疗的可行性及其急性期治疗反应.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方法制作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并于C6细胞植入后16 d采用不同扫描野、平扫和增强相结合的CT靶点定位方法给予20 Gu X刀治疗,并观察其急性期治疗反应.结果治疗组(7只荷瘤鼠)X刀治疗均成功,5只生存状态均好于肿瘤组(9只荷瘤鼠).治疗组肿瘤细胞密度减低和肿瘤水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肿瘤组(P<0.05),同时伴有血管生成减少.结论本组CT靶点定位方法将在鼠脑肿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 肝脓肿的CT诊断

    作者:秦越;王立青;路新泉;余绍增;王忠民;徐建素

    目的 探讨肝脓肿的CT表现特征,提高对肝脓肿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44例经皮穿刺确诊的肝脓肿的临床资料和CT征象,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肝脓肿的CT表现均为较正常肝组织为低的低密度灶,肝脓肿的环靶征和脓腔内气体为CT诊断的特征性征象.肝脓肿的病因诊断包括化脓性肝脓肿、阿米巴性肝脓肿、胆源性肝脓肿和肝癌经肝动脉途径栓塞治疗术后癌灶脓肿等CT表现,有一定特征.结论 肝脓肿行CT检查,可提高对肝脓肿诊断正确率,是一种较好的检查方法.

  • 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

    作者:孔庆奎;吴珂;崔群生;于同刚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横断位、矢状位CT表现,探讨其发病机制和命名.方法对18例患者共19个部位进行CT扫描并进行矢状位重建.结果突出的椎间盘和离断的骨片突入椎管,横断位显示骨片后移,相对应的缺损区有髓核组织充填;矢状位上有15个显示离断骨片呈条状后翘,与椎体后缘形成一“V”形缺损区,4个呈三角形或不规则形.15个与椎体离断;4个仍然相连.椎体后缘有骨性缺损,缺损边缘硬化.结论其主要的发病机制是椎间盘突出对椎体后缘的挤压,骨片离断是椎间盘突出的继发改变,建议用“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这一称谓.

  • 18F-氟脱氧葡萄糖PET全身显像时甲状腺意外瘤的检出及价值

    作者:李昊颖

    随着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显像应用的普及,甲状腺部位18F-氟脱氧莆萄糖(18F-FDG)的异常摄取被发现.在这部分意外瘤中,恶性肿瘤所占的比例较大.PET作为功能显像,不仅能够发现甲状腺意外瘤,同时也能对其良恶性有所区别.

  • 急性颅脑外伤的CT表现及检查方法

    作者:侯宗来;刘玉萍;谢良军;张云霈

    随着CT的广泛应用,颅脑外伤的诊断速度和确诊率显著提高,死亡率明显降低[1].我院2000~2002年收治24小时内CT扫描阳性的急性颅脑外伤150例,本文就其CT表现及检查注意事项讨论如下.

  • 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症的CT漏诊分析

    作者:张玉祥;霍现英;司丽亚;刘涛;陈国忠;郭建华

    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症也不少见,CT是检查椎间盘突出症常用的方法之一,但由于扫描方法不正确,常导致漏诊.我院遇到5例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的漏诊病例,现报告如下.

  • 126例新生儿肺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卢君;林广;林良武

    目的:总结新生儿肺炎临床表现、病原学及X线表现,以便早期诊断,指导临床选择抗生素。方法对126例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表现、病原学及X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新生儿肺炎临床表现多样化、不典型,年龄越小症状体征越不明显;(2)由于受年龄小等因素的限制,新生儿肺炎病原学诊断困难,且有假阳性,容易导致过度治疗或漏诊;(3)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炎不可少的手段。结论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肺部体征不典型,需结合临床表现、肺部体征、微生物学检查及胸部X线检查结果,及早诊断并合理选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预防细菌耐药性的增加。

  • 小儿肺门影增大辨识的Kappa一致性分析

    作者:江红;焦旭东;张矿梅;杨磊;江建华;蒋瑞娟

    目的:研究不同影像医师对小儿“肺门影增大”征象辨识的个体间差异,分析临床工作中对该征象辨识的稳定性。方法3位不同工作经历的影像医师作为观察者,对60例患儿的胸部DR胶片进行评价,确定小儿肺门影增大的有无及其程度。结果3位观察者在对肺门等级评判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评判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结果显示,对肺门“正常”的评判K值0.427~0.643( P<0.05);对“轻度增大”的评判K值0.531~0.617( P<0.05);对“明显增大”的评判K值0.786~0.844(P<0.05)。结论小儿肺门影增大等级主观判断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其中对“正常”“轻度增大”的评判一致性较差,对“明显增大”的评判一致性较好。

  • CT引导下肝脓肿经皮穿刺置管引流3例报告

    作者:熊雪峰;匡晓芳

    肝脓肿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传统采取内科药物治疗及外科切开引流.以上治疗均存在一定的弊端.

  •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征锦;邵娟;施斌斌;叶靖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16排螺旋CT对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SAP)和17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以及41例正常胰腺组进行CT灌注扫描.应用perfusion 3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各组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通透性(PS)等灌注参数,对各组样本灌注数据的均数及标准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急性胰腺炎临床生化指标与灌注参数BF变量之间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MAP、SAP的BF、BV平均值较正常胰腺组显著降低(P<0.01),PS高于正常组(P<0.05),MAP组的BF、BV显著高于SAP组.结论:CT灌注成像技术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腹膜后非功能性副神经节瘤1例

    作者:张晓雍;毛志敏

    患者女,26岁.2周前出现全腹部腹痛不适,与饮食无关.体格检查:腹部无膨隆,左上腹隐约可触及一包块5cm×5cm,质偏硬,表面光滑,边界尚清.B超示左腹腔低回声包块.

  • 肩背部弹力纤维瘤的临床与CT诊断

    作者:朱继兰;张鸣镝;韩金花;孙修堂

    弹力纤维瘤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1961年Jarvi和Saxen[1]首先报道了4例发生于肩胛骨下端和胸壁之间的肿物.病理学检查发现肿物主要由大量增生肥大的弹力纤维构成,他们将之命名为背部弹力纤维瘤(Elastofibroma Dorsi).

  • 白血病并发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放射学诊断

    作者:陈刚;曹治婷;邹莹;刘正刚

    目的:探讨白血病并发侵袭性肺曲霉菌(IPA)感染的X线及CT表现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原学及病理组织学证实为IPA的52例白血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全部病例均常规做胸部X线及MSCT检查,其中48例做了2次以上的X线及CT复查.结果:本组IPA病灶形态多样化,表现为多发斑片及片状影12例,单发或多发小结节状影18例,出现"晕环"征14例,肺内肿块影9例,胸膜下楔型实变影5例,曲菌球及空气新月征8例,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表现39例,X线胸片和CT的病灶检出率分别为88.5%及100%.结论:IPA是白血病患者常见并发症,早期出现的"晕环"征及中晚期出现的"空气新月征"较具特征性,对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需密切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

  • 睾丸扭转CT诊断价值探讨

    作者:闵钢

    目的:探讨CT诊断皋丸扭转的影像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8例手术病理证实睾丸扭转所致出血坏死,且全部CT平扫.结果:1例睾丸肿大.5例睾丸出血,1例睾丸出血、坏死混杂,1例隐睾出血、坏死混杂.结论:CT能够明确诊断睾丸扭转,对诊断睾丸扭转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电子束CT诊断肺动脉栓塞

    作者:郑敏文;宦怡;葛雅丽;石明国;赵宏亮;白桂琴;李剑

    目的:: 评价电子束CT(EBCT)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与优势. 方法: 对2002-05~2003-04经EBCT确诊的9例肺栓塞的CT征象进行分析,探讨其诊断价值. 结果: 左、右两侧段以上肺动脉发生栓塞的几率相近,右侧52.6%(71/135),左侧49.6%(67/135),右侧略高.但左侧闭塞的段以上肺动脉有19支,右侧仅4支.各叶段以上肺栓塞的发生率以下叶高,达61.1%(66/108),其次为上叶的45.8%(33/72)和中叶及舌叶的40.7%(22/54).左、右中间肺动脉的栓塞率为50%(9/18).360支亚段肺动脉中有115支栓塞(31.9%),其中明确的栓塞76支(包括26支闭塞),可疑39支.肺栓塞的EBCT直接征象:管腔内中心性或偏心性充盈缺损及"轨道征" 、"漂浮征"和完全闭塞(闭塞血管管径大于正常管径).间接征象:偶可见"马赛克征"和梗死灶,多数见局限性肺纹理稀疏.另外还有胸水、肺动脉及右心轻度扩张等. 结论: 电子束CT扫描速度快,运动伪影小,对段以上肺栓塞能清晰显像并准确诊断,可作为肺栓塞的首选无创性检查方法.局限性是空间分辨率低,对亚段以下肺动脉栓塞的评价并不十分可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