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脑胶质瘤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的MR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

    作者:刘宵雪;张志强;李建瑞;许强;翁艺菲;卢光明

    目的 采用MR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 ASL)灌注成像技术探讨大脑胶质瘤患者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CCD)现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31名大脑胶质瘤患者和31名正常人的MR资料,采用3D ASL灌注成像技术测量脑组织的脑血流量(CBF),计算并比较患者小脑半球CBF值不对称指数(AI)改变.分析小脑半球AI与大脑半球肿瘤区域AI、肿瘤级别、病变体积的关系.结果 大脑胶质瘤患者肿瘤对侧小脑半球CBF值较同侧小脑半球降低(t=5.04,P<0.01),胶质瘤患者小脑半球AI(AI小脑)较正常人增高(t=4.13,P<0.01),高级别与低级别胶质瘤间AI小脑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1,P>0.05).患者AI小脑与大脑肿瘤区域AI(AI肿瘤:r=-0.28;AI肿瘤实质:r=-0.24;AI肿瘤加水肿:r=-0.19)、病变体积(r=0.18)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大脑胶质瘤可出现CCD现象,3D ASL灌注成像可无创定量评估小脑半球低灌注程度,但CCD现象与肿瘤的级别、病变范围及大脑半球AI无明显相关.

  • 脑内原发淋巴瘤致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的18F-FDG PET/CT表现

    作者:梁英魁;川玲;赵文锐;朱家瑞;方庭正;王升

    目的 观察大脑原发淋巴瘤所致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CCD)的18F-FDG PET/CT表现以及探讨不对称指数(AI)检测CCD的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与活检证实的免疫正常的大脑原发淋巴瘤患者18F-FDG PET/CT与增强MRI表现.对所有病例双侧小脑FDG代谢显像进行视觉分析以及AI的半定量分析.AI值大于0.10认定CCD阳性.结果 所有原发病灶均显示为结节样、团块样异常FDG浓聚和MRI显著强化.2例为颅内多发病灶,10例为单发病灶.6例单发病灶淋巴瘤患者CCD阳性,视觉分析与AI均为阳性表现,所有病变对侧小脑FDG代谢均显著低于同侧小脑;其余6例CCD阴性.CCD阳性与阴性患者间的A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I平均值分别为0.19±0.04和0.05±0.02,t=-5.650,P<0.05).结论 18F-FDG PET/CT能够检测出原发淋巴瘤导致的CCD;AI是有效的半定量检测指标.

  • CT全脑灌注成像诊断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的价值

    作者:晁慧美;王嵩

    目的:探讨320排CT全脑灌注成像诊断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CCD)的价值.方法:收集115例经MRI证实的急性及亚急性期单侧幕上新发脑梗死作为实验组,均除外小脑及颅内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变;选择同期无颅内疾病且无神经系统临床症状的志愿者10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在症状稳定期行320排CT全脑灌注扫描,运用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4个参数评估全脑灌注改变.结果:实验组诊断出45例CCD,且4个参数图谱发现CCD的比率为MTT>TTP>CBF>CBV.对照组两侧小脑半球灌注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20排CT全脑灌注成像可有效诊断脑梗死后CCD,且MTT对于发现CCD敏感.

  • 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谢诗;裴露露;许予明;宋波

    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指幕上脑组织损伤引起对侧小脑出现血流量减少和代谢活性降低的现象.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该现象在临床上越来越多见,但病理生理机制仍不清楚.其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和影像学检出手段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就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的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诊疗及科学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

  • 亚急性期脑出血后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的CT灌注分析

    作者:张悦;李瑞;王锦程;徐浩力;刘帅良;何雯雯;秦小涛;曹国全;杨运俊;诸葛启钏;陈伟建

    目的 采用全脑CT灌注(CTP)分析亚急性期自发性脑出血(SPSCH)继发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CCD)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7月至2016年10月前瞻性纳入86例经CT平扫确诊的幕上单侧SPSCH患者,行全脑CTP检查,经后处理获取两侧小脑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达峰时间(TTP);计算两侧小脑不对称指数(AI);手动测量血肿体积及幕上CBF大灌注缺损面积;同时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进行统计,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入院时、检查前及出院时的神经功能状态.以单侧幕上血肿伴对侧小脑连续至少2个层面出现灌注减低作为CCD阳性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CCD阳性组和阴性组.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CCD阳性组两侧小脑半球灌注参数(CBF、CBV、MTT和TTP)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两组间灌注参数及临床变量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CCD阳性组AI值与临床及影像各变量的相关性.结果 86例SPSCH患者中,CCD阳性组35例,阴性组51例.CCD阳性组血肿同侧及对侧小脑半球的CBF值分别为(40.88±11.23)、(33.91±9.96)ml·100 g-1·min-1,CBV值分别为(3.30±1.18)、(2.75±1.13)ml/100 g,TTP值分别为(22.09±3.98)、(22.88±4.15)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231、8.223、-2.883,P值均<0.05).CCD阳性组中,对侧小脑半球CBF、CBV、TTP及MTT出现异常的例数分别为35、32、26、16例.CCD阳性组与阴性组AICBF值分别为(17.10±9.10)%、(-0.95±17.01)%,AICBV值分别为(17.43±11.65)%、(1.55±21.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367、4.477,P值均<0.05).两组患者在病灶侧别、血肿体积、灌注缺损面积、入院及检查时NIHSS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CD阳性组的AICBF、AITTP值与发病天数相关(P值均<0.05).结论 CCD是SPSCH后一种常见的继发现象.各灌注参数中,CBF出现异常的比例高.CCD的严重程度与发病时间有一定相关性,而与年龄、血肿体积、幕上灌注缺损面积及临床NIHSS评分均无相关性.

  • 慢性脑供血不足与其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的 CT 灌注成像分析

    作者:刘帅良;王严;张悦;徐浩力;王锦程;何雯雯;秦小涛;曹国全;杨运俊;诸葛启钏;陈伟建

    目的:应用320排低剂量容积CT灌注成像(CTP)研究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脑组织微循环的改变及CCCI 与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 CCD )的关联。方法应用320排容积CT对2013年6月至2016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58例具有CCCI症状者行低剂量全脑CTP,男103例、女55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62.9岁。同时获得大脑各供血区及小脑的脑血流(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和DLY等灌注参数和动态4D-CTA图像。计算相对灌注参数值rCBF、rCBV、rMTT及rTTP (患侧/健侧),采用配对t检验及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各组CBF、CBV、MTT、TTP和DLY 进行定量分析。利用χ2检验及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CCCI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CCCI组108例患者CTP呈现两侧大脑半球灌注不对称。患侧CBF、CBV低于对侧镜像区(tCBF =-12.89、tCBV =-7.031,PCBF,CBV <0.001);MTT短于对侧镜像区(tMTT =13.310,PMTT <0.001);TTP长于对侧镜像区(tTTP =-4.012,PTTP <0.001)。 CCCI 组rCBF、rCBV低于非CCCI 组( trCBF =3.079, trCBV =2.760,PrCBF,rCBV <0.01);CCCI 组 rTTP长于非CCCI 组(trTTP =4.846,PrTTP <0.001)。(2)χ2检验显示性别(χ2=4.036,P=0.045)、高血脂(χ2=7.687,P=0.006)及吸烟(χ2=11.868,P=0.001)在CCCI 组及非CCCI 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脂(OR值=3.736,P=0.016)、吸烟(OR值=4.641,P=0.01)是CCCI的危险因素,而性别与之无相关性。(3)CCCI组CCD发生率为18.5%,同时CCD发生对应幕上的缺血区分别为大脑后动脉供血区10例(34.5%)、大脑中动脉供血区6例(20.7%)、大脑前动脉供血区12例(41.4%)、基底节区1例(3.5%);其中单独供血区所引发的CCD分别为大脑后动脉供血区4例(13.8%)、大脑中动脉供血区4例(13.8%)、大脑前动脉供血区7例(24.1%)、基底节区0例。结论 CTP可直观和定量显示CCCI患者脑组织异常灌注区微循环状况的同时,还可反映各个脑区与小脑联系程度。

  • 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的发病机制及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余悦;熊晓亮;赵银龙;宋晓良;罗云霄

    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CCD)是幕上脑组织损伤后出现的主要继发性机能变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是一种常用的核医学成像技术,其中的脑血流灌注显像可对脑部功能性疾病进行显像诊断。而 SPECT/CT 将 SPECT 与 CT 的图像进行后处理融合,能够同时提供脏器、组织功能代谢和精细的形态解剖信息,为疾病的定性和定位诊断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因此 SPECT/CT 融合技术对于提高治疗效果,积极改善预后有很大价值。本文从 CCD 的定义及发病机制入手,对脑血流灌注技术在 CCD 诊断中的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目前诊断 CCD 现象的影像学方法进行比较。

  • 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的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分析

    作者:朱婉秋

    目的 通过3.0T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ASL)评估不同期幕上脑梗死体积(CIv)、梗死区灌注异常程度与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CCD)的关系.方法 收集单侧幕上脑梗死患者52例,其中急性期13例、亚急性期26例、慢性期13例.所有患者进行磁共振常规扫描、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ASL检查,记录并计算幕上CIV、幕上梗死区脑灌注与镜像区正常脑组织灌注差值和幕下小脑不对称指数(AI).以AI> 10%诊断CCD阳性,分析CCD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不同期幕上CIV及梗死区灌注异常程度的差异,分析CCD阳性组患者不同期幕上CIV、梗死区灌注异常程度与幕下小脑AI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脑梗死患者CCD发生率分别为46.2%、42.3%、61.5%.不同期CCD阳性组患者幕上CIV均高于阴性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CCD阳性组患者幕上梗死区灌注降低程度与CCD阴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患者幕上梗死区灌注降低程度与阴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D阳性组患者各期幕上CIV、梗死程度与幕下小脑AI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急性期幕上脑梗死区灌注降低程度与CCD发生有关,但是与CCD的严重程度不具有相关性.不同期幕上CIV与CCD的发生无明显关系.

  • CCD影响因素的CT全脑灌注图像分析

    作者:晁慧美;王嵩

    目的 评估脑梗塞患者幕上低灌注程度对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crossed cerebellar diaschisis,CCD)发生及其程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急性及亚急性期单侧幕上新发脑梗塞病例115例,在症状稳定期行320排CT全脑灌注扫描.分别比较急性及亚急性期CCD阳性组与CCD阴性组间大脑低灌注程度;分析CCD阳性病例幕上低灌注程度与小脑不对称指数的关系.结果 急性期及亚急性期的CCD阳性组与CCD阴性组间幕上低灌注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期CCD阳性组大脑△MTT与小脑△MTT、△TTP呈线性正相关(P<0.05),大脑△TTP与小脑△TTP呈线性正相关(P<0.05).亚急性期CCD阳性组大脑△MTT、△TTP与小脑△MTT呈线性正相关(P<0.05).结论 脑梗塞患者幕上低灌注程度与CCD的发生无关,但是CCD一旦发生,则与其严重程度线性正相关.

  • 脑梗死后CCD的CT全脑灌注图像分析

    作者:晁慧美;王嵩

    目的 评估脑梗死患者幕上低灌注体积对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crossed cerebellar diaschisis,CCD)的发生及其程度的影响.方法 搜集急性及亚急性期单侧幕上新发脑梗死病例115例,在症状稳定期行320排CT全脑灌注扫描.根据CCD情况分为CCD阳性组及CCD阴性组.分别比较急性及亚急性期CCD阳性组与CCD阴性组间大脑低灌注体积.分析幕上低灌注体积与小脑不对称指数的关系.结果 急性期CCD阳性组与CCD阴性组间幕上低灌注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急性期CCD阳性组大脑低灌注体积大于CCD阴性组(P<0.05).急性期CCD阳性组大脑CBF减低体积与小脑ATIP呈线性正相关(P<0.05),大脑CBV减低体积与小脑AMTT呈线性正相关(P<0.05).亚急性期CCD阳性组大脑MTT延长体积与小脑ATTP呈线性正相关(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幕上低灌注体积与CCD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有关.体积越大,越易发生CCD,并与CCD的严重程度呈线性正相关.

  •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脑血流灌注加权成像在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泽春;汪文胜;成丽娜;谢甜甜;李松涛;欧阳兵;颜刘清;陈楷哲

    目的:利用3T磁共振的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加权成像(3D ASL)方法,通过观察全脑脑血流灌注情况,评价3D ASL在诊断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CCD)的作用,并了解原发脑组织病变与CCD的关系。方法收集幕上单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病变合并对侧小脑半球低灌注患者58例,利用3D ASL可定量测量脑组织的脑血流量(CBF)方法,测量双侧小脑半球脑组织的CBF的灌注情况,计算小脑不对称指数(AI),依据AI大于10%时诊断为CCD,并分析幕上病变与CC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8例幕上单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病变导致幕下对侧小脑半球低灌注区,以小脑半球下部明显;幕上单侧脑组织病变中55例均为脑梗死,脑外伤3例,脑梗死病变占绝大部分。幕上病灶均累及皮质-桥脑-小脑束的放射冠及以上的白质纤维走行通道;其中幕上脑组织的CBF值越低、其对侧小脑半球CBF测值越低,呈明显正相关性;幕上脑组织低灌注面积与CCD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4例患者做了2次ASL检查,2例患者做了3次3D ASL检查,其CCD病变区小脑半球的血流量变化不明显。发出CCD的病程短为1d,长为1年2个月CCD小脑半球低灌注区以小脑下部明显,其CCD产生与幕上脑组织病变发生部位呈明显相关,与发病时间及病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3D ASL作为一种新的灌注方法,能够无创的评价CCD的发生,其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及能定量评估小脑半球低灌注程度,3D ASL为进一步研究CCD的发生机制提供广泛发展空间。

  • 急性脑梗死后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的扩散加权成像及动脉自旋标记研究

    作者:闫呈新;张渺娜;黄婧颖;张敏凤;岳云;张颜波;朱建忠

    目的 探讨3.0T MR DWI与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脑灌注成像技术在诊断单侧幕上急性脑梗死后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CCD)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单侧幕上急性脑梗死合并CCD的患者,定量地测量双侧小脑半球的ADC值和脑血流量(CBF)值,计算小脑半球灌注的不对称指数(AI),分析CCD现象的对侧小脑半球ADC值和CBF值的变化.结果 42例CCD患者的双侧小脑半球在DWI图像上未见明显扩散受限信号.脑梗死区对侧小脑半球的ADC值平均为(0.686±0.031)×10-3 mm2/s,其同侧的ADC值平均为(0.695±0.042)×10-3 mm2/s,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t值=0.264,P=0.793>0.05);对照组双侧小脑半球的平均ADC值为(0.713±0.047)×10-3mm2/s,与梗死对侧小脑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梗死同侧小脑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3D-ASL上对侧小脑半球呈明显低灌注改变,以小脑半球下部为著,CBF平均值为(22.167±7.392)mL/(100 g×min),同侧小脑的CBF平均值为(37.201±8.495)mL/(100 g×min),两侧小脑半球灌注AI平均为(24.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19.98,P<0.001),幕上急性脑梗死均累及皮质-脑桥-小脑(CPC)的纤维束通路;幕上脑梗死对侧小脑ADC值的下降间接反映了局部脑组织毛细血管灌流情况,与3D-ASL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幕上急性期脑梗死后可发生CCD现象,ADC值和CBF值可早期定量地评估小脑半球低灌注程度,判定有无CCD的发生,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是一种方便快捷的评价CCD现象的方法.

  • 扩散张量成像在大脑胶质瘤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的应用

    作者:黎美;肖新兰;黄江龙;钱斌燕

    目的 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在大脑胶质瘤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CCD)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 17例大脑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和 20例低级别胶质瘤患者与 18例正常志愿者的 MR 图像,利用 DTI 技术定量测量小脑半球的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计算并比较患者小脑半球不对称指数(AI),并分析 CCD现象与大脑胶质瘤肿瘤病理级别的关系.结果 大脑高级别胶质瘤患者肿瘤对侧小脑半球的 FA值较同侧小脑半球降低(t=3.42,P<0.05).大脑低级别胶质瘤患者肿瘤对侧小脑半球与同侧小脑半球的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0,P>0.05).高级别胶质瘤患者AI小脑较低级别胶质瘤患者和正常志愿者AI小脑均增高(t=4.15,P<0.05;t=4.68,P<0.05),而低级别胶质瘤患者与正常志愿者AI小脑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P>0.05).结论 大脑胶质瘤的CCD现象与胶质瘤的病理级别相关,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可出现 CCD现象,而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未发现明显CCD现象.DTI技术可通过 FA参数无创定量评估CCD.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