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常春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1例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自愿原则下,随机分成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52例),分别采用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引流量,比较相关数据评估.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引流量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疗效相近,但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治疗时间、引流量以及各种并发症方面更具优势,值得推广.

  • 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

    作者:钮心刚;张红梅;严力生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将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分为侧方型及中央型,采用椎板拉钩法的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12例,均为男性;年龄23~40岁,平均30岁;病程17.9个月.侧方型10例,其中离断骨决位于L4椎体后下缘1例,L5椎体后上缘3例,S1椎体后上缘6例,均合并同侧椎间盘突出;中央型2例,离断骨块均位于S1椎体后上缘.侧方型采用单侧椎板间开窗,摘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摘除椎体后缘骨块;中央型采用双侧椎板间开窗,摘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摘除椎体后缘骨决.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12~36个月,平均22.5个月.按照Macnab术后评定标准:优10例,良2例.结论: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的优点,可完整摘除椎体后缘骨块,是一有效的手术方法.

  • 撑开型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临床分析

    作者:刘恩志;郭东明;严瀚;蔡维山

    目的 探讨撑开型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临床疗效.方法 对21例腰椎后缘离断症使用撑开型椎间融合器进行手术治疗.采用Oswes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患者症状进行评定,观察融合率和并发症.结果 21例均获12-39个月随访,融合率100%.术后优良率及末次随访优良率分别为92.8%及91.1%,未发生融合器脱出、塌陷、移位等并发症.结论 撑开型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腰椎生物力学功能恢复好,无须辅助后路椎弓钉固定即可达到即刻的腰椎稳定性.

  • 腰椎间盘突出与椎体后缘组织骨化63例分析

    作者:王一公;樊建勋;吕慧君;薛红娜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由于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大大提高了椎管内病变的诊断率,尤其对椎管形态,椎间盘突出的形态、部位、节段及神经受压的程度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随着CT广泛应用,术前发现椎体后缘组织钙化或骨化日益增多.据我们对63例该类病人的CT扫描、手术及病理证实,骨化可分为:①突出的椎间盘组织骨化;②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③退行性腰椎椎体后缘的骨赘形成及后纵韧带钙化几种情况.现分析如下.

  •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作者:彭宝淦;侯树勋;吴闻文;商卫林;杨毅

    被称之为腰椎后缘椎缘骨的疾病,随着CT和MRI的普及逐渐被临床医生所认识,但它的发病机制并不清楚.有学者[1]认为本病是由于青少年时期椎体后缘环状骨骺断裂,髓核组织经此裂隙侵入骨骺与椎体组织所致,因此把本病称之为"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也有学者认为本病是椎体后缘的创伤骨折所致.我们通过对本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本病实质上是一种发生于腰椎椎体后缘终板的骨坏死症.

  • 显微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法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何正言

    目的:观察显微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法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疗效。方法72例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椎板开窗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显微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观察围手术期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显微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法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疗效确切,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同时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10例分析与CT诊断

    作者:肖香佐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是青少年时期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1],其症状和体征与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椎管狭窄的表现相类似,临床极易造成误诊误治。现将本院经CT诊断并经手术治疗的10例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病例进行分析,以探讨其CT表现。1.资料和方法 本组共10例,均经手术探查。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14~32岁,平均30岁,病程10 d~4年,平均1.1年。有明确外伤史者4例,腰痛伴有一侧腿痛者9例,腰痛伴有双侧腿痛或双腿交替痛者4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者8例。 CT检查均用Somatom CR装置,扫描条件为125 kV,45ms,矩阵512×512,扫描平面与椎间隙平行,均常规扫描L3~S1各椎间隙,层厚4 mum,层距4 mm,每个间隙扫描4层。2结果

  • 显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

    作者:钮心刚;张红梅;严力生

    目的 探讨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 2004年3月~2009年9月采用显微内窥镜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26例,将其分为侧方型及中央型.侧方型22例,其中离断骨块位于L4椎体后下缘2例,L5椎体后上缘8例,S1椎体后上缘12例,均合并同侧椎间盘突出.中央型4例,离断骨块均位于S1椎体后上缘中央.侧方型采用单侧入路,按照扩大神经根管,摘除突出椎间盘髓核及椎体后缘离断骨块顺序进行手术;中央型采用双侧入路,扩大神经根管及中央椎管,摘除突出椎间盘髓核及椎体后缘骨块.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9~84个月,平均42.5个月,按照Macnab术后评定标准:优20例,良6例.结论 显微内窥镜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具有创伤小,对腰椎后结构破坏少的优点,可有效摘除椎体后缘骨块及突出椎间盘,降低术后发生腰椎不稳的可能.

  • TESSYS 技术与开放手术在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作者:杨林;鹿洪辉

    目的:比较TESSYS技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在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2009年6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69例中,选择椎间孔镜手术37例,开放手术32例。术中观察腰椎椎体后缘病变部位的具体表现以及相邻椎间盘情况,手术清除病灶后随访6个月。术前及术后6个月分别采用VAS和JOA评估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改善情况。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2组患者术前VAS 评分和JOA 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ESSYS 组腰腿痛 VAS 评分从术前的(7.63±1.44)分下降到(2.51±1.23)分(P <0.05),JOA 评分从术前的(10.51±3.24)分升高为术后(26.98±3.74)分(P <0.05),改善率89.1%;开放组腰腿痛VAS 评分从术前的(7.52±1.35)分下降到(2.46±1.14)分(P <0.05),JOA 评分从术前的(10.67±3.18)分升高为术后(25.25±3.49)分(P <0.05),改善率79.5%。2组间术后VAS评分和JOA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 TESSYS 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开放组(P <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TESSYS技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疗效相当,但是安全性更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的优点。

  •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附11例报告)

    作者:陈勇;王东超

    目的:分析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发病机理,探讨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对11例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资料以及手术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1例平均随访一年10个月,依据Macnab疗效标准分级,优9例,良2例.结论:CT扫描能明确诊断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摘除突出椎间盘及后缘骨块,彻底解除神经根和马尾神经的压迫,可取得较好效果.

  •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18例治疗

    作者:季明华;宋晓航;刘书华;许刚;严耘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手术切除后缘骨块,尽可能多的保留后纵韧带,对术后脊柱稳定,防止椎间盘突出复发及减轻硬膜外瘢痕形成等均有一定作用.自1995年以来收治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18 例,采用后纵韧带腹侧切除离断骨块,疗效满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