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度近视视盘旁拟似视盘小凹病变一例

    作者:赵慧英;关娟;张桥;谢应勤

    患者男,59岁.主因双眼视远不清50年,要求重新配镜来我院眼科就诊.患者于50年前自觉双眼视远不清,诊断为"双眼近视",给予配镜.近40年患者近视度数稳定,因镜片磨损要求重新配镜就诊.否认其他眼科疾病史,无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01,-8.75 DS0.8;左眼视力0.02,-6.00 DS→0.8.双眼眼前节未见异常,玻璃体液化.彩色眼底照相检查显示,右眼视盘颜色正常,边界清,视盘周围眼后壁内表面轻度凹陷,视盘颞侧及下方见脉络膜萎缩区,下方脉络膜萎缩区内可见一直径约1/6个视盘直径(DD)大小斜椭圆形淡白病灶,病灶基底深约1 DD,其表面血管跨行,黄斑颞上方可见3处斑点状出血,黄斑中心凹反光未见(图1);左眼视盘颜色正常,边界清,视盘周围眼后壁内表面轻度凹陷,黄斑中心凹反光不明显.

  • 病理性近视伴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治疗后视物变色一例

    作者:王丽娜;张琦;赵培泉

    患者女,61岁.因右眼视物变形2个月伴视力下降1个月于2008年6月来我院就诊.既往史:双眼高度近视,屈光度-12 D;2006年因双眼白内障在外院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手术后视力右眼0.5,左眼0.1.

  • 一例高度近视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方法的循证选择

    作者:吴昌凡;郎平;王晓琴;邢怡桥

    患者男,45岁.因左眼前黑影遮盖1 d,于2008年11月13日收住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眼科.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1,-10.5 D矫正0.5,左眼手动,不能矫正.左眼角膜透明,晶状体轻度混浊,玻璃体混浊明显,无明显增生,视网膜脱离范围从2点至9点时钟位.累及黄斑,4、7点处可见约1/3个视盘直径(DD)大小的马蹄裂孔,眼轴29.30 mm;右眼玻璃体混浊,视网膜呈豹纹状改变,周边变性明显,眼轴30.50 mm.辅助检查:B型超声检查显示左眼视网膜剥离,玻璃体后段混浊.诊断:左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双眼高度近视.

  • 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患眼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前后的黄斑视功能评价

    作者:师燕芸;郑太;段薇;谢娟;郑东萍

    目的 评价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MCNV)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前后的黄斑视功能.方法前瞻性、无对照、非随机研究.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山西省眼科医院确诊为MCNV并经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的21例2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9例9只眼(42.86%),女性12例12只眼(57.14%).平均年龄(35.1±13.2)岁,平均屈光度(-11.30±2.35)D,平均眼轴长度(28.93±5.68) mm.采用1 +PRN的治疗方案给予所有患眼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0.05 ml(含康柏西普0.5 mg)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每月常规复查随访,每次随访均行BCVA及MAIA微视野检查.对比分析患眼治疗前后BCVA及黄斑整体指数(MI)、平均光敏感度(MS)、固视状态改变情况.固视状态分为稳定固视、相对不稳定固视、不稳定固视3种.治疗前后BCVA、MI及MS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固视状态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观察期内患眼平均注射治疗次数3.5次.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患眼logMAR BCVA分别为0.87±0.32、0.68±0.23、0.52±0.17、0.61±0.57;MI分别为89.38±21.34、88.87±17.91、70.59±30.02、86.76±15.09;MS分别为(15.32±7.19)、(21.35±8.89)、(23.98±11.12)、(22.32±9.04) dB.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3、6个月患眼BCVA(t=15.32、18.65、17.38,P<0.01)、MS(t=4.08、3.50、4.26,P<0.01)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患眼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2.42、2.58,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l、3、6个月,稳定固视、相对不稳定固视、不稳定固视患眼比例分别为28.57%、47.62%、23.81%,38.10%、47.62%、14.28%,38.10%、52.38%、9.52%及33.33%、57.14%、9.5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3、6个月稳定固视及相对不稳定固视患眼所占比例较治疗前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2、1.24、1.69,P>0.05).结论 MCNV患眼经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后BCVA、MS明显提高.

  • 高度近视眼不同后巩膜形态的视网膜与脉络膜及巩膜厚度变化

    作者:刘莉莉;刘维锋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眼不同后巩膜形态视网膜、脉络膜、巩膜厚度变化.方法 临床检查确诊的高度近视患者60例9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8例25只眼,女性42例71只眼;平均年龄(51.32±10.06)岁;平均等效球镜为(-14.38±6.31)DS;平均眼轴长度为(29.49±2.44) mm.患眼均采用日本Topcon公司深度光相干断层扫描(DRI-OCT)仪按照糖尿病早期治疗研究小组黄斑部格子分区方法,对该区域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脉络膜、巩膜厚度进行扫描,测量其厚度.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1.0 mm直径的圆形区域为中央区域,围绕中央区域外围1.0 mm圆形为1环区域;1环外围1.5 mm圆形为2环区域.并均分为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应用设备三维模式将后巩膜形态分为Ⅰ、Ⅱ、Ⅲ、Ⅸ型,分别为27、46、11、12只眼,并据此分组.观察不同后巩膜形态组患眼视网膜、RNFL、脉络膜、巩膜厚度.结果 Ⅰ、Ⅱ、Ⅲ、Ⅸ型组患眼之间中央、1、2环区域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8、5.03、4.98,P<0.01);RNFL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3,P=0.93).中央区域脉络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1,P=0.81);1、2环区域脉络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6、2.96,P=0.04、0.04).不同类型后巩膜组患眼中心凹下巩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0,P=0.49).结论 高度近视眼不同后巩膜形态后极部不同区域视网膜、脉络膜厚度出现改变,Ⅸ型改变明显;RNFL、巩膜厚度可能无影响.

  •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和巩膜缩短手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疗效观察

    作者:肖亚伟;郝玉华;尚庆丽;殷志博;杨雅青;叶存喜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割(PPV)联合内界膜(ILM)剥除和巩膜缩短手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MF)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非随机同期对照临床研究.临床检查确诊的高度近视MF患者35例35只眼纳入研究.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患眼分为PPV联合ILM剥除和巩膜缩短手术(内外路联合手术)组、PPV联合ILM剥除手术(内路手术)组,分别为1 8例1 8只眼、17例17只眼.采用Snellen视力表行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转换为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进行统计.采用IOL-Master或A型超声测量眼轴长度(AL).采用频域光相十断层扫描测量黄斑区视网膜劈裂高值(MxFT).采用德国罗兰公司视诱发反应成像系统行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b波振幅.两组患者年龄(t=0.460)、AL(t=1.520)、屈光度(t=0.020)、logMAR BCVA(t=-2.280)、MxFT(Z=-4.179)、b波振幅(Z=-0.19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外路联合手术组行23G PPV联合ILM剥除和巩膜缩短手术;内路手术组行23G PPV联合ILM剥除手术.手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患眼BCVA、AL、MxFT、b波振幅变化.结果 末次随访时,内外路联合手术组18只眼劈裂腔高度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劈裂腔消失,视网膜完全复位4只眼.内外路联合手术组、内路手术组患眼logMAR BCVA(t=7.272、5.951)、MxFT(Z=-3.724、-3.622)、b波振幅(Z=-3.223、-3.243)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0、0.000、0.001、0.001).两组患眼之间logMARBCVA(t=-2.280)、MxFT(Z=-4.17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0.000);b波振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98,P=0.843).内外路联合手术组患眼AL较手术前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17,P=0.000).随访期间无眼底出血、眼内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PPV联合ILM剥除和巩膜缩短手术治疗高度近视MF可明显缩短AL,促使视网膜结构恢复,改善视力.

  • 青少年高度近视患眼眼底特征及其与屈光状态的相关性

    作者:郭寅;唐萍;吴敏;吕燕云;冯祎;刘丽娟;徐亮

    目的 观察分析青少年高度近视患眼眼底特征与屈光度、佳矫正视力的相关性.方法 横断面回顾性研究.年龄≤18岁、屈光度>-6.00 D的青少年高度近视患者544例1050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眼均行散瞳电脑验光及检影验光获得佳矫正视力(BCVA),并将其转换为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记录.均行裂隙灯显微镜及以黄斑为中心、45°眼底后极部彩色照相检查.排除眼底模糊、眼位不正及判定有异议的图像资料,选取视盘边缘及黄斑区清晰可见的彩色眼底像进行眼底特征分析.终988只眼的彩色眼底像纳入统计分析,占94.1%.以脉络膜血管暴露程度判断其豹纹状眼底程度并进行分级,观察黄斑区、视盘区豹纹状眼底分级.通过Image J软件,测量视盘旁β区萎缩弧面积、视盘长径、视盘短径,并以视盘长径/短径比值作为视盘倾斜指数.对比分析豹纹状眼底分级、视盘旁β区萎缩弧面积、视盘倾斜指数与屈光度、BCVA的相关性;观察统计局限性后极部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灶、漆裂纹、Fuehs斑等高度近视后极部眼底病变的发生率.结果 患眼平均屈光度为(-10.66±2.63)D;平均logMAR BCVA为0.11±0.22.豹纹状眼底发生率为66.9%.黄斑区、视盘区豹纹状眼底平均分级分别为(0.83±0.96)、(1.04±1.00)级,二者具有高度相关性(r=0.875,P=0.000).视盘旁β区萎缩弧发生率为97.3%,视盘旁β区萎缩弧平均面积为(0.45±0.57)mm2.视盘倾斜发生率为28.5%,平均视盘倾斜指数为1.25±0.18.黄斑区、视盘区豹纹状眼底不同分级患眼平均屈光度、logMAR BCVA以及视盘旁β区萎缩弧面积、倾斜视盘发生率、视盘倾斜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后极部眼底病变发生率为2.83%;与未发生高度近视后极部眼底病变者比较,高度近视后极部眼底病变者年龄、屈光度、视盘旁β区萎缩弧面积更大,豹纹状眼底分级、视盘倾斜发生率及视盘倾斜指数更高,BCVA更差.结论 青少年高度近视患眼主要眼底特征是视盘旁β区萎缩弧;出现后极部眼底病变严重影响视功能.

  • 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对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患者视觉质量的客观定量测量

    作者:李轻宸;高鹏;李欢欢;雒旭;高新蕊;王方;汪浩

    目的 客观定量评估高度近视黄斑劈裂(MF)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 横断面研究.临床检查确诊的高度近视黄斑劈裂(MF)患者1 9例19只眼(近视劈裂组)、无黄斑劈裂高度近视21例21只眼(近视对照组)及无高度近视正常者22名22只眼(正常对照组)纳入研究.所有受检者均行医学验光、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以及眼轴长度(AL)测量.采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Ⅱ)测量受检眼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out off)、斯特列尔比(SR)、客观散射指数(OSI).采用Pearson分析小分辨角对数(logMAR)BCVA、AL与MTF cut-off、SR、OS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近视劈裂组、近视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受检眼平均MTF cut-off、SR、OSI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6.00、116.15、165.77,P<0.05).两两比较,近视劈裂组与近视对照组受检眼SR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任意两组间MTF cut-off、SR、OS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劈裂组患眼logMAR BCVA、AL分别与MTF cut-off(r=-0.928、-0.658,P< 0.05)、SR呈负相关(r=-0.577、-0.893,P<0.05);近视对照组患眼logMAR BCVA与MTF cut-off、SR呈负相关(r=-0.659、-0.806,P<0.05);正常对照组受检眼logMAR BCVA与MTF cut-off、SR呈负相关(r=-0.606、-0.602,P<0.05),与OSI呈正相关(r=0.561,P<0.05).结论 MF患者BCVA、MTF cut-off、SR、OSI值均低于无劈裂近视患者及正常人群;BCVA、AL与MTF cut-off、SR值之间呈负相关;BC VA、MTF cut-off、SR值在正常人群、无劈裂高度近视人群和MF患者中依次降低,OSI值逐渐增加.

  • 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表现类型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陈卉;文峰;左成果;张雄泽;黄时洲;罗光伟

    [目的]观察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图像特征,分析不同类型黄斑病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患者251例451只眼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临床特点及FFA特征将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分为6种类型:(1)漆样裂纹;(2)脉络新生血管(CNV);(3)漆样裂纹性黄斑出血;(4)Fuchs斑;(5)黄斑萎缩;(6)黄斑裂孔.分析年龄、性别、屈光度及矫正视力与各类型黄斑病变的关系.[结果]年龄、近视屈光度及矫正视力在不同类型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年龄:F=29.734,P<0.001;屈光度:F=22.259,P<0.001;矫正视力:F=5.932,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年龄增加,CNV及黄斑萎缩构成比均呈上升趋势[比值比(OR)=1.034,95%可信区间(CI)=1.019~1.049,P<0.001;OR=1.054,95%CI=1.031~1.076,P<0.001];而漆样裂纹性黄斑出血则呈下降趋势(OR=0.906,95%CI=0.876~0.937,P<0.001);CNV及黄斑裂孔随近视屈光度增加而构成比呈下降趋势(OR=1.233,95% CI=1.136~1.338,P<0.001;OR=1.554,95% CI=1.185~2.038,P<0.001),黄斑萎缩呈上升趋势(OR=0.762,95%CI=0.705~0.824,P<0.001).各类型黄斑病变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害,CNV对视力损害程度较重(OR=1.835,95%CI=1.180~2.854,P=0.007),漆样裂纹则较轻(OR=0.506,95%CI=0.328~0.782,P=0.002).[结论]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根据FFA可分为6大类型,CNV及黄斑萎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漆样裂纹黄斑出血则随之减少,CNV及黄斑裂孔随近视屈光度增高而减少,黄斑萎缩则随之增加;病变类型不同,佳矫正视力不同.

  • 转甲状腺素蛋白作为高度近视血清潜在分子标记物的研究

    作者:邵珺;辛瑜;樊莹;许迅;徐吉

    目的 观察转甲状腺素蛋白(TTR)在高度近视患者血清及玻璃体中的异常表达.方法 经检影验光、裂隙灯显微镜和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Iol-Master测量眼轴后确诊的116例高度近视患者(患者组)纳入研究.其中,男性50例,女性66例;平均年龄(49.7±12.3)岁,平均屈光度(-10±4.4.2)D.选取同期健康检查者86名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性42名,女性44名;平均年龄(48.5±10.5)岁.根据间接检眼镜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察结果,将眼底病变分为黄斑中心凹脱离、黄斑裂孔、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表面膜、瘢痕萎缩、眼底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等情况.所有受试者抽取外周静脉血2 ml,制备血清样本.另外选择合并黄斑中心凹脱离、黄斑裂孔的高度近视患者20例20只眼,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前采集玻璃体样本.患者组、正常对照组各选取16份血清样本进行线性离子阱质谱(LTQ-MASS)分析.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及酶联接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对患者组100份血清和正常组80份血清中TTR含量进行测定.再对玻璃体样本20份和对应血清样本进行ELISA检测,同时观察手术后视力与玻璃体中TTR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样本LTQ-MASS检测出4种差异蛋白.其中,患者组TTR含量较正常对照组TTR含量明显升高.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患者组血清中TTR表达较正常对照组血清TTR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患者组中伴黄斑脱离及黄斑裂孔者血清和玻璃体中TTR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28,P<0.01).手术后视力恢复较好者玻璃体中TTR含量较高.结论 TTR在高度近视患者血清及玻璃体中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高,且与高度近视眼底表现相关.

  • 病理性近视继发中心凹视网膜劈裂的固视特点

    作者:张蕴达;贾亚丁;申仲华

    目的 观察病理性近视继发中心凹视网膜劈裂的固视特点.方法 屈光度≥-6.00 D、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证实有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劈裂的患者36例42只眼纳入本研究.其中,合并中心凹处视网膜脱离者11只眼,合并黄斑裂孔者12只眼,无视网膜脱离及黄斑裂孔者19只眼;并以此分为3组.采用MP-1微视野计对3组患者行固视检查,记录受检眼固视点位置和2°视野范围内固视稳定性.结果 合并中心凹处视网膜脱离组及合并黄斑裂孔组患者偏心固视形成在中心凹上方;无视网膜脱离及黄斑裂孔组患者自然形成固视位置位于中心凹处视网膜.合并中心凹处视网膜脱离组、合并黄斑裂孔组、无视网膜脱离及黄斑裂孔组2°视野范围内固视稳定性分别为(23±4)%、(59±6)%、(91±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3.47,P<0.01).结论 病理性近视继发中心凹视网膜劈裂无视网膜脱离及黄斑裂孔患者固视位置位于中心凹处,未形成偏心同视且同视稳定;合并中心凹处视网膜脱离及黄斑裂孔患者固视位置均位于上方视网膜,形成偏心同视.

  • 近视性黄斑病变的进展模式及自然病程

    作者:刘维锋;黄国富;刘莉莉

    豹纹状眼底、漆裂样纹改变、弥漫性视网膜脉络膜萎缩、斑块状视网膜脉络膜萎缩、脉络膜新生血管(CNV)、Fuchs斑、后巩膜葡萄肿等近视性黄斑病变是目前影响高度近视眼视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豹纹状眼底改变是初的近视性视网膜病变.漆裂样纹是高度近视眼底后极部特有的一种病变,当漆裂样纹宽度增加或进展为漆裂样纹斑块状萎缩时,要注意监测CNV的发生.近视性黄斑病变的进展模式包括以下两种:(1)豹纹状眼底——漆裂样纹——漆裂样纹型斑块状萎缩——萎缩边缘CNV生成——黄斑萎缩;(2)豹纹状眼底——弥漫性视网膜脉络膜萎缩——萎缩区域扩大——后极部斑块状萎缩伴弥漫性视网膜脉络膜萎缩、斑块状萎缩发生在后巩膜葡萄肿边缘.了解这些病变进展模式及其自然病程有助于临床进一步认识高度近视病程.

  • 视盘旁脉络膜空腔形成机制及影像检查研究进展

    作者:邓骏杰;许迅

    视盘旁脉络膜空腔(PICC)是高度近视常见病变之一,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视盘周围巩膜扩张与机械牵拉、近视弧周围视网膜组织断裂和缺损、玻璃体腔与脉络膜相通均可能是PICC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眼底彩色照相检查对PICC的识别率较低.眼底彩色像典型PICC表现为视盘周围边界清晰、橘黄色局限性病灶,常伴有近视弧深凹、视盘倾斜、颞下静脉分支在PICC与近视弧移行处屈曲等.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PICC早期表现为弱荧光,晚期病灶周围荧光着染.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PICC始终表现为弱荧光.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是诊断PICC的重要手段.OCT检查PICC表现为脉络膜内弱反射空腔样结构,部分可见PICC病灶与玻璃体腔相通;OCT血管成像检查可见PICC病灶及周围无血管网或伴有血流密度降低.

  • 高度近视圆顶状黄斑的形态特征及常见并发症治疗

    作者:陈秋莹;樊莹

    高度近视圆顶状黄斑(DSM)是指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患眼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影像上表现为后巩膜葡萄肿凹陷处黄斑部的向内凸起,凸起高度>50 μm.其形态特征主要有圆形凸起、水平方向椭圆形凸起和垂直方向椭圆形凸起.DSM形成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与黄斑区局部脉络膜增厚、黄斑区局部巩膜厚度改变、后巩膜葡萄肿进展的适应或代偿、低眼压及玻璃体黄斑牵引有关.DSM及其并发症的出现可能是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患眼发生视功能损害的原因.DSM常伴有的并发症主要有浆液性视网膜脱离、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劈裂及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临床上对于无临床症状的DSM主要采取定期随访观察;出现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及明显视功能损害时,采用半剂量光动力疗法、补充激光光凝或口服螺内酯可能有一定疗效.但具体疗效有待进一步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

  • 病理性近视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诊疗现状与进展

    作者:占宗议;李梓敬;丁小燕

    病理性近视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PM-CNV)的危险因素包括老龄、眼轴长、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薄、患眼有萎缩斑或漆裂纹,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这些因素引起的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或缺氧导致外层视网膜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有关.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可提示PM-CNV病灶类型、位置和活动性.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可见活动期PM-CNV表现为紧临视网膜色素上皮的强反射区域伴极少量视网膜下积液;瘢痕期表现为病灶表面强反射,伴下方信号快速衰减;萎缩期则表现为平坦退化病灶和脉络膜视网膜萎缩.光动力疗法与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是目前治疗PM-CNV的主要方法.其中,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为目前更多推崇关注的治疗方法.但其治疗频率、再治疗及终止治疗标准等具体用药方案以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均需更多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观察探讨.

  • 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李楚;郑文斌;黄浩;朱晓波

    高度近视黄斑劈裂(MF)治疗主要针对中心视力明显下降和(或)伴有黄斑裂孔、黄斑脱离等并发症的患者。治疗方式主要有玻璃体切割手术(PPV)、后巩膜加固手术、后巩膜加固联合 PPV、脉络膜上腔加压的黄斑加固手术、单纯玻璃体注气或联合后极部视网膜激光光凝等。PPV 可获得较高的视网膜复位率及视力的改善效果,但在是否联合内界膜剥除及眼内填充物的选择上存在争议。后巩膜加固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可降低内眼手术的风险,但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有待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新型脉络膜上腔加压的黄斑加固手术对 PPV 治疗失败的患眼有较好效果,但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追踪观察。玻璃体腔注气或联合后极部视网膜激光光凝较其他手术治疗方案风险更小,操作简单且可重复,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与治疗思路。

  • 中国眼底病手术治疗的研究热点与挑战

    作者:徐琼;赵明威;黎晓新

    我国眼底病手术治疗研究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包括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MHRD)、玻璃体积血、小儿视网膜病变的手术治疗方式和手术时机选择。玻璃体切割、内界膜(ILM)剥除联合眼内填充手术是治疗 MHRD 的常用方法。但对于 ILM 剥除的必要性、ILM 剥除范围以及眼内填充物的选择对预后的影响等还需探讨。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有效办法,尽早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才能尽可能挽救患者视力。早产儿视网膜病变、Coats 病等小儿视网膜病变因疾病主体、眼部结构的特殊性,其治疗方案的选择是临床工作的难点。玻璃体切割手术是其有效治疗手段,但有关手术时机以及如何根据病情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探索。

  • 高度近视眼底改变的光相干断层扫描新发现

    作者:刘玉燕;韩泉洪

    高度近视眼的眼底病变中,眼轴的延长和后极部后巩膜葡萄肿的形成是引发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因素,也是高度近视特征性的病理机制所在.视网膜病变主要发生在上下血管弓、视盘和中心凹的范围内,视网膜血管,包括动脉和静脉,其随眼轴延长的延展程度可能不能符合眼后极部的形态变化,导致局部造成对视网膜的血管性牵拉.高分辨率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出现使上述一些常规不易或不能观察到的视网膜微皱褶、血管旁内层视网膜裂纹、血管旁板层裂孔、视盘周围视网膜脱离和脉络膜"空化"现象等高度近视眼底病变得到了更好的体现.现就高度近视跟底改变的OCT新发现作一综述.

  •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疗效观察

    作者:孟(王乐);魏文斌;李燕龙;韩晓冬

    既往认为,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PDT)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PM-CNV)可取得较好效果;但其后的长期观察发现,患者视力预后并不理想[1].近年来研究发现,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疗效优于PDT[2];并且也有一些应用于PM-CNV治疗方面的报道[3-4].为了进一步验证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PM-CNV的疗效,我们对一组PM-CNV患者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的随访观察资料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可拆除缝线在高度近视患者23G玻璃体切割手术切口中的应用

    作者:齐越;王宁利;段安丽

    23G玻璃体切割手术因切口小、愈合快、免缝合等优点在临床上迅速得到广泛应用[1-4].但在高度近视等巩膜厚度及弹性异常的患者中,其切口免缝合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切口闭合不全造成手术后低眼压等,极易造成手术失败[5-6].而如果采用常规的切口缝合方法又会因缝线引起切口周围组织的反应而造成患者的不适[7,8],无法体现出23G玻璃体切割手术在切口处理方面的优势.为此,我们自行设计了一种可拆除缝线方式,并观察了这种可拆除缝线在处理高度近视患者手术切口处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50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