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液和系统炎症指标在泌尿系肿瘤中的应用

    作者:晁凡

    近年来,炎症与肿瘤的关系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外周血象及血清C反应蛋白、白蛋白水平可作为全身炎症反应的指标,用于评价泌尿系统肿瘤的治疗、预后等,其检测方法简单易行,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就血液和系统炎症指标在泌尿系肿瘤诊治中应用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 儿童和青少年Xp11.2易位/TFE3融合基因肾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强

    儿童和青少年肾细胞癌常见的类型是Xp11.2易位/TFE3融合基因肾细胞癌,约占总病例数的1/3,其主要特点是基因组具有Xp11.2位点的易位.该类肾细胞癌在2004年WHO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中首次被单独归为一类,但关于其临床病程和生物学行为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未知.作者将对儿童和青少年Xp11.2易位/TFE3融合基因肾细胞癌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高危肾细胞癌术前新辅助靶向药物治疗

    作者:邓建华;纪志刚

    肾细胞癌对化疗和放疗均不敏感,对细胞因子治疗的反应率亦不到20%.近年来,针对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出现极大地改变了肾癌的治疗模式.通过术前新辅助靶向药物治疗高危肾癌的可以使得肿瘤缩小,增加手术切除成功率,提高肾癌患者的生存率.同时可显著降低肾癌瘤栓长度,可减少肿瘤负荷,帮助双侧肾癌及孤立行肾保留肾单位手术(NSS)或根治性切除术安全实施.但也必须认识到这种治疗方法的局限性,增加更多的临床研究获得更加可靠的数据.

  • 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及Ⅱ级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附光盘)

    作者:马潞林;毕海;邓绍晖

    肾根治性切除及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是治疗肾细胞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主要措施,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大大缩短了患者的恢复周期,也并不影响治疗效果.自2014年开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积极开展完全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及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将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及Ⅱ级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的手术步骤及技术要点进行阐述.

  • 肾细胞癌的病理诊断与研究进展

    作者:陈铌;周桥

    肾细胞癌是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既往肾细胞癌分类主要依赖于形态学,但日渐明晰的分子和遗传学改变将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分类、治疗选择及预后评估.2012年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SUP)共识会议,对肾肿瘤的组织学分类、分期、预后因素、免疫组化和分子标志物等领域的新进展进行讨论并达成共识,亦将成为下一版WHO分类的基础.本文介绍常见肾细胞癌的病理诊断和研究进展,以及2012年ISUP共识分类中的肾细胞癌新类型的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标记、分子和遗传学改变.

  • 手术治疗散发性、无转移双侧肾细胞癌22例报道

    作者:韩苏军;鲁力;王栋;肖泽均;寿建忠;李长岭

    目的:评估外科治疗散发性、无转移双侧肾细胞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散发性、无转移、双侧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评估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及肾功能结果。结果共入组22例散发性、无转移双肾癌患者,占我院同期收治原发肾细胞癌(1696例)的1.3%。同时性发病16例(72.7%),异时性发病6例(27.3%)。同时性双肾癌发病年龄为(54.2±15.6)岁。异时性双肾癌第1与第2肿瘤发病年龄分别为(50.8±10.4)岁和(57.5±12.1)岁。22例患者共发现47枚肾肿瘤,左肾22枚、右肾25(有2例患者右肾发生多灶肿瘤,分别为2、3枚肿瘤)枚。肿瘤直径为(4.3±3.9)cm。47枚肿瘤中,46枚(97.9%)为透明细胞癌,1枚(2.1%)为乳头状肾细胞癌。所有患者均接受分期手术治疗:先行一侧根治性肾切除再行对侧保留肾单位手术(RN+NSS)10例,先行一侧保留肾单位手术再行对侧根治性肾切除(NSS+RN)8例,双侧保留肾单位手术(NSS+NSS)4例。第2次手术后RN+ NSS组、NSS+RN组及NSS+NSS组中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风险分别为60%、25%和0。患者术后平均随访(72±63)个月。同时性双肾癌与异时性双肾癌的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1.8%和50%( P=0.025)。结论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是散发性、无转移性双肾癌患者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可获得良好的肾功能及肿瘤学结果。虽然多数双肾癌表现为同时性发病,但部分患者可在一侧肾脏手术多年后发生对侧肾脏的异时性肿瘤。并且,异时性双肾癌的无瘤生存率低于同时性双肾癌,这些患者应给予更严密随诊。

  • 肾细胞癌伴发肾和腔静脉癌栓的诊治进展及相关的临床体会

    作者:南勋义;张越

    肾细胞癌(RCC)是泌尿男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第2位.肾癌的生物学行为较为特殊,对化疗、放疗均不敏感,其转移途径中以血液循环为常见.容易侵及肾静脉和下腔静脉形成瘤栓(亦称癌栓)是RCC的另一生物学特点,其伴发静脉癌栓的发病率国内外报道在4.0%~22.2%之间.RCC一旦伴发静脉癌栓,其临床分期属Ⅲ期b.随着MRI、CTA、彩超等技术的临床广泛应用,手术治疗癌栓的成功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作者结合文献报道和临床诊治体会,对RCC诊断、治疗进行了总结,并对伴发静脉癌栓新的分类方法进行了探讨.

  • 肾细胞癌手术治疗的进展

    作者:陈梓甫

    肾细胞癌(RCC)约占成年人全身恶性肿瘤的2%~3%.在我国,RCC的发病率仅次于膀胱癌,在泌尿系恶性肿瘤中,占第二位.RCC的发病率逐年有所增加,据估计全世界RCC的发病率每年增加2%.

  • mTOR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肾癌发病风险的关系

    作者:张井;张磊;李双;柳金良;曹强;秦超;殷长军

    目的: mTOR信号通路在肾癌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索m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肾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710例肾癌患者和760例健康人群,应用 TaqMan探针分型法对 AKT1、AKT2、PTEN和mTOR基因功能区8个基因多态性进行分型。控制混杂因素,应用非条件逻辑回归,评价基因多态性与肾癌的关系。结果在8个基因多态性位点中,我们通过校正后的多因素分析发现位于mTOR启动子区的(rs2295080)与肾癌的风险成负相关(P=0.005,OR=0.74,95% CI=0.59~0.91,TG/GG vs .TT)。另一位于PTEN基因3'端非翻译区的位点,其多态性与肾癌的风险成正相关(P=0.014,OR=1.45,95% CI=1.08~1.96,CC vs .TT),然而通过校正后的多因素分析,我们发现上述关系在统计学上并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此外,rs2295080 G等位基因肾脏组织中,mTOR表达水平明显降低。没有发现其他几个多态性位点与肾癌风险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论位于mTOR启动子区的rs2295080多态性与肾癌的易感性有关。

  • 肿瘤睾丸抗原乳酸脱氢酶C蛋白表达对肾癌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双;张磊;王尚乾;秦超;殷长军

    目的 研究肿瘤睾丸抗原LDHC蛋白表达对肾癌细胞侵袭迁移等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siRNA技术在肾癌细胞系Caki-1中降低乳酸脱氢酶C(LDHC)的表达 ,通过细胞侵袭和迁移实验研究LDHC蛋白表达水平对肾癌细胞侵袭迁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同时测定LDHC表达降低后 ,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培养基中乳酸的浓度.结果 当LDHC表达水平下调后 ,肾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减弱 ,MMP-9蛋白表达水平及培养基中乳酸浓度减低 ,与空白组及阴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LDHC的表达对肾癌细胞的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LDHC的表达降低 ,肾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减弱.其可能机制为LDHC能促进MMP-9的表达和乳酸的产生 ,从而增强肾癌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

  • MicroRNA-34b/crs4938723T>C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肾细胞癌易感性的相关性

    作者:朱建;李小鑫;张少波;曹强;秦超;李建明;解吕中;殷长军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microRNA‐34b/c启动子区T>C(rs4938723)多态性与肾细胞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模式,通过TaqMan探针PCR法检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710例中国汉族人群肾细胞癌患者和760例正常人群的microRNA‐34b/c启动子区T>C(rs4938723)基因型,探讨该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肾细胞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与 TT/TC基因型携带者相比,CC型(OR=1.53,95% CI=1.06~2.21,CC基因型比TT基因型;OR=1.48,95% CI=1.05~2.10,CC基因型比T T/TC基因型)携带者发生肾细胞癌的危险性明显升高。分层分析显示携带CC基因型的老年患者(OR=1.80,95%CI=1.08~3.01)、男性患者(OR=1.64,95% CI=1.08~2.51)、吸烟患者(OR=2.07,95% CI=1.16~3.69)及饮酒患者(OR=1.94,95% CI=1.01~3.73)发生肾细胞癌的危险性明显升高。结论 microRNA‐34b/c启动子区T>C(rs4938723)基因多态性与我国汉族人群肾细胞癌易感性有关,CC型携带者发生肾细胞癌的危险性要明显高于T T/TC型携带者。

  • JAK-STAT途径mRNA在肾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伟;梁建波

    目的 研究JAK-STAT途径mRNA在人肾透明细胞癌的表达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人肾细胞癌组织标本20例,良性肾脏组织标本10例.采用RT-PCR的方法测定组织内JAK-STAT信号途经相关基因IFNAR、TYK2、JAK1、STAT1、STAT1、STAT2 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肾癌组织和良性肾组织内表达量的差异.结果 肾癌组织中JAK1和STAT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97±0.122和0.333±0.078;良性肾组织内的表达量为0.957±0.103和0.547±0.082.JAK1和STAT1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良性肾脏组织(P<0.05).IFNAR、TYK2、JAK1和STAT2mRNA相对表达量与良性肾脏组织无显著差异.结论 肾癌组织JAK1和STAT1mRNA的表达量降低可能是导致干扰素抵抗的潜在原因.

  • 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联合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治疗肾细胞癌

    作者:吴大鹏

    肾细胞癌患者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发病率为4%~10%,长期以来开放根治性肾切除联合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是其标准的治疗术式,术后患者的5年生存概率为50%~65%,但这种术式技术上复杂,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需要多学科配合才能顺利完成。随着泌尿外科微创技术的不断提高,纯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Ⅰ级或Ⅱ级癌栓取出术也在世界上一些医学中心相继开展,初步研究发现该术式对某些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肾癌患者安全有效。2015年7月发表在Eur Urol的该篇论文(SHAO P , LI J ,QIN C ,et al .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 and inferior vena cava thromb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renal cell carcinoma .Eur Urol ,2015,68(1):115‐122.)旨在报道对于合并不同分级的下腔静脉癌栓的肾癌患者采取腹腔镜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并对外科手术操作要点进行分析。

  • Lancet Oncol:阿西替尼联合阿维单抗用于晚期肾细胞癌的一线治疗(JAVELIN Renal 100):一项开放性剂量探索以及剂量扩展型1b期临床试验

    作者:朱国栋

    前期研究显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联合新型免疫治疗单克隆抗体制剂用于晚期肾癌的疗效可能优于单药治疗的效果.本文报道了二线VEGFR分子靶向药物阿西替尼,联合靶向程序性死亡配体1 (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的新型免疫治疗药物avelumab(阿维单抗),用于晚期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患者治疗的初步研究结果.

  • The Lancet Oncology:帕唑帕尼在VHL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一项单臂、单中心二期临床研究

    作者:黄生亮

    VHL综合征(yon Hippel-Lindau disease),又称为希道尔·林道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病因是位于3号染色体短臂(3p25-26)的VHL基因发生突变所致.VHL综合征表现为视网膜、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合并肾脏或胰腺囊肿、嗜铬细胞瘤、肾细胞癌等腹腔脏器病变,然而对这一罕见病,目前并没有被公认的系统的治疗手段.

  • Clin Cancer Res:卡博替尼获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晚期肾癌患者治疗

    作者:朱国栋

    据统计2015年美国新发肾癌病例61 560例,死亡患者14 080例.目前晚期肾癌患者常接受的一线治疗是以抗血管生成为主的靶向治疗,大量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证实,分子靶向治疗可显著提高转移性肾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晚期肾癌疗效更好的药物,近期获得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晚期肾癌二线治疗药物包括:依维莫司、阿西替尼、纳武单抗、乐伐替尼及卡博替尼.

  • N Eng1J Med:高危肾细胞癌患者接受肾切除术后辅助舒尼替尼治疗的临床试验研究

    作者:朱国栋

    据统计,每年全球范围内有约300 000例新发肾细胞患者,每年导致129 000例患者死亡,肾细胞癌患者的预后依赖于诊断时疾病的分期和其他风险因素,研究表明局部进展期肾细胞癌(临床分期Ⅲ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53%,转移性肾细胞癌的5年生存率为8%;16%的肾癌患者在诊断时即为局部进展期,40%的患者在术后会出现复发或远处转移.目前晚期肾癌主要依赖于分子靶向治疗,舒尼替尼是一种靶向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多靶点药物,用于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RAVAUD等的研究(RAVAUD A,MOTZER RJ,PANDHA HS,et al.Adjuvant sunitinib in high-risk renal-cell carcinoma after nephrectomy.N Eng1 J Med,2016,Oct 9.[Epub ahead of print])是一项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旨在探索对局部进展期高危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在肾切除术后辅助性使用舒尼替尼,能否提高高危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无疾病生存期,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 European Urology:丙酮酸脱氢酶激酶抑制剂二氯醋酸盐调节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线粒体代谢并抑制癌细胞增殖

    作者:朱国栋

    肾细胞癌是一种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的恶性肿瘤,目前有效的内科治疗手段主要依赖针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以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多种分子靶向治疗药物.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是常见的一种肾细胞癌病理类型,在70%~90%的这类患者中,VHL基因功能失活,从而导致癌细胞在常氧状态下,缺氧诱导因子(HIF)水平显著增高.HIF通过上调调控线粒体葡萄糖氧化代谢的关键蛋白激酶-丙酮酸脱氢酶激酶(PDK)的表达,进而上调细胞内糖酵解酶的表达水平,抑制线粒体葡萄糖氧化.

  • Nature:缺氧诱导因子-2α拮抗剂对临床前肾癌模型的疗效评价研究

    作者:朱国栋

    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ccRCC)是一类常见的肾癌,在其癌细胞中,肿瘤抑制蛋白pVHL通常表达失活,导致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累积.HIF-2α是一种细胞核转录因子,具备bHLH-PAS蛋白结构域,参与了与血管生成有关的多种肿瘤形成过程,长期以来被认为无法做为理想的药物靶标.但有学者不断研究发现了一种类似药物的小分子化合物PT2399,可与HIF-2α蛋白PAS-B结构域结合,发挥降解HIF-2的效应,从而抑制其生物学效应.近,《自然》杂志发表了很有意义的研究(CHO H,DU X,RIZZI JP,et al.On-target efficacy of a HIF-2α antagonist in preclinical kidney cancer models.Nature,2016 539(7627):107-111).

  • Nature:新药物靶向HIF-2治疗肾癌比舒尼替尼更有效

    作者:郭鹏

    近,一项来自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和中国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陈文芳副教授的合作研究发现一类新的被称作HIF-2抑制剂的药物治疗肾细胞癌比标准治疗药物舒尼替尼(sunitinib)更加有效和耐受性更好.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杂志(Chen W.,Hill H.,Christie A.et al.Targeting renal cell carcinoma with a HIF-2 antagonist.Nature 2016,539:112-117)上.

1443 条记录 65/73 页 « 12...62636465666768...727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