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用VFP设计医疗设备器械科管理应用软件

    作者:姜会峰;刘秀昌;徐雪梅

    现代化医疗设备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疗设备水平的发挥.以往的传统管理方法既费工费时又易出错,很难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作者经过对医疗设备管理工作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从人性化需求及实际工作需要出发,用VFP开发工具编写了这套软件.系统具有实时摄像功能,更方便准确地对设备实物作好记录;可以明细表、卡片、图像三者同屏显示,便于使用者及时全面地获得设备信息.通过该系统可以方便灵活地管理全院设备及耗材,及时快速地提供各种需求下的统计和查询,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 眼科中的电子技术

    作者:宋德禄;钟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许多新电子技术和设备为眼科的发展提供条件,只有了解这些技术,才能在以后的临床中熟练使用.本文对眼科涉及到的电子技术和设备进行综述,尤其对新技术如超声多普勒、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视觉电生理和激光技术详细介绍.

    关键词: 眼科 超声 OCT VEP 激光
  • 视觉诱发电位(VEP)联合视网膜电图(F-ERG)对眼挫伤诊治的评估作用研究

    作者:石桂梅;郑小薇;陈嘉莹

    目的:探讨VEP联合F-ERG在眼挫伤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对无屈光间质障碍的眼挫伤患者102例102眼,除行视力(裸视及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底检查外,行VEP,F-ERG检查.结果:对伤后视力下降,矫正不佳,常规检查又未见有明显异常者,VEP和/或F-ERG均有异常.结论:VEP与F-ERG联合应用可作为眼挫伤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客观评价视功能的有效辅助手段.

    关键词: 眼挫伤 VEP F-ERG
  • 视神经挫伤患者的视觉诱发电位分析

    作者:石桂梅;陈嘉莹;郑小薇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在视神经挫伤中的应用.方法:对48例临床诊断为视神经挫伤者进行VEP测定,并与自体健眼或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治疗前后进行对照.结果:48例中单眼挫伤者4 3例,双眼挫伤者5例,共5 3眼,VEP检测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视力下降而增高;伤后矫正视力≥0.1者预后较好,而<0.1者预后差.结论:VEP对视神经挫伤的检出有较高的敏感性,是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评估的客观检查方法.

    关键词: 视神经挫伤 VEP
  • 完全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弱视儿童治疗前后多导图形VEP的临床研究

    作者:滑会兰;王超英;苏鸣;任生刚;陈璐;李彦存;张保利

    目的应用VEP检测方法观察内斜视眼的鼻侧视网膜抑制现象在弱视治疗后的改变.方法对34例完全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弱视儿童治疗前及治疗3、6、9个月后进行一般视功能及多导图形VEP检测,并与24例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结果内斜视眼:治疗前,半视野刺激VEP鼻侧视网膜潜伏期较颞侧延长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全视野刺激VEP地形图偏向患眼鼻侧.治疗后:视力及视功能均改善,鼻颞侧视网膜潜伏期差值较治疗前缩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VEP地形图偏态分布有所恢复.结论内斜弱视眼的鼻侧视网膜抑制现象随弱视治疗进展存在逐渐恢复趋势.

  • 选择敏感空间频率治疗弱视的有效性研究

    作者:吕学森;马静;冯洁;叶青;王志安

    目的 探讨依据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出的敏感空间频率对弱视进行视觉刺激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对100例(123只眼)弱视患儿进行弱视治疗,分为两组比较治疗效果.实验组:50例(60只眼)VEP检查出敏感的空间频率,选择该敏感空间频率进行视觉刺激治疗.对照组:50例(63只眼)进行常规视觉刺激治疗.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47只眼视力提高≥2行,有效率78.33%,对照组38只眼视力提高≥2行,有效率60.31%,两组治疗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应用VEP检查出弱视患者的敏感空间频率,指导视觉刺激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VEP 弱视 治疗 空间频率
  • 儿童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与眼部表现分析

    作者:汪静洋;杨飞;杨光;魏世辉

    目的 探讨儿童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与眼部表现.方法 对1990~2010年来我院神经内科、眼科、儿科就诊的确诊为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msis,MS)且小于16岁的18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内容包括性别、发病年龄、病程特点、脑脊液检查和视功能障碍的表现.结果 发病的平均年龄为(9.02±3.02)岁,女性较多(72.2%),首发症状为视功能障碍者11例(61.1%),病程中出现视功能障碍者16例(88.9%);12例行VEP检查,异常11例(91.7%);15例行头颅MRI检查,异常14例(93.3%).结论 儿童MS女性多发,以视功能障碍作为主要的首发症状和常见症状.VEP检查对于亚临床的视神经受累有较高的敏感性.

  • 8周网球运动前后大学生视觉诱发电位潜伏期的变化

    作者:赵敬国;庞淑娟

    目的:探讨网球运动对视觉诱发电位潜伏期的影响.方法:选取山东师范大学体育系在校健康大学生志愿者31人,均无网球运动史,其中实验组16人参加8周网球运动训练(每周3天、每天2小时);对照组15人进行常规学习、生活.采用NDI-200神经电检诊仪对两组学生实验前及8周实验后中方格图形翻转刺激下视觉诱发电位的波形进行记录,对视觉诱发电位的潜伏期进行分析比较.结果:8周后,实验组视觉诱发电位N75、P100、N145的潜伏期均较8周训练前显著缩短(P<0.05,P<0.01);对照组除N145潜伏期较8周前显著延长外(P<0.01),其它指标与8周前相比均未见显著差异.结果显示,8周网球专项运动可使受试者视觉诱发电位的潜伏期缩短.

  • 特发性颅高压临床病例研究

    作者:范珂;雷祥

    目的 正确认识特发性颅高压早期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近两年内48例诊断为特发性颅高压的患者的早期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以及相关的眼科及神经科检查.结果 48例患者病程短1周,长15周,中位数为3周.以肥胖年轻女性居多.主要以一过性黑曚(79.1%),视力下降(58.3%)及头痛(45.8%)为主诉.均表现为双侧视乳头水肿,不对称者占56.2%.头颅MRI有34.5%表现为空蝶鞍.矫正视力光感~0.01占5.2%,0.02~0.1占3.1%,0.2~0.5占20.8%,0.6~0.9占15.6%,1.0占55.2%.视野多表现生理盲点扩大(36.5%)、弓形暗点(18.8%)及环形暗点(26.0%).VEP检查P100潜伏期多表现为正常(63.5%)或轻度延长(20.8%),振幅多表现为正常(60.4%)或轻度下降(20.8%).结论 早期特发性颅高压视功能受损普遍较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相当关键,否则会导致视功能不可逆损伤.

  • VEP、BAEP多发性硬化病症中的实用价值

    作者:银花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多发于20-40岁,中青年人,病因不祥.常见症状为肢体麻木和因视神经感染等引起的暂时性视力障碍,病程呈自然缓慢和复发性发病.我院对多发性硬化病人进行VEP、BAEP测定.

  • 新生儿视觉诱发电位筛查结果分析

    作者:王教肖;李芳;王国甫;王映红;赵鑫;冉颖

    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是通过对视网膜进行刺激,经过视路传送在枕叶视皮质的电活动.反映了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到视皮层的功能状态,是对视通路的客观检测.VEP按刺激方式分为2型:闪光VEP(flash VEP,FVEP)和图形VEP(pattern VEP,PVEP).因新生儿不能注视、不能表达等特点,我们应用受睡眠状态、注意力及视力水平影响很小的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来评价新生儿的视传导和大脑皮层功能状态.

  • 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与眼部表现

    作者:程钢炜;赵家良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检查、眼部发病特点以及疗效分析.方法:收集1950年~2001年期间的多发性硬化住院患者18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Poser诊断标准.分析其全身及眼部发病特点,相关检查及治疗效果.结果:男女患者性别构成比例为1:2.8.患者首发年龄,小者为4岁,大为70岁,多见于20~45岁,分别在20岁和35岁左右呈现两个MS首发的高峰.眼部首发表现:以眼部为首发表现者占30.3%(57/188).眼部与其它部位同时发病者占18.1%(34/188);非眼部首发者占50.5%(95/188).将患者按年龄划分为三组.在各年龄组之间,其首发差别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在各年龄组中,眼部首发眼数与性别均无明显相关性.90.4%患者其眼部发病与全身发病的相互间隔时间在3年以内.在眼部受累的患者中,双眼受累者占91.9%(124/135).95%的患者在3年内双眼先后受累.眼部检查异常常见者为:视野异常占受检者的93.5%;视力显著减退占受检者的82.9%;视诱发电位(VEP)异常者占81.7%;眼肌麻痹者占受检者的41.9%,其中52%呈现一过性病程.视野改变呈现多种形态的视野缺失.常见为中心及旁中心暗点.眼部受累患者VEP检查的阳性率为87.6%(85/97).7例无眼部症状,VEP仍呈现异常改变.眼部症状缓解期VEP仍然呈现异常者占81%(30/37).MRI、脑脊液(CSF)IgG检查、CSF寡克隆区带(OB)检测,也呈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大部分患者的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部分眼部首发的MS随诊患者,眼部症状可自然缓解.眼部受累的病人中,21.3%的患者在一年内眼部症状复发或另眼发作.约82%(50/61)首次眼部发作后经治疗后缓解,或自行缓解.结论:眼科视野检查、MRI、VEP及脑脊液生化检查,对MS的诊断和随访有重要意义.MS发病常见于20~40岁青壮年,也可累及其它年龄的人群.另外,首次发现MS首发年龄在20岁和35岁左右呈现两个高蜂,MS患者中眼部首发受累实际是常见的.眼部发病的患者中,又以双眼多见.临床上对于视神经炎患者应长期随诊,对于一眼已经受累的患者,应密切注意对侧眼的情况,以期早期诊治.对于须除外MS的视神经炎患者至少应持续随诊3年.对MS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仍有待于探索和总结.

  • 儿童弱视治疗前后VEP、ERG检查的临床意义的探讨

    作者:张毅;李海波;汪泽

    目的 探讨儿童弱视治疗前后VEP、ERG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64例弱视儿童共100只弱视眼进行治疗前、后VEP,ERG的改变进行观察.结果 弱视儿童治疗前、后VEP P100波潜伏期、振幅、A/L值均有显著改变(p<0.05),ERGb波潜伏期亦有显著改变(p<0.05).结论 提示视觉电生理检查作为客观的视觉功能检查法,对弱视儿童治疗前后的疗效评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关键词: 儿童 弱视 VEP ERG
  • 棋盘格翻转刺激与闪光刺激在视诱发中的比较

    作者:宋岩;杜国滨;刘颖

    目的通过对棋盘格翻转刺激视诱发(PRVEP)与闪光刺激视诱发(LED)的比较研究,显示出2种刺激方式的各自佳应用范围.材料和方法对100例典型病例分别先后进行上述2种刺激方式的视诱发(VEP)试验.结果其中56例患者,PEVEP有诊断优势;而44例患者,LED有诊断优势.结论 PRVEP适用于屈光间质透明,能屈光矫正和合作的被检者,而LED适于小儿,屈光间质混浊及不合作者.

    关键词: PRVEP LED VEP
  • 与视敏度相关的知觉学习训练治疗弱视效果观察

    作者:周华生;顾宝文;周继容

    目的 观察与视敏度相关的知觉学习训练软件治疗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5~12岁弱视患者18例(30只眼),所有弱视患者均采用"位置辨别"知觉学习方法训练.3个月后,比较弱视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振幅和潜伏期等指标.结果 弱视患者经知觉学习训练前后平均视力分别为0.43、0.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弱视组者经知觉学习训练治疗后,P-VEP的P100波振幅较治疗前增大、潜伏期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视敏度相关的知觉学习训练是一项有效的弱视治疗手段.

    关键词: 知觉学习 VEP 弱视
  • 递法明片在儿童弱视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梁玲玲;幸正茂;廖洪斐

    目的 观察递法明片在儿童远视性弱视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门诊确诊为中度弱视的100例患者,年龄为5-8岁,屈光度均为远视,等效球镜屈光度+3.00DS~+10.00DS,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经1%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足矫配镜联合常规弱视训练(包括遮盖治疗和红闪、CAM等训练),其中治疗组给予口服递法明片,1片/次,2次/d;对照组给予口服淀粉片,1片/次,2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治疗后1、3个月视力,屈光度和P-VEP潜伏期的变化.结果 治疗1个月检查发现治疗组弱视儿童佳矫正视力平均提高1行左右,而对照组弱视眼视力无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发现两组儿童弱视眼佳矫正视力均有提高,治疗组视力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且等效球镜屈光度平均下降0.57±0.28DS,P-VEP中P100潜伏期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递法明片可使儿童弱视治疗初期显效较快,通过改善弱视儿童眼底视细胞活性,促进患儿视力的较快提高,有助于缩短治疗周期.

    关键词: 弱视 递法明片 VEP 视力
  •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诊治体会

    作者:田波新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是外力对视神经冲击性损伤,常由额部或额颈部的外伤所引起,大多数为单侧受损,可导致视力严重障碍,甚至失明.若早期诊断,及时正确治疗可挽救大部分患者的视功能.现将我院2009-09-2012-12诊断外伤性视神经损伤28例(31只眼)患者,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8例31眼,男25例27眼,女3例4眼;年龄6~57岁,平均29.5岁;其中合并角膜损伤5例,前房积血6例,眶壁骨折3例,眼睑皮肤裂伤2例.摩托车车祸15例(16眼),汽车车祸6例(7跟),木棒及砖头击伤3例(3眼),高空坠落2例(3眼),拳击伤1例(1眼),爆炸伤1例(1眼).大多数患者3d内就诊.

  • 椎基底动脉TIA患者BAEP、VEP、TCD的结果分析

    作者:赵晓燕;牛国忠;钱利萍;王萍

    目的 探讨BAEP、VEP、TCD对诊断椎基底动脉TIA的意义.方法 取2002-04~2004-06在我院临床上诊断为TIA的98例患者进行BAEP、VEP、TCD试验,并与正常值相比较.结果 BAEP的异常率为62.2%,TCD的异常率为83.7%,VEP的异常7%.结论 BAEP、TCD检查对TIA患者诊断提供很好的帮助,而VEP的临床意义较小.

    关键词: TIA BAEP VEP TCD
  • 急性甲醇中毒患者的VEP分析

    作者:艾宝民;李永胜;黄桂峰;刘移民

    目的 探讨急性甲醇中毒患者的视觉诱发电位(VEP)波形的异常变化及其与血甲醇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26例(52眼)甲醇中毒患者进行VEP检查及血甲醇浓度的测定.结果 病程第一阶段共观察26人(52眼),其中未引出VEP波形的有29只眼,波幅减低的有20只眼,波形P100潜伏期延长的有7只眼;病程第二阶段共观察17 人(34眼),其中未引出VEP波形的有10只眼,波幅减低的有22只眼,波形P100潜伏期延长的有11只眼;病程第三阶段共观察9人(18眼),其中未引出VEP波形的有7只眼,波幅减低的有8只眼,波形P100潜伏期延长的有4只眼.未见血甲醇浓度与双眼P100潜伏期均值之间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VEP检查可以对甲醇中毒患者视神经功能损害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急性甲醇中毒引起的视神经损害相对于异常甲醇浓度的降低以及其他临床症状消失具有滞后性与持续性.

  • 针刺对痉挛型脑性瘫痪运动功能及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作者:汤健;徐怡;张跃;朱敏;傅大林;李红英;赵晓科;杜森杰;张玲;张丽

    目的:以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及视觉诱发电位(VEP)的客观指标评估针灸治疗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对60例1~7岁的伴随视觉障碍的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了针灸治疗的临床研究。针灸组20例,选用头针和体针治疗。康复训练组20例,用Bobath 方法进行物理治疗。针灸+康复训练组20例。结果:针灸组与针灸+康复训练组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康复训练组。治疗后GMFM针灸组、针灸+康复训练组总有效率高于康复训练组。 VEP好转率,针灸组、针灸+康复训练组显著高于康复训练组(P<0.05~0.01)。结论:针灸能显著提高脑性瘫痪患儿运动能力,改善对脑组织的修复及功能的可塑性以及改善视觉障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