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氯胺酮对大鼠头端延髓腹外侧区前交感神经元的作用

    作者:王伟忠;戎伟芳;王继江;袁文俊

    目的:研究氯胺酮在中枢交感心血管活动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在25只氨基甲酸乙酯麻醉、三碘季铵酚制动并人工通气的雄性SD大鼠中,共细胞外记录到32个头端延髓腹外侧区前交感神经元的自发放电,这些神经元具有压力敏感性和向脊髓投射的特点.观察选择性NMDA受体拮抗剂氯胺酮对前交感神经元放电的影响.结果: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氯胺酮(3,6,12 mg/kg)能增加RVLM前交感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同时能阻断这些神经元的压力敏感性,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的特点.结论:氯胺酮通过阻断RVLM前交感神经元压力感受反射的紧张性抑制,从而调节交感心血管活动.

  • 用细胞外信号叠加技术探测心肌纤维的延迟后除极

    作者:解景田;Tasha K LOWELL;袁钧苏

    目的:用信号叠加技术探测心肌细胞延迟后除极(DAD).方法:用乙酰毒毛花甙元(AS 0.25μmol/L,n=9)和脂布福吉宁(RBG 0.52μmol/L,n=5)诱发羊心肌浦氏纤维的DAD.胞内记录用常规微电极技术,胞外电图用一般电极技术.用信号叠加技术减少电图的噪声干扰.结果:AS和RBG均可诱发羊心肌浦氏纤维DAD,并可在胞内、外同时记录到.AS和RBG引发动作电位的典型改变包括降低振幅,减小静息电位和大舒张期电位,缩短动作电位间期及Q-T间期.缩短刺激周长可缩短细胞内外记录的DAD的偶联间期(P<0.01).结论:用信号叠加技术可在细胞外探测心肌细胞DAD.

  • 戈那瑞林对大鼠脊神经节细胞GABA引起的去极化及GABA激活电流的调制作用

    作者:周小萍;吴晓平;关兵才;李之望

    目的:探索戈那瑞林对大鼠初级感觉神经元膜GABA引起的去极化和GABA激活电流的调制作用.方法:应用细胞内记录和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在大鼠脊神经节(SG)标本和新鲜分离神经元进行实验.结果:GABA(10μmol·L-1-1mmol·L-1)在大多数神经元引起可为荷包牡丹碱(100 μmol·L-1)所阻断的膜去极化.预加戈那瑞林(50 μmol·L-1)可减少GABA引起的去极化,抑制率为79±22%(n=29),而戈那瑞林本身不产生膜反应或只引起轻微去极化.在11个细胞中有6个细胞GABA激活电流也为戈那瑞林的预处理所抑制,另5个细胞无改变或反应稍有增加.结论:戈那瑞林对初级感觉神经元GABA介导的去极化和GABA激活电流具有抑制作用.

  • 地昔帕明对大鼠短暂脑缺血致海马CA1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作者:朱子涛;张雪翔;刘健;金国章

    目的:观察短时脑缺血再灌后大鼠海马CA1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改变以及地昔帕明(Des)对其放电频率的影响.方法:短暂性脑缺血(10 min,4-VO法)3 d后,细胞外记录CA1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变化,尾静脉给药.实验结束后对海马切片进行形态计量检查.结果:再灌d 3海马CA1细胞放电活动明显增加.Des(0.2 & 0.4 mg·kg-1,iv)能显著减弱CA1区升高的放电频率,其大抑制率分别在给药后6 min(58% & 85%)至9 min(69% & 94%)期间,与生理盐水对照值相比差异显著(ANOVA,P<0.01).组织学显示该区约50%锥体细胞呈缺血坏死.结论:Des能颉抗海马缺血后的高兴奋性活动.

  • 左旋千金藤立定和12-氯斯阔任旋光异构体对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放电活动的比较

    作者:张雪翔;金国章

    目的:比较左旋千金藤立定((一)-stepholidine,(一)-SPD)和12-氯斯阔任(12-chloroscoulerine,CSL)对黑质(substantia nigra,SN)多巴胺(DA)神经元放电的影响.方法:麻痹大鼠上的胞外单单位记录.结果:在大鼠,(一)-SPD,(一)-,(±)-和(+)-CSL减弱iv 10μg·kg-1阿朴吗啡引起的放电抑制.ED50值分别为15.1(11.9-19.4),7.8(7.0-8.7),12.6(2.0-17.9)μg·kg-1和2.9(2.6-3.3)mg·kg-1.(一)-CSL比(一)-SPD强1倍,比(+)-CSL强371倍.在利血平化大鼠,(一)-SPD,(一)-,(±)-,和(+)-CSL减弱4 mg·kg-1 SKF-38393引起的放电抑制.ED50值为0.53(0.51-0.55),0.51(0.43-0.60),1.2(0.7-2.0)和5.9(4.9-7.1)mg·kg-1.(一)-CSL的强度与(一)-SPD相似,比(+)-CSL强11倍.结论:(一)-SPD和CSL是D1/D2混合性阻滞剂.(一)-CSL强,(+)-CSL弱.

  • 脂布福吉宁的心脏毒性作用:电生理学证据

    作者:解景田;Lucy DEY;吴吉安;Tasha K LOWELL;袁钧苏

    脂布福吉宁是从传统中药蟾酥中分离的单一化合物.长期以来,蟾酥制品广泛应用于中国、日本及亚洲其他国家.但是,近来在美国出现一些有关蟾酥及其药物制剂引起中毒的报告.如洋地黄一样,脂布福吉宁也具有药理和毒理作用.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高浓度脂布福吉宁,蟾酥的主要成分之一,可以引起离体心肌细胞和在体心脏的延时性后去极化及触发性心律失常.本文对引起毒性的可能机制及治疗心律失常的可能性也进行了讨论.

  • 植入式医学电子学装置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王卫东;于生元

    电生理学和电刺激技术在临床医学中已经取得很大进展,如心脏起搏、慢性恶性镇痛、强迫性失禁控制、帕金森除颤、电子耳蜗、功能诊断等.本文综述了电生理控制疗法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该领域研究的可能和潜力.后,展望电生理控制疗法方面可能出现的新研究方向,如人工视网膜、药物成瘾和解毒、精神疾病控制、神经搭桥、人工抗体等.

  • 5-羟色胺对小鼠苍白球神经元自发放电的调控作用

    作者:陈安琪;薛雁;刁汇玲;陈蕾

    目的 探讨5-羟色胺(5-HT)对正常小鼠苍白球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方法 将8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只,对照组苍白球微压力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苍白球微压力注射5-HT.采用细胞外电生理学记录的方法,观察两组小鼠注射前后苍白球神经元放电频率、自发放电间隔的变异系数(CV)和法诺因子(FF)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记录到15个苍白球神经元放电,其平均放电频率为(6.16±0.93)Hz,CV为0.39±0.11;微量压力注射5-HT后,13个苍白球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明显升高,与加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95,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加药后放电频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Z=2.94,P<0.01).实验组苍白球神经元呈现两种放电模式,其中5个(33.33%)呈规则放电,10个(66.67%)呈不规则放电.微压力注射5-HT和生理盐水对CV值和FF值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5-HT可以兴奋正常小鼠苍白球神经元.

  • 损毁丘脑底核对大鼠苍白球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作者:孙丰蛟;陈蕾

    目的 探讨损毁丘脑底核(STN)对大鼠苍白球(GP)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方法 大鼠单侧STN注射Ibotenic acid制备STN损毁模型,2周后采用细胞外电生理记录法,比较其与正常大鼠GP神经元自发放电情况的差异.电生理学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制备脑冷冻切片行NISSL染色,观察STN的损毁情况.结果 与正常大鼠比较,STN损毁大鼠损毁侧GP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差异无显著性(t=1.99,P>0.05);规则放电神经元百分比显著降低,不规则放电神经元百分比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性(x 2=4.13,P<0.05),而簇状放电神经元的百分比差异无显著性(x2 =3.35,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STN损毁模型大鼠损毁对侧STN神经元密集分布,细胞结构呈梭形或多角形;损毁侧STN神经元消失,胶质细胞增生,周边结构正常.结论 STN损毁后大鼠GP神经元的放电模式明显改变,STN参与调节GP神经元放电模式.

  • 5-HT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丘脑底核神经元放电影响

    作者:王华;陈蕾

    目的 探讨5-羟色胺(5-HT)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丘脑底核(STN)神经元放电的影响.方法 大鼠右侧内侧前脑束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制备PD鼠模型,2周后采用细胞外电生理记录法,通过玻璃微电极向STN微量加压注射5-HT(0.1 mmol/L).观察其对正常大鼠和PD模型大鼠STN神经元放电影响.结果 PD模型大鼠STN神经元基础放电频率和放电模式与正常大鼠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正常大鼠细胞外微量加压注射5-HT可使22个STN神经元中的7个放电频率增加(t=2.45,P<0.01),而使3个STN神经元放电频率降低(t=4.30,P<0.05).在PD模型大鼠损毁侧,5-HT可使10个STN神经元中的5个放电频率增加(t=2.78,P<0.05),而使1个STN神经元放电频率降低.结论 5-HT可以调节正常及PD模型大鼠STN神经元电活动.

  • 5-HT对大鼠丘脑底核电生理及抑郁行为调控作用

    作者:尚秀萍;薛雁;陈蕾

    目的 探讨5-羟色胺(5-HT)对大鼠丘脑底核神经元的电生理作用及对大鼠抑郁行为的调控.方法 采用多管微电极细胞外电生理学记录方法,观察5-HT对大鼠丘脑底核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采用核团埋管术和糖水偏爱度测试方法,观察5-HT对大鼠抑郁行为的调控.结果 正常大鼠细胞外微量注射5-HT可以使24个丘脑底核内侧边缘区神经元中的11个放电频率明显增加(t=3.782,P<0.01),13个放电频率明显降低(t=2.860,P<0.05).大鼠双侧丘脑底核微量注射5-HT后1.5、2.0、2.5、3.0 h的糖水偏爱度分别为(66.67±13.62)%、(70.33±10.13)%、(71.33±10.12)%和(74.00±8.52)%,均明显高于注射生理盐水后相应时间点的糖水偏爱度(t=2.637~3.912,P<0.05).结论 5 HT可以调节大鼠丘脑底核神经元电活动,从而参与抑郁行为的调控.

  • 面肌痉挛病人的电生理检查

    作者:李铁山;阎文静;李培媛

    ①目的探讨面肌痉挛(HFS)病人发病的电生理机制.②方法应用肌电图仪测定28例原发性HFS病人、11例正常人眼轮匝肌和口轮匝肌瞬目反射各波的潜伏期、波幅和口/眼轮匝肌波幅比值,并观察两组旁触传递的发生情况.③结果 HFS病人眼轮匝肌瞬目反射的波幅以及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056~1.121,P>0.05),健侧与患侧之间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意义(t=0.855~0.967,P>0.05);口轮匝肌瞬目反射HFS病人患侧R1或R2波的出现率高于健侧(t=2.058,P<0.05),且同侧R1、R2、对侧R2的波幅、口/眼轮匝肌波幅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2.236~2.495,P<0.05).HFS病人出现旁触传递,对照组无旁触传递现象发生.④结论面运动神经元受损后出现的突触修复、突触剥离,致使皮质对面神经抑制作用减低,面神经核兴奋性增高,从而产生了神经冲动的异常播散,是HFS形成的主要电生理机制.

  • 上中下三干后股对指总伸肌及肱三头肌长头交叉支配的电生理研究

    作者:王树锋;栗鹏程;李玉成;李文军;金亚娣;杨昀;薛云皓;郑炜

    目的 通过术中电生理检测,在臂丛神经中找到指总伸肌支配神经的相对集中区,为神经移位重建伸指功能新术式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08年2月-2009年10月,17例臂丛神经撕脱伤行健侧C7神经根移位术.应用Keypoint型肌电图仪,术中分别对上、中、下三干后股进行电刺激,在指总伸肌及肱三头肌长头记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结果 指总伸肌记录到的CMAP大波幅有76.5%(13/17)为电刺激下干后股,17.6%(3/17)为电刺激中干后股,5.9%(1/17)为电刺激上干后股.电刺激上、中、下三干后股在指总伸肌记录到的CMAP波幅平均值分别为:0.75±1.16 mV,1.64±1.54 mV,5.32±4.58 mV.在肱三头肌长头记录到的大CMAP波幅有53%(9/17)为电刺激中干后股,47%(8/17)为电刺激下干后股.电刺激中干及下干后股在肱三头肌长头记录到的CMAP平均波幅分别为4.57±3.84 mV,5.98±8.43 mV.结论 支配指总伸肌的神经纤维来自下干后股比C7后股的多,而下干后股亦是肱三头肌长头的主要支配神经.

  • 心肌动作电位时程3相与恶性心律失常关系探讨

    作者:丁绍祥

    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特别是恶性心律失常.尽管2相折返对理解心肌电紊乱有重要意义,但心脏异质性是相对宏观的概念,于邻近细胞间并不明显,差异也不可能过大.而相邻心肌2相高电位与可兴奋间期时间跨度过长,共存的可能性不大.心肌动作电位的3相持续时间较长且电压变化幅度较大,高电位可成为激动源,超常期又易于激动,使该期集心肌兴奋的始动性、被动性、时间差异的微观性于一体,在心脏异质性增大的基础上,于特定神经内分泌条件下,相邻细胞间较小的动作电位时间差异为心律失常发生提供了可能,即同处于3相位邻近细胞高低电位并存可能是部分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所在.

  • 是“R-on-T”抑或“T-to-R”?

    作者:丁绍祥

    “R-on-T”现象临床并不少见,但相对于心肌动作电位时程(APD)而言,相邻细胞间心肌电传导时间太短.该现象于同一心动周期时间跨度过大,但于非同一心动周期心脏异质性过大,故从脏器自身结构和功能而言,目前对该现象的描述和理解均不合理.而心室肌动作电位3相变化幅度大,高电位可成为激动源,超常期又易于激动,使该期集心肌兴奋的始动性、被动性、时间差异的微观性于一体,在心脏异质性增大的基础上,于特定神经内分泌条件下,相邻细胞间较小的APD差异为心律失常发生提供了可能,即易损期触发致再次激动.故虽从心电图分析而言,该现象既可描述为“R-on-T”现象,也可理解为“T-to-R”触发,但从其发生机制分析,应为“T-to-R”,而非“R-on-T”.

  • 周围神经损伤的电生理检测及其法医学意义

    作者:张馨元;刘技辉;崔勇;汤鹏

    周围神经损伤是法医学鉴定中较为常见的损伤,而电生理检测作为一种客观辅助检查手段,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功能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法医学意义.目前常用的电生理检测方法有:强度一时间曲线、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和体感诱发电位.由于周围神经损伤后不同时间的电生理检测可以反映周围神经损伤与再生的情况,因此,电生理检测对于周围神经损伤预后评估和鉴定时机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法医学意义.在法医学鉴定中,对于周围神经损伤.除根据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外.还要结合其他临床表现综合评定.

  • 神经监测技术在肿瘤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左赋兴;万经海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physioiogical monitoring,IONM)是运用各种电生理技术,监测术中处于危险状态的神经系统.其主要目的是避免手术造成的永久性神经损伤,大程度保留患者术后神经功能.IONM包括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肌电图、脑电图等技术.目前,凡可能影响脑、脊髓及神经根等功能的手术,大多可通过IONM进行监测,尤其在神经外科、骨科手术中报道较多.然而,国内肿瘤外科IONM的应用情况不容乐观.本文就IONM在肿瘤外科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探讨该技术的发展前景.

  • 交感皮肤反应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素娥;丁宁;何瑞肖;刘建芝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电生理方法,寻找较敏感的而又创伤性小的诊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方法,以利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分别测定30例糖尿病患者交感皮肤反应(SSR)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结果:5例可正常引出SSR,25例SSR第一潜伏期延长,20例患者峰峰值降低,异常率分别为83.3%和66.7%,2例患者四肢未引出SSR,占6.67%.19例SCV异常,阳性率63.3%.结论:SSR和SCV均可作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指标,二者均无创伤性,而SSR更敏感.

  • 记录觉醒大鼠听觉皮层神经元细胞外电活动的方法

    作者:苏丽晔;庞希宁;石丽娟;马兰兰;施萍

    目的 建立记录觉醒大鼠听觉皮层神经元细胞外电活动的方法.方法 利用自制的大鼠头部固定器,结合大鼠固定训练,对觉醒大鼠进行有效的固定,记录听觉皮层神经元对声音的反应.结果 成功记录到觉醒大鼠听觉皮层单神经元对声音刺激的反应.结论 该方法成熟稳定,可应用于觉醒大鼠听觉神经学研究.

1259 条记录 63/63 页 « 12...55565758596061626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