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用于鉴别肝硬化结节与结节型肝癌意义

    作者:何莎莎

    目的:探析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用于鉴别肝硬化结节与结节型肝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硬化结节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行磁共振平扫以及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并于患者扫描结束后1个月内进行手术或者穿刺活检,对比观察30例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以及影像检查结果.结果:30例患者行磁共振平扫以及常规三期增强扫描后,共检出肝内结节84个,初诊为癌灶者22例;采用普美显增强特异期扫描后,共检出癌灶27个,终病理诊断结果提示癌灶共27个,与病理诊断相比,磁共振平扫相符者19例(70.37%),普美显增强成像相符者25例(92.59%),两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鉴别中采用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扫描成像,有利于对肝硬化结节与结节型肝癌进行准确鉴别,为临床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 肝硬化结节中CT与核磁共振成像分析(附50例病例分析)

    作者:马利平

    目的:探讨刚硬化结节中CT与核磁共振(MRI)成像中的表现进行比较,以进一步确定肝硬化结节的影像学诊断水平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12-2011.12入住我院的50例肝硬化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本组患者随机性地均分为人、B两组,A组(n=25)行螺旋CT检查,B组(n=25)患者行MRI检查.对比CT及MR1检查的成像特征.结果:行螺旋CT扫描的25例肝硬化结节患者,结节位于肺左叶例数为9个,位于肺右叶例数为10个,位于尾状叶例数为6个.肿瘤平均直径为(3.5士0.8)cm.MRI检查的25例,肝硬化结节患者平扫T1W18例为等信号,17例为稍低信号;T2W111例为等信号,14例为稍高信号.12例病灶中心或者偏心有瘢痕.结论:MRI及CT检查刚硬化结节患者能够充分地显示出肝硬化结节的实际特征性表现,能够反映肝硬化结节的病理学特点及学供特点,这能够很好地与原发性肝癌以及肝血管癌等恶性肿瘤之间加以区别开来,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肝硬化结节的临床诊断率.

  • 超声造影在肝硬化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黄秋婷

    肝硬化结节性质的鉴别是临床研究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当在肝硬化背景下合并小肝癌,尤其AFP正常时诊断较困难.超声造影通过对肝硬化结节血流灌注信息的评价,提高了超声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文就超声造影在肝硬化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 CT与MRI在肝硬化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毛锦春

    目的:探讨CT和MRI在肝硬化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结节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患者行CT和MRI诊断,观察不同的影像诊断对肝硬化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肝硬化结节的MRI诊断独立预测指标为结节性肝表面、门静脉高压及肝实质异常;肝硬化结节的CT诊断独立预测指标为肝边缘、肝实质异常以及门静脉高压.CT和MRI两种检测方式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两种检测方式之间的价值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和MRI诊断均能够提高肝硬化结节的准确率,两者各有优势,就能够提高临床的诊断效果.

  • 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在鉴别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雷毅武

    目的:研究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在鉴别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6年10月收治的2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MRI平扫、普美显动态增强扫描以及肝胆特异期扫描,分析其磁共振图像.所有患者在进行磁共振检查后,通过手术或者穿刺活检术得到病理结果.结果:20例患者经过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之后,有69个被诊断为肝硬化再生结节/增生结节,17例被诊断为小肝癌,联合采用普美显肝胆特异期扫描图像进行诊断之后,发现有21个小肝癌.结论: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能够有效检出存在有恶变倾向的小肝癌和肝硬化结节,可以将其广泛性的应用于肝硬化患者影像学检查中.

  • 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在鉴别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临床应用探讨

    作者:周继海;李军山

    目的:探究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在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鉴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9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27肝硬化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我院对所有患者全部进行M R I平扫、动态增强肝胆期扫描和普美显动态增强扫描,影像学检查结束4周内对所有患者进行穿刺活检或手术检查等病理学检查,并对影像学检查结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病理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之后,发现所有患者共存在86个肝硬化结节,其中69个被诊断为肝硬化再生结节或肝硬化增生结节,经过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共诊断出17个小肝癌,而经过增强扫描肝胆期共诊断出21个小肝癌,肝胆期扫描大幅度提高了对小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所有结节当中仅有3个结节在肝胆期具有较强特异性,另外,普美显的诊断准确率达到87.5%,而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的诊断准确率仅为70.83%.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将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扫描应用于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鉴别诊断当中,大幅度提高了对肝硬化再生结节、肝硬化增生结节以及早期肝细胞肝癌的敏感性,诊断准确率优于动态MRI增强扫描,且能够更早的将具有恶化倾向的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诊断出来,值得推广应用.

  • 对肝硬化增生结节在超声造影中临床应用观察评价

    作者:郝冬兰;曾辉;张苗;王素珍;孙娟;任真真;宋春蝶

    目的:观察肝硬化背景下局灶性病变在超声造影中的表现,观察肝细胞癌(HCC)与再生结节的鉴别.方法:126例经临床及影像学诊断为肝硬化患者超声检查发现139个直径1.0~3.0cm局灶性病变,均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而后采用18G针穿刺活检,特别对同一结节内不同增强区分别取材,每例患者多个结节取材法.结果:后确诊HCC 39个,再生结节90个,增生癌变结节10个.HCC 39个病灶中81.9%.动脉期或门脉期表现为整体增强,17.9%不均匀增强,中心区是不规则无回声;延迟期100%退出.再生结节90个病灶中97.1动脉期与肝同步或延迟增强,3.1%轻度增强,至延迟期25.9,退出74.2%与肝同步.结论:超声造影可敏感反映肝硬化背景下局灶性病变的不同病理组织学特征,重视超声造影增强区域取材活检可提高确诊率及肝癌的早期诊断.

  • 超声造影在肝硬化结节与肝细胞性肝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崔丽华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肝硬化结节与肝细胞性肝癌(HCC)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2例肝硬化结节病灶与35例肝细胞性肝癌病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造影剂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中位数和四分位数.结果 肝细胞性肝癌组造影剂的AT明显慢于肝硬化结节组(P<0.05),TTP明显快于肝硬化结节组(P<0.05),而PI明显高于高于肝硬化结节组(P<0.05);肝细胞性肝癌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明显大于肝硬化结节组(P<0.05).结论 超声造影在肝硬化结节与肝细胞性肝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

  • 小b值ADC及DWI信号强度与肝硬化结节及小肝癌血供的关系

    作者:朱斌;张冰;胡旭宇;李晨;李黎明;袁丽华

    目的:研究DWI对肝硬化DN、恶变结节及sHCC的ADC值及DWI信号强度与相应血供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共19例经病理证实的肝硬化恶变结节及原发性小肝癌.根据病灶动态增强特点区分DN、恶变结节及sHCC.采用两组小b值(b低=0mm2/s,b高分别为2mm2/s及50mm2/s)对病灶及正常肝脏ADC值、信号强度及CER值进行计算.结果:恶变结节及sHCC ADC值、DWI信号强度及CER值均明显高于DN及正常肝组织(P<0.05).两组b值中测量肝硬化恶变结节及sHCC与DN及正常肝组织DWI信号强度差与CER值差均呈正相关(r=0.832),而ADC值与CER值差间不相关.结论:小b值DWI ADC值受病灶血流灌注的影响较大,且血供丰富的恶变结节及sHCC ADC值高,DWI信号强度也高.结合DWI及动态增强表现可以明显的提高肝硬化恶变结节/sHCC的诊断准确性.

  • 虚拟导航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造影检查肝硬化背景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比较

    作者:田江克;李志艳;李猛;刘洋;李晨

    目的:探讨虚拟导航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造影检查肝硬化背景小肝癌的诊断效能。方法45例肝硬化患者经增强 CT/MRI 检查提示肝内局灶性结节共计68个,全部病灶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其中小肝癌45个,肝硬化结节(非小肝癌)23个。分别行常规超声造影检查及虚拟导航超声造影检查,计算2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正确率等指标。结果常规超声造影诊断小肝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正确率依次为60.0%、69.5%和63.2%,虚拟导航超声造影依次为86.6%、78.3%和83.8%。虚拟导航超声造影诊断小肝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正确率高于常规超声造影(P 均<0.05)。结论虚拟导航超声造影可检出常规超声造影不易检出的肝硬化结节背景下小肝癌,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支持。

  • 超声对小肝癌和肝硬化结节的鉴别价值

    作者:严婕华;张欣颖;王梅

    目的 探讨对小肝癌和肝硬化结节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鉴别价值.方法 将2016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小肝癌和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小肝癌和肝硬化结节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情况以及在对小肝癌和肝硬化结节患者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的血流动力学比较.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对小肝癌和肝硬化结节进行鉴别诊断;对小肝癌和肝硬化结节患者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的肝动脉血流动力学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对小肝癌和肝硬化结节做出诊断参考,有较高地临床应用价值.

  • 超声造影在肝硬化结节恶变筛查中的价值

    作者:陈佳鑫;吴莉莉;郑荣琴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肝硬化结节恶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超声检查随访的25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3~82岁,中位年龄55岁;共29个肝硬化结节.所有患者均接受规律的超声检查随访,均接受常规超声和CEUS检查,记录结节的直径、内部血流信号、超声造影增强模式等.结节直径比较采用t检验,超声造影模式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诊断试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随访过程中,14个肝硬化结节恶变为肝细胞癌(肝癌).发生恶变的结节直径(19±8)mm较恶变前(16±7)mm明显增大(t=2.682,P<0.05).随着结节恶变,结节CEUS动脉期逐渐由等增强(12/14)转变为高增强(13/14),门静脉期/延迟期由等增强(13/14)转变为低增强(1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常规超声、CEUS诊断肝硬化结节恶变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7、0.6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837,6.904;P<0.05).结论 在肝硬化结节的连续随访过程中,CEUS能早期发现恶变结节内部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常规超声具有更好的诊断价值.

  • SWI与MRI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的对比性研究

    作者:云永兴;王立非;陆普选;黄华;陈晓芳

    目的:对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与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进行对比性研究,探索SWI对小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双盲法,对60例临床诊断为小肝癌的患者同时进行SWI和MRI动态增强扫描并由3名高年资放射诊断医生进行独立诊断,并对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60例小肝癌中,应用SWI扫描48例阳性,12例阴性,MRI增强50例阳性,10例阴性。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扫描方法诊断小肝癌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MRI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是临床上常规应用且可靠性较高的诊断方法,SWI扫描可作为MRI增强扫描的补充序列。应用SWI对肝硬化结节信号改变进行动态追踪,对小肝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诊断小肝癌MRI增强扫描仍然不可替代。

  •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在肝硬化结节及小肝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吕元;孟繁坤;杨雪松;穆晓洁

    目的 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技术对肝硬化结节及小肝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运用ARFI技术检测硬化增生结节组(35例,58个病灶)和小肝癌组(30例,30个病灶)病灶及背景肝实质的声触诊组织定量(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以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表示,对比两者间的差异.通过ROC曲线分析,求得佳截断点.结果 硬化增生结节组与小肝癌组间病灶的SW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背景肝脏SWV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肝癌组病灶与背景肝脏间的SW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化增生结节组两者间的SW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鉴别两组病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80.6%,截断值为2.46 m/s,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96.6%,准确率为84.1%.结论 ARFI技术对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价值,为小肝癌的诊断提供依据,是肝硬化结节动态监测的有效方法.

  • CT灌注成像在原发性小肝癌与肝硬化结节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楼益义;龚建兵

    目的 探讨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在原发性小肝癌与肝硬化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6例肝内小结节性病灶行CT灌注检查,所有病灶直径≤3 cm,其中原发性小肝癌患者26例,肝硬化结节患者20例.采用肝脏灌注软件读出血流量(BF)、血容量(BV)、血管表面渗透面积(PS)、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对比剂达峰时间(TTP)及肝动脉分数(HAF)等参数,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26例小肝癌病灶BF、BV及HAF分别为(352.45±109.78) ml/(100 ml·min)、(32.26±14.57)ml/L、0.49±0.13,20例肝硬化结节BF、BV及HAF分别为(151.12±56.12)ml/(100ml· min)、(17.54±5.10) ml/L、0.22±0.08,小肝癌病灶区域内的BF、BV及HAF值均较肝硬化结节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PS、MTT及TT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BF、BV及HAF灌注指标可为原发性小肝癌与肝硬化结节鉴别的重要参考依据.

  • 肝硬化结节误诊为胃间质瘤1例分析

    作者:高冰;张连峰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肝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病变,是在肝细胞广泛变性和坏死基础上产生肝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并形成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和血管解剖的破坏.病变逐渐进展,晚期出现肝功能衰竭、门静脉高压和多种并发症,常见的病因有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化学毒物或药物、长期胆汁淤积等.目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及肝脏穿刺活检,临床误诊较少见.下面对肝硬化结节误诊为胃间质瘤1例分析如下.

  • 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1.5 TMRI的分析及诊断

    作者:崔艳;陈磊;李欣;黄耀强;苗书全;陈晓明;高新民;李忠兆

    目的:探讨1.5TMRI对肝硬化结节及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6例已确诊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通过1.5TMRI扫描技术,分析肝硬化结节及小肝癌在平扫及增强扫描后的影像特征。结果 RN增强呈“缓慢上升型”为主,DN呈“速升缓降型”为主,可有“结中结”特征表现,对比增强有强化,提示有癌变可能;SHCC呈“速升速降型”为主,结节边缘可见假包膜。

  • 磁共振多序列联合应用分析肝硬化结节多步演变特征并与病理检查的对照研究

    作者:徐福生;李越;王荣刚

    目的:通过磁共振(MRI)多序列联合应用并与病理的对照,分析肝硬化再生结节多步演变的MRI特征,完成其多步演变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选取有手术病理结果肝硬化结节患者40例,对病理结果与对应的MRI影像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MRI多序列应用检出率高达97.4%,敏感度为72.6%。结论通过MRI与病理的对照,肝硬化结节RN、LGDN、HGDN与HCC的影像学特征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 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的MRI研究

    作者:李佩如

    目的:对磁共振成像(MRI)在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的的研究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临床治疗的52例患者,采用磁共振成像(MRI)的方法对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进行研究。结果:通过磁共振成像(MRI)常规检查加权像 T1WI、T2WI和脂肪抑制T1WI、T2WI信号的变化,发现肝脏内弥漫的细小颗粒状结节,其中再生结节(直径小于1.2厘米的结节状病灶)有23例、合并退变结节(直径小于1.2-3.6厘米的结节状病灶)有17例、原发小肝细胞癌(直径小于3.5厘米的结节状病灶)有12例,其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磁共振成像(MRI)在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的应用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浅谈肝硬化结节和肝细胞癌CT、MRI诊断

    作者:赵军志

    原发性肝癌(HCC)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病人发现已是晚期,从肝硬化发展HCC过程中超过70%病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即肝细胞再生结节(RN)→不典型增生(DN)→DN癌变→HCC,其中DN被认为HCC癌前病变,随着技术进步,MRI在肝硬化结节早期癌变诊断中扮演非常重要角色.

    关键词: 肝硬化结节 HCC CT MRI
44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