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波在肝外梗阻性黄疸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作者:王小娟

    目的:研究超声波在肝外梗阻性黄疸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60例自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肝外梗阻性黄疸患者,所有肝外梗阻性黄疸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在手术病理确诊前均实施超声波检查,分析超声波检查符合率及对肝外梗阻性黄疸的敏感度及特异性.结果:超声波检查发现胆总管结石患者34例、胆管肿瘤患者16例、炎症病变患者7例,诊病总符合率95%(57/60);其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查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超声波诊断定位上段、中段、下段定位结果与术中定位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超声波在肝外梗阻性黄疸诊断过程中,敏感度98.3%(57/58)、特异性33.3%(1/3).结论:在肝外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诊断中,应用超声波诊断,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对肝外梗阻性黄疸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同时此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超声检查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乔艳;于先标

    目的:文章重在探讨超声波检查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2015年4月—2016年5月期间确诊为肝外梗阻性黄疸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在80例肝外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确诊中,胆总管结石患者为46例,经超声波检查确诊的吻合度为89.6%;胆管肿瘤患者为24例,经超声波检查确诊的吻合度为83.5%;炎症病变患者为10例,经超声波检查确诊的吻合度为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经超声波检查诊断的上段、中段、下段的吻合度均显著比术中定位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波在肝外梗阻性黄疸临床诊断方面具备无创、安全、简单等特征,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具备极高的准确度.

  • 连续扫查法在肝外梗阻性黄疸超声定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曹子洋;吕培瑾;郭雷;高伟;董清

    目的 评价连续扫查法在肝外梗阻性黄疸超声定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连续扫查法对83例肝外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超声显像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83例肝外梗阻性黄疸中,上段5例,中段37例,下段41例.超声检查结果与术后结果对比分析,符合79例,不符合4例,符合率为95.2%(75/83).结论 超声显像对肝外梗阻性黄疸的定位诊断有重要价值.

  • 肝外梗阻性黄疸的超声显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张晓林

    超声显像对肝外梗阻性黄疸能作出准确诊断及病变定位,已被公认为一种首选方法.本文对我院2007年2~12月间超声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的36例肝外梗阻性黄疸进行回顾性分析.

  • 超声波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疸的价值分析

    作者:包维

    目的 探讨超声波对肝外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09年-2011年在我院经手术术中所见、术后病理证实为梗阻性黄疸患者68例,对比分析术前超声诊断.结果 肝外梗阻性黄疸68例患者的定性诊断中,手术证实结石共37例,超声定性诊断符合率94.5%;肿瘤性病变共24例,超声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1%;炎症性病变共7例,超声符合率为78%.对于定位诊断超声与手术所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波对肝外梗阻性黄疸定位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 超声显像对肝外梗阻性黄疸的定位及病因诊断

    作者:陈巧玲;蒙振明;周丽冰

    目的:评价超声显像对肝外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上午空腹检查法对79例肝外梗阻}生黄疸患者进行超声显像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超声显像对肝外梗阻性黄疸的定位诊断符合率97.5%(77/79),病因诊断符合率86.1%(68/79).结论:超声显像对肝外梗阻性黄疸的定位及病因诊断有重要价值.但对下段梗阻的病因诊断存在一定困难.

  • 超声波在肝外梗阻性黄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杨茜

    目的:分析超声波在肝外梗阻性黄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肝外梗阻性黄疸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超声波检查,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临床诊断资料。结果:超声波诊断出62例胆总管结石,31例胆管肿瘤,11例炎症病变,共确诊104例,诊断准确率为86.67%;超声波定位与手术定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肝外梗阻性黄疸诊断过程中,超声波具有安全、操作简单、无创等特点,有利于提高肝外梗阻性黄疸诊断准确率,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对血清和胆汁中的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在鉴别诊断良恶性肝外梗阻性黄疸中的价值

    作者:王华欣

    目的:探讨对血清和胆汁中的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在鉴别诊断良性和恶性肝外梗阻性黄疸中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期间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5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和50例壶腹部周围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的5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设为良性组,将其中的50例壶腹部周围癌患者设为恶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AFP(甲胎蛋白)的水平、血清CEA(癌胚抗原)的水平、血清CA199(糖类抗原)的水平、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血清谷氨酰胺转移酶的水平、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水平、血清白细胞计数、胆汁AFP的水平、胆汁CEA的水平及胆汁CA199的水平.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检测的结果显示,恶性组患者血清AFP的水平低于良性组患者,其血清CEA的水平、血清CA199的水平及胆汁CEA的水平均高于良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血清谷氨酰胺转移酶的水平、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水平、血清白细胞计数、胆汁AFP的水平及胆汁CA199的水平相比,P>0.05.结论:检测肝外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CEA的水平、血清CA199的水平及胆汁CEA的水平,可有效地鉴别其肝外梗阻性黄疸良恶的性质.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外梗阻性黄疸术后30例

    作者:范昀

    观察中药治疗肝外梗阻性黄疸术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24例,采取单纯西医治疗.结果:2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显著(93.3%和82.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外梗阻性黄疸术后值得临床推广.

  • ERCP在胆道外科治疗中作用

    作者:王玉德;谢有志;张富喜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治疗肝外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肝外梗阻性黄疸患者在外科手术前后应用ERCP或内镜下乳头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肝外梗阻性黄疽患者成功应用ERCP或EST,其中2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了ERCP/EST+LC,2例胆管癌患者行ERCP+胆管癌根治术,2例胆囊癌患者行ERCP/EST+胆囊癌根治术,5例伴有合并症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ERCP/EST+开腹手术治疗,16例胆总管继发或复发结石患者行ERCP/EST治疗.48例均痊愈出院,半年内随访无残余结石及复发.结论:ERCP或EST是微创治疗,优于传统外科手术,合理选择适应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