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胆囊炎与颈动脉狭窄关系的研究

    作者:张海洋;庞晓

    目的 探寻慢性胆囊炎与颈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为科学预防和治疗颈动脉狭窄寻找新的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2009~2011年39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病例,分析患者的合并症:高血压、慢性胆囊炎、其它慢性软组织感染、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吸烟等相关因素,通过对比观察慢性胆囊炎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结果 39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中,并发慢性胆囊炎为41.0%,糖尿病为33.3%,高血压为56.4%,高脂血症为30.8%,其他慢性炎症为20.5%,吸烟为28.2%;用logistic回归得到结果:合并慢性胆囊炎与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高血压与颈动脉狭窄之间都有意义,都对颈动脉狭窄有促进作用;其他慢性炎症与颈动脉狭窄之间关系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胆囊炎可能是导致颈动脉硬化的又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可以与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已知的可致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并列,并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或许可以用来对颈动脉以及全身动脉硬化进行预测.

  •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高灌注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奉辉;陈新平;杜志华;于逢春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后高灌注综合征(HPS)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12例颈内动脉支架植入后7例出现 HPS 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及诊疗经过。结果7例患者均出现头痛,4例出现高血压,3例出现谵妄,4例出现呕吐;经过积极控制血压、镇静、脱水降颅压、脑保护剂等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为 HPS 常见的临床表现,术后及早识别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改善预后。

  • 颈动脉斑块和狭窄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分析

    作者:周雪珍

    目的 探讨颈动脉斑块和狭窄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为脑梗死的预防提供治疗依据.方法 对6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与36例非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血管形态、内膜的厚度、有无斑块及斑块的性质;血管管腔是否狭窄及狭窄的程度.结果 急性脑梗死病组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为75.0%,以不规则、不均质回声斑块多见;非脑血管病组斑块的检出率为13.8%,斑块多为规则的、等回声或强回声斑块;急性脑梗死病组颈动脉狭窄发生率为56.67%,非脑血管病组颈动脉狭窄的检出率为5.5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颈动脉狭窄可能导致脑梗死的危险性升高,超声显示不均质回声斑块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

  • 脑梗死96例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曾少娇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颈部动脉血管形态的变化,为脑梗死二级预防提供治疗依据.方法 对96例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按头颅CT或MRI结果分为皮质组、皮质下组、皮质与皮质下混合组和脑干小脑组,观察其颈动脉血管形态、内膜情况,有无斑块及斑块大小、形态、性质,管腔是否狭窄及狭窄程度.结果 脑梗死患者大部分存在颈动脉斑块及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各种类型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超声检查能早期发现CAS,有利于脑梗死的二级预防治疗.

  • 眼缺血综合征治疗进展

    作者:安鑫;王艳玲

    眼缺血综合征(OIS)是颈动脉阻塞或狭窄所致的脑和眼供血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脑和眼部症状,是一类涵盖眼科、神经内科等多学科的疾病.由于OIS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困难,疗效及预后不佳,近年来成为神经眼科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临床工作者对该病的治疗已逐渐达成共识,更提出早期诊断在该病的诊治中尤为重要.文章复习近年来OIS治疗研究的成果与进展,并对其未来诊疗发展方向作一简要综述.

  • 整体护理在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

    作者:施敏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自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为(33.0±3.5),(32.3±3.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4.2±4.1),(43.4±4.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3.937,13.225;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7%(7/150),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1.3%(17/15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9,P=0.033);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84,P<0.05)。结论将整体护理应用于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可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 低血糖症合并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老年患者跌倒的心理信念与行为的评价

    作者:闫雅凤;侯惠如;郝建玲;席佳楠;姚静

    目的 探讨低血糖症合并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老年患者预防跌倒的心理信念和行为,比较各组别之间对跌倒的心理信念和行为差异.方法 对我院408例年龄>60岁的老年低血糖症、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使用跌倒效能量表进行预防跌倒心理测试评估,分别按有无低血糖症发生、有无颈动脉狭窄短暂脑缺血症状(TIA)及有无跌倒史分组,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有无发生低血糖症分组、有无发生颈动脉狭窄脑缺血性症状分组、有无跌倒史分组之间跌倒效能量表评分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细分症状性组别,实施预防跌倒预警干预,进行预防跌倒意识和行为的教育是预防高危跌倒人群的有效心理干预措施.

  • 颈动脉狭窄的治疗现状与护理进展

    作者:高立红;毕越英;郝玉洁

    颈动脉狭窄和闭塞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之一,由于脑部供血不足,随着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可随时发生脑梗死,导致偏瘫、失语、甚至死亡,给患者、家庭、社会造成严重后果[1].由于80%以上脑梗死的病因在于颈动脉狭窄,据统计,中国从1991-2000年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的比例从1.25:1增加到1.85:1,尽管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已取得巨大进展,但是其关键环节之一还是如何预防、治疗、护理颈动脉狭窄[2].

  • 48例经皮血管成形并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

    作者:范丽梅;常红

    目前治疗颈动脉狭窄采用支架置入术在临床上非常常见,护理工作在治疗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对手术的成功、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使患者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和配合手术.

  • 老年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护理

    作者:王文菊;黄莉;陈曦;宋学军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ding,CAS)是目前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之一,与手术治疗相比具有创伤小、致残率低、并发症少、安全等特点,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2003年11月27日,我院为3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造影加支架置入术,均获成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腔内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

    作者:陈颖;李虹彦;韩洁

    近年来,随着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发展,特别是新型血管内支架的应用,使颈动脉狭窄的经腔内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PTAS)成为颈动脉内膜切除的有效替代治疗方法[1].PTAS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围手术期病死率低、康复迅速等优点,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凸阵探头对颈动脉狭窄病变的检测价值

    作者:华扬;凌晨;段春;张蕾;王力力;郑宇

    目的:比较高频线阵探头(HFLP)与低频凸阵探头(LFCP)对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检测结果,提出 LFCP在颈动脉超声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31例经DSA证实的单侧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比较HFLP和 LFCP 检测颈动脉分叉以上颈内动脉(ICA)的显像长度、狭窄段及狭窄远段的高峰值流速(PSV)的差异,分析狭窄远段流速与狭窄段流速和ICA检测长度的相关性,以及血管狭窄检出符合率.结果:对ICA颅外段检测的长度,LFCP较HFLP明显增加,分别为(5.97±0.60)cm和(2.55±0.45)cm(P<0.001,95% CI 3.654~3.198).LFCP测得的狭窄段PSV平均高于HFLP为(267.1±112.6)cm/s(P<0.001),狭窄远段PSV与狭窄段PSV和ICA检测长度呈负相关关系(r=-0.964,r=-0.954).两种探头对颈动脉狭窄检测与DSA的符合率分别为80.7%(25/31,HFLP)和96.8%(30/31,LFCP).结论:LFCP可以增加ICA的显像长度,利于ICA中远段血管病变及血液动力学的观察,提高超声技术对颈动脉狭窄的检测准确率.

  • 一侧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盗血指数的推导及临床应用探讨

    作者:吴钢;许国英;郑依勇;慕容慎行

    目的:着重阐述盗血指数(SI)的推导过程、数学依据以及可能的应用前景.方法:应用15例我科经TCD诊断并由MR、颈动脉双功B超或DSA证实的一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病例,与Lindegaard[2]报道的77例经TCD和脑血管造影诊断的一侧或双侧颈动脉病变的病例进行分析,将颈动脉病变时代偿血流的平均流速Vm与同侧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Vmca的比值(Vm/Vmca)作为本组15例与Lindegaard的77例81侧颈动脉病变分析的桥梁.结果:从数学角度推导出一侧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后判断侧枝循环开放产生盗血程度的无量纲指数-盗血指数(SI).结论:SI作为无量纲指数可作为颈动脉病变诊断的辅助指标,并可用以衡量侧支循环开放后产生的盗血程度.此外,还可推荐用于颅内其它血管盗血引起的脑血管疾病,如AVM和CCF等.

  •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效果的评价

    作者:杨玉杰;李敬府;白志勇;贾建文;王金锐

    目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治疗效果的评价.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4例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共38条颈动脉血管,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cndarteretomy,CEA)或经皮颈动脉成形加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angioplasty and stent,CAAS)前后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彩超检查内容包括颈动脉病变的部位、性质、血管内径、狭窄率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等并与血管造影(DSA)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前后血管内径及血流速度分别为 (1.4±0.6) mm,(203.3±136.4) cm/s;(4.3±0.5) mm,(72.6±12.7) cm/s,P<0.01,狭窄率术前(78.9±11.6)%,而术后CEA和CAAS狭窄率分别为0;(21±10.1)%, P<0.01,超声与DSA或MRA对颈动脉狭窄的测值基本相符.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致狭窄、闭塞的诊断率高,能够客观反映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是评价颈动脉狭窄治疗效果有效的方法之一.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杜莉;辛涛;刘建民;赵宝珍;马彩娥;高百春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狭窄血管内自膨胀支架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3例临床表现为反复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脑梗塞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颈动脉狭窄,超声检查内容包括: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内径、狭窄处内径、大血流速度(Vmax)、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斑块的大小,计算狭窄的程度.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行自膨胀支架置入成形术治疗17例,术后1周和5~13个月(平均9.3个月)复查上述指标,并与DSA对照.结果: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总准确率为70.97%,超声测量颈动脉内径和狭窄程度与DSA测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超声显示支架定位准确,与术前相比Vmax减低、RI降低、PI无明显变化.超声及DSA随访10例患者均无再狭窄.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性较高(有无狭窄和狭窄程度的判断),可用于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初选、疗效评价和术后随访.

  • B-型血流成像技术评价颈动脉狭窄及在内膜剥脱术后随访中的价值

    作者:刘勇;张晶;文哲;岳云龙

    目的 探讨B型血流成像(B-flow) 技术诊断颈动脉狭窄及在内膜切除术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 对32例接受颈动脉血管造影(DSA)的病例进行彩色能量多普勒(PDI)和B-flow技术超声检查,并对术后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DSA结果显示54条颈动脉可见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轻度20条,中度11条,重度18条,闭塞5条).以阴性和阳性为判断点时,B-flow 技术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8.1 %、100 %、98.4 %,PDI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8.1%、90.9 %、96.9%;以重度狭窄为判断点时,B-flow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性为95.7%、97.6 %、96.9%,PDI分别为95.2 % 、95.0 %、95.3%.结论 B-flow技术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准确性较高,它是一种更具先进性的无创检查方法.B-flow和PDI结合使用能够在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及术后随访中发挥重要作用.

  • 彩色多普勒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唐杰;李俊来;徐建宏;汪娜;王晓刚;周定标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CDFI)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颈动脉狭窄中的临床价值.方法:CEA治疗前经CDFI检查的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27例,其中12例患者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CAG)检查.结果:CDFI显示40侧颈总或/和颈内动脉内-中膜增厚,34侧伴有斑状强回声,31侧管腔狭窄,程度为40%~95%,中位数是76%;2侧颈内动脉闭塞.CDFI诊断颈动脉狭窄结果与CAG检查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FI在显示颅外段颈动脉管壁病变方面有很高的敏感性,并且能准确地判定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可作为筛选CEA患者的可靠手段,也能用作CEA患者治疗后随访.

  • 冠状动脉搭桥术前超声检测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芳;杨浣宜;祁芸云;欧阳福珍

    目的 评价血管超声技术应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前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拟行CABG的住院患者共104例,年龄(68.9±6.09)岁,于CABG前1周之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对颈动脉超声提示重度狭窄和/或闭塞的患者进行颈动脉造影检查并依据检查结果进行干预治疗.结果 颈动脉重度狭窄和/或闭塞患者超声和造影检查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2,P<0.001).对颈动脉超声和造影均显示重度狭窄和/或闭塞的10例患者在CABG前进行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或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这些患者在CABG围术期无1例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血管超声技术可准确检测颈动脉狭窄程度,其结果与颈动脉造影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依据颈动脉超声及造影结果,对严重狭窄和/或闭塞的颈动脉进行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可明显降低CABG围术期脑卒中的发生率.

  • 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郑宇;华扬;凌晨;段春;张蕾;王力力;刘玉梅;周瑛华

    目的:分析动脉硬化性颈动脉狭窄(carotid artery stenosis,CAS)病变的危险因素、狭窄程度、斑块特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将1 603例首诊患者,分非狭窄组(A组:狭窄<50%)与狭窄组(B组:狭窄>50%或闭塞)对双侧颈动脉斑块形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结果及年龄、性别、危险因素、卒中的发病与CAS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AS>50% 者占17.3%(277/1 603例).高龄、男性、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与CAS的形成显著相关(r=0.024、0.777、0.827、0.762、0.750).B组患者卒中发生率为37.5%(103/277),明显高于A组21.6%(287/1 326),P<0.001.B组中CAS 51%~69%的患者中风发生率30.4%(38/125);CAS≥70%或闭塞者中风发生率为42.8%(65/152例).斑块的发生率为64.3%(1 032/1 603),其中中风及短暂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的不规则、不均质回声斑块的比率高于非中风患者,P<0.001.结论:CAS与高龄、男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显著相关;随狭窄程度的增加卒中的危险性升高;且不均质回声斑块的形成与卒中的发生有关.

  • B型血流图技术在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

    作者:卢峻;吴瑛;王慧芳;徐金峰;佘志红;冯晓凤;孙枫;熊奕

    目的探讨B型血流图(B-flow)技术在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用B-flow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CDFI),能量多普勒(PDI)三种显示模式对108例怀疑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对比性研究.22例患者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 B-flow技术可更清晰显示血管腔边缘,具有更高帧频、分辨力和全景显示功能.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比较,B-flow技术与其相关性明显高于CDFI,PDI.和B-flow相比较,对于中-重度狭窄患者,CDFI和PDI易高估血管的狭窄程度,而轻度狭窄血管又有低估血管狭窄程度的趋势.结论 B-Flow能更有效地观察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探查血流狭窄的程度在评价血管狭窄更有实用价值.

2507 条记录 5/126 页 « 12345678...12512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