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神经血管关系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华;何强华;李扬;王松青

    目的:探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检查后,从影像中分析患者的神经血管关系特征.结果:根据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的检查结果,在8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神经血管关系主要表现为压迫、明确接触、可疑接触、不接触,分别占比57.31%、33.71%、3.37%和5.61%..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其中4神经血管关系为压迫的患者被误诊为明确接触,2例可疑接触患者被误诊为不接触,其诊断符合率为91.02%.结论:根据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检查结果,能够在影像中真实、准确的反映出神经血管关系特征,进而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 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神经血管关系的诊断价值

    作者:谷小娜

    目的: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TN)患者神经血管关系的诊断价值.方法:从2016年2月—2018年2月这个时间段中取材并开展本次研究,所选取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总计80例,查阅我院内与选取患者相关的各个方面资料,记录MRTA诊断结果以及手术结果,综合分析MRTA在IT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MRTA诊断结果显示其中患侧神经血管接触或者压迫的患者有76例,所占据比例为95.00%,手术结果显示其中神经血管接触或者压迫的患者有78例,所占据比例为97.50%,两种诊断的诊断结果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MRTA应用到ITN患者的病情诊断中,能够将神经血管关系清晰地反应出来,给后期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具有较为显著的应用价值.

  • MRTA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术前评估的应用研究

    作者:吴志峰;李小平;缪斯;肖建坤;肖春林;林启宇;黄福气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diopathic trigeminal neuralgia,ITN)是疼痛科的一种常见病,其病因目前尚不明确,随着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开展,多数学者认为微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是ITN的主要病因.由于桥小脑角区内神经与血管的解剖关系复杂,术者只能根据术中探查结果决定手术处理方式,这给手术带来较大的风险.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MRTA)能清晰地显示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的解剖关系.既往已有学者应用MRTA对三叉神经痛进行病因诊断研究,但鲜有学者应用该技术对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术前评估进行研究.本研究对89例ITN患者于术前行MRTA检查评估责任血管,结合术中情况加以研究,为指导临床医生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提供依据.

  • 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对面肌痉挛手术治疗及病因学探讨的意义

    作者:种衍军;张志强;陈剑;程启龙;齐先龙;王梅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传统观点认为多数患者为特发性,少数继发于小脑桥脑角区肿瘤、血管畸形及脑干病变.

  • 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对血管压迫性脑神经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磊;杨柳青;文利;张冬

    目的 探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MRTA)对血管压迫性脑神经病的诊断价值及对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的指导意义.方法 收集2008年7月-2015年5月本院临床诊断并行微血管减压术的血管压迫性脑神经病患者的MRTA资料,并与MVD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300例中,MRTA检查发现症状侧神经血管接触(可疑接触)、压迫284例,阳性率94.7%,非症状侧神经血管接触(可疑接触)、压迫56例,阳性率18.7%,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300例MVD中见神经血管接触、压迫292例.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MRTA诊断血管压迫性脑神经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9.3%、37.5%、96.0%.结论 MRTA结果与手术结果符合率高,在血管压迫性脑神经病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可清晰直观地显示血管对神经的压迫情况,是目前可靠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 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对面肌痉挛病因的诊断价值

    作者:林青;童绥君;曲红丽;郑希尧;庄雄杰

    目的 探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对面肌痉挛(HFS)病因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HFS患者52例(观察组)和健康成人20例(对照组)进行MRTA检查,观察3D-TOF成像序列结合3D-CISS序列中脑桥小脑角(CPA)池内面神经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并与手术结果进行盲法对照.结果 观察组患侧与健侧及对照组相比神经血管接触或压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TA对神经血管接触或压迫的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86.7%,阳性预测值为88.9%,阴性预测值为92.9%.结论 MRTA证实面肌痉挛患者在面神经出脑干段(REZ)存在神经血管接触或压迫.MRTA诊断CPA池内血管接触或压迫敏感度和真实性高.

  • MRI成像和微血管减压术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责任血管的分析报告

    作者:孙晓辉;颜剑豪;罗唯师;王墨;林劲芝;张勇

    目的 对照分析三叉神经痛的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不同成像序列表现并结合微血管减压术中所见,明确导致三叉神经痛的“责任血管”.方法 回顾128例经临床诊断为原发性三又神经痛并行微血管减压术(MVD)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行MRTA检查,采用3D— TOF、B— TFE、THRIVE及MIP序列扫描,对病变侧三叉神经进行轴位、矢状位、冠状位重建,观察血管神经走行关系,并与MVD所见进行比较分析,判断责任血管.结果 本组128例患者,分别根据MRTA的B — TFE、3D —TOF、THRIVE及MIP 4个重建断面融合图像分析患侧三又神经和责任血管存在接触或压迫,其中小脑上动脉55例(43%);小脑前下动脉38例(30%);椎、基底动脉26例(20%);岩静脉9例(7%).阳性率达90%.与术中所见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 导致三叉神经痛的“责任血管”主要为小脑上动脉,其次是小脑前下动脉,椎、基底动脉和岩静脉.选择MRTA的3D — TOF、B— TFE、THRIVE及MIP序列扫描可以显示责任血管,并具有较高的阳性结果.

  • 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对三叉神经痛病因诊断的价值

    作者:陈敏洁;杨驰;张伟杰;沈加林;王平仲

    目的:评价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病因诊断的价值,并为制定血管-神经压迫的影像学诊断标准提供建议.方法:对45例(47侧)临床明确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进行MRTA检查,2位影像学专业人员在不告知诊断的情况下独立读片,其间的差异采用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u检验.设立有症状侧为实验组,无症状侧为对照组,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对其中2例进行了微血管减压术.结果:2位影像学专业人员的评分在统计学上无差异(双尾,P>0.05).45例病例中,6例为肿瘤压迫引起,占13.3%.其余41侧有症状侧MRTA明确诊断为压迫者占58.5%(24/41),可疑压迫者占]7.1%(7/41),责任血管依次为小脑上动脉(SCA)61.3%、小脑下前动脉(AICA)19.4%、SCA+AICA为12.9%、椎动脉(VA)为6.4%,血管压迫的部位于近脑干l/3者占61.3%(19/31),其余占38.7%.37侧无症状侧MRTA无明确诊断为压迫者,可疑压迫者占18.9%(7/37).经χ2检验,两组有显著差异(P<0.005).2例行微血管减压术的患者,MRTA诊断与术中发现符合,术后患者疼痛即刻缓解,且无明显麻木.结论:多平面-MRTA方法可作为三叉神经痛初诊患者的常规检查手段,并为微血管减压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 MRTA诊断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价值

    作者:柴维敏;陈克敏;丁小龙;李磊;谭令;曹艳;沈加林;姚秋英;朱震娅

    目的评价MR断层血管成像(MRTA)在原发性面肌痉挛(EHFS)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02例确诊单侧EHFS患者和70例正常志愿者,接受双侧面神经MRTA检查,每侧面神经均获取横断面、斜冠状面及冠状面三个断面的图像.结果MRTA显示,患侧面神经血管接触及压迫的阳性率83.33%明显高于健侧13.22%(P<0.01);综合三个断面进行判断,可较任何单一断面获得更高的敏感性(83.33%)、特异性(86.78%)、准确性(85.76%),以及与临床症状的一致性(Kappa=0.672).结论血管明确接触/压迫面神经征象与临床发生EHFS症状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多平面MRTA成像有助于提高MRI检出血管接触或压迫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非典型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评价

    作者:沈峰;潘庆刚;邓东风;刘忠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非典型三叉神经痛的手术疗效.方法 自2001年3月至2006年3月,35例非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前均经MRTA证实颅内段三叉神经根部存在血管压迫,在我科接受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术中所见和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中累及三叉神经单支者3例(占8.6%),两支或三支者32例(占91.4%).67.0%的非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存在多支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部上内侧血管压迫占52.6%,上外侧占28.3%,下侧占19.1%.35例患者中有52.5%术后疼痛完全缓解,31.4%部分缓解,而有16.1%的非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疼痛无明显缓解或疼痛复发.结论 颅内段三叉神经根部全程充分减压是影响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非典型三叉神经痛疗效的重要因素;采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MRTA)方法进行术前评估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

  • 微血管减压术围手术期疗效分析

    作者:施鸿鸣;梁平;陈华群

    我院2005年3月~2010年12月开展微血管减压术118例,其中三叉神经痛81例,面肌痉挛37例,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三叉神经痛81例中,男33例,女48例,年龄36~74岁,中位年龄58岁;面肌痉挛37例中,男18例,女 19例,年龄20~74岁,中位年龄48岁.患者术前均行常规检查及头颅CT或MRI检查.行头颅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100例,81例显示在三叉神经进入脑干段(REF)有变异造成压迫的动脉血管.

  • 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仪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陈敏洁;张伟杰;杨驰;董敏俊;柴盈;张文豪

    目的 检验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 RTA)对判断血管神经压迫(NVC)程度的准确性,评价其对微血管减压(MVD)手术适应证判断的指导价值.方法 对32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行MVD.根据患者术前MRTA表现对NVC分级,并与术中NVC对比,采用kappa(SPSS 14.0)检验术前MRTA与术中NVC的一致度.根据术后随访情况将疗效分级,并分析术前不同NVC分级的患者术后疗效的差异.结果 322例患者术前MRTA提示的NVC情况与术中表现无明显差异(x2=6.182,P=0.103 >0.05),两者具有较高一致度(kappa=0.811).术后随访,277例患者(86.0%)术后疗效为优,27例患者(8.4%)为良,18例(5.6%)为差.术前NVC 0-1级的患者MVD有效率(疗效为优)81.8% (95/116),术后NVC2-3级的患者有效率为88.3% (182/206).结论 术前MRTA提示神经受压较为严重的患者(NVC 2级和3级)MVD术后获得较好疗效,为MVD的明确手术指征.

  • 磁共振断层血管造影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姜晓峰;牛朝诗;范振;丁宛海;计颖;凌士营;傅先明;汪业汉

    目的 探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对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6年1月到2010年12月对21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VD)的病例资料.将术前MRTA检查情况与术中探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211例患者MRTA显示:症状侧三叉神经血管压迫(neurovascular compression,NVC)阳性194例,阳性率达91.9%,MVD术发现血管神经压迫201例,阳性率达95.3%:其中小脑上动脉82例(38.9%),小脑前下动脉41例(19.4%),基底动脉18例(8.5%),小脑后下动脉7例(3.3%),复合压迫42例(19.9%),静脉11例(5.2%).MRTA显示无血管压迫17例,阴性率8.1%,而术中发现无责任血管10例,阴性符合率58.8%.症状对侧血管压迫阳性38例,假阳性率18%.结论 MRTA是三叉神经痛术前评估的有效方法,阳性率高,排除器质性改变致继发性可能外,可清楚显示血管压迫的存在、来源及走向,使术者心中有数.

  • 三叉神经痛术前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结果与微血管减压手术疗效的对比研究

    作者:朱军;赵卫国;李扬;尚寒冰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痛术前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il angiography,MRTA)结果与微血管减压(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67例三叉神经痛MVD术前MRTA影像学检查资料,结合手术所见压迫血管的类型,对比分析MRTA中有无责任血管与手术预后的关系.患者术后获6个月~6年随访,平均3.5年.随访结果按优、良、差进行分类.结果 144例术前MRTA阳性患者的预后明显好于23例术前MRTA阴性的患者(P<0.01).术中为单一动脉压迫患者的预后明显好于有静脉参与压迫或未发现责任血管压迫的患者(P<0.01).术前MRTA阴性且预后差的7例中,4例为单纯静脉压迫,3例神经根周围未见责任血管而仅有蛛网膜增厚粘连.结论 非动脉压迫因素是三叉神经痛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MRTA有助于术前判断MVD手术的预后,为术前筛选手术病人提供有效的方法.

  • 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对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前指导的价值

    作者:朱军;赵卫国

    目的探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MRTA)技术对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前指导的价值.方法2001年10月至2003年3月152例面肌痉挛患者术前行MRTA影像检查,了解责任血管的来源及走向,对其中51例MRTA水平位上的绒球小结叶凸起程度及桥延外侧池蛛网膜下腔大小等影响手术难易度的因素进行测量评估,并与显微操作时间作比较.结果责任血管的类型、症状侧绒球小结叶凸起程度、桥延外侧池蛛网膜下腔间隙大小,都会对手术的难易度产生影响.结论术前MRTA能预测手术难易度,对微血管减压治疗面肌痉挛有重要的术前指导价值.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廷政;胡杨杨;王志春;胡前兴;江晓春

    目的:总结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科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1例患者临床资料特点、术中所见责任血管及术后疗效.结果:术前21例患者均行三叉神经MRI薄层扫描,20例患侧可见三叉神经与血管关系密切,1例患侧未见明显异常.术中所见责任血管为:岩静脉及其分支2例,小脑上动脉16例,动静脉混合2例,无名小动脉1例.术后疗效:症状立即消失19例,缓解2例.术后出现眩晕3例,口周疱疹1例,面部麻木1例,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随访12~18个月,复发1例,其余均无疼痛发作.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式,术中精确处理责任血管及娴熟的显微外科技巧是提高疗效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合并高血压的治疗分析(附26例报告)

    作者:曾国彬;吴志峰;肖建坤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术前评估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微血管减压治疗的26例伴有高血压病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TA检查评估三叉神经及延髓与周边血管的关系并行微血管减压术,术后监测三叉神经痛症状、血压改变.结果 所有患者MRTA资料均清晰地显示患侧三叉神经的走形,再现桥小脑角区三叉神经与血管的解剖结构.术后所有患者三叉神经痛症状均消失,18例左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访3个月时17例(94.4%)血压治愈、1例显效;8例右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访3个月时血压治愈2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3例.结论 MRTA能清晰地显示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的解剖关系,对临床医师在进行术前评估提供了有用的术前影像资料,有助于设计手术计划、优化手术操作.异常血管袢压迫三叉神经及左侧延髓腹外侧,长期疼痛刺激和情绪紧张是神经性高血压的病因,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并发高血压的有效方法.

  • MRTA诊断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价值

    作者:袁晓毅;季鹏;周正扬

    目的 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在原发性面肌痉挛(EHFS)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36例面肌痉挛患者术前行MRTA检查,了解责任血管的来源及走向.结果 36例共72侧面神经,MRTA检查发现非症状侧血管压迫或接触4例,阳性率11%,而症状侧血管压迫或接触27例,阳性率7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血管明确接触或压迫面神经征象与临床发生EHFS症状之间有密切关系,对微血管减压治疗面肌痉挛有重要的术前指导价值.

  • 经乙状窦后入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125例临床分析

    作者:姜晓峰;傅先明;汪业汉;计颖;凌士营;牛朝诗;江涛;李光群;付古月

    目的 总结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经验.方法 术前对12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检查,手术时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在神经出脑干区寻找责任血管,进行神经、血管的充分游离减压,血管与脑干间置入Teflon棉.结果 术后12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121例术后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4例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经射频治疗后疼痛消失.121例随访1~7年,2例两年后复发,总有效率95.2%,其余均无疼痛发作.术后2例出现颅内感染,无永久性并发症出现.结论 头颅MRTA检查有助于术前判断责任血管与神经的关系,手术时在神经出脑干区发现责任血管并进行充分游离减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对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作者:胡兴荣;邱妮妮;向海波;陈华东;张丽君

    目的 探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MRTA)对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病因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患者158例,其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07例,面肌痉挛46例,舌咽神经痛5例,回顾性分析MRTA检查中3D-FIESTA、3D-TOF及3D-CE-TOF序列图像资料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评价MRTA检查中不同序列在术前观察颅神经与周围血管的空间关系.结果 与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ular decompression,MVD)中所见结果对照,发现3D-FIESTA、3D-TOF与3D-CE-TOF序列对显示颅神经受压与责任血管关系的能力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独立应用3D-CE-TOF序列对显示颅神经受压责任血管的能力佳(阳性率95.57%),3D-FIESTA联合3D-TOF序列可提高导致其受压的责任血管阳性检出率(阳性率93.04%),3D-FIESTA联合3D-TOF序列与单独应用3D-CE-TOF序列比较,责任血管阳性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RTA技术能清楚显示目标颅神经及导致其受压的责任血管,其中以3D-FIESTA联合3D-TOF序列或独立应用3D-CE-TOF序列显示二者关系佳.

2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