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变异髋臼初次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前设计及临床意义

    作者:赵铁军;张洪美;陈卫衡;顾立军;孙钢;刘道兵;尹天;张淳

    目的:探讨变异髋臼初次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中髋臼假体的正确放置位置及手术疗效.方法:对34例(38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的髋臼变异的各类髋关节疾病进行术前设计,其中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56.1岁(29~75岁).股骨头坏死继发骨性关节炎15例(19髋),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12例,创伤性骨关节炎5例,髋关节融合术后1例,髋关节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1例.结果:术后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1个月(5~38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定,优(>90分)12髋,良(80~90分)23髋,尚可(70~79分)3髋,失败0髋(<70分).评定结果:术前Harris评分平均47.9分,术后平均90.3分.结论:对于髋臼解剖结构异常的髋关节疾病患者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时,通过术前对髋臼正确位置的设计,使髋关节中心置于正确的位置上,既可简化术中操作的难度,又可以使臼杯假体得到牢固固定及良好的骨覆盖,有利于人工全髋关节的长期疗效.

  • 氨甲环酸的不同给药方式对减少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出血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倪进荣;王立新;陈新军

    目的:比较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2月至2015年7月收治股骨头坏死患者68例,均接受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静脉应用组(A组)和局部应用组(B组).A组男19例,女15例,平均年龄(62.0±6.4)岁,血红蛋白(121.33±8.15)g/L,红细胞比容(0.470±0.039)L/L;B组男18例,女16例,平均年龄(64.0±7.5)岁,血红蛋白(125.28±9.37)g/L,红细胞比容(0.490±0.041)L/L.手术切口采用统一的后外侧入路并按照常规手术方式手术,假体选择生物型假体.通过不同途径给予氨甲环酸控制术中及术后出血.静脉应用组:于术前10 min给予10 mg/kg氨甲环酸溶于1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局部应用组(B组):将3 g氨甲环酸溶于120 ml的生理盐水中并分成3等份,用2块纱布浸入40 ml氨甲环酸溶液,分别填塞于在髋臼锉刨削好髋臼壁和股骨侧扩髓之后的髓腔内,持续5 rain.剩余40 ml在切口关闭之前注射入关节腔内,放置引流管并将引流管夹闭3h后开放.术后72 h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等血液学指标,计算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输血例数,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凝血功能.结果:术后A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32.34±7.42) g/L,总失血量(833.6±81.4) ml,隐性失血量(276.3±57.9) ml,红细胞比容(10.1±1.4) L/L;B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28.2±6.1)g/L,总失血量(792.5±61.8)ml,隐性失血量(297.5±50.3)ml,红细胞比容(9.2±1.2)L/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A组PT(12.78±2.03)s,APTT(34.27±3.91)s,INR 32.34±7.42;B组PT(13.17±2.19)s,APTT(32.36±3.18)s,INR 28.24±6.1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检查证实两组患者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A组术中出血明显少于B组.结论:静脉应用氨甲环酸与局部应用氨甲环酸能同样有效地减少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减少术后输血率,并没有增加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Ⅱ期翻修手术治疗

    作者:董伊隆;杨国敬;林瑞新

    目的:探讨Ⅱ期翻修手术治疗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疗效和临床体会,以及该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采用Ⅱ期翻修手术治疗17例(17髋)髋关节疾患,男7例,女10例;年龄43~75岁,平均58.5岁.17例患髋均有不同程度疼痛;关节液或假体周围组织细菌培养,11例阳性,6例阴性;术中所有患者假体周围组织病理检查发现急性炎症;8例出现与假体相通的窦道;15例血沉增快,15例C反应蛋白增高;17例X线片有骨融解、假体松动及骨膜反应等表现.所有病例采用Ⅱ期翻修手术治疗,Ⅰ期手术彻底清创,取出假体,以含万古霉素的骨水泥假体临时旷置,术后静脉输入抗生素4周后,改为口服抗生素6周.术后定期复查血沉和C反应蛋白,待结果正常后再Ⅱ期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结合手术前后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Ⅱ期翻修手术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荻随访,时间12~35个月,平均19.5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关节假体位置正确.Harris髋关节评分从术前平均(39.3±5.6)分提高到末次随访的平均(84.4±10.3)分(t=15.86,R<0.01).结论:Ⅱ期翻修手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具有疗效良好、安全可靠等优点,其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提供一种可靠的选择.

  •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结果分析

    作者:张占丰;闵继康;王丹;钟建明;李恒

    目的:对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隐性失血量进行计算,通过与全膝置换术比较,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其对术后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3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膝关节单髁置换术65例,全膝置换术65例.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组男27例,女38例;年龄50~82岁,平均(62.3±4.3)岁;其中>70岁14例,50~70岁51例;BMI指数18.3~30.1 kg/m2,平均(23.9±2.6) kg,/m2.全膝置换术组男23例,女42例;年龄57~81岁,平均(67.4+4.9)岁;其中>70岁34例,50~70岁31例,BMI指数20.6~33.1 kg/m2,平均(25.6±2.3) kg/m2.根据Gross方程计算术后隐性失血,比较两组隐性失血量差异,并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组之间差异,同时分析其与BMI指数、术后膝关节功能是否存在相关性.动态观察术后全血容量变化,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情况.结果: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组术后隐性失血量(375.25±168.09) ml,HSS评分87.11±5.39.全膝置换术组术后隐性失血量(898.81±221.47) ml,HSS评分82.23±3.08.两组隐性失血、H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男女间、不同年龄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隐性失血量与术后HSS评分之间无明显相关性,隐性失血量与BMI指数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两组术后全血容量变化比较,术后第2、4、5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组没有患者接受术后同种异体输血,全膝置换术组3例接受术后同种异体输血.结论:单髁置换术后隐性失血是总失血量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失血量较全膝置换术少,机体可对其进行代偿,不会增加术后输血风险.

  • 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的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翁润民;雷广宇;胡景阳;张朝德;张俊斌

    目的:对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综合处理,探讨其围手术期治疗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方法:68例股骨颈骨折的高龄患者,男28例,女40例;年龄70~88岁,平均76.4岁.所有患者于关节置换术前采用有效的降糖,降压,营养心肌,保肝,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等综合处理,控制合并症.患者全身情况、脏器功能状况可耐受手术后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渡过手术期,切口Ⅰ期愈合.1例术后早期出现腹泻并发症,经应用制霉菌素及金双岐调节肠道菌群,腹泻控制.按Harris标准评价疗效,优39例,良24例,可5例,优良率92.6%.结论:严格有效的围手术期综合治疗是处理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安全保障.

  • 内固定术和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尤炯鸣;刘智

    目的:探讨应用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定术和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60岁以上老年肱骨近端3、4部骨折患者32例,分为内固定组20例和置换组12例.切开复位内固定组男6例,女14例;年龄63~82岁,平均(71.50±5.45)岁;3部骨折8例,4部骨折12例;采用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定术治疗.半肩关节置换术组男4例,女8例;年龄61~85岁,平均(72.80±6.80)岁;3部骨折5例,4部骨折7例;采用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并采用EQ-5D指数评价术后生活质量,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内固定组2例发生了严重并发症,其中1例为螺钉断裂,1例为肱骨头缺血性坏死.术后内固定组和置换组EQ-5D指数分别为0.65±0.12和0.67±0.12; 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为63.20±11.35和66.80±11.9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定和半肩关节置换都可用于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在生活质量及肩关节功能恢复上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置换组较内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低.

  •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螺丝钉数量与骨缺损严重程度关系的临床研究

    作者:郑充;周勇刚;马海洋;张卓;付华昊;吴文明;朴尚;杜银桥;王森

    目的:总结使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关节内翻畸形中,应用螺丝钉骨水泥技术重建胫骨平台骨缺损的临床经验,探讨使用螺丝钉数量与骨缺损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2009年4月至2015年5月,34例(40膝)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术中应用螺丝钉骨水泥技术重建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其中男8例(8膝),女26例(32膝);年龄55~82岁,平均(65.00±7.25)岁.每例膝关节使用的螺丝钉数为1~6枚,其中2例结合使用了延长杆(分别使用4、5枚螺丝钉).分别测量计算每例患者胫骨平台骨缺损面积百分比、骨缺损的深度并记录使用螺丝钉数量,经过统计学分析,探讨胫骨平台不同缺损百分比与使用螺丝钉数量的关系,同时分析骨缺损深度对使用螺丝钉数量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l~72个月,平均24个月.HSS评分术前(43.33±6.11)分(32~51分),术后改善为(92.15±4.64)分(83~96分),各单项评分包括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及稳定性均较术前提高.所有患者获得稳定且力线正常的膝关节,胫股角由术前(167.00±6.39)°改善为术后(175.00±2.69)°;胫骨角由术前(78.09±4.51)°改善为术后(88.75±1.24)°.螺钉骨水泥技术使用螺丝钉数量与骨缺损的面积和深度存在相关性,可据此构建相关性直角坐标图.结论:螺钉加强骨水泥技术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处理胫骨内侧平台骨缺损的方法,中短期效果可靠.临床实践中可利用缺损严重程度与使用螺丝钉数量的相关性直角坐标图,根据术中的缺损面积百分比和深度,得到推荐使用的螺丝钉数.

  • 氨甲环酸联合术后引流管临时夹闭降低单侧全膝置换术后失血量的研究

    作者:董伊隆;钱约男;钟熙强;沈光杰;蔡春元

    目的:探讨全膝置换术后氨甲环酸关节腔注射联合不同时限引流管夹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选择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160例,分为A组(生理盐水关节腔注射联合引流管夹闭2h)、B组(氨甲环酸关节腔注射联合引流管夹闭2h)、C组(生理盐水关节腔注射联合引流管夹闭4h)和D组(氨甲环酸关节腔注射联合引流管夹闭4h)4组.记录血红蛋白含量、引流量、隐性失血量、总血红蛋白丢失量、输血量、输血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皮下瘀斑面积,并对4组进行比较.结果:160例患者无切口感染、严重低氧血症以及有症状的肺栓塞等情况出现.术后1d各组血红蛋白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26,P=0.000),术后7d各组血红蛋白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74,P=0.000);术后各组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71,P=0.000);术后各组隐性红细胞丢失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41,P=0.000);术后各组总红细胞丢失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68,P=0.000).术后7d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发现总的下肢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为3%(5/160),而且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2),同时术后皮下瘀斑面积>1%发生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3).结论:氨甲环酸关节腔注射联合引流管夹闭4h的方法,在全膝关节置换中操作简单,经济、有效,并发症较少.

  • 股骨颈骨折对人工髋关节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常晓;钱文伟;翁习生;张保中;林进;金今;王炜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是否为髋部人工关节术后DVT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自2005年1月至2010年7月于北京协和医院接受人工髋关节手术的患者,排除不适合纳入研究病例,其余为候选病例.候选病例均在术前经B超检查除外DVT,在围手术期接受了规范的预防DVT治疗.对术后出现DVT或肺栓塞(PE)症状、体征者,通过相应影像学检查进行确诊.选取术后发生症状性DVT的患者作为病例组,以年龄、性别、体重作为匹配条件选取对照组病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以股骨颈骨折为暴露因素,计算比值比(OR)并比较其暴露率,验证其关联强度.结果:在670例接受人工髋关节手术的患者中,408例为候选病例.其中13例术后发生症状性DVT作为病例组,男4例,女9例,平均年龄77岁(57~91岁),全部为股骨颈骨折患者.对照组52例中男18例,女34例,平均年龄76.98岁(57~91岁);其中39例因股骨颈骨折接受手术.病例组中股骨颈骨折的暴露率为100%(13/13),对照组为75%(39/52),2组暴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尚不能认为股骨颈骨折是髋部人工关节术后症状性DVT的独立危险因素.股骨颈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决定了其患病人群既是DVT的高危人群,也是接受人工髋关节手术的主要人群.人工髋关节手术可以降低股骨颈骨折的DVT风险,与手术本身的DVT风险增加相平衡,故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DVT风险较非股骨颈骨折患者并未显著升高.

  • 自体股骨头植骨结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陈旧性髋关节中心性脱位16例

    作者:李帅垒;孙永强

    目的:观察自体股骨头植骨结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陈旧性髋关节中心性脱位的疗效,评价髋臼骨缺损进行自体骨重建的优越性.方法:自2008年3月至2013年12月采用自体股骨头植骨结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陈旧性髋关节中心性脱位16例(16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41~72岁,平均56.3岁;病程3.6~37.2年;交通事故伤12例,坠落伤4例.所有患者进行系统跟踪随访,评定术后1个月髋关节疼痛指标、Harris评分及髋关节总活动度变化.结果:16例(16髋)均获随访,时间11~78个月,平均27.3个月.16例(16髋)术前髋关节总活动度(56.2±23.4)°,VAS评分86.3±7.2, Harris评分32.6±12.6;术后1个月髋关节总活动度(181.8±17.6)°,VAS评分11.1±2.6,Harris评分86.3±7.2,均较术前改善,术后解决了疼痛和髋关节功能受限,假体位置均完好.结论:自体股骨头植骨结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陈旧性髋关节中心性脱位,髋臼的初始稳定性及远期稳定性均较好,自体骨植骨避免了异体骨的并发症,骨源合理利用,价格低廉,减轻了患者负担.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在骨性强直髋治疗中的临床及放射学评估

    作者:冯卫;刘建国;齐欣;李冬松;杨晨;李叔强;付莉

    目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在骨性强直髋治疗中的临床及放射学效果进行评估.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9年8月,20例(30髋)骨性强直的髋关节患者采用THA治疗,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36岁.术后临床随访根据Harris评分、患者疼痛缓解满意度、肢体长度差异、髋关节活动范围以及髋关节外展肌力进行评价.X线影像学随访包括对髋臼及股骨柄假体周围骨溶解、假体松动、透光线及异位骨化进行评价.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4年.结果: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0.75±6.52)分提高至术后平均(86.40±5.42)分;邻近受累关节疼痛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7例;13例外展肌力量恢复满意,跛行症状明显缓解,肢体短缩下降至小于0.5 cm;髋关节活动范围较术前显著改善.放射学评估发现2例髋关节周围异位骨化,1例股骨假体周围透光线,无关节假体脱位及翻修的病例.结论:近期随访发现THA在治疗骨性强直的髋关节中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矫正髋关节畸形,恢复髋关节功能,减轻患髋邻近关节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个性化截骨工具与传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对照试验

    作者:余华晨;张宇;Paul Wong

    目的:比较个性化截骨工具与传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将40例单侧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一组接受个性化截骨工具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个性化组),其中男5例,女15例;平均年龄(67.3±6.5)岁;左侧8例,右侧12例.另一组接受传统全膝关节置换术(传统组),其中男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6.8±7.3)岁;左侧9例,右侧1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6个月HSS评分,以及手术前后下肢力线的变化.结果:个性化组和传统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79.3±4.7)min和(83.5±3.2)min;出血量分别为(287.1±24.9) ml和(363.4±47.2)ml.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性化组和传统组术后6个月HSS评分分别为84.8±3.2和84.2±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个性化组和传统组术后下肢力线分别为(2.8±0.6)°和(2.8±0.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截骨工具辅助的TKA较传统TKA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但是术后膝关节功能、下肢力线改善与传统TKA手术没有差别.

  • 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患者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

    作者:王峰;孟晨;曹兴兵;陈奇;徐晓峰;程千

    目的:探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的优缺点.方法:自2013年8月至2017年1月治疗6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男20例,女46例;年龄80~95岁,平均85岁.根据改良Evans分型,Ⅲ型33例,Ⅳ型24例,Ⅴ型9例.既往病史:高血压31例,糖尿病10例,重度骨质疏松症12例,房颤5例,肺心病3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采用半髋关节置换34例,内固定32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并发症、Harris评分.结果:术中和术后失血量:关节置换组分别为(320±20) ml和(200±25) ml,内固定组分别为(350±30) ml和(250±30) 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年.关节置换组Harris评分85.0±6.4高于内固定组72.0±3.4(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高龄患者基础疾病多,预期生存期短,使用人工双极股骨头假体较内固定术可以及早及大程度地恢复髋关节功能,使患者早期下床负重,有效降低内固定导致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满意度,早期疗效好,是一种可以补充的治疗方式,符合快速康复外科和损伤控制理论,但不应扩大适应证,同时需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

  •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血友病膝关节炎

    作者:陈奋勇;杨凤娥;陈琪

    目的: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血友病膝关节病变的疗效、手术特点、假体选择及凝血因子替代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男性血友病性膝关节炎患者10例(12膝),年龄17~49岁,平均33.6岁,其中8例为甲型血友病,2例为乙型血友病.根据Arnold和Hilgartner影像学分级:7膝为Ⅳ级,5膝为Ⅴ级.Ⅷ因子替代治疗方案为手术当天补充至80%以上,术后3d内60%以上,术后3 d~2周40%以上.Ⅸ因子替代治疗方案为手术当天补充凝血酶原复合物制剂(PCC)使FⅨ活性水平>40%,术后3d内FⅨ活性水平>30%,术后3d~2周FⅨ因子活性水平>20%.观察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HSS评分及各单项评分(包括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及稳定性).结果:10例(12膝)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1个月.术前HSS( 44.9±12.5)分(29 ~62分)改善为术后(84.4±10.2)分(72~96分);各单项评分包括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及稳定性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同时发现在疼痛方面由术前平均(8.5±4.1)分改善为术后(24.5±4.4)分,TKA缓解疼痛作用明显.结论:在严格围手术期凝血因子的替代治疗下,TKA已成为血友病性膝关节炎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减轻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

  •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选择

    作者:康维杰;夏晨波;邓勇军;张居适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选择.方法: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手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58例,男25例,女33例;年龄65~93岁,平均79岁.按Evans分型:Ⅰ型30例,Ⅱ型28例.58例中25例采用关节置换治疗(A组),33例采用内固定治疗(B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引流量、并发症及关节活动功能进行比较,其中关节活动功能采用Harris评分分别在术后3,6,12个月进行评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A组1例患者术后1个月并发肺炎死亡,其余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B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方面均优于A组.并发症:A组死亡1例,深静脉血栓1例,尿路感染2例,肺炎1例;B组发生褥疮1例,髋内翻1例,尿路感染2例.B组并发症发生率比A组低(x2=10.164 8,P<0.05).根据Harris评分系统,术后3个月,B组总分(75.45±3.22)分,A组总分(78.43±5.32)分;术后6个月,B组总分(76.33±4.12)分,A组总分(81.67±4.87)分;术后12个月,B组总分(88.65±3.77)分,A组总分(87.66±4.01)分.术后3、6个月两组总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总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优14例,良5例,中5例,差1例;B组优8例,良13例,中9例,差3例.术后6个月:A组优18例,良5例,中2例,差0例;B组优10例,良15例,中6例,差2例.术后12个月:A组优18例,良5例,中1例,差1例;B组优21例,良9例,中3例,差0例.术后3、6个月,A组的疗效优于B组(P<0.05),但到术后12个月,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应首先选择内固定治疗,关节置换主要适用于肿瘤引起的病理性骨折、被忽视的骨折畸形以及股骨干骨质差无法采用或尝试内固定治疗的患者、或同侧症状性退行性关节病的患者、内固定失败的翻修以及粗隆间粉碎骨折比较重且合并严重骨质疏松者.

  • 骨水泥注射量对胸腰段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并发再骨折的回顾性研究

    作者:陈惠国;陈锦平;梁海萍;孔庆舟;陈建宏;周烨;张喆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后并发再骨折与骨水泥注射量的关系.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采用单侧经皮穿刺PKP术治疗的68例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骨水泥注射量少于3 ml(平均2.5 ml)的患者30例(少量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60~91岁,平均(85.0±8.5)岁;骨水泥注射量大于4ml(平均4.5 ml)的患者38例(多量组),男15例,女23例;年龄60~93岁,平均(86.0±9.2)岁.观察2组随访期内并发椎体再次骨折的因素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4~5.1年,平均3.8年.少量组并发再次骨折13例(43.3%),其中强化椎体再骨折1例,上下邻节椎体骨折8例,远位节段椎体骨折4例;多量组并发再次骨折18例(47.3%),其中强化椎体再骨折2例,相邻椎体骨折10例,远位节段椎体骨折6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骨水泥注射量不是再次骨折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发骨折主要与骨质疏松的疾病自然进展有关,注射量以略超过球囊容积为宜.

  • 后路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

    作者:祝海炳;蒋垚;龙亨国;沈灏;刘玖行

    目的:观察后路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小切口-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24例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女13例,男11例;年龄65~78岁,平均73.4岁.均为外伤后股骨颈头下型骨折,位线差,其中Garden分型为Ⅲ型10例,Ⅳ型14例,全部应用后路小切口技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术后所有病例随访10~24个月,平均13个月.平均手术时间80 min,手术切口平均长8.0 cm,平均输血300 ml,无局部及全身并发症出现.按UCL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本组UCLA评分由术前平均(11.0±3.8)分升至术后平均(24.3±4.5)分(P<0.01).本组优17例,良4例,一般3例,优良率为87.5%.结论:后路小切口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特点,可获得与常规后路相同的治疗效果,尤其适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

  • 人工桡骨头置换术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

    作者:刘立春;丁文军;周小祥;朱大东;黄津梁

    目的:探讨人工桡骨头假体置换术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自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采用人工桡骨头置换术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25例,男10例,女15例;年龄24~61岁,平均40岁.分析不同时期患者患肢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与健侧比较肘关节的活动度情况及末次随访时患侧肘关节功能评价情况.结果:25例均荻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6个月,无感染、肘关节不稳定、下尺桡关节半脱位、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9个月及末次随访患者的VAS疼痛评分、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与术后3个月比较均改善(P<0.05).肘关节的屈伸活动度、旋转活动度在术后3、6、9个月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末次随访时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6例,良7例,可2例.结论:人工桡骨头置换术治疗无法修复的桡骨头粉碎性骨折,能大程度恢复肘关节的稳定性,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待进一步观察.

  • 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

    作者:童培建;季卫锋;章建华;武中庆;肖鲁伟

    我们近年采用工人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22例,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股骨假体矢状位位置的影响因素

    作者:吴鹏;陈雷;郎俊哲

    目的:探讨造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矢状面上股骨假体不同位置放置的原因.方法:回顾性的收集2012年2月1日至2014年2月1日之间,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入院,且由同一主刀行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共25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全长片矢状面股骨假体屈曲角(femoral prosthesis flexionangle,FPFA)分为3组:FPFA>3°为屈曲组共68例,其中男18例,女50例,平均年龄(68.59±6.16)岁;0°~3°为中立组共143例,其中男33例,女110例,平均年龄(69.26±6.74)岁;<0°为过伸组共40例,其中男8例,女32例,平均年龄(70.31±6.70)岁.观察并记录各组研究对象的身高、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股骨长度、股骨前弓角度及术中股骨远端切除厚度等资料,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屈曲组、中立组及过伸组的FPFA分别为(4.48±1.52)°、(1.93±0.57)°、(-1.52±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观察指标中股骨前弓角、身高、股骨长度各自在3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PFA与股骨前弓角、身高、股骨长度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605、0.164、0.390.结论:股骨前弓角度大、股骨长度短、身高矮均会造成术后股骨假体的过伸位放置,其中股骨前弓角度影响大.

4004 条记录 5/201 页 « 12345678...20020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