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腔镜联合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瑛

    目的 分析腹腔镜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28例EM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受孕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6个月,两组血清FSH、LH、E2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GnRH-a治疗EMs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雌激素水平,提高临床效果及受孕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芳香化酶细胞色素P450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表达

    作者:曾飞;薛敏

    目的 探讨芳香化酶细胞色素P450(以下简称芳香化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6例EMs患者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组织芳香化酶的表达,并与22例正常子宫内膜进行比较.结果 芳香化酶在EMs组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增殖期与分泌期无明显差异(P>0.05),且与修订的美国生育协会标准(rAFS)分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 芳香化酶在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的的表达可能在EMs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芳香化酶表达与EMs的严重程度无关.

  • 滋阴补阳方序贯调控子宫内膜异位症"3A程序"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谈勇;任青玲;王玉荣;李健美;时燕萍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系疑难病症,关于发病机制近年提出"3A程序"的新论述,但是如何从源头上调控"3A程序",防治EMs尚无佳法.滋阴、补阳方序贯源于夏桂成教授的补肾调整月经周期节律法,试图运用这一方法调控EMs的"3A程序",开辟中医药治疗EMs的新途径.

  • 青蒿琥酯影响大鼠异位内膜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丹;宋继荣;曲亚兰;卢北燕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抗血管生成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Wistar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6周后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青蒿琥酯10mg/kg·d、青蒿琥酯50mg/kg·d、青蒿琥酯100mg/kg·d,采用灌胃法连续给药15d,观察各组异位子宫内膜体积,免疫组化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通过CD34标记异位子宫内膜血管,测定其微血管密度(MVD).结果:(1)各给药组大鼠第3次剖腹种植物体积缩小,与第2次剖腹时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第3次剖腹时相比,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2)青蒿琥酯治疗后各组的大鼠异位组织中VEGF表达和MVD数量与同时间的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3)随着青蒿琥酯剂量的增加,各组种植物体积、VEGF表达和MVD数量与同时间的空白组相比明显减少.(4) 青蒿琥酯各治疗组异位内膜MVD数量与VEGF表达呈直线正相关关系(P<0.05).(5)空白对照组异位内膜MVD数量与VEGF表达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青蒿琥酯能明显缩小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的种植物体积、抑制异位子宫内膜VEGF蛋白表达及减少MVD数目,证实它可能是通过抑制VEGF表达实现其对异位病灶的血管生成抑制作用的,有望成为EMs抗血管生成治疗新药.

  • 米非司酮合用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作者:孙琳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5月我院妇科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取米非司酮联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显著,患者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腹腔镜联合莪棱内异汤保留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临床观察

    作者:秦文敏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莪棱内异汤保留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影响.方法:将85例EMs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A组30例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莪棱内异汤保留灌肠治疗,B组28例采用腹腔镜手术配合米非司酮片口服治疗,C组27例单纯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MMP-9、TIMP-1水平的变化,比较3组术后3、6、12月后的妊娠率.结果:治疗后,A、B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A、B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差值均大于C组(P<0.05).术后3月,A、C2组的妊娠率均高于B组(P<0.05).术后6月和术后12月,A、B2组的妊娠率均高于C组(P<0.05).治疗后,3组MMP-9水平及MMP-9/TIMP-1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A、B2组TIMP-1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A、B组2组MMP-9水平及MMP-9/TIMP-1值均较C组下降更明显(P<0.05),TIMP-1水平均较C组上升更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莪棱内异汤保留灌肠可有效改善EMs不孕患者的临床症状,使MMP-9和TIMP-1趋于平衡,提高临床妊娠率.

  • EMs患者血清中IGF-Ⅰ、VEGF水平变化及意义

    作者:赵彩霞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血清中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间我院收治且经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40例(观察组),r-AFS Ⅰ~Ⅱ期19例,Ⅲ~Ⅳ期21例;设产同期收治并经术后组织病学诊断为卵巢成熟畸胎瘤的良性囊肿的患者40例(观察组),于术前采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IGF-Ⅰ、VEGF的水平,并分析其水平变化与EMs发病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GF-Ⅰ、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r AFS分期Ⅲ~Ⅳ期患者血清IGF-Ⅰ、VEGF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EMs患者血清VEGF和IGF-Ⅰ呈正相关性(r=0.508,P<0.05).结论:IGF-Ⅰ、VEGF在EMs发病过程中起协助作用,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以IGF-Ⅰ、VEGF为治疗靶点来阻断EMs病灶新生血管的生成,可能成为治疗EMs的新途径.

  •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膜组织中ER、PR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友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子宫在位、异位内膜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因子宫内膜异位症行子宫及附件全切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该组患者在位、异位内膜中ER、PR的表达情况,采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的灰度值反映其表达强度(灰度值与表达强度二者成反比);并设同期因宫颈病变及卵巢良性肿瘤行子宫及附件切除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子宫内膜中ER、PR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子宫异位内膜增殖期ER、PR表达与在位内膜组及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子宫内膜增殖期ER、PR表达高于分泌期(P<0.05);EMS不同分期内膜组织中ER、PR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MS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中ER、PR异常表达,与EMS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林顺和;谢熙;刘超斌;苏彦钊;王真红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子宫内膜息肉(EP)不孕症患者的生殖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的301例EMS合并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合并EP分为EP组和非EP组,EP组术后随访治疗效果,并与同期妊娠的96例正常孕产妇(对照组)的妊娠经过和围产结局进行比较,分析其可能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301例EMS合并不孕患者的EP发生率为42.86%(129/301).Ⅲ~Ⅳ期EMS患者EP发生率高于Ⅰ~Ⅱ期EMS患者(P=0.018).EP在深部侵润型EMS的发生率(53.13%)明显高于卵巢型(36.36%)(P=0.014)和腹膜型(42.54%)(P=0.003).EP组的胚胎停育率(4.65%)高于非EP组(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而自然妊娠率、临床妊娠率与非EP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Ⅱ期患者术后的自然妊娠率(48.15%)、临床妊娠率(43.21%)均高于Ⅲ~Ⅳ期患者(31.25%,2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17).EMS合并EP组宫、腹腔镜术后,孕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 EP在EMS合并不孕患者中的发生率明显升高.EMS合并EP不孕症患者应尽早接受宫、腹腔镜手术治疗,以提高术后自然妊娠率.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可明显改善EMS合并EP不孕患者的生殖预后,不增加孕期并发症,不影响围产儿结局.

  •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女性卵泡液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研究

    作者:张丽;马彩虹;张馨雨;杨璞玉;陈雁容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合并不孕女性卵泡液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方法 选取行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治疗患者,以既往腹腔镜或开腹手术诊断EMS的女性(n=29)例为EMS组,根据EMS临床病例分型再分为腹膜型EMS(n=11)和卵巢型EMS(n=18)2个亚组.选择同期行ICSI,且既往腹腔镜或开腹手术诊断无EMS的女性(n=20)为对照组.所有患者于取卵日留取第1管无血液污染的卵泡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卵泡液中白介素(interleukin,IL)-6、IL-8、IL-15、IL-18、IL-1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含量;记录所有患者获卵情况及受精情况.结果 腹膜型EMS亚组IL-18水平(170.0 ng/L)显著高于对照组(142.3 ng/L,P<0.001),TNF-α 水平(240.5 ng/L)显著低于对照组(287.8 ng/L,P=0.01).卵巢型EMS亚组IL-18表达(189.0 ng/L)显著高于对照组(142.3 ng/L,P<0.001).腹膜型及卵巢型EMS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获卵数、MI卵数、双原核(2PN)数及优质胚胎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MS组促性腺激素(Gn)使用总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EMS合并不孕女性卵泡液中细胞因子IL-18的表达升高,EMS不影响术后体外受精(IVF)/ICSI周期卵母细胞成熟及胚胎形成.

  • 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内膜息肉宫腹腔镜术后自然妊娠结局的评估价值

    作者:冯雪;郝丽娟;林奕;雷莉;孙文洁;徐冬梅;胡晓吟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与内膜息肉(EPs)的关系,并探讨EMS生育指数(EFI)评分对EMS合并EPs患者生育力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宫、腹腔联合手术治疗的248例EMS相关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合并EPs分为息肉组(105例)和非息肉组(143例),随访并比较其妊娠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 EMS患者EPs的发生率为42.3%,中重度EMS患者(Ⅲ~Ⅳ期)EPs的发生率(50.8%)略高于轻度患者(Ⅰ~Ⅱ期)(39.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FI评分越高,在同一EFI分值中,合并EPs的患者所占比例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息肉组术后的自然妊娠率(37.1%)、活产率(27.6%)均低于非息肉组(57.3%,P=0.002;48.3%,P=0.001).同一EFI分值,息肉组的妊娠率低于非息肉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息肉组与非息肉组组内比较,EFI分值越高,妊娠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96.7%患者多在术后2年内成功妊娠,息肉组术后1年内妊娠35例,占其妊娠总人数的89.7%,高于非息肉组的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 EPs在EMS合并不孕患者中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能明显提高EMS合并EPs患者的生育力,术后2年内是妊娠的佳时期;EFI评分对合并EPs的EMS患者术后生育力的评估价值有待商榷.

  • 促排卵启动时间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妇女体外受精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刘星妍;杨蕴洁;唐传玲;黄媚媛;滕晓明;杨健之

    目的 探讨改良超长方案中根据降调节后的血清E2水平选择合适的促性腺激素(Gn)启动时间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妇女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98例IVF/ICSI-ET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改良超长方案治疗的65例为实验组,根据不孕因素分为A组(EMS性不孕)和B组(非EMS性不孕),A、B组均根据血清E2水平选择恰当的时机启动Gn;另外行常规超长方案治疗的33例为对照组(C组,EMS性不孕),比较各组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 ①A组Gn使用总量[(2330.4±747.8) IU]明显小于B组[(3 338.7±1 341.5)IU](P<0.05),A组的受精率(77.6%)明显高于B组(65.8%)(P<0.05),获卵数、妊娠率有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A组Gn起始剂量[(192.0±35.3) IU]、使用总量[(2 330.4±747.8) IU]均显著低于C组[(228.8±48.9) IU,(2 828.5±1 129.0) IU](P<0.05),A组的启动时间[(35.9±7.4)d]明显大于C组[(28.0±0.0)d](P<0.05),A组获卵数(8.8±4 7)也显著高于C组(6.1±3.9)(P<0.05),两组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改良超长方案中,通过监测降调节后的血清E2水平,选择恰当的时机启动Gn,可以在不影响结果的情况下减少Gn的用量,特别对于EMS患者更明显,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降调节方案.

  •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卵泡液代谢物组初筛及其与卵母细胞质量的关系

    作者:宋景艳;孙振高;张兴兴;王爱娟

    目的 探讨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相关性不孕患者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相关的代谢物组.方法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对接受体外受精OVF)的EMS相关性不孕患者即EMS组(n=27)和同期因男方因素行体外受精的健康妇女即对照组(n=28)进行卵泡液代谢组学分析.结果 共观察到与EMS相关性不孕密切相关的差异代谢物28种,主要有脂类、核苷酸类、蛋白降解片段及其它等四大类,其中上调的代谢物主要有Valyl-Arginine、Methyl-15-cyanopentadecanoate、4-Oxo-13-cis-retinoate等15种;下调的代谢物主要有Menadiol dibutyrate、3-hydroxynonanoyl camitine、Phytosphingosine等1 3种.结论 本研究发现并描绘出两组卵泡液差异性代谢物谱,这28种代谢物组可能成为预测EMS妇女卵母细胞早期发育潜能的重要生物标志物.然而,并未见其与随后的胚胎质量、累积妊娠率以及活产率间明显的相关性.

  • 腹腔镜保守性手术联合药物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地诺孕素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性盆腔痛的疗效分析

    作者:亓文博;张明乐;黄向华

    目的 探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联合常用药物对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治疗效果,以及新型药物地诺孕素对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性盆腔痛(EAP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2007年1月一2014年1月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EMS的43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与随访,按照术后联合应用不同药物分为A组(单纯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组)、B组(术后联合应用GnRH-a类药物组),C组[术后联合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IUS-LNG)组],D组(术后联合应用孕三烯酮组).14名EAPP复发患者每日口服地诺孕素2 mg治疗6~13个周期.分析各组患者EAPP的缓解情况、EMS合并不孕患者的妊娠率与妊娠时间、EMS的复发率与复发时间;评估EAPP复发患者应用地诺孕素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①4组EAPP患者治疗前后的中位视觉模拟评分(VAS)均得到明显改善;B组、C组患者的改善更为明显.②4组患者EMS术后复发率与复发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③A组、B组、D组合并不孕患者的术后妊娠率分别为40.00%、65.21%、50.00%;B组患者术后妊娠率更高.④应用地诺孕素治疗复发性EAPP的患者用药前后的VA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①单纯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与手术后联合应用药物均能改善EAPP,提高妊娠率.②联合应用GnRH-a类药物与IUS-LNG后EAPP改善更明显,联合应用GnRH-a类药物还可提高妊娠率,且不延长术后妊娠时间.③联合药物治疗后复发率与平均复发时间较单纯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相比并未降低.④地诺孕素有望成为复发性EAPP理想的治疗药物.

  • 缩宫素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结合带中的表达

    作者:黄苗苗;何晔;李绪清;郭培培;许孝凤;魏兆莲

    目的 探讨缩宫素受体(OTR)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子宫结合带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因EMS行子宫切除术的子宫结合带蜡块组织43例为EMS组,其中增生期25例,分泌期18例.收集同期因宫颈癌、卵巢癌或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子宫结合带蜡块组织54例为对照组,其中增生期28例,分泌期2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子宫结合带组织中OTR的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增生期子宫结合带OTR(0.156±0.056)表达高于分泌期子宫结合带OTR(0.126±0.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EMS组增生期(0.205±0.106)和分泌期(0.187±0.070)子宫结合带OTR含量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523),且含量分别高于对照组(0.156±0.056,0.126±0.030)相应月经周期子宫结合带OTR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3,P=0.002).EMS组子宫结合带中OTR的表达水平与痛经程度呈正相关(r =0.836,P<0.05).结论 EMS子宫结合带缩宫素受体异常高表达,表明其可能和EMS的发病及引起的相关症状有关.

  • 皮下埋植避孕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一年生存质量评价

    作者:柳金梅;马旭鸿;张文辉;董瑞;杜蔚云

    目的 评价皮下埋植避孕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在60例确诊为EMS的患者中,选择接受放置Ⅱ型皮下埋植避孕剂治疗的30例患者纳入试验组1;选择腹腔镜保守手术和接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治疗前、治疗6个月和12个月时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在痛经、盆腔痛、性交痛方面的疼痛均有缓解.试验组在减缓盆腔痛和性交痛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减缓痛经方面显著优于试验组(P<0.05);EMS患者生存质量调查表(EHP-5)自评分数评估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在治疗后均改善了相应的症状,其中试验组在情绪状态、社会支持、自我形象、完成工作、照顾孩子、性生活、医学专业人员、治疗效果、不孕等9个方面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皮下埋植避孕剂能有效缓解EMS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自然周期准备内膜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冻融胚胎移植中的结局分析

    作者:郭海燕;汪云;陈秋菊;匡延平

    目的:研究以自然周期作为子宫内膜准备方式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EMS患者353个FET周期,按EMS严重程度分组,A组:Ⅰ~Ⅱ期,120个周期;B组:Ⅲ~Ⅳ期,233个周期;另将B组中囊肿复发的47个周期设为D组;而将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的300个FET周期纳入为对照组(C组),比较A、B、C组患者自然周期准备内膜的妊娠结局.结果:A、B、C组患者的种植率、活产率、继续妊娠率、流产率、妊娠期并发症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妊娠结局与EMS的分期无关.A、B、C组均没有出生缺陷儿.当高质量的胚胎移植时,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并不影响妊娠结局.B组较C组低出生体质量儿和早产儿的发生率高.结论:EMS患者自然周期准备内膜与输卵管性因素不孕患者有相似的妊娠结局,且与EMS严重程度无关,妊娠结局不受内膜异位囊肿的影响,是经济、高效的内膜准备方法.

  • E-钙粘蛋白基因遗传变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联研究

    作者:李宾;李琰;王娜;周荣秒;赵喜娃;康山

    目的:探讨E-钙粘蛋白(E-cadherin,CDH1)基因遗传变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DNA测序技术分析CDH1基因启动子区、所有外显子和3'非翻译区(3'-UTR) SNPs位点,从中筛选出6个候选位点(rs16260、rs28372783、rs1801552、rs1801026、rs8049282、rs13689).扩大样本,通过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方法检测651例EMS患者(病例组)和655名健康对照妇女(对照组)6个SNPs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分布情况.结果:DNA测序结果显示CDH1基因启动子区、所有外显子和3'-UTR的17个SNP位点中15个位点在NCBI数据库中有记载,而2个位点尚无相关记载,位于3'-UTR+759和3'-UTR+1445.统计学分析显示6个候选的SNPs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频率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rs8049282 C/T多态可能与EMS患者的原发不孕相关,即与CT+TF基因型相比,CC基因型可显著增加EMS患者原发不孕的风险(OR=2.25,95%CI=1.32~3.83).结论:CDH1基因启动子区、外显子和3'-UTR区的遗传变异可能与中国北方汉族妇女EMS的发病风险无关,但rs8049282 C/T多态可能是EMS患者原发不孕的潜在危险因素.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癌恶变预测方法研究

    作者:肖喜荣;李斌;孙莉

    目的:寻求预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相关卵巢癌恶变的方法.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21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患者为病例组,以45例卵巢内膜样囊肿患者为对照组,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患者的病史特点、血清CA125水平、超声学改变.结果:病例组中囊壁见乳头或血流丰富者显示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囊肿直径>8 cm的恶变风险OR=8.7(95%CI=2.6~29.3,P<0.001); CA125>200 IU/ml的恶变风险OR=2.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CI=0.4~12.7,P=0.33);病程>5年的恶变风险OR=1.3(95%CI=0.4~4.3,P=0.72),囊肿超声见分隔或囊肿周围粘连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囊壁有乳头或囊壁见血流、囊肿直径>8 cm为恶变的高危因素;CA125 >200 IU/ml、病程>5年可能是恶变的高危因素,但不能有效预测恶变的发生.

  • 中药疏肝化瘀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颗粒细胞GDF-9的影响

    作者:周莉;葛军;梁莹;吴炜;胡雄;吴晓茜;孙梅;孟繁玉;付蕾

    目的:探讨疏肝化瘀中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卵泡液颗粒细胞生长分化因子-9(GDF-9)的影响.方法:将40例因EMs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控制性超促排卵组(A组,n=20)和单纯性控制性超促排卵组(B组,n=20);另选择同期因输卵管因素行IVF-ET的患者为正常对照组(C组,n=20).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卵巢颗粒细胞中GDF-9的表达;并比较3组间的妊娠结局.结果:B组比C组促卵泡激素(FSH)用量明显增加,而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及妊娠率明显降低;A组和B组颗粒细胞中GDF-9的表达低于C组(P<0.01);A组较B组FSH用量减少(P<0.0001),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及妊娠率明显增加(P<0.01);A组颗粒细胞中GDF-9的相对表达量(0.56±0.12)显著高于B组(0.21±0.09)(P<0.05).结论:EMs患者颗粒细胞中GDF-9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孕龄妇女,疏肝化瘀中药可以提高EMs患者GDF-9的表达水平,改善胚胎质量,提高妊娠率.

80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