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检验前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王延群;丁志功;姚飞;张小会;胡成进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分析不合格检验标本原因及改进措施,提高检验质量,确保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2015年1至6月和2016年1至6月的不合格血液标本的数量,并对不合格标本进行原因分析.根据卫计委发布的15项质量指标要求,分别统计2015年上半年及2016年上半年的标本类型错误率、标本容器错误率、标本采集量错误率、抗凝标本凝集率及标本溶血率并进行比较.按照标本来源对比分析门诊标本、住院标本、内科病房标本及外科病房标本的不合格情况.结果 2015年上半年不合格标本率为0.21%(593/281 567),2016年同期不合格标本率为0.14%(382/268 60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35,P<0.01).门诊标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04,P<0.01),住院标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6,P<0.01),内科病房标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0,P>0.05),外科病房标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6,P<0.01).结论 通过向医护人员共同分析不合格标本情况,在医院进行宣教培训总结,并予以改进,提出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检验标本的不合格率,提高检验质量.

  • 检验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的探讨

    作者:林佩玲;杜丕波;赵婉婷;郭勤华;庄岳鹏

    目的:探讨检验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方法根据 IS015189的相关要求,采取多种措施从标本流程和采集技术两方面对临床标本的采集及运送进行多部门全环节管控,并分析改进措施前后不合格标本的发生率。结果实施改进措施后不合格标本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实施全环节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对有效提高标本质量从而提高检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住院患者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与分析前质量控制

    作者:陈文华;毋崇岭;何宝明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不合格标本发生原因,为制定改进措施提供依据,以提高分析前检验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不合格标本的特点和原因.结果 该院共接收不合格标本5 000份,不合格率为0.40%.小组分布中以血气分析组、血凝组为多(P<0.05).临床科室以新生儿科、重症医学科、急诊医学科比率高(P<0.05),不合格率均在1%以上.不合格标本原因前3位的是:标本量错误过少占24%,标本凝固占20%,标本类型错误占12%,而标本溶血仅占2%,位于第10位.结论 检验科应建立有效控制标本不合格率的流程和制度,不断分析,加强同临床医护人员的沟通;临床科室需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素养,职能部门加大监管力度,院方需加强硬件设施的投入,多方协作共同努力,有效降低标本不合格率,确保分析前质量.

  • 微生物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黎七绮;张莉萍

    通过质量控制保证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已经在国内外达成共识。现代检验医学管理提出了将质量控制分为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三个阶段。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由于涉及部门较多,较难控制。而对于分析前误差常常是由标本的采集、储存和运送的不规范引起,不仅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还严重浪费医疗资源。尤其对于临床微生物检验,分析前的控制直接关系到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重视分析前的质量非常重要。要做好微生物检验的分析前质量控制,就全面了解产生分析前误差的原因和环节,从而减少不合格标本的数量,让微生物标本真实的反应患者的情况。本文就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临床送检微生物培养不合格标本的产生原因、分布部门及解决对策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 1644例不合格检验标本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蔡长争;陈爱平;舒少为;黄国清

    由于当前临床实验室中检验自动化分析仪器的大量应用,以及检验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检验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检验方法日益完善,分析检测过程中的各类影响或干扰因素的明显降低,标本的好坏已成为影响检验分析结果重要的因素,一份不合格的标本,无论仪器再先进、结果做得再精准,也是一份错误的检验结果,而其导致的检验结果往往会给临床医生造成误诊误治的不良后果,从而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医患纠纷[1]。现将本科所拒收的不合格标本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提高临床上对标本采集的重视。

  • 持续质量改进在基层检验室标本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冯苏娟

    2010年1~12月本检验室共采集标本3 527件,针对这期间检验室标本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现将持续质量改进在本室的应用情况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1~12月本室采集标本3 527件.1.2研究方法 (1)成立持续质量改进(COI)小组:为了制定改进方案,成立了检验室标本CQI小组,由检验室主任负责,协作人员是科室内全体人员,全体均参与整个实施过程[1];检验室主任组织组员学习持续质量改进的相关知识,并与组员共同探讨科室目前出现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和改进措施,并及时把信息反馈给负责人,便于及时整理和修正计划[2-4].终制定和实施改进新的标本管理制度,并对相关工作人员对各制度、流程进行培训和学习.(2)分析出现不合格标本的原因.

  • 分析前检验标本质量的缺陷及对策

    作者:路爱丽;张敏;齐振普

    检验结果的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3个阶段.分析中、后的质量控制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措施,如自动化的仪器和商品试剂的使用、严格的操作规程、室内质控、室间质评、检验报告双人核查制度、异常结果复查制度等.但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从临床医生申请检验开始,包括检验项目的申请、采集样品前患者的准备、原始标本的采集、运送、样本到达实验室后分析前的处理,至检验分析过程开始时结束[1].在整个实验误差中,分析前误差约占70%[2-3].因此分析前质量管理对减少实验误差,提高检验质量尤为重要.标本质量缺陷的隐蔽性,检验科对标本质量的非可控性,因标本问题而导致的错误报告的责任的难确定性,使得分析前质量管理既重要又困难.所以应将分析前质量保证作为检验科重中之重的关键环节来抓,加强对采集、验收标本的监控.现对本院检验科2011年接收的血液、尿液、大便等不合格标本进行统计分析,报道如下.

  • 临床检验2336份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

    作者:白重阳;李自越;王会平;苏海鹏;李斌;张惠中

    标本的质量决定检验结果的质量,不合格的标本必然导致错误的检验结果.为了使各临床各科室重视送检标本的质量,减少和避免不合格标本,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笔者统计了本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临床各科室送检的399 712份标本,其中有2 336份不合格标本,对不合格标本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 临床检验标本相关5项质量指标的监测及应用分析

    作者:黎海生;沈鑫;杨悦林;赵晓丽;钱净;任宝军;赵丽芝

    目的 探讨如何对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的标本相关的5项质量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及应用,以期提高检验标本质量.方法 通过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实时监测并收集该院检验科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不合格标本数,回顾性统计分析标本类型错误率、标本容器错误率、标本采集量错误率、血培养污染率、抗凝标本凝集率,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结果 标本相关5项质量指标中的标本类型错误率、抗凝标本凝集率2015年略高于2014年,其余3个指标2015年均明显低于2014年.标本质量相关的不合格标本中,抗凝标本凝集的情况较为多见,占34.48%.在不合格标本的科室分布中,标本类型错误率高的是耳鼻喉科(0.030%);标本容器错误率高的是重症医学科(0.086%);标本采集量错误率高的是眼科(0.084%);血培养污染率高的是血透中心(2.713%);抗凝标本凝集率高的是神经外科(0.267%).结论 LIS可以有效地对质量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统计分析找出问题突出的临床科室进行沟通或培训,实施分层管理.

  •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探讨

    作者:王淑媛;柯培锋;庄浩林;张晓媚;何卓雄

    目的 分析广州市海珠区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及其分布情况.方法 对2012年该院收到的微生物检验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不合格标本在所有标本中所占比例,找出不合格标本出现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不合格标本数为146例,标本总不合格率为1.74%,主要为痰标本不合格(41.8%),其他依次为尿标本(23.3%)、血标本(15.1%)、分泌物标本(10.9%)、粪便标本(5.5%)、无菌体液标本(3.4%).不合格标本的主要原因为标本受污染,采集时间错误及送检不及时.结论 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沟通,有效发挥职能部门的管理效能等,确保微生物标本符合检验要求.

  • 临床微生物培养不合格标本的特点及解决对策

    作者:尹秀云;陈建魁;曾利军;于农;宋世平;左向华;金欣;王淼

    目的 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中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以便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结果.方法 统计该院2011年住院患者送检的微生物培养不合格标本的数量分布,并分析其中的原因.结果 全年24 006份微生物培养标本中,不合格标本数为311 份,不合格率为1.3%.微生物室不合格标本的主要类型是痰液、尿液、大便等.不合格的原因,标本留取质量不合格(59.2%)、申请信息不全或错误(19.3%)、容器使用错误(6.1%)等.结论加强微生物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加强与临床的联系与及时沟通,针对不合格标本发生原因定期向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宣传、培训,减少不合格标本的发生;使其认识到合格的标本是整个检验质量的保证.

  • 微生物实验室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作者:陶真;阴晴

    目的 分析近半年来该院微生物实验室不合格标本的原因.针对问题采取相应预防措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对2011年1~6月送检的不合格微生物标本进行统计及原因分析.结果 不合格标本数为142例,标本总不合格率为2.35%,主要原因为痰标本不合格,占不合格标本的41.93%,尿标本污染占18.31%,条形码不清楚占14.93%,血培养污染占13.38%.结论 要取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对检验标本的采集和处理等分析前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同时应加强与临床的沟通和合作,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送检标本的质量,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结果.

  • 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作者:王福斌;徐冉行;王广芬

    目的 总结检验分析前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原因,对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分析前质量水平.方法 对2007年度不合格标本进行分析统计,针对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后对2008年度不合格标本再进行统计.结果 2007年度总的标本数量85 579例,不合格1 374例,占1.61%,改进措施后,2008年度总的标本数量100 038例,不合格标本623例,占0.62%,改进措施后不合格标本率显著低于改进措施前,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一系列改进措施,不合格标本率明显减少,提高了分析前质量控制水平.

  • 微生物培养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杨秀云

    目的 了解临床微生物培养不合格标本产生原因及对策.方法 统计2009~2010年门诊和住院患者的血、尿、痰、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大便、各种分泌物等微生物培养不合格标本的特点、原因及分布情况.结果 两年共收到18 216份微生物培养标本,1 858份为不合格标本,不合格率为10.2%,其中痰标本的不合格率占首位57.0%,其次是尿标本占17.0%,血标本位居第3位占15.0%,分泌物标本占6.0%,其他标本占5.0% ;不合格的原因是医护人员对标本的正确采集缺乏认识,不规范选择采样方法 、采样时间及无菌观念差,导致所采集的标本污染或阳性率降低.结论 应重视微生物检验前的质量控制,注重与相关科室的联系与合作,加强检验、医护及运送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培训,确保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准确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可靠依据.

  • 实验室标本类型和容器错误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作者:罗万义;黄玉婵

    目的 对该实验室标本类型错误率和标本容器错误率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检验科信息管理系统收集该院2016-2017年的检验标本数量及检验科不合格标本的登记记录,对数据进行整理归类分析.结果2016-2017年该院检验标本类型错误率、标本容器错误率分别为0.091% 和0.035%,符合实验室检验项目分析前质量控制要求.结论 通过对实验室标本类型和标本容器错误率质量指标的分析 ,查找错误发生的原因 ,提出控制措施 ,建立合理有效的标本质量指标 ,定期监测并持续改进 ,可提高检验标本的合格率 ,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

  • 某院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案

    作者:林一民;陆芸瑶;蒋焦;吴立翔

    目的:探讨不合格标本发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确保分析前标本的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标本采集质量改进前后检验科不合格标本情况,对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300657例送检标本中不合格标本送检总数1292例,总不合格率0.43%。不合格原因前5位分别是:标本不足(或空管)31.0%、凝固24.5%、溶血16.2%、标本与抗凝剂比例错误9.5%、条码信息不全或错误9.0%。与标本采集质量改进前比较,质量改进后标本不合格率由0.54%下降到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9个科室标本不合格率下降显著(P<0.05)。结论增强工作人员责任心,严格执行标本拒收管理,加强与临床工作人员沟通及培训,降低标本不合格率,是提高分析前质量的关键。

  • 拒收不合格标本是分析前质量保证的重要因素

    作者:贾海菊

    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进步,各种实验方法的增多,临床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依赖于实验室检查,因此高质量的检验报告在现代医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需要把握好质量控制关.

  • 实验室分析前误差类型分析

    作者:万楠;孙波;郑伟;胡晓芳

    目的 对分析前误差产生的类型和数量总结,不断完善检验前质量管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 收集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该院所有通过实验室自动化信息系统(LIS)登记的标本剔回记录,统计分析不同类型标本分析前误差出现的类型和数量.结果 2208856例送检测试标本中,分析前不合格标本数量为2935例,整体的误差率为1334/100万,其中主要的不合格标本类型为送检血液标本发生凝集,总共695例,占23.7%.结论 该院送检标本的实验室分析前误差大部分可以通过加强对护士的培训工作得到明显改善,从而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 质量指标在临床生物化学、免疫分析前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刘芳;王璐;阮晓慧;李辉

    临床检验质量指标是指可以识别、检测并且纠正实验室服务的问题。本文通过结合临床生物化学、免疫检验的特殊性与实验室检测的实际过程,对检验分析前质量指标在应用过程中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提高检验科服务质量,更有力地保障患者安全,同时探索完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

  • 精神病专科医院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李月海;祝鑫瑜

    [目的]探讨精神病专科医院检验不舍格标本的原因,以提高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与控制水平.[方法]对2007~2009年检验不舍格标本按不同类型、原因和年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3年标本不合格率为5.88%.血液和培养标本的不合格率较大,分别为6.10%和4.83%.尿液和粪便标本的不合格率为4.36%和3.45%.不合格标本前5项原因是溶血、脂血、标本量不符、标本凝固、标本放置时间过久,不合格比率高达97.41%.连续3年各年份不合格标本间不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病专科医院有必要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和措施来加强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和控制水平以提高标本采集质量.

119 条记录 5/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