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腔注射硝酸羟胺对大鼠血清SOD、MDA及TNF-a、IL-6的影响

    作者:刘志国;张蕾;邹德威;李建忠;徐冰心;谢京波;化楠;陈阿鑫

    目的 观察硝酸羟胺对大鼠血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及其影响与染毒剂量的关系.方法 设置硝酸羟胺50、75、100 mg/kg 3个不同剂量组和生理盐水溶剂对照组,腹腔注射后24 h取血,检测血清中SOD活力及MDA、TNF-a、IL-6含量.结果 大鼠血清中MDA含量随硝酸羟胺染毒剂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与溶剂对照组相比,50、75和100 mg/kg剂量组MDA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SOD活力随硝酸羟胺染毒剂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与溶剂对照组相比,75、100 mg/kg剂量组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0 mg/kg剂量组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100 mg/kg剂量组TNF-a含量增加,与溶剂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含量有升高,但差异不显著.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腹腔注射硝酸羟胺可引发大鼠血清中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抗氧化酶含量降低,但对细胞因子影响不明显,考虑氧化损伤可能在硝酸羟胺对机体的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 硝酸羟胺急性、亚慢性染毒大鼠毒作用靶器官的研究

    作者:安辉;刘胜学;高力宏;胡冉;杨桓;曹佳

    目的 研究硝酸羟胺(hydroxylammonium nitrate,HAN)的急性毒性及亚慢性染毒大鼠后主要毒作用的靶器官.方法 急性毒性实验中经腹腔对大鼠进行单次染毒,观察动物中毒症状,计算HAN的LD50和95%的可信限;亚慢性毒性实验中,分别以HAN 7、14、28 mg/kg不同剂量和生理盐水经腹腔染毒动物,连续染毒13周后脱颈椎处死3/4动物,剩余1/4动物停止染毒再饲养4周后同法处死,观察大鼠中毒症状和脏器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探讨HAN主要毒作用靶器官.结果 HAN腹腔染毒大鼠的LD50为139.3 mg/kg,95%可信限为132.3~146.7 mg/kg.HAN亚慢性染毒后,动物体重无明显变化,各染毒组动物脾脏脏器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HAN可引起含铁血黄素在体内的大量沉积,主要位于肝、脾和肾内,对组织脏器的损伤主要以氧化性损伤为主,主要靶器官为肺、肝、脾和肾.结论 HAN属于中等毒性物质,长期接触对机体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 硝酸羟胺亚慢性染毒对大鼠血液系统的影响

    作者:安辉;杨录军;周燕虹;刘晋袆;刘胜学;杨桓;曹佳

    目的 在硝酸羟胺(HAN)亚慢性染毒大鼠的基础上,初步探讨大鼠染毒后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16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HAN 6.97、13.93和27.86mg/kg组和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HAN组与对照组大鼠均以隔日腹腔注射的方式染毒,连续染毒13周后处死3,4(每组30只)动物,剩余1/4(每组10只)动物停止染毒再饲养4周后处死,分别检测染毒期与恢复期相关血液指标,网织红细胞计数及骨髓细胞各系增生情况.结果 染毒期,HAN染毒组大鼠白细胞数显著升高,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显著降低(P<0.05);染毒组大鼠网织红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染毒剂量显著正相关;骨髓细胞中红细胞系增生明显,以中幼红和晚幼红细胞增多为主,粒,红比例明显下降,各染毒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及骨髓细胞各系增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AN长期染毒对大鼠骨髓造血系统有一定的损伤,主要表现为对红细胞系的毒作用.

  • 新型硝酸羟胺基液体推进剂毒理研究进展

    作者:鲁礼林;延玺;王建营;胡文祥

    硝酸羟胺(HAN)是新型硝酸羟胺基液体推进剂的主要毒理活性成分.动物实验显示,它属于中等毒性类化学物质,能通过皮肤、食道和呼吸道等多种途径染毒,严重地损害皮肤、眼睛和血液系统中的红细胞,对肝脏、脑、肾脏、胸腺和生殖系统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硝酸羟胺中毒的明显症状是脾肿大、红细胞损伤、亨氏小体的形成,引发溶血性贫血、高铁血红蛋白症.本文综述了硝酸羟胺的毒性毒理反应现象,并提出了预防硝酸羟胺中毒的初步防护方法.

  • 新型火箭推进剂硝酸羟胺的毒性、毒理及其医学防护研究进展

    作者:陈建魁;王德文

    硝酸羟胺(hydroxylammonium nitrate,HAN)是新一代液体火箭推进剂的主要成分,具有能量高、弹头初速高、易贮存和易操作等特点;但HAN可通过多种途径导致人体中毒,且中毒程度与其浓度及剂量呈正相关;可对人体肺脏、肝脏和血液等系统造成损伤.本文介绍了HAN的理化性质,综述了HAN经皮肤、眼睛、气溶胶以及饮食等途径染毒后的毒性、毒理学及其医学防护研究进展.

  • 茶多酚对硝酸羟胺染毒小鼠血常规和血浆生化值及肝、肺脏病理学的影响

    作者:岳茂兴;徐冰心;张建中;敬华;刘志国;吴继华;蔺宏伟;李建忠;化楠

    目的观察绿茶提取物茶多酚对硝酸羟胺染毒小鼠血常规、血浆生化值及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方法采用腹腔注射硝酸羟胺建立中毒模型.雄性ICR小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硝酸羟胺染毒组、茶多酚治疗组,染毒前和染毒后1 d、3 d、5 d和7 d常规测量各组外周血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值.染毒后第7天,动物再次称重后活杀,进行血浆生化指标和肝、肺病理学检查. 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茶多酚可明显减轻硝酸羟胺中毒导致的小鼠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计数的改变,及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ST/ALT)、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乳酸脱氢酶(LDH)、尿酸(UA)、铁(Fe)的改变.肝、肺病理性改变以硝酸羟胺染毒组组织损伤重,茶多酚治疗组改变较轻. 结论茶多酚灌胃给药对硝酸羟胺中毒引起的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主要病理形态学改变均较轻.

  • 硝酸羟胺诱导小鼠淋巴瘤细胞tk基因杂合性缺失分析

    作者:袁健;刘辉;田原;周林;杨春梅;贾庆军;曹佳;刘晋祎

    目的 探讨tk基因分子突变的类型,对不同剂量硝酸羟胺诱导小鼠淋巴瘤L5178Y3.2.7c-tk+/-细胞tk基因突变的杂合缺失进行分析.方法 使用硝酸羟胺50~500 mg/L剂量对L5178Y细胞进行梯度染毒,分别测定细胞毒性,细胞接种效率,相对悬浮生长率和突变频率.挑选经硝酸羟胺诱导的tk基因突变子(tk-/-)和自发突变体,提取基因组DNA,经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扩增,杂合性缺失(LOH)分析等技术,分析其杂合性缺失的发生.结果 大集落和小集落诱导突变体tk基因LOH发生率分别为62.2%和98.9%.由LOH分析的实验结果显示,诱导突变体的LOH在LC与SC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功能性等位基因缺失是HAN诱导tk基因分子突变的重要形式之一,在不同集落类型之间可能具有不同的突变机制.

  • 应用SELDI-TOF-MS蛋白质芯片技术筛选硝酸羟胺中毒小鼠血清差异蛋白

    作者:李建忠;刘志国;冯凯;张军;张蕾;化楠;徐冰心;史煜华;陈阿鑫

    目的 应用蛋白质芯片及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筛选硝酸羟胺(HAN)中毒小鼠血清差异蛋白,为研究其中毒损伤机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实验动物为ICR小鼠,雄性,体质量为19~23 g,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染毒组(n=8),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染毒组小鼠腹腔注射HAN(亚致死剂量LD20=158 mg/kg).染毒24 h后取血,采用弱阳离子蛋白质芯片CM10及SELDI-TOF-MS技术对血清样品进行蛋白质谱分析,得出差异蛋白分子量,用BioMarker Wizard软件进行统计,登录相关数据库搜索分子量接近的血清差异蛋白.结果 染毒后,动物出现流涎、紫绀、呼吸困难、肌肉颤动、屏息症状,提示缺氧缺血严重.经蛋白质谱仪分析,获得4种血清差异蛋白,并检索得到相关血清蛋白.结论 实验获得了HAN染毒小鼠血清差异蛋白,该差异蛋白有可能参与了HAN中毒损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 硝酸羟胺防护装具的研制

    作者:夏本立;曹晔

    目的:研制一种包括防护服和防护头罩在内的硝酸羟胺皮肤防护装具,可以在新型推进剂硝酸羟胺贮运、加注等使用过程中对作业人员起到有效防护作用.方法:该防护装具针对硝酸羟胺新型推进剂的特性,利用渗透实验选择涤纶基布涂覆聚氨酯为防护服和头罩主体防护材料,以防雾技术处理的聚碳酸酯(PC)作为头罩眼窗材料.结果:该防护装具经性能测试和现场试用评价,各项技术指标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结论:该防护装具结构设计合理,克服了现有防护服和面具透气性能差、人体负荷大等缺陷,具有轻便、舒适、实用等特点,完善了液体推进剂的防护体系.

  • 硝酸羟胺亚慢性染毒对大鼠睾丸生殖细胞的影响

    作者:安辉;周燕虹;杨录军;贾庆军;杨桓;曹佳

    目的 探讨硝酸羟胺(hydroxylammonium nitrate,HAN)亚慢性染毒对大鼠睾丸的生殖细胞毒性.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3个染毒组及1个对照组,分别以HAN 6.97、13.93、27.86 mg/kg剂量和生理盐水,隔日腹腔注射1次,连续染毒13周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大鼠睾丸生殖细胞倍体进行分析,观察大鼠精子和头部的畸形率.结果 3个染毒组大鼠精子总畸形率与头部畸形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中,6.97、13.93 mg/kg组单倍体细胞数及长形精子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有增加趋势,并随染毒剂量增加而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7.86mg/kg组单倍体细胞数及长形精子细胞数较其他3组减少,且单倍体细胞数(52.01±14.16)与中剂量13.93 mg/kg组(69.43±6.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N亚慢性染毒对大鼠睾丸生殖细胞可能有损害作用.

  • 硝酸羟胺诱导大鼠骨髓细胞微核的初步研究

    作者:贾庆军;杨录军;刘晋祎;周燕虹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硝酸羟胺对大鼠骨髓细胞核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硝酸羟胺溶液,连续5 d染毒,分别于染毒后6 h、24 h、3 d、7 d、14 d、28 d取大鼠胸骨骨髓,计数大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并评价硝酸羟胺对大鼠的毒性作用程度.结果大鼠腹腔注射100 mg/kg剂量组在6 h、24 h和28 d时间点,75 mg/kg剂量组在28 d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腹腔注射硝酸羟胺可诱导大鼠染色体损伤.

  • 硝酸羟胺中毒小鼠网织红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徐冰心;刘志国;高娇;李轶;邹德威

    为探讨硝酸羟胺中毒小鼠中未成熟网织红细胞的变化规律,予小鼠腹腔注射1/2LD50的硝酸羟胺,每天一次,连续3 d染毒,于染毒后第2、4、6、8、12天观察网织红细胞的百分比.硝酸羟胺染毒后小鼠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的百分率显著增加,第4天达到峰值.提示网织红细胞可作为硝酸羟胺中毒的监测指标.

  • 茶多酚对硝酸羟胺染毒小鼠血常规和血清生化值的影响

    作者:徐冰心;岳茂兴;蔺宏伟;刘志国;李建中;化楠;敬华

    目的观察绿茶提取物茶多酚对硝酸羟胺染毒小鼠血常规、血清生化值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硝酸羟胺建立中毒模型.雄性I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硝酸羟胺染毒组、茶多酚预防组、茶多酚治疗组,常规测量各组外周血细胞和生化指标.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茶多酚可明显促进硝酸羟胺中毒导致的小鼠血常规的WB、RB、HGB、PLT计数改变的恢复,部分血清生化值AST/ALT、ChE、ALB、LDH、UA、Fe病理性改变的恢复.结论茶多酚灌胃给药对硝酸羟胺中毒引起的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角鲨烯对硝酸羟胺中毒小鼠网织红细胞计数和脾脏含铁血黄素沉积的影响

    作者:徐冰心;岳茂兴;吴继华;高娇;刘志国;李轶;化楠;李建忠

    目的观察角鲨烯对硝酸羟胺中毒小鼠网织红细胞、脾脏含铁血黄素沉积的影响.方法ICR雄性小鼠硝酸羟胺1/2 LD50染毒,每天1次,连续染毒3 d,角鲨烯130mg/kg灌胃给药治疗1周,染毒后第2、4、6、8天小鼠尾静脉取血煌焦油染色计数网织红细胞,第8天处死小鼠观察脾脏中含铁血黄素沉积情况.结果角鲨烯可抑制硝酸羟胺染毒后网织红细胞以及脾脏含铁血黄素沉积的显著增多.结论角鲨烯对硝酸羟胺中毒小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硝酸羟胺急性中毒组织病理学观察

    作者:吴继华;张建中;景青萍;徐冰心;岳茂兴;周金莲;李建中

    目的探讨硝酸羟胺急性中毒病理变化特点,为硝酸羟胺急性中毒的临床救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ICR雄性小鼠,体重18~22g,一次性腹腔注射120mg/kg体重的硝酸羟胺,制作硝酸羟胺急性中毒小鼠模型,染毒7 d后处死,取主要脏器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以肺、肝脏损伤较重,表现为肺泡及其间质广泛出血,肝细胞严重变性、弥漫性水肿和气球样变.结论肝脏和肺是硝酸羟胺急性中毒作用的靶器官.

  • 硝酸羟胺致大鼠缺血性脑损伤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建魁;王德文;彭瑞云;王水明;高亚兵;于农;宋世平;尹秀云;黄媛;金欣;左向华

    目的:研究硝酸羟胺染毒后wistar大鼠的脑组织表达血红素氧合酶-1、缺氧诱导因子、突触囊泡蛋白(Synaptobrevin)及突触前膜列阵蛋白(Syntaxin)的表达情况,探讨硝酸羟胺致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硝酸羟胺染毒wistar大鼠动物模型,通过免疫化学、免疫荧光、分子原位杂交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对缺血缺氧相关蛋白和mRNA及突触囊泡相关蛋白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HAN染毒后6 h~7 d,大脑皮质、海马及小脑细胞HO-1蛋白表达增强,14 d后HO-1逐渐恢复.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大脑皮质、海马及小脑HO-1蛋白表达于HAN注射后1 d~3 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HAN注射后6 h~7 d,脑组织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HIF-1蛋白表达均增强,14 d后HIF-1蛋白逐渐恢复;HIF-1 mRNA表达呈类似的变化趋势.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大脑皮质、海马及小脑HIF-1蛋白表达于HAN注射后1~7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HAN注射后6 h~7 d,Synaptobrevin 2表达减弱,Syntaxin表达增强,但其聚集减弱,14 d后Synaptobrevin 2及Syntaxin表达逐渐恢复正常.结论:缺血缺氧相关因子(HO-1和HIF-1)的表达上调和突触囊泡相关蛋白(Synaptobrevin 2和Syntaxin)等神经递质释放障碍在HAN致脑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 硝酸羟胺对大鼠血液系统毒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建魁;王德文;彭瑞云;王水明;高亚兵;宋世平;李玉荣;尹秀云;胡文祥

    目的:机体可通过多种途径吸收HAN引起中毒,目前对HAN中毒引起的血液学损伤特点和规律研究较少.本文拟研究硝酸羟胺对大鼠血液系统的毒性作用.方法:经腹腔分别给雄性Wistar大鼠注射75、100及125 mg/kgHAN,并于染毒后6 h,1、3、7、14、28 d,2 m和3 m采集静脉血,采用血细胞分析仪等仪器测试血细胞参数、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变性珠蛋白小体和Howell-Jolly小体等项目.结果:HAN注射后6 h~7 d红细胞细胞膜脆性、Hzinz小体和Howell-Jol-ly小体形成增加;RBC数、HCT及Hb浓度明显下降;而MCV、MCH、MCHC、RDW等明显增加,并存在明显剂量效应关系.结论:腹腔注射75~125 mg/kgHAN可引起大鼠血细胞尤其是红细胞数量、结构和功能及血红蛋白含量发生明显改变,且具有速发性、持续性及可恢复性特点,并存在明显剂量效应关系.表明,HAN腹腔注射对血液系统有明显影响.

  • 硝酸羟胺对小鼠胚胎毒性的初步研究

    作者:贾庆军;周燕虹;刘晋祎;杨录军;刘胜学;曹佳

    背景与目的:探讨硝酸羟胺对小鼠的胚胎毒性、致畸作用和致畸特性.材料与方法:采用小鼠致畸试验,测量孕鼠体重、胎鼠体重、胎盘重量,统计胎鼠死亡率和吸收率,观察内、外部畸形,并对胎鼠的胸骨、指骨、骶尾椎等骨骼的骨化点的骨化程度进行计数;运用方差分析、χ2检验等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低剂量组(7 mg/kg),中剂量组(20 mg/kg)高剂量组(60mg/kg)的孕鼠体重、胎鼠体重、胎盘重量、胎鼠死亡率和吸收率、胎鼠畸形率、骨骼骨化数,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而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7~60mg/kg剂量范围内硝酸羟胺对小鼠没有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

  • 硝酸羟胺亚慢性染毒对大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作者:安辉;刘晋祎;杨录军;刘胜学;周燕虹;曹佳

    背景与目的:研究硝酸羟胺亚慢性染毒对大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材料与方法:设置硝酸羟胺6.97、13.93、27.86 mg/kg 3个不同剂量组和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间日腹腔注射大鼠,连续染毒90d后脱颈椎处死2/3实验动物;剩余1/3实验动物停止染毒再饲养30 d后同法处死;观察并统计大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结果:硝酸羟胺27.86 mg/kg组诱导的大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6.97mg/kg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6.97和13.93 mg/kg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恢复期各染毒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硝酸羟胺亚慢性染毒对大鼠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在一定的时间内该毒性可能具有可逆性但无延迟性.

  • 硝酸羟胺诱导小鼠淋巴瘤细胞tk基因突变的研究

    作者:贾庆军;刘胜学;刘晋祎;杨录军;周燕虹;曹佳

    背景与目的:研究硝酸羟胺对小鼠淋巴瘤L5178Y-3.7.2c tk+/-细胞tk基因突变的影响.材料与方法:使用硝酸羟胺对L5178Y细胞进行梯度染毒,再分别进行细胞毒性,细胞接种效率,相对存活率,相对悬浮生长率和突变频率测定.结果:随着硝酸羟胺的剂量增加,L5178Y细胞的相对存活率和悬浮生长率均下降.在硝酸羟胺50~500μg/ml范围内可以诱导细胞tk基因的突变率达到自发突变率几倍至十几倍.结论:硝酸羟胺对L5178Y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并可以诱导tk基因突变.

2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