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过量扑热息痛减少小鼠肝中GSH的机制探讨

    作者:高苏祥;杨娟;谢梅林;薛洁

    目的 探讨过量扑热息痛(AAP)减少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可能新的机制.方法 雄性昆明种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AAP 350 mg/kg,18h后取血测定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含量,取肝组织测定总谷胱甘肽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并计算GSH含量和GSH/GSSG比值,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同时取肝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 小鼠给予过量AAP后能明显升高血清ALT和AST含量(P<0.01),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肝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和肝细胞变性及坏死,肝组织中的GSH含量、GSH/GSSG比值和GR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 过量AAP引发的GR活性下降可导致GSH的进一步减少,这可能是过量AAP引起肝损伤的新的机制.

  • X线对仔鼠胃组织结构及总抗氧化能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左文涛;俞诗源;王昱;王元春;李丽;肖世南

    目的 观察X线辐射后仔鼠胃组织结构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动态变化,为电离辐射防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对160只仔鼠(出生6~7d)用不同吸收剂量(0Gy、1Gy、3Gy、5Gy、7Gy) X线进行全身辐射,分别于辐射后1d、5d、10d和20d,用比色法检测仔鼠胃组织中T-AOC、GSH-PX、GR酶活性的变化,用显微技术观察仔鼠胃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 1Gy辐射组仔鼠胃T-AOC活性在1~20d时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GR活性在1~10d时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辐射组T-AOC和GR在辐射后始终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1Gy辐射组仔鼠胃GSH-PX活性在辐射后1d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以后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3Gy辐射组GSH-PX在辐射后1d时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以后始终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其他各辐射组GSH-PX活性始终低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实验组仔鼠胃黏膜上皮和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上皮肿胀、空泡化、脱落,胃底腺细胞排列松散、部分降解,胃出血.结论 X线辐射影响仔鼠胃组织结构,这可能与胃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有关.

  • 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大鼠Mn-超氧化物歧化酶mRNA和蛋白水平的改变

    作者:李惠兰;于燕妮;陈扬;黄林

    目的 研究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对大鼠氧化应激及M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mRNA和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SD大鼠22只分成对照组和染氟组(以病区煤烘玉米为主要饲料,饲料含氟量为17 mg/kg),每组11只,雌雄各半.观察氟斑牙发生情况,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尿氟含量,并检测血清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SOD和谷胱甘肽还原酶(CR)活性,以及血清中反映肝功能的指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Mn-SOD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染氟大鼠出现氟斑牙,检出比例为11/11.尿氟含量(3.50±2.58) 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2±0.38) mg/L(P<0.05).染氟动物肝功能异常,天冬氨酸转氨酶(223.74 ±71.51)U/L高于对照组的(169.28 ±53.74)U/L(P<0.05);总蛋白(72.43±5.59) g/L低于对照组的(82.36 ±7.31)g/L(P<0.05).染氟肝组织中 MDA(10.41±0.59) μmol/gprot比对照组(5.80±1.31) μmol/gprot升高(P<0.01);SOD和GR[分别为(62.60±8.65) U/mgprot和(1.17±0.66) U/gprot]活性均比对照组(117.28±8.64) U/mgprot和(8.80±1.59) U/gprot]明显降低(P<0.05,P<0.01).染氟肝组织中Mn-SOD[(14.83±2.50) U/mgprot]活性比对照组[(34.05±5.22) U/mgprot]下降(P<0.01),Mn-SOD mRNA及其蛋白表达[(0.64±0.15)和(0.84±0.1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86±0.21)和(1.04±0.14);P<0.05,P<0.01].结论 氟中毒时Mn-SOD活性降低是由于Mn-SOD基因转录活性的降低导致其蛋白表达减少的分子机制之一.氟中毒时Mn-SOD的下调导致的氧化应激加剧在氟中毒中起着重要作用.

  • 还原型谷胱甘肽临床研究及应用进展

    作者:李斌晨;吴明营;蒙革;齐弘炜

    谷胱甘肽(glutal hione)广泛分布于人体肝、肾细胞和红细胞.由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组成,两种形式,可以互变,两者的正常比例约为100:1.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谷胱甘肽氧化酶(CSH2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SH2R)共同组成了谷胱甘肽氧化还原系统.

  • 急性砷暴露对小鼠机体谷胱甘肽水平其调控酶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董丹丹;王欣;赵朔;段晓旭;李炜;邢晓越;李冰

    目的 探讨急性砷暴露小鼠机体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变化及其调控酶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lutamylcysteine synthetase,γ-GCS)、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 transferase,GST)的蛋白表达.方法 将170只健康封闭群8周龄清洁级昆明雌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蒸馏水)组(10只)和2.5、5、10、20 mg/kg亚砷酸钠染毒组(各40只).采用一次性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染毒容量为10ml/kg.染毒后6、12、24、48 h(对照组染毒12h),采用二硫双硝基苯甲酸(DTNB)法测定全血中GSH含量;采用Beutler改良法测定肝脏中GSH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中γ-GCSm、γ-GCSc、GR和GST的蛋白表达.结果 随着亚砷酸钠染毒剂量的升高,小鼠全血GSH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随着亚砷酸钠染毒剂量的升高和染毒时间的延长,小鼠肝组织中GSH含量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均在染毒12h时达到高.亚砷酸钠染毒还能够显著诱导机体GSH相关调控酶(γ-GCSm、γ-GCSc、GR和GST)的蛋白表达;且随着亚砷酸钠染毒剂量的升高和染毒时间的延长,其蛋白表达均逐渐增加.结论 急性砷暴露能够有效地持续性诱导肝脏GSH相关调控酶γ-GCS、GR和GST的蛋白表达.

  • 二十二碳六烯酸对1-溴丙烷致大鼠学习能力损伤的拮抗作用

    作者:袁华;张秀梅;王清华;郭盈;王文斌;谢克勤;赵秀兰

    目的 观察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1-溴丙烷(1-BP)致大鼠学习能力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 将48只健康成年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玉米油)组、1-BP染毒组和低、高剂量DHA干预组,每组12只.1-BP染毒组和低、高剂量DHA干预组每天灌胃染毒800 mg/kg的1-BP;4 h后,低、高剂量DHA干预组分别灌胃染毒250、500mg/kg的DHA,每日1次,连续11d.染毒第8~11天采用Morris水迷宫试验中的定位导航试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能力.染毒结束后,检测大脑皮层匀浆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力.采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大脑皮层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1-BP染毒组大鼠游泳总路程和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与1-BP染毒组相比,各剂量DHA干预组大鼠的游泳路程和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与对照组比较,1-BP染毒组大鼠大脑皮层匀浆中GSH含量及GR活力均下降,而1-BP染毒组MDA含量及高剂量DHA干预组GSH含量均升高(P<0.05);与1-BP染毒组比较,各剂量DHA干预组大鼠大脑皮层匀浆中GSH含量及GR活力均升高,MDA含量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1-BP染毒组和低剂量DHA干预组大鼠大脑皮层匀浆中Ngb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下降,而高剂量DHA干预组Ngb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1-BP染毒组比较,各剂量DHA干预组大鼠大脑皮层匀浆中Ngb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 DHA能够减轻1-BP导致的大鼠中枢神经系统氧化应激反应及由此引起的学习能力损伤,激活GR活力、增强Ngb表达可能是DHA的保护机制之一.

  • 槲皮素对大鼠肝细胞谷胱甘肽水平及其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冯建;高蔚娜;韦京豫;蒲玲玲;郭长江;赵长峰

    目的 研究槲皮素对大鼠肝细胞谷胱甘肽水平及其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方法 不同浓度槲皮素干预大鼠肝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以及大鼠肝细胞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γ-谷氨酰基半胱氨酸连接酶(γ-GCL)活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肝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30 μmol/L以上剂量的槲皮素干预组细胞活性显著降低,凋亡率无明显变化.20 μmol/L槲皮素干预大鼠肝细胞24h后,细胞GSH含量、GST和γ-GCL活性显著升高,GSH-Px活性显著降低.结论 适宜浓度的槲皮素能够提高GST活性,并能通过提高γ-GCL活性促进大鼠肝细胞GSH生成,从而提高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的抗氧化能力.

  • 槲皮素对大鼠血清谷胱甘肽水平及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陈明;高蔚娜;蒲玲玲;韦京豫;郭长江;康英姿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槲皮素(quercetin,Q)对大鼠血清谷胱甘肽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 Wistar 大鼠40只,按照体质量分为对照、0.005%Q、0.05%Q、0.5%Q,每组10只。每日记录动物的摄食量,每周称量动物体质量。在喂养6 w 后,处死,取血清,测定血清还原型(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和丙二醛(MDA)含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 S-转移酶(GS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0.05%、0.5%Q 组大鼠血清 GSH 含量显著降低,MDA 含量和 GSH-Px的活性显著增高(P<0.05)。结论一定剂量的 Q 可以降低血中 GSH 的含量。[营养学报,2015,37(3):279-282]

  • 阿魏酸钠和当归醇沉物对免疫性肝损伤的干预作用

    作者:李颖;彭仁

    阿魏酸钠(SF)及当归醇沉物(ESA)对卡介苗加脂多糖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二者均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并增加肝细胞浆中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同时ESA降低肝细胞浆中丙二醛含量,提示当归的护肝作用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ESA在护肝的同时尚能明显抑制小鼠脾脏指数的增加,提示ESA更广泛的护肝机制.

  • 重度烧伤患者补充核黄素后营养状况的变化

    作者:杨澎;张明谏;王其芳;李小兵;张静琦;曹建功;刘光晶;刘子健;杨雷钧

    目的:对比观察重度烧伤患者补充核黄素后核黄素营养状况和血清总抗氧化水平的变化.方法:将入院治疗的重度烧伤患者随机分成补充核黄素组和未补充核黄素组,每组各30例.补充核黄素组患者于伤后第3天补充核黄素,每次口服(或经鼻胃管)核黄素10 mg,每日3次,连续补充2周.分别于伤后1~3 d、6~8 d和13~15 d,测定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和血清总抗氧化能力.结果:重度烧伤患者补充核黄素后10~12 d(即伤后第13~15天),补充核黄素组核黄素营养缺乏例数明显少于未补充核黄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补充核黄素组患者血清总抗氧化水平高于未补充核黄素组(P<0.01).结论:重度烧伤患者伤后2周内每日补充30mg核黄素能明显改善核黄素营养缺乏状况并能提高患者血清总抗氧化能力.

  • 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前列腺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的研究

    作者:吴奇;杨欢

    目的: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前列腺细胞中的氧化应激指标,为前列腺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参考依据.方法:对就诊的283例男性糖尿病患者进行前列腺B超检查,将前列腺体积>30 mL的13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剩余的1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一氧化氮()水平、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SH).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结果:观察组NO和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GS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三种氧化应激标志物表达水平的结果可以看出,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前列腺细胞中的氧化应激损伤强于单纯的糖尿病患者,通过抗氧化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良性前列腺增生.

  • 虫草灵芝菌粉葛根提取物对小鼠急性酒精摄入后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作者:薛莉

    目的:研究急性酒精摄入对小鼠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及虫草菌粉、灵芝菌粉和葛根提取物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50%乙醇经口灌胃,将动物随机分成5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3个剂量组分别是300、900、2700 mg/kg体质量),测定肝脏系数和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 )、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蛋白质羰基含量。结果受试样品低剂量组明显降低血清中升高的ALT、AST (P<0.05),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的MDA含量较模型组比较,均降低,但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GS H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剂量组GSH含量虽有所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蛋白质羰基含量低于模型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组SOD含量虽有所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鼠急性摄入酒精后表现出明显的氧化损伤,而虫草菌粉、灵芝菌粉和葛根提取物对这种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理脾阴正方提高Alzheimer痴呆小鼠抗氧化酶活性的研究

    作者:王彩霞;李德新;夏永良;姜哲浩

    目的:观察理脾阴正方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方法:对老龄小白鼠用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及皮下注射东莨菪碱等因素塑造脾虚Alzheimer痴呆模型,并用温补脾阳方药与理脾阴正方进行对比治疗,观察其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东莨菪碱能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还原酶和单胺氧化酶的活性,而补益脾胃方药能明显提高上述三种酶的活性.结论:理脾阴正方能显著提高东莨菪碱Alzheimer痴呆模型小鼠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过氧化损伤.

  • 氧化应激和Rac1/2对静脉壁的影响及在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李兴国;郑宏宇;李文;李宏昆;赵学凌;王兵;吴雪梅

    背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分子机制及核心调控网络目前仍未完全阐明.目的:观察氧化应激和Rac1/2 在大鼠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将SD 大鼠采用股静脉钳夹联合下肢石膏制动构建大鼠深静脉血栓模型.不同时间点(造模后2.5 h 和25 h)解剖股静脉观测血栓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再将模型大鼠分为:血栓形成前组(造模后2.5 h)、血栓形成组(创伤后25 h)、血栓未形成组(造模后25 h).获取股静脉壁组织,提取总蛋白质和总RNA.结果与结论:比色法检测结果显示,相比血栓未形成组,血栓形成组大鼠股静脉组织中丙二醛的含量高(P < 0.05),血栓形成前组次之(P < 0.05);而总超氧化物岐化酶、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在血栓形成组低,血栓形成前组次之(P < 0.05).基因芯片分析及real-time PCR 结果发现,相比血栓未形成组,血栓形成组大鼠股静脉组织中Rac1 和Rac2 的表达高(P < 0.05),血栓形成前组次之(P < 0.05).结果证实,局部静脉血管壁组织中丙二醛,Rac1/2 表达上调,总超氧化物岐化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降低,可能导致创伤性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 不同年龄小鼠脑组织中谷胱甘肽系统的比较

    作者:梁青宁;夏玉叶;盛雨辰;闵旸;蒋萍;季莉莉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小鼠脑组织中谷胱甘肽(GSH)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差异.方法 比较3,8和24周龄小鼠脑组织中GSH含量及GSH合成酶 (GCL)、GSH还原酶 (GR)、GSH过氧化物酶 (GSH-Px) 和GSH巯基转移酶 (GST) 活性的差异.结果 不同年龄小鼠脑内GSH含量、GCL和GR活性无明显变化.8和24周龄小鼠脑内GSH-Px明显低于3周龄组.24周龄小鼠脑内GST活力明显高于3和8周龄.结论 小鼠脑内GSH含量及其合成相关的GCL和GR活性不随年龄明显改变,而GSH依赖的抗氧化酶GST和GSH-Px的活性则具有明显差异.

  •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的谷胱甘肽还原酶的结构模建和底物分子对接

    作者:刘元东;曾乐平;邱冠周

    极端环境微生物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的谷胱甘肽还原酶(GR)可能在它的抵抗极端酸性,有毒和氧化性的生物浸出环境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同源模建技术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它的一个三维结构被构建,优化和检验了.获得的结构被进一步用于搜索绑定位点,跟辅因子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和底物谷胱甘肽(GSSG)进行分子柔性对接,并以此识别关健残基.对接结果显示,位于活性残基Cys42和Cys47之间的二硫键夹在FAD的活性位点和底物GSSG的二硫键之间.它们之间的距离非常靠近,这跟底物反应机理的初始步骤的情况十分一致.相互作用能表明8个酶中残基Cys42,Cys47,GIu443B,Glu444B,His438B,Ser14,Thr447B和Lys51是固定或激活GSSG的关键残基,这跟以前的实验事实相吻合.此外,根据相互作用能我们还新发现7个重要残基(Arg449B,Pro439B,Thr440B,Thr310,Va143,Gly46 and Va148).所有这些残基在其它物种中的相应物中也都是保守的.这些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和理解其催化机理,进而揭示这种细菌的抗毒机理,服务于工业应用.

  • 长期染砷致家兔肝脏蛋白巯基水平及巯基代谢相关酶活力下降

    作者:李昕;皮静波;孙洋;二阶堂正聪;山内博;熊谷嘉仁;孙贵范

    目的探讨长期砷暴露对家兔肝脏蛋白巯基水平及与巯基代谢相关酶活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家兔以自由饮水方式慢性暴露于无机3价砷(iAsⅢ)及5价砷(iAsⅤ),18周后,测定肝脏组织中蛋白巯基、非蛋白巯基、硫氧还蛋白(TRX)水平,以及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同时检测血、尿及毛发中无机砷及其代谢产物甲基砷(MMAs)和二甲基砷(DMAs).结果经过18周的砷暴露,两个染毒组血和尿中iAs、MMAs、DMAs以及毛发中iAs、DMA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iAsⅤ组血中iAs、MMAs及尿中MMAs水平显著低于iAsⅢ组,而尿及毛发中iAs水平显著高于iAsⅢ组.iAsⅤ组总巯基及蛋白巯基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AsⅤ组TRX水平、TR及GR活力以及iAsⅢ组TR活力与对照组相比亦显著下降.结论家兔长期砷暴露导致肝脏中蛋白巯基水平及与巯基代谢密切相关的TR、GR活力显著下降,提示慢性无机砷暴露会引起肝脏内氧化及抗氧化失衡从而引发组织氧化损伤.

  • 一种新型的具有免疫调节和介导DNA基因治疗的蛋白质载体的研制

    作者:商学军;葛京平;黄卫东;姚根宏;李宏军;黄宇烽

    目的:研制一种具有调节宿主免疫系统,同时又能包装核酸进入肿瘤细胞的新型蛋白质载. 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的-COOH端和靶向肿瘤的整和素配体RGD肽与谷胱甘肽还原酶(GST)在大肠埃希菌中融合表达,经分子筛和GST亲和纯化后,获得DNA包装蛋白GST-RGD-ΔHBcAg.此包装蛋白用FITC标记后与前列腺癌PC-3细胞孵育,观察进入细胞情况;并用此包装蛋白包装含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凶的DNA载体pEGFP-N1,转染PC-3细胞,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此外,用包装蛋白GST-RGD-ΔHBcAg免疫6周龄雌性BALB/c小鼠,检测m清IgG1和IgG2a抗体水平. 结果:本研究应用原核表达系统成功地表达并纯化出DNA包装蛋白GST-RGD-AHBcAg;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包装蛋白GST-RGD-AHBcAg能进入到PC-3细胞,并能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凶进入PC-3细胞并表达;该包装蛋白免疫BALB/c小鼠后,小鼠血清IgG1和IgG2a抗体水平同时升高. 结论:本研究研制的DNA包装蛋白GST-RGD-ABcAg可作为基因治疗载体,并能对宿主的免疫系统起调节作用,为肿瘤的免疫--基因治疗载体提供一个新的选择.

  • 用辅助性T细胞表位增强猪带绦虫DNA疫苗的免疫保护反应

    作者:刁振宇;邓小昭;周宗安;陶开华;王元伦;刘玉;顾志香;吴琳;高键

    在猪绦虫融合抗原pCC27(本室从六钩蚴cDNA表达文库筛选的3个保护性抗原经拼接所得)基因片段5'末端引入1个通用型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位、2个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位(TGG),构建成DNA疫苗.通过肌肉注射途径将这种DNA疫苗免疫小鼠和仔猪.动物试验结果表明,TGG表位可提高小鼠血清pCC27抗体IgG、IgG1、IgG2a的水平,且长时间保持较高应答水平.用该疫苗免疫仔猪获得了89%的保护率.

  • 一步抽提酶法快速测定红细胞内还原型三磷酸吡啶核苷

    作者:张德太;宋斌;张科;胡丽华

    目的:还原型三磷酸吡啶核苷(NADPH)是体内重要的还原当量,测定NADPH可以评估机体的氧化-还原状态,文中旨在建立一种快速测定外周血红细胞内NADPH的方法. 方法:制备红细胞溶血液,谷胱甘肽还原酶(GR)能选择性将NADPH转化成其氧化形式(NADP+),而NADPH在340nm有特异吸收峰,利用GR处理前后吸光度的变化从NADPH标准曲线上即可对还原型NADPH进行定量,在此基础上对建立的方法进行初步评价. 结果:该法检测NADPH的灵敏度为0.003mmol/L,批内变异(CV)为6.93%,回收率为97.0%~104.3%,用该法制备的溶血液中NADPH可稳定180min;随机选择25例体检健康人员用本法与传统方法测定外周血红细胞NADPH水平,结果相关性好(r=0.9377,P<0.01),2种方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t=0.3903,P>0.05),平均偏差为0.932%,平均NADPH水平为(0.1536±0.0306)μmol/gHb. 结论:该法简单、方便、快速,可批量用于活细胞内NADPH水平测定.

3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