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医药信息杂志

中医药信息

中医药信息杂志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중의약신식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影响因子: 1.2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2406
  • 国内刊号: 23-119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14-13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医药信息》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匡海学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调脊通督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作者:丁德光;程涵茜;贺鲲

    目的:观察调脊通督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调脊通督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简化Mcgill疼痛量表评分变化。结果:调脊通督针法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组( P<0.05),能更快的减轻患者疼痛。结论:调脊通督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穴更切合临床实际,起效更快,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班艳红;马国庆;段志宇;叶婷;王雪慧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诊断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心电图、硝酸甘油含服情况、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情况,并进行组间的优效性比较和组内治疗前后的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指标情况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心电图、硝酸甘油减停率、血糖血脂的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疗效确切。

  • 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郜燕霞

    目的:观察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10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阿托伐他汀20 mg/次,每日1次,通心络胶囊2粒/次,每日3次,2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统计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与62.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高敏C-反应蛋白、T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高敏C-反应蛋白、TC、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可通过调节血脂与hs-CRP水平达到改善心绞痛症状,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康脉2号胶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1例疗效观察

    作者:吕勃川;夏联恒;李令根;高杰

    目的:观察康脉2号胶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6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康脉2号胶囊治疗组(31例)及脉络舒通颗粒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症状与体征的变化。结果:康脉2号胶囊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脉2号胶囊可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有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悬针电透刺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作者:宋玉娟

    目的:探讨悬针电透刺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悬针电透刺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采用改良Portmann量表进行面瘫损伤程度评定,并参照House Brack man ( 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进行临床疗效判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改良Portmann 量表评分同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改良Portmann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针电透刺治疗顽固性面瘫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 《中医药信息》杂志征订启事

    作者:

    关键词: 中医药信息
  • 中药熏足对糖尿病足0级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丽芹;郭闯;谢梁震;祝海波

    目的:观察中药熏足对糖尿病足0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不给于其他干预措施,治疗组给予中药熏足;测量治疗前后患者的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积分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治疗后两组患者下肢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增高更显著。结论:中药熏足能改变糖尿病0级患者的症状,提高下肢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 柴芍承气汤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何峰;覃岭

    目的:探讨柴芍承气汤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S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支持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乌司他丁;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柴芍承气汤,疗程7天。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胰腺水肿消失时间及首次主动排便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血尿淀粉酶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也明显缩短(P<0.05);并发症与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大承气汤与乌司他丁联用对SAP疗效确切,可降低SAP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宽胸气雾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琳;李春岩;顾焕;毛建生;邵明晶;李艳君;黄力

    目的:观察宽胸气雾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宽胸气雾剂治疗,对照组予以硝酸甘油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宽胸气雾剂在改善心绞痛、心电图方面与硝酸甘油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心血瘀阻、寒凝血瘀及气滞血瘀型心绞痛患者均适用。宽胸气雾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不劣于硝酸甘油。结论:宽胸气雾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双黄消痤丸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疗效观察

    作者:马林;高起勇;孔连委;芦然;范延华

    目的:探讨双黄消痤丸治疗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青春期后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双黄消痤丸组30例)和对照组(丹参酮组30例)两组,连续服药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7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双黄消痤丸治疗青春期后痤疮疗效确切。

  • 降脂消斑片对VEGF介导的 AS斑块中炎症反应的影响

    作者:黎鹏程;程丑夫;卢丽丽;聂娅;谢宇霞

    目的:观察降脂消斑片对VEGF介导的AS斑块中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运用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12周造成日本大耳白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用降脂消斑片灌胃给药治疗4周,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 ICAM -1、MMP -9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 VEGF、ICAM -1、MMP-9在主动脉粥样斑块中的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降脂消斑片能明显降低血清中ICAM-1、MMP-9的含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同时也能明显降低VEGF、ICAM-1、MMP-9在主动脉粥样斑块中的面密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降脂消斑片抑制AS斑块内VEGF的表达,进而降低AS斑块中ICAM-1、MMP-9的表达,抑制斑块内炎症反应,从而达到稳定AS斑块作用,延缓AS的进展,这可能是其抗AS作用的机制之一。

  • 加味大黄蟅虫颗粒对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模型大鼠精子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权胜;王蔚;王中;代波;陆海旺;唐乾利

    目的:观察加味大黄蟅虫颗粒对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模型大鼠精子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左卡尼汀组、加味大黄蟅虫颗粒组,每组10只。建立左侧精索静脉曲张( ELV )大鼠模型,正常组、模型组每天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左卡尼汀组大鼠每天给予左卡尼汀口服溶液100mg/(kg· d);加味大黄蟅虫颗粒组每天给予加味大黄蟅虫颗粒(10g/kg)灌胃。4周后检测大鼠附睾精子活力,睾丸组织Johnson评分,以及大鼠附睾组织乳酸脱氢酶( LDH)、α-葡糖苷酶、果糖浓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附睾精子活动率明显下降,大鼠睾丸组织病理Johnson评分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左卡尼汀组和加味大黄蟅虫颗粒组精子浓度、活动率明显高于模型组,左卡尼汀组和加味大黄蟅虫颗粒组乳酸脱氢酶( LDH)、α-葡糖苷酶、果糖浓度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大黄蟅虫颗粒可能通过参与精子的能量代谢,促进精子的成熟,提高精子质量,达到“活血生精”之效。

  • 苍附导痰丸加减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卵巢形态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骆世存;许志芃;彭小鹏

    目的:研究苍附导痰丸加减对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大鼠卵巢形态及性激素的影响,探讨苍附导痰丸加减治疗PCOS的机制。方法:雌性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大鼠10只。模型组:采用丙酸睾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建立PCOS大鼠病理模型;中药高剂量组:造模结束后苍附导痰丸加减24 g/kg灌胃;中药低剂量组:造模结束后苍附导痰丸加减6 g/kg灌胃;克罗米芬组:造模结束后,第1~14天灌胃给予克罗米芬悬液;空白对照组:未造膜大鼠颈背部皮下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及继予灌胃等量生理盐水。14天后光镜观察卵巢大体形态变化,卵泡发育情况,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雄激素(T)、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结果:中药组用药后大鼠体质量及卵巢重量减轻,以高剂量组明显;中药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T、LH水平,增加E2、FSH水平( P<0.05)。结论:苍附导痰丸加减对丙酸睾酮+HCG建立的PCOS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改善卵巢功能及性激素水平异常。

  • 生、炒酸枣仁合煎液抗抑郁作用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研究

    作者:王文凯;孙雯;李廷利

    目的:观察生、炒酸枣仁合煎液抗抑郁作用,考察量效关系与时效关系,确定药物佳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方法:通过小鼠游泳应激模型,观察不同给药剂量和不同给药时间对小鼠游泳不动时间的影响,并通过小鼠自发活动实验观察不同给药剂量和不同给药天数对中枢神经的影响。结果:量效关系实验结果表明,5 g/kg、10 g/kg、20 g/kg、40 g/kg生、炒酸枣仁合煎液能明显缩短小鼠游泳不动时间( P<0.01,P<0.05),40g/kg能显著提高小鼠站立次数(P<0.05),其余给药剂量对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和站立次数无影响( P>0.05),时效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连续给药5天、7天、9天、11天能明显缩短FST小鼠游泳不动时间(P<0.01,P<0.05),各时间组对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和站立次数无影响(P>0.05)。结论:生、炒酸枣仁合煎液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佳给药剂量是10 g/kg ,佳给药时间是9天。

  • 护肝片降低 CCL4肝损伤模型大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杨琳;梁雪琰;赵洪海;李廷利

    目的:探讨护肝片降低CCL4肝损伤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的作用特点及内在机制。方法:量效关系试验: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CMC对照组及不同药物剂量组,采用四氯化碳造模,比色法测定血清ALT、AST活性。时效关系试验: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不同给药时间组。根据量效关系研究结果,各给药组给药剂量为大有效量,采用四氯化碳造模,比色法测定血清中AST、ALT的活性。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护肝片治疗组,根据量效及时效关系试验结果给药,采用四氯化碳造模,比色法测定血清及肝组织ALT活性,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肝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量效试验结果表明,护肝片150 g/kg为小有效量;2400 g/kg为大有效量。时效试验结果表明,护肝片给药3天为起效时间;给药9天达到大药效。机制试验结果显示,护肝片组能显著降低CCL4肝损伤大鼠血清ALT水平,升高肝组织ALT水平,升高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肝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结论:在该实验条件下,护肝片具有降低CCL4诱导肝损伤模型大鼠血清ALT活性的作用,并确定了量效及时效关系。护肝片是通过保护线粒体,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从而保护肝细胞,抑制肝细胞ALT的释放,进而降低模型大鼠血清ALT水平。

  • 复方灵芝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 GluT-4及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董培良;韩华;舒尊鹏;刘艳;王建明;张晓燕;于栋华;张贺;徐红英;苏晓琳

    目的:观察复方灵芝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GluT-4及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给予实验动物STZ,破坏一部分胰岛β细胞功能,同时饲以高脂肪饲料造成外周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两者结合诱导出接近人类2型糖尿病的动物模型,并给予不同剂量治疗4周。处死后分别测定骨骼肌、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mRNA基因表达。结果:复方灵芝降糖胶囊对骨骼肌GluT-4及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mRNA基因的表达均有提升。结论:复方灵芝降糖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可能与其提高骨骼肌GluT-4及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mRNA基因表达从而改善胰岛素的信号传导有关。

  • 生骨胶囊对兔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修复作用影响的研究

    作者:徐英杰;姚辛敏;尹羽薇;肖正权;董清平;林林;刘乐;赵大鹏

    目的:研究生骨胶囊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作用,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将造成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的36只实验用白兔随机分为仙灵骨葆组、生骨胶囊组、模型组,分别给予仙灵骨葆、生骨胶囊、生理盐水灌胃治疗,另取12只正常白兔作为空白对照组。治疗8周后分别进行HE染色观察血管数、骨髓腔内造血组织百分比、空骨陷窝,并进行血脂含量检测。结果:生骨胶囊组血管数、骨髓腔内造血组织百分比、空骨陷窝、血脂含量均优于仙灵骨葆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骨胶囊可以抑制髓腔脂肪化、调整局部骨髓腔的脂肪代谢,促进局部骨质再生与修复,达到治疗骨坏死的目的,是经济安全、疗效较好、易于应用的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有效组方。

  • 黑地黄丸对5/6肾切除大鼠肾衰模型血清 IL-8、IL-17含量的影响

    作者:孙响波;于妮娜;张法荣

    目的:通过观察黑地黄丸对5/6肾切除大鼠血清IL-8、IL-17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将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尿毒清组,洛丁新组,黑地黄丸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大鼠行5/6肾切除术,建立肾衰大鼠模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8、IL-17的含量。结果:与尿毒清组和洛丁新组比较,黑地黄丸高剂量组在调整肾衰大鼠血清IL-8和IL-17水平方面作用相当。结论:黑地黄丸能有效降低肾衰大鼠血清IL-8、IL-17含量,提示其免疫调节机制可能与抑制IL-8、IL-17等炎性因子的分泌与释放有关,尤以黑地黄丸高剂量组效果佳。

  • 产地和加工方法对金银花中有机酸类和黄酮类成分的影响

    作者:郝江波;李卫东;莫愁;刘佳

    目的:通过测定金银花中有机酸类和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比较不同产地和加工方法对金银花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44份样品取自河北巨鹿、河南封丘、山东平邑3个主产区,加工方法包括土烤、晒干、阴干、烘干、杀青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不同加工方法对金银花中有机酸类(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黄酮类(芦丁、木犀草苷、槲皮素)的含量的影响。结果:加工方法对金银花有机酸类和黄酮类成分品质的影响较大,其中杀青、烘干等现代加工方法有利于提高金银花药材的品质。结论:与产地相比,加工方法对金银花的品质影响较大;在加工方法中杀青、烘干等现代加工方法更有利于提升药材品质。该结果为金银花药材质量的评价提供借鉴,对生产实践中金银花的产地和加工方法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 水飞蓟宾对 UVA致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光老化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石玉生;吴鹏程;张艳

    目的:对水飞蓟宾的抗细胞光老化作用进行研究。方法:UVA辐射HaCaT造模,酶生化法检测水飞蓟宾对UVA辐射HaCaT后的细胞增殖及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水飞蓟宾可增加细胞的增殖活力、降低MDA的产生和LDH的漏出量、提高细胞中SOD的活性。结论:水飞蓟宾对UVA致人角质形成细胞光老化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 狼毒大戟中没食子酸乙酯的提取分离及抗肿瘤活性

    作者:简白羽;郭丽娜;马立威;韩翠翠;杨莹;刘吉成

    目的:对狼毒大戟中没食子酸乙酯进行提取分离,并探索其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从狼毒大戟的乙酸乙酯层分离纯化没食子酸乙酯,通过MTT法观察其在不同浓度和时间条件下对三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没食子酸乙酯对结肠癌LOVO细胞、肺癌A549细胞、口腔鳞癌CAL-27细胞的生长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经药物作用72h后,大抑制率分别达到(74.67±0.47)%、(62.01±1.27)%和(37.17±2.12)%。结论:狼毒大戟乙酸乙酯层提取分离的没食子酸乙酯在体外有抗肿瘤活性。

  • 芦荟多糖对实验动物抗寒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朱鸿哲;肖佳音;巨雷

    目的:观察芦荟多糖对实验动物寒冷的保护作用,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方法:采用耐低温实验观察芦荟多糖对小鼠低温状态下存活时间的影响,同时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技术比色测定芦荟多糖对冷暴露12 h后大鼠血浆中葡萄糖水平,采用放免法测定其对大鼠血浆中cAMP含量的影响。结果:在耐低温实验中芦荟多糖能明显延长低温状态下小鼠的存活时间。在冷暴露模型实验中,芦荟多糖能够提高冷暴露12 h后大鼠血浆中的葡萄糖水平,降低大鼠cAMP水平。结论:芦荟多糖对实验动物寒冷具有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为芦荟多糖能够增强产热能力,缓解机体对寒冷刺激产生的应激效应,促进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提高机体的耐寒力。

  • 声明

    作者: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杂志社

    关键词:
  • 土鳖虫活性组分对过氧化氢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杜清华;曹唯仪;王宏涛;赵韶华;王玉蓉

    目的:考察土鳖虫抗凝活性组分对过氧化氢损伤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HUVEC )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细胞存活率( MTT)法确定给药剂量;建立HUVEC细胞损伤模型,测定不同培养时间下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 LDH)漏出率,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H2O2(1.1mmol/L)损伤2h可导致细胞存活率降低,模型组SOD、GSH-Px含量显著降低,细胞分泌NO水平降低, LDH漏出率升高,生成MDA增多。与模型组比较,土鳖虫抗凝活性组分在250~4000 mg/L浓度范围内能使LDH漏出率降低,显著升高SOD、GSH-Px含量,抑制MDA生成。结论:土鳖虫抗凝活性组分可在一定程度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有后续研究价值。

  • 接骨木根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宋丹丹;杨炳友;杨柳;韩华;刘艳;王秋红;匡海学

    目的:研究接骨木根皮( roots of 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 )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的柱色谱和HPLC等分离手段,对接骨木根皮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并通过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等波谱数据对其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与结论:从接骨木根皮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莫诺苷(α-morro-niside,1),β-莫诺苷(β-morroniside,2),山栀子苷A(Caryoptoside,3),(7S,8R)-4,9,9′-三羟基-3,3′-二甲氧基-7,8-二氢苯骈呋喃-1′-丙醇基新木脂素((7S,8R)-4,9,9′-trihydroxy-3,3′-dimethoxy-7,8-dihydrobenzofuran -1′-propanolneolignan,4),Ligstroside(5),β-谷甾醇(6)。

  • 蝙蝠葛酚性碱对胃癌 SGC-7901细胞ICAM-1、FasL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苏慧;刘晓辉;章艳;苏云明

    目的:观察蝙蝠葛酚性碱干预胃癌细胞SGC-7901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观察检测蝙蝠葛酚性碱( PAMD)干预胃癌SGC-790细胞ICAM-1、FasL mRNA表达的影响,以探讨PAMD抗胃癌作用机制。结果:PAMD各剂量组均能下调 ICAM-1、FasL mRNA的表达,PAMD(20)和PAMD (10)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PAMD (10)组与阳性组DDP(20)作用相当。 PAMD各剂量组均能下调FasL mRNA的表达,且PAMD (20)、PAMD (5)组下调FasL 的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P<0.05)。结论:抑制ICAM-1、FasL mRNA表达可能是PAMD抗胃癌的作用机制之一。

  • 五味子多糖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清脂联素、抵抗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马育轩;王艳丽;范越;张晓娟;付殷;芦冲;黄艳霞;佟欣

    目的:探讨五味子多糖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清脂联素、抵抗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观察五味子多糖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清脂联素、抵抗素水平的影响,从而探讨五味子多糖干预胰岛素抵抗大鼠的作用机制。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五味子多糖组大鼠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抵抗素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五味子多糖能明显升高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抵抗素水平,说明五味子多糖可能通过升高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清脂联素水平与降低抵抗素水平来发挥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 蛇床子素在大鼠体内药动学及唾液分布研究

    作者:康宇红;王鹏;吕鑫;郑春雨;李秋红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静脉注射给药后,大鼠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在唾液中的分布情况。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蛇床子素,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蛇床子素在血浆、唾液中的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 P97分析数据,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蛇床子素在大鼠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主要药动学参数:t1/2=(123.493±10.4)min,AUC=(551.628±20.0)μg/(min· ml),Vc =(0.995±0.063)L/kg,CL=(0.018±0.032) L/min。结论:蛇床子素可在唾液中检测发现,给药后腮腺、颌下腺中的药物浓度与血浆中的药物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表明腮腺和颌下腺唾液样本可用于蛇床子素的治疗监测。

  • 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及对脑钠肽、D-二聚体的影响

    作者:余林;何杰;杨黎;冯晓丽;李万成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及对脑钠肽、D-二聚体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包括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抗凝、强心剂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静脉点滴丹红注射液30ml/次,qd,14天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进行临床疗效评价,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血气,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LVEF),测定血清中脑钠肽、D-二聚体含量。结果: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1.11%和75.56%,两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2)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PaO2、SaO2、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PaCO2、脑钠肽、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SaO2、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PaCO2、脑钠肽、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不适症状,恢复肺通气功能,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心搏出量,降低血清中脑钠肽水平,有效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滋阴润燥生津汤联合硫酸羟化氯喹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研究

    作者:韩龙;孙桂芳

    目的:观察滋阴润燥生津汤联合硫酸羟化氯喹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A组52例,应用滋阴润燥生津汤联合硫酸羟化氯喹片治疗;B组26例,应用硫酸羟化氯喹片治疗;C组26例,采用人工唾液、人工泪液对症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在口干眼干症状评分、唾液流率、Schirmer实验、血沉( ESR )及IgG等方面的疗效。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B组患者口干眼干、唾液流率、Schirmer实验、ESR及IgG等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P<0.05),且A组优于B组,C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润燥生津汤联合硫酸羟化氯喹治疗干燥综合征,缓解口干、眼干症状效果显著,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舒心饮治疗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梁燕;袁喆平;唐靖一;汤诺

    目的:观察舒心饮治疗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50例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与治疗组25例。治疗组选用舒心饮+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选用常规西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中医证候、心功能变化以及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改善程度、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程度、射血分数等心功能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无不良反应。结论:舒心饮治疗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 阴阳辨证在中医时间医学中的应用

    作者:高恩宇;姜德友

    阴阳辨证作为中医辨证的纲领,在中医时间医学中应用广泛,针对人体特定时间发病运用阴阳辨证可指导对疾病的辨治,从而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 扶阳法治疗高血压病的体会

    作者:初世荣

    分别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医案例释及起效反应四个方面介绍扶阳法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经验,认为扶阳法为治疗高血压病的有效治法,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桂枝茯苓丸异病同治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松江;韩淑丽;段富津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异病同治”就是在此原则指导下产生的。基于“异病同治”这一治则,主要阐述桂枝茯苓丸对于慢性盆腔炎、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盆腔炎性包块、痛经、输卵管不通,以及PCOS、子宫内膜异位症这八种妇科疾病异病同治的临床应用。现代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运用“桂枝茯苓丸”治疗妇科方面疾病收到了较好疗效,这充分体现了中医学中“异病同治”的治法和优势。

  •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初探

    作者:孙博;费洪新;姜波;朴成玉;张英博;周忠光;邓允;刘斌;焦月华;赵良友;于敏;李松滨;王淑云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包括Aβ级联假说、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钙离子代谢紊乱、自由基损伤、神经递质代谢紊乱、炎症介质、细胞凋亡、维生素缺乏和APP/PS1基因的缺失等方面,这些机制引起AD的发生。

  • 浅析“合治内府”的内涵与临床应用

    作者:于岩瀑;马玉侠;高树中

    总结《灵枢》对“合治内府”的认识,提出“合”是下合穴,“合治内府”是下合穴治疗腑病。《灵枢》把下合穴作为治疗腑病的关键,故明确“合治内府”的涵义,对于针灸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脾胃气机升降理论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

    作者:王捷虹;沈舒文;刘力;汶明琦;许永攀;惠建萍

    脾胃气机升降理论是中医学“气机升降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阐述人体脾胃气机运动的理论。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的主要病机为脾胃气机阻滞。用脾胃气机升降理论来阐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指导治疗原则及处方用药,通过升降气机、调气和胃,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邓允;贾博宇;边文山;周忠光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病因不明、预后较差。近年来,中医药以其毒副作用小、疗效好而被广泛关注,从单味药物及其有效成分研究及复方研究两个方面对中药治疗胰腺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胰腺癌 中医药 综述
  • 半夏泻心汤在消化系统疾病的应用

    作者:张丽;顾勤

    半夏泻心汤因配伍精当、临床疗效卓著而被广泛运用。通过检索查阅相关文献,对其在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指导临床。

  • 菊苣药材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俊;张冰;林志健;孙博喻;王红坡;李丽玉

    菊苣为蒙古族和维吾尔族习用药材,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它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多个角度对菊苣药材质量评价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菊苣药材的质量评价需从真伪/品种鉴定和品质评价两个方向着手,结合各面的研究成果,形成综合、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

  • 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研究新进展

    作者:李冀;付殷;高彦宇

    中药的组分配伍研究包括方剂组分配伍、单药有效成分组分配伍以及标准物质组分配伍等三类模式。目前,方剂组分配伍多以单一药效指标进行佳配伍剂量、配伍关系的研究。近两年,组分配伍研究进展到单味药及标准物质的组分配伍研究后取得了很多新进展,但仍存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不够深入的缺憾,研究缺乏足够的中医理论支持。

  • 近10年原发性痛经针灸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鲁佳;顾一煌

    基于近10年临床及实验研究文献,探讨针灸在治疗原发性痛经方面的研究现状。针灸的各种疗法现已广泛应用于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中,具有起效快、止痛明显、副作用小、简便易于推广等特点,在远期疗效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

  • 三七皂苷临床应用的基础研究进展

    作者:熊敏琪;陈瑜;张腾

    三七具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特点,广泛用于内外各类出血。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肿瘤、血液系统等方面的疾病。三七的主要化学成分有三七总皂苷( 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 , PNS)、三七素、三七多糖类、黄酮苷、挥发油、氨基酸及各种微量元素等。其中主要有效活性成分三七总皂苷及其制剂临床应用广泛,就近年来三七皂苷制剂在临床应用的基础研究支撑做一综述。

  •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活性研究进展

    作者:周永强;程玉鹏;刘丹丹;高宁;林进华;陈琦;王博;王强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代谢产物是一类尚未完全开发的天然化合物资源,从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中寻找新的生物活性成分已成为研究热点。因此,利用内生真菌发酵实现生物活性物质的工业化生产,不但有利于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而且对减少野生药用植物多样性的破坏具有重要意义。简要综述了近10年来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抗肿瘤、抗菌及免疫抑制等活性的新研究进展。

  • 经皮联合电刺激大陵穴和公孙穴对妇科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研究

    作者:周立业;张冰;朱莉;李军;戚恩华;王昕

    目的:探讨经皮联合电刺激大陵穴与公孙穴对妇科手术术后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腹式妇科手术的患者9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B、C三组( n=30)。 A组为对照组,仅给予虚假穴位刺激;B组患者于术前给予经皮联合电刺激大陵穴和公孙穴治疗30min;C组患者术后即刻给予经皮联合电刺激大陵穴和公孙穴治疗30min。各组患者均给予硬膜外注射2.0 mg吗啡作为术后镇痛治疗。观察和比较术后24 h内不同时间点各组患者恶心、呕吐( PONV )的发生情况及排气时间。结果:B组和C组术后PONV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 P<0.05)。 B组患者排气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C组与A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术前给予经皮电刺激大陵穴和公孙穴能有效减少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腹式妇科手术的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并缩短其患者的排气时间。

  • 补肾健脾方缓解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作者:孙艳;张百梅;左卓;于冲;李宝龙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方对去卵巢大鼠雌激素含量、骨营养状况及子宫增重的影响。方法:选择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去卵巢对照组、雌激素对照组(β-雌二醇)和补肾健脾方高、中、低3个剂量组。假手术组为单纯开腹,其他5组在无菌条件下切除双侧卵巢,手术后各组大鼠正常进食1周。给药6周,测定各组大鼠血清雌二醇含量、股骨密度、骨钙含量及子宫增重情况。结果:低、中、高剂量组大鼠雌二醇含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各剂量组对维持子宫重量均有轻度作用;各剂量组大鼠的股骨中点和中、高剂量组远心点骨密度均高于去卵巢对照组;股骨重量和骨钙含量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健脾方能够增高去势大鼠的骨密度,有效防止卵巢切除大鼠的骨量丢失,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

  • 六神丸含药血清对人肺癌 A549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表达的影响

    作者:齐元富;郑祎;黄利敏;王秀娟

    目的:研究六神丸含药血清对人肺癌 A549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六神丸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不同浓度的六神丸含药血清,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情况,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 RT-PCR)检测survivin mRNA表达情况。结果:六神丸含药血清对A549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促使A549细胞发生凋亡,并能下调survivin的表达,其作用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与顺铂( DDP)联合用药有协同作用。结论:六神丸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下调survivin的表达,诱导A549细胞凋亡有关。

  • 益元瘿消汤对甲减大鼠治疗作用机制的探究

    作者:刘明慧;张春芳;胡妮娜;郑小平;祁永校;于晓红

    目的:观察益元瘿消汤对甲减大鼠甲状腺轴系统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只符合实验标准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组、模型组、优甲乐组、中药(益元瘿消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他5组给予丙硫氧嘧啶进行造模15天,确定造模成功后,再分别给予各组相应药物,8周后,检测大鼠下丘脑TRH、垂体TSH含量及血清FT3、FT4、TSH水平,同时观察大鼠甲状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优甲乐组、益元瘿消汤高、中、低剂量组甲减大鼠的症状、体征有不同程度好转。给药后,优甲乐组、益元瘿消汤高、中剂量组的FT3、FT4含量均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的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益元瘿消汤高、中剂量组甲减大鼠下丘脑TRH及垂体TSH含量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甲乐组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病理结果显示,优甲乐组、益元瘿消汤高、中剂量组大鼠与模型组比较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益元瘿消汤能升高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同时能减轻大鼠甲状腺组织器官的病理改变,其作用机制是调整甲减引起的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系统紊乱。

  • 原子吸收法测定注射用丹参(冻干)中重金属的含量

    作者:刘秋丽;弓起君

    目的:建立注射用丹参(冻干)中铅、镉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铅、镉含量,铅灰化温度为900℃,镉灰化温度为800℃,铅原子化温度为1800℃,镉原子化温度为1300℃,铅基样改进量15μl,镉基样改进量8μl。结果:铅在0~10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镉在0~6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铅为95%,镉为92%;铅RSD=2.5%( n=6),镉RSD=2.0%( n=6)。结论:本法可用于测定注射用丹参中重金属铅、镉的含量。

  • HPLC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散结止痛膏中重楼皂苷 I、重楼皂苷Ⅱ、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和对香豆酸的含量

    作者:王爽;徐建红;侯立强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梯度洗脱法建立散结止痛膏中重楼皂苷I、重楼皂苷Ⅱ、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和对香豆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Hypersil C18色谱柱(4.6mm ×250mm,5μm);体积流量:1.1ml/min;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0.05%磷酸溶液;检测波长λ1=203nm(检测重楼皂苷I和重楼皂苷Ⅱ),检测波长λ2=303 nm (检测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和对香豆酸)。结果:重楼皂苷I、重楼皂苷Ⅱ、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和对香豆酸分别在0.0736~1.4720μg ( r=0.9999)、0.0314~0.6280μg ( r=0.9996)、0.0114~0.2280μg(r=0.9997)、0.0182~0.3640μg(r=0.9993)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48%、97.70%、96.87%、98.21%, RSD ( n =6)分别为0.82%、1.12%、1.24%、0.97%。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作为散结止痛膏的含量控制方法。

  •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优化蛇床子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作者:谢国梁;王锐;杨婧;孟永海

    目的:考察在超声法和表面活性剂联合应用下提取蛇床子中蛇床子素的佳工艺条件。方法:以蛇床子素的提取率为指标,利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案,对试验结果建立二次多元预测回归模型并对原有处方进行优化和验证。结果:超声联合表面活性剂提取蛇床子素的佳工艺条件是表面活性剂量为37.8mg,超声提取时间为110min,超声波功率为260W,优提取率可达70.3%,提取结果优于正交试验提取结果。结论:该设计方法可为蛇床子素的提取优化研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 正交实验设计优选蜘蛛香的提取工艺

    作者:侯文慧;石晋丽;刘勇;刘倩佟;史淑宁;刘洁;李鹤

    目的:以11-ethoxyviburtinal的含量为指标,优选蜘蛛香的提取工艺。方法:分别以药材的粉碎程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溶剂倍数为考察因素,以化合物11-ethoxyviburtinal 为指标性成分,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蜘蛛香的提取工艺。结果:蜘蛛香的佳提取工艺为A3 B2 C1 D3,即:将蜘蛛香粉碎成细粉,加10倍量3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 h。结论:以10倍量3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蜘蛛香的方法稳定可行,可为蜘蛛香的后期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 李可老中医治疗颈椎病的方剂配伍规律探讨

    作者:高博;侯伯男;王敏;李同军

    李可老中医逆境学医,致力于中医临床与研究50多年,崇尚仲景学说。擅长辛温重剂救治重危急症,对各种疑难杂症有独到的救治经验,是中医界独具特色的临床大家,效果显著,深受患者的好评与信任。其学术思想影响海外,对当代有志于中医药事业的青年才俊也是一剂良药,笔者私塾其学五载,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颈椎病的经验进行整理,以飨同道。

  • 苓桂术甘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SOD、MDA含量的影响

    作者:康天济;韩宇博;田苗;郭维毅;周彬彬;于丽楠;田明

    目的:通过观察苓桂术甘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模型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性与丙二醛( MDA)含量的影响,从生物化学水平讨论其防治再灌注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苓桂术甘汤高剂量组,苓桂术甘汤低剂量组。采用结扎家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40min和再灌注3h后分别采血,检测血清中SOD活性与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缺血40 min时,SOD活性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再灌注3h时,SOD活性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低剂量组缺血40min和再灌注3h时,SOD活性无明显变化,MDA含量显著降低。但总体上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SOD活性高,MDA含量低。结论:苓桂术甘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升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有关,且高剂量组疗效显著优于低剂量组。

  • 酸枣仁汤对慢性应激所致抑郁症模型大鼠脑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田旭升;宋琳;马伯艳;程伟

    目的:观察酸枣仁汤对慢性应激所致抑郁症模型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慢性应激方法复制抑郁症大鼠模型,给予酸枣仁汤灌胃进行干预,观察抑郁症大鼠体质量,糖水消耗量,敞箱行为实验,海马、皮层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采用尼氏染色法对比酸枣仁汤高、中、低剂量组、西药组、模型组和空白组的神经元细胞数目。结果:与模型组对比,中、高剂量给药组大鼠的体质量、糖水消耗量、敞箱实验、海马和皮层的5-HT含量均有回调趋势,差异显著;各给药组神经元细胞和阳性细胞面密度值增多,有显著性差异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酸枣仁汤对慢性应激所致抑郁症模型大鼠的大脑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行为及海马形态学的影响

    作者:王晓滨;孔明月;孙荣华;胡继平;王雪慧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及海马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抑郁模型组(模型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低剂量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高剂量组、氟西汀组,每组20只。采用慢性应激及孤养方法制造抑郁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及海马形态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及糖水消耗百分比下降,敞箱试验得分降低(P <0.05),海马区神经元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不同程度减轻上述变化,高剂量组作用与氟西汀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具有抗抑郁作用,其机制与对海马形态的影响有关。

  • 痰瘀互结证对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作者:刘振岳;张建中

    目的:探讨痰瘀互结证对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 )水平的影响。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痰瘀互结证高血压患者83例,非痰瘀互结证高血压患者66例,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测定三组患者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痰瘀互结证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非痰瘀互结证组和对照组(P<0.01),非痰瘀互结证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级高血压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1级高血压组和2级高血压组(P<0.01),1级高血压组与2级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瘀互结证高血压患者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非痰瘀互结证组和对照组,或可为高血压患者痰瘀互结证证型判定提供客观依据;3级高血压组患者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1级高血压组和2级高血压组,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障碍可能是促使高血压进展的环节之一。

  • 性早熟南北辨证分型差异分析

    作者:杨丽珍;兰林杰;杜君威;陈伟操

    性早熟是儿科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中医辨证主要分阴虚火旺型、肝郁化火型及脾胃湿热型三种类型。据文献统计,在南方以阴虚火旺型为主,北方以肝郁化火型为主。针对此差异性,从小儿自身生理病理特点和南北方地域气候、生活起居习惯、饮食结构的不同导致小儿体质方面的差异着手分析,并从中医“三因制宜”原则出发,认为北方性早熟患儿以“从肝论治”为主。

  • 外用中药治疗糖尿病足的文献应用分析

    作者:黄新;代波;狄钾骐;李杰辉;唐乾利;付军;伍松合

    目的:对近5年文献报道中有关外用中药治疗糖尿病足现状进行统计,为临床应用中药外治糖尿病足提供用药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5月~2013年5月中国知网( CNKI)收录的有关中药外治糖尿病足的相关文献,统计中药出现的频次,不同种类中药的应用频次,剂型应用频次等情况。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85篇,处方明确的中药方剂为150个,涉及中药191种;应用频次较高及种类较多的为清热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其次是温里药,补虚药,解表药;应用中药剂型主要以洗剂,膏剂,散剂为主。结论:中药应用存在种类多、应用方法较多、配伍不统一等问题,实际临床疗效易受质疑。在临床实际中,要辨别糖尿病足发病患者的全身症状与局部症状,灵活选用相应种类的外用中药及剂型。

  • 针灸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文献研究

    作者:雷爽;韩新民

    目的:评价并总结针灸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临床试验文献。方法:通过机检全面收集近10年来针灸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治疗文献,按照中国循证医学中心/Cochrane 手册推荐的标准,分析评价每一篇文献。结果:缺乏高质量的临床治疗试验文献,针灸取穴和针刺方法种类迥异,无确定的选穴原则。结论:有必要在循证医学原则的指导下,加强设计规范严谨的针灸治疗随机对照试验,使其具有随机化方法、正确对照、合适的样本量、全国性诊断标准、客观疗效判定标准、明确统计方法,以期开展针灸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系统评价。

  • 服柿蒂致尿闭等过敏反应1例分析

    作者:周计春;马玄静

    采用疏肝降逆法治疗腹胀、嗳气病例一则,期间伍用柿蒂曾引起尿闭、汗出等反应。查阅资料对此分析,发现有以柿蒂性涩之性治疗遗尿的验方,也有服柿蒂致无尿的问题,分析本案当属服柿蒂所致过敏反应,故作报道以警同道。

    关键词: 柿蒂 尿闭 过敏
  • 刘维教授从毒论治干燥综合征发热验案

    作者:陈腾;刘维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较常见的以累及外分泌腺体为主的自身免疫病。目前,该病尚无根治的方法,主要以改善症状、控制和延缓器官损害为主,常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但毒副反应较大。中医将本病归入“燥痹”范畴,中医药治疗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标本兼治,对治疗干燥综合征具有独特优势。刘维教授辨治燥痹注重从毒论治,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中医药信息》关于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声明

    作者:

  • 黄土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验案浅析

    作者:黄玉龙;张同学

    黄土汤出自《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据此临床上应用黄土汤治疗各种出血性疾病,尤其是消化道出血性疾病,临床疗效卓著,笔者单纯应用黄土汤原方治疗重症溃疡性结肠炎取得满意疗效,以此对黄土汤临床应用进行浅析。

  • 肝郁脾虚型慢性肝炎“病、证”复合模型的建立

    作者:刘海洋;董文婷;雷霞;李冀

    目的:采用肝郁脾虚造模方法联合四氯化碳( CCl4)皮下注射,建立肝郁脾虚型慢性肝炎大鼠模型。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肝炎组、空白组和A、B、C三种复合方法造模组(慢性束缚、过度运动、饮食不节三种不同方法分别联合皮下注射CCl4),以大鼠宏观表征、尿D-木糖排泄率和血生化肝功能系列为指标,评价该模型。结果:与肝炎组比较,A、B、C 组各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 <0.01);同C组相比较,A组D-木糖排泄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束缚、过度运动、饮食不节联合注射CCl 4造模更符合“病、证”复合的肝郁脾虚型慢性肝炎模型的要求。

  • 脾虚模型大鼠一般状况的实验研究

    作者:高洁;韩冰冰;韩旭;崔宁;赵文晓;王世军

    目的:研究脾虚模型大鼠基础活动和代谢水平的改变。方法:采用饮食失节加劳倦过度的方法复制大鼠脾虚模型,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检测大鼠的自主活动及代谢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对比,模型组大鼠自主活动有降低趋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食量、饮水量、尿量也均有降低的趋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脾虚模型大鼠会出现基础活动和代谢水平的降低。

  • 关于冒用《中医药信息》名义进行非法征稿活动的郑重声明

    作者:

  • 中成药不良反应及其因素分析

    作者:陈良跃

    随着中成药应用的日益增加,其安全性和潜在不良反应越来越受到关注,中成药的原料药材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由于许多中成药中配伍了某些毒性药材,虽然毒性药材的应用是受到严格限制的,除非采用适当的炮制方法来保证其疗效并降低其毒性,但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不断报道,中药误用或滥用时有发生。一些中成药有效浓度范围很小,不同人群的个体很大,其用量也很难掌握,因而易于导致不良反应。传统方法很难发现中成药产生的慢性毒性和也无法检测体内药物蓄积量,如近年报道发现,含马兜铃属药材的中成药存在的健康隐患。但从总体来看,中成药所引发的不良反应是远远少于其他类药物的,总结国内外患者应用中成药用药信息并提升药物警戒性和药物流行病学,将有助于获取有价值的药物安全信息及相关临床应用。

中医药信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