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医药信息杂志

中医药信息

中医药信息杂志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중의약신식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影响因子: 1.2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2406
  • 国内刊号: 23-119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14-13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医药信息》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匡海学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长强穴埋线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杜炳林

    目的:观察长强穴埋线对混合痔术后患者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长强穴埋入羊肠线镇痛,对照组肌注酮咯酸氨丁三醇,术后1周内每天记录患者排便和换药时的疼痛情况以及每天疼痛持续时间,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术后镇痛效果较对照组稳定而持久.结论:混合痔术后运用长强穴穴位埋线有明显的止痛效果.

  • 软坚通络益气养阴法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观察

    作者:左冬冬;滕林;李兰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软坚通络益气养阴法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疗效,获得相应的临床数据,从而为中医药防治IPF提供一种安全有效、适宜推广的防治方法.方法:将符合IPF诊断标准的106例患者病例纳入本研究,患者给予软坚通络益气养阴法组方口服治疗,治疗时间为3个月.经统计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在总疗效、肺功能、胸部影像学、中医症状积分、6分钟步行试验时氧饱和度(6MWT-SaO2)监测及生活质量上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软坚通络益气养阴组方治疗3个月之后,对106例IPF患者的总疗效进行分析显示其总有效率为87.73%;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分别为(9.23±2.15)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肺功能指标FVC(81.68 ±6.52)、DLco(70.02±7.31)、PaO2(83.03±9.86)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6MWT-SaO2值(92.82±3.75)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现106例IPF患者中,其中改善占25.5%,稳定占56.6%.经软坚通络益气养阴组方治疗后,IPF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其中在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精神健康及社会功能方面作用尤为突出(P<0.01).结论:软坚通络益气养阴法能够明显改善IPF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30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良;李敬斌;李佳卓;徐京育

    目的:观察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治疗组34例,两组除基础治疗外,对照组给予步长稳心颗粒治疗,治疗组给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治疗.两组治疗均4周为1个疗程,将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动态心电图中早搏数量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为79.41%,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为73.52%,治疗组在改善症状方面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积分较治疗前均减低(P<0.05).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总数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室性早搏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能有效降低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数量,减少心肌缺血,改善临床症状.

  • 电针腰椎夹脊穴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叶晓春;赵普;王亮;巴东娇;宓轶群

    目的:探讨电针腰椎夹脊穴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方式将91例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分为治疗1组(电针治疗组)、治疗2组(电针加扶他林治疗组)和对照组(扶他林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三组患者在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和中医症候量表评分方面的变化,并评价其疗效.结果:三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P<0.01).而组间比较发现,治疗1组和治疗2组在中医症候量表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方面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JOA评分方面,三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中医症候改善方面,寒湿型、瘀滞型的疗效显著优于肾虚型(P<0.05).结论:电针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确切有效.

  • 温补通络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寒)证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莉;魏文慧;张燕丽

    目的:通过观察温补通络方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胃虚弱(寒)证的疗效,并加以评价,为中医临床辨证治疗脾胃虚弱(寒)证CAG提供依据.方法:按照CAG脾胃虚弱(寒)证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将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接收143例患者分别观察并记录患者胃脘隐痛、胃脘胀满、恶心欲吐、食少纳呆和大便稀溏五种主要症状的表现情况,分别计算5组症状积分;再对每位患者辨证给予温补通络方加减治疗,分三个阶段记录患者各组症状的变化并计算积分;再进行胃镜、病理检查进一步验证.结果:患者经治疗后,其1、2、4周总有效率分别为71.33%、83.91%、91.61%;治疗4周后胃脘隐痛、胃脘胀满、恶心欲吐、食少纳呆和大便稀溏有效率分别为88.46%、91.41%、95.05%、94.18%和94.92%,同时各症状积分明显改善;治疗4周后,患者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等病理形态积分明显下降(P<0.01).结论:温补通络方治疗CAG脾胃虚弱(寒)证疗效较好,缓解症状的同时,可改善患者胃黏膜的萎缩、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使患者病理恢复趋于正常,从而预防癌前病变的作用.

  • 头穴丛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立;李季;陈静;熊伟南;关莹

    目的:观察针康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VD患者随机分为针康组(头穴丛刺结合康复训练组)、康复组、头穴丛刺组,每组各20例,康复组采用认知训练法、头穴丛刺组采用于氏头穴丛刺法、针康组采用头穴丛刺结合认知训练方法,共观察8周,比较三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三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VD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总评分,针康组总有效率为90%,优于康复组50%及头穴丛刺组65%.结论:针康法能较好改善VD患者的认知功能,优于康复组及头穴丛刺组.

  • 除湿化浊汤治疗NGU感染不孕症的研究

    作者:王薇华;刘格;杨晶

    目的:研究除湿化浊汤联合西药治疗NGU感染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UU、CT感染输卵管炎性不孕患者,临床辨证为湿浊内阻型,随机分为中西药治疗组36例和西药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中西药治疗组UU、CT感染治疗痊愈率77.8%,妊娠率36.1%;西药治疗组NGU感染治疗痊愈率40%,妊娠率13.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湿邪与女性生殖道NGU感染有关,除湿化浊汤联合西药治疗NGU感染的输卵管不孕症效果好.

  • 大承气汤治疗严重脓毒症有效性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佳丽;常毓颖

    目的:评价大承气汤治疗重症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对照组加用清洁灌肠.观察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生化指标的变化,并比较中医疗效、APACHEⅡ评分,统计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中医疗效、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大承气汤可显著改善重症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 健龈愈肿汤治疗急性多发性龈脓肿疗效观察

    作者:闫秋霜;杨光辉;尹沂平

    目的:观察健龈愈肿汤治疗急性多发性龈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局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健龈愈肿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龈愈肿汤治疗急性多发性龈脓肿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 九仙散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

    作者:辛大永

    目的:观察九仙散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符合中医辨证咳嗽气阴两虚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九仙散加减治疗;对照组58例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250ug),每次1吸,每天2次,药后漱口;治疗1个疗程(14天)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5.9%,两组临床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九仙散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

  • 解郁方对抑郁模型小鼠血浆皮质醇及一氧化氮的影响

    作者:韩珍;周永忠;贺弋

    目的:研究解郁方对利血平模型小鼠血浆皮质醇(cortisol,CORT)及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um,NO)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小鼠血浆CORT浓度,硝酸还原法测定小鼠血浆NO含量,研究解郁方抗抑郁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解郁方高剂量组可显著升高小鼠血浆CORT及NO含量,差异显著(P<0.05).结论:解郁方治疗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升高血浆CORT及NO含量有关.

  • 三参丹颗粒剂对大鼠心肌缺血模型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李冀;丁莹;高彦宇

    目的:探讨三参丹颗粒剂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为临床应用该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制备心肌缺血模型,测定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CK)、血清肌钙蛋白(Troponi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三参丹颗粒剂能使心肌缺血模型大鼠血清中CK、Troponin的含量降低,SOD的活性增高.结论:三参丹颗粒剂对心肌酶和心肌收缩的结构蛋白具有改变其活性的作用,抗心肌缺血从而对心脏起到保护作用.

  • 8种中草药抗菌作用实验研究

    作者:李建志;王晓源;王亚贤

    目的:研究甘草、丹参等8种中草药对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状细菌、变形杆状细菌、福氏2b痢疾杆状细菌、志贺氏痢疾杆状细菌、宋内氏痢疾杆状细菌、腐生性葡萄球细菌等13种菌株的抑菌作用,为进一步开发中药新药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中药抗菌实验试管法测定药物的低抑菌浓度.结果:甘草、丹参、蒲公英、马齿苋、半边莲、白花蛇舌草、槟榔、四季青、千里光等8种中草药对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等菌株均有较强抑制作用.结论:甘草、丹参等8种中草药对13种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

  • 三七总皂苷提取物Rg1对CsA慢性肾毒性大鼠肾组织TGF-β1及α-SMA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洪磊;刘其锋;郁丽霞;顾晓霞;李莎莎;叶建明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环孢素A(CsA)引起的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G-Rg1干预组,采用低盐饮食及CsA灌胃的方法建立CsA慢性肾纤维化的模型.观察Rg1对大鼠尿量、肾功能、肾脏病理及纤维化指标TGF-β1、α-SMA表达的影响.结果:Rg1能减轻肾组织的病理改变,并下调TGF-β1、α-SMA在肾组织的表达.结论:Rg1通过抑制TGF-β1及α-SMA的表达而发挥保护肾脏的作用.

  • 刺五加叶中酚酸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作者:吴琼;王知斌;郭江涛;王秋红;杨炳友;匡海学

    目的:分离、鉴定刺五加叶提取物中的酚酸类化合物.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制备液相等方法对刺五加叶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NMR和MS等谱学分析确定结构.结果与讨论:从刺五加叶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酚酸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咖啡酸(1),阿魏酸(2),原儿茶酸甲酯(3),原儿茶酸(4),对羟基苯甲酸(5),丁香酸(6),绿原酸(7),松柏苷(8).其中化合物2、3、5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7、8为首次从该植物的叶中分离得到.

  • 苦瓜提取物影响Ⅱ型糖尿病小鼠血清SOD、MDA的Meta分析

    作者:斯琴;布日额

    目的:系统评价苦瓜提取物对Ⅱ型糖尿病小鼠血清SOD活性、MDA含量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录的1979年1月~2012年12月发表的关于苦瓜提取物影响Ⅱ型糖尿病小鼠血清SOD活性、MDA含量的相关研究,并辅以手工检索,对照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收集到相关文献23篇,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有6篇7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小鼠血清SOD活性异质性检测I2 =35%,合并结果Z=5.67(P<0.00001);MDA含量异质性检测I2=0%,合并结果Z =6.23(P <0.00001),检验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值采用标准化均数差(SMD),小鼠血清SOD活性的合并效应SMD=-1,15,95%CI(-1.55,-0.75);MDA含量的合并效应SMD=1.27,95%CI(0.87,1.67);发表偏倚检测图呈漏斗状.结论:苦瓜提取物能够提高Ⅱ型糖尿病小鼠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

  • 加味八珍汤联合小剂量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研究

    作者:文鸿光;文焕琛

    目的:观察加味八珍汤联合小剂量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符合诊断标准与纳入标准的ITP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G1)与对照组(G2).G1组口服中药加味八珍汤与小剂量醋酸泼尼松片;对照组(G2)单纯口服常规剂量醋酸泼尼松片.两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3个疗程后,对比两组间的临床总有效率、血小板计数与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并记录G1与G2组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状况.结果:1)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99%,对照组为76.66%,G1、G2组的临床总有效率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G1组中血小板计数由(39.26 ±7.32)上升至(112.32 ±9.28),G2组中血小板计数亦由(40.18 ±5.36)增加为(95.27±7.45);G1、G2组患者血小板计数经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G1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由(34.23 ±4.52)降至(11.26 ±2.34),而G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前后变化不明显.G1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经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G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经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G1与G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G1组中患者出现腹胀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6%;G2组中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例,恶心2例,皮肤瘙痒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33%;两组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八珍汤联合小剂量醋酸泼尼松片用于治疗ITP可明显提高患者血小板计数,降低中医症状积分,减少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几率,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生半夏在治疗中风后遗症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王继刚

    目的:探讨生半夏在辅助治疗中风后遗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为中风的预后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共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67)和对照组(n=65).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方剂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生半夏先煎,30min后联合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显效41例,有效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高达95.52% (64/67),仅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低至5.97%(4/67);而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3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3.08%(54/65),共1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达16.92%(11/65).可见观察组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半夏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基于肝肺相关理论治疗便秘的体会

    作者:肖航航;范洪桥

    百病皆生于气,便秘也不例外,调畅气机是治疗便秘的总则.当今临床调畅气机多从肺、脾胃、肾入手,忽视了肝肺气机升降在便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文章基于“左肝右肺”理论,并结合典型病例,阐述“左金制木”法调燮肝肺气机升降是治疗便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思路与方法.

  • 从仲景实脾法论治肝癌

    作者:吴继萍;廖伟廷;杨罗燕;强睿

    《奇经直指》“诸癌厥,惟肝癌为毒”.目前手术治疗是肝癌的首选方法,但是在我国患者就诊时绝大多数已经进入中晚期,而且多数患者并发有肝硬化,特别是晚期肝癌患者进展快,并发症多、生存期短、预后差.2012年《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第一位的仍是肺癌,其次为肝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农村高于城市和男性高于女性,并随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至80岁左右达高峰.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具于此,本人从仲景实脾法论治肝癌,取得一定的疗效.

    关键词: 肝癌 实脾法 张仲景
  • 甲午之岁三运背景下清暑益气汤临床应用

    作者:柳成刚;顾植山

    五运六气临床应用强调时令变化,时移事易,时值6月主运太宫,针对当下的运气特点,总结清暑益气汤的临床应用并附案例加以说明.

  • 张仲景的疾病观和诊疗观探析

    作者:孙易娜;杨云松;孙丽英;刘丰

    基于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文献研究,从医学哲学思想的角度探讨了张仲景的疾病观和诊疗观,提出张仲景是借助阴阳对立观来思考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的,在疾病诊治上则运用了求同存异的思维方法,通过叙述内容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对张仲景学术理论的影响.

    关键词: 张仲景 疾病 诊疗 思想
  • 温病发热调治脾胃管窥

    作者:孙美灵;张思超

    “调者,和也,平其不平也.”通过对前人治疗温病发热的经验总结,从温热类温病和湿热类温病两个方面对温病发热调治脾胃应用进行探讨.

  • 温阳法治疗肿瘤研究进展

    作者:宋立家;季旭明;王海瑞;欧阳兵

    目的:总结温阳法治疗肿瘤运用的现代理论依据及其内涵,探讨温阳法治疗肿瘤的重要意义,整理温阳法治疗肿瘤的基础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方法:应用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温阳”、“肿瘤”、“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等为主题词,检索2003 ~ 2013年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206篇文献.纳入标准:1)温阳法治疗肿瘤的理论依据及其内涵研究;2)温阳中药单药提取物的抑瘤作用研究;3)有关温阳法治疗肿瘤的基础实验研究;4)有关温阳法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的文献有40篇.结果:温阳法治疗肿瘤的研究多集中于名老中医经验、中药单药提取物、复方抗肿瘤等方面,缺乏大规模系统的随机对照研究.结论:温阳法治疗肿瘤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结合西医疗法成效显著,肿瘤的佳治疗选择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别是以温阳法为主的中医治疗是结合西医疗法防治肿瘤的重要措施之一.

  • 补阳还五汤对脑组织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费洪新;姜波;张英博;仲丽丽;朴成玉;周忠光

    主要分析补阳还五汤对脑组织作用机制,分别从脑神经细胞凋亡、星形胶质细胞、脑组织能量代谢、血脑屏障、血液流变学、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兴奋性氨基酸、自由基、一氧化氮合酶、炎症介质共10个方面分析补阳还五汤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 过敏性鼻炎外治法研究进展

    作者:顾文哲;严道南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病也是疑难病,虽然目前有多种药物、外科手术、免疫疗法等治疗方法的应用,但仍有部分过敏性鼻炎患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从而给患者心理、生理上带来沉重的负担.除了内治法,外治法也正以其肯定的临床效果受到越来越多医生的重视.

  • 不同功能状态下针刺脑功能成像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聃琳;李晓陵;王丰;张帆;周晓;张秦宏;徐佐宇

    脑功能成像是目前新兴的一种影像诊断技术,包括PET、SPECT、fMRI、ERP、光学成像等多种技术手段,它能够在无创状态下实时地反映出整个针刺过程中脑功能的变化.对近年来针刺脑功能成像的研究进行总结,就机体生理状态与病理状态下的针刺效应,进一步探讨脑功能成像技术在针刺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洁宜;吴鑫宇;周海纯;李冀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由自身免疫障碍引起免疫系统攻击关节的长期慢性炎症,此炎症会导致关节畸形,甚者致残.现对中医学有关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及其相关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回顾,以期为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临床参佐.

  • 交叉电项针对脑出血后气管切开插管患者吞咽功能及肺感染恢复的随机单盲对照观察

    作者:蔡国锋;尚莉莉;刘凯;赵惠;全爱君;闫成海;孙宏;庄哲

    目的:采用交叉电项针这一方法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从而促进脑出血后气切插管咳嗽反射障碍患者肺感染的恢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就诊顺序纳入患者,单盲法评价.将60例脑出血后气管切开插管并咳嗽反射障碍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西药抗炎、化痰、头针、体针等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交叉电项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两组患者基础信息如病情、病程、年龄和性别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疗效评价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藤岛一郎吞咽评价、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吞咽评价应用洼田饮水试验和藤岛一郎吞咽评价,“交叉电项针”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CPIS临床肺部感染评分,两组CPIS评分均有降低,“交叉电项针”组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交叉电项针”对脑出血后气管切开插管并吞咽障碍患者有明显改善作用,能够促进脑出血后气管切开插管并咳嗽反射障碍患者肺感染的恢复.

  • 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内皮素的影响

    作者:牛文民;刘智斌;杨晓航;王渊

    目的:探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60例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测组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照组用口服药物疗法.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捡测血浆内皮素(ET)的浓度,采用MMSE和ADL量表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观测组的总有效率为6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3.3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ADL量表评分与治疗前自身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观测组的MMSE、ADL量表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血浆ET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自身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观测组血浆E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于VD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其治疗机理与降低血浆ET含量相关.

  • 穿山龙总皂苷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研究

    作者:宋艺君;郭涛;王昌利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纯化穿山龙总皂苷的佳工艺.方法:以静态吸附量和解析率为考察指标,确定大孔树脂型号;以总皂苷含量和转移率为考察指标,对佳树脂纯化工艺进行筛选.结果:D-101型树脂对穿山龙总皂苷的吸附性能和解析效果好,佳纯化工艺条件为:上样液为0.25g/mL,以4BV/h的流速进行动态吸附,药材和树脂的重量比为1∶1;上样液pH值为中性,径高比为1∶4,2BV去离子水洗脱除杂,4BV 70%乙醇以2BV/h流速洗脱,收集70%乙醇溶液,浓缩干燥,得总皂苷提取物.结论:经D-101大孔树脂纯化后的穿山龙总皂苷含量达到60%以上,说明该纯化工艺可行.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刺五加总黄酮大孔树脂纯化工艺

    作者:翟春梅;谢国良;杨德强;陈忠新;闫丽莉;张文娓;孟永海

    目的: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刺五加总黄酮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方法:以上样质量浓度、乙醇浓度、乙醇洗脱用量为自变量,总黄酮洗脱率为因变量,对自变量中各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出佳纯化工艺.结果: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AB-8型大孔树脂,结合实际确定佳纯化工艺为上样质量浓度为0.2g/mL,乙醇浓度为80%,乙醇洗脱用量为6.0BV,在此佳条件下,总黄酮洗脱率的大值达92.5%,与预测值(91%)相符.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方法简便,稳定可行,预测性好.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洋金花叶醉茄内酯的提取工艺

    作者:郭瑞;杨炳友;李婷;王秋红;匡海学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洋金花叶中醉茄内酯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溶媒比为自变量,醉茄内酯总得率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各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采用效应面法优选提取工艺条件,同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确定优提取工艺为加40倍量60%乙醇提取3次,每次提取时间70min;醉茄内酯类提取率的实测值与预测值偏差-1.56%,二项式拟合复相关系系数0.9308.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的洋金花叶醉茄内酯提取工艺简单、精密度高,且预测性良好.

  • HPLC同时测定丁香叶中丁香苦苷和羟基酪醇含量

    作者:管庆霞;华晓丹;张亮;封文静;孙佳琳;李永吉;王艳宏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丁香叶中丁香苦苷和羟基酪醇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梯度洗脱法,色谱柱为Dikma Technologies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溶液,检测波长为221 nm.结果:丁香叶中丁香苦苷和羟基酪醇分别在25.81 ~ 826.00μg/mL和3.01~96.40.μg/m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8%和98.6%;RSD为1.8%和2.1%.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丁香叶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评价.

  • 正交法优化苦参中苦参生物碱的超声提取工艺

    作者:付起凤;曹琦;吕邵娃;薛娟;张燕丽;孟凡佳;关枫

    目的:优选苦参生物碱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以苦参中提取出苦参生物碱的百分含量为评价指标,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为对照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超声法提取苦参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影响超声法提取苦参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效果的四个因素(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频率、提取次数)进行优选.结果:苦参药材粗粉在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32min、超声频率35KHz、提取1次即可达到佳提取效果.结论:本实验为优化苦参中苦参生物碱的超声提取工艺提供了参考依据.

  • 王化良教授应用益肾健脾复脉法治疗老年性心悸经验

    作者:陈会滨

    心悸既是临床常见病症,也作为其他病症的症状出现.脾肾不足、心脉失养、痰浊凝滞、痰扰心神均是心悸发生的主要病机,并贯穿心悸发病的全过程.从心脾肾论治是提高和巩固疗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 连方教授中药调周疗法“八期理论”与临床运用

    作者:蒋帅;连方

    介绍连方教授提出的“八期理论”(月经期、经后早期、经后中期、经后晚期、排卵期、经前初期、经前中期、经前末期)的生理特点及临床应用.

  • 郑昌雄教授应用鸡血藤治疗嗓音病的临床经验浅谈

    作者:滕磊;忻耀杰

    探讨郑昌雄教授应用鸡血藤治疗嗓音病的临床经验.鸡血藤有行血祛瘀之效,善于治疗声带闭合不全.中医治疗嗓音病有特色和优势,对于中医药在嗓音病的研究将有助于临床应用.

  • 柴松岩“二阳致病”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解析

    作者:滕秀香;濮凌云

    柴松岩认为,手足阳明经功能正常与否,可影响女性月经生理与生殖功能.足阳明经胃经功能异常,无以受纳水谷,则气血不足,无余下注血海;阳明腑实,灼热积聚,久而溢入血分,血海伏热,灼伤津液,暗耗气血,而致月经量少、闭经、不孕不育;阳明腑实壅遏气血而致经行腹痛或经前头痛、身痛;阳明腑实积热,热迫血下行而致月经先期、月经量多,甚至崩漏不止.“二阳之病”浊热积聚而便秘,热伤阴血,阴血受伤,脾之气阴不足,再致脾不运化,二阳积热进一步加深而成恶性循环.临证月经病,注重问诊以了解患者饮食、大便情况,判断胃肠虚实,增强用药之针对性.

  • 谢晶日教授运用调畅气机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

    作者:张冰;刘朝霞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以烧心、反酸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谢晶日教授从医30余载,治疗本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谢师认为,本病的病机为气机升降失调,浊气上逆,治疗上当以调畅气机为主,同时注重脏腑气机之间的相互影响,平衡脏腑间气机升降出入.

  • 方祝元教授运用潜阳育阴和血法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学术思想总结

    作者:丁康;方祝元

    肾脏是高血压损害的主要靶器官之一,而肾损害早期,若积极治疗,肾功能是可以逆转的,导师方祝元教授在精研历代医学论著的基础上,结合长期临床实践,以滋阴潜阳为主兼以和血为法,自制潜阳育阴颗粒治疗此病疗效显著.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同病类证”研究

    作者:朱文伟;周永明;孙伟玲;胡明辉;陆嘉惠;张广社;陈海琳;王婕;鲍计章

    目的:构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同病类证”中医证候模型.方法:以“同病类证”学说为指导,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Delphi法与综合集成研讨厅法,回顾性分析中医证候要素完整的630例/次住院MDS患者,总结其病性要素、病位要素、分型要素的分布规律.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出MDS“同病类证”中医证候模型.结果:在MDS病变过程中,出现的病性要素主要是虚(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和毒(热毒、瘀毒、湿毒、痰毒);病位要素涉及肝、心、脾、肺、肾等五脏,并以脾、肾为主;分型要素不尽相同,MDS-RCUD型与RCMD型虚性要素突出,MDS-RAEB型证候要素复杂多样,除虚性要素外,瘀毒要素较其他亚型更为明显.结论:MDS“同病类证”模型体系包括主证、类证、兼证三个层次的证候类型:主证为正虚毒蕴,类证包括脾肾阳虚、脾肾阴虚二个证候,兼证包括热毒炽盛、血热妄行、毒瘀阻滞三个证候.

  • 基于频繁项集和关联规则挖掘名老中医王行宽肝心同治胸痹心痛遣方规律

    作者:李金洋;龚后武;范金茹;晏峻峰;蒋磊;陈学娟;熊杜;王行宽

    目的:挖掘名医王行宽辨治胸痹心痛的遣方规律.方法:收集王行宽教授近1年来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收治的胸痹心痛患者医案267份,规范其中出现的中药术语,制定经方、验方判定标准,建立Excel数据库,运用Weka3.6软件,对药味进行描述性统计,采用Apriori算法对药味进行频繁项集分析,并对常用经方、验方进行频繁项集与关联分析.结果:王老辨治胸痹心痛善用经方,予小陷胸汤、瓜蒌薤白半夏汤、茯苓杏仁甘草汤等;活用古验方,遣生脉散、柴胡陷胸汤等;创“心痛治肝”之法,拟心痛灵系列(Ⅰ、Ⅱ、Ⅲ号),兼予平肝煎、养心安神饮等;项集支持度≥0.60的挖掘结果多为生脉散、小陷胸汤与活血通络药(丹参)或疏肝解郁药(柴胡)之间的配伍;生脉散==>柴胡陷胸汤的关联可信度高(0.97),且两方的项集支持度均≥0.66,昭示了生脉散合柴胡陷胸汤为王老临床肝心同治胸痹心痛的基本方.结论:“肝心同治,善用经方,活用验方”乃王老临床辨治胸痹心痛的遣方规律.

  • 针药罐结合治疗功能性低热1例

    作者:郑方;韩丹;李鹏

    功能性低热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人体内脏器官功能失调证症候群,在临床上较常见.西医理化检查常无明确病因,治疗效果不明显.现从中医传统疗法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角度,联合运用华佗夹脊穴盘龙刺、背部膀胱经走罐和黄连温胆汤加减的方法治疗功能性低热,经治疗患者体温逐渐下降直至恢复正常,伴随症状随之改善,随访未见复发.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综合疗法.

  • 复合建模因素诱导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免疫功能的改变

    作者:高洁;韩旭;韩冰冰;崔宁;赵文晓;王世军

    目的:研究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免疫功能方面的改变.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20只.空白对照组大鼠给予纯化饲料喂养;模型组大鼠给予高脂低蛋白饲料喂养,同时负重力竭游泳,连续喂养60天.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测定大鼠胸腺和脾的脏器指数,检测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L-1,IL-2,血清补体C3,IgG,SIgA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胸腺的脏器指数,血清细胞因子IL-1,IL-2,血清补体C3,IgG,SIg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脾的脏器指数也出现降低(P<0.05).结论: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会出现免疫功能的降低.

中医药信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