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절강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浙江大学
  • 影响因子: 0.92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8-9292
  • 国内刊号: 33-1248/R
  • 发行周期:
  • 邮发: 32-2
  • 曾用名: 浙江大学学报杂志;浙江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5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罗建红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合并病毒性肝炎HIV感染患儿接受高效抗逆转录酶病毒治疗后肝功能变化

    作者:吴丽娟;靳昌忠;白石;梁勇;吴南屏

    目的:观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患儿合并乙型肝炎病毒( HBV)/丙型肝炎病毒( HCV )感染与否在接受1年高效抗逆转录酶病毒疗法( HAART)后肝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河南省141例AIDS患儿HAART治疗1年前后临床资料,分为HIV+HBV+HCV组( n=78),HIV+HBV组( n=19),单纯HIV组( n=44)。治疗前后分别用逆转录PCR检测血浆HIV RNA载量,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CV抗体和HBV表面抗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转氨酶(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水平。结果:HAART治疗1年后,90.34%(127/141)患儿HIV RNA载量下降到检测水平以下( t=2.61, P<0.01), CD4+T细胞数从(170.187±132.405)个/μl上升到(796.014±158.491)个/μl(t=3.17, P<0.01)。 HAART治疗后患儿的转氨酶均升高( t=2.02,均P<0.05),奈韦拉平治疗组的ALT和AST分别由治疗前(18.28±13.74) U/L和(24.23±8.09) U/L升高到(55.35±22.40)U/L和(69.97±26.72)U/L(t=3.80、4.11,均P<0.01),同时奈韦拉平治疗组的 ALT 和AST变化量亦明显高于依非韦伦治疗组(均P <0.01);使用奈韦拉平治疗的HIV+HBV+HCV合并感染患儿ALT和AST的变化量亦显著高于使用依非韦伦治疗患儿(均P<0.01)。结论:无论是否合并HBV/HCV感染,HAART均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使CD4+T细胞计数上升,但同时会一定程度损伤肝细胞,尤见于合并感染者;正确选择用药方案,能够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 整合素连接激酶基因敲降和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载体构建和鉴定

    作者:杨幼萍;丁燕;王继荣;曾玲晖;林红霞;朱杨丽;吴宏卫;王若燕;张建民;应荣彪

    目的:建立整合素相关激酶( ILK)基因敲降和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 mda7)过表达慢病毒包装表达系统。方法:针对人ILK基因序列,设计基因敲降靶点序列(A、B、C),通过限制性内切酶HpaⅠ和XhoⅠ双酶切、T4 DNA连接酶连接,将ILK插入慢病毒载体pSicoR-eGFP,构建siILK-pSicoR-eGFP重组质粒;根据人mda7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mda7全长,并插入慢病毒载体pLVX-Puro,构建mda7-pLVX-Puro重组质粒。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通过脂质体将慢病毒四质粒系统共转染人胚肾细胞系293 T细胞,进行慢病毒包装并测定病毒滴度、观察感染效率。各组病毒载体转染PC-3细胞后,用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ILK基因和mda7 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通过MTT法和Transwell实验考察ILK和mda7对PC-3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ILK基因敲降及mda7过表达的慢病毒载体,四质粒系统共转染293 T细胞后可见大量绿色荧光染色阳性细胞。浓缩病毒后293 T细胞的感染效率在90%以上,并能高效率感染PC-3前列腺癌细胞。 ILK-A-pSicoR-eGFP和ILK-B-pSicoR-eGFP组ILK干扰效果佳(P<0.05),mda7的表达水平远高于对照组(P<0.05),且持续稳定表达至少1个月。 ILK和mda7对PC-3细胞的增殖在96 h内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对其迁移亦有显著抑制(均P<0.05)。结论:成功构建并鉴定人ILK 基因敲降和mda7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可为探讨ILK和mda7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良好工具,也为探索安全、高效的肿瘤治疗途径奠定实验基础。

  • 运用聚乙二醇6000沉淀筛检巨催乳素血症患者

    作者:陈永健;周永列;徐莉;严杰

    目的:运用聚乙二醇6000沉淀筛检血清催乳素( PRL)水平升高患者中巨催乳素血症并进行临床样本验证。方法:运用聚乙二醇6000沉淀去除PRL升高患者血清中的巨催乳素分子(MPRL)。采用Sephacryl S-100HR层析柱联合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联合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聚乙二醇6000沉淀血清MPRL的效果。采用聚乙二醇6000沉淀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PRL升高患者血清样本中的MPRL并筛查巨催乳素血症。分析真性高催乳素血症、高催乳素血症+巨催乳素血症、真性巨催乳素血症患者不同临床表现。结果:聚乙二醇6000沉淀后,血清样本中MPRL峰或MPRL杂交信号明显降低,但对大分子催乳素( BPRL)和小分子催乳素( SPRL)无明显影响。1538例血清PRL升高患者中,16.1%(247/1538)为巨催乳素血症,其余83.9%(1291/1538)为真性高催乳素血症。247例巨催乳素血症样本中,93.5%(231/247)为真性巨催乳素血症,6.5%(16/247)为巨催乳素血症+高催乳素血症。508例真性高催乳素血症患者中86.2%(438/508)有月经不调、停经/闭经、不孕不育或垂体瘤疾病,85.7%(6/7)高催乳素血症+巨催乳素血症患者有上述临床表现,真性巨催乳素血症患者仅15.5%(11/71)有上述临床表现。结论:血清PRL升高患者中有一定比例的真性巨催乳素血症(假性高催乳素血症),运用聚乙二醇6000沉淀检测能简便有效地区分真性或假性高催乳素血症患者。

  • 生活质量评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预后的判断价值

    作者:顾靖华;邱宜军;陆亿华;徐旭东;徐志豪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评估测试( CAT)在评估COPD患者临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入选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门诊COPD稳定期患者100例进行CAT评分和BODE指数评分,对两者结果做Spearman相关分析。记录3年随访患者病情急性加重次数和生存情况,并分析两种指标评估预后的差异。结果:CAT评分1、2、3和4级患者分别为28、30、29和13例,而根据BODE评分1、2、3和4级患者分别为31、29、28和12例。 CAT评分与BODE指数总分、4个变量得分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r=-0.237、-0.772、0.789、-0.767、0.888,均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T与BODE中的气流阻塞程度、呼吸困难程度、运动能力3个变量相关。随着CAT分级级别增加,COPD患者急性加重发作次数和病死率也相应增加两种指标在评估各级COPD患者急性加重发作次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人数两者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1级:χ2=0.919,2级:χ2=0.001,3级:χ2=0.177,4级:χ2=0.322,均P>0.05)。结论:CAT评分与BODE指数相关性较好,CAT适用于评价COPD患者生活质量,便于医师和患者简易快捷地了解病情,指导和监督治疗。

  • Toll 样受体2/4-核因子κB 信号通路在人结核分枝杆菌侵入小鼠树突细胞2.4中的作用

    作者:徐倩;金梦媚;郑文文;朱丽;徐水凌

    目的:研究人结核分枝杆菌侵入抗原提呈细胞后诱导树突细胞( DC )成熟的机制。方法:选择小鼠DC2.4细胞株为抗原提呈细胞的效应细胞,建立人结核分枝杆菌H37 Rv株的细胞混合培养模型。在不同混合培养时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DC2.4细胞Toll样受体2(TLR2)、TLR4 mRNA的表达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DC的核因子κB ( NF-κB ) p65蛋白的表达;免疫酶联吸附试验定量检测DC产生α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的水平;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DC2.4表面CD80和CD86的表达情况。结果:H37 Rv与DC2.4共培养2 h后开始有细菌侵入;共培养6、8、10、12 h后,细菌侵入率分别为(37.9±5.6)%、(51.2±7.6)%、(57.2±8.9)%、(63.9±12.4)%;TLR2、TLR4 mRNA也开始增量,共培养10 h时达高峰,之后开始下降;共培养6 h时,NF-κB p65的表达量明显增高;TNF-α的表达量在共培养6 h开始上调,8 h时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共培养6 h时,DC2.4表面CD80、CD86表达量明显增高。结论:人结核分枝杆菌侵入DC2.4时,通过激活TLR2/4-NF-κB 信号通路,诱导 DC 成熟,提高其抗原提呈能力。

  • 2013年杭州市手足口病患儿及其接触人群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周俊;吴亦栋;陈晓玲;宋超;严杰

    目的:了解2013年杭州市手足口病( HFMD)流行特征、不同HFMD病原体与疾病严重程度关系以及人肠道病毒71型( HEV71)阳性重症HFMD患儿接触人群HEV71携带率。方法:采集2013年杭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HFMD疑似患儿咽拭子或粪便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FMD病原体,了解轻症和重症HFMD患儿中HFMD病原体的分布。选取54例HEV71阳性重症HFMD患儿家属中密切接触和一般接触者各1名,检测其粪便标本中的HEV71并随访1个月。分析杭州市儿童医院2011~2013年检出的HFMD病原体构成比差异和优势病原体转变。结果:849例HFMD疑似患儿中确诊641例,男女患儿比例1.4∶1,1~3岁患儿占80.3%。 HFMD患儿标本中24.3%(156/641)检出HEV71,4.7%(30/641)检出A组16型柯萨奇病毒(CVA16),71.0%(455/641)检出其他肠道病毒。75.6%(118/156)HEV71感染病例为重症HFMD,但CVA16和其他HFMD病毒感染病例中仅分别有13.3%(4/30)和6.2%(28/455)为重症HFMD,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8, P <0.05)。2011、2012年 HFMD 优势病原体为HEV71,2013年为其他肠道病毒。54例密切接触者和54例一般接触者中分别有9例和10例检出HEV71( P>0.05),且均无HFMD临床表现。结论:2013年杭州市HFMD流行季节、好发年龄与性别无明显变化,HEV71感染易引发重症HFMD,但其他肠道病毒已替代HEV71成为HFMD优势病原体。

  • 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的克隆表达及活性鉴定

    作者:柴晓鹃;胡海红;余露山;曾苏

    目的:克隆表达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A1、GSTT1和GSTP1,用于研究化合物的代谢途径。方法:采用反转录PCR得到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A1、GSTT1和GSTP1基因全长cDNA。将测序正确的cDNA连接到pET-28 a阳性表达载体上并在大肠杆菌BL21( DE3)中稳定表达。利用亲和色谱纯化表达得到重组酶,以2,4-二硝基氯苯为底物,测定340 nm波长处吸收度的变化,检测酶活性。结果:PCR产物与克隆载体pMD19-T连接后的质粒测序结果表明,目的基因的cDNA序列完全正确。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 DE3)中获得良好的可溶性表达,经镍离子亲和柱纯化后目的蛋白较纯,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所表达的 hGSTA1、hGSTT1和hGSTP1酶比活性分别为17.55、0.02、18.75μmol· min-1· mg-1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A1、GSTT1和GSTP1的原核表达系统,得到的重组酶可用于药物代谢研究。

  •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伏格列波糖片中伏格列波糖含量

    作者:章向群;吴凌华;陈方军;张伊;陈璐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伏格列波糖片中伏格列波糖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2.1 mm ×150 mm,3.2μm)色谱柱,柱温40℃,流速为0.25 ml/min,甲醇-水(2∶3)为流动相,流速为0.25 ml/min,质谱检测中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检测扫描( MRM)模式。结果:伏格列波糖浓度在1.5804~2.634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中离子对268.2/74.2(r=0.9990)平均回收率为100.2%,相对标准偏差为1.37%( n=6);离子对268.2/92.2(r=0.9976)平均回收率为99.3%,相对标准偏差为1.78%(n=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准确性、重复性均好,可用于伏格列波糖片的质量控制。

  • 沙地柏多酚的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测定

    作者:李龙;宣贵达;陈平

    目的:提高沙地柏多酚的纯化程度并考察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沙地柏的多酚含量,经筛选用HPD-700大孔树脂纯化沙地柏多酚。通过对沙地柏多酚,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 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及三价铁离子( Fe3+)还原能力的测定来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结果:经纯化后,沙地柏多酚纯度由0.53‰提高到9.95‰。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沙地柏多酚对DPPH自由基的抑制率和Fe3+还原能力的维生素C当量质量浓度分别为9.4μg/ml、30.09μg/ml,对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为151.83 U/ml、204.59 U/ml,总抗氧化能力为72.68 U/ml。结论:沙地柏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其药理作用。

  • 盐酸伐昔洛韦的手性分离及其对映体杂质的含量测定

    作者:朱倩颖;余露山;郑国刚;谢升谷;陶巧凤

    目的:了解国产盐酸伐昔洛韦中L-对映体杂质的含量,为我国药典制订手性药物杂质限量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应用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CROWNPAK? CR(+)手性柱(4 mm ×150 mm,5μm);检测器波长254 nm;流动相为水-甲醇-高氯酸(19∶1∶0.1);流速0.75 ml/min,进样量10μl。结果:D-伐昔洛韦与L-伐昔洛韦完全分离,分离度为12。不同厂家的8批盐酸伐昔洛韦中L-对映体杂质的平均含量为0.65%~2.62%。结论:各批产品中L-对映体杂质含量均符合美国药典标准,我国药典可以参照此数据。

  • 毛细管电泳法检查瑞格列奈片中左旋异构体杂质

    作者:袁晓薇;孙嘉仪;王诗卓;郭兴杰

    目的:建立毛细管电泳法检测瑞格列奈片中左旋异构体杂质。方法:采用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柱(50μm ×50 cm,有效长度41 cm)为分离通道,运行缓冲液为pH 3.5,30 mmol/L的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含5 mg/ml CM-β-CD。结果:左旋瑞格列奈在浓度为2.00~80.00μg/m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 =0.9993),方法回收率为92.5%~105.0%。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可用于瑞格列奈片中左旋异构体杂质的检测。

  • 非索非那定对映体柱前手性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

    作者:姚青青;屈伯宣;周权;曾苏

    目的:建立适用于体外细胞模型的OATP1 B1手性底物非索非那定柱前手性衍生化分析方法,为测定细胞中非索非那定对映体提供分析手段。方法:选择R-(+)-苯乙基异氰酸酯作为手性衍生化试剂,与非索非那定生成氨基甲酸酯衍生物,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确定对映体衍生物色谱峰,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实现对映体的分离分析。结果:在建立的手性分离条件下,成功实现非索非那定对映体分离分析,非索非那定两个对映体衍生物在25~1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2,0.9989),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结论:本实验建立的非索非那定对映体柱前手性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体外细胞模型中盐酸非索非那定立体选择性分析。

  • 在Pubmed数据库可免费获取《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全文文献

    作者:

    自从2002年被Pubmed收录以来,读者在Pubmed (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上输入《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刊名汉语拼音“Zhejiang Da Xue Xue Bao Yi Xue Ban”或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s”或ISSN号“1008-9292”可以检索到收录以来的的文献题录和摘要。从2014年4月14日开始,读者可以通过上述途径在摘要页面点击右上角全文链接图标免费下载全文PDF进行阅读。

  • 去铁酮与人有机阳离子转运体及有机阴离子转运体1体外相互作用研究

    作者:孔思思;涂美娟;杨希;赵垒;周慧;曾苏;蒋惠娣

    目的:建立细胞裂解液中去铁酮测定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LC-MS/MS)方法,体外考察去铁酮与人有机阳离子转运体( hOCTs)及有机阴离子转运体1(hOAT1)的相互作用。方法:以Agilent Eclipse Plus C18柱(2.1 mm ×50 mm,3.5μm)为分析柱;0.1%甲酸-水( v/v)和0.1%甲酸-乙腈( v/v)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应用电喷雾离子源( ESI源)、多反应监测( MRM)模式进行检测;应用稳定表达hOCTs及hOAT1的细胞模型( MDCK-hOCTs和MDCK-hOAT1)考察去铁酮对经典底物在细胞内积聚的影响;比较去铁酮在转空载体的mock细胞及MDCK-hOCTs中积聚的差异,以及经典抑制剂对其积聚的影响。结果:去铁酮在5~300 nmol/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准确度大于94%,日内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300μmol/L去铁酮使hOCTs经典底物MPP+在MDCK-hOCTs的积聚降低至阴性对照的70.4%~87.1%;去铁酮在MDCK-hOCTs细胞和mock细胞中的积聚无明显差别,且经典抑制剂对去铁酮的积聚无明显抑制作用;100μmol/L去铁酮对hOAT1经典底物6-CF在MDCK-hOAT1细胞中的积聚无显著影响。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方法适用于细胞裂解液中去铁酮的定量分析;去铁酮对hOCT1和hOCT3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hOCT2和hOAT1则无明显抑制作用;hOCTs在去铁酮跨膜转运中不起主导作用。

  • 马来酸噻吗洛尔原料和滴眼剂中对映体杂质的含量测定

    作者:朱倩颖;余露山;郑国刚;谢升谷;陶巧凤

    目的:了解国内生产的马来酸噻吗洛尔及其滴眼液中对映体杂质含量,为我国药典制订手性药物杂质限量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应用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Chiralcel OD 手性柱(4.6 mm ×150 mm,5μm);检测器波长297 nm;流动相为正己烷-异丙醇-二乙胺(480∶20∶1);柱温25℃;流速1.0 ml/min,进样量5μl。结果:两个对映体的色谱分离度为4.3。不同厂家的两批马来酸噻吗洛尔原料药中的对映体杂质平均含量小于0.67%,3批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中的对映体杂质平均含量小于0.31%。结论:各批马来酸噻吗洛尔产品中对映体杂质含量均符合欧洲药典标准,我国药典可以参照此数据。

  •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积雪草提取物中羟基积雪草苷、积雪草苷及其苷元

    作者:申潜;余露山;周慧;曾苏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建立同时测定积雪草提取物中羟基积雪草苷、积雪草苷、羟基积雪草酸及积雪草酸4种主要成分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系统,ZORBAX Eclipse XDB -C8色谱柱(4.6 mm ×150 mm,5μm);流动相为1 m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5 nm。结果:羟基积雪草苷、积雪草苷、羟基积雪草酸及积雪草酸的色谱响应线性范围良好(R2≥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4%、93.7%、97.5%、99.8%,相对标准偏差值分别为3.4%、1.4%、4.7%、4.4%(n=9)。结论: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建立同时测定羟基积雪草苷、积雪草苷及其苷元的方法高效灵敏、重现性好,可以作为积雪草提取物质量控制的检测方法。

  • 毛细管电泳法检查盐酸左西替利嗪片中右旋异构体杂质

    作者:王诗卓;赵允凤;孙嘉仪;郭兴杰

    目的:建立毛细管电泳法检查盐酸左西替利嗪片中右旋异构体杂质。方法:用磺酸化-β-环糊精( S-β-CD)作为手性选择剂,考察了S-β-CD浓度、pH值和缓冲盐浓度对分离的影响。结果:在30 mmol/L磷酸盐运行缓冲液(含20 g/L S-β-CD,pH 7.0)中,西替利嗪对映体在分离电压为15 kV的条件下得到良好分离,并满足对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检查右旋异构体杂质所需要的条件。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方法灵敏、可靠,可用于左旋西替利嗪中右旋异构体杂质的检查。

  • 嗜铬细胞瘤相关遗传基因及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

    作者:宫士坤;刘忠

    嗜铬细胞瘤是肾上腺素能系统的嗜铬组织分泌过多儿茶酚胺的肿瘤。嗜铬细胞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40~60岁人群多见,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稍高于男性。近年研究显示VHL基因、1型神经纤维瘤病基因、琥珀酸脱氢酶基因、跨膜蛋白127基因、髓细胞增生原癌基因伙伴蛋白X基因突变与嗜铬细胞瘤发病相关,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发现端粒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环氧化酶-2、肾上腺髓质素、血浆嗜铬蛋白A、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等分子标志物对判断嗜铬细胞瘤良恶性及鉴别其来源和分化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近年来嗜铬细胞瘤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在炎症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黄静;魏尔清;卢韵碧

    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 Nampt )又称内脏脂肪素( Visfatin )和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研究发现,Nampt是催化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 NAD )合成的限速酶,也是一种脂肪因子、细胞因子,参与免疫、代谢和应激等相关生理病理过程;值得关注的是,Nampt参与了一系列与炎症相关的疾病,包括急性肺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肥胖、2型糖尿病、关节炎等,因而Nampt 被认为是炎症相关疾病的治疗药物开发新靶点。本文就Nampt在炎症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段树民院士团队在《自然》子刊发文阐述小胶质细胞迁移方法

    作者:

    近日,浙江大学医神经医学研究所段树民院士团队在《自然:科学实验报告》( Nature Protocols )上发表了题为“Analysis of microglial migration by a micropipette assay”的论文( http://www.nature.com/nprot/journal/v9/n2/full/nprot.2014.015.html),阐述了离体培养小胶质细胞的迁移方法。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固有的免疫细胞,在维持大脑微环境的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大脑出现病变或损伤时,病灶周围的小胶质细胞会迅速活化,并快速向病损区迁移,及时吞噬清除坏死组织或病原体。小胶质细胞的趋向性迁移是它们产生免疫反应及行使功能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为了建立一套简便可行、适用于体外小胶质细胞迁移的方法,课题组成员借鉴了神经元轴突转向实验的方法,应用特制玻璃电极向体外培养的小胶质细胞脉冲式注射趋化因子,模拟大脑病损时的释放状态,在短时间内形成一定浓度梯度,进而诱导周围小胶质细胞向趋化因子释放中心迁移。结合显微实时成像,该法不仅可直接记录细胞迁移的动态过程,而且还可用于观察细胞迁移过程中亚细胞器、胞内钙离子等的同步变化。该法无需复杂仪器系统和昂贵耗材,且适用于研究其他细胞类型如肿瘤细胞、淋巴细胞等的迁移活动。

  • 纳米氧化锌的毒性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杨霞;江米足

    纳米氧化锌是粒径在1~100 nm之间的一种氧化锌颗粒,它具有一些特殊的效应,例如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等,这些效应使其呈现出不同于普通氧化锌的优良性能,而被广泛用于橡胶工业、食品加工业、化妆品及医药领域。已有研究报道,纳米氧化锌在细胞水平及动物体内均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但毒性机制尚不清楚。因此,研究纳米氧化锌的生物毒性作用及机制有助于评估纳米氧化锌的生物安全性。本文综述了纳米氧化锌的表征、摄入途径、体内代谢、各系统毒性及机制,旨在为纳米氧化锌的毒性研究提供新思路。

  • 法国科学家发现全反式维甲酸治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新机制

    作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是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一种特殊类型,被法国-美国-英国( FAB)协作组定义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3型。 APL患者骨髓里大量积聚不成熟的早幼粒细胞,妨碍骨髓正常造血功能。更为凶险的是,这类白血病细胞富含的颗粒还能导致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出现严重出血症状,病情非常凶险。
      上世纪80年代,我国血液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教授针对APL独有的PML-RARα融合基因,提出利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和长期生存时间。
      然而,维甲酸治疗只能使大约80%患者获得完全缓解,因此,针对APL治疗的研究并没有放慢脚步。近,来自巴黎第七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PML转化相关蛋白53(PML-transformation-related protein 53,Trp53)的激活是治愈APL的主要机制。 Trp53能够清除APL小鼠模型身上的肿瘤细胞。科学家们进一步指出,全反式维甲酸和砷剂导致细胞PML-RARα融合基因发生降解,进一步诱导Trp53发挥作用,使得白血病细胞发生一种类似于衰老的变化,终得以清除。细胞衰老是一种程序性反应,由端粒缩短导致稳定的细胞周期捕获和各种促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后者能招募效应免疫细胞,终清除衰老细胞。研究人员发现,维甲酸治疗后抑制E2 F通路、诱导p53和衰老相关分泌表型,这种三基因标签是维甲酸致PML过表达、诱导衰老细胞的特征。维甲酸治疗后,p53蛋白成为了细胞生死的仲裁者,它能够通过PML核体触发细胞衰老。 PML核体是正常细胞中的球形结构,但白血病中的PML/RARα融合蛋白扰乱了它的结构。研究显示,维甲酸和砷剂的治疗可以令PML核体恢复,激活p53并引起细胞衰老。此外,Trp53仅仅在PMLL-RARα融合基因诱导的APL中发挥调定点作用;在一种特殊类型的、由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锌指( PLZF )-RARα融合基因诱导的白血病中, Trp53则不发挥此作用。相关研究(Ablain J,Rice K,Soilihi H,et al.Activation of a promyelocytic leukemia-tumor protein53 axi sunderlies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cure .)发表在2014年第2期《自然:医学》( Nature Medicine)。这项研究拓展了我们对APL治疗机制的认识,为进一步的治疗方法设计(特别是针对少数难治性病例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全文见http://www.nature.com/nm/journal/v20/n2/full/nm.3441.html,doi:10.1038/nm.3441。

  • 段树民院士团队研究成果阐明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对睡眠觉醒行为的调控机制

    作者:

    一群睡着的小白鼠“帮助”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关于睡眠的秘密:位于基底前脑的胆碱能神经元对睡眠觉醒行为具有特异的调节功能。浙江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段树民院士团队3月6日在《细胞》( Cell )子刊《现代生物学》( Current Biology )发表论文“Selective Activation of Cholinergic Basal Forebrain Neurons Induces Immediate Sleep -wake Transitions”(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4613308)报道了上述新发现。
      已知脑内一些区域分别具有促进睡眠和觉醒的功能,其中基底前脑是调控睡眠活动的中枢之一。在基底前脑的细胞群中,胆碱能神经元属于“少数民族”,只占该脑区所有细胞的5%,而经典的研究方法很难研究这样少量的神经元的活动对脑功能的影响。因此,胆碱能神经元虽被认为能引起脑皮层兴奋,但是其在睡眠觉醒中的确切作用与机制尚不清楚。研究团队采用光遗传学技术,对某一特定类型的神经元进行基因改造,把一种对光敏感的离子通道表达在这类神经元上,这种离子通道受到光刺激后就会开放,从而使神经元产生兴奋活动。这样,就能人为地用光来选择性地“操控”这些神经元的电活动。

  • 王福俤教授团队发现缺铁性贫血新机制

    作者:

    据统计,全球约有20亿人口患有贫血,中国人群贫血患病率约为15%,中国农村中老年妇女人群贫血率更是高达40%。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策略是国际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代谢实验室王福俤教授团队围绕铁代谢核心激素hepcidin调控机制以及以此为靶点的铁缺乏防治新策略研究方向发表了多篇论文。
      机体铁代谢是一个可控而复杂的过程,肝脏分泌的hepcidin 是调节人体铁稳态关键物质,它会“叫停”泵铁蛋白(ferroportin)的工作,以调节人体铁吸收。而人体内hepcidin过度活跃会令血液中含铁量过度下降,进而限制红细胞的合成。2012年《人类分子遗传学》( Human Molecular Genetics)杂志在线报道了王福俤团队对中国中老年妇女缺铁性贫血风险基因位点的研究成果,成果揭示人类第一个贫血基因TMPRSS6位点变异患者对hepcidin的抑制能力较差,从而加大患贫血风险。全文见http://hmg.oxfordjournals .org/content/21/9/2124。

  • 刘伟团队和陈志华团队合作研究成果阐明细胞自噬在人类血小板功能维持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

    近日,《自噬》( Autophagy)在线发表了浙江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刘伟团队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陈志华团队的合作论文“Dissection of autophagy in human platelets”,阐明细胞自噬在人类血小板功能维持中的重要作用。全文见https://www.landesbioscience .com/journals/autophagy/article/27832/? nocache=1484135998。
      细胞自噬是各种组织细胞通过持续降解胞内成分以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途径。尽管细胞自噬在包括衰老、免疫和肿瘤发生及神经变性性疾病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的作用被逐渐认识,但细胞自噬在血小板中的功能尚不明确。作为真核细胞才具有的生理功能,细胞自噬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胞内形成有双层膜的自噬泡,这需要细胞内膜系统参与提供膜的来源。利用血小板这一无核但含有胞内膜性结构,且具重要生理功能的特殊细胞,研究团队发现,如同其他有核细胞,人体血小板中表达有全套自噬相关蛋白,并可经mTOR的抑制诱导自噬。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血小板中的自噬需要Ⅲ型PI3K的活性;抑制自噬性降解能引起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功能障碍。利用Bcelin-1敲除小鼠进而证明自噬缺陷会导致小鼠的凝血时间延长。这些结果表明,自噬在维持血小板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提示,可以快速诱导的细胞适应性自噬,短时间内可能不需要基因转录水平的调控。

  • 西湖营养--专家打造的营养科普平台

    作者: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自媒体的崛起,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信息过量问题,更重要是信息可信度问题。为了向大众传播正确的营养知识,纠正错谬的健康理念,浙江大学公共卫生系主任王福俤教授带领公共卫生系营养与代谢研究组创办了非营利性的科普宣教平台--西湖营养(http://www.wnutrition.org;微信:wnutrition)。
      西湖营养主要发布营养和公共卫生领域的新发现、新知识、新理论;西湖营养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基于专业科研论文或已论证的权威膳食指导,而每一篇文章在发布前都经过了营养与代谢研究组专家的审核。

  • 英文参考文献作者姓名几种特殊情况的著录格式

    作者:王劲

    参考文献是科研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的著录格式是保证论文信息完整、准确、快速传播的重要手段。医学论文的参考文献以英文文献居多,由于文化差异,英文文献作者姓名的书写与中文作者姓名有很大不同,为此,我国制订 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提出参考文献责任者姓名的一般著录规则:一律采用姓前名后的格式;欧美著者的姓用全大写;名用缩写字母,并省略缩写点。姓、名之间,名、名之间均不使用逗号。

  • 2013年度部分本刊审稿专家名单(1)

    作者:

    关键词: 审稿专家
  •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作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浙江大学主办、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性医药学学术刊物,登载医学、药学、卫生学、生物医学及相关学科论文,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医学、药学、生物学等方面的教学、科研、临床工作人员。目前为双月刊。
      本刊创办于1958年,是新中国早期创办的期刊之一。本刊将秉承立足医学前沿、弘扬求是学风的宗旨,敏锐捕捉、科学甄别、及时传播医学创新和转化成果,悉心育人、谨慎著文,致力于中国医药学基础研究领域的知识创新和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

  • 基于患者体验的医疗服务满意度测评指标研究

    作者:沈晓思;张婷婷;陈蓓;陈敏生

    目的:基于患者就诊感受和体验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各环节的认同度和完善建议,探索建立患者满意度评估指标体系。方法:以上海市5家三甲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文献检索等方法,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过程中各项影响因素重要程度的评估,确定测评体系中各级指标的认同度、重要度均值及其权重等测量值。结果:共发放400份问卷,成功回收有效问卷396份,有效率99%。结合各项评估指标给予各题项赋值,提出就医环境、服务流程、服务态度、医疗质量、患者权利5项一级指标和25项二级指标构成患者满意度评估指标体系。结论:本研究结合上海市三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特点,基于患者直接就医体验,按照医疗服务项目分类设计的满意度测评体系,不仅适用于多种医疗服务部门的满意度测评,更有利于查找医院服务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推进医疗服务持续改进。

  • 成果规划在卫生决策中的应用

    作者:陈冰冰;陈坤

    成果规划( OM)是一种参与者导向的用于项目规划、监测和评估的新方法。它以不断学习为基础,以个人、团体和组织机构在行为、关系、活动等方面的改变为指标。 OM实践可以明晰政府、管理者、卫生工作者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角色分配,使得有限的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卫生服务效率和质量。本文通过对OM原理与方法的阐述以及OM在卫生资源整合应用中的模拟介绍,展示OM在卫生决策中的应用。

  • 呼吸系统常见住院疾病诊断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徐卫华;陈友凌;严峥

    目的:开发一个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呼吸系统常见住院疾病诊断专家系统。方法:采用SaaS架构体系,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工具包中的ASP. NET和C#开发基于浏览器访问方式的网络医学专家诊断系统。其数据库通过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构建,并且采用正向推理的推理机设计。结果:该专家系统拥有高效的数据访问及智能数据分析功能,是一个覆盖多个疾病的医学诊断专家系统。同时用户能够通过网络方式进行疾病诊断。结论:该系统可以诊断多种常见呼吸系统疾病。该系统结合了网络技术,可以进行远程医疗服务。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