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儿科学 >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Clinical Pediatrics 실용아과림상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5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28X
  • 国内刊号: 10-1070/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6-102
  • 曾用名: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郭学鹏
  • 类 别: 儿科学
期刊荣誉:
  •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长期治疗及疗效评价

    作者:孙文鑫

    21-羟化酶缺陷是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主要类型,即使长期治疗仍不能很好地解决终身高矮小和性发育、生育力损害的问题,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仍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在儿科如何更合理地应用皮质激素治疗或加用其他药物,以改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深入研究.

  •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治新进展

    作者:辛颖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急症之一,如延误诊断或处理不当可能危及患儿生命.现参照国际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协会颁布的2006统一指南,对儿童DKA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在儿童中枢性性早熟中的应用

    作者:马华梅

    中枢性性早熟(CPP)是常见的儿科内分泌疾病,其危害是成年身高减损、性征提前出现及心理问题.3~4周缓释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治疗CPP的药物.快速进展型CPP是GnRHa的应用指征.近30 a的应用经验证明,GnRHa能有效抑制骨龄进展,在使线性生长减慢的同时,可有效改善成年身高,不良反应少,对成年后生殖轴功能、骨健康及身体成分等无明显负性影响.

  • 小于胎龄与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

    作者:吴玉筠

    小于胎龄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但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早期营养与成年发生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现对宫内营养程序化与小于胎龄儿成年后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 神经肽P物质对高体积分数氧暴露下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的调控作用

    作者:黄波;李青;叶梅;杨海燕;匡凤梧;许峰

    目的 探讨神经肽P物质(SP)在高体积分数氧(高氧)肺损伤中的调控机制及其与c-Jun氨基末端激酶 (JNK)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方法 分离纯化原代早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Ⅱ),随机分为空气暴露组(空气组)、高氧暴露组(高氧组)、SP干预空气暴露组(空气加SP组)及SP干预高氧暴露组(高氧加SP组).空气组和高氧组分别置于氧体积分数为210 mL/L和950 mL/L密闭氧仓暴露48 h;空气加SP组及高氧加SP组于暴露前加入1×10-6 mol/L SP,再分别置于氧体积分数为210 mL/L和950 mL/L密闭氧仓中暴露48 h.各组分别于12、24、48 h取样,常规脱水、包埋、切片,电镜下观察AECⅡ的形态变化;3-(4,5-二甲基-2-噻唑)-2,5-二苯基溴化四唑法及流式细胞仪测定其增殖率和凋亡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磷酸化JNK的动态变化.结果 与空气组比较,高氧组暴露12、24、48 h后AECⅡ增殖率均明显降低(Pa<0.05),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a<0.05),高氧加SP组AECⅡ在暴露12、24、48 h后增殖率均明显升高(Pa<0.05),凋亡率明显下降(Pa<0.05),形态学损伤明显改善.高氧刺激可导致JNK的磷酸化激活,磷酸化JNK在高氧损伤的AECⅡ表达均明显增加(Pa<0.05),SP干预后,磷酸化JNK表达明显降低(Pa<0.05).结论 SP可促进高氧暴露下AECⅡ的增殖,并通过抑制JNK信号激活从而抑制AECⅡ的凋亡,对氧化应激状态下的AECⅡ细胞有保护作用.

  • 有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史的112例3岁内患儿泌尿系结石内科治疗效果

    作者:文建国;张宁;杨贺军;王焱;娄安锋

    目的 总结3岁内有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史泌尿系结石患儿内科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有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史的结石患儿112例[男73例,女39例;年龄(14.43±8.63)个月],入院后主要行补液、碱化尿液治疗(静脉滴注50 g/L碳酸氢钠0.5 mL/kg),并同时检测患儿尿液pH值,根据其变化调整用药量.对肾衰竭患儿予血液透析治疗.以内科治疗结束时情况判定疗效.结果 112例患儿住院治疗3~25 d,痊愈56例,有效49例,无效7例.痊愈、有效及无效组患儿入院时B超测定结石直径分别为(4.77±3.16) mm、(8.13±3.79) mm和(6.92±2.65)mm,尿pH值分别为5.64±0.11、5.75±0.10和6.38±0.31.无效组尿pH平均值与痊愈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排出的结石大直径为6 mm.0~3个月、4~6个月、7~12个月和13~36个月组间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3岁内有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史泌尿系结石患儿内科治疗效果较好.疗效与治疗前结石大小和尿液pH值有关,与年龄无关.

  • 细胞色素氧化酶在高体积分数氧暴露下胎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表达的变化

    作者:潘睿;常立文;陈燕

    目的 观察高体积分数氧(高氧)暴露下胎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的线粒体DNA编码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Ⅱ(COXⅠ、COXⅡ)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早产鼠高氧肺损伤发生发展的可能作用.方法 分离、培养19 d胎鼠AECⅡ,经贴壁纯化后随机分为高氧组和空气组.高氧组在更换培养液后通入950 mL/L氧气及50 mL/L二氧化碳混合气,3 L/min,10 min后密封.2组均置于37 ℃、 50 mL/L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2组分别于高氧或空气暴露 6、12、24 h提取AEC Ⅱ总RNA,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其COXⅠ和COXⅡ mRNA表达.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同时间点空气组比较,高氧暴露6、12 h时,COXⅠ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t=3.832 P=0.019,t=10.431 P=0),其后下降,24 h时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360 P=0.731).高氧暴露6 h时,COXⅡ mRNA表达显著升高(t=2.795 P=0.035),12、24 h时2组无显著差异(t=0.892 P=0.40,t=2.018 P=0.071).结论 高氧暴露诱导胎鼠AECⅡ中COXⅠ mRNA和COXⅡmRNA表达上调,可能是高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 呼吸道合胞病毒肾病综合征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3、4的表达

    作者:吴瑾;王峥;郭妍南;段泓宇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3(TLR3)、TLR4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肾病综合征(肾病)发病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 分别以6×106空斑形成单位(PFU)RSV经鼻腔滴入及腹腔注射接种于SD大鼠,建立RSV大鼠肾病模型.接种后4、14、30、60 d(RSV4、RSV14、RSV30、RSV60组),大鼠被麻醉后心脏取血8 mL.以未予处理的正常大鼠为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分析其24 h尿蛋白定量.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3、TLR4表达情况.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SV可致大鼠尿蛋白增加及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类似人类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RSV60达到高峰.RSV4、RSV14、RSV30、RSV60组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均发现TLR3、TLR4表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a<0.05),RSV接种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F=1.412 P>0.05).结论 RSV肾病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3、TLR4明显激活直至RSV接种60 d后.TLR3、TLR4可能在RSV肾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不同药物行全麻剖宫产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神经行为的影响

    作者:赵洪祖;袁兰花;王芳;崔二龙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行全麻剖宫产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神经行为评分(NBNA)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条件待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丙泊酚组、依托咪酯组及咪达唑仑组,每组20例,分别应用丙泊酚、依托咪酯、咪达唑仑行诱导全麻剖宫产,对出生1、5、10 min新生儿行Apgar评分;出生第3、14、28天行NBNA评分.结果 丙泊酚组新生儿1、5、10 min Apgar评分分别为9.35±1.04、9.80±0.52、10.0±0;依托咪酯组为9.10±1.25、9.40±1.05、9.90±0.45;咪达唑仑组为9.15±1.27、9.65±0.99、9.95±0.22.1、5、10 min Apgar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F=0.247,1.045,0.60 P=0.782、0.358、0.552).丙泊酚组出生第3、14、28天NBNA评分分别是36.85±1.60、38.60±1.05、39.35±0.93;依托咪酯组为36.40±1.96、38.25±0.97、39.05±0.94;咪达唑仑组为36.65±1.14、38.25±0.97、39.05±0.94;第3、14、28天NBNA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F=0.397,0.612,0.549 P=0.674、0.546、0.580);3组内随着时间的延长Apgar评分及NBNA评分均越高(Pa<0.05).结论 3种麻醉药物均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NBNA无影响,可以安全应用于剖宫产术.

  • 经直肠前手术治疗女童后天性直肠前庭瘘

    作者:耿宪杰;侯广军;黄敏

    目的 探讨经直肠前修补女童后天性直肠前庭瘘的手术措施.方法 本院1997年1月-2007年12月经直肠前修补后天性直肠前庭瘘患儿63例.手术年龄1~12岁.术前3 d温水坐浴,口服药物及清洁灌肠等准备.切开肛门前半周或1/3周游离直肠之瘘管,手术修补瘘管,术后随诊0.5~2.0 a.结果 痊愈60例,治愈率达95.2%.3例瘘管复发,其中2例经硼酸液坐浴控制感染后自愈,1例经2次手术治愈.结论 经直肠前修补女童后天性直肠前庭瘘手术简单、可靠,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植入脑缺氧缺血模型仔鼠存活、增殖及分化

    作者:蔡馥丞;黄亚玲;熊念;鲁娜;钟严艳;王涛

    目的 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植入HIE大鼠模型仔鼠后存活、增殖及分化情况.方法 取人脐带组织,经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消化后,分离UCMSCs,采用5-溴脱氧尿苷(BrdU)标记.将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6)和对照组(n=1).实验组结扎孕鼠子宫动脉15 min,建立宫内全脑缺氧缺血损伤模型,幼鼠出生20 d(P20)随机分为干细胞组(n=24)和PBS组(n=19).干细胞组仔鼠小脑延髓池穿刺注射UCMSCs,PBS组注射PBS.移植后1、2、3、4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BrdU、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以硫堇染色观察其神经元形态.对照组正常分娩,同样检测作同期对照.结果 干细胞组于移植后1周海马齿状回即出现BrdU、Nestin、NSE和GFAP阳性细胞;BrdU和Nestin阳性细胞于移植1~3周逐渐增高,组间两两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a<0.01),移植3~4周阳性细胞数目无明显差异(P>0.05);NSE和GFAP阳性细胞于1~4周均渐增加,组间两两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a<0.01).硫堇染色观察其海马细胞形态,对照组神经细胞排列整齐,神经元呈多形性,数目多;PBS组神经细胞排列紊乱,神经元数目减少;干细胞组细胞排列较整齐,神经元数目较多.结论 UCMSCs经小脑延髓池移植至HIE大鼠模型能存活,并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

  • 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俞丹;毛萌

    目的 探讨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7日龄Wistar新生大鼠,应用Vannucci动物模型造模法制备新生大鼠HIBD模型.采用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双重免疫荧光、免疫印迹方法检测tPA在脑缺血缺氧急性期大鼠脑组织的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血脑脊液屏障损伤情况.结果 HIBD新生大鼠内源性tPA表达明显增加.tPA活性增加可致血管周围的层黏连蛋白、内皮紧密连接蛋白降解,加重血脑脊液屏障破坏.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大脑凋亡细胞也逐渐增加.结论 tPA表达的增加在脑缺氧缺血急性期可有助于血栓溶解,但其蛋白水解作用在脑缺氧缺血亚急性期却可导致神经细胞凋亡,血脑脊液屏障破坏加重,进而造成脑损伤加重.

  • 脱氧核糖核酸水平测定对肾母细胞瘤生物学特性评估的价值

    作者:魏华;丁勇;孔燕;王银春;冯霞

    目的 探讨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DNA水平对肿瘤临床生物学特性评估的价值.方法 收集1993年1月-2007年12月临床病理证实为肾母细胞瘤患儿24例,依据美国国家肾母细胞瘤研究组(NWTSG)标准进行分期,其中Ⅰ期12例,Ⅱ期7例,Ⅲ期5例.并根据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分组,肿瘤细胞高分化者10例,中分化者8例,低分化者6例.淋巴结转移者9例,未转移者15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肿瘤组织DNA水平,采用鳘2检验分析DNA倍体与肿瘤患者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DNA异倍体主要存在临床分期Ⅱ、Ⅲ期(57.14%,100.0%),与Ⅰ期(25.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分化组肿瘤细胞DNA异倍体率(20.0%)明显低于中、低分化组(75.0%,83.33%),高分化组与低分化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组织DNA异倍体率在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77.78% vs 33.33% P<0.05).结论 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中DNA水平检测对评价肾母细胞瘤生物学特性有重要意义.

  • 肌聚糖病1例

    作者:艾雪梅;陈琍;赵哲

    肌聚糖病是肢带型肌营养不良(LGMD)的一类,发病率尚无系统研究,各型之间临床表现无明显区别,诊断十分不易,确诊依赖于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本科2007年9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 血清内皮素-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超;唐久来;吴德

    血清内皮素-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关系已被人们广泛重视,它们各自的功能、相互关系及其与HIBD的相关性已成为研究热点.了解其生物学特性、作用机制及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有利于更深入的研究其致病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向雄性生殖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小英;马廉

    胚胎干细胞是一种具有发育全能性的细胞系,理论上可分化成机体的各种组织细胞,包括生殖细胞.成体干细胞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甚至能打破胚层的界限,横向分化为其他胚层的特化组织细胞,理论上成体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分化为生殖细胞.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虽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由于诱导分化技术不成熟,存在免疫排斥、致瘤性和伦理问题等,近期难以用来治疗疾病.与胚胎干细胞相比,成体干细胞则可克服这些缺点,其应用前景日益被看好.由于生殖细胞是遗传物质的传递者,生殖细胞分化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科学意义.如果成体干细胞可向雄性生殖细胞分化,应用于临床,那将为治疗男性不育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潜能难以估量.现就胚胎干细胞及成体干细胞向雄性生殖细胞分化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知柏地黄丸联合大补阴丸治疗女童特发性性早熟80例

    作者:孙春美

    目的 观察知柏地黄丸联合大补阴丸治疗不同Tanner分期特发性性早熟女童的疗效.方法 性早熟女童80例按照Tanner分期分为2组:A组45例,为TannerⅡ期,平均年龄7.5岁;B组35例,为TannerⅢ、Ⅳ期,平均年龄7.7岁.2组均口服知柏地黄丸8~10粒/次,2次/d;大补阴丸40~50粒/次,2次/d,治疗3~6个月,每月随访1次,6个月后观察其第二性征、子宫、卵巢、骨龄变化,依据其变化判断疗效.结果 80例患儿经治疗后有效55例,无效25例,有效率68.75%.其中A组有效40例,无效5例,有效率88.9%;B组有效15例,无效20例,有效率42.8%.A组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鳘2=19.417 P<0.001).结论 知柏地黄丸联合大补阴丸治疗女童特发性性早熟有效,治疗TannerⅡ期的患儿较Ⅲ、Ⅳ期效果更好.

  • 左卡尼汀对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的疗效

    作者:盛俞;俞杰;郭飞;胡新明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 窒息致心肌损害新生儿91例随机分为左卡尼汀治疗组(治疗组,48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3例),二组患儿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针0.1 g/(kg·d)静脉滴注,1次/d,10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以及治疗过程中患儿症状体征的变化.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抽取患儿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采用免疫抑制法和酶速率法分别检测其血清CK-MB和AST水平的变化,采用免疫比浊法和溴甲酚绿比色法分别检测血清前清蛋白和清蛋白水平的变化.采用Stata 7.0软件进行t、鳘2检验.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4.42%)(P<0.05).治疗组心率恢复正常时间[(3.18 ±1.10) d]短于对照组[(4.32±1.43) d](P<0.05);治疗组CK-MB及AST分别为(22.48±4.72) U/L、(42.18±9.27) U/L,均较对照组[(29.06±6.10) U/L、(51.31±11.81) U/L]更接近正常值(Pa<0.05);治疗组前清蛋白[(125.25±30.64) mg/L]较对照组[(110.73±25.46) mg/L]提高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清蛋白[(38.58±6.56) g/L]较对照组[(35.79±6.44) g/L]也提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 左卡尼汀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具有良好疗效.

  • 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郑荣秀;刘戈力

    随着世界范围肥胖者的增加,2型糖尿病(T2DM)在儿童及青少年中的发病率也明显上升.儿童青少年T2DM的病因也是由遗传、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重要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T2DM家族史、高危种族及胰岛素抵抗表型.为及早诊断及治疗,对具有危险性的儿童应进行T2DM筛查.筛查的指征包括肥胖和其他2个危险因素.儿童青少年T2DM的诊断标准同成人,基于空腹、随机血糖及口服糖耐量试验的标准值.防治T2DM的重要措施是改善生活方式、减低或控制体质量.此外,还可应用二甲双胍和(或)胰岛素.控制高血压及血脂紊乱及监测微血管并发症也很必要.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9, 24(8 ): 638-640

  • 抵抗素在肥胖大鼠白色脂肪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王宏杰;赵英召;杨箐岩

    目的 观察抵抗素mRNA及蛋白在肥胖大鼠白色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探讨抵抗素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和高脂组(15只).对照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高脂组大鼠予高脂肪和高能量型的大鼠饲料喂养,诱导肥胖伴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11周后应用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其0、30、60、90、120 min时血糖值,采用双抗体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其血浆胰岛素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取附睾周围及肾脏周围脂肪组织,采用RT-PCR半定量法及Western blot 技术检测脂肪组织中抵抗素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脂组大鼠高脂饮食11周,体质量明显增加,出现高胰岛素血症、高脂血症,同时胰岛素的抵抗指数升高、糖耐量出现异常,白色脂肪组织内抵抗素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鼠(Pa<0.05).结论 高脂饮食诱导大鼠产生了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的形成可能与高胰岛素状态下较高的抵抗素水平有关.抵抗素可能在肥胖引起胰岛素抵抗中发挥了作用,进而引起2型糖尿病.

  • 一个Canavan家系天冬氨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李洁;王静敏;姜玉武;杨艳玲;牛争平;吴希如

    目的 分析并确定一个Canavan病家系天冬氨酸酰基转移酶(ASPA)基因突变及遗传特征.方法 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临床资料,应用PCR方法对ASPA基因的所有6个外显子及其与内含子连接区域进行扩增,采用DNA直接测序与DNA限制性内切酶方法进行ASPA基因突变检测,确定基因突变的位点,分析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结果 该家系先证者的ASPA基因同时存在第1外显子c.187A>G(p.R63G)及第4外显子c.542C>A(p.P181H)的杂合改变,表型正常的先证者之妹发现携带第4外显子c.542C>A(p.P181H)的杂合改变,先证者之母ASPA基因带有第1外显子c.187A>G(p.R63G)的杂合改变,先证者之父第4外显子发现c.542C>A(p.P181H)的杂合改变.结论 此家系中先证者为ASPA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致病,其c.187A>G(p.R63G)突变来自母亲,c.542C>A(p.P181H)突变来自父亲,其父母及胞妹均为表型正常的杂合子携带者.发现2个国际上尚未见报道的新ASPA基因突变(p.R63G与p.P181H),首次在国内明确了1例Canavan病的基因诊断.

  • 早期替代治疗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作者:陈玉林;孙云;辜楠;张瑾;黄美莲

    目的 分析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患儿的智能发育,探讨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与智能发育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Gesell方法对坚持进行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的30例经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筛查中心确诊的CH患儿(CH组)以及30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进行智能测定.2组年龄、性别相匹配.应用荧光法测定患儿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结果 CH组患儿智能均达基本正常(>70),但各能区发育商(DQ值)和总分平均值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t=-7.02、-3.87、-4.75、-5.77、-6.77、-7.82 Pa<0.01).各能区DQ值与起始治疗天数呈显著负相关,精细动作、个人社交2个能区的DQ值与治疗前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a<0.05).结论 早期替代治疗后CH患儿的智能发育基本正常,但仍稍落后于健康儿童.建议在尽早治疗的同时,及时评估,并加强对患儿精细动作和社交能力的训练,将有助于其智能发育,改善预后.

  • 适合儿童青少年人群代谢综合征3种定义的应用和比较

    作者:盛秋明;李卫国;张海涛;吴敏;陈萍

    目的 比较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3次报告(NCEP-ATPⅢ)、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3种代谢综合征(MS)定义在儿童青少年人群中应用的异同.方法 收集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地区中小学学生、年龄7~15岁的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调查资料,共计432例患儿.体格测量后检测其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监测动态血压.分别应用改良的NCEP-ATPⅢ(即Cook定义)、CDS(即梁氏定义)和IDF定义诊断MS,并比较MS的检出率及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Cook、梁氏和IDF定义诊断MS的检出率分别为31.0%、9.5%和25.7%.Cook与梁氏、Cook与IDF、梁氏与IDF定义分别同时诊断78.5%、89.1%和83.8%的个体为MS或非MS,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分别为0.378 20、0.719 18和0.465 37.结论 3种定义在MS的诊断结果上存在差异,Cook和IDF定义的诊断一致性高于Cook及IDF和梁氏定义的一致性,以Cook诊断的检出率高,比较适合儿童青少年人群.Cook和IDF定义对于MS诊断的一致性较好,属于高度一致.制定普遍公认的适合儿童青少年人群的MS定义势在必行.

  • 肥胖儿童血浆增食欲素A水平与能量摄入的相关性

    作者:吴华;杨海妹;林吉涛;李向荣;龙瑜

    目的 探讨肥胖儿童血浆增食欲素A水平的改变及其与能量摄入的相关性.方法 肥胖组儿童48例,检测患儿空腹外周血中增食欲素A水平、体质量指数(BMI)、能量摄入量,并与48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2组血浆增食欲素A水平与BMI、能量摄入的相关性.结果 1.肥胖组儿童血浆增食欲素A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F=5.632 P=0.008);2.肥胖组儿童血浆增食欲素A水平与BMI呈负相关(r=-0.478 P=0.012),与总能量、脂肪、蛋白质摄入量均呈正相关(r=0.503,0.659,0.381 P=0.007,0.006,0.026),与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呈负相关(r=-0.316 P=0.022);3.健康对照组儿童血浆增食欲素A水平与BMI呈负相关(r=-0.491 P=0.018),与总能量、脂肪、蛋白质摄入量均呈正相关(r=0.512,0.406,0.313 P=0.009,0.005,0.020),与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呈正相关(r=0.432 P=0.025).结论 增食欲素A参与了肥胖儿童的能量代谢,增食欲素A与能量摄入存在相关性,而且在不同的营养状态下这一作用不同.

  • 4-苯基乙酸对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作者:朱敏;刘倩琦;郭梅;费莉;潘晓勤

    目的 探讨4-苯基乙酸(4-PBA)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T1DM)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STZ(6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T1DM大鼠模型(n=22),并将成功制备的14只T1DM大鼠(血糖持续1周≥16.7 mmol/L)随机分为2组:T1DM组和4-PBA治疗组各7只.另外取对照组10只,腹腔注射等量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4-PBA治疗组大鼠自造模成功第10天开始以40 g/L 4-PBA[500 mg/(kg·d)]灌胃20 d,对照组和T1DM组大鼠予等量9 g/L盐水灌胃.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血糖变化,处死后留取其血清和胰腺组织标本,测定血清胰岛素;光镜和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胰岛庀β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腺细胞基因Bax和Bcl-2 mRNA表达.结果 T1DM大鼠血糖在4-PBA治疗后渐下降,但仍未降到正常水平.T1DM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降低,4-PBA治疗后血清胰岛素水平有所增加.光镜和TUNEL显示T1DM大鼠4-PBA治疗后减少了由STZ引起的胰岛β细胞的凋亡(P<0.05).与对照组比较,T1DM组大鼠凋亡蛋白Bax mRNA显著上调(P<0.01),抗凋亡蛋白Bcl-2 mRNA显著下调(P<0.01).结论 4-PBA可减轻胰岛庀β细胞损害,使其不发生过敏度凋亡,从而降低血糖.

  • 生长激素运动筛查试验与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对生长激素缺乏症诊断价值的比较

    作者:李玉清;李启亮;张美和

    目的 评价生长激素(GH)运动筛查试验和GH激发试验对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例身材矮小患儿,均符合身材矮小诊断标准,无骨代谢、糖尿病等其他内分泌代谢疾病.对患儿均进行GH运动筛查试验及GH激发试验.GH激发试验包括精氨酸激发试验、左旋多巴激发试验及胰岛素激发试验,本研究中所有患儿在3种GH激发试验中任选2种.2种试验均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检测.结果 身材矮小患儿行GH运动试验和GH激发试验的GH峰值强度分别为(12.78±6.98) μg/L和(14.07±5.89) μg/L,二者GH峰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87 P>0.05).200例患儿中GH激发试验和运动试验均阳性者29例;运动试验阳性而GH激发试验阴性者5例,运动试验存在2.5%假阳性率.2种试验方法阳性率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47 P>0.05).结论 GH运动筛查试验和GH激发试验得出的结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由于运动试验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等优点,应将GH运动筛查试验作为身材矮小患儿的首选筛查试验.

  • Resistin基因过表达对大鼠胰岛β细胞株 RINm5F基础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作者:刘峰;邱洁;张春梅;季晨博;陈小慧;高春林;赵亚萍;陈荣华;郭锡熔

    目的 探讨Resistin基因过表达对大鼠胰岛β细胞株 RINm5F基础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胰岛β细胞株 RINm5F,采用PCR法扩增大鼠Resistin基因全编码区cDNA片段,BamH和Xho双酶切后插入pcDNA3.1B 表达载体,经测序验证正确后,采用脂质体转染pcDNA3.1-Resistin真核表达质粒入RINm5F细胞,筛选稳定表达株,并采用RT-PCR验证过表达Resistin的效率.在RINm5F细胞密度达到80%,缓冲液洗3遍,继续于缓冲液中生长2 h,收集上清液,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胰岛素水平.同时Trizol 一步法提取RINm5F细胞总RNA,采用RT-PCR法检测葡萄糖转运子2(Glut2)mRNA水平,并用紫外吸收剂凝胶密度扫描仪分析条带吸光度值.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过表达Resistin的RINm5F中Resistin mRNA表达,发现过表达Resistin的细胞株中Resistin mRNA水平为对照组的2.46倍(P<0.001).过表达Resistin的RINm5F细胞的基础胰岛素分泌低于转染空载质粒的细胞,较对照组下降约32%(P<0.001).过表达Resistin的RINm5F细胞中Glut2表达明显低于转染空载质粒的细胞,较对照组下降约38%(P<0.05).结论 Resistin基因过表达显著下调胰岛庀赴鸕INm5F的基础胰岛素分泌,其机制可能与Glut2有关.

  •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对肥胖代谢综合征患儿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国玉;刘戈力;杨箐岩;马咸成;穆青;张奕;胡天一

    目的 探讨肥胖儿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中血糖、胰岛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评价其在代谢综合征(M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06年3月-2008年3月于本科内分泌门诊就诊的肥胖儿童100例,分为MS组56例和非MS组44例.2组均行人体测量,并取血测血脂,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总体胰岛素敏感指数(WBISI).通过ROC曲线判断试验诊断价值, 选择Youden指数大值为佳临界点.结果 1.各个时间点的血糖、胰岛素水平均与WBISI相关,而且同一时间点胰岛素较血糖的相关性更强.MS组HOMAIR高于非MS组,WBISI低于非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0.01),2组间HOMAIS无差别.2.在不包括糖尿病及糖耐量减低儿童中服糖后60 min血糖、胰岛素水平对预测MS有价值,以血糖6.5 mmol/L,胰岛素120 mU/L为临界点时敏感性分别为0.636、0.660,特异性分别为0.667、0.632,同时存在时敏感性可达0.775,特异性达到0.689.结论 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中各个时间点血糖、胰岛素水平不仅对糖代谢异常有诊断意义,且对预测糖代谢尚未见异常的肥胖儿童MS有重要意义.

  • 胰岛素泵在1型糖尿病患儿的合理使用

    作者:倪世宁;刘倩琦;顾威;朱子阳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1型糖尿病(T1DM)患儿的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和胰岛素用量的因素.方法 本院内分泌科2003-2008年收治的T1DM患儿68例.对其进行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将其分为初诊组和复诊组、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并酮症酸中毒(DKA)和非DKA组,观察影响使用胰岛素泵治疗效果的因素,在年龄、初诊、感染和并DKA等情况下胰岛素泵的使用情况.结果 68例患儿均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血糖达标天数为(4.37±1.60) d,达标时胰岛素用量为(1.22±0.34) U/(kg·d);初诊组和复诊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a>0.05);非感染组达标时间明显均较感染组、并DKA组短(Pa<0.05);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并DKA组基础胰岛素用量大(Pa<0.01),小年龄组胰岛素输注管堵塞和发生低血糖例次明显多于大年龄组儿童.结论 胰岛素泵的使用在T1DM患儿存在着差别,小年龄组胰岛素泵使用要慎重.

  • 司坦唑醇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注射后青春期大鼠生长的影响

    作者:朱顺叶;余振华;陈红珊;李燕红;潘思年;马华梅;杜敏联

    目的 观察司坦唑醇(ST)对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的青春期SD大鼠长骨生长的影响,在生长板水平观察ST是否能促进大鼠长骨的生长/成熟平衡.方法 90只雌鼠3周龄末时断乳按随机分组(同窝)设计分7个量效组:5 000 μg/100 g、200 μg/100 g、100 μg/100 g、50 μg/100 g、25 μg/100 g、溶剂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分为8个时效组(每组6只),并开始肌注GnRHa 制剂曲普瑞林,每2周1次,共2次,在第2次注射GnRHa 3 d(D1)后开始ST干预处理.所有大鼠于D14处死,观察大鼠体格变化,并留取胫骨生长板进行HE染色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分析;双抗夹心ELISA法测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结果 1.随ST水平增加,大鼠体质量、体长、胫骨长逐渐增加,并以5 000 μg/100 g组明显(Pa<0.05);延长ST作用时间,大鼠体质量、体长、胫骨长逐渐增加,并以13 d组明显(Pa<0.05).2.随ST水平增加,生长板总宽度、增殖区宽度、肥大区宽度、增殖区构成比和PCNA阳性细胞数逐渐增加,在200 μg/100 g组达大值,5 000 μg/100 g组以上指标均下降.延长ST作用时间,生长板总宽度、增殖区宽度、肥大区宽度、增殖区构成比和PCNA阳性细胞数逐渐增加,10 d组达大值,13 d组以上指标均下降.3.ST作用后血清IGF-1水平未发生明显改变.结论 司坦唑醇可促进GnRHa处理后青春期大鼠生长,在一定的剂量和疗程内,加速生长板老化的效应不明显.ST促进生长的作用不依赖于循环生长激素/IGF-1轴内分泌调控.

  • 中国人肝豆状核变性ATP7B基因8号外显子突变研究

    作者:焦先婷;刘晓青;张雅芬;吴洁;王廉文

    目的 分析肝豆状核变性(WD)ATP7B基因8号外显子在中国人中的突变特点.方法 提取141个无血缘关系家系的146例中国人WD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ATP7B基因8号外显子,并对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应用Sequencing AnalysisTM软件分析测序结果.结果 146例WD患者中共发现93例存在基因突变,c.2333G>T(Arg778Leu)错义突变频率为40.78%,包括26例纯合突变,63例杂合突变,且均伴c.2250C>G(Leu770Leu)多态;1例c.2294A>G(Asp765Gly)错义突变发生频率为0.35%;5例c.2298_2299insC(Pro767Pro)插入突变发生频率为1.77%,其中2例并c.2333G>T(Arg778Leu)杂合突变.50例健康对照者均未发现突变.结论 在146例中国人WD病患者中,除Arg778Leu热点突变和c.2294A>G错义突变外,c.2298_2299insC为中国患者中未曾报道的新型插入突变.

  • 儿童肝糖原累积病临床及病理特征

    作者:刘艳;周华;徐三清;方峰

    目的 探讨儿童肝糖原累积病(GSD)的临床特点、肝组织病理及超微病理改变特征.方法 对2005年8月-2007年3月本院儿科以肝脏受累为主要表现,临床拟诊为GSD的10例患儿(男7例,女3例)行肝穿刺活检术,分析肝组织病理、超微病理特征及临床特点.结果 10例患儿均诊断为GSD.其中GSD-Ⅰ型8例,GSD-Ⅲ型、可疑GSD-Ⅳ型各1例.均有明显肝大及生长发育落后,脾大3例,纳差、呕吐2例,皮肤黄疸2例,其中1例并巨细胞病毒感染.所有患儿均有空腹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8例,高脂血症6例.普通病理报告提示GSD 8例,2例无特别提示.超微病理报告提示 GSD 9例,1例可疑GSD.结论 GSD是儿童较常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肝组织活检可有助于诊断,电镜检查肝组织超微结构可明显提高诊断率.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