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中华创伤骨科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 중화창상골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5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7600
  • 国内刊号: 11-55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48
  • 曾用名: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裴国献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伸肌扩张部寻找第一跖背动脉在手指再造中的应用

    作者:徐永清;李军;钟世镇;徐达传;徐小山;丁晶;郭远发;汪新民;李主一

    目的确定第一趾蹼间结构层次与血管的关系,并应用于足趾再造手指中.方法对42侧成人下肢标本进行解剖学研究,观察第一跖背动脉和第一跖骨深横韧带、伸肌扩张部的关系.在临床上对36例拇指缺损的病人,在伸肌扩张部寻找第一跖背动脉切取足趾再造拇指.结果I、Ⅱ型第一跖背动脉的远侧段位于伸肌扩张部的浅面.切取足趾时由过去的平均1h 30min缩短为50min.再造手指全部成活.结论第一跖背动脉的远侧段位于伸肌扩张部的浅面恒定,在伸肌扩张部寻找第一跖背动脉,采用"顺逆行结合法"解剖第一跖背动脉,对绝大部分I、Ⅱ型病例,可以较易找到第一跖背动脉的远侧段.

  • 重度膝内侧副韧带断裂的手术治疗

    作者:陈斌;郑银旺;周维江;潘建成

    目的探讨重度膝内侧副韧带断裂的手术治疗.方法对12例内侧副韧带严重断裂采取手术治疗,损伤程度均是Ⅲ度,即内侧副韧带的浅、深层完全断裂,部分患者伴有内侧关节囊韧带或前、后交叉韧带断裂.手术方法按解剖对合内侧副韧带采用直接缝合法或U形钉内固定.术后随访6~24月.结果12例患者按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评分,比较术前(平均为35分)、术后(平均为78分)得分,P<0.05.结论重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的早期手术疗效佳.

  • 颈椎损伤早期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作者:谭军;刘海燕;周许辉;徐建伟;刘铁龙;袁文;贾连顺

    目的研究颈椎损伤的急救处理与早期并发症防治的重要性.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月~1998年12月收治的194例颈椎损伤患者的急救支持与10类715例并发症发生、治疗及预防措施.结果规范与程序化急救支持可明显降低早期死亡;肺部并发症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并发症发生使关键性治疗无法实施或延迟,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结论颈椎损伤的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时间往往比较集中,也较有规律,如果能够预防和正确处理则可为治疗、神经功能恢复和康复创造有利条件.

  • 骨折并发脑型脂肪栓塞临床报告

    作者:傅廷友;蓝朝晖

    目的探讨并发于骨折的脑型脂肪栓塞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例骨折并发的脑型脂肪栓塞的诊治经过,股骨干骨折3例,胫腓骨骨折3例,四肢多发骨折1例,均无颅脑外伤,于伤后9h~3d内出现嗜睡或浅昏迷,并伴有体温升高(37.7~39℃),呼吸、心率加快,贫血,胸部有少许散在的出血点.重点讨论与颅脑外伤的鉴别诊断.治疗方法采取以激素(地塞米松20mg~80mg/d)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7例经1d~7d的治疗,均完全清醒,生命体征恢复正常.结论对于四肢骨折病人伤后或术后早期突发的非颅脑损伤引起的嗜睡或昏迷,应高度怀疑脑型脂肪栓塞,与脑外伤颅内出血等鉴别后,应尽早采用以大剂量地塞米松(地塞米松40mg~80mg/d)为主的综合治疗,疗效满意.

  • 同种异体双手移植一例报告

    作者:张信英;于钟毓;毕郑钢;杨群;张震宇;贾继峰;尚剑;张军;曹阳;韩成龙;杨成林;于方堤;孙闯;付勇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双手移植重建肢体功能的可行性.方法根据ABO血型、Rh血型、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检测及淋巴细胞毒性交叉试验等,选择脑死亡者作供体,移植的双手均在腕上5cm处.移植的具体操作基本与自体断肢再植相同.术前两天及术中、术后均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术后观察、排斥反应现象的发生和生命体征及移植的肢体血液循环.结果术后经过顺利,未发生排斥反应现象.移植双手血液循环正常,生命体征平稳.术后l0周时尺、桡骨接骨处骨痂生长明显.术后5个月时手部的温痛觉完全恢复.术后7个月时取出尺、桡骨的内固定物同时行肌腱粘连松解术.现患者可完成洗脸、穿衣、叠被褥、持牙刷刷牙、拿勺吃饭、剥橘子、打电话、使用遥控器看电视,缓慢地系鞋带等日常生活动作.结论在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同种异体双手移植可以存活,而骨愈合和神经生长速度快于自体再植.

  • 同种异体手、拇指移植临床报告

    作者:赵劲民;杨志;苏伟;韦庆军;花奇凯;阳富春;丁晓飞;白鹤;苏方荣;毕剑恒;李秀霞;郑小敏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手、拇指移植的可行性.方法同时选择两名ABO、Rh血型相同,不同侧手、拇指缺失的患者作为移植对象(左手、右拇指),与同一供体配型,确定合适供体.供体双上肢在无菌条件下经肘关节离断,4℃肝素生理盐水经肘部动脉灌注,低温保存.移植手术包括吻合动、静脉、神经、屈伸肌腱,克氏针贯穿内固定.术中优先吻合桡动脉,静脉端放血,利用受体自身血再次灌注移植手、拇指.术后常规"三抗"治疗、抗排斥反应治疗和功能锻炼.结果移植手、拇指术后经过顺利,未发生明显排斥反应.术后2周移植拇指虎口背侧发生感染,经调整抗生素,局部换药,再次缝合伤口,第5周拆线愈合.术后15个月,移植手、拇指血循环、皮肤温度、颜色与正常对侧相同.移植左手、右拇指感觉恢复到指尖,而且可以持物,功能恢复满意.结论严格术前准备、合理术后用药(联合应用新型、高效抗免疫排斥药物)和及时功能锻炼,异体手、拇指移植是可行的,而且近期疗效和功能满意.

  • 外固定支架在儿童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殿英;姜保国;傅中国;徐海林

    目的根据儿童骨折特点,探索外固定支架在儿童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1999年1月至2001年8月,采用外固定支架的方法治疗各类复杂的儿童骨折25例,术后早期进行患肢功能练习.结果平均随诊10个月,25例骨折全部愈合,肢体功能康复优良率88%,远期疗效待观察.结论对于复杂不稳定的儿童骨折,通过外固定支架治疗,做到了骨折的确切固定,同时满足了骨折固定后的肢体和皮肤的观察和管理,更有利于术后的功能练习和康复,骨折愈合及肢体康复后可以随时去除固定针和外固定支架.大限度的满足了儿童骨折的治疗特点及愈后和康复问题.对于各类复杂的儿童骨折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膝后内侧入路修复重建后交叉韧带(附24例报道)

    作者:时宏富;蔡贤华;王喜定;陈庄洪;郑小飞;尹成忠;徐峰;刘曦明

    目的介绍并探索膝后内侧入路修复重建后交叉韧带(PCL)的特点和技术要点.方法用膝后内侧"S"形入路修复PCL 13例,取半腱肌腱重建PCL11例;俯卧位手术16例,仰卧位手术8例.对后内侧入路的应用解剖、手术要点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后内侧入路不需要显露血管神经,比膝后入路平均手术时间缩短30~60分钟,不受体位限制,不需附加切口,一个切口既可修复又可重建PCL.21例患者经半年以上随访膝关节不稳无复发.结论膝后内侧入路简单、安全、显露好,是修复重建PCL的理想入路,抽出钢丝法和取半腱肌腱拉出"U"形钉固定是修复和重建PCL的首选方法.

  • 胶原膜引导骨再生的实验研究

    作者:郭洪刚;张伯勋;卢世璧;王继芳

    目的观察胶原膜引导骨组织再生的形式,了解膜的理化特性、降解情况,并探讨引导悱骨再生的机制.方法成年新西兰兔造成10mm桡骨缺损,实验组缺损处移植胶原膜及表面脱钙异体骨,对照组仅移植表面脱钙异体骨,并行X线、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实验组移植区域存在明显骨膜反应,新骨增生明显,骨重建顺利,骨缺损完全修复.对照组移植区域由于纤维结缔组织的占据,新骨生长及成熟骨替代均较实验组延缓.结论胶原膜能有效地发挥阻隔与引导的作用,同时,膜管能使内、外源性BMP不断聚集,有效分布,BMP分布特征影响着组织细胞及骨愈合方式.

  • 生物可降解性聚乳酸管套接不同长度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巫伟东;顾立强;詹伟彦;何开正;卢泽俭

    目的探讨套接周围神经缺损的佳特异性再生间隙长度.方法50只大鼠平分5组,采用聚乳酸管套接双侧股神经,各组间隙为0mm、2mm、5mm、8mm和12mm.12周后,采用HRP逆行示踪,组内一侧股四头肌支和对侧隐神经支之间比较标记的运动神经元或感觉神经元数量.再生神经作光镜、电镜切片.结果5mm和2mm组中运动支标记的运动神经元和感觉支标记的感觉神经元数量大,切片显示神经再生良好.结论聚乳酸管套接股神经缺损存在运动、感觉纤维特异性再生现象,其有效间隙长度为2~5mm,以5mm长度为优.

  • 应力遮挡效应-寻找丢失的钥匙

    作者:刘振东;范清宇

    应力遮挡效应问题讨论了半个多世纪,到目前为止仍然面临很大的困惑.由于骨折愈合机制尚不明确,应力遮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受到很大的制约.

  • 电子假手控制信息源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修军;张键;陈中伟;陈统一

    假肢是人缺损肢体的替代物,用以弥补缺损肢体的形状与功能.理想的假手应在形状和功能上与真手一样.它不仅能替代人手的感觉和运动功能,而且还要象人手一样具有优美的外形.但目前先进的电子假手仅能完成人手的极少部分功能,而且其准确率也不能令人满意.

  • 白细胞-血红蛋白指数在创伤早期对伤情判断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春福;曹启迪

    创伤后早期,作为应激反应一部分的白细胞有一定变化[1,3].这种变化与伤情轻重关系如何,能否作为判断创伤程度的一项早期指标,值得研究.根据444例创伤早期白细胞变化规律的研究表明,创伤早期白细胞数/血红蛋白比值与伤情轻重有明显关系,可作为判断伤情的一项早期指标.

  • 部分削薄轴型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

    作者:夏增兵;李强

    作者于1995年10月~2001年8月对手部各类型损伤致皮肤缺损创面,应用部分削薄轴型皮瓣修复32例,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细克氏针内置保髌治疗29例

    作者:鞠道平

    作者自1991年始对29例常规难治的髌骨粉碎性骨折病例,施以细克氏针髌骨内置而保髌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带锁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骨折疗效观察

    作者:史立强;刘双全;祁小松

    带锁髓内钉属中心性弹性内固定,用于治疗股骨、胫骨、肱骨等长管状骨干骨折.我们自1997年至2001年7月共治疗胫骨干骨折27例,现总结如下.

  • 断肢(指)再植术后连续神经阻滞38例分析

    作者:刘宣民;付井泉;马清亮;孙锋

    断肢(指)再植术后,既往多采用罂粟碱、妥拉苏林肌注解痉.我们自2000年开始,采用连续神经阻滞在临床应用3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骨盆骨折致子宫破裂三例诊治体会

    作者:郝斌;李青;张文生

    自1995年8月~2001年1月我院共收治骨盆骨折致子宫破裂病人3例.该病例极少见,诊断及治疗较困难,且术前易漏诊及误诊.现将该病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 近排腕骨切除术治疗腕骨陈旧性骨折脱位

    作者:姬亚飞;杨彪;连鸿凯

    陈旧性腕骨骨折脱位临床上比较常见,多由于早期治疗不当所致,常有腕痛、腕关节活动受限及握力减弱,给患者带来工作和生活上的不便.作者自1986年5月至1999年6月共收治该类患者88例,对其中32例实行了近排腕骨切除腕关节成形术,经3月至10年随访,效果满意.

  • TINI形状记忆合金治疗各类骨折初步报告

    作者:范学辉;周垂宝;朱卫洁;奕军伟;刘才俊

    我科自2001年3月~11月应用TIM形状记忆合金治疗各种类型骨折15例16处,效果良好.

  • 超长加压钢板联合折断式加压螺纹钉治疗复杂型转子下骨折(附18例报告)

    作者:张焰祥;余国庆;方斌;巴振国;陈述伟;陈飞

    股骨转子下骨折是髋部骨折中处理困难的一种,特别是伴有蝶形骨块及股骨干上段骨折的青壮年患者,多由较大的直接暴力引起,骨折后移位明显,常规骨牵引等保守治疗复位效果多不理想[1],手术治疗方法较多,有各种髓内钉及钉一板结构固定,但各有其适用范围,对于本组所述的复杂型转子下骨折,上述内固定器械有其不足之处.

  • 单臂外固定架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21例

    作者:任乾;阮文辉;张成泉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目前治疗方法很多,根据临床分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本组患者年龄在80~85岁范围内,BodyⅣ型,并且心电图提示有不同程度心梗表现,对这组病人我们采用单臂外固定架治疗,现报告如下:

  • 手指开放性骨折92例报告

    作者:游浩;李皓恒

    本文收集我院1996~1998年以来手指开放性骨折92例,其中门诊病例34例,住院病例58例,现整理报告如下:

  • 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治疗分析

    作者:田永山;龚铁军;王永桓

    经椎弓根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脱位在国内已广泛开展.我院先后使用过Disk、CD、Steffee及Rf系统,自1997年8月~2001年2月应用AF钉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脱位,合并或不合并神经系统损伤108例,取得满意效果,操作简单,固定牢固,现总结如下.

  • 如何理解合理的骨折治疗

    作者:王亦璁

    通过近三十年有关骨折治疗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人们已认识到AO关于"早期恢复骨折解剖学的连续性和力学完整性"这一生物力学观点的片面性,从合理的基点出发提出了包括复位手段、固定方法和固定术式等多方面的改进措施,并进行了理论上的修正,树立了"重点维护局部软组织血运"的以生物学为主的骨折治疗概念,即BO(Biological Osteosynthesis)概念.作者认为如将其升华为Bio-logicalOsteosvnthesis即生物的-合理的接骨术来理解,可能更加确切.当然非手术治疗也必须同等重视.

    关键词: 骨折 内固定 接骨术
  • 长管状骨骨折治疗进展

    作者:裴国献;任高宏

    长管状骨骨折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方法各有其特点,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损伤的程度和性质确定.非手术治疗对于儿童骨折、成人易于手法复位的骨折及手术后的辅助治疗是较理想的选择.对于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长管状骨开放性骨折、全身多发伤合并长管状骨骨折的早期救治和火器伤等,应优先采用骨外固定架治疗,而对全身情况稳定的开放性骨折、多发性骨折、多段骨折、关节内骨折及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骨折等,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并选择尽量减少对软组织血运破坏的生物学固定方法.认为今后治疗的趋势是:精心的治疗设计、微创接骨技术、良好的骨折复位、稳妥的生物学固定、早期功能锻炼,以大限度地恢复肢体的功能.

    关键词: 骨折 治疗 固定
  • 固定胫腓骨骨折的单侧外固定架断裂一例报告

    作者:史克明;付忠田;孙宏伟;吕先俊;李刚;欧阳宏伟;尚宝华

    患者,男,38岁.左胫腓骨开放粉碎骨折,于2001年9月人院,立即行清创螺丝钉及单侧外固定架固定术.术后伤口一期愈合出院.

  • 吻合血管腓骨移植重建全跟骨缺损一例

    作者:郭德亮;潘朝晖;张伟旭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吻合血管或带血管蒂单根或多节段腓骨移植用以修复骨干或腔性骨缺损已有很多报道.然而,用于填塞跟骨腔性缺损少有报道.我们于1999年行吻合血管的的腓骨移植治疗一例全跟骨缺损,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断臂寄生大腿及二期再植一例报告

    作者:丘奕军;陈保光;王昌成;刘华;马永革;冯毅;陈状;郭树彰;王保华

    2000年6月30日14时许,我科收治一例右前臂中段绞轧离断伤患者,急诊行离断右前臂左大腿上段暂时寄生及残端清创缝合术.26d后行原位二期再植,同年11月行右前臂功能重建,目前右手能持物,现总结报告如下.

  • 陈旧性粉碎性骨盆骨折并双下肢外旋畸形一例

    作者:欧阳跃平;苟三怀

    患者男,47岁,工人,住院号299681.因重物砸伤后行走困难五月收入我院,当时受伤后曾在外院抗休克急救和"肠和膀胱破裂修补术".

  • 髋关节脱位牵引治疗导致骨盆倾斜双下肢相对不等长二例

    作者:丁保江;王海波

    我院自1988年至2001年共收治各类髋关节脱位64例,均采用牵引治疗,2例出现骨盆倾斜双下肢相对不等长,现报道如下:

  • 跨越关节的肌腱作掌背侧缝合的抗张力比较

    作者:张裕;汤锦波;王斌;谢仁国

    目的对跨越关节的肌腱断裂伤,分别缝合掌背侧,比较生物力学特性,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将新鲜成年白种猪的后足解剖暴露出第二屈趾深肌腱,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根肌腱,均于Ⅱ区横断.将改良Kessler中心缝合第一组置于肌腱背侧,第二组置于掌侧,并均用连续缝合作周边加强.缝合好的肌腱置于屈曲60°的关节模型上,用力学测定仪(Instron)测定每组方法的2mm间隙形成负荷、大负荷,并作统计分析(ANOVA).结果置于肌腱背侧的2mm间隙形成负荷、大负荷均大于掌侧(P<0.05).结论跨越关节的肌腱损伤背侧修复抗张强度大于掌侧.

    关键词: 肌腱 缝合 生物力学
  • 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分类和治疗

    作者:唐天驷;钱邦平

    创伤是发达国家的现代病,胸腰段脊柱损伤也有增多的趋势,其中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并发脊髓损伤(SCI),由于生物力学、影像医学、计算机技术和脊柱内固定的发展,胸腰段脊柱骨折的诊治水平明显提高.

  • 道路交通伤研究进展

    作者:王正国

    目前全球每年因车祸死亡的人数已超过100万,伤1500万.道路交通伤的发生有不断增多趋势,且死伤者以青少年居多,多发伤居多.事故原因主要为人的因素,24岁以下年轻人与70岁以上老年人多发,有一定的事故倾向.粘性标准可作为有效的伤情指数.综合治理,加强交通安全的研究、管理与教育,健全医疗服务系统,加强创伤急救,缩短急救反应时间是减少交通事故、降低死亡率的必要措施.

    关键词: 创伤 损伤 交通伤
  • 腋神经中三角肌功能束组在四边孔平面分布的显微解剖及组织学研究

    作者:李绍光;顾立强

    目的观察研究腋神经中支配三角肌的功能束(组)于四边孔平面在神经干中的分布规律及组织学特征.方法根据自然分束逆行显微解剖分离12具(24侧)福尔马林灌注固定成人尸体标本(左右各半)的腋神经,于四边孔平面观察记录三角肌功能束组在神经干中的分布情况并测量其直径;另取新鲜冷冻尸体上肢标本6具(左右各半),对腋神经束组于四边孔平面断面取材,组织横断面切片,分别行乙酰胆碱酯酶染色(Karnovsky-Roots法)及Loyez髓鞘染色,观察断面纤维束性质及行纤维计数.结果腋神经在四边孔平面可分为两大束组,支配三角肌的腋神经前支组成的束组走行于神经干外侧,截面积为(2.449±1.327)mm2,占神经干面积的55.4%±9.3%;纤维束性质表现为运动纤维;纤维计数为(2112±631)根,占神经纤维总数的45.6%±1.1%.结论在臂丛神经根性损伤进行神经移位重建肩外展功能时,将移位神经选择性与腋神经外侧束组吻接,会减少纤维散失,提高功能恢复率.

  • 以人名命名的上肢骨折

    作者:张景僚;顾立强

    关键词: 人名 命名
中华创伤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