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国微循环杂志

中国微循环

中国微循环杂志

Journal of Chinese Microcirculation 중국미순환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科委
  • 主办单位: 江苏省微循环学临床应用实验培训中心(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中国微循环学会 江苏省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7-8568
  • 国内刊号: 32-147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8-97
  • 曾用名: 微循环技术杂志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微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曹克将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改善脑微循环在脑瘫康复中的作用

    作者:刘振寰;潘佩光;马美美;刘冬雪

    目的探讨改善脑微循环疗法在脑瘫患儿康复中的作用机理及应用价值.方法对7月~8岁的80例脑瘫儿,给予东茛菪碱0.03~0.06mg/kg@d静滴,60d一疗程,配合康复训练及头针治疗.结果用药前后甲襞微循环积分依次为,形态2.163±0.676与1.402±0.436,P<0.01,流态1.405±0.528与0.618±0.486,P<0.01.治疗后TCD血管阻力指数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显著增快,P<0.01.治疗后头颅CT脑发育不良恢复正常者占26.25%.结论改善脑微循环疗法在脑瘫康复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及价值.

  • 养心通脉片对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甲襞微循环影响的研究

    作者:胡志希;袁肇凯;田松;黄献平;谢梦洲;姚湘玲

    目的观察养心通脉片对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养心通脉片治疗组33例,二甲双胍片对照组34例,两组均服药2个月,于治疗前后测定甲襞微循环指标.结果养心通脉片与二甲双胍片均能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甲襞微循环的指标,而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养心通脉片在改善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甲襞微循环指标方面与二甲双胍片相当.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心血管功能影响的动态观察

    作者:刘永义;何海林;姚大康;包亚军;黄云兰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夜间睡眠低氧状态下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对鼾症患者睡眠过程的监测,得出31例患者(轻度4例,中度6例,重度21例)符合OSAHS的诊断标准,同步心血管血液动力学分析仪动态对本组31例患者在鼾症事件前、鼾症事件中,心功能的重要指标变化监测对照.结果发现OSAHS患者外周血管阻力、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在鼾症事件前与鼾症事件中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轻度,外周血管阻力增加38%、SaO2下降11%;中度,外周血管阻力增加34%、SaO2下降18%;重度,外周血管阻力增加19%、SaO2下降33%;平均心率减慢.结论OSAHS患者在鼾症事件前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氧,且外周血管阻力、动脉血氧饱和度在鼾症事件前与鼾症事件中存在差异性,OSAHS的程度越重,低氧血症越重,外周血管阻力增大,进一步影响心泵功能,产生对多器官的损害.

  • “抗帕颗粒”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性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作者:顾承志;赵晓晖;黄志东;黄怀宇

    目的探讨"抗帕颗粒"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性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抗帕颗粒"治疗组,并于治疗前后进行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性的检测.结果用药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显著下降,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明显下降,肝肾功能及血象无明显变化.结论"抗帕颗粒"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性及甲襞微循环,且无肝肾损害及抑制血细胞等副作用.

  • 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的变化及碟脉灵注射液对其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振;丁素菊;张仁琴;邓本强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内皮损伤情况、血小板的活化情况、纤溶、抗纤溶及血粘度状态;探讨碟脉灵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的作用及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与健康人,对血浆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血小板颗粒膜蛋白、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及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碟脉灵注射液治疗,测定治疗前后的上述指标进行分析,并对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存在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过度活化、血液有高凝状态.经碟脉灵注射液治疗后,上述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碟脉灵可以减轻急性脑梗死造成的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活化,阵低血粘度,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对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

  • 负压对紧张性头痛患者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及疗效观察

    作者:赵自刚;牛春雨;张学锋;张静;邹玉安

    目的探讨口腔负压对紧张性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微循环机制.方法紧张性头痛患者20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10例),应用口腔负压(0.05±0.01)mPa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甲襞微循环变化.结果紧张性头痛患者经口腔负压治疗后,头痛症状不同程度的缓解和消失,总有效率达9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观察表明,负压使微循环障碍明显改善,由治疗前的中度异常恢复到大致正常,总积分值由4.18±0.68降低至1.97±0.41(P<0.01).结论口腔负压对紧张性头痛患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微循环及调整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 脑淋巴引流障碍加重大脑中动脉阻塞大鼠缺血性脑水肿

    作者:夏作理;孙保亮;杨明峰;闫振文

    目的探讨脑淋巴引流阻滞对脑缺血性的影响.方法将7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组和MCAO加脑淋巴引流阻断组(MCAO+CLO)组,在术后24、48、72 h分别检测缺血区脑组织水、电解质含量.结果在手术后各时间点,MCAO大鼠缺血区脑组织的含水率、Na+含量、Ca2+含量均显著增加,而K+显著下降.MCAO+CLO组大鼠的上述指标变化更为显著.结论脑淋巴引流障碍能明显加重MCAO后缺血性脑水肿.

  • 辛伐他汀对食饵性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血栓素、前列环素的作用及意义

    作者:覃军;何作云;耿建萌

    目的采用食饵性兔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探讨辛伐他汀对AS形成过程中血管内皮系统及纤溶系统的作用.方法雄性新西兰兔4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S组(高脂喂饲)和辛伐他汀组(高脂喂饲+辛伐他汀5mg/kg@d).在实验前、造模第8及12周末分别测定主动脉AS面积、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浆6-酮-前列腺素1α(6-keto-PGF1α)、血栓素B2(TXB 2).结果随实验进程,AS组及辛伐他汀组TC、TG及主动脉AS面积均较正常对照组逐渐升高(P<0.01),辛伐他汀组TC、TG及主动脉AS面积低于同期AS组(P<0.05~0.01);AS组及辛伐他汀组6-keto-PGF1α、TXB 2均显著低于同期正常对照组(P<0.01),但动态观察AS组及辛伐他汀组6-keto-PCF1α与TXB2无显著差异.结论辛伐他汀对血栓素及前列腺素代谢无直接作用,支持辛伐他汀保护内皮、血小板及对抗炎症作用有限,并不能完全消除AS危险因素.

  •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白细胞流变性变化及乌龙丹的作用

    作者:彭康;臧坤堂;刘传明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病理模型,观察其白细胞流变性的变化,并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复方乌龙丹的影响.方法选用Wistar大鼠结扎颈总动脉(CCA)后再阻断大脑中动脉(MCA)造模,实验分为假手术、模型、乌龙丹低剂量(WLDL)、乌龙丹高剂量(WLDH)四组,造模术后24 h取血测定白细胞总数、白细胞变形指数、白细胞滤过堵塞的粒子浓度及红、白细胞滤过指数IF-红细胞滤过指数IF.结果模型组的白细胞总数、白细胞变形指数、白细胞滤过堵塞的粒子浓度及红、白细胞IF-红细胞I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表示白细胞的变形能力下降.乌龙丹给药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显示出该方对梗塞后白细胞变形能力下降有一定的对抗作用.结论急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中有白细胞流变性异常,变形能力下降.中药复方"乌龙丹"对此有一定对抗作用,增强白细胞的流变性和使其黏附性降低,是其活血化瘀作用的重要方面.

  • 山莨菪碱预处置对大鼠ARDS血清及肺组织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石增立;雷宁玉;刘凤;于小玲;石磊;刘海霞;王国祥;董晓青

    目的观察山莨菪碱(654-2)预处置对大鼠油酸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血清及肺组织中IL-6、IL-8、TNF-α及IL-10的影响,探讨654-2治疗ARDS的理论基础.方法经舌下静脉注射油酸复制大鼠ARDS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及肺组织匀浆上清液中IL-6、IL-8、TNF-α和IL-10水平.结果ARDS组大鼠血清IL-6、TNF-α、IL-10含量和肺组织匀浆上清液中IL-6、IL-10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654-2预处置组血清和肺组织中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654-2预处置组血清和肺组织中IL-6、TNF-α含量明显低于ARDS组(P<0.01或0.05),而IL-8和IL-10含量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IL-6、IL-8、TNF-α及IL-10在大鼠油酸型ARDS炎症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654-2可能通过抑制IL-6、TNF-α过度分泌而减轻肺损伤.

  • 神经干细胞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孙保亮;张苏明;夏作理;修瑞娟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在个体出生前业已完成,之后不具有再生能力.20世纪90年代初期,研究者在成年啮齿类动物及人的脑和脊髓中分离出能够不断分裂增殖,在特定条件下,具有向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并在体外培养成功,提出了神经干细胞(neuronal stem cell)的概念[1].

  • 血小板凝血酶致敏蛋白-1与肾间质纤维化

    作者:吴开胤;陈楠;周同

    不论何种病因,终末期肾病是以进行性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导致肾脏硬化的致病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炎性细胞浸润、血管活性介质、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蛋白和蛋白酶的作用以及细胞凋亡等.

  • 肾活检组织中NEP的表达及其与尿NEP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智;陈楠;史浩;张韶瑜;赵青;周同;郝翠兰

    目的观察肾活检组织中NEP的表达,研究它与尿NEP含量之间的关系,以期探讨检测尿NEP的临床意义.方法将研究组分为对照组(n=100),肾小球疾病组(n=31)、急性肾小管损伤组(n=44)、慢性肾小管损伤组(n=61)、慢性肾功能衰竭组(n=13).收集各组病人晨尿,然后通过荧光光谱分析,得到尿中NEP的量,并用相应尿肌酐值予以标化.同时对病人组中的68例患者的肾组织切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染色,直接观察NEP的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且进行其表达量与尿NEP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正常对照组尿NEP为68.41 ug/mmol Cr,急性肾小管损伤组尿NEP196.36 ug/mmol C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1),慢性肾小管损伤组、肾小球疾病所致的CRF组尿NEP分别为31.98、19.40ug/mmol Cr,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而单纯肾小球疾病组尿NEP为75.49 ug/mmol Cr,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1425).在急性肾小管损伤组和慢性肾小管损伤组,尿NEP与肾组织中NEP的表达均呈正相关,而肾小球疾病组内尿NEP与肾组织中NEP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肾小管刷状缘上NEP的表达量与近端小管损伤有良好相关性,尿NEP量实际反映近端小管刷状缘损伤情况.本研究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尿NEP的检测方法,并用于临床研究.对尿中NEP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非损伤性测量手段,籍此帮助判断近端肾小管损伤,结合其他小管损伤的指标可以帮助判断病程.

  • 稳定型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比较

    作者:杨军;于滨;方毅民;黄其训;王桂乐

    目的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状况,探讨内皮功能不全在不同类型心绞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2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17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向冠脉内依次以递增剂量注入乙酰胆碱.以定量冠脉造影分析软件测量狭窄病变段小腔径、邻近病变的造影正常段和正常冠状动脉支注入乙酰胆碱前后的内径,比较两组在上述检测部位的内径变化率.结果两组在注入乙酰胆碱后各检测部位的内径均较基础值显著缩小;在狭窄病变段和邻近病变的造影正常段,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内径变化率显著大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正常冠状动脉支,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内径变化率亦呈现出大于稳定型心绞痛组的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意义.结论稳定型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均存在弥漫性冠状动脉内皮功能不全,但不稳定型心绞痛冠脉内皮功能损伤程度大于稳定型心绞痛,内皮功能障碍的恶化可能是促发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重要机制.

  • 抗黏附治疗对大鼠急性肾损伤中树突状细胞迁移聚集的影响

    作者:周同;孙桂芝;张玉梅;吴开胤;李晓;张冬青;陈玉英;胡庆沈;陈楠

    目的探讨黏附分子P-选择素、ICAM-1及树突状细胞(DC)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以及抗P-选择素单抗的抗黏附抑制及其防治效果.方法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P-选择素单抗治疗组(n=20)和非治疗组(n=20).按不同再灌注时间(1,3,6和24 h)再分为4组,另设假手术组(n=5)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和免疫双染与荧光图像分析法,分别观察大鼠肾组织中P-选择素、ICAM-1表达及CD1a+CD80+DC分布变化;同时观察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细胞凋亡等改变.结果①缺血再灌注1 h起,P-选择素即以肾小管上皮细胞为主于肾内广泛高表达,至24h仍维持一定量水平;ICAM-1于缺血再灌注6 h起持续以肾血管为主表达上调和明显增强.②CD1a+CD80+DC自再灌注1 h起以肾小管间质为主分布数量逐渐增多,至24h达峰,并与大鼠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密切相关.③此外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肾组织MDA含量增加,SOD活性下降,出现明显的肾组织细胞凋亡.④经抗P-选择素单抗处理后,大鼠肾组织P-选择素和ICAM-1表达受到抑制,CD1a+CD80+DC分布及数量减少,MDA含量降低和SOD活性上升,细胞凋亡减少,以及肾组织病理损伤和肾功能也相应减轻和改善.结论本研究提示,黏附分子介导树突状细胞迁移聚集参与了肾缺血再灌注病理损伤过程,而抗P-选择素单抗对此具有抗黏附调抑及防治效果.

  • 用Millicell底膜培养皿研究Tourmaline对ECV-304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金惠铭;梁光波;张国平

    目的用联合培养的方法研究Tourmaline对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用放置Tourmaline微球的Millicell底膜培养皿与人血管内皮细胞ECV304联合培养.通过细胞形态、细胞融合面积、细胞计数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免疫细胞化学等方法观察培养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联合培养24h后Tourmaline组(与对照组比)细胞形态正常,呈铺路石样生长,贴壁细胞覆盖率从(79.50±5.92)%长到(90.17±3.49)%(P<0.05),细胞数增加(16.62±4.14)%(P<0.05),PCNA阳性细胞为(43.50±3.19)%,与对照组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Tourmaline可通过加强DNA合成,促进体外培养的ECV-304细胞增殖.

  • Tourmaline纤维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及其对高黏血症家兔皮下血流量的影响

    作者:张国平;曲晓义;金惠铭

    目的研究Tourmaline纤维的形态特征及Tourmaline纤维对高黏血症家兔皮下微循环血液灌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对Tourmaline纤维作扫描电镜观察.用高分子右旋糖酐复制家兔高黏血症模型.用含与不含Tourmaline(对照)纤维的棉絮包裹家兔胸腹部后测6、12及24 h时剑突区、左上肢、左下肢固定点皮下血液灌注量变化(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反复清洗Tourmaline棉絮对改善血液灌注量的影响.结果Tourmaline纤维有独特的纵形深沟及微细的环形横向浅沟,纤维表面有大量超微颗粒.与对照组比,Tourmaline棉絮包裹的高黏血症家兔剑突区血流量明显增加,其它各区变化不显著.清洗对上述作用无显著影响.结论Tourmaline纤维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它有改善高黏血症家兔皮下微循环血液灌注量的作用.

  • Tourmaline纤维对高黏血症家兔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作者:曲晓义;张国平;金惠铭

    目的研究Tourmaline纤维对高黏血症家兔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用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酐(MW>140 000)的方法复制高黏血症家兔模型.测定应用Tourmaline纤维(实验组,n=6)及对照纤维(对照组,n=6)前后高切(120 s-1)、低切(20 s-1)时全血黏度(锥板黏度计法)、血浆黏度(锥板黏度计法)、红细胞沉降率(温氏法)、血浆纤维蛋白原(浊度法)、红细胞变形(微孔滤膜法)的变化.结果实验组高黏血症家兔低切全血黏度在应用Tourmaline纤维6 h后开始降低,与应用前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且持续24 h.高切全血黏度仅在24h时出现明显降低(P<0.05).其它指标实验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Tourmaline纤维能降低高黏血症家兔的全血黏度,这可能是它改善微循环的机制之一.

  • 使用托玛琳寝具前后血液细胞超高倍显微镜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张景隆;李明森

    托玛琳纤维是以托玛琳(Tourmaline)为主要原料经高科技手段加工而成,其纺织材料制成的寝具产品一经问世就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 托玛琳在微循环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李明森;冯琏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大多数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都出现微循环障碍的病理变化.在治疗上,使用某些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阿托品、莨菪类药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 Tourmaline纤维抑制高黏血症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实验研究

    作者:钱睿哲;张国平;金惠铭

    目的研究Tourmaline纤维对高黏血症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用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酐(MW>140 000)的方法复制高黏血症家兔模型,测定应用Tourmaline纤维(实验组,n=6)及对照纤维(对照组,n=6)前后血小板聚集率(1分钟聚集率A1和大聚集率Amax)的变化.并分析TXA2水平的变化与血小板Amax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实验组高黏血症家兔在应用Tourmaline纤维后6、12 h血小板A1和Amax明显降低,与应用前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12 h时TXA2降低与A-nax间呈显著负相关(r=-0.94),24h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比).结论使用Tourmaline纤维6 h和12h后,高黏血症家兔的血小板聚集明显被抑制,此作用与血浆TXA2的降低相关.

  • 托玛琳健康寝具治疗软组织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作者:陈文华;周长华;谢湘华;林玉平;张文

    目的观察托玛琳健康寝具的安全性及对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以软组织疼痛为主诉的门诊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病人每天唾托玛琳寝具6~8 h,对照组按常规用普通理疗如短波、电磁热等,两组均连续治疗15~30 d.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显著性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安全性观察提示非常安全.结论托玛琳健康寝具对软组织疼痛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使用非常安全.

  • 托玛琳健康寝具辅助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的观察

    作者:金莉蓉;汪昕;马昱;金惠铭

    目的研究托玛琳(Tourmaline)健康寝具对辅助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的观察.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Tourmaline寝具组和普通寝具组,观察3个月.分别评定神经功能缺失评分(CSS)、巴氏指数评分(BI)和简式Fugal-Meyer运动评分(FMA),并测定血液流变性、血小板聚集率、血脂、凝血功能等指标.结果(1)两组均发现治疗后CSS降低,BI及FMA评分升高(P<0.05),但Tourmaline组较对照组更明显;2)Tourmaline组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均有明显下降(P<0.05),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其他指标变化不明显;3)Tourmnaline寝具组未发现副作用.结论早期应用Tourmaline健康寝具能对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起辅助作用,此作用安全可靠.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微循环有关.

中国微循环分期目录
期数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