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中国普通外科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 중국보통외과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 影响因子: 1.62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5-6947
  • 国内刊号: 43-1213/R
  • 发行周期:
  • 邮发: 42-121
  • 曾用名: 普通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吕新生 王志明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80岁以上超高龄化脓性胆管炎手术治疗13例分析

    作者:凌宝存;王乃金;张伟;应浩杰;史进

    总结80岁以上超高龄化脓性胆管炎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的选择、并发症的预防等.笔者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所诊治的13例80岁以上超高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年龄81~92岁,有1种并存病以上为100%,此类病人临床特点是症状体征较轻,容易进入早期状态.根据该组病人治疗经验,笔者体会: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在可能的条件下术前充分准备,纠正内环境紊乱、治疗并存病,力争作择期手术显得更为安全.

  • 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临床应用探讨

    作者:陈彦波;吴唯

    为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在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价值,回顾分析近年来施行的2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其中31例为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种术式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显示,31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胆囊大部分切除术,无术后出血、黄疸及肝外胆管损伤,术后胆漏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随访1~28个月,未见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但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高于LC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无差异.笔者认为在困难胆囊手术中,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可简化手术,降低手术风险,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中转率,与LC一样是安全的.

  • 延期T管拔除后胆瘘10例报告

    作者:张建平;倪家连;刘鲁岳

    回顾性分析10例延期拔除T管后胆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因低蛋白、糖尿病及糖皮质激素应用致使T管窦道形成不良6例,其中3例合并胆道局部病变;拔管困难,撕裂窦道壁2例;原因不明2例.非手术治愈8例,手术治愈2例,无死亡病例.提示低蛋白、糖尿病等营养不良性或代谢性疾病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是拔管后胆瘘的主要病因;T管置放不当致损伤胆管是胆漏的另一重要原因.延长T管留置时间尚不能完全避免胆瘘的发生.

  • 重症胆管炎诊断及手术时机探讨

    作者:邱显玉;何伦新;雷晋平

    回顾分析96例重症胆管炎(ACST)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预后,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部疼痛,有感染性休克(血压<90/60 mmHg)者52例,精神异常者22例.围手术死亡8例(8.3%),其中在感染性休克6h内手术者全部存活,休克超过24h 6例中,5例术后死于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提示ACST应在发生精神症状之前采用手术治疗,手术越早,效果越好,延误手术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 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术后胆瘘的临床运用

    作者:吴庆华;刘玉祥;蔡忠兵;王赭;何小军

    笔者近4年多来运用B超引导下经皮深静脉导管腹腔穿刺引流治疗8例术后胆瘘患者.其中7例患者经穿刺后充分引流治愈;1例患者同时行胆总管内支架置入术后病情恶化死亡.提示经皮深静脉导管穿刺引流对术后"意外"胆瘘患者治疗效果可靠.

  • 小切口负压封闭引流治疗46例乳房深部脓肿体会

    作者:董刚;卢庆凯;陈士平;徐海宏

    采取脓肿低位小切口置管负压封闭引流治疗42例乳房深部脓肿.结果42例患者2周内痊愈,3例3周内痊愈,1例行患乳房单纯切除术治愈.提示小切口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乳房深部脓肿具有创伤小而引流效果好、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痛苦、乳房外观影响小、节约医疗资源、简化治疗和护理等优点,对改善环境卫生,缩短愈合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 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动力障碍33例诊疗体会

    作者:刘海东

    笔者采用胃肠动力药及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动力障碍(PCBD)患者33例,30例缓解,无效者采用鼻胆管引流并经导管注入0.5%利多卡因治疗,效果明显.提示PCBD治疗应以综合治疗为主,并且注重术前告知和检查.

  •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作者:沈军;董谦;杨勇;全志伟

    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收治的9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B超检查9例,CT检查4例,MRI检查3例,ERCP检查1例,但均误诊.术中冷冻病理确诊7例,另2例诊断为急性胆囊炎.术后石蜡病理确诊9例.5例行胆囊切除术,1例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1例行胆囊大部切除加十二指肠瘘修补术,2例行胆囊切除加胆囊床部肝组织切除.术后并发胆瘘1例,切口感染1例.全组无死亡病例.笔者体会:术中冷冻切片检查和术后病理检查是XGC诊断的关键,施行以切除胆囊为主的手术治疗.

  • 胆道再次手术68例临床分析

    作者:范德标;许建平;简锋

    回顾性分析68例胆道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胆道再次手术占同期胆道手术的5.0%.其中2次手术54例,占79.4%,3次手术10例,占14.7%,4次手术4例,占5.9%.术后近期再手术12例,占17.6%,主要处理胆道术后并发症,如胆瘘、感染、胆道损伤及胆道残余结石.远期手术56例,占82.4%,主要处理胆道术后残余或再发结石及前次手术未解决的胆道畸形、梗阻.笔者认为降低胆道再次手术的关键是:(1)首次手术时充分认识胆道疾患的复杂性和难治性,术前正确估计病情,并作详尽的辅助检查,以减少手术盲目性.(2)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尽可能彻底根治疾病.(3)重视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 脾及胆囊切除治疗溶血性贫血合并胆石症3例报告

    作者:栗耀华

    笔者对3例溶血性贫血合并胆石症患者施行脾切除术,同时加行胆囊切除术,术中发现副脾一并切除.术后切口一期愈合,黄疸消退,贫血改善.随访1~11年无并发症.提示脾与胆囊同期切除的联合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 合并肝硬化患者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作者:严立俊;汤利民;张棉成;张贇;王益强

    对2004年6月-2005年6月行LC的16例合并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6例患者术前的肝功能为Child A级,均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35~115 min,平均52 min.术中出血40~300 mL,平均75 mL.无胆道损伤、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合并肝硬化的Child A级患者的胆囊结石行LC是安全可行的,体现了微创治疗的优点.

  • 胆道再手术原因分析:附828例报告

    作者:李忠廉;崔乃强;苗彬;赵二鹏;张鸿涛;郑云;陈凌

    目的 分析导致再次胆道手术的原因,以期减少胆道再手术率.方法 总结1990-1999年间收治的再次胆道手术患者828例的临床资料,对胆道疾病再次手术的原因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是结石复发或残留,占65.10%;结石合并Oddi括约肌狭窄占33.82%;单纯Oddi括约肌狭窄占9.54%;胆管损伤性狭窄和胆肠吻合口狭窄占10.39%;胆道系统肿瘤占6.52%.结论 胆道再手术的主要原因仍以结石复发或残留为主,其次为Oddi括约肌狭窄;损伤性胆管狭窄等与手术有关的因素不容忽视.减少胆道再次手术的关键在于初次手术的彻底性和手术方法的合理性.

  • 胆内瘘:附32例漏诊分析

    作者:张斌;王群伟

    目的 探讨胆内瘘术前漏诊的原因及减少漏诊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胆内瘘漏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52.1(25~72)岁,患者分别行B超,T管造影,消化道钡餐,胃镜,胆道镜,ERCP,PTC检查,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果 32例均为术前漏诊者,占同期收治的44例胆内瘘的72.73%.32例均术中确诊.结论 胆内瘘术前漏诊率高,应提高对该病的警惕性;注意寻找该病的特征性表现;尤其当B超发现有胆道积气时,应行进一步检查如内镜和造影检查,这是提高术前诊断的重要方法.

  • 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附64例报告

    作者:王海东;郑进方;邢贻雷;吴奕强;龙籍典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15年间我院收治的64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临床分型、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其中35例行手术切除,包括根治性切除16例,姑息性切除19例;29例行胆管引流术,包括胆肠内引流术16例,胆管外引流术13例.结果根治性切除组1,2,3年生存率分别是80.0%,53.3%及26.7%;姑息切除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0.0%,16.7%,0%;胆肠内引流组1,2年生存率分别是45.5%和18.2%;外引流组则为25.0%和0.结论 手术切除特别是根治性切除治疗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疗效和提高远期生存率可选择的方法.

  • 肝外型右肝管变异与医源性胆管损伤

    作者:陈梅福;吴金术;成伟;李灼日

    目的 探讨合并有肝外型右肝管变异者行胆囊切除时易致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年来收治的25例合并有肝外型右肝管变异、行胆囊切除时所致的医源性胆管损伤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损伤原因主要是将右肝后叶胆管误认为是胆囊管而一并切除,损伤部位以Ⅱ类多见.结论 提高对肝外型右肝管变异的胆管异常解剖结构的认识及胆囊切除时遵循"辨-切-辨"三字原则,是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关键.损伤后的诊断时间与损伤类型及手术方式的正确选择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 胆囊癌GBC-SD细胞经顺铂处理后的survivin表达及意义

    作者:沈汉斌;郑启昌

    目的 探讨经顺铂(DDP)处理胆囊癌细胞后survivin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测定胆囊癌细胞对4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RT-PCR检测survivin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urvivin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GBC-SD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DDP>ADM>5-FU>MMC.化学药物处理后的第1天,3组胆囊癌细胞的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其中0.5 μg/mL DDP+GBC-SD组下降了10%,3 μg/mL DDP+GBC-SD组下降36%,6 μg/mL DDP+GBC-SD组下降了28%.第3天,0.5 μg/mL DDP组和3 μg/mL DDP组GBC-SD细胞的survivin mRNA表达与第1天比较,分别上升22%和64%,但6 μg/mL DDP组仍持续降低,仅为第1天的66%.0.5 μg/mL DDP组和3 μg/mL DDP组作用3d后的GBC-SD细胞中survivin蛋白含量分别升高了15%和12%,而6 μg/mL DDP组则下降了80%.结论 低浓度的DDP即能诱导胆囊癌细胞内survivin的表达增加,这可能是胆囊癌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因素之一.

  • bFGF联合骨髓干细胞动员剂促进兔缺血后肢血管新生的研究

    作者:王志伟;马秀现;李天晓;党晓卫

    目的 观察局部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联合干细胞动员剂对促进兔缺血后肢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 40只大耳白兔均切断左侧股动脉及其分支,制作兔后肢缺血模型.成模后随机分4组(每组10只):(1)bFGF组,在缺血后肢肌内多次注射重组人bFGF蛋白;(2)G-CSF组,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3)bFGF+G-CSF组,按bFGF组和G-CSF组的方法给予bFGF和G-CSF;(4)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后4周,各组兔行腹主动脉造影,观察侧支血管形成情况.取内收肌和腓肠肌肌组织行病理切片检查;用图像分析系统统计血管密度;用免疫组化检测内收肌和腓肠肌中VEGF阳性表达的血管数.结果 兔侧支循环血管条数、血管密度及VEGF阳性表达的血管数均依次为:bFGF+G-CSF组>bFGF组>G-CSF组>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缺血下肢肌内注射bFGF蛋白和皮下注射骨髓干细胞动员剂均可促进血管新生,改善肢体缺血状态;但在骨髓干细胞动员的同时,联合应用bFGF蛋白效果更好,缺血肢体改善更明显.

  • 奥曲肽联合透明质酸钠预防兔术后腹膜粘连的疗效评价

    作者:何葵;唐志晗;彭娟

    目的 观察奥曲肽联合透明质酸钠预防兔术后腹膜粘连的效果.方法 建立兔术后腹膜粘连模型,然后分为4组:(1)术中不用药物处理设为模型对照组;(2)关腹前局部涂抹透明质酸钠设为透明质酸钠组;(3)关腹前腹腔内注射奥曲肽设为奥曲肽组;(4)关腹前局部涂抹透明质酸钠同时腹腔内注射奥曲肽设为联合组.术后14 d剖腹观察,判定腹膜粘连程度等级.结果 4组粘连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3.51,P>0.05);联合组重度粘连发生率(8.3%)显著低于其它3组(分别为66.7%,33.3%,25.0%)(均P<0.01).奥曲肽组和透明质酸钠组两组的粘连级别近似(P>0.05).结论 奥曲肽和透明质酸钠均可减轻实验性腹膜粘连的程度和重度腹膜粘连发生率,两者合用其作用更明显,表明两药合用具有降低粘连的协同作用.

  • KDR启动子介导胸苷激酶体外靶向杀伤血管内皮细胞

    作者:李宝金;张超;宁长青;伊远学;郝颖;刘晓平;区庆嘉

    目的 构建含以KDR为启动子的HSV-tk重组腺病毒,体外评估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效能.方法 采用pAdeasy系统,构建受KDR启动子或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调控并可表达HSV-tk基因的AdKDR-tk和AdCMV-tk,在293细胞中包装、扩增后,体外分别感染表达KDR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HUVEC)和不表达KDR的肝癌细胞系HepG2,用丙氧鸟苷(GCV)处理受染细胞,并以MTT法检测其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病毒滴度均为1×1010 pfu/mL.在感染复数(M0I)为100的条件下,当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的GCV浓度由0增至50 μg/mL时,感染含AdKDR-tk的HUVEC细胞和HepG2细胞其存活率由100%分别下降至(28.94±5.67)%和(75.45±2.91)%(P<0.01),而感染含AdCMV-tk的HUVEC细胞和HepG2细胞其存活率分别下降至(17.56±2.48)%和(23.15±5.72)%(P>0.05).结论 KDR启动子介导的HSV-tk具有特异性杀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 磁靶纳米化疗药物治疗胆管癌移植瘤的对比研究

    作者:唐滔;郑建伟;李宏;肖宝来;陈波;李高;许帅;邹声泉;艾星;李曦

    目的 比较纳米磁靶向性药囊与其他化疗药物治疗裸鼠人胆管癌移植瘤的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以在体外培养的人胆管癌细胞QBC939接种裸鼠.20d后将裸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5-FU治疗组(B组),纳米磁靶向性药囊+内磁化支架治疗组(C组),健择治疗组(D组).记录各组各时段肿瘤体积变化和抑瘤率,绘制肿瘤生长曲线.于治疗后35d处死裸鼠,取肿瘤组织观察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A,B,C,D组于治疗后35d肿瘤体积分别为(2 256.1±267.1)mm3,(2 096.5±237.9)mm3,(1 392.2±1 89)mm3,(1 534.9±11 5)mm3,其中C,D组与A,B组之间的肿瘤体积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B,C,D组抑瘤率为7.4%,39.6%和33%.电境观察C组和D组均有凋亡细胞出现.结论 同等剂量下,纳米磁靶向性药囊治疗效果优于5-FU,但与健择无明显差异.

  • Bcl-2反义寡核苷酸对VP-16抑制人胆管癌细胞株增殖和诱导凋亡的影响

    作者:彭创;汤恢焕;吴金术

    目的 探讨bcl-2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VP-16抑制人胆管癌QBC939细胞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合成特异性靶向Bcl-2 ASODN,并将其转染QBC939细胞;四甲基噻唑蓝(MTT)试验检测Bcl-2 ASODN对VP-16抑制QBC939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观察Bcl-2 ASODN对VP-16诱导QBC939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ASODN组细胞的存活率显著低于无义寡核苷酸(NSODN)组(P<0.05);ASODN+VP-16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ASODN组及VP-16组(P<0.05);ASODN组、ASODN+VP-16组和VP-16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NSODN组(P<0.05);ASODN+VP-16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ASODN组及VP-16组(P<0.05).结论 Bcl-2 ASODN对VP-16抑制人胆管癌QBC939细胞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有促进作用.

  • 建立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的体会

    作者:朱鹏;陈义发;张宜江;陈孝平

    目的 探讨小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手术的技术方法及其改进,为进行移植免疫学研究提供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供心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供心肺动脉与受体下腔静脉端侧吻合方法对100例小鼠进行腹部心脏移植术,同时测量相关移植部位的重要解剖结构.结果 供心主动脉直径为(1.0±0.1)mm,供心肺动脉直径为(1.3±0.2)mm;受体下腔静脉直径为(1.9±0.2)mm,腹主动脉直径为(0.9±0.1)mm,腹腔大血管平均可利用长度为(6.0±1.0)mm.建模成功率为92%.供、受体手术时间分别为(8.0±1.0)min和(40.2±3.0)min;其中动脉吻合为(9.3±1.2)min,静脉吻合为(7 8±1.7)min.结论 所建立的小鼠心脏移植模型稳定可靠,适用于移植免疫学方面的研究.

  • 不同年龄组乳腺癌组织中COX-2和bFGF的表达

    作者:朱国民;唐中华;吴唯;易文君;张敏敏

    为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青年和老年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笔者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青年组乳腺癌(年龄≤35岁)和30例老年乳腺癌(年龄≥50岁)组织中COX-2和bFGF的表达.结果示,COX-2在青年乳腺癌组织阳性系数均数为2.27±1.78;在老年组为1.37±1.65,青年组乳腺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明显高于老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bFGF在青年组乳腺癌组织中阳性系数均数为2.40±1.87;在老年组为1.23±1.48,青年组乳腺癌组织中bFGF的表达明显高于老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COX-2和bFGF在青年乳腺癌中高表达.COX-2和bFGF的高表达可能与青年乳腺癌的侵袭性强生物学行为特性有关.

  • 阻塞性黄疸血浆PGE2与淋巴细胞IL-10和IL-2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李延光;邹声泉

    为探讨阻塞性黄疸大鼠血浆PGE2与血淋巴细胞IL-10,IL-2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它们的相关性,笔者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10只),胆总管结扎(BDL)1,2,3周等4组(各20只).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浆PGE2和血淋巴细胞IL-10和IL-2水平的动态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示大鼠血浆PGE2和血淋巴细胞IL-10水平在BDL后1,2周时均有显著升高,第3周仍维持在较高水平.IL-10水平与血浆PGE2的升高呈显著正相关(r=0.878,P<0.05).IL-2水平在BDL后1,2周时均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意义;第3周,IL-2水平则有显著下降,且与血浆PGE2的升高呈显著负相关(r=-0.645,P<0.05).提示阻塞性黄疸大鼠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受损的情况,其发生可能与血浆PGE2升高有关.

  • Survivin和hTERT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联系

    作者:陈波;徐立宁;邹声泉;王剑明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原发性胆囊癌组织(n=34)及慢性胆囊炎组织(n=20)中survivin和hTERT蛋白的表达.结果示,原发性胆囊癌组织中survivin和hTERT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70.6%和73.5%,明显高于炎症对照组的20.0%和25.0%(P=0.001,P=0.004);两者的异常表达呈正川关(r=0.344,P=0.046),但与胆囊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淋巴或远处转移之川均无明显关系(均为P>0.05).提示Survivin和hTERT蛋白分别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及诱导细胞永生化机制而协同参与了胆囊癌的发生、演进的全过程,且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相互调控的机制.检测组织中survivin和hTERT蛋白的表达有助于胆囊癌的鉴别诊断,但对判断预后无帮助.

  • TNF-α及其受体Ⅰ在胆管癌和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贾友鹏;巩鹏;王忠裕;单显民

    为探讨胆管癌和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TNFR-Ⅰ)表达的差异.笔者选取经外科手术切除的胆管癌患者48例,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症19例,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NF-α和TNFR-Ⅰ的表达.结果示,TNF-α在胆管癌和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5.0%(12/48)和5.3%(1/19),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TNFR-Ⅰ在胆管癌和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0%(36/48)和42.1%(8/19),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提示胆管癌和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症组织中均可表达TNF-α和TNFR-Ⅰ,但胆管癌中的表达明显增强.TNF-α和TNFR-Ⅰ可能参与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症的恶变过程,其表达情况有可能可作为监测胆管良恶性病变的参考指标之一.

  • 胆固醇胆石成因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哲夫;陈孝平

    复习历年来胆固醇胆石的相关文献,综合分析了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其对传统学说的某些观点提出了挑战.目前研究方向是胆固醇胆石相关基因与成石的关系.这一学说的进展对在易发人群中预测和预防胆固醇胆石的形成有其重要意义.

  • 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

    作者:陈波;王可新;胡三元

    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能弥补胆囊造瘘取石术和经皮胆镜碎石清除术的缺点.笔者仅就保胆的依据、保胆取石术的优势及其适应证和禁忌证、手术方法以及当前存在的争议等问题作一综述.

  • 胃浆膜面海绵状淋巴管瘤1例

    作者:毛岸荣;盛援;方国恩

    患者 女,63岁.5年前开始出现右上腹痛,每次持续0.5~2 h,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此后患者在进食物过多时右上腹痛、腹胀症状加重;经饮食控制与对症处理后好转.

  • 巨大甲状腺癌姑息切除旋转皮瓣1例

    作者:边学海;续哲莉;张丹丹

    患者 女,43岁.1991年颈前左侧肿物确诊为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左叶大部分切除手术;1997年左侧甲状腺癌复发,再次行甲状腺左叶大部分切除手术.2003年再次发现颈前左侧肿物,逐渐增大如手拳大小(图1).

  • 误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的艾滋病患者1例

    作者:李朝晖;杨昌平

    患者 女,36岁.于2005年6月12日入我院消化内科.2005年4月曾因腹痛、腹泻于我院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经治疗后症状缓解.6月以来,腹痛加重,以脐周及左侧腹部明显,解黄色黏液便6~7次/d,纳差、乏力,伴发热,体温在38 ℃左右.

  • 小肠恶性淋巴瘤并肠穿孔2例

    作者:宋艳利

    1.病例报告例1 男,38岁.无明显诱因右上腹部疼痛加重伴发热、恶心、呕吐3d入院.3个月前因饮酒过量上腹持续胀痛恶心,曾以急性胰腺炎于我院门诊抗炎对症治疗缓解.

  • 胆总管探查切口一期缝合内支架引流术

    作者:田明国;杨峻峰;胡伟;袁爱军;熊咏;沙聪

    目的 探讨胆总管探查术中放置改良内支架及胆总管切口一期缝合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39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分别采用开腹及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术,清除结石后,置入8F J型支架管,将其远端通过导丝放入十二指肠.支架管近端用快吸收线固定于胆管壁.胆总管切口一期缝合关闭.结果 全部支架管在术后随粪便排出,平均排出时间为13(10~18)d.3例术后血清淀粉酶短暂升高.无胆漏、堵管、提前脱管、导管滞留、导管退入胆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胆总管探查术中经胆道镜和导丝向胆管和十二指肠内放置自行脱落J型支架管方便、易掌握,是安全、有效的胆道引流方法.置放内支架管可放宽胆总管切口一期缝合的指征,并可减少T型管引流的相关并发症.

  • 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316例报告

    作者:何效东;崔泉;赵晓雷;董家鸿;李庆怀;孟炜

    目的 总结用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经验及评价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20年间采用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316例的临床资料,统计结石的分布、术式选择、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效果.肝切除术式采用左外叶切除192例(60.76%),左半肝切除58例(18.35%),肝方叶切除12例(3.80%),右前叶切除6例(1.90%),右后叶切除25例(7.91%),右半肝切除9例(2.85%),双侧多区段肝切除14例(4.43%);其中附加胆肠内引流术184例(58.23%)、经肝实质切开取石4例.结果 全组手术后发生并发症56例(17.72%),包括胆漏、胆道出血、膈下脓肿等.术后1个月内分别因应激性溃疡、肝肾衰竭、二重感染并多器官衰竭死亡各1例(0.95%).258例获11个月至18年的随访,平均随访10.3年,优良率90.31%.结论 规则性肝叶/段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手段.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0 200例的并发症及预防

    作者:张光全;徐荣华;廖忠;吴先麟;程泰煦;何方;廖国庆

    目的 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5年间施行的10 200例M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MC手术成功9 835例(96.4%),延长切口365例(3.6%).严重并发症:胆道损伤12例(0.12%),横结肠损伤4例(0.04%),术中大出血8例(0.08),胆瘘25例(0.25%).死亡4例(0.04%).结论 严格选择MC适应证,仔细分辩Calot三角解剖结构,应用缝扎胆囊三角系膜和深部打结技术,把握术中延长切口的时机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反之则是本技术产生并发症的原因.

  • 手助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肝左外叶切除胆总管探查术

    作者:张坤;张绍庚;江艺;谢海英;谢志红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肝左外叶切除胆总管探查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对2005年9月-2005年12月收治的左肝内胆管及胆总管结石患者,分别施行手助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手术(10例)及开腹肝左外叶切除加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12例),并对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及术后肝功能恢复状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手助腹腔镜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明显减少,术后肝功能恢复状况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手助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手术在不延长手术时间、加重肝功破坏的情况下,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更高的优越性.

  • 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吕新生

    肝门部胆管癌是普通外科治疗的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其诊疗水平有了不断提高.笔者从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期分型、诊断、治疗、预后、等进行了全面阐述,以期提高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全面认识.

中国普通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