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中国普通外科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 중국보통외과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 影响因子: 1.62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5-6947
  • 国内刊号: 43-1213/R
  • 发行周期:
  • 邮发: 42-121
  • 曾用名: 普通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吕新生 王志明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

    作者:崔泉;钟文智

    目的探讨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的效果.方法对78例应用微型腹腔镜治疗的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患儿对侧鞘状突未闭,予同时行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患儿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3d,较单侧手术患者无明显延长,切口无需缝合,无皮下血肿,缺血性睾丸炎等并发症,随访0.5~1年,无复发;结论微型腹腔镜可发现小儿隐匿性斜疝,并积极前瞻性治疗,消除了对侧斜疝发展至嵌顿绞窄的机会,减少另一次不可避免的手术创伤及医疗费用.

    关键词: 腹股沟 腹腔镜术
  • 直肠阴道瘘的手术治疗经验

    作者:葛海燕;罗云生;唐开业;单治堂

    目的探讨直肠阴道瘘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采用会阴部弧形切口,在切除瘘口四周瘢痕组织后分别缝合修复直肠和阴道的缺损. 结果 10例患者均获痊愈,无需结肠造瘘.随访1~9年,无复发. 结论充分游离并切除瘘口四周的瘢痕组织,分别缝合直肠和阴道壁缺损对成功修复直肠阴道瘘至关重要;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术前充分的肠道准备、术后适当的营养支持对保证手术的成功也很重要.

  •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附26例报告)

    作者:李凤英;冯沛哲;于洪芳

    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和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6例亚急性甲状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病人中23例口服强地松等药物治疗全部治愈;随访中2年后发生甲状腺机能减退1例,复发2例.误以甲状腺机能亢进手术的3例,术后1年发生甲状腺机能减退2例.结论详问病史,认真体查,必要的辅助检查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方法.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的理想药物.用药疗程要在3个月以上,过早停药易复发.但对复发病例,再次用强地松治疗仍有效.除非合并癌变,否则不宜手术.

    关键词: 甲状腺炎/治疗
  • 直肠腔内超声术前诊断直肠癌的价值

    作者:孙晶波;杨中祥;张国利;孙勃

    目的探讨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对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常规直肠腔内超声检查的方法检查直肠的病变情况,并将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除1例直肠癌浸润深度估计过深外,余12例B超检查与手术和术后病理结果一致(符合率92.3%).结论直肠腔内超声在分辨肠壁各层结构和了解癌肿浸润深度、范围等方面有指导意义.

  • 16例胆道术后胆漏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治

    作者:余后火;周典伟;汪涛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 16例胆漏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经非手术治疗的 10例和手术治疗的 6例均治愈;治愈率 100%( 16/16).结论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及 T管拔除后,主要与炎症粘连、解剖变异和操作不仔细有关.预防应从首次手术前、中、后三个环节着手.胆漏发生后应根据其大小、病情轻重选择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方式.

  • 胃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防治(附15例报告)

    作者:刘晓刚;李晓勇

    目的探讨胃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治疗的胃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均采用持续胃肠减压、营养支持、促进胃动力等方法治疗.14例治愈,1例死亡,病死率6.7%.结论胃手术后排空障碍的处理原则是行保守治疗,在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肠外营养的基础上应用药物治疗有良好效果.

  • 柿石性消化道梗阻的诊治经验

    作者:黄一成;邓晓军;许景洪

    目的探讨柿石性消化道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柿石性消化道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3例(包括3例再次手术)均经手术治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询问病史、腹部包块及影像学检查对本病的确诊有帮助;手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术中应重点探查胃和回盲部,行切开取石.

  • 腹部卒中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王明华;王英超

    目的探讨腹部卒中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腹部卒中患者的病因、诊断、治疗及效果.结果 6例腹部卒中均行手术治疗;行血管缝扎止血4例,单纯腹腔冲洗1例,后腹膜切开清除血肿止血放置引流管1例.均痊愈出院.结论腹部卒中临床少见,诊断困难,早期开腹手术止血,可大大提高患者治愈率.

  •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53例诊治体会

    作者:薛伟山;孙少杰;辛建军;历建田;韩博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87~2001年12月发生的胃大部切除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3例中11例因误诊为输出端机械性梗阻而再次手术.本组无死亡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残胃和空肠上段的正常运动功能障碍是主要病因,可能与手术造成支配胃和空肠上段的自主神经损伤有关.非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应尽量避免早期再次手术.

  • 结肠脾曲综合征误诊原因及治疗方法探讨

    作者:王广智;巴明臣;黄天立;陈积圣;吴仙容;李燕

    目的探讨结肠脾曲综合征误诊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3年5月~2001年5月收治的21例结肠脾曲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本组病例年龄51~88(平均67.8)岁;临床表现为反复腹胀、腹痛,便秘等;X线钡灌肠造影检查示结肠脾曲过高、迂曲成角,甚至扭转,常伴横结肠或乙状结肠冗长.经手术松解结肠脾曲、切除冗长结肠,处理伴发的其他疾病, 患者均获痊愈.切除结肠病检示慢性炎症.随访6个月~6年,临床症状无复发, 疗效满意.结论对结肠脾曲综合征认识不足及未行钡灌肠检查是长期误诊的主要原因.行手术松解结肠脾曲,切除伴发的冗长的结肠,处理伴发的其他疾病,多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 前矢状入路直肠肛门成形术治疗肛门闭锁并直肠前庭瘘

    作者:郑练;刘国华;陈伦家

    目的探讨应用前矢状入路直肠肛门成形术(ASARP)治疗肛门闭锁直肠前庭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 ~ 1999年采用ASARP治疗肛门闭锁直肠前庭瘘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术后获随访 2个月至5年,肛门功能临床评分达优13例,良3例;切口感染1例.结论本方法疗效满意,是治疗肛门闭锁直肠前庭瘘较佳的手术方式.

  •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52例根治性手术经验

    作者:刘长松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根治性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52例肛周脓肿患者行根治术后的结果.结果 52例患者术后25d内全部I期愈合,并随访0.5~6.0年,未见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治愈率100%.结论对肛周皮下脓肿,与耻骨直肠肌无关的肛门后间隙脓肿、坐骨直肠间隙脓肿和直肠黏膜下脓肿均可行一次性根治术.

    关键词: 肛周脓肿/外科学
  • 大肠癌镜下活检组织与手术切除标本微血管密度的比较

    作者:赵士彭;赵发;郭伶俐;冯文彬;郑成;卞红磊;桂林;陈强

    目的探讨大肠癌活检标本微血管密度(MVD)能否反映整个肿瘤的微血管密度状态.方法大肠癌患者24例,镜下活检组织和手术切除组织切片均以抗CD34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于微血管高密度区或"热区"内计数5个高倍镜视野(400倍)的微血管密度,比较活检组织和手术切除标本的平均微血管密度值和高微血管密度值.结果活检标本和手术切除标本平均微血管密度值无明显差别(P>0.10);而两组高微血管密度差别有显著性(P<0.10).结论大肠癌镜下活检标本与手术切除标本平均微血管密度密切相近似,大肠癌镜下活检标本的平均微血管密度可以反映大肠癌的血管新生状态.

  • 大鼠供肝冷缺血再灌注损伤中TNF的作用及己酮可可碱预处理的效果

    作者:金中奎;张水军;程香普;赵永福;冯留顺;赵龙拴;马秀现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与大鼠供肝冷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关系及观察己酮可可碱(PTX)预处理的防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受体组与供体组.两两随机配对后再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实验组(即预处理组,E组).E组供体大鼠预处理,开腹前1h腹腔注射PTX50mg/kg,对照组供体不进行预处理.供肝均保存6h后行原位肝移植.结果 (1)门静脉复流后30min及3h时血清中TNF水平E组显著低于C组 (P<0.05);(2)30min及3h 谷胱甘肽-S转换酶(GST-S)水平E组显著低于C组 (P<0.05).(3)30min及3h血清中ALT,AST水平E组显著低于C组 (P<0.05).结论 TNF在大鼠供肝冷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己酮可可碱预处理可以减轻冷缺血再灌注损伤.

  • Rb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赵建国;吴爱国;黄宗海;杨继震

    目的分析Rb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4例结直肠癌癌中心、癌旁(距肿瘤边缘1cm)、癌切缘(距肿瘤边缘3cm以上)Rb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Rb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 44例结直肠癌癌中心Rb蛋白表达为61.4%(27/44),癌旁黏膜为90.9%(40/44),癌切缘为97.73%(43/44);Rb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及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而与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 结论 Rb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部分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可能是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 盆腔双腔负压引流管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附251例报道)

    作者:付涛;刘宝华

    目的总结应用盆腔双腔负压引流管251例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比分析1995~2001年间(251例)与1964~1982年间(45例)直肠癌手术应用不同引流方法的引流效果.结果 251例应用双腔负压引流管行盆腔引流,术后平均总住院23.3d,Miles手术组会阴切口感染率20%,低位吻合组腹部切口感染率3.05%,引流效果满意.结论盆腔双腔负压引流管引流是一种有效的引流方法.

  • 急性盲肠憩室炎伴穿孔误诊为阑尾炎1例

    作者:姚红兵;吴爱国;谭伟军

    患者女,29岁.因右侧后腰部隐痛转移至右下腹疼痛伴发热、腹胀及消化不良2d入院.体查:体温:38.8℃.腹肌稍紧张,右下腹麦氏点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减弱,腰大肌试验阳性.白细胞14.9×109/L,中性0.78;HCG阴性.诊断: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术中见腹腔内有少量脓性液体,阑尾位于盲肠后位,轻度充血水肿.

  • 梗阻性黄疸大鼠肝细胞凋亡分析及硒的保护作用

    作者:韩德恩;陆朝阳;邰升;单世光

    目的研究梗阻性黄疸(梗黄)大鼠肝脏细胞凋亡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机制,以及硒的抗凋亡作用.方法使用生化和末端脱氧核甘酸介导生物素标记(TUNEL)技术测量不同组别,不同梗黄时间大鼠肝脏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活性氧(ROS)水平及凋亡指数(AI),并进行多元分析.结果胆总管结扎3d后,凋亡细胞开始出现,7d时显著增多,约11d达高峰,14d时有所减少.单纯梗黄组(OJ)ROS水平随时间延长而持续升高,GPx活性则进行性下降,AI与ROS水平变化呈正相关(r=0.95),于11d时达高峰.硒治疗组呈现相似变化,但各时相点上GPx活性均高于OJ组(P<0.05),ROS水平和AI则相反(P<0.05).结果表明,ROS促进凋亡的作用为明显,胆红素和胆汁酸次之.GPx则表现出显著的凋亡拮抗作用.结论 ROS是梗黄大鼠肝脏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硒对肝细胞凋亡有明显保护作用.

  • 梗阻性黄疸患者并发肾功能损害时血清一氧化氮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华;李智宇;张小文;李越华;李立春;王炳煌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患者并发肾功能损害时血清一氧化氮(NO)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检测梗阻性黄疸并发肾功能损害患者25例,并选取26例健康人作对照.分别测定血清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血尿素氮(BUN)、肌酐(Cr)值.结果梗阻性黄疸组BUN和Cr均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01),NO和NOS则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01).相关分析显示NO与BUN,Cr呈负相关(P 均<0.01).结论梗阻性黄疸患者并发肾功能损害时血清NO和NOS下降,提示NO在梗阻性黄疸时对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控制人癌胚抗原与IL-2的共表达

    作者:何天霖;傅传刚;王中川;曹贵松;王庆敏;吴丹;戴建新;孙树汉

    目的构建能在真核细胞内高效表达的癌胚抗原(CEA)/IL-2共表达核酸疫苗,为进一步研究CEA核苷酸疫苗、佐剂及它们的特异性抗肿瘤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RT-PCR及基因重组技术获得CEA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CEA,并利用酶切、连接等手段与IL-2基因重组通过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连接的含有两个表达单元的真核共表达质粒pIRES-CEA/IL-2.结果全自动电化学法定量测定CEA表达量为(23.73±0.26)ng/ml,ELISA试剂盒测定IL-2表达量为(20.17±0.13)ng/ml.结论 CEA/IL-2共表达载体在真核细胞中能高效表达CEA和IL-2,并在表达量上无明显差异.

  •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

    作者:韩方海;张肇达;伍晓汀;周总光

    就国内外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适应证,合理的的切除范围、下切缘、直肠全系膜切除、侧方清扫,保肛手术术式选择,术后随访局部复发率、5年生存率,对肝转移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等问题复习相关文献,以评价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根治性和可行性.综合要点如下:(1)根据肿瘤位置、浸润深度、盆腔淋巴结转移状况等决定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适应证.(2)术前肛门指诊、直肠腔内超声、盆腔CT及MRI可指导手术适应证的选择.(3)遵循直肠全系膜切除,但必须进行侧方淋巴结清扫.(4)超低位切除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主要术式.(5)在保肛手术的同时要治疗和预防肝转移.资料说明,在低位直肠癌中选择适应性病例实施保肛手术可达到根治目的,并具有良好的生存质量.

  • 三叶肽与胃肠道溃疡

    作者:吴斌;时德

    目的介绍三叶肽在胃肠道溃疡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对三叶肽的结构、分布、生理作用和机制,以及与胃肠道溃疡的关系作综述.结果三叶肽可与黏液糖蛋白相互作用形成黏液胶样层,增强胃肠道黏膜的保护能力;通过调节细胞迁移,进行黏膜损伤后的修复;并具有抗增殖、抗凋亡作用.三叶肽在胃肠道溃疡病中表达异常.在胃肠道溃疡周围存在溃疡相关细胞系(UACL),UACL 可产生新细胞迁移到溃疡表面,促进溃疡修复,并表达三叶肽等.在动物实验性胃溃疡前后应用三叶肽,可保护或减轻黏膜损伤和促进损伤黏膜的修复. 结论三叶肽为胃肠道溃疡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 老年急性肿瘤性结肠梗阻的外科处理(附98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建宇;郑英斌;杨铁建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肿瘤性结肠梗阻的外科处理原则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老年急性结肠梗阻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98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出现并发症8例,死亡3例,死亡率为3.1%,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老年急性肿瘤性肠梗阻的处理要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和肿瘤的局部情况加以综合判定.只要恰当掌握适应证,一期肿瘤切除和吻合术是安全的.

  •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临床分析

    作者:董高宏;韩方海;张肇达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适应证、术式选择和疗效.方法根据肛门指诊、直肠腔内超声、CT的检查结果,1993年8月~1994年12月在161例直肠癌中94例实施各种保肛手术.比较分析各种术式的手术合并症、排便功能、5年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结果低位直肠癌保肛率为58.4%.其中,低位吻合6例,超低位吻合48例,Park′s手术25例,Bacon 手术15例.保肛手术死亡率为2.1%(2例),吻合口瘘为3.2%(3例),1年内吻合口狭窄13.8%(13例).术后排便功能优良率:低位吻合100%,超低位吻合97.9%,Park′s 88.0%,Bacon 手术53.3%.5年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低位吻合为83.3%和0;超低位吻合为79.2%和4.2%;Park′s手术为64.0%和12.0%;Bacon 手术为66.7%和13.3%.结论超低位结肠-直肠吻合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主要术式.吻合口瘘与术式选择无关.5年生存率、排便功能在低位吻合、超低位吻合、Park′s 手术无差异,低位、超低位结肠-直肠吻合术明显优于Miles手术,也明显优于Bacon手术.局部复发率比Miles手术低.Park和Bacon 手术5年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和Miles手术无差异.

  •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

    作者:安泽武;王茹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近21年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中7例有不同程度的便血,肛周疼痛等肛门症状,术前误诊7例.全组均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术后平均生存18个月,长存活39个月.结论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极高,死亡率高,较早发生淋巴和血行转移,宜采用根治手术,辅以化疗及生物治疗的综合性治疗.

  • 介入化疗对直肠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的影响

    作者:王炳胜;熊正文;刘秀芳;丁瑞亮;赵增虎;李成云;张海

    目的探讨介入化疗对直肠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对微血管计数(MVD)的影响.方法对34例直肠癌患者介入化疗前后的肿瘤组织进行VEGF表达测定,并行MVD计数.结果介入化疗前及介入化疗后4~5周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8%(21/34)和32.4%(11/34)(P<0.01),治疗后MVD计数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介入化疗降低直肠癌组织VEGF的表达,减少MVD计数,介入化疗可能调节直肠癌的分化程度.

  • 直肠系膜全切除加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

    作者:曾庆东;吕丽红;王磊;李占元

    目的探讨直肠系膜全切除加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采用Heald 提出的直肠系膜全切除加双吻合器治疗低位直肠癌57例,并随访患者排尿及性功能的变化和局部复发率.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无吻合口漏.局部复发率为5.3%(3/57),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3.5%(2/57).无1例出现排尿及性功能障碍.结论直肠系膜全切除加双吻合器是保持盆腔脏器功能、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有效方法.

  • 大肠癌辅助化疗

    作者:晏仲舒

    大肠癌在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居恶性肿瘤死亡的第5 位.手术仍为主要治疗手段,但根治切除后仍有近半数的患者死于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辅助化疗在降低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方面显示了一些益处.但辅助治疗常被我国外科医生忽视,或不能进行正规的治疗.本文就近年来的进展作一综述.

中国普通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