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两肺播散型肺动静脉瘘1例

    作者:孔颂阳;戴备军;罗祖炎

    病人 男,31岁.咳嗽、咳痰3个月,咯血20d.查体:一般情况尚好.实验室检查、肺功能测定和血气分析等均未见异常.X线胸片检查发现,右下肺块影.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右肺中下叶支气管开口之间有半圆形隆起,未见赘生物.术前诊断为右下肺肿瘤.

  • 左室流出道憩室1例

    作者:杨建;魏蔚;唐红;袁宏声

    病人男,32岁.发热、偏瘫、心悸、气促11个月.查体:心尖部和胸骨左缘第3、4肋间均可闻及3~4/VI级双期杂音,水冲脉(+).X线胸片和心电图均示左房室长大.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增厚狭窄伴反流,主动脉瓣口径11 mm,关闭裂隙3 mm(图1);心内未探及血栓或赘生物;左室射血分数0.51.术前诊为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

  • 支气管脂肪瘤2例

    作者:邹卫;许栋生;杨如松;王科平;曹珲;马国栋;邵丰

    病例1男,41岁,体重68 kg.咳嗽、胸闷1月余.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见左肺门影增大,左上肺见片状实变影.腹部B超示脂肪肝.纤维支气管镜(BF)见左上肺支气管开口处见圆形赘生物,表面光滑、色淡黄、无分叶,肿物边缘有淡黄色分泌物溢出(图1).实验室检查血甘油三酯(TG)2.64.2008年3月在全麻下行左上肺切除,肿瘤位于左上肺支气管腔内,2.5 cm×1.7 cm×1.7 cm.病理报告:左上肺支气管脂肪瘤(图2).随访1年无异常.

  • 三瓣膜置换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

    作者:邵展社;高宏;李学文;石践;马良龙

    病人 男,36岁。2年前出现无明显诱因的胸前区疼痛。近1年劳累后胸闷、心悸、气短,现不规则发热1个月,使用先锋V号后体温恢复正常。查体:胸骨左缘第4肋间可触及连续性震颤,闻及4/VI级粗糙连续性杂音,P2减弱,毛细血管搏动征、股动脉枪击音阳性。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室缺),右瓦氏窦瘤破裂至右室流出道,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均有赘生物形成(瓣叶结构破坏),心功能IV级。  入院后给予氧哌嗪青霉素,10 d后出现高热,右腰背部疼痛,改用头孢哌酮(舒普深),2 d后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复查血常规正常。1周后手术。使用Sanrs 9000体外循环机、鼓泡式氧合器,冷晶体停跳液诱导停跳,间断顺灌冷晶体停跳液,心包内持续冰泥降温。正中切口显露心脏,探查见主动脉瓣、二尖瓣前瓣及瓣下、肺动脉瓣附着赘生物,瓣叶结构破坏。嵴下室缺,0.5 cm×1.0 cm。右瓦氏窦瘤破裂入右室流出道,瘤破口大小1.0 cm,室缺及瘤破口边缘附着片状赘生物。术中仔细剔除赘生物,局部消毒后用补片分别修补室缺、瓦氏窦瘤。二尖瓣置换用27 mm C-L短柱侧倾碟瓣。切除主动脉瓣叶和赘生物,消毒后置入25 mm CarboMedics双叶瓣,排气后开放主动脉,心脏自动复跳。切除肺动脉瓣,消毒后原位置入25 mm C-L短柱侧倾碟瓣。主动脉阻断232 min,转机355 min。  病人术后循环稳定,心功能恢复满意,无体外循环并发症。B超检查,3个机械瓣启闭正常。术后20 d痊愈出院。  讨论 先心病室缺、瓦氏窦瘤破裂并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二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严重破坏,需进行三瓣膜置换,比较少见。对此类病人,病情相对稳定后应积极考虑手术,否则会丧失治疗机会。  本例病人即在感染控制后实施手术,疗效满意。考虑到术后长期效果,肺动脉瓣宜采用机械瓣置换。

  • 左心房肉瘤切除同期行二尖瓣置换1例

    作者:宋书田;周岊梧;白传明;张楠

    病人 女,26岁.胸闷、憋气、心悸20余日,活动后加重.查体:右肺少许湿罗音,心前区可闻及4/Ⅵ级收缩期杂音,双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胸部X线示双肺纹理粗,右上肺野可见渗出影,心胸比率0.58.彩色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内可见3~4枚中强回声团块附着,大直径约1.9 cm(图1),随心脏收缩期及舒张期活动,二尖瓣叶增厚,回声增强,瓣叶开放受限,闭合欠佳,测得二尖瓣口面积为1.7 cm2,三尖瓣重度反流.心电图未见异常.术前诊断为二尖瓣病变,左心房内赘生物,不除外感染性心内膜.

  • 心脏瓣膜替换术后真菌性心内膜炎3例

    作者:张供;李守先;张德奎;张希全

    1994年1月至1996年6月我们施行心脏瓣膜替换术280例,围术期发生真菌性心内膜炎3例.临床资料3例病人中男2例,女1例;年龄23、31、29岁.术前诊断为主动脉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主动脉瓣两叶畸形并有赘生物和风湿性瓣膜病变.3例均行主动脉瓣替换术,赘生物附着者去除赘生物,风湿性瓣膜病变加作二尖瓣替换术及三尖瓣成形术.术后3例病人均应用多种高效广谱抗生素,仍高热、白细胞增高.2例病人血培养阴性;1例出现口腔溃疡,咽拭子及血培养有真菌生长.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3例均示人工瓣环或(和)升主动脉内大量赘生物、升主动脉瘤或瘤样扩张.2例男病人再次开胸,分别行升主动脉瘤探查和替换升主动脉,术后病人均死亡;1例未处理者换瓣术后42天死亡.3例病人再次血培养均有大量真菌生长.

  • 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诊断价值

    作者:洪灿;刘素君;周佳;刘红雨;丁正东

    目的 探究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3D-TEE)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诊断价值,为更好地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于医院接受心脏手术的4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重点观察心脏瓣膜及心腔是否存在赘生物、瓣膜关闭不全,有无瓣叶穿孔、瓣周脓肿;以外科手术病理为金标准,比较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的准确率、灵敏性、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比较两种方法对瓣叶穿孔、瓣周脓肿的检出准确率.结果 41例患者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赘生物32例,经外科手术证实为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30例,29例附着于心脏各瓣膜,呈大小不等、边缘毛糙的结节状或团絮状回声,受累瓣膜均伴不同程度的关闭不全;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检出准确率、灵敏性、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68%、93.75%、88.89%、96.77%和80.00%,均高于经胸超声心动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瓣叶穿孔15例、瓣周脓肿12例,检出准确率分别为86.67%、84.61%,高于经胸超声心动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能清晰显示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形态特征、附着部位,准确判断有无瓣叶穿孔、瓣周脓肿等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长期卧床患者尖锐湿疣1例

    作者:夏慧华;王敏

    患者,男性,72岁,双侧脑梗塞入院,住院期间反复高热,先后给予环丙沙星、头孢哌酮(先锋必)等抗生素治疗,约2个月时出现肛周皮肤念珠菌感染,口服氟康唑(大扶康)愈.住院4个月病情稳定出院.出院后半个月,患者阴茎冠状沟处出现数个小米粒大粉白色冠状赘生物,渐增至高粱米粒大,数日后增至10余个,沿冠状沟排列,病理报告为角化不全,棘层肥厚,颗粒层和棘层见空泡细胞.诊断:尖锐湿疣.

  • 超声心动图在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及其他并发症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崔琳玲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及其他并发症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有效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选取医院在2008年7月-2011年10月住院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76例,所有入组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手术及病理检查,将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6例患者行急诊手术4例占5.26%,择期手术72例占94.74%,手术成功74例占97.37%,死亡2例占2.63%;76例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赘生物35例,阳性率77.77%,赘生物<2mm有1例、2~15 mm有31例、>15 mm有3例;发现1个赘生物12例(其中4例为假阳性)、2个20例、≥3个3例;超声心动图检查受累瓣膜阳性率82.98%,其中二尖瓣受累26例、主动脉瓣受累23例、二尖瓣及主动脉同时受累9例、其他瓣膜受累3例,瓣周漏及脓肿各2例,瓣膜脱垂11例(其中2例为假阳性),瓣膜穿孔2例.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对心脏赘生物进行准确定位,并能确定其大小、形态、数目及伴随的心脏情况,还能提供感染性心内膜炎有无心脏基础病变、并发症及相应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可靠的诊断依据,为临床提供详实的资料.

  • 超声心动图诊断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价值

    作者:赵中洪;周余旺

    目的 探究并分析超声心动图在诊断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SBE)赘生物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 选取1995年10月-2012年8月收治的SBE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48例患者术前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将其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心动图检查出的心内膜赘生物患者有46例,阳性率为95.83%,其中赘生物附着于主动脉瓣的患者有12例、二尖瓣9例、三尖瓣8例、肺动脉瓣10例、主动脉瓣合并二尖瓣7例;超声心动图检查出的赘生物大小在2~15 mm的患者例数多,占67.39%;赘生物数量为2个的患者例数多,占56.52%;超声心动图诊断出的瓣膜赘生物附着部位及赘生物大小和数量与手术诊断结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检查出赘生物的附着部位和赘生物的大小、数量,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具有很大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及常见并发症的超声诊断分析

    作者:郑浙悦;朱海宏;周余旺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及常见并发症的准确性,提高临床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搜集医院2009年8月-2012年2月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经超声诊断及手术治疗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4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超声诊断赘生物40例、怀疑赘生物1例;经手术发现赘生物42例;超声诊断瓣膜病变30例,手术发现32例;超声诊断假性动脉瘤2例,手术发现3例;超声检查赘生物、瓣膜病变及假性动脉瘤检出例数比手术检出例数低,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赘生物大小超生诊断为(18.1±1.5)mm,手术结果为(20.6±0.5)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及常见并发症具有一定的诊断作用,为临床对该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 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超声心动图诊断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楠;徐永通;李建华;张红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临床价值,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3年4月4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后对病理产物进行病理诊断,比较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结果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度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超声心动图与手术诊断进行比较,总符合率为95.65%,其中1例主动脉瓣+三尖瓣瓣根处有赘生物,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右心室结节,另外1例瓣膜脱垂,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右冠瓣穿孔。结论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诊断准确率高,作为一种无创的诊断方法,对临床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高危人群具有较高的筛选价值,早确诊、早治疗,提高该类患者的治疗预后具有较高的价值和临床意义。

  • 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超声诊断的临床研究

    作者:胡喆;朱文斌;罗文华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检查在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7月于医院诊断为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住院患者48例,均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前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术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观察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准确性。结果48例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术中发现45例存在赘生物,超声心动图检出42例存在赘生物,检出率93.33%,超声诊断正确率为87.50%,与手术结果在瓣膜损害和赘生物附着部位检测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在临床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检测过程中,能准确快速地发现赘生物,与手术检查的结果相符率高,效果理想,提示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临床特异性强,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主要检查方法。

  • 超声心动图诊断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效果分析

    作者:张艳飞;许川一;陈冬冬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对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为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医院2008年5月-2012年2月收治的83例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对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手术病理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3例患者中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出赘生物的有80例,阳性率为96.4%,其中检出赘生物位于二尖瓣的患者有21例占26.25%、三尖瓣15例占18.75%、主动脉瓣17例占21.25%、肺动脉瓣9例占11.25%、二尖瓣和主动脉瓣13例占16.25%、人工瓣5例占6.25%;超声心动图检出的赘生物<2 mm的14例占17.50%、2~15 mm的55例占68.85%、>15 mm的11例占13.75%;超声心动图显示赘生物数量为1个的21例占26.25%、2个的45例占56.25%、≥3个的14例占17.50%;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够快速显示出赘生物的位置、大小和数量,能较准确地诊断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诊断与治疗

    作者:邬武斌;张丹;陆曹杰

    目的 总结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0年3月-2012年12月医院收治的5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心脏杂音、进行性贫血及肝脾肿大为主,发生率分别为90.0%、82.0%、48.0%、36.0%;对5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血培养,分离出病原菌39株,排前5位病原菌依次为酿脓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30.77%、17.95%、12.82%、10.26%、10.26%;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革兰阴性菌对环丙沙星和头孢噻肟耐药;超声心动图显示原发性心脏疾病24例、心脏瓣膜赘生物患者46例;经抗菌药物治疗结合相应的外科手术治疗后,痊愈32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76.0%.结论 根据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作出早期诊断及抗菌药物治疗结合相应的外科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中心静脉导管类型与管内赘生物形成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相关分析

    作者:强万敏;王会英;王盈;董凤齐

    目的 了解肿瘤患者不同类型中心静脉导管与管内赘生物形成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比较单腔直孔、单腔直侧孔、双腔直孔和双腔直侧孔4组导管在管内赘生物长度、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方面的差异.结果 侧孔导管较直孔导管主腔赘生物长度长(P<0.01),其中单腔直侧孔、双腔直侧孔、单腔直孔和双腔直孔导管主腔赘生物长度分别为1.63、1.85、0.29、0.38 cm;CRBSI日感染率为0.78‰,例数感染率为1.29%;双腔侧孔导管易发生CRBSI,主腔赘生物长度与CRBSI发生率呈正相关(R=0.40).结论 双腔侧孔导管易生成管内赘生物且感染发生率较高.

  • 完全性鼻侧喙综合征一例

    作者:陈仁物;吴寒冰;牛建瑛;卫丽红

    病例 患者男,23岁,出生后即发现其右鼻缺失,右眉弓内侧多生一管状赘生物,随年龄增大而长大,伴流黏性液,右眼溢泪,内眦闭合不全,于2000年1月入院.家族中无类似病例.

  • 14号面裂一例

    作者:翦新春;蒋灿华;郭峰

    病例女,23岁.出生时即发现上唇正中部裂隙,左侧鼻尖部有一赘生物,前额部皮肤隆起约鸡蛋大小,6岁时曾在本院手术修复上唇正中裂和切除左鼻尖赘生物.2000年9月再次入院.体查:上唇正中自红唇至鼻尖有一裂隙,裂隙在红唇部较宽,鼻小柱短而粗大;左鼻孔较小,左鼻翼上有一小凹陷;上唇双唇系带,上牙槽嵴正中裂.前额正中明显膨隆,皮肤上有稀疏毛发,NFDA1及膨隆区有骨质缺损(图1).头颅后前位X片示:前额下部中间可见2.5 cm×1.3 cm大小骨缺损区,边缘光滑,其上方可见数条索条状高密度影.

  • 新生儿口内巨大赘生物(赘生面)畸形一例

    作者:沈卫民;崔杰;陈建兵;王顺荣

    1 病例介绍患儿男,出生7 h,娩出时即发现呼吸困难,在当地医院给氧无改善,急转来我院.检查:张口呼吸,口唇紫绀,口内有巨大肿块阻塞不能闭口;口咽部、口腔大部被肿瘤占据(图1);未发现其他阳性体征.CT显示颅底有一骨性肿物突出于口咽部,大小为8.5 cm×6.0 cm×1.6 cm的不规则肿块影像(图2),几乎占据全部口咽腔.入院后备血急诊手术.

  • 先天性鼻畸形一例

    作者:张斌;刘毅;张鲜英

    1临床资料患者男,22岁,因先天性鼻畸形于2004年10月22日收住我科.入院后检查:一般情况良好,鼻尖部塌陷且鼻小柱增宽约1.5~2 cm,鼻唇角约150°,鼻脊增宽约1 cm.两侧鼻孔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通气正常,左侧鼻孔内侧弧度消失,顶端可见一切迹,呈三角形.右侧鼻孔内侧可见赘生物,鼻孔呈月牙型,双侧鼻腔增大(图1).鼻中隔软骨质硬,活动度为零.

715 条记录 7/36 页 « 12...45678910...353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