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所谓的尿疗法科学吗?

    作者:何江山

    近日,有媒体曝光了一个名为“中国尿疗协会”的奇葩组织.该组织成立于2008年,在香港注册登记,到如今已发展会员1000人左右.该组织宣称,在全国范围内有十万余人应用尿疗法,且尿疗法在国外也获得广泛认同.据悉,该组织的理论依据是我国古代就有童子尿能治病的说法.那么,人尿真的有药用价值吗?所谓的尿疗法到底是治病新法还是一场闹剧?尿液的用药历史在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就已有人尿作为药引的记载.病人久泻不止、四肢厥逆、精神萎靡,服用白通汤出现吐药的格拒反应时,应在药中加少量的猪胆汁与人尿,以缓和药性,帮助患者服药.

  • 小柴胡汤治疗尘肺感冒后久咳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刘立弘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治疗尘肺感冒后久咳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门诊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阿莫西林,0.5g/次,4次/d;复方甘草片,12mg/次,3次/d.治疗组40例小柴胡汤(桔梗、甘草各6g,黄芩、法半夏、白前、百部、前胡各10g,柴胡12g;咳痰黏腻,胸闷气短加生姜5g,陈皮6g,茯苓10g;咳痰较少,口干舌燥加地骨皮10g,麦冬、沙参各15g;咳痰黄稠,焦躁口干加全瓜萎、浙贝母、桑叶各10g;呛咳气逆阵作加生地、栀子、桑白皮各12g),1剂/d,水煎200mL,早晚分服.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咳嗽、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汤治疗尘肺感冒后久咳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武建明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将150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甲氰米呱片,0.1g/次,3次/d.土霉素片,0.5g/次,3次/d.干酵母片,0.9g/次,3次/d.治疗组75例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连各10g,黄芩9g,干姜10g,党参15g,炙甘草10g,大枣7枚);1剂/d,水煎120mL,早晚口服.热象偏重去党参加大黄10g;寒象偏重加吴茱萸3.5g;气滞加香附、木香各10g;黑便加白及10g,煅瓦楞子15g.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4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1例,显效21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痊愈22例,显效16例,有效2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8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喝粥养胃前,你问过胃的感受吗

    作者:言寺

    粥能养胃,消化不良的胃病患者宜食用以粥养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十四种医书中,就有药粥的记载.中医医圣、汉代名医张仲景也非常重视粥的作用,在其《伤寒杂病论》中,有很多米药同用或药后食粥的论述,认为用米汤送服药物可以增加药效.由此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便已经用粥来防病治病了.李时珍曾说粥“与肠胃相得,为饮食妙品”.的确,煮粥时,米中所含的淀粉充分糊化,营养成分都溶在水中,胃肠可充分消化吸收,不仅适合老人、儿童和患者,更适合忙碌的现代人.渐渐地,便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喝粥能养胃”的观念.

  • 小柴胡汤加减的临床应用

    作者:乔宇;杨军

    小柴胡汤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组成.是和解少阳之主方.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以少阳为主兼和胃气.故可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临证加减化裁可以治疗多种病症,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 附子中毒1例之反思

    作者:张艳利

    附子作为药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自周代即已用来治病,对附子的记载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对其配伍、剂量、用法有详实记载,<本草纲目>中亦收集了大量使用附子的处方.历代医家对附子的名称、产地、采集、炮制、药理、适应证、临床应用及毒性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论述.附子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主产于四川、陕西、云南等地,目前多为栽培品,药用者以四川绵阳、江油、彰明、平武及陕西固城、户县、南郑等地栽培为主,品种佳.其味辛、甘,性大热、有毒,主入心、脾、肾经,为纯阳之性,走而不守,为通行十二经之要药,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助运化,下补肾阳以益火,外固卫阳以祛寒,为温里扶阳祛寒之第一要药,亦称为回阳救逆第一药,合理应用,常可祛顽疾、起沉疴,为历代医家极力推崇.

  • 中医辨证论治学术思想进展

    作者:丁梅;樊军胜

    挖精掘髄,力主辩证辨证论治之精神,源自古远,是中医药学、中医临床的灵魂,也是中医体系总的指导思想.辨证论治的思想孕育于<内经>,发挥于<伤寒杂病论>.<伤寒论>提倡"六经辨证",<金医要略>提倡"脏腑经络先后病"."辨证论治"的内涵由此奠定基础.从<皇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普济方>、<本草纲目>等,都围绕理法方药,贯彻辨证论治的指导思想,从而达到治病救人目的.

  • 金匮肾气丸有三妙

    作者:伏新顺

    金匮肾气丸早见于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肾为水火之脏,有调和阴阳之功,阳动则气化,阴静则精生,阴阳协调以化生肾气.金匮肾气丸组方有以下几个特点:阴阳互根 肾为先天之本,是水火同居之脏,肾中阴阳互相制约,互为依附,互相转化.阴没有阳不能化,同样,阳没有阴不能长.即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由于肾中阴阳相互维系,因此在补阳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在补阴的基础上补阳,从而使阳气温温而生,如此便可使阴阳相合,少火生气,阳也不会暴生而成壮火以食气而生后患.

  • 《伤寒杂病论》中“愈症”探析

    作者:张颖;赵家有

    六病愈症为微汗、脉静微缓和发烦目瞑衄血为太阳病“愈症”,得利、转失气和濈然汗出等为阳明病“愈症”,能食不呕、少阳脉小为少阳病“愈症”,脉有中气和脾家实下利为太阴病“愈症”,手足温、寸微尺浮为少阴病“愈症”,脉微浮、欲饮和脉还手足温是厥阴病“愈症”.杂病“愈症”为身痹、如冒状、微汗和汗出为水湿邪等津液代谢失常的“愈症”,得利和得下是邪得以出的“愈症”.以证候虚实为基础,辨识“愈症”可指导临证守法、守方,实证时出现“愈症”一般为邪气所致的过性邪气症状,虚证为原有症状缓解.

  • 中医腹诊腹证的渊源探析

    作者:王凌

    腹诊是中医诊断学望闻问切中切诊的一个重要部分,早起源于《黄帝内经》,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创造性地对腹诊进行了发挥、发展,依据病家的自觉症状-腹症和他觉体征-腹证冠以各种各样的腹证名称和采取相应的腹诊手法,用以指导临证的诊断和治疗,为后世医者开拓了腹诊应用之先河.

  • 《伤寒杂病论》腹诊与腹证探讨

    作者:王凌

    腹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经》《难经》都有关于腹诊的论述,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发挥和发展了腹诊这一诊断方法,并将其应用临证.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将胸腹的各种征象、症状与病因病机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内脏疾病反映于外在腹部客观的实质征象,冠以特有的证名,与治疗、方药相结合,从而直接指导临证施治,为后世开辟了腹诊辨证施治之先河.其不仅为历代医家所遵循,而且影响了日本汉方腹诊的发展.

  • 桂枝汤临证应用分析

    作者:刘吉刚;董桂英

    桂枝汤在临床应用广泛.通过温习《伤寒杂病论》中有关桂枝汤的条文并研究相关临证医案,挖掘此方的理论与功用.将此方功效归纳为化气益阴、调和营卫、燮理阴阳三方面,拓展了“调和营卫”功效的外延.通过分析比较桂枝汤与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的异同,强调桂枝汤在治疗“中气虚寒兼有血弱邪滞”证候中的作川.

  • 《伤寒杂病论》对便秘的认识及辨治特点分析

    作者:马继征;李强;刘绍能

    <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由东汉张仲景所著.书中涉及便秘的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治法、用药规律、调理、预后等诸多内容,反映了张仲景治疗便秘的灵活的辨治思想,对现代临床治疗便秘很有借鉴和指导意义.本文对<伤寒杂病论>诊治便秘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并对张仲景治疗便秘的用药特点进行了分析.

  • 猪苓汤证病机之"热"浅析

    作者:崔俊英

    猪苓汤为治疗水热互结证之方剂,全方以渗利为主,清热养阴为辅,共奏清热利水养阴之功效.纵观现行教材,对本方病机与病机之阐发出入甚多.就其病机中与水互结之热而言,有人认为是阳明余热,有人认为是虚热.笔者认为,猪苓汤证病机中与水互结之热应为虚热.本文通过分析诸多参考文献对猪苓汤证的认识,以探讨猪苓汤证病机与病位之所在.

  • 经方临床验案3则

    作者:崔俊英

    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成<伤寒杂病论>.仲景虽制方不多,但立法精当,组方严谨,遣药微妙,后世称之为"经方之祖".其后世众多医家将其方辨证运用,每每桴鼓相应.笔者崇仲景之学,尊仲景之旨,从医多年,多将其方用于临床,屡收良效.现将验案三则介绍如下:1 十枣汤治疗渗出性胸膜炎张某,男,39岁,干部,2002年8月10日就诊.患者咳嗽少痰,左侧胸痛,呼吸困难,发热5天,舌苔厚腻,脉弦滑.

  • 浅谈《伤寒杂病论》的学习思路

    作者:刘银伟;张晓芬;丁吉善

    许多人学习《伤寒杂病论》因为不得门径而终放弃,是一件十分可惜的事情.作者结合《伤寒杂病论》的内容和编写体例,分别从“理解背诵条文,模仿使用”和“探讨学术经验,灵活运用”两个方面阐释了学习本书的思路.文中并对医案和经方的学习思路提出了一些看法,可作为初学者的学习参考.

  • 《伤寒杂病论》与急腹症

    作者:曾志纯

    中医早著名医学家(汉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论述了杂病的辨证论治,其中腹诊内容相当丰富,如胸胁苦满、心下急、心下痞、气上冲胸、腹中寒及上冲,腹中痛、腹胀如水状、少腹满、脐下悸、少腹里急、少腹拘急等.在《伤寒杂病论》中许多休文对腹证均有记述和处方,笔者依其理论,对外科急腹证暂无手术指征进行保守治疗,使腹诊与处方论治相结全,收到较好的疗效.

  • 《伤寒杂病论》水类煎药溶媒浅述

    作者:唐一丹;黄庆;田理

    目的 总结整理不同之水的性用、材料及备置方法等,供临证时灵活选取,以提高方药疗效.方法 参照历代医家的论述及现代研究的成果,归纳其中水类溶媒的性用,以五行理论为中心,阐述其功效和升降之性.并对其现状和发展提出见解.结果 诸水的五行及升降之性对应为:清水(水;沉),甘澜水(木;升而泄肾邪),清浆水(金、土;敛降火气而养中),潦水(土;降而化湿邪),泉水(金;降而安神),井花水(金;降而熄风),东流水(金;降而荡上焦水饮),麻沸汤(火;浮而上行且可通络).结论 仲景《伤寒杂病论》对方药煎煮溶媒有特定的选择.不同煎药用水具有不同的性用,临证时根据病症的不同择取相应的煎药用水方可更好的发挥临床疗效.

  • 浅谈《伤寒杂病论》对甲亢性肌病的诊疗意义

    作者:吴挺超;岳仁宋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明显的神经肌肉症状是震颤及肌无力,目前西医治疗手段主要是针对甲亢本身的治疗,部分患者在甲状腺功能恢复后甲亢肌病的症状仍未得到很好的控制.从《伤寒杂病论》中挖掘对甲亢肌病的诊治有临床指导意义的条文,归纳总结其相应治法,并在临床加以运用.总结了《伤寒杂病论》中与甲亢肌病患者神经肌肉症状相贴近的条文,并根据其条文附方遣药,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 人以阳气为本的阴阳观

    作者:李宇铭

    阴阳之中是以阳气为主导,在人身之中是以阳气为本.从阴阳发生角度看,阴阳并非对立关系,而是因为阳气的运动,才能化生阴阳.本文从<易经> <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的角度,论述人以阳气为本的阴阳观,以为阴阳的关系正本清源.

584 条记录 1/30 页 « 12345678...293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