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肿瘤药学杂志

肿瘤药学

肿瘤药学杂志

Anti-Tumor Pharmacy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湖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湖南省肿瘤医院
  • 影响因子: 1.12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5-1264
  • 国内刊号: 43-150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2-39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肿瘤药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任华益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替莫唑胺联合替尼泊苷治疗恶性胶质细胞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颜建辉;梁永;王家祺;刘超;欧阳松;唐红宇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联合替尼泊苷治疗恶性胶质细胞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9年5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确诊为脑恶性胶质瘤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给予替莫唑胺加替尼泊苷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替莫唑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4.4%和42.2%,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4.4%和62.2%,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和肝肾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用替莫唑胺治疗相比,替莫唑胺联合替尼泊苷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Hyper-CVAD/MA方案和EPOCH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欧阳周;易平勇;孙中义;黄利军;贺军侨

    目的:观察和比较Hyper-CVAD/MA方案和EPOCH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54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Hyper-CVAD/MA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EPOCH方案治疗。治疗6~8个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3年生存率。结果治疗组CR 72.4%,RR 93.1%,3年生存率55.2%;对照组CR 44.0%, RR 84.0%,3年生存率28%。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和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感染、胃肠道反应、发热、肝功能损害、神经毒性等。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发热的发生率分别为34.5%和4%,Ⅲ、Ⅳ级粒细胞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100%和24%,Ⅲ、Ⅳ级血小板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75.9%和12%,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它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Hyper-CVAD/MA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优于EPOCH方案,且安全性尚可。

  • 脑瘤方辅助化疗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任年军;梁松岳;何正文;杨杰;高洪波;唐智;程浩峰

    目的:探讨自拟脑瘤方辅助化疗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中药辅助治疗脑胶质瘤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184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后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替莫唑胺+脑瘤方)和对照组(替莫唑胺)。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0.7%、5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2)。治疗组卡氏评分的改善情况和治疗后的卡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自拟脑瘤方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毒副反应,而且其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顺铂和奈达铂同步放疗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比较

    作者:叶旭;刘雯;韩亚骞;陈艳平;吴湘玮;姜翠红;肖帅

    目的:探讨奈达铂和顺铂同步放疗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首次行放射治疗的102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顺铂同步化疗组(A组,n=50)与奈达铂同步化疗组(B组,n=52)。A组给予顺铂同步化疗,B组给予奈达铂同步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原发灶及颈部淋巴结退缩情况)及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同步放化疗后,两组的原发灶及颈部淋巴结退缩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呕吐及口腔黏膜反应的发生率均较A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奈达铂与顺铂同步放疗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奈达铂的安全性更高。

  • 化疗后血红蛋白水平与晚期胃肠癌患者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范俊求;范进满;苏西云;王雪晖;陈计侠;许可可

    目的:分析化疗后血红蛋白(Hb)水平与晚期胃肠癌患者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6月~2012年6月符合条件的晚期胃肠癌患者80例,对其化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包括Hb水平、生存情况和临床疗效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化疗前男女性患者间以及男性患者化疗前后的Hb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和SD患者化疗前后Hb值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化疗前后Hb值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程度较轻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相对长,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晚期胃肠癌患者化疗后的Hb值的变化与化疗疗效相关,化疗前后Hb值与生存时间及生存率呈正相关,临床应重视化疗所致的贫血的治疗。

  • 金粉蕨素体外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机制

    作者:白军;杨春;唐敏;陈文增;陈丽

    目的:探讨金粉蕨素(ONY)体外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宫颈癌HeLa、CaSki、SiHa、ME180细胞,采用MTT法检测ONY对人宫颈癌HeLa、CaSki、SiHa、ME180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Hoechst33258染色检测ONY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FCM)检测ONY对HeLa细胞凋亡率的影响;DNA琼脂糖电泳检测HeLa细胞凋亡的DNA条带;Western blot分析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ONY对人宫颈癌HeLa、CaSki、SiHa、ME180细胞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以HeLa细胞对ONY为敏感,作用24 h的IC50值为10.48μg·mL-1。经ONY作用于HeLa细胞24 h后,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表现出典型的凋亡特征的亚二倍体峰,且呈剂量依赖性,同时出现典型的凋亡DNA条带;同时,cytochrome c、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下调,而bax蛋白表达不变, Bcl-2/Bax比值下调(P<0.05)。结论 ONY可能通过调控线粒体途径相关蛋白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 GP73融合蛋白原核表达及纯化

    作者:谢平丽;赵艳洁;李跃辉;王宇环;罗晓玲;李官成

    目的:原核表达并纯化高尔基体糖蛋白-73(GolgiProtein73,GP73)。方法以人肝癌细胞系HepG2总RNA为模板,经RT-PCR扩增GP73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1a(+)-TRX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His-tag磁珠纯化重组蛋白GP73,SDS-PAGE鉴定。结果克隆目的基因的序列正确,未发生碱基突变;重组表达质粒pET21a(+)-TRX-GP73经双酶切鉴定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蛋白相对分子量为80 kD,与预期相符。结论本实验成功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并纯化了GP73重组蛋白,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 CIK细胞的生物特性和应用研究新进展

    作者:陈娟;卢光琇

    免疫细胞过继性治疗是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技术,是对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等肿瘤治疗方法的有力补充。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是应用为广泛的免疫细胞之一,其克服了以往免疫治疗细胞在体外扩增难、对肿瘤的细胞毒性不强和可能潜在致癌性等缺陷。CIK细胞是体外扩增的异质淋巴细胞,具有非MHC限制的抗肿瘤活性,主要的效应细胞是表达CD3+CD56+的NK样T细胞。虽然,到目前为止,CIK细胞的杀伤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NKG2D及其配体的相互作用在CIK抗肿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明了CIK细胞治疗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CIK细胞体外培养简单,扩增能力强,容易获得足够的细胞;治疗效果明显,多数患者病情得到缓解,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评分提高;副作用少且轻微,如恶心、呕吐、低烧、发抖等,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治疗得到缓解。本文综述了CIK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杀伤机制、动物实验、临床应用、以及应用CIK细胞治疗的开拓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化疗治疗神经胶质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军;罗林;左频;袁红平;赖军

    胶质瘤(Glioma)是成人脑肿瘤中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手术、术后替莫唑胺(Temozolomide, TMZ)联合放疗以及替莫唑胺辅助化疗是目前胶质瘤的标准治疗方案。尽管如此,神经胶质瘤的预后仍然很差。本文主要介绍神经胶质瘤的综合治疗,尤其是化学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

  • 湘雅-CMB双百年庆全球卫生国际研讨会

    作者:

    2014年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建院100周年,同时也是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hina Medical Board,简称CMB)百年华诞。在这千载难逢的“双百”机遇下,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与CMB,将于2014年10月18日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图书馆报告厅联合举办“湘雅-CMB双百年庆全球卫生国际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由中南大学庆祝湘雅医学院建院100周年筹备委员会主办、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承办。届时将有数名国内外公共卫生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莅临湘雅,为广大医务工作者进行精彩的学术汇报与学术碰撞。“湘雅-CMB双百年”全球卫生国际研讨会作为湘雅百年院庆系列学术活动中璀璨的一颗明珠,定将为湘雅以及CMB的百岁生日送上其真挚的祝福。同时也将作为湘雅与CMB百年友好的见证者,为二者今后的发展、协作签订美好的契约。

  • 《肿瘤药学》征稿征订启事

    作者:

    关键词: 肿瘤 药学 征稿
  •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作者:

    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一律采用斜体排印,常用: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用英文大写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④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⑤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⑥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⑦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P值宜给出实际数值,不宜用大于或小于表示,小数点后保留3位数。

  • 《中国肺癌杂志》2014年征订启事

    作者:

    关键词: 中国 肺癌
  • 华东抗肿瘤药物研发新进展与肿瘤个性化药物治疗论坛征文通知

    作者:

  • 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大会通知

    作者:

  • 白血病化疗后并发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经验

    作者:郑高英;金淑;陆慧慧

    目的:观察白血病化疗后并发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CP)的临床表现并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7例白血病并发PCP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和护理要点。结果4例白血病合并PCP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好转,继续接受化疗,其中3例目前仍在化疗中,1例初次治疗后好转,在之后的两次化疗中均再次感染PCP,终死于呼吸衰竭。3例感染控制后出院,未再行化疗,目前在康复中。结论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并发PCP时,主要表现为胸闷、干咳、不同程度的发热及进行性呼吸困难,X线和CT检查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意义。护理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药物不良反应和口腔黏膜的变化,做好保护性隔离,预防交叉感染,并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以缓解患者症状。

  • 钟美佐教授

    作者:

    钟美佐,男,博士,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肿瘤科教授、二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肿瘤科主任。是湖南省肿瘤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肿瘤学科负责人,兼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淋巴瘤联盟委员,中华医学会湖南省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学组组长,湖南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协作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病理生理学会理事,湖南省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委,湖南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学科组评委,湖南省医学会药物基因学组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特种医学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药物基因组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等;同时兼任《肿瘤药学》杂志编委、《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等多种杂志审稿专家。
      钟美佐,男,博士,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肿瘤科教授、二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肿瘤科主任。是湖南省肿瘤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肿瘤学科负责人,兼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淋巴瘤联盟委员,中华医学会湖南省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学组组长,湖南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协作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病理生理学会理事,湖南省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委,湖南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学科组评委,湖南省医学会药物基因学组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特种医学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药物基因组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等;同时兼任《肿瘤药学》杂志编委、《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等多种杂志审稿专家。

  • 成人肺母细胞瘤一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孙旋;韩正祥;杜秀平

    肺母细胞瘤(pulmonary blastoma,PB)又称肺胚层瘤或胚胎型癌肉瘤,由原始间叶成分和/或上皮成分组成,类似于胚胎肺的结构,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肿瘤,至2011年全世界文献报道累积仅约200例[1]。

  • 苦参联合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易彦博;谢开汉;刘歆春;白剑

    目的:评估苦参联合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以我院2011年2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第一次行介入治疗的7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A、B两组,分别以苦参联合碘油(A组)和碘油(B组)进行肝动脉栓塞术。观察和比较两组肿瘤缩小率、远期生存状况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栓塞治疗后A组的肿瘤缩小率、治疗间隔周期、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苦参联合碘油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有效提高肿瘤缩小率及远期治疗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 扶正消瘤汤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陈志斌;任华益;彭田芳

    目的:探讨扶正消瘤汤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7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采用扶正消瘤汤联合紫杉醇进行治疗,B组仅采用紫杉醇进行治疗。治疗30天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治疗前后肿瘤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51.2%;B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35.3%,其总有效率明显低于A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血红蛋白下降和肝肾功能损害。A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44.19%,B组为58.8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消瘤汤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优于单用紫杉醇治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贝伐单抗辅助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邓涛;李改丽;戎健;周辉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辅助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40例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给予贝伐单抗+培美曲塞+顺铂化疗)和对照组(给予培美曲塞+顺铂化疗),每组12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化疗后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的客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单抗辅助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有助于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的缓解,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尹梅;赖寒;罗朝朗;莫福定;袁永梅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吉西他滨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特罗凯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获益率、1年后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各种不良反应如白细胞降低、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以及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均较特罗凯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 湖南地区238例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状态分析

    作者:赵瑾;田俏梅;黄玉梅;熊银鹰;龚倩;吴白平

    目的:评价湖南地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状态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石蜡包埋组织238例,采用PCR扩增结合直接基因测序的方法,对组织DNA中EGFR基因第18~21外显子突变进行检测。结果在238例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突变的检出率为35.3%(84/238)。其中,第18、19、20、21号外显子突变占总突变的比例分别为2.4%(2/84)、67.9%(57/84)、3.6%(3/84)、26.2%(22/84)。19号外显子的突变均为第746~753密码子的碱基缺失,以Del E746-A750为主;21号外显子突变类型以L858R为主。女性EGFR基因的突变率显著高于男性,不吸烟者显著高于吸烟者(P<0.05)。而EGFR基因的突变率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湖南地区的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以19、21外显子为主,且19外显子的突变率高于21外显子,多见于女性、腺癌、不吸烟患者。

  • UGT1A1*6基因多态性与IP方案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何奕;赵瑾;龚倩;罗以;袁志军;杨烁

    目的:探讨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6(UGT1A1*6)基因多态性与IP方案治疗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D-SCLC)患者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4月我院应用IP方案治疗的46例ED-SCLC患者,化疗前采全血提取基因组DNA,PCR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焦磷酸测序法测定UGT1A1*6的基因多态性,化疗过程中观察并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探讨UGT1A1*6基因多态性与不良反应和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46例患者中,UGT1A1*6位点野生型G/G 34例(73%),杂合突变型G/A 8例(17%),纯合突变型A/A 4例(8%)。化疗期间,突变杂合型(G/A)及纯合突变型(A/A)患者3~4级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UGT1A1野生型(G/G)(P<0.05),UGT1A1*6各种基因型之间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GT1A1*6基因多态性与IP方案治疗ED-SCLC发生严重的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有关,但与其临床疗效无关。

肿瘤药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