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胞外囊泡的分离与纯化

谷振阳;王利;高春记

摘要: 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的定义及临床研究价值一、EVs的定义EVs是一种由细胞来源的脂质双分子层包绕的球状膜性结构,包括通常所说的微泡和外来体.EVs是一组直径介于40~5 000 nm间的囊泡状小体,多种细胞均可向其生存的微环境中分泌EVs[1-2].EVs可携带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蛋白酶、各种生长因子及受体、组蛋白、mRNA、miRNA及起源细胞的分子标志等,并把这些生物活性物质由起源细胞转移至靶细胞[3].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 2型糖尿病合并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张祎昀;徐雷;唐兆生;陈英华;窦琴;冯波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2型糖尿病合并戊型肝炎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临床特征,另设无肝炎的2型糖尿病组(单纯糖尿病组)及单纯戊型肝炎组患者作为对照,比较3组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戊型肝炎组中,50~69岁年龄段的患病人数较多(占65%).2型糖尿病合并戊型肝炎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A1c,HbA1C)水平低于单纯糖尿病组患者[(8.0±1.8)%比(8.4±2.0)%](P<0.01),但2组间比较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合并戊型肝炎组的总胆红素及天冬氨酸转氨酶明显低于单纯戊型肝炎组(P<0.05);单纯糖尿病组、单纯戊型肝炎组、2型糖尿病合并戊型肝炎组这3组间比较的肾功能、血脂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戊型肝炎患者的HbA1c低于单纯糖尿病患者,其余血糖指标没有差异;与单纯戊型肝炎组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合并戊型肝炎组患者的肝功能并没有出现进一步的减退.

  • 核磁共振成像诊断三叉神经痛的价值分析与研究

    作者:李云峰;江泓;李宁;孙青芳

    目的:研究探讨MRI检查在三叉神经痛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00例拟行微血管减压术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于术前行MRI检查,分别采集三维快速稳态自由梯度(three dimensional-fast imaging employing steady state acquisition,3D-FIESTA)、三维时间飞跃(three dimensional-time of flight,3D-TOF)序列图像,判断神经血管接触压迫情况.以手术诊断结果为参照,计算和比较3D-FIESTA、3D-TOF术前诊断三叉神经痛患者神经血管接触压迫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析2种序列成像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并计算和比较3D-FIESTA、3D-TOF对不同责任血管的显示率.结果:10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有75例经手术诊断证实存在神经血管接触压迫患侧三叉神经脑池段及邻近脑干组织的情况.以手术诊断结果为参照,3D-FIESTA、3D-TOF诊断三叉神经痛患者神经血管接触压迫的灵敏度(97.33%比94.67%)、特异度(92.00%比96.00%)、准确率(96.00%比95.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分析显示,3D-FIESTA、3D-TOF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神经血管接触压迫的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均保持在良好水平(Kappa值均>0.7).3D-FIESTA、3D-TOF对1级、2级、3级、4级、5级神经血管压迫程度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FIESTA、3D-TOF对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等责任血管的显示率均为100.00%,二者对2支以上动脉、动脉+静脉的显示率未达到100.00%,3D-FIESTA分别为94.74%、75.00%,3D-TOF分别为89.47%、50.00%,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行MRI检查可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神经血管接触压迫情况予以清晰显示,尤其是采用3D-FIESTA、3D-TOF这2种序列成像,不仅可作为三叉神经痛的主要诊断手段,还可作为三叉神经痛手术定位的辅助手段.

  • ASP2215联合SAHA对FLT3-ITD突变细胞株体外协同机制研究

    作者:朱庆锋;胡晓丽;朱坚轶;郎雯竞;钟济华;陈芳源

    目的:探究FLT3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抑制剂ASP2215联合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抑制剂SAHA,对伴FLT3-ITD突变的细胞株MV4-11的协同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SP2215、SAHA单药或两药联合处理白血病细胞株MV4-11,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其细胞活力.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检测FLT3及下游信号分子STAT5的磷酸化,分析凋亡调控蛋白Mcl-1、Bcl-xL、Bcl-2、Bax和caspase-9、caspase-3的蛋白含量.结果:①相较于FLT3野生型细胞株THP-1,ASP2215能够特异性地抑制FLT3-ITD突变AML细胞株MV4-11细胞的增殖.②ASP2215和SAHA单药处理均能抑制MV4-11细胞的活性,这种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且两药联合使用时能够协同抑制MV4-11细胞株的活性,不同药物浓度联合的联合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值皆小于1.③ASP2215和SAHA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诱导MV4-11细胞凋亡,两者联合能够进一步增加MV4-11细胞凋亡.MV4-11细胞凋亡的过程中,伴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剪切活化,且活化程度随细胞凋亡增加而上升.相较于单药作用,两药联合能够引起更多的caspase-3和caspase-9剪切活化.形态学上,细胞凋亡和坏死改变随着药物浓度增加依次增多,且两药物联合能够引起细胞更明显的凋亡和坏死改变.④FLT3抑制剂ASP2215能够降低FLT3受体及下游分子STAT5的磷酸化水平,SAHA对FLT3及下游STAT5分子磷酸化也有轻度抑制作用.ASP2215和SAHA都能引起Mcl-1和Bcl-xL抗凋亡蛋白水平的降低,轻度下调Bcl-2蛋白和轻度上调Bax蛋白表达水平.两药联合相较于单药能够进一步下调Mcl-1、Bcl-xL的蛋白表达水平和Bcl-2/Bax蛋白比例.结论:ASP2215联合SAHA能够协同抑制伴FLT3-ITD突变MV4-11细胞株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涉及两药对FLT3-STAT5通路不同程度抑制作用,以及对凋亡相关蛋白Mcl-1、Bcl-xL及Bcl-2/Bax蛋白比例的调控.

  • 皮肤黑素细胞病变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杨茹雪;李楠;周婷;赵艳;陈少华;朱清;冯振中

    目的:探讨良、恶性皮肤黑素细胞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分析1例细胞型蓝痣、1例先天性痣伴非典型增生以及1例恶性雀斑样黑素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结果:3例患者均有不同大小的皮损,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均表现为黑素细胞增生,且黑素细胞的形态、分化程度及生长方式表现多样化,存在交叉;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3例患者病理组织中增生细胞可溶蛋白-100(soluble protein-100,S-100)蛋白、人黑素相关抗体(human melanoma-related antibody 45,HMB45)均呈阳性表达.结论:皮肤黑素细胞病变的病理类型多样,形态学及免疫表型具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鉴别其良、恶性十分困难.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组织的大体观察特征、镜下所见、免疫表型特点,必要时辅以分子检测,以作出正确诊断.

  •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两种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IgM结果差异性分析

    作者:严华杰;范德平;邵洁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和被动颗粒凝集法(passive particle agglutination,PPA)在儿童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双份血清PPA和IFA检测MP-IgM的结果,分析不同病程中2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差异.结果:388例血清标本中总MP-IgM检出率为32.5% (126/388).2种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受发热天数的影响有所差异,发热0~3 d时PPA与IFA 2种方法间的MP-IgM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着发热天数增加,两者出现差异,发热天数4d以上,PPA法检测MP-IgM阳性率为25.14%(119/388),高于IFA法的检出率(18.0%,70/388),2次检出结果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乏一致性(Kappa=0.126).结论:对于儿童下呼吸道感染诊断,在无发热及发热1~3 d的病例中PPA与IFA测得的MP-IgM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发热4d以上病例中,2种检测结果间有差异,此时进行联合检测有利于MP-IgM的检出.

  • 基于患者标本的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自动化校正方案探讨

    作者:张海鸥;程蔚蔚;胡雯婧;刘朦迪;范建霞;钱义元

    目的:探讨基于患者标本的孕中期血清三联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自动化校正方案,旨在建立更有效的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质量保证体系.方法:对本院2014年的13 024例孕中期孕妇的唐氏征筛查中位数倍数(multiple of medians,MoM),运用累积和批次校正法进行校正,采用校正中位数倍数中值(median of multiple of medians,mMoM)在0.90~1.10之外的批次(方案一)和校正中位数倍数中值(mMoM)在0.95~1.05之外的批次(方案二)这2种方案得到的MoM值,重新评估孕妇胎儿发生唐氏综合征的风险.结果:采用方案一和方案二2种校正方案分别能把mMoM在0.90~1.10和0.95~1.05的百分比由校正前的64%和90%,提升到校正后的67%、99%和85%、99%.13 024例孕妇的唐氏综合征检出率和阳性率在原始方案和2种校正方案中差异不大.结论:对于孕中期血清三联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临床实验室可考虑在当前质控方案基础上增加自动化校正方案.

  • 血管集束征在肺磨玻璃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作者:曹琪琪;杨文洁;严福华;刘燕

    目的:评价胸部增强CT图像中的血管集束征,在肺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N)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径为5~20 mm的136个GGN的动态增强CT表现,包括良性结节20个、浸润前病变(pre-invasive lesions,PL)32个,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31个,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IAC)53个.所有患者均采用双源CT行胸部增强CT扫描,观察、比较GGN血管集束征的出现率.根据扫描结果将血管集束征分为肺动脉异常(Ⅰ型)、肺静脉异常(Ⅱ型)两型,比较Ⅰ、Ⅱ型血管集束征在良、恶性结节及不同浸润程度结节中的差异.结果:在动态增强CT扫描上,GGN中血管集束征的显示率为53.68%(73/136),而恶性结节中的血管集束征显示率(57.76%,67/116)高于良性结节(30.00%,6/20)(P=0.021).良、恶性结节间的Ⅰ型血管集束征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 (2/20)比13.79% (16/116),P=0.644];在不同病理亚型的恶性结节间,Ⅰ型血管集束征的出现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L,12.50% (4/32);MIA,25.81% (8/31);IAC,7.55%(4/53),P=0.062].但Ⅱ型血管集束征在恶性结节中的出现率(43.97%,51/116)高于良性结节(20.00%,4/20)(P=0.044),且随着恶性结节病变级别的增加,Ⅱ型血管集束征的出现率增高[PL,21.88% (7/32);MIA,25.81%(8/31);IAC,67.92% (36/53),P<0.001],其在IAC中的出现率为高,诊断灵敏度为67.92%,特异度为76.19%.IAC组与PL组、MIA组比较,Ⅱ型血管集束征出现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而PL组与MIA组间的Ⅱ型血管集束征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4).结论:肺静脉异常型(Ⅱ型)血管集束征的出现率对鉴别肺结节良恶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当GGN为IAC时出现血管集束征的概率更高.

  • 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与ELISA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在痰菌阴性肺结核辅助诊断中的比较应用

    作者:何梅芳;刘健红;陈春华;申红玉

    目的: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s,IGR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在痰菌阴性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93例痰菌阴性肺结核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的肝素钠抗凝全血,采用IGRA试剂盒检测其血浆γ-干扰素含量,其血清标本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Tuberculosis antibody,TBAb),并将2种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将痰菌阴性肺结核患者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进行比较,分析IGRA检测在不同年龄段间是否有差异.结果:IGRA诊断痰菌阴性肺结核,灵敏度为84.94%,特异度为90.00%,阳性预测值为95.18%,阴性预测值为72.00%;TBAb诊断痰菌阴性肺结核灵敏度为52.69%,特异度为85.00%,阳性预测值为67.20%,阴性预测值为40.96%.2种方法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患者间,IGRA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ELISA相比,IGRA对诊断痰菌阴性肺结核有更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能力.

  • 肺原发性淋巴瘤的CT影像学特点及文献复习

    作者:马媛媛;王燕;宋琦;陈克敏;赵夏;王黎;江旭峰;赵维莅;严福华

    目的:分析肺原发性淋巴瘤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表现特征,提高对于该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明确诊断的肺原发淋巴瘤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结合相关文献,总结肺部原发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10例肺原发性淋巴瘤患者中,7例确诊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1例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例确诊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8例患者的CT图像上病灶可见支气管充气征,9例增强CT均可见病灶轻度强化及血管漂浮征,8例可见晕征,而患者的临床表现均无特异性.结论:肺部原发性淋巴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且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空气支气管征、增强后病灶呈轻中度强化、血管漂浮征、晕征等为肺部淋巴瘤在CT图像上较为特征的征象.

  • 血清presepsin(sCD14-ST)、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介细胞素-6诊断血流细菌感染的诊断性能比较

    作者:杜坤;杨喜;卞炳贤;任懿倩;张广慧

    目的:探讨感染性标志物presepsin[可溶性CD14分子亚型(soluble CD14 molecular subtype,sCD14-ST)]在血流细菌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并分析sCD14-ST、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ukin 6,IL-6)检测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期间经血培养确诊为细菌感染的患者79例(≥18岁成人组,34例;<18岁儿童组,45例),并纳入同期57名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presepsin、PCT,CRP、IL-6浓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不同生物标志物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并探讨应用presepsin辅助诊断细菌感染在不同年龄阶段患者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细菌感染组(688.32 pg/mL)与对照组(34.89 pg/mL)间的血清presepsin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细菌感染组按照年龄分层,成人感染组与儿童感染组间的血清presepsin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比较各生物标志物,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resepsin的曲线下面积为0.854,高于PCT(0.802)、CRP(0.772)和IL-6(0.693),且血清presepsin诊断细菌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优于PCT、CRP及IL-6.血清PCT区分革兰阴阳性菌的曲线下面积大,为0.944,高于presepsin的0.915和IL-6的0.904和CRP的0.780.结论:感染标志物presepsin对细菌感染疾病的辅助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其,诊断价值优于PCT、CPR,且血清presepsin浓度没有年龄差异,在不同年龄阶段中都可以应用;而各项指标中,血清PCT区分革兰阴阳性菌的诊断效能高于presepsin.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统计源期刊 审稿时间:1-3个月 早咨询早发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